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这一生读后感 > 地图 > 我这一生读后感,2024我这一生读后感
我这一生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这一生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这一生读后感推荐
我这一生读后感

(共 1250 篇)

  • 1、 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读书这一种_650字

    我向来不善交际,不喜欢见面的寒暄,不懂得讨人喜欢。大多数时间我都一个人呆在房间,顺手拿本书翻翻,来排遣孤独和寂寞。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了我的最爱。

    作家们善于用敏锐的指尖沉淀下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于是我便很希望自己能用一颗沧桑的心去感悟纸间的悲欢离合,享受读书带来的那份快乐。

    读书是穿越时空的邂逅。书海泛舟,我们来到“乱石穿空”的赤壁战场,仰望“雄姿英发”的周瑜;我们醉倒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深秋郊外,感受“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我们登上“浔阳江边”的小舟,聆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倾诉。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当我们结识“博闻强志,正直高洁”的屈原,我们无比地仰慕,当我们看到那位“形容枯槁,面容憔悴”的长者走向汨罗江边,我们无比地痛心。

    当我们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用文字叩响心灵的时候,一切尘世的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当我们走进书中的世界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触摸岁月的痕迹,去祭奠历史的容颜,去感悟生命的轮回。

    安妮宝贝说:只要我们以相同的姿势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让相通的灵魂激起共鸣,这又何尝不是一大快乐。当我们的灵魂被竞争所占据,被物欲所充斥,被酒精所麻痹,我们用什么来抵御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郁闷,获得真正的快乐?请不要忘记我们忠实的朋友—书籍。

    对于我来说,读书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状态。当我有钱的时候,我首先会去买书,剩下的再去买食物和衣服。

    橙色灯下,手执书卷,畅游书海,怡然自得。明月半墙,树影婆娑,清风徐来。书香四溢,不亦乐乎?

    请求上苍看见我爱读书的诚意,让书陪伴我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泱泱四季。

  • 2、 《林肯这一生》读后感

    伟大人物的作用,好比夜间天上的一轮明月,使大地有了光明,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正是他们的脱颖而出,使得中国从贫穷落后、受人欺诈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成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形成,与那些伟大人物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林肯诞生于美国肯塔基州霍詹维尔城附近一栋简陋的小木屋里。其祖上是英格兰移民,林肯的父亲托马斯林肯是勤劳质朴的拓荒者,靠做木工与垦荒种地为生。母亲在他9岁时去世,后来的继母对他影响很大。林肯的父亲没有念过书,他也反对自己的孩子进学校读书,开明的继母还是让他上了学,但总的来说,他所得到的知识全凭自学。林肯当过农场雇工,也在渡船上当过帮手,青年时的林肯对政界充满了兴趣。每当他看到广告牌上的黑人奴隶标价都会让其特别愤怒,并默默地许下心愿尽他的能力废除奴隶制。

    1832年,林肯发表文章,宣布跨入政界。1836年,林肯被选为州议员。1856年,林肯参加了共和党,并很快成为了共和党的领袖。1860年,林肯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在我看来,林肯这一生所做的最杰出的事情就是签署了解放宣言,使黑人们得到了自由。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收到了大量侮辱性的恐吓信件和漫画,面对这些,林肯并没有被吓倒,他在给一些官员的信中说,决不能容许奴隶制进一步扩展。如此坚决,丝毫没有畏惧,在这期间,林肯总统还冒着生命的危险到一些州去发表演说,在用人方面,林肯也是用尽了心思,这些都促使了北方最后的胜利。内战结束后,林肯他并没有对南部所犯的罪恶给予应有的惩罚,而是提倡以温和、亲善的和平政策来对待南部的重建工作,然而他所做的这些还是避免不了他遇刺的结局。1865年4月14日,这一天是耶稣的殉难日。当晚,在剧院看演出时,林肯被子弹击中后脑。

    林肯逝世后,几乎所有的都市和村镇都响起了哀鸣的钟声,到处都是挂满黑纱的饰物。我觉得,林肯为人温文尔雅,但温中带有可怕的刚强,有如钢针一样的坚硬,把林肯一生的经历愈是详细地加以追究,就愈是觉得他的伟大。英才天纵,非言语文字所能完全诠释。

  • 3、 读《我这一生》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体会到季羡林爷爷从那时朦胧的岁月童年,到了现在的老年生活,这时的我充满了想象,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多彩的“世界”当时季羡林爷爷的童年是在战争中所度过,而看到这里,激起了我对季羡林爷爷那敬仰的心。

