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最后一课观后感 > 地图 > 最后一课观后感,2024最后一课观后感
最后一课观后感相关栏目
最后一课观后感热门栏目
最后一课观后感推荐
最后一课观后感

(共 9929 篇)

  • 1、 《最后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们来到多功能教室观看电影《最后一课》。观看电影之后,我为之感动,仍不住动笔发表我的感慨!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很多教师奋不顾身保护学生,当然,谭千秋老师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当时他正在上课,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来了,大家纷纷逃离教室,教室里还有4名学生,他们被不断垮塌的教学楼吓得尖叫,千钧一发之际,老师对他们叫到:"快躲到桌子底下!"接着自己就果断的扑到了桌子上……

    这种精神真令人感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自己就像他说的那样,人活着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这四位同学本是谭老师班级上的调皮生,却不知谭老师严肃中深深的爱,如今,谭老师用生命给他们上了庄严地一课,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我相信,这四位同学以后不会辜负老师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当然,谭老师得到希望一定不局限于这四人,为了纪念谭老师,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 2、 课文最后一课读后感

    第一次读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最后一课》是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在亲戚家偶然看到的。我被文中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描绘的场景细节和极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吸引。至今,这篇小说我读了不下十遍,随着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增长,每一次读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通过描写顽皮的小弗郎士知道最后一堂法语课前后思想、情绪的巨大变化,从一名小学生的角度展现他的爱国主义情怀。知道前小弗郎士还想着怎么逃课、怎么玩,知道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学习,浪费了学习的大好时光,心里有对自己的悔恨和对侵略者的痛恨,心情复杂,恨不能将所有的课在一节上完。当韩麦尔先生翻开教材开始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讨厌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很容易、很容易”。可见,并不是我们学不会,只是对知识的渴求欲不足。

    文中的最后一个场景让我思绪起伏,随着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忧伤、失落、茫然和无法言说的愤恨。

    现在,我们的年纪正处于接受知识全面成长的时期,我们拥有小弗郎士想要奋力抓住的美好学习时光,我们要倍加珍惜,不要等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再去懊恼,正如抗金英雄岳飞写的一首词《满江红》中的警世良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满怀激情,立志学业,将来才有能力做一名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刘涵宇)

  • 3、 《最后一课》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来到赫山电影院观看了一部电影《最后的一课》。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一个镜头是:在地动山摇时,谭千秋老师为了学生而忘记了个人的安危: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讲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砖头、瓦砾、灰尘、石块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顿时血流如注,一滴滴滴在学生的手上、身上。但他咬着牙,告诉学生,不要害怕,自己却拼命地用手撑住讲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在废墟中奄奄一息时,没有忘记鼓励自己的学生:他鼓励刘烨同学确定好自己的人生的目标,把音乐当成爱好,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他批评黄婷婷同学没有理解自己的母亲,自暴自弃,鼓励她一定要努力学习。他作为儿子没有忘记让学生捎去给母亲的抚养费。他作为父亲,在临终前交代黄婷婷同学将那幅没有画完的画,画完,交给自己的女儿,并转告她的女儿:爸爸爱她!就这样谭老师在多次余震的摧毁下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他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上了生动的《最后一课》,让我们也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正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师,老师们为了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们备课、改作业经常到深夜。他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有一次我们班24个同学练广播操耽误了学习,吴老师虽然嗓子很哑了,但还是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补课。我们班同学生病了,高老师就给学生泡药,并嘘寒问暖。每天放学,老师都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以前我没有理解老师对我们爱,现在我要大声告诉老师:老师,我爱你们,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 4、 最后一课心得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后一课心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最后一课心得 篇1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读后感。他的小说充满了对人物的温情,刻画的淋漓尽致。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德国侵略者侵占了法国,老师给学生们上最后一堂爱国教育课,让他们铭记自己的国家。

    血腥的战场,在侵略者与法国士兵的一场战斗中,一位老旗手为保护队伍的军旗,用生命给军旗镶上一道辉煌的金边。那个个丑陋的面孔并没有使法兰西人民退缩,他门迎韧而上。伟大的信念激扬着他们,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与敌人战斗到底。

