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装死偷食读后感 > 地图 > 装死偷食读后感,2024装死偷食读后感
装死偷食读后感相关栏目
装死偷食读后感热门栏目
装死偷食读后感推荐
装死偷食读后感

(共 5493 篇)

  • 1、 偷食记作文800字

    爸爸妈妈规定我们不能吃零食。而且这规矩被他们坚守得严严实实,一刻也不让我们溜出家去买零食吃,我们只好照办。看着其他小朋友吃零食,眼里只有羡慕。到了国庆放假,爸爸出差,妈妈要上班,天赐神机,我和弟弟于是趁机开展了偷吃行动。

    放假第一天,我早早地起床,把弟弟也叫醒,穿好衣服后,走到餐桌前,妈妈正在做早餐,我跟弟弟打个招呼,弟弟心领神会,悄悄地踮起脚尖,走向妈妈的钱包。这时妈妈转头看向我的方向,我赶紧向弟弟做手式,弟弟连忙停止手中的事,站在那儿不动,妈妈看了一眼就不再看了,我顿时松了口气,有向弟弟比划一下,弟弟又继续行动起来。终于,弟弟在妈妈要端出早餐的一瞬间坐上了椅子,第一计划成功。

    吃完早餐后,我和弟弟跑进房间,数了数钱,零零总总,拾元有余,刚好够我们买零食吃了。现在就等妈妈上班。我们走出房间,弟弟打开电视机,漫不经心地看着,我就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还好妈妈没发现异常,就和往常一样叮嘱我们几句出门了。我向窗台走去,看着妈妈慢慢走出门卫室,心中不禁暗暗窃喜:马上行动。

    我和弟弟带上钱快速跑进小超市,弟弟挑零食,我负责放哨,一旦有风吹草动,可以迅速离开。我的眼睛紧紧盯着妈妈和爸爸回来的方向,一刻也不能放松。听着弟弟在跟小超市的老板问这问那,我不禁暗暗担心:快点呀,随便挑几样我们爱吃的,免得爸爸妈妈回来了!可是我不能离开岗位,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弟弟终于买好了。

    我们带着一大包零食,那花花绿绿的包装真打眼,我们不敢回家吃,那样会留下零食的味道。我们跑到一个花坛边,旁边就有垃圾桶,这个地方真好,一旦被发现,我们可以迅速消灭证据。于是,我们便噗噗地撕开零食袋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咯嘣咯嘣一阵猛吃后,我们快速把零食袋扔到垃圾桶中,带着满嘴巴火辣辣的味道,火速离开现场。姐姐,嘴巴!还是弟弟有心,提醒我赶紧擦干净嘴边的残渣。我也帮他检查一遍,拍拍他衣服上留下的碎屑,一溜烟蹬蹬地上楼去。

    到家后,爸爸和妈妈都没有回来,天助我也!我们各自找事干。弟弟拿起一本书看,我便跑到房间做作业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发现我们没出去,开心地夸奖道:真好,丹辰和弟弟都这么乖,你们这么用心,妈妈就放心了!

    隔着房门,听着妈妈的夸奖,我脸上一阵发臊,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因为我不乖,连带着弟弟也犯了错。

    唉,以后再也不敢偷偷买零食吃了

  • 2、 《狐狸列娜的故事》之《列那装死偷鳗鱼》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狐狸列娜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玛·阿希·季诺夫人,整本书主要讲了一只狡猾奸诈的狐狸——列那的故事。当他遇到困难时,都会用一些花言巧语来说服敌人,使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列那和鳗鱼》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狐狸列娜很饿,在地上装死。它被两个商人发现了,两个商人把它扔到了马车上,继续赶路。他们一点儿也不知道狐狸列娜只是在装死,并没有真正的死,于是狐狸列娜在马车上吃了三十多条鲱鱼,而且他还带走了一些鳗鱼,满心欢喜、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自己的老窝。

    尽管狐狸列娜奸诈狡猾,但是他面对事情沉着、冷静,而且足智多谋、很善于思考,我觉得它面对事情沉着冷静,并且足智多谋、很善于思考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狐狸列娜学习。

