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 地图 >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2024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相关栏目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热门栏目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推荐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共 4610 篇)

  • 1、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精选

    好的电影可以不断的激励人们,让人十分感动。观后感的撰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稀少了,写观后感要注意聚“睛”会神,观感共鸣,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时,我们应从哪里入手?下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带来了“最后一公里观后感”的相关内容,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篇1

    看完《最后一公里》这部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它区别于同类电影,不仅弘扬了我国坚毅的民族精神,而且更加活泼,融入最为生活的真实写照,十足温情、极为有趣。

    电影由李伟执导,李彦锋、钟卫华、陈依莎、赵成顺等主演,讲述了四川珙县珙桐村的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集体作用,以身作则,在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下,一步步带领全村百姓走向致富之路的故事。

    影片摆脱了以往脱贫干部高大突出的形象,以村民百姓为中心,极接地气,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每一个角色都显得十分鲜明,有血有肉。虽说他们同为一村村民,但因年龄、教育、自家处境等等的不同,每位村民的心思也不同,或许为人和善可亲,又或许为人冷漠,但并不能说违背了朴实的初心,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现实,“穷怕了”!

    李双洪本是一位留守知识青年,毕业后回归故里,一直努力尝试着各种创业方式,山上种植核桃树、养乌鸡、养高蛋白蛆虫,可事业总是无果而终。巧而受命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重了,深刻反思自己的失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之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发掘自身潜能,靠谱且有担当。还有背后无偿支持李双洪的青梅竹马,虽被村民拒绝分一杯羹,但依旧选择了帮助李双洪,走向脱贫攻坚战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份坚毅,也是一份“模糊”的承诺,真情相对。

    当然同样也少不了像片中大奎这类破罐子破摔的偏激分子,依赖扶贫款浑噩度日,一旦涉及他的利益便开始传闲话,出歪点子,一肚子坏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时之需不解一世之苦。物质上的脱贫帮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精神脱贫才是属攻克贫穷最根本的方法。影片中大奎便是最好的例子,曾经也有过热血,想要奔上致富之路,在打通通向城市道路的最后一公里时发生意外,包括他在内全村子的人都伤亡惨重,自此开始消沉,成为所有人的心结。而十几年之后李双洪带头让项目再度重启,无疑也是所有人心病的解封,唯一说不通的便是大奎。一顿拼酒对垒,又帮大奎报上梦寐以求的电影放映员工作,这才使他有了转变。即使人过中年,只要梦想依然犹存,再次燃起对

  • 2、 电影《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拔“刺”

    ——观电影《最后一公里》有感

    原创:张铁刚

    电影《最后一公里》是李伟导演的,是以中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为主题的电影。用喜剧片的形式讲述了四川珙县珙桐村的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真实感人故事。

    电影情节一环扣一环,矛盾冲突不断,人物个性鲜明,加之珙县的好山好水,把观众牢牢吸引,没有人退场。可以说,是《喜盈门》后的又一部反映农村题材的力作。

    影片的成功,在于人物的塑造上栩栩如生,很接地气有生活味。在人物上,再现了人性的自私贪婪,也有人性的善良美好,有的贫困户好吃懒做、居心叵测,有的村干部贪权恋权、不思进取。好的建议得不到理解,好人被逼疯,村民身陷贫穷阴影看不到希望,这些都如扶贫攻坚路上的刺,把村民深深的伤害,村民看不到一点希望,纷纷离乡背井外出打工。

    时势造英雄。时代把留守党员李双洪推上了村支书的平台上。他是电大毕业生,喜欢琢磨技术;为了照顾七公留下来,有情有义。在有人眼里,他是成事不足的“憨包”,在有人眼里他有担当的有志青年。事实上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打不败的“硬汉”精神,临危受命当了村支书。

    穷则思变,他带领村民开荒种茶,改良新品种,建立茶叶合作社,建立茶厂。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官上任遇到老干部的不支持甚至阻挠;穷怕了的村民也未必理解支书的苦心;资金的缺乏让他寝食难安、绞尽脑汁;遇到个别贫困户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颗颗被贫困冰冻的心,让人不寒而栗。为此还受到无赖的诬告,几近发疯。在月色里,他手拿砍柴刀在山顶对着杂草乱舞时的发泄的样子,有些英雄末路的悲哀,就要走上小姑周彤彤的老路,幸好周七公的一个拥抱融化掉了所有的失落与委屈,晓莉的爱情也给了他力量。这样塑造的人物就避免了“高大上”的套路,让人物更真实感人。