    第2部分不讲的是,是一篇极其优美的爱情小说——《方妮》一个从外省到巴黎的年轻人让格桑认识了漂亮的交际花方妮乐格朗,方妮是一个以爱情为生命的女人,她疯狂地爱上了让。她比让大十五岁,还有着复杂而罪恶的过去,格桑对此感到厌弃,却又不自由主地沉醉在温柔乡里。两人同居了五年,让遇上了一个他所喜欢的纯情少女,想要与方妮断绝。但他最后一次去见情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她。

    让接受了一个南美的外交职务,想和方妮一起离开,但最后方妮却认为自己已经老去,也感受到了爱的疲惫,于是选择了留下,没有跟他一起走。精彩绝伦的人物刻画,故事情节,推动着故事的结局,委婉感人。

    最后一课心得 篇2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都德,他写了无数小说,而《最后一课》是都德的代表小说汇集。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课》的前两篇‘最后一课’与‘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讲了当普鲁土军*占领了的家乡并剥夺他们学习本族语言的时候,法语老师韩麦尔讲的最后一节法语课,老师刻意换上了平时不穿的礼服讲课,从来不识字的市民也来参加这最后一堂课,就连爱逃课的顽皮学生小弗郎士也认真的参加了这堂课,他们都听得万分认真,万分激动……,等到这堂课快结束的时候,韩麦尔老师深情的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堂课就结束了。

    《最后一课》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柏林之围’。一位已退休的上校,听到自己的国家战败后晕了过去孙

  • 5、 《最后一课》有感

    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主人公小弟幼士的性格给读者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在最后的一课中,小弗朗士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孩子们,这是最后一次我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来了命令,在阿尔萨期和洛林两省的学校里,只准教德丈老师的这话在小弗朗士的心中激起了一阵波澜,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先前还想逃学到野地去地跑,还觉得普香士的军队的操练比分词的那些条规更吸引人,可是老师的话震动了他,他立刻感到心慌意乱起来,他意识到那些坏东西在村公所门前张贴的布告就是关于这件事的。此时,小弗胡士从内心发出了这是我的最后法语课的呼喊。这句话有力地强调了小弗期士思想的变化,这句话里也包含着小弗期士对自己过去顽皮逃学的悔恨,也表达了小弗朗士时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珍惜之情。这就是爱国主义扮神在小弗朝士身上的表现。但是感情与事实正相违背,当老师叫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说不上来,他不能用自己的圆满回答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而只能低着头站在那里。他第一次认识到祖国语言的可贵,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学习祖国语言的时候了。在读者看来,这对小弗期士幻小的心灵是多么大的折磨。这又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啊!

  • 6、 《最后一课》电影观后感200字

    《最后一课》电影观后感200字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在市一宫电影院观看了《最后一课》,我非常感动。 这部电影记录了5。12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保护学生的感人故事。 地震来了,地动山摇,谭老师为了学生忘记了自己的安危,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趴在课桌上,任凭砖瓦、灰尘和石块纷纷落在头上、手上、背上,任凭鲜血直流,拼命地保护着蜷伏在他身下的四个幸存的学生,不停地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放弃!,最后,四个学生终于得救了,但是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了。 我为谭老师的无私和勇敢而感动,更记住了他的话:要坚持,不放弃!今后,当我遇到困难时,要发扬这种精神,战胜困难,勇敢接受一次次挑战。
  • 7、 最后一课的观后感11篇

    观后感是包含一些核心部件的,通过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可以让我们思绪纷繁。观后感的质量和深度代表了对作品所理解和认识的深浅程度。电影深刻地表达出了人性的深层内涵,令人深思。栏目小编今天要推荐一篇网络上的好文“最后一课的观后感”,相信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一课的观后感 篇1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题记

    看完这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后,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都会为电影中这位伟大而无私的教师谭千秋感动,都会为他那一刻定格的影像而伤怀。

    这部电影讲的是20xx年5月12日下午2:28汶川大地震爆发那一刻,汉旺镇中学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名学生,而被强大的地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的感人事迹!