  • 3、 《装死的狐狸》读后感200字

    今天爸爸下班回到家拿给我一本书,很厚的样子,书还是舅爷爷送给我的呢!我一看书都发霉了,我想:“这本书一定得不少年头了。”果然,书是一九九八年的,听爸爸说,他小的时候也看过。这本书的名字叫《故事海》,而且还是外国寓言故事。我更加迫不及待的翻开来了。

    第一眼就看到一篇,故事的名字叫做《装死的狐狸》一下子我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狐狸干嘛要装死呢?原来这个故事是说:一只狐狸想吃一只乌鸦,就想到躺下来装死这个鬼主意!因为它知道乌鸦可是很爱吃腐尸的。果然,乌鸦一发现了狐狸的是“尸体”就冲了下来,想饱餐一顿!等他发现哪里不对劲,但是已经晚了,贪婪的乌鸦只好当了狐狸的下酒菜。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贪婪的乌鸦和狡猾的狐狸都不不会有好的下场。因为贪婪和狡猾都是不好的品德。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学习!

  • 4、 《轻断食》读后感

    《轻断食》读后感

    文/陶丽君

    正值暑假时分,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负担,我读了一本关于生活的书,《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轻断食》,作者一位是英国执业医师兼科学节目主持人、制作人、轻断食的发明人迈克尔莫斯利博士,另外一位是《泰晤士报》和《每日邮报》时尚版专栏作家咪咪史宾赛女士。之所以要阅读这本书,也是出于自己一直有一个困惑。面对学习压力,工作任务和家庭安排与自身身体承受程度,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时间管理的书、提高效率方面的书、提高记忆力的书。还听了到了一些相关言论,如要做好主妇,就要在家人没有起床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好,类似的观点。但是思来想去,这些书和言论的主要理念,归根到底,仍然是对自己的压榨。我的疑问仍然高悬,在这多重压力下,如果人们都不能好好的保有自己的身体,又怎么能够提高效率?于是,我开始寻找如何安排好生活和保持健康身体方面的闲书。直到我遇到了《轻断食》这本书。

    经过医学实验研究,迈克尔推崇,每周五天正常饮食,选择两天控制正常饮食量的1/4的简单自由的断食法。我并不是出于对减肥的热衷,而是喜欢上了书中的生活方式。轻断食让我们能够减少身体饱腹感的持续时间,让身体变得轻松而没有负担,在轻断食的日子里,以及任何时候逐渐养成专注于饮食的习惯。把这种专注推崇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生活的充盈,不靠物质来填塞,而是靠精神来丰富,我们会变得无比轻松和自由。断食是健康瘦身的秘密,这个秘密曾广泛流传在佛教僧侣,瑜伽行者之中。这些人身材精瘦精神力超然,活得也很长寿。2500年来,断食的秘密却一直被忽视。间歇式断食,让我们重新以人体的根本设计接轨,不但是减肥之道,也是长期保持健康的法门。从女性的观点,咪咪说执行轻断食,六个月以来,我的精力更充沛,皮肤弹性更好,肤质更剔透,对生活更热情,在轻断食的过程中,是在宠爱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哇!轻断食居然具有抗衰老的健康益处!通过案例来看,减肥只是轻断食的一项益处,真正的益处是长期改善健康状况,降低许多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轻断食就目前了解到的原理在于:人类本来具有对于饥一顿饱一顿饮食的调节功能,在断食的情况下,就是给身体一个食物不足的信号,身体会根据饥饿状态,自动调节,调动体内糖类、脂肪和多肽等。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压力可以对自身进行修复,使人或任何生物变得更强壮。即使停止进食的时间很短,

