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 > 地图 >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2024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相关栏目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热门栏目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推荐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

(共 8229 篇)

  • 1、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作为95后,此前我并不认识朱伟先生。表哥笔下的他是一个文艺且严肃的人。依着我的想象,这本书全是很沉闷的长篇分析。猜对了一半儿,有分析但并不沉闷。

    书中分享了八十年代知名作家如莫言、王安忆、陈村等十人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分享,是因为他的笔调并不锋利,他好像是在对着某些故人,亦或者是自己真挚地说话。冷静地分析作品之余,也会不经意流露出温情。他与作者间的故事、作者的创作历程,这些都写得很节制。

    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看到了物质不充裕,人们却对精神有着无限热情的年代。男生穿着简单的白色背心,大裤衩,歪歪扭扭地围坐在一起。因着对美好的向往,男女之间的羞涩也一时抛之脑后。我未曾经历过那个被许知远称之为白衣飘飘的年代:诗人西川会到昏暗的小屋子里和一帮豪放的诗人喝酒、浪诗;《存在与虚无》能卖出上百万册。陈嘉映说,那个时候我们只有精神。

    我总爱看那些无关正题的细微之处。关于史铁生的那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126面到127面写的和史铁生出国交流的那段文字。“那时我们都感觉他身体尚好,除了大家要一起帮他抬抬轮椅,没觉得什么不同。

    我们在斯德哥尔摩一家温馨的小酒店里,推着他一起去逛街,在月色与花树下碰杯喝啤酒。”平凡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总是能触动我的心弦。另一篇关于陈村的文章,写到了他是如何踌躇满志地编写教材,讲授动词是”句子的肌肉“,最后不了了之。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被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来,带着一种生猛粗粝的气息,夹杂在文学分析里,便有了魔幻感。对我而言,它们都算得上文学的一部分。

    十位作家中我只看过七位的作品,而我最喜欢的余华,也渐渐从记忆中淡去了。在我十五六岁时,有着按耐不住的对精神的渴求,看过古今中外百余本文学作品,我往往会自得于在看书之前有过和作者相类似违背常规的想法;长大一点,读书笔记我对文学的兴趣转移到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等思想家的文字上。而当我在看这些思辨性文字的时候,始终带着文学的心绪;真正读到文学作品时,那种感觉却耗散了。然而,这本书却营造出了一种文学的氛围,失去的情绪,被我找回了一些。木心曾说,画画的功夫在画外。对于高于人生的文学也是如此,贴合太近与深深扎入现实同样笨拙,它更像是平行宇宙般的存在,远观或想象时,才能更从容地进入其中。

    我不会把这些书重看一遍。我回忆起当年读到时,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往往能引发我的兴趣,而有些故事与我

  • 2、 生于八十年代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第五代人》。读完深有感触,顿觉生于八十年代的我们真不容易。

    现在市场上很流行八十后文学,一群二十出头的小年青写着特立独行的文字。虽然很多人认为八十后现象纯属商业炒作,但我们不能否定这种现象背后的时代文化。我以为八十后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后现代的的文化现象。在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就是由于时空经验压缩而导致的人的情感的破碎和易位。所以商业化和情感化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正体现了时代的潮流。

    这里我并不想就八十后现象多发议论,我更想说的是生于八十年代的我们的时代使命问题。

    很多人认为八十年代人是垮掉的一代――就像西方国家一样――我们生于后改革开放时代,成长于中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又恰逢全球化潮流,所以我们身上有太多的西化特征,表现得格外另类。我们不同于上一代人,我们讲经济、讲个性、讲民主自由,完全不像我们的父母那样为了社会主义而献身――换句话说,我们失去了中国第四代人的那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我们表现出的现实主义。

    我们在街机出现时狂玩街头游戏,又在网络普及时代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我们花钱如流水,吃完了麦当劳又吃肯德基,完全不顾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我们中了资本主义西化的圈套,为了一种很现实的梦而抛弃了自己的母语,任由英语搞文化侵略

    太多的太多,无从言及。我们的确很失败。

    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是时代造就了八十年代人。这是历史给创造历史者开的一个玩笑。我们命中注定是现实的,也是平雍的。

    中国的市场化给我们出了个难题:精英,还是大众?以前的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是上流社会的精英,因为物以稀为贵。现在的大学生泛滥成灾,高等教育也逐渐走向大众化,所以怎麽也贵不起来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转换一下观念,学会用大众的视野去看问题,适应时代的文化转型。现在市场上流行反智主义,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然而任何一个时代,选择大众,同时也就意味着选择平雍,你无法避免。因为当大多数人都持同一种观点时,真理就自然的转到了少数派的手里。