    这一天下午的第一节课,谭老师还像以往一样,走进教室,在黑板上书写本节课的课题《人生的价值》,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谭老师问。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不损害人民的人;一个有损于人民的人。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谭老师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清晰地记得谭老师说的那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谭千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生命谱写了一个传奇。他原本可以在省城大学教书,可是毕业回家和村长的一席话,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只想让家乡贫困的的孩子们有一个读书的机会。于是,他不抱怨家乡条件的艰苦、不抱怨教学条件的简陋、不埋怨待遇的不如意,带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走进了汉旺中学,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

    谭千秋,一个为人子、为人父的简简单单的人,为了所教的孩子们的身心和学习的有益成长,几十年如一日,经过了不知多少不眠之夜,承受了不知多少家庭及生活的重压,一心只想着所教的学生们。刚端起饭碗,就匆匆离家去处理学生的问题;刚刚走进办公室想休息,就为了班级的突发问题奔波劳碌。一件衣服补缀十几次,仍旧不舍得买一件新衣,可是学生有了困难,他却慷慨拿出自己的衣物资助。在学校里,师生们给他一个外号谭抠门,他却说:相信自己的付出,总有一天会让孩子们理解!

    那一刻,瞬间的地动山摇,他走在了最后。本可以冲出即将崩塌的教学楼,本可以续写自己的生命,可是看到四个没有来得及冲出教室的孩子,他毫不犹疑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孩子们生命的天空!坍塌的教学楼的石块无情地砸在他身上,长长的钢筋残忍地刺穿他的手臂,他却只重复着一句话:孩子们,别怕!别喊!保存体力!我们一定能获救

  • 8、 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最后一课有感(一)

    玖了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心中五味杂陈,有辛酸,也有感动,有难过,也有苦涩。【最后一课】用生动的语言,用富有吸引力的文字,打动了我的心,使我产生了共鸣。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贪玩的小弗朗士来到学校,却被告知这是他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他后悔自己曾经的贪玩,但已经来不及了,新老师明天就会来教德语。此时,对祖国文字的热一爱一充满了小弗朗士的心

    这个悲壮的故事寄托了作者多少的一爱一国情感呀!它把我的心也牵动起来。曾经,我对语文并不很感兴趣,有时会觉得错别字无关紧要,阅读练习理解起来十分麻烦。当读完这篇文章,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每国人民都以自己国家的语言为傲,以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化为傲,以自己的国籍为傲。一个中国人,怎能不学好汉语、汉字呢?

    当读完小弗朗士认真学习法语时,我既为他的改变感到欣慰,但仍忍不住要落泪,小弗朗士再也见不到他的老师,要和他的母语彻底告别。如果我们离开汉语,我们还会是中国人吗?我们已经习惯用母语交流,用母语思考,汉语已成为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亡了国当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以前的台湾。日本也不准许台湾人民说汉语,但是台湾同胞时刻牢记着汉语,牢记着台湾属于中国,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我心中的一爱一国情感油然而生,我们要学好汉语,不忘曾经屈辱的历史。我们要为祖国的发展出力,使祖国成为发达国家,使祖国跟上时代的脚步,使祖国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让我们以祖国为傲,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读最后一课有感(二)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在阅读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啊,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一团一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不就是一盘散沙吗?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包括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都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来到课堂上,参与到这庄严而神圣的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气氛凝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上。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平常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只顾自己干活村民们和这些活泼可一爱一的孩子们----今后再没有权力学习自己语言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一发出来了。

  • 9、 读《最后一课》有感

    叶落归根

    ——读《最后一课》有感

    初二(14)班 蔡俊仪

    叶子凋零了,会落在树根旁,因为那儿是它的起点,也是它的归宿。

    ——题记

    语言。languagee有着特别的含义,像一条纽带,从出生就将我们和民族和祖国联系在了一起。《最后一课》就是这样的纽带即将断裂时,一个无奈的爱国者真实情感的艺术写照。

    《最后一课》内容简单,一目了然,但却让人读了忍不住再读一遍。字字触目,句句惊心。内容大致就是法国沦陷后,学校禁止再教法语前的最后一堂课所演绎的令人痛心的故事。

    禁教法语,仅四个字,却意欲阻断一个国家的文化、智慧和民族情感。这是要从精神上使人们屈服的一种标志。好比用一把剪刀剪断了纽带。用法术吸去了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语言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寄托品,灵魂的寄托品。语言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是人生这一棵树的根,是民族这一颗树的根,是国家这一棵树的根!没有人可以阻止根的生长。

