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暴裂无声观后感 > 地图 > 暴裂无声观后感,2024暴裂无声观后感
暴裂无声观后感

(共 6384 篇)

  • 1、 《暴裂无声》观后感(读后感参考)

    《暴裂无声》观后感1300字至少到现阶段为止,我觉得它是院线最好的电影。很多曾出过佳作的导演在近几年里的作品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是忻钰坤这次依旧没有令人失望。忻钰坤被人熟知的是《心迷宫》,《暴裂无声》没有脱离他上一部的整体影像风格——乡野小镇,迷疑悬案。两条主线平行叙事,前半部分层层铺垫,后半部分慢慢解疑。一为张保明寻子之路,二为昌万年谋财之途。张保明的寻子之路三次与昌万年相交。第一次是无意间被带到昌万年的办公室,张保明看见一扇半掩着的门,这扇门直接导致第二次张保明误劫徐文杰女儿后打闹办公室的原因,从而也就促成了影片最后张昌徐三人的对峙。导演本人在豆瓣的文章中写到最后这场三人戏的艰难拍摄过程,这确实故事的精华所在。细节,一部悬疑片少不了细节的层层铺垫。昌万年的手段不仅仅是在他私挖煤炭的措施中,在那场放满羊肉的戏中,昌万年对着一个自己怀疑的合作者说“羊也是吃素的”,在那一瞬间我真的感觉昌万年打算把他对桌的那个人“吃掉”,最后的动手果不其然,他选择用胁迫的方式吞占对方的财产。这是他管用的手段,最后戴着奥特曼面具的小孩子在墙壁的画上也表明,昌万年用同样的手段逼迫徐文杰隐瞒自己杀了张保明的儿子张磊的事。这是一部正着看的电影,却要用倒着的思维去解答。昌万年在一次猎鹿的过程中误杀了正在山上放羊的张磊,并且他还拔走了张磊身上中的箭。箭断了,箭头就是张保明最后刺伤昌万年的那个头,因此在警察发现他之前,昌万年必须忍痛把箭头拔出并且藏在枯叶下。至于另一半的箭尾,在昌万年第一次进入他办公室的那个房间时手里拿着的就是没有箭头的一支箭。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昌万年第一次见到张保明时就选择放过他以及在他的手下说张磊在他们手上时他杀了他的手下。昌万年时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就绝对不会对张保明仁慈,唯一的解释在最后给出:他杀了他儿子。银色轿车这个线索随着昌万年的车是黑色越野车,张保明再次失望时候就断了,观众也因此而放弃了对这条线索的追踪,但是当后来,徐文杰开车上山寻找女儿中不难发现,他的车正是银色的。徐文杰因此成了昌万年的共犯,他是目睹了昌万年杀死张磊全过程的,但,目击者不止一个。还有带着面具的小男孩。他看到了一切,所以在影片开始时他在房屋里大叫,这是一个小孩子承受不了的,被他所见难免受到一定的心理冲击。小男孩在张保明贴寻人启事时向他递了面具,不是很理解具体什么意思,大概也是给了张保明一个暗示,或者小男孩

  • 2、 《暴裂无声》观后感300字

    《暴裂无声》观后感 该片讲述了一个农村父亲寻找失踪小孩的故事。 律师张文杰掌握了很多昌万年的犯罪事实,包括看到昌万年杀害了小孩,包括知道现场还有的另一个小孩是谁。另一个小孩貌似也不会说话,一直带着面具,这样昌万年和张文杰也都不知道另一个看见了的小孩是谁。但是为什么要杀那个小孩,可能是想杀羊但射法不精射偏了,然后逼迫张文杰帮他藏尸称为共犯,张文杰看到那个山洞不敢进去的原因是因为他把张磊藏尸在里面,而且藏尸是用的他的车子,村民看到过他的车子。 律师的老婆为什么不在了也是影片的一个疑点,很大可能是被昌万年抓起来了,像律师的女儿一样被昌万年抓起来了。后来看影评里面说是得了病,律师给她治病急需要钱,所以答应了昌万年做伪证。 张磊父亲张保民话不多,但敢打敢拼,非常有男人味,可以看到独特的男人魅力,男人就是要爷们一点。 商业社会里,特别是偏远的地方还是存在很多见不见光的事,能够选择远离那些黑暗是最好的,人需要得到安宁。享受现在所拥有的安宁。 我的观后感后期可以先解释剧情,后学习人物精神以及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和感悟。
  • 3、 电影暴裂无声观后感影评大全