    说了这麽多,观点只有一个:商业化必然导致大众化,而大众化必然导致平雍化,八十年代人不可避免。

    但是平雍化并不意味没有品味。这个时代任何事物只有经过了市场考验,并为大众所接受,才称得上品味。换句话说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高中时学政治老师总说要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现在给我的启示是――中国的现代化以及后现代化必须走大众化道路,必须将一切置于市场中来考

  • 3、 七十年代读后感

    七十年代读后感(一)

    《七十年代》这本书,我没上山下乡,所以想了解一下上山下乡的那些事。

    书中的作者,大部分都上山下乡了,去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虽然去的地方不同,但有一点共同的,就是环境很艰苦。我们上初中时,课上讲过要缩邪三大差别,看了《七十年代》这本书,感到七十年代的山上和乡下,与城市的差别确实很大。徐冰插队的近郊,村里人一年四季穿同一件衣服,天热了,把棉花取出来,成了一件夹衣,内外衣一体;天冷了,再把棉花放进去。。

    而生长在农村的闫连科,同样感到了城乡的差别。有个漫长的时代,虽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可中国乡村的孩子,却是普遍贫穷和饥饿。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韩少功也感到,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

    当大批的知青涌向农村时,确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村的人也不习惯知青的到来。有个别的有劣迹的知青,更让农民厌恶。我们的乡村本就田少粮少,毛主席为何还要派这些城里的孩子,到这儿祸害乡村的人们,也就盼着他们赶快离开,回到他们家里。让城市乡村彼此平静,相安无事。(闫连科)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谁都无奈。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其实知青心里也明白,不会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对于这种基本做不到的口号,大家心里有底。但嘴上都不明说,反正革命把我们带到农村,到时候革命也会把我们带出农村。(唐晓峰)

    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青们苦中取乐。利用一切机会看书,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因而也成就了他们以后的事业。

    七十年代,是六十年代的延续。六十年代,讲的多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且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七十年代,阶级斗争的气氛仍旧很浓。

    《七十年代》是在七十年代正青春年华的一群人的集体回忆录,是他们在今天回忆他们所走过的特殊时期。他们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成长经历,尽管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与观点会不同,但我们可以从这一群像的叙说中,更全面、更真实地接近那段历史。

    七十年代,是非常的一个时期,林彪事件、四五事件、尼克松访华,三伟人(朱德、周恩来、毛泽东)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每一件都是震撼中华民族,对中国后来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正如序文说说:历史记忆今天还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不是记忆和记忆的斗争里哪一个占了上风,也不是哪

  • 4、 尊重读后感
    尊重读后感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尊重读后感,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要回去。”富翁大怒,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尊重我呢?”乞丐翻着一双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为什么要我尊重你。”富翁更急起来道:“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富翁太傻了,连尊重是什么都不懂。

    想到这,我又愣住了。是啊,尊重到底是什么?有些人常常把尊重挂在嘴边,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尊重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着这篇文章,我沉思了好久。

    尊重,是一种态度。与金钱是无任何关系的。字典里指敬重、重视。尊重是一个人的权利,不是你要别人尊重就可以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还是一种尊严,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贫富之间的一视同仁。

    那么,尊重到底是什么?我想,你们心里也应该渐渐明白了吧。

  • 5、 重读《边城》读后感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重读《边城》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重读《边城》读后感篇一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再次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重读《边城》读后感篇二

    再一次读完了《边城》,我的心也变得酸涩、潮湿起来,不知是因为窗外不曾停歇的雨点,还是文中的翠翠那飘渺的幸福。或许,二者皆有吧。

    《边城》就像一首淡漠的笛曲,从我的脑海里卷过,留下了淡淡的凄凉和哀伤。我本不是什么易动感情的人,却在这个昏

  • 6、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母亲赵一曼于车上。

    这段深情泣血的话来自于赵一曼,是在1936年她被押往珠河的火车上,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留给万分不舍的孩子的最后一封信。作为一个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社会里,希望能陪伴孩子成长,但日军的侵略打破了这个现实,让她坚决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不得不和孩子分离,踏上了抗日的漫漫征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了抗日,她遵从组织命令,离开年仅3岁的孩子,远赴前线,出于革命纪律和家人安全的考虑,她放弃了和家人的书信联系,对幼儿,她怀抱了多少的想念和愧疚。她说母亲没有对你尽到教育的义务,而现在却永没有再见的机会,不能用言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吧,希望你快快长大,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残暴的日军手中,在生命将尽得时候,她明知道这样的一封信可能没办法到达孩子的手中,却依旧用一个母亲的情怀,传递了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和对于国家的无限不舍,她还没来得及看到国家解放,她还没来得及再看看她最爱的孩子,她是不舍的,是不甘心的,这个她为之奋斗的国家,那些她努力想要赶走的侵略者还在自己的家园。她并不怕牺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留下的唯有对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孩子的爱与期盼。