    15年前开山辟路时的塌方,埋葬了太多人的性命,使得出山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一根刺,扎在了村民心中,家乡未来的发展一度陷入绝望。村支书为了给大家希望,力争拔掉这根如鲠在喉的刺,他的慷慨激昂的演说能使铁石心肠融化,最后他赢得了人心和支持,打通了出山的最后一公里,走上了富裕道理。他也事业爱情双丰收,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给村民带来希望的人。

    可见,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上任是多么的重要。

    与李双洪构成对比的是村干部周富贵。

    周富贵,全村首富。在村民眼里,还不是坏人,还是个粑耳朵,他在家跪搓板的那场戏,很有看点。可是他

  • 3、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800字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周彤彤一声撕心裂肺的怀民,让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借助昏暗的影院环境失声痛哭。一部反映农村精准扶贫题材的电影《最后一公里》于2018年11月16日在全国首映。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宜宾市脱贫攻坚真实故事改编的,由宜宾与中影集团共同策划拍摄,是宜宾首部院线电影。元月5日,我有幸在城中央太平洋影城观看了这部电影,感觉这是一部很接地气的佳作,为出品本部电影的制作人点赞,为宜宾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展现出来的敢为人先精神竖大拇指。 电影《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影片中宜宾市珙县鹿鸣镇珙桐村第一个女大学生周彤彤返乡,与农科所工作的男友怀民带领乡亲们修建茶园致富,为了改变山村交通闭塞面貌,在打通链接山外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中,男友与几位村民不幸被滚石砸中壮烈牺牲,周彤彤在痛失男友和村名逼债的双重打击下精神彻底崩溃疯了。影片开始展现出来的最后一公里,表面上是道路的最后一公里没有被打通,随着剧情发展,揭示出脱贫攻坚真正没有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实质却是广大村民的心结,这个心结就是村民对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如果这两点不通,扎在村民心里的那颗刺,就永远拔不掉,扶贫攻坚的任何措施注定是徒劳的。 先谈一谈信心问题。信心就是动力,没有信心,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底气,脱贫致富也不例外。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每位生活在大山深处贫困户们的千年梦想,广大立志扎根乡野的热血青年跃跃欲试,并为之做了很多尝试。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正如影片中周富贵调侃主人翁李双红那样喂鸡鸡瘟,种树树枯,希望一次次熊熊燃起,却又一次次无情熄灭,村民们的身心受到一次次摧残,信心受到一次次打击。在万般无奈之下,广大农村壮劳动力不得不舍家弃口,背井离乡,留下老人和孩子,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 再说一说信任问题。人无信而不立,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是人与人心灵碰撞的前提。精准扶贫初期,广大贫困户对下派干部和村干部缺乏足够信任,往往持怀疑态度。一是认为下派干部结对帮扶,就是为了应付中央精准扶贫的任务,做做样子,走走过场,不是真心诚意帮助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个别政治素质低下的村官甚至利用精准扶贫机遇,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捞好处,把不该享受贫困户政策的亲戚申报为贫困户,伤害了广大村民的心,拉远的政府与村民的距离,这点影片中有体现。三是村民闭塞的认知水平,对政府部门推荐的致富项目不放心,不
  • 4、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700字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文/木易 看完《最后一公里》这部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它区别于同类电影,不仅弘扬了我国坚毅的民族精神,而且更加活泼,融入最为生活的真实写照,十足温情、极为有趣。 电影由李伟执导,李彦锋、钟卫华、陈依莎、赵成顺等主演,讲述了四川珙县珙桐村的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集体作用,以身作则,在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下,一步步带领全村百姓走向致富之路的故事。 影片摆脱了以往脱贫干部高大突出的形象,以村民百姓为中心,极接地气,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每一个角色都显得十分鲜明,有血有肉。虽说他们同为一村村民,但因年龄、教育、自家处境等等的不同,每位村民的心思也不同,或许为人和善可亲,又或许为人冷漠,但并不能说违背了朴实的初心,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现实,穷怕了! 李双洪本是一位留守知识青年,毕业后回归故里,一直努力尝试着各种创业方式,山上种植核桃树、养乌鸡、养高蛋白蛆虫,可事业总是无果而终。巧而受命村党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重了,深刻反思自己的失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之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发掘自身潜能,靠谱且有担当。还有背后无偿支持李双洪的青梅竹马,虽被村民拒绝分一杯羹,但依旧选择了帮助李双洪,走向脱贫攻坚战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份坚毅,也是一份模糊的承诺,真情相对。 当然同样也少不了像片中大奎这类破罐子破摔的偏激分子,依赖扶贫款浑噩度日,一旦涉及他的利益便开始传闲话,出歪点子,一肚子坏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时之需不解一世之苦。物质上的脱贫帮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精神脱贫才是属攻克贫穷最根本的方法。影片中大奎便是最好的例子,曾经也有过热血,想要奔上致富之路,在打通通向城市道路的最后一公里时发生意外,包括他在内全村子的人都伤亡惨重,自此开始消沉,成为所有人的心结。而十几年之后李双洪带头让项目再度重启,无疑也是所有人心病的解封,唯一说不通的便是大奎。一顿拼酒对垒,又帮大奎报上梦寐以求的电影放映员工作,这才使他有了转变。即使人过中年,只要梦想依然犹存,再次燃起对梦的追求,无疑也是在某种意义上的脱贫。 相比同类影片,影片《最后一公里》的最大亮点可谓就是巧妙结合了轻喜剧的形式表现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影片对老村长的刻画,区别于往日里的中规中矩的农民形象,而是颠覆性地和盘托出臭美、怕老婆、自私等小毛病。如此设定使得影片
  • 5、 观看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心得体会两篇