    最近一部电影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评分也是非常的高,这就是电影暴裂无声,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观后感影评,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

    昨天晚上有点空,终于去把这部自己很期待的片子看了。

    当年看《心迷宫》,就很佩服忻钰坤导演的把控能力。

    为了把《心迷宫》的故事完全捋顺,我曾经专门用剪辑软件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把这部片子重新剪辑了一遍。

    得出的结论是,故事本身已经很好。

    而将时间线打乱后,悬疑和黑色幽默的效果都得到了强化。

    虽然成本只有170万,却用一个巧妙的结构弥补了表演和制作上的不足。

    同样的成本,换个导演,会拍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恐怕99%都会被片海淹没吧

    而把成本大幅度提高,依旧是忻钰坤导演,他会拍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暴裂无声》就是答案。

    看开头就发现,这部片子没有玩《心迷宫》那种结构。

    或者说,结构在《暴裂无声》中起到的只是点缀作用。

    开场略平淡,除了有些形象化的符号,整个节奏实在有点慢。

    但导演能在细节上下那么多功夫,花了这么多心思,会敷衍故事吗?

    从男主角为了一个馒头帮人打架开始,我嗅到了熟悉的黑色幽默味道。

    而当绑架的桥段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丰满的戏剧张力一直延续到了影片结束。

    如果题材上的限制再放宽一些,这部电影的力度可以更强。

    当然,就目前《暴裂无声》在大银幕上所呈现的一切,可能已经是能正常上映的国产犯罪片的极限了。

    因为无法淋漓尽致的取材,所以观感不是特别痛快。

    甚至,有观众可能会觉得哪里不符合逻辑,哪里表现的太少。

    明明可以怎样怎样,结果却怎样怎样

    一句话,谁给了反一号为所欲为的胆量?

    开玩笑,当然是帮他伪造证据的律师啊。

    不然还能是谁?

    谁谁谁?

    可选择的素材少,所以导演才会在细节上下功夫。

    主角的人物设定,和片名。

    一个不能说话,一个无声。

    反一号关于羊吃素的台词和打猎的爱好。

    车牌上的豢字。

    这些细节,都在弥补先天取材上的不足。

    整个故事,也用比较商业的手法撑起来了。

    这就为同类型片豁开了一道口子,也给了国产犯罪片的取材一把尺子。

    不可否认本片某些方面存在的缺点,但我很想问那些居高临下吐槽本片的网友一个问题。

    你看过几部现实题材的国产犯罪片?

    有几部能跟《暴裂无声》比?

    能数够一巴掌吗?

    哦,是三个。

    1.全片都不断出现的三角形、金字塔 象征着一种阶级的分差

    从磊子一开始搭的石头金字塔和昌万年桌上华贵的金字塔

    到张保民村子里最高待遇的羊肉宴

  • 4、 暴裂无声影评剧情

    也许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心灵冲击是巨大的,电影以失语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来反应底层人民的生活,或许不是无声,而是在爆裂中出声!虽然上映很久的电影,但是每看一次还是有新感觉。以下是暴裂无声影评剧情,和大家分享。

    在影片中导演以失语的底层民众、城乡的二元对立以及丰富的隐喻符号将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的拷问无声的呈现出来,在如山的静默中将影片反应的问题留给观众去思考。以张保民为代表的底层民众的集体失声,是影片传达在当下社会的人生困局中无声的拷问的主要方式。同时,导演在影片中选择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作为其叙事空间,城与乡的鲜明对比影射同样处于对立层面的两个群体,即城市群体与乡村群体,巧妙的空间选取形成了影片中独特的叙事表达方式。