    短短几句话,一个为国为家的年轻母亲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爱小我的情怀跃然纸上。虽然这封家书,在时隔21年后,才辗转到宁儿的手中,但我相信她革命必胜、薪火相传的爱国理念和深沉的母爱对孩子而言是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无数家庭的分离和革命先烈的牺牲,实现我们现在的安平和安定。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体会不到战火纷飞下家书抵万金的艰难。重读家书,硝烟虽然散去,这些分离和大爱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战争,不忘国耻,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继续传承和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 7、 重读《围城》有感

    重读《围城》有感(一)

    钟丽

    小编寄语:炎炎夏日,夜晚闷热的也让人无法入眠,在夜灯下,泡一壶清茶读上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

    钟丽毕业于始兴中学,现就读于佛山科技技术学院一年级,法学专业。

    这是我第二次读《围城》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在初中的时候,也许是那时的我心智还不够成熟,觉得《围城》就是一部爱情小说,讲的都是婚姻故事,那时,我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阅读《围城》的,所以当时的我并没有从书中收获到很多。这次,我抛开之前对《围城》的偏见,带着另外一种新的心态去阅读,我渐渐地发现这部小说讲的并不只是婚姻故事,还有出身门第、社会地位、事业、人际关系以及学识历练等一系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围城。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去了就想出来,没进去之前又想进去。他与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纠葛,是他深陷爱情的围城。但他始终没有和她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结婚,而是选择了与孙柔嘉结婚,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书中他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或言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因为方鸿渐那样的性格,导致他最后自食婚姻苦果。

    每每看到书中方鸿渐的所做所为,心中就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因为仍有不少人像方鸿渐一样,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也许是社会的风气造就了方鸿渐虚伪、软弱而又优柔寡断的性格。方鸿渐是一个带着玩世态度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在购买假文凭的时候,也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也问过自己的良心"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到最后他还是违背了道德,昧着良心买了假文凭。虽然满足了家翁望子成龙的期望,也得到了丈人的欢心,但是方鸿渐的内心却十分煎熬,惶惶不可总日。不仅如此,因为他错误的选择,害得自己的事业受挫,只能忍气吞声地做个副教授,两头不着岸。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既有对方鸿渐行为有失妥当的不满,也有对他生活在那种社会无可奈何的同情。在那个年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可是他又不甘心做个小人物,他想要越爬越高,因为选错了方向,所以也偏离了。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围城"困境:生活本就是一座由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等元素构成的围城。

  • 8、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一)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曾几何时,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告别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年轻的生命熔铸成永远的丰碑。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如今,当我们重新捧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我们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重读抗战家书更为珍惜现在。一封封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这是何叔衡烈士在1928年6月去前苏联学习的路上,途经哈尔滨时所作《剑门道中遇微雨》中写道的。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要时刻对照审视自己,要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二)

    央视正在播放一个特别系列节目――"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来缅怀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辈们。在这些先烈中,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有"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将军,也有"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的赵一曼女士。从这些抗战先烈们留下的家书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怀。

    左权将军的家书,除了记载了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对家庭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还记载了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包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烧杀抢掠。左权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在写完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的三天后,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而左权将军生前留下的照片中,差不多每张都特别严肃,唯有抱着女儿时,笑得很灿烂。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

  • 9、 纯真年代读后感

    纯真年代读后感(一)