    在本文章中,我所看到的是季羡林爷爷那时的过去,那时不像我们这样国内外都非常的友好,科技也不比国外落后,而再说起以前所吃的,就别说了。每当早上所睁开眼睛,天空中所布满的只有战争的硝烟,但是,季羡林爷爷有所抱怨不平吗?就是因为季羡林爷爷的那种精神,才使我敬仰。

    可在大千世界里的我们却何曾有几个人拥有这样的精神,有的人不是因为一些小伤所哭泣,不是因为一些小时所吵闹,不是给长辈要钱买东西.玩。但是,你有何曾想过长辈所为你流过的汗,可我们还是那么的要强。

    不要太宠爱自己,好好的学习做一个真正、勇敢、坚强面对生活的自己吧!认真的做事,记住:如果要做什么事一定要做好,不做便罢!

    家长评语: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当今社会与以前社会的劳动人民生活的差距,季羡林以自述的方法,讲述了自己从旧社会至今的一些经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当孩子每天在灯下读书时我也感到读书的快乐,愿以后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分享书的快乐。

  • 4、 读《林肯这一生》有感

    ,使得中国从贫穷落后,,受人欺诈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成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美国这

    一超级大国,这和那些伟大人物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林肯诞生于美国肯塔基州霍詹维尔城附近一栋简陋的小木屋里.其祖上是英格兰移民,林肯的父亲托马斯*林

    肯是勤劳质朴的扩荒者,靠做木工与垦荒种地为生.母亲在他9岁时去世,后来的继母对他影响很大.林肯的父

    亲没有念过书,他也反对自己的孩子进学校读书,开明的继母还是让他上了学,但总的来说,他所得到的知识全

    凭自学.林肯当过农场雇工,也在渡船上当过帮手,青年时的林肯对政界充满了兴趣.每当他看到广告牌上的黑

    人奴隶标价让其特别愤怒,并默默地许下心愿尽他的能力废除奴隶制.

    1832年,林肯发表文章,宣布跨入政界.1836年,林肯被选为州议员.1856年,林肯参加了共和党,并很快成为了

    共和党的领袖.1860年,林肯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在我看来,林肯这一生所做的最杰出的事情就是签署了解放

    宣言,使黑人们得到了自由,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收到了大量侮辱性的恐吓信件和漫画,面对这些,林肯并没有

    被吓倒,他在给一些官员的信中说,决不能容许奴隶制进一步扩展.如此坚决,丝毫没有畏惧,在这期间,林肯总

    统还冒着生命的危险到一些州去发表演说,在用人方面,林肯也是用尽了心思,这些都促使了北方最后的胜利.

    内战结束后,林肯他并没有对南部所犯的罪恶给予应有的惩罚,而是提倡以温和,亲善的和平政策来对待南部

    的重建工作,然而他所做的这些还是避免不了他遇刺的结局.1865年4月14日,这一天是耶稣的殉难日.当晚,在

    剧院看演出是,林肯被子弹击中后脑.

    林肯逝世后,几乎所有的都市和村镇都响起了哀鸣的钟声,到处都是挂满黑沙的饰物.我觉得,林肯他为人温文

    尔雅,但温中带有可怕的刚强,有如钢针一样的坚硬,把林肯一生的经历愈是详细地加以追究,就愈是觉得他的

    伟大.英才天纵,非言语文字所能完全诠释.

  • 5、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初读感触不深,浮于表面。再读掩卷长思,不禁热泪盈眶,感动异常。

    放下代入自己的毛病,单纯去了解丰子恺先生的人生故事。我似乎跳脱出自己狭隘的生活圈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人生,更多元的选择,时代的动荡起伏,人格的高低贵贱,童年生活对人的滋养,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的变与不变。客观事实不可改变,主观态度却在人的手中掌握。这是整体的感受。

    作者的成长过程,经历了童年的幸与不幸,谁的童年不是呢?幸与不幸,总是参半。他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他写父亲,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二岁就死于肺病,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他的族人和亲戚却沾光不少。他描述儿童时代的生活,如梦一般美丽。借由额头疤痕描述儿时最亲爱的伴侣五哥哥,种种顽劣形状,种种发明创造令人忍俊不禁。丰子恺先生的童年,是他的黄金时代。这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事实本身,而更多是他如是看待的吧。我们都被世间琐事蒙了双眼,哪里顾得上回望这些金色的记忆?而这,恰恰让我们常常丢失了自己,常常失去了勇气。