    开头一:电影《暴裂无声》作为祁钰坤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与其处女作《心迷宫》一脉相承,再一次关注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该作品以粗粝的现实主义风格弱化离奇的叙事,使用影视叙事手法丰富影片的隐喻性内涵。在影片中导演以失语的底层民众、城乡的二元对立以及丰富的隐喻符号将对社会现实及人性的拷问无声的呈现出来,在如山的静默中将影片反应的问题留给观众去思考。

    开头二: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不断完善,中国电影类型化进程也不断向前迈进。近期上映的电影《暴裂无声》将犯罪类型片与底层农村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同时又具有导演鲜明的个人风格,配以农村题材、多线叙事、悬疑冷冽的画风。导演以电影影像介入底层中国社会现实,讲述一位失语的父亲寻找儿子却一直无法获知真相,由此牵扯出中产阶级与富人们的冷漠与自私。导演通过影像空间的选择、道具视觉符号的设置、景别的选用以及动作戏的安排表达着社会底层的无助与愤怒。

    导演在景别的选取上呈现出极端的态势,大景别与小景别交替呈现。导演频繁使用大远景来表现在人物在荒凉的乡村空间的行动。张保民寻子过程中行走在枯黄、凋敝的黄土山中,人物置于画面中边缘位置的一点,通常鲜有使用大景别表现人物运动。祁钰坤导演运用这一景别,突出表现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凋敝、荒芜、毫无生机影射张保民的心理状态,独子失踪却无能为力,渴望伸冤却有口难言。城市资本对于乡村掠夺式的开采,利益至上者们运用武力手段使乡村成为俎上鱼肉,黄沙、枯草、矿渣成为乡村的标志性景观。大远景的景别使用,将人物与环境一同置于画框内,底层的乡村群体并非利益的获取者,却成为恶果的承担者。在大景别的构图中人物已经成为画面环境中的一点

  • 5、 暴裂无声观后感范文欣赏700字

    《暴裂无声》是一部由宋洋、姜武和袁文康等主演的犯罪悬疑电影,首播于今年的4月份,影片主要讲述了矿工父亲寻找失踪的孩子的期间,遇到的不同身份人的真实面貌的故事。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

    未看之前,听名字我就知道这应该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其风格应该和《烈日灼心》或者《未择之路》这样的电影类似。我其实挺害怕这类影片的,因为这类影片总会拷问人心,把人性解剖开来,赤裸裸的给你看。我犹豫了很久,但还是忍不住看了这部影片。

    虽说我的期望很高,可是影片丝毫没有让我失望。影片里很多伏笔,很多隐喻。影片开头主角就在矿井下打架,其实这就是为说明男主角武力值爆表打下的一个伏笔。所以,影片最后男主一人单挑十几个打手,也不会觉得突兀。男主的舌头也是因为打架被咬断了,所以才说不了话。

    影片中还有对屠户分割羊肉的细节表现,还有餐馆里食客吃羊肉的细节表现,其实是在隐喻,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有人是刀俎有人是羊肉。昌万年最喜欢吃羊肉,他跟李总也说:吃素可不好,羊就是吃素的。屠夫的眼睛被保民用羊骨刺瞎,同样,昌万年割羊肉的机器里也有一块羊骨,把机器卡报废了。既是前后呼应,又是一种暗喻,张保民不正像是一块难啃的羊骨么?

    影片的最后,警察问律师: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律师想了一下,慢慢拿起眼镜的那一刻,其实已经表明了他内心的决定。摘下眼镜的时候说的是真话,而带上眼镜后,就如同戴上了伪装,说的都是假话。眼镜,既是代表伪装,也是代表文明。不怕流氓会打架 就怕流氓有文化。影片最后,一座大山崩塌,隐喻张保民内心世界的崩塌。

    电影人物的名字也有暗喻的意味。矿主恶霸名字:昌万年。是取万年昌盛之意。男主角:张保民,代表保护广大人民的意思。他的儿子,张磊,在影片开头,张磊用石头磊起来的石堆倒了,意喻张磊的死亡。

    ()

    片中还有很多隐喻的地方,在此不一一例举。

    最后想说的,其实人性的丑陋,人性的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在这个文明社会,恶人更是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谁知道在两片透明的镜片后,隐藏的是怎样一个丑陋肮脏的灵魂呢?