    中国的过去和法国一样,令人同情,令人心碎。而今,中国早已在一片血泊中重新站立起来了,她用血的教训深沉地告诉了我们"勿忘国耻".是的,勿忘曾经失去语言的悲痛。于是,我开始更刻苦地学习汉语,学习我的母语,留住我的根。

    但真正让我失望的并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不是吗?如今,过多的学生开始重视外语,忽略了母语,仿佛"a,b,c,d"永远要比"一,二,三,四"高上一等,它们真的更华丽,更圆润,更洋气吗?汉语真的一日不如一日了吗?英语会将我们的母语替代?我很迷茫。

    迷茫时干什么?看过去,看过去是为了拔开云雾;看未来,看未来是为了坚定信念!我生在中国,我是中国人,我爱汉语,我爱之深切;而且我永远会爱它,爱它到天荒地老。为什么?因为从出生起,它就在我心中扎了根,它把我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国家是一颗大树,那我就是一片叶子。倘若有一天,我将落下,那么我定会落到我的根——汉语身旁。因为我身体左侧,有一颗火热的,跳动的东西在告诉我,我永远属于这儿。

    ——叶落归根,爱到永恒。

    盛夕武老师点评:

    母语是民族的根,也是一个人的根。小作者的这一理解深刻而感人。他不仅很有说服力的阐述了自己的这一看法,而且把自己对汉语母语的真挚的爱毫无掩饰的表达了出来,令人鼓舞。

  • 10、 有关最后一课心得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有关最后一课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一课心得【篇1】

    细细品味过《最后一课》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重却也无力反抗的无奈之情。

    韩麦尔先生沉痛的感受,使我读着读着眼泪也在打转。我惊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哭?!我想起了我读过的另外一篇文章《哭泣的圆明园》,蓦然发觉,中国也遭遇过这样的窘境。

    回想起八国联军在中原大地犯下的种种劣迹,我似乎也能明白八国联军的心思。我中国软弱必将会被欺凌,“落后就要挨打”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懦弱并不伤大雅,但一个国家,后果将是多么可怕!我们正值年少,如果像弗朗士一样的荒废学业、只顾玩闹,那也必将会有如弗朗士一般的懊悔,只怕悔之已晚。

    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之责任全在我少年。阿尔萨斯的悲剧不会再在中国上演,我也希望我中国少年奋发图强,真正的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今天,我读了《最后一课》这本书,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感到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小弗朗士的法国小孩,小弗朗士他到学校上学,这却是小弗朗士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给他们最后一节法语课。因为,可恶的普鲁士人占领了小弗朗士的家乡,小弗朗士连说自己祖国语言权利也被剥夺了。他们以后再也不能说他们祖国的语言,而是说普鲁士人的语言。真实一群可恨的普鲁士人。

    我们中国科技不算太发达,至今也没有实现我们中国人的登月梦想。而美国呢?科技日益发达,处处想占我们中国人的便宜。我们要勇于实验,勤动手,动脑。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出力,让科技日益发达。

    最后一课心得【篇2】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历经十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学业就要结束之前,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哲学家问:“我们坐在哪里?”弟子们答:“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有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野草。”

    哲学家说:“现在我要问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

  • 2023-03-09

  • 2023-02-24

  • 2023-03-1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11

  • 2023-01-31

  • 2023-02-17

  • 2023-02-11

  • 2019-11-12

  • 2023-01-21

  • 2023-03-14

  • 2023-03-10

  • 2023-03-01

  • 2023-02-23

  • 2023-04-12

  • 2023-03-23

  • 2019-09-28

  • 2019-09-28

  • 2023-02-09

  • 2023-06-22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8

  • 2023-05-30

  • 2023-01-20

  • 2023-02-17

  • 2023-04-10

  • 2023-03-31

  • 2023-01-21

  • 2023-03-02

  • 2019-09-20

  • 2023-02-22

  • 2023-01-13

  • 2019-09-25

  • 2023-01-13

最后一课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最后一课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最后一课观后感、2024最后一课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