    我看作者的青年时代,最佩服他的苦学经验,最艳羡他的良师益友。这苦学经验我将效法并传播,这良师益友我将回溯与寻觅。丰子恺先生的良师益友,印象最深一是李叔同先生,二是伯豪。作者描述李叔同先生对待学生犯错误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很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看到此,让人由衷升起敬佩之情。

    伯豪特立独行,不惧权威,他说你不要过于胆怯而只管服从,凡是只要有道理,这种不凡的信念和见解怕是给了作者许多勇气。他虽命运不济,但他志操弥坚,风度弥高,此外又添上了一层沉着。他的离校引发了作者对于学校的反感,对于同学的嫌恶,和对于学生生活的厌倦,他的离世引发了作者对于世间的反感,对于人类的嫌恶,对于生活的厌倦。

    我想,在丰子恺先生看来,活得像人的人太少,他因而尤为钦佩、珍惜和欣赏,活得不像人的是大多数,引得他反感、嫌恶和厌倦。

    作者中年和老年时代,经历了抗战逃亡,饱尝了文革艰辛,让人唏嘘时代的巨浪对人的影响,然而,同样的磨难中,不同的人仍有不同的主观选择。我看纪录片《大师》中对作者的记述,他面对磨难,会痛苦会痛哭,但他始终活得像一个人,如他的老师李叔同一般, 世寿所许,定当遵嘱,他完成了对老师

  • 6、 《丰子恺自述:我的这一生》读后感1500字

    初识本书

    早在5月初报名了花生妈妈6月中旬的读书会,第一次听说了这本书,我本身热爱传记类书籍,便不假思索报名且下单买来书。收到了这本黄色封面装帧简单但非常厚的一本书,300多页密密麻麻的小字,够读上一阵子了。翻开便是正文,没有序言,没有推荐,好在书的最后有先生的艺术年鉴,便翻到最后先读先生的生平记事,这一翻便知晓,这位生于清朝末年,经历民国时期,在战乱中流落逃亡大艺术家在绘画、音乐、文学、语言方面均有颇深造诣。让人敬佩,带着这份敬佩,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视觉的粮食

    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实乃人生幸事儿,可人们过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却仍然郁郁寡欢,于是乎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是精神愉悦的最佳方式,身体和灵魂渴求在路上。而我第一次听说:视觉的粮食,先生讲:世间一切美术的建设与企图,无非为了追求视觉的慰藉。视觉需要慰藉同口需要食物一样,故美术可以称之为视觉的粮食。所以人类是:饱暖思美术的动物。先生的童年时期的视觉启蒙,被玩具花灯、泥塑造型、石膏写生,喂得饱饱的。我对艺术、对美学其实是无概念的,自打经营了艾涂图,才明白孩子们的艺术浇灌、滋养是给孩子们一双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眼睛。如今,从先生这里弄表白,这一代孩子们生来需要:视觉的粮食。

    早年求学

    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掌握一项生存技能而学习。我们从小的教育观念让我们把学习变成了一件实实在在苦差事,一来只读有用之书(教科书),二来只应付明日的考试,只需知其所以然,末需探究其然。学海无边苦作舟,只待有朝一日,比如说考上大学便是苦尽甘来,从此无需读书、无需学习。先生的求学经历与之哗然,私塾的刻板学习算是填鸭式吧!但日夜诵读四书五经,其实是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哲理深深的刻在心中,为日后苦中求学亦能乐在其中做了铺垫。让求学之路常常能够体会到全心投入、全心创造,今日所谓的心流的状态,这是多大的享乐啊!先生17岁读杭州师范大学,结识李叔同老师(弘一法师)之后主攻音乐、美术,他研究石膏写生时将眼中的一切视为画作的题材,例如天上的云朵、墙上的苔痕、桌上的器物、别人的脸孔,他总是思考如何构图,如何下笔,如何惟妙惟肖的表达。师范毕业之后,他去日本留学一年,在学习之余习练日语、英语、和小提琴。自创的语言学习法几乎在半年之内就可以掌握并精通一国语言,日后翻译多本日、英著作。文革期间,年过花甲开始学习俄语并翻译俄文艺术著作,可见自创的语言

  • 7、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读后感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读后感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有灵魂的农夫,将灵魂注入了自己种的苹果。于是一个平常的奇迹发生了。

    一个切成两半的苹果,放了两年都不腐烂,只如枯萎般越缩越小,最后变成淡红色的干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就是木村阿公的奇迹苹果,不施农药、不用肥料,却比任何高级品种都香甜可口!