    以下是观看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反腐倡廉一直是强调的,腐败问题不仅仅会对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危害到人民的日常活动,严重地还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坚决反腐倡廉。

    第一篇

    为加强警示教育,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观看了省纪委监委作风暗访警示教育片《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

    该片主要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特别是对扶贫、扫黑除恶、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明察暗访,并强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保持基层正风反腐高压态势,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通过观看作风警示教育片,全体干部职工一致认为《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作风警示教育片以案说法、以案说纪,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进一步牢固树立了廉洁自律意识、服务百姓的公仆意识、敢于作为的担当意识。

    第二篇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监督方式,严格监督执纪问责,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关键一环,是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提高正直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新时代中山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正直保证。

    要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也是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的基础。要前移监督关口,夯实监督责任,为防止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设置有效屏障。要突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突出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的监督,始终把党中央关注的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要把党内监督、国家监察同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其他监督有效贯通起来,着力增强纪检、组织、审计、民政等各部门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要抓好统筹协调,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与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方案联动起来,把从严管党治党与激

  • 6、 执着·信念——电影《命悬800公里》观后感

    执着·信念——电影《命悬800公里》观后感五(5)施涵斌那天,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叫《命悬800公里》。这场电影告诉我们什么是执着和信念。故事讲了野马为了拿一万元奖金给妹妹治病,从香格里拉翻山越岭得跑了800公里去参加比赛······故事里讲了三个人的执着、信念。第一个人是野马,他连续跑了四天,体力都快透支了,路上还遇到了危险,但他还是坚持了下去,不停地跑步到了昆明。第二个人是杜老师,他自从无意中见到野马一次后,就觉得野马“有故事”,就千里迢迢去找野马。可他一连找了5个村寨也没有找到,但他还是不放弃,最后终于在第6个村寨找到了认识野马的人,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后知道他已经上路,于是又上路继续寻找野马……第三个人是一位老婆婆,她一路跪拜,已经饿到没有力气了,但她还是坚持着继续前行……大家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这种故事,就拿我来说吧。一次,哥哥对我进行了魔鬼训练,他让我围着他家那一排房子跑8圈。我跑了一半就不行了,但我还是坚持下去了,只剩最后一圈了,可我却停住不动了。哥哥对我说:“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听完以后,我喝口水,又继续跑了起来,最后,我终于跑完了第8圈。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就像故事中的老婆婆说的:“只要有信念,就不会再问还有多远,只会越来越近。”