  • 6、 《暴裂无声》电影影评1000字

    《暴裂无声》电影影评:暴力场面,尽显最阴暗的人性本色! 清明节期间上映了这部电影《暴裂无声》,导演是之前通过拍摄《心迷宫》获得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竞赛最佳导演奖的忻钰坤,算是一个名声正红的导演,也是因为这一点,阿南才关注了他的这一部《暴裂无声》。 看完电影后《暴裂无声》与《心迷宫》整体来说电影的拍摄手法有所不同,可能是这一次资金充足了,可以把自己内心真的想要拍摄出来的内容展示出来吧!阿南觉得这一次导演把人性最阴暗的部分展示的淋漓尽致! 《暴裂无声》的故事是以张保民(宋洋)丢失了自己的儿子为出发点,然后慢慢的把三位不同身份阶级地位的人串联起来。另外两个是律师徐文杰(袁文康)与矿场老板昌万年(姜武)。 《暴裂无声》的故事线路并不复杂: 张保民因为在之前家乡的矿场的赔偿纠纷上面打伤了羊肉店的老板,弄瞎了老板的一只眼睛,被迫离开到奉县区挖煤还钱。在期间打架的时候得知儿子弄丢了,回家乡寻找儿子的下落,他拿着儿子的照片,到处寻找,到镇上面分发寻人启事,最后在一处矿场上面打听儿子下落的时候,恰巧的碰见昌万年与他的手下在强行收购,双方开始打架,张保民就砸坏了昌万年的车子,然后就被带到昌万年那里,后续在昌万年手下的报复中,意外的解救了律师徐文杰的女儿,这个时候张保民怀疑儿子就是被他们绑架的,发短信给徐文杰让他来谷丰找女儿时,也发现了张保民的儿子是被昌万年射死的小孩,三个本身没有什么交集的男人,开始这样被搅和在一起,并且是生死的交锋。 影片中,三个主演在影片中,拿捏的非常的到位,特别是细节部分,体现的非常棒! 张保民的形象是朴素的,粗糙的,头发是凌乱油腻的,指甲都是黑的,那一种死撑着自己的疲倦,步伐沉重,邋遢的矿工形象!但是他非常的喜欢用打架来解决一切的问题。并不是那种武术的,可以让人看的非常舒服的招式,而是真正的街头打架,肉体冲撞。 昌万年是一个黑道的大佬,开始做企业家洗白自己的身份,开始转型的他,做慈善、听高雅的音乐,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他吃的习惯和审美风格!这是一个表面看起来深不可测的人,内心却是一个极其慌张的一个人。不管是在行动上面,就是非常的容易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的欲望。 徐文杰是一个律师,阿南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就是斯文败类。他穿衣体面,身份也不错。不用像张保民一样做体力活,也不用像昌万年一样以暴力获利。但是在这三个人的厮杀中,他反而却是最
  • 7、 冰裂观后感

    冰裂观后感(一)

    《冰裂》这个故事,是1983年12月9日下午发生在太原迎泽公园的真人真事,当时,两个男孩(11岁)掉入水中,池越忠(15岁)跳下救人,时任迎泽公园绿化队队长王志胜也三次下水帮助救人,把三个孩子先后救上岸来,两个男孩得救了,池越忠却牺牲了。《冰裂》正是被池越忠救过的一个男孩长大被判死刑后,王志胜的有感而作。

    《冰裂》描述了被女英雄池越忠救下的少年余斌在成长过程中,因母亲溺爱,走上了犯罪不归路。被母亲溺爱的例子,如:他指使小孩揪了一下女孩的裤子;给邻居家菜窖浇水;拆邻居家窗纱做鱼网;上课起立时移动同学的凳子让同学坐空;犯了这些"恶行"后,每次有人告到他母亲那里,母亲都不以为然。