    这个执着到天真的老爷爷年复一年,终于种出不用农药和肥料的可口的苹果,他是多么的努力呀,亲友的反目,家徒四壁,困苦不堪即使如此,他依然用牙齿换来苹果树的叶子,没有周围人的支持,他依然选择孤军奋战他始终努力没有放弃那憨憨的笑容和执着的意念,奇迹般的苹果树出现了。当大家都说,木村爷爷很努力时,他却认为其实不是我努力,是苹果树很努力。

    一旦为一件事疯狂,总有一天,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书中结尾部分的有个地方让我触动很深,一个是关于味道的,作者说,这种苹果吃了会让人落泪,我看到这里心里想有些太过于渲染了吧,接着作者解释说,就像久别母亲的孩子,刚刚回到妈妈怀抱那一刹那的感觉,说到这里,我无语了,是呀,我们难道不想孩子一样么,离开自然母亲的怀抱太久远了。这种感觉对于吃过真实味道的家伙们,是容易理解出来的,感觉会告诉我们,那里是我们的出处和归宿。另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在于结尾的部分,关于船的对话,作者问阿村,你这里是一条船么?阿村在这个适时的氛围下问作者,你要不要也上来啊。纯朴的他毫无顾忌把内心的实话说出来了,虽然这段文字显得很平静,很随手拈来一样,但此处的震惊和冲击感又是何等的强烈,里面的惊心动魄又怎么是能够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呢。

    这本书让读者重新思考作为一个人,该如何生活、该如何工作、该如何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傻瓜农夫,让我觉得世界还没有完全陷入疯狂。世界的疯狂,在于聪明人太多了,而不是太少。我们不乏聪明与机智,但我们离智慧很远。

    看看傻瓜农夫的故事吧,并不指望这篇文章会改变你的人生,甚至连你每天上班的路线都无法改变。但我希望这个故事至少能让你享受一刻心的安宁。重温一下失去的遥远的梦想。

    哪怕只是当一刹那的傻瓜。

  • 8、 《这一生,为自己而活》读后感1500字

    作者奥里森.马登以其犀利的笔法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不安,也许你觉得世上没有完美的自己,只有完美的别人,但我想说,尽管不完美,但我们还是要喜欢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只有自己喜欢自己。别人才有可能喜欢你,如果你每天不修边幅,对自己都不负责,那么别人又怎么会对你负责呢,所以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已经很不幸,对我而言,发生太多事,若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我想我可能早已承受不了,早已不知所踪,有些人有些事你永远不可能释怀,不可能放下,但是那又能怎样,你只能是一路向前,即使你身后空无一人,你也还有你自己,这一路能一起陪伴同行的人太少了,有些人说好陪你长大陪你...生命是美好的,但也是无奈的,所以渐渐的你能接受许多的不辞而别。也渐渐的学会孤单,学会不在乎,现如今貌似好像也没有多少可在乎的东西了,人生短短几十年,道德绑架会让你不敢轻举妄动。我们绝大多数人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然而其实你忘记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么,请给自己一个微笑,从容面对一切,并继续寻找下一个安宁和美好。

    生活的本义并不是让一部分时光充满快乐,而让另一部分时光充斥着烦恼,通往快乐的途径是过好每一天,欣慰每一种得到,珍惜自己的每一份付出,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不学会欣赏当下的风景,那么必然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后悔。不必羡慕别人,也许你在桥下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没有什么是最好的,懂得知足。过好当下,即是最好的。此时此刻就是最应该珍惜的,因为再也不会有同样的今天,今天过了就真的过去了。这才是你最应该珍惜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不享受沿途的美好,人生就失去了意义。一辈子说长不长,不要只等什么明天,快乐的本色是你区别于哀愁之人的亮点。其实,昨日已成定局,而每一个明日也都有特有的烦忧与喜怒。所以我们无须烦心昨日,也无须忧虑明日,因为明日实现的可能性并不比昨天更高。你今天埋头于一些寻常之事,不竭力把握机会,又怎能奢望在明天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呢?就算你感觉今天的生活单调沉寂,难道明天就能突然变得浪漫而有诗意?