  • 5、 嗟来之食读后感

    嗟来之食读后感 尊严,是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词语,放弃小尊严,是为了捍卫大尊严。近日,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嗟来之食》这篇文章,讲述了关于尊严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大路两旁摆满了食物,施舍给灾民,可有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却不吃黔敖的东西,他说:我不吃嗟来之食。结果就饿死在大街上。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想,这个齐国人何必那样固执呢,是自己的国人给食物,但这并不是为了羞辱他,而他为了自己的尊严死要面子活受罪,终因饥饿丢了性命。在有些时候,我觉得生命大于尊严,因为只有保住了性命,才能成就大事业呀!你才能活得有尊严! 正像当年的孙膑被庞涓陷害,挖去了膝盖骨,可是孙膑忍辱负重,甚至在猪圈和猪一起吃和睡,庞涓以为孙膑真的疯了,就放松了警惕,孙膑乘机爬回了齐国,重振旗鼓,一举击败了庞涓。 少年韩信为了保住性命忍辱负重,从欺负他的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最后却成了人人崇拜的大将军,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司马迁不惧汉武帝的淫威,在牢里忍受着宫刑的奇耻大辱,写下了《史记》,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这些故事都讲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真正捍卫自己的尊严。

  • 6、 说食画读后感

    古往今来,作为“美食爱好者”的作家可不在少数。前有宋代“东坡肉”诗人苏轼,后有“咸鸭蛋”作家汪曾祺。今天,我读的这本书的作者是集“诗人,画家,作家”为一身的“美食爱好者”——冯杰。作为一个集种种才华于一身的人,他的著作中最让我喜爱的一本书也是关于“吃”的——这本书就名为《说食画》。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吃”的,却不纯粹是吃,更不是一篇菜谱,它倒不如说是一篇散文集。为什么这样说呢?细看其中语言便会发现答案。

    “凉粉分两种:绿豆芡粉和红薯芡粉。绿豆粉透明、清亮,理想浪漫主义。红薯粉就显得脸色发乌,一派深沉的革命现实主义……我喜欢凉调那种凉粉,加蒜汁、姜末、小磨油、红薯醋、辣椒。勇敢者就再猛加芥末汁,尤其夏天吃凉调的那种,味道「最冲」。”

    语言虽不似汪曾祺描写杨梅那样子细致入微,却使人感到平易近人。又运用比喻手法,使那晶莹剔透,滑嫩爽口的凉粉似乎就在嘴里,前调是灼烧般的火辣,后调却是沁人心脾的凉爽,直入心脾。这文字好像有种魔力,使你的每一个感官都跟着思想跳跃着调动起来。不仅仅是语言回味无穷,还有每一小节后的画作。那画作虽不算是名家名篇,却似“小桥流水人家”那般朴素清雅。令人整颗心都静下来,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菡萏,似微风拂面而来的一种宁静。

    当浸透心中的语言慢慢缓和时,我却看到了冯杰内心深处的一面:在“吧嗒杏”一节中,他在末尾写了一个小时候的趣事:把杏揉软,塞到耳朵眼里,就可以孵出小鸡。结果小鸡不但没有孵出来,杏还差点滑进耳朵眼。本来这应该是一件令人感叹年少无知的事,可作者却写到“也许当时再把杏揉软些,小鸡就孵出来了”的想法。尾语感慨“要不是当时自己心存幻想,就成不了诗人了呢”。

    是啊,纵观全集,种种话语都显示出冯杰是一个思念年少生活,心存幻想,像题目谐音“说实话”一样真实不做作的人啊。整本书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空谈年少生活,而是让我们品味平淡生活的平易近人,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教会我们,如何去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 7、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一)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年齐国发生了饥荒,一个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事。

    那个饿者不吃嗟来之食保护了她的尊严,但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保护尊严要先保住生命。比如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吴王夫差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住在潮湿的囚室。他把苦胆挂在房梁上,睡觉时看着苦胆睡,吃饭是先吃一口苦胆,意思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报仇。他最终消灭了吴国。

    如果我是灾民,我会吃黔敖给的东西。我选择吃的原因是如果生命没有了,维护尊严又有什么意义?大家请想: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相比那种更辱人格?我个人认为,胯下之辱跟甚之。正因为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就大业,衣锦还乡。因此,如果一个人有志气,嗟来之食并不是不可以食用,吃嗟来之食并不代表没骨气。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方可成就他日之大业。