    母亲的溺爱还表现在他不想上学了,母亲就说"高尔基也没有上过大学"同意他的决定,并托老同学关系把他安排到机械厂工作,他因帮助一个师傅解燃眉之急加班,不慎坏了机器,被厂长扣了奖金,和厂长斗气愤然离厂,母亲也是向着他,反而还和老同学吵架;后母亲支持他开了出租车,有一天遇着不给钱还拿着刀的坏人,回来告母亲太危险不干了,母亲也同意。正是在这没事干的时候,"黑哥"让他收拾一个人,只要残,不要命,但打起来哪能把握住?致死人命,被判死刑。电影告诉人们,就是因为母亲的"溺爱",害了孩子。

    从电影的记叙和发布会上王志胜的讲话,还有电影宣传简报上的介绍,我知道了王志胜的观点,那就是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一环!

    果真如此吗?让一个家庭中的母亲能承载这么重大的责任吗?

    《冰裂》这部影片主题立意在一个"溺爱"上,严重影响了作为教育载体的高度和境界。

    这个电影的致命伤,就是把抛弃共产主义理想、复辟了资本主义的恶果嫁祸于一个母亲身上!

    冰裂观后感(二)

    《冰裂》这部影片旨在让更多人通过影片深刻思考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警醒人们不要再因为家庭溺爱,教育失误,酿成悲剧。

    32年前,以池越忠、王志胜为代表的太原市迎泽湖救人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震撼了三晋大地,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青少年教育的活教材。

    今天,她和被救起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被搬上荧屏。而故事的重点并不是她救人牺牲,而是获救的其中一个孩子因家庭溺爱而失足,成为杀人犯被判处死刑。

    1983年12月9日下午,小学五年级学生余斌和同学王锐不幸掉进了迎泽湖冰层,15岁的女中学生池越忠为救两个同学也陷入冰窟。这时,迎泽公园绿化队队长王志胜不

  • 8、 较量无声观后感
    较量无声观后感(一) 昨天看了国防大学拍摄的《较量无声》,感触尤为深。脑海中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念头: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之前我们也讨论过中国方面的信仰问题,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社会上形成了多种文化价值观,以致使现在的民众形成不了一种共同的信仰。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其他国家深入我国内部,甚至是想扰乱我国社会秩序的主要方式。试想一下,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其他国家要想采用有形的武器亦或者是发动战争之类的来获得对我国乃至于对世界的主动权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民众的意识形态着手,引用在革命期间所说的"深入群众,各个击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对另一个国家的主动权。所以如何让民众产生对国家的信任感是一个国家当前乃至以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观看完《较量无声》之后,我才真正知道了解到所谓的"较量无声"的根本含义,从民众的意识形态下手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获取对一个国家的主动权。而恰恰就是这样的方式既不会从正面上割断两国的友好交谊,又可以同时获得对这个国家的主动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在新媒体技术不断传播的高信息社会,利用网络的形式将一种民众接受的价值观深入贯彻, 将这个国家为人民所鄙夷的价值观"添砖加瓦",从而使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唾弃感,从而不断向往外国的思想,这样就是所谓的"无形的战争".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思想观念上却一直徘徊在中西方的边缘上,所以要想获得对世界上的主动权亦或者更为简单地说不能为其他国家所削弱或控制,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如何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责任感就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否做到位。而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解决民众的价值观问题在当今社会来说简单地说就是——信仰问题。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之前 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和学者都数次提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
  • 9、 《暴疯语》观后感200字

    《暴疯语》观后感 人生不全由人控制,很多东西无法抗拒,无形的压力和来自心底的封锁,想走出一切困境却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社会与自我无法调和的矛盾,在本我与超我之间不停的寻找出路。 人们一面追求完美一面压抑情感维护脆弱的心灵,有太多人的生活被囚禁在自身的心魔里,难以逃脱也难以被救赎。你看别人别人在看你,你的痛楚投射出他的无奈,他的落魄同样投射出你的压抑,人性与压力的镜面效应是现代社会精神亚健康的反应,是远非吃药所能解决的。 生活不能总背对阳光,阴暗久了心会发霉生魔,就算眼前有暴风雨,再无情的也都会过去。越过痛楚,战胜心魔觅自我。救赎在心底。
  • 10、 无声告白观后感