    如果你今天烦躁、自私、吝啬而忧郁,那又怎能渴望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忽然变得心平气和、自在快乐起来呢?如果你今天忙得无法停歇又何以能期望在遥远未来的某个时刻,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专心地给朋友写封信,或安慰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人呢?至于提升自我、拓展视野,就更不要提了。你必须明白地回答自己,你昨天和今天都做不了的事情,凭什

  • 9、 《我这一生过得很有意义》读后感800字

    《我这一生过得很有意义》,讲的是1947年,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却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他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接受中科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邀请,回祖国研制原子弹。这项工作,由于涉及国家机密,常常要与家人、朋友断绝联系,常年不能回家。邓稼先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热爱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这件事,他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了,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为了工作长年在外奔波的爸爸。爸爸是森林公安的一名警察,每天他总是早出晚归,一个星期也难得回来一次,每次出差不是十天就是半个月,节假日工作也是家常便饭。有好几次出差回来,第二天就又要去上班了。小时候我因为没有爸爸的陪伴常常哭闹,后来,慢慢长大的我,也渐渐习惯了没有爸爸陪伴的日子。

    每一次出差前,爸爸都交代我和妈妈,不许打电话给他,只有他才可以打电话回来。现在我知道是因为爸爸要破案,为了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允许他们与外界联系。有一次,爸爸说去出差,什么时候去?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也不告诉我们。过了好几天,爸爸打电话回来说:如果事情顺利,只要两个星期就可以回家了。好的,爸嘟我话还没有说完,爸爸那边就把电话挂了。

    我们猜爸爸那边一定是有急事,或者是信号不好那天晚上,我和妈妈都忐忑不安,久久不能入睡。又过了几天,一天夜里九点多,爸爸打来电话,说过两天就回家了,知道爸爸平安,我和妈妈放心了。

    果然,第三天,爸爸出现在家门口,他的面容消瘦,显得很疲惫,眼睛里布满血丝,我和妈妈看了都很心疼。回到家后,爸爸睡了一整天

    爸爸的工作是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他和战友们一起,破获了许多案件,获得许多的荣誉,为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邓稼轩、爸爸还有许多像爸爸这样的人,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黎叶蕊 12岁

  • 10、 我的一生读后感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一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许多的书,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名叫《我的一生》。因为我被主人公海伦坚定的毅力所感动,被她的乐观精神所熏陶。

    海伦小的时候由于发高烧,使得两耳失聪,双眼失明,结果再也不会讲话了,后来在苏丽文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海伦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学习,最后毕业于哈佛德克利夫学院,这靠的全是她那不屈不饶的精神。

    她还十分乐观。对自己的残疾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敢的与命运去抗争,对什么事都想的开,放的开,从不怨天尤人,听天由命,最终取得伟大的成就。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人们纷纷被她残而不废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学习她有毅力以及乐观的精神,不因为困难而放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爬起,争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我的一生》读后感范文二

    你曾读过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所写的《我的一生》吗?从发行至今,这本书仍然占据畅销书目的首位。这是一本多么吸引人的自传!阅读中,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克林顿的一生就好像小孩般追逐着快乐。这,就是他简单的人生信条。

    克林顿乐观的心态不单单是寻求自我生活的满足感,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珍贵的基因伴随他走过人生每一步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和致命的感染力。他灿烂的笑容,亲切的举止,都是他大受欢迎的原因。在美国,不管白人还是黑人,老人还是年轻人,男人或是女人,都拥戴着他。

    他在自传中陈述自己贫穷的童年生活,尽管充满不幸,但是面对失意和挫折,他都乐观以待,总能从不幸的泥沼中发现生命中的美丽。他的亲生父亲早在他出生之前便已过世,克林顿自小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乡村。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一家人连吃饭都有困难。为了维持生活,年迈70的爷爷不得不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挑着冰砖去换取仅25美分的报酬。尽管生活艰苦,但坚强和善良的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厌倦生活,反而笑对困境,甚至在工作中不忘记给同伙们讲讲笑话逗乐大家。在克林顿的眼中,乡村的生活淳朴而充满诗意,善良的邻居们都勤劳的工作着,在这片土地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并相信用信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在克林顿5岁那年,母亲转嫁,继父并没有很好地照顾他们母子,反而在外酗酒,玩弄女人,回到家中便恶言相向,对家人拳打脚踢。一次在父母的争吵中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08

  • 2023-06-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28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09-28

  • 2021-05-08

  • 2021-07-06

  • 2021-08-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3-02-06

  • 2019-09-25

我这一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这一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这一生读后感、2024我这一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