  • 7、 观《命悬800公里》有感

    坚持不懈

    ——观《命悬800公里》有感

    谈熠澄

    星期一,全体五年级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题目是——《命悬800公里》。主人公野马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学习,他那坚持不懈、永往直前的精神展现出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男子汉。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野马的妹妹生了一种病,要花很多钱才能治疗,野马为了治好妹妹的病,就去参加昆明的马拉松比赛,想赢得奖金给妹妹治病。所以,野马日夜前程地从香格里拉来到了昆明,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走到半路,野马走不动了,正想放弃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趴在地上,费尽力气在爬起来,就立刻过去扶了她一把,老奶奶看出了她的心思,就对他说:“只要有信念,无论有多远,都只会觉得越来越近。”野马鼓足勇气,去参加了马拉松比赛。最后,人们得知了野马妹妹的消息,纷纷捐款给野马的妹妹,这些钱足够为野马的妹妹治病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呢。记得有一次,我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我坐在地上,嘴里嘀咕着:“爬······不动······了。”突然,我看见一位比我小的小朋友都比我爬得快。我心想:比我小的小朋友都比我爬得快,我这个做大哥哥的是不是太没用了?想完后,我立刻爬起来,嘴里喊着:“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我开始拼命地向上爬。最后,我胜利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我们做事都要有目标,要想着目标前进,去发现,去寻找,去创造!

    观《命悬800公里》有感

    吴欣妍

    昨天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电影---《命悬800公里》,看完后我感慨万千。

    故事讲的是少数民族小伙子野马的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需要很多钱,而且必须在六个月内筹齐。正当野马一筹莫展之际,无意得知的消息却让他为之一振:四天后在昆明有一场马拉松比赛,冠军奖金为一万元。这让他决定去昆明比赛,拿个冠军回来为妹妹治病。于是他一路克服艰辛来到昆明。在比赛时他迟到了,很绝望,但想起路上老奶奶的话“只要有信念,就不会问路有多远,只会说越来越近”,他又跑了起来还跑到了第一,却被保安拦住。他很悲痛,可得知妹妹获得了六万元捐款时,他又欢快起来。

    看到这儿,我刚才紧张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那位身残志坚的楷模——张海迪。她5岁时就患上了脊髓血管瘤,最后高位截瘫,这让她彻底失去了幸福美好的童年。一开始她十分狂躁,可后来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重新开始生活,重新面对自我。她自学医疗知识,治好了很多人

  • 8、 《绵延2400公里的父爱追踪》读后感

    我看过许多故事和文章,每一篇都非常有趣、精彩。而《绵延2400公里的父爱追踪》这篇文章让我知道父爱是多么伟大、深沉。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黑龙江省的一个女孩子杨琬滢收到了扬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喜爱骑行的琬滢决定要自己骑车去大学里报到。起初父母不同意,毕竟黑龙江距离扬州有两千多公里。但后来父亲杨树勋同意了。为了让孩子实现骑行的愿望,又让孩子能安全到达目的地,父亲决定悄悄跟着女儿一起骑行到大学里。为了不让女儿发现自己的行为,父亲对自己进行了改装:剃了个光头,换上新买的衣服,连头盔都换了颜色。一路上悄悄地跟踪保护着女儿,平原上和女儿保持4公里的距离,山路上就和女儿保持2公里的距离,为的是女儿发生什么状况,他都能十分钟赶到。

    读完这篇短文,我感动地热泪盈眶。我为这位父亲深深的父爱感动着:无论孩子飞得多高多远,父母都一路呵护着他们,惦记着他们。父母既希望孩子们独立,又担心孩子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他们的爱是如此不容易。

    记得爸爸每次让我自己一个人到菜市去买早餐,他总是反复叮嘱我路上要注意看车,拿好自己的物品。每天上学送我到校门口以后,总是目送我背着书包进入校门才放心地离开。每天爸爸来接我放学,担心我肚子饿了,每一次不是带给我一个包子,就是一个水果,这一件件的小事,不正是包含了深深的父爱吗?