    《纯真年代》,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年轻女子离婚本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而从欧洲回到纽约的女伯爵埃伦,恰恰是这样一名败坏门风的女子。她原以为美国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回到美国,她会有新的生活,可是事实却是大家都排斥她。纽伦,一个虽然处事中规中矩但内心极端藐视这个社会虚伪的道德准则的人,他觉得大家不应该这样对埃伦,应该帮助她,所以他选择帮助埃伦这个被人们所唾弃的女人。梅,一个代表着上流社会所有美丽和善良的女人,旁白如此说。梅和埃伦,一个白衫,象征纯洁美丽,一个红裙飘扬,象征张扬艳丽,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青春时代的纽伦曾经暗恋过埃伦,多年后的再次相遇,使他的内心波澜起伏。他们在小木屋中。告诉我,你逃避什么?她迟迟不答。他闭上眼甚至幻想她过来从背后搂住他,他抚摸着她的手再睁开眼她却还是纹丝不动坐在椅子上,而喜欢艾伦的另一个男人布科正从窗外的雪地上走来,他味同嚼醋。一切都是幻觉。丹尼尔。路易斯把那种想爱却不能爱的微妙感觉刻划得恰到好处。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这部电影中,最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梅,在她还没有怀孕前,她跟埃伦说她怀孕了,而埃伦这个无知的女人听后,选择的是离开,即使爱着纽伦,她还是选择离开。当纽伦下定决心要向梅吐露一切的时候,梅安静而温柔的告诉他,埃伦要走了。而当纽伦第二次下定决心要吐露一切的时候,梅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幸福的眼神,轻轻地告诉他:我怀孕了。面对这么温柔娴雅的妻子,纽伦所有的话,都无法再说出口了,他与埃伦的爱情也只能到这里结束了。

    梅,才是最精明的女人,她是那么的自信,一次又一次的挽留了丈夫,因为她知道,整个社会都站在她身后。而埃伦才是那个单纯的女人,不懂得伪装,不懂得上流社会生活的那一套曲意逢迎。虽然,原本的她想要离婚,摆脱社会的那种令人讨厌的伦理道德,但是最终她还是输给了这个社会。

    真正的爱,到底是怎么样呢?因为爱,真的可以战胜一切世俗观念,电影中是不能的,而我们呢,作为当代的我们,是否有勇气,敢爱敢恨,抛开所有。很多人看完电影的时候都会说:要是我 ,一定不会像埃伦那么傻,一定会争取到最后,但是事实上,又有多上人能够做得到呢?至于我,我真的不知道我会怎么做,也许也会像埃伦那样,选择离开。

    当今社会,三角恋爱的故事并不新鲜,而类似与本剧的都市爱情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如何能让该剧占有市场份额,

  • 10、 重读鲁迅有感

    重读鲁迅有感

    永娟闲话

    所谓经典常读常新,假期重读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对此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的都是鲁迅作品的思想:他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啦,他对国民性的揭示啦等等,也就是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而似乎没有特别关注他"文学家"的一面。即使有对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但最终还是要上升到"主题思想".又或者当年老师是讲过的,我没甚留意?等我做了老师,主要讲的是鲁迅的几篇杂文,对于他的小说、散文这些纯文学的作品就没有接触过了,遑论分析。

    可能因为近来喜欢摆弄一些文字,又常常感到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文字的堆积,虽多少有一些情感的浸润,却始终轻飘飘的,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于是我想到了以思想深刻著称的鲁迅,决心重读鲁迅的作品,从中汲取思想的甘霖,希望对肤浅、幼稚、感性的我有所裨益。

    放假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三卷本的《鲁迅全集》,假期在吃喝玩乐之外也惦记着翻一翻、读一读。

    出乎意料的,当我重读《呐喊》、《彷徨》中的一些作品的时候,我被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深深地吸引住了。读到精彩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一面不住地感叹鲁迅真是写小说的圣手,一面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明天》写寡居又丧子的单四嫂子的不幸和遭受的欺辱。单四嫂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去看病,蓝皮阿五主动提出帮她抱孩子,"单四嫂子在这时候,虽然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但推让不过,终于许可了。

    "他便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简单的一句描写,写出了蓝皮阿五的无耻:表面上是要帮助单四嫂子,实际上却是乘人之危,占她便宜。占了便宜,"走了不多时候,阿五又将孩子还给他,说是昨天与朋友约定的吃饭时候到了",就扭屁股走人了。真是可恨、可恶!也写出了一个守寡的女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小说中对于周围人对单四嫂子的冷漠、无情的描写,也是这样淡淡的笔墨,却让人觉得冷入骨髓。单子嫂子绝对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的典型。

    《药》中给华老栓提供了"人血馒头"的康大叔来他的店里,边喝茶边夸耀自己的能耐:"……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这里有一个细节: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动,我想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8

  • 2023-02-24

  • 2019-10-29

  • 2019-09-28

  • 2022-04-13

  • 2023-05-15

  • 2023-03-0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1-12-31

  • 2022-11-21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12-31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23-01-25

  • 2023-05-17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2024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