    我们现在是学生,那怎样才算有尊严的呢?不干不仁不义的事是有尊严的;在校园、教室内、看到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内有尊严的;上课认真听讲是有尊严的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二)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主要讲齐国的一个穷人在饥荒的年代始终不肯吃富人施舍的饮食而饿死的事。如今众说纷纭,食不食嗟来之食而在我看来,嗟来之食应该吃。 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讲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胯下之辱。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孰辱之更甚?我认为是后者。可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要在适当的时候屈服,也要在适当的时候伸张正义,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其实韩信也在忍,作为血气方刚的少年,被要求受胯下之辱,他心里肯定也挣扎过要不要拔剑相向,和那帮恶少痛痛快快的打上一架。如果他真那样做了,将使他的未来蒙上阴影。所以韩信忍了,他受了胯下之辱,留得了有用之身。苏轼《留侯论》里曾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二、《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饿者为了尊严,毅然死去,不了解父母的想法,属于不孝的的表现。他两脚一蹬便撒手归天了,留下亲人怎么办?我觉得这个人没有心胸,没有豁达的心境,为了尊严,把生命当儿戏。凡是都有一个度,超过去了就不好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对错。仁

  • 8、 断食 读后感(3)篇
    断食 读后感 第(1)篇

    刚看完此书,就遇见了一个做公益的朋友分享辟谷21天身体的改变,减重30斤,眼镜摘掉也可以看清,高血压药不吃仍是感觉良好,不得不感慨身体强大的修复力,也改变可对于西医的看法,用各种化学制剂直接的治疗各种疾病,根本忽视了人体强大修复能力,顺应自然是天道之本。发烧感冒食欲下降本是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停止进食让机体更专心的应对疾病,这也是胖人多病的原因,大量脂肪囤积让机体只对脂肪已经应接不暇,便无更多精力处理身体其他病变,辟谷养生也是让机体一段时间内的集中精力去处理机体产生的问题。辟谷也是身体集中排毒期,辟谷2天身体大量排汗,辟谷5天身体大量排出黑色宿便,神奇功效,计划找一个小长假尝试一次3天的轻断食。此外结合近期的生活,也改变关于中医,食疗的看法。两个月前开始晚间不吃販以少量蔬菜水果为主,早午饭注意蛋白质,肉类,蔬菜均衡。时至今日生物钟已经养成,晚上不吃也不觉得饿。每周两次乌鸡党参红枣枸杞汤,一次银耳红枣枸杞汤,两个月下来困扰近10年的痛经却好了。调理身体,顺其自然,天然食材,中药食补,庆幸能有此收获与感悟。另有一受过,清晨6点起床,跟着小区附近的爷爷奶奶们一起练太极拳,柔而有力的运动,极大舒展筋骨,近半年的慢性滑膜炎也在渐渐消肿,由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开始我的养生之旅。也充分激发我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断食 读后感 第(2)篇

    从效果上来说,作者确实描绘出一番美丽的蓝图。但是从可行性上来说,并不实用!断食需要一整段连续且不打扰的时间,但是现在的生活不可能提供这一点。另外,断食的前期准备加上复食,少则十天,多则三周至一个月,这期间会有其他因素造成中断的可能。

    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果想要论证断食的各种好处,应该拿出数据,找到文献,注明出处,而不是事实说明“研究论证”…这样的不明不白,仓促下结论。本书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虽然吸引人但却少了说服力。并且,总是在最该详细阐述的地方,作者反而支支吾吾,一笔带过,没有实际可操性(看来作者也只是咀嚼嗟来之食,东拼西凑罢了)

    断食还考验了一个人的意志力与自制力。如果对比没有信心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真的会反弹,并且对身体也不好。

    我反而推荐轻断食,即5+2模式——一周的五天正常饮食,拿出一周内不连续的两天作为轻断食日。这样的方法既可行,又减少许多内外界的阻力。

    最后,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条

  • 9、 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

    从前,齐国正在闹饥荒。一个叫黔敖的人做了很多饭菜,在街上等待那些非常饿的人来吃。

    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钦钦括号解释:因为他害怕别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而嘲笑他)东倒西歪地过来了,之间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水,头往上一仰,说到:“喂!快过来吃东西!”可是那个人一看他那么没有礼貌,便说到:“我就是不吃你们这些没礼貌人的东西!”