    是啊,我从小就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心里只想着依赖父母,让父母为我遮风挡雨,却忘了自己也要学会长大。是《绵延2400公里的父爱追踪》唤醒了我,教会了我,它让我知道,要理解父母深深的爱,做一个会感恩的孩子。

  • 9、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一)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第一次听说《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是在我的大一的时候,那个冬天,《阿凡达》正在中国刷新中国电影的各项纪录。我坐在回家的火车上,认识了几个和我一样在北京读书的山东老乡,其中一个人向我讲述了这部立意和《阿凡达》相近却更加让人感动的电影。自那之后,我一直就在想,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看看这部老乡立荐的电影。

    在小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书,各种书。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我特别珍惜每一次看书的机会,好多书都看了很多很多遍,虽然只是一些《当代小学生》之类的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名着。到了初中,家里有了闭路电视,我开始喜欢看电视剧,不那么喜欢看书了,但是当住在学校里的时候,我也会找一些有书的人借借看,除了一些杂志外,我还看了四个名着中的三个(《红楼梦》一直不想看,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有《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等到了高中的时候,我就真得不怎么看书了,连电视剧都觉得太长,这时候我开始喜欢上了看电影。因为我高中三年一直是班长,有时候老师们都很信任我,我就偷偷地配了办公室的钥匙,周末的晚上我就不回宿舍,有时候也会拉上丁辉和延昌,趁大家都睡觉了,跑到办公室里打开电脑上网看电影,那真是一段刺激的日子,甚至有一次有个老师半夜回办公室取东西,差点把我逮到。不过那个晚上,我看了《泰坦尼克号》,哭得一塌糊涂。不过整个高中,我只是翻翻杂志,基本没怎么看书了。唯一的记忆就只有彭飞同学借给我的一本《围城》。一直到考上大学,我也终究没有被抓到,这对我而言,实在是太过于庆幸了。想想,如果是现在的我,当时未必有这个胆量去干这样的事。高中的我常常想,如果在大家,估计每天都可以看电影,那是不是有点太美好了呀。

    我这样想着,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然结束了。回过头来,也正如当年想象的一样,我可以每天都看电影,但是,我却没有看很多电影,也没有看很多电视剧,更是一本书都没有看。甚至连这部一直很想看的电影《最后的武士》都没有看。整天游走在各类社交网站中,或者游戏视频中,又或者是其它类型的文化快餐中,慢慢地烧掉了自己四年最美好的青春。直到现在我还在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地看看书呢?可正如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在《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中,日本的武士道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文明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其中一派更是激进地要灭掉武士道文化。说实话,作为一个现代人,人即便看了《最后的武士》这样的电影,也

  • 10、 《最后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们来到多功能教室观看电影《最后一课》。观看电影之后,我为之感动,仍不住动笔发表我的感慨!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很多教师奋不顾身保护学生,当然,谭千秋老师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当时他正在上课,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来了,大家纷纷逃离教室,教室里还有4名学生,他们被不断垮塌的教学楼吓得尖叫,千钧一发之际,老师对他们叫到:"快躲到桌子底下!"接着自己就果断的扑到了桌子上……

    这种精神真令人感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自己就像他说的那样,人活着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这四位同学本是谭老师班级上的调皮生,却不知谭老师严肃中深深的爱,如今,谭老师用生命给他们上了庄严地一课,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我相信,这四位同学以后不会辜负老师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当然,谭老师得到希望一定不局限于这四人,为了纪念谭老师,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1-02

  • 2019-11-16

  • 2023-06-16

  • 2023-02-10

  • 2019-11-06

  • 2023-02-19

  • 2021-04-25

  • 2021-06-24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3-02-06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3-10

  • 2019-10-29

  • 2023-03-31

  • 2023-02-25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3-30

  • 2019-11-08

  • 2019-11-04

  • 2021-11-08

  • 2019-09-20

  • 2022-09-27

  • 2021-05-08

  • 2019-10-28

  • 2019-11-06

最后一公里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最后一公里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最后一公里观后感、2024最后一公里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