    《无声告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伍绮诗著的书籍,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自卑的中国学者詹姆斯,自私的玛丽琳,家中地位堪比明珠的利迪亚,被不断忽视的内斯,哦,差点忘了,还有最不起眼的汉娜

    他们,统统给了我无穷无尽的震撼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六年的巅峰之作利迪亚死了,那个清晨没人知道,那是她的解脱

    1.

    利迪亚,是被父母眷顾着的幸福着的,却也是最可怜的,她是整个家庭的主体,是每个孩子羡慕心中那块父母的心头肉,玛丽琳悄无声息的期望带给她的却是恍若铅毯一般的重担,让她恨不得用洗脸的瞬间用可恶的水珠浸入皮肤最好能淹死自己,她在独自承受的夜里歇斯底里地叫喊捶打一切坚硬的知道手指划破道道血痕,怒视着镜中的自己憎恶着周围强劲有力的大气压,她的一切都在那个看似整齐有序干净清爽实则脆弱不堪令她分分钟盼望逃离的沉闷框架中,她要做的就是微笑,微笑,一直微笑,然后做个听话学习不让人失望的的乖宝宝,生日礼物就算是成堆的生物书抑或物理研究课本她也只能忍着强烈的呕吐感,她内心一尘不染纯净如水却也如洪水猛兽般咆哮着暴怒着迸发着叛逆着,她是刺眼阳光下乖巧白皙掌心中一成不变的苍老纹路,也是石子被狠狠抛向湖中飞溅而起的疯狂水波,一路马不停蹄滔滔冲向着堕落的深渊,一去不复返。

    2.

    内斯,莉迪亚的哥哥,鉴于可怜虫和被爱的孩子之间,他简单着孤独着,却也渴望着,他怕见到父亲詹姆斯脸上对他露出果不其然的失望表情和母亲玛丽琳对他毫不介意如同陌生人般地在家中餐厅淡然路过时嘴中哼着小曲莉迪亚,我亲爱的莉迪亚,嘴中咀嚼着的早餐似乎也嘲讽他的异想天开让他恨不得用刀叉撕碎这个狗日的旁观鸡蛋,他悄然嫉妒这份不加修饰的亲情并狂暴地想找人嘶吼辱骂一番却也愈加同情全身遍布替父母完成使命包袱即将摇摇欲坠的莉迪亚,对宇宙的渴望在詹姆斯毫不留情的巴掌下反而愈加浓烈地同漩涡般席卷他的心脏,没有哪一刻在成为1981届哈佛录取生的信封姗姗来迟之际有让他离家之感如此强烈的时刻,似乎,玛丽琳在儿子额头上奉献出那个吻时,他在家中的地位也没那么重要了,他浑身的细胞疯狂涌动着叫嚣着,势必要逃出生命的牢笼和可怖的枷锁,不知有没有那么一刻,内斯明白自己远比莉迪亚幸运?

    3.

    汉娜,内斯和莉迪亚的妹妹,读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中直接想到的是pretty little liars中最没存在感的胖女孩,她是不能

  • 2019-11-04

  • 2021-05-07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4-02

  • 2019-11-02

  • 2023-03-29

  • 2019-11-04

  • 2023-03-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23-01-24

  • 2023-02-10

  • 2023-01-26

  • 2019-11-11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2-12-25

  • 2023-03-04

  • 2023-01-09

  • 2019-11-02

  • 2021-07-19

  • 2019-11-02

  • 2023-06-07

  • 2019-09-21

  • 2023-02-06

  • 2019-10-29

  • 2023-06-08

暴裂无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暴裂无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暴裂无声观后感、2024暴裂无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