    一下子,黔敖发现自己做错了,便心平气和地对饿者说到:“老人家,我这里有许多吃的东西,吃不完,请你吃吧!”而这位饿者的脾气非常倔强,就是不吃他做的饭菜,终于,因为太饿,所以死了。

    这件事被孔子的一个弟子知道了,便感叹到:“那个饿者不应该这个样子啊!如果他不礼貌地称呼你,你可以不理黔敖而离去,但是对方如果已经向你道歉了,你就可以吃了。”

    我反思了一下,觉得孔子的弟子说得对,通过这件事,悟出两个道理:第一待人要有礼貌,第二是脾气不要太倔。

  • 10、 《食事》读后感1500字

    我喜欢汪曾祺,正如所有中国人贪恋七寸六分上的人间至味一样。

    十分为满,三分是卖相,三分是香气,三分是入口的鲜嫩,还有一分是恋家的思绪。十分,浸染了家乡五味。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最贪恋竟是远远望去的一束炊烟。

    苏北有片水乡,叫高邮。

    这座蒲柳深处的小镇,素以秦观、咸鸭蛋、吴三桂闻名。1920年,元宵,春寒峭。当地颇有声望的儒商家族,诞下一名汪氏男婴,唤作曾祺。一根筷子,戳进胭脂色的大鸭蛋。蛋黄红得流油,蛋白小口抿完。吃饱了,就捉几只流萤放在壳里,见囊萤,望向了天边几点星芒。

    对汪曾祺来说,人生的锅底,童年时就搁好了。无论掷入多少食材,抛进多少佐料,掩不了原味。他的底子,终究是清澈的,明快的,舒卷自如的。都是一如那高邮鸭蛋般的鲜亮。

    谁也未曾想过,那个游手好闲的小才子,真会摇身一变,穿着藏青色的长袍,一撩额前碎发。吊儿郎当的,在那代表金戈铁马中不灭希望的大学登记簿上写下:汪曾祺,高邮人,国文系。揽了揽粗布挎包,昂首挺胸,踏入了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大,不念家乡的一碗冰糖莲子粥,只得闻头顶战机隆隆。有谁,站在锅炉旁,淡然笑之。汪曾祺当属头甲。他在联大生活自由散漫,甚至吊儿郎当,高兴时就上课,不高兴就睡觉,晚上泡茶馆或上图书馆,把黑夜当白天。却是沈从文的得意门生,众多老师见汪只得无奈一笑,眼里却像望到了许多年后,在风平浪静中冉冉升起的文学界新星。

    彼时师生度日清苦。然汪曾祺的吃货本色,已初露锋芒。

    正义路的汽锅鸡、东月楼的乌鱼锅贴、马家牛肉店的撩青、吉庆祥的火腿月饼

    逛集市,他赖在摊边吃白斩鸡,起个名目,叫坐失良机(坐食凉鸡);下馆子,他和老板唠嗑,听各乡趣闻,偷学后厨做菜;

    要是没课,他就溜到某不知名的小酒馆,要上一碟猪头肉,咂一口绿釉酒,赏馆外碧叶藕花,听檐上昆明的雨。

    正是那段日子,他倚着临窗小桌,对各式的人、各样的生活, 产生了兴趣。故信笔写之,捧出最初的几篇小说。

    在那本被后世吃货奉为宝典的《食事》字里行间中昆明一词,出现在大小章节数次。一只淡笔书写出留存在心底的那份少年炽热。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呵,谁未曾听出先生淡淡的自傲呢。

    多年后,他说昆明已不再是以前的昆明了,再尝,已全然无处可寻。寥寥几笔,仿佛那个坐在书桌旁日渐佝偻的人,在恍惚间又见那个翻了茅草屋校舍的墙的意气少年。又见在圆通公园从长沙浩浩荡荡步行归来的学生团,被挨个点名。而如今,只得一度自嘲:我敢说,

  • 2022-12-25

  • 2021-10-0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1-12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3-02-0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23-03-15

  • 2019-10-20

  • 2022-04-13

  • 2023-01-13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22-04-13

  • 2019-11-16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10-11

  • 2022-03-14

  • 2023-04-24

  • 2023-02-06

装死偷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装死偷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装死偷食读后感、2024装死偷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