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2024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推荐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

(共 6399 篇)

  • 1、 《那个年代的我》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那个年代的我》着了迷,一个寒假我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作者沈石溪幼年成长的经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个年代的我》讲述了作者沈石溪幼年成长的经历、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纠葛。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作者与偷鸡摸狗的孩子在一起疯玩。六年级时,他跟一个叫小猴子的人在一起玩耍。因玩得太累,口渴,便密议去偷西瓜,结果被人抓住送往派出所。

    奶奶把沈石溪领回家后劝他不要和小猴子一起玩,并告诉作者心肠冷毒的人会毁了自己。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偷东西是不对的,作者很听话,主动疏远了作文小猴子。而小猴子却没有改正错误,一错再错,终因杀人而被枪毙。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一年级时,经常和小红一起玩。有一天,我看见小红没写作业,便也跟着不写作业,在她的影响下,一连好几次不写作业,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教育了我一番,我改正了错误,以后也跟小红渐渐疏远了。我的经历和作者实在是太相似了,想起一错再错的小猴子,我立刻将《那个年代的我》推荐给小红,希望她能改正错误。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后,我要多交一些好的朋友,跟着良师益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2、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 《1980年代的爱情》的“代序”写道,这是一本在文字的灵动性上可以媲美《围城》的小说。作者野夫是一个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做过知青、蹲过监狱。在我眼里,他还是一个有着很强反叛意识的人。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对这本小说的题目好奇,80年代的爱情,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小说是一则“雯”和“雨波”的爱情故事。最开篇,大学生“雨波”被分配到乡间当村干部,在小镇上巧遇了过去的高中同学“雯”。“雯”没考上大学,只当了一个镇供销社的售货员,但她却是一个有修养、有才气的女子。“雨波”在镇里住了半年,他与“雯”的感情日渐加深。中间有几句诗让我很受触动:“亲爱的,请给我一个家一座厝放游魂的灵塔不会坍塌的床,对着湖山如画悠闲的晚餐是无尽的情话……只给我一句许诺、一声回答就跟你相誓,牵手走遍天涯”。就几句诗,虽然简短,让我心里忽然有了一种恋爱的感觉。然而,故事的结局,却并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相反,却是一场劳燕分飞大悲剧。“雨波”最终选择离开了小镇,而“雯”似乎也看不出有太多的伤感,甚至都没有挽留他。她只是祝福“雨波”,希望他能在大山之外有更好的前途,最后平静地目送他离去。看到这儿,我又忽然感到一阵一阵地心痛。 80年代末,那场“风波”,却将“雨波”投进了监狱。几年后,他被释放出狱,回到故乡,就在他打算将父亲骨灰的时候,命运却让他再次与“雯”不期而遇。这次,“雯”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身体给了这个饱经风霜的男人。我想,这应该是她在用一种女人特有的方式来安抚他、宽慰他,希望两人的肉体结合,能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不过,此时的“雯”已不再是往日那个含羞带笑的青春少女,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妈妈,偏偏又碰上丈夫几年前死于车祸。可她什么也没对“雨波”说,她只是把自己给了他,却又不由分说地决绝了他的爱意。最后,她塞给他一把钱,让他去北京,并决绝地告诉他,以后谁也别再打扰彼此的生活。 若干年后,“雨波”再次见到“雯”。而这次见面的场合,竟是“雯”的葬礼!他得知了一切真相,如梦方醒。他在“雯”的遗物里,看到了高中时自己写给她的情书,每个折痕都保持当时的印记,他落泪了,他嚎啕大哭起来,突然感到天地在剧烈地翻滚,仿佛要把他的心肺肝肠,统统搅拌成飘洒的雨滴,洒向空中,渗进泥土,随着“雯”一起钻进地心里去。 再后来,“雨波”收养了“雯”的女儿。
  • 3、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本来以为是一本很随意的爱情小说,但通读完之后在心里却久久回味。 这个故事讲述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山的村子里当村官,然后偶遇了高中时代的初恋,接着他们之间维持着一段暧昧的关系,直到这个大学生半年后因为工作调动要调离这个村子。小伙子很不想离开,因为他喜欢和这个初恋在一起,但是女人却执意让他离开。因为这个大山会泯灭他的斗志,而且因为阶级成分不一样,他们也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后来这个小伙子终究离开了这个大山,但是却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出狱后又见到了曾经的初恋。此时他又想和她一起平静的生活,但是女人又推脱了,她还是希望他能够成就一凡事业,而不是平平淡淡的了却一生。于是,他又离开了。终于,若干十年后,他有所成了,然而等待他的确实这个女人因为癌症永远的离开了。 故事描述起来是这样的普通,但是有几个细节确实让人回味: 当这个大学生刚来到这座大山的时候,意志消沉,因为曾经满腹经纶,而如今却直落个碌碌无为。于是他就整天喝酒来麻痹自己。曾经的初恋是供销社的服务员,当他看到自己也深爱着的男人这么堕落时,就在酒里掺水,她告诉他:一个男人不可以这么没有志气,人生不能因为处于低谷就消磨斗志。 当他和她处于暧昧状态时,当男人每次想挑开这层关系时,她总是把话题岔开。因为他们的阶级不一样,注定他们在一起会害了这个男人。(范_文_先_生_网)于是她宁愿默默地帮助这个男人,也不愿意和他做男女朋友。于是,就在女人的暧昧和帮助下,这个男人度过了半年时光,并且没有继续颓废下去。 当这个男人遭遇了牢狱之灾、父母双亡后,她第一时间出现了,给了他第一次,给了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他并不是孤独的活着。虽然这个时候她也很想和他在一起,因为此时她已经是孤寡一人,但是她没有告诉这个男人。虽然这个男人三番四次的表达,但是她始终拒绝她,乞求他忘记她,不要“打扰”她现在美好的生活。于是,这个男人失望的离开了,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当这个男人有所成之后,她却离开了。当她曾经的故事由他的友人一一告诉他的时候,他已经心碎了,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是这么深深地爱着他。
  • 4、 纯真年代读后感

    纯真年代读后感(一)

    《纯真年代》,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年轻女子离婚本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而从欧洲回到纽约的女伯爵埃伦,恰恰是这样一名败坏门风的女子。她原以为美国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回到美国,她会有新的生活,可是事实却是大家都排斥她。纽伦,一个虽然处事中规中矩但内心极端藐视这个社会虚伪的道德准则的人,他觉得大家不应该这样对埃伦,应该帮助她,所以他选择帮助埃伦这个被人们所唾弃的女人。梅,一个代表着上流社会所有美丽和善良的女人,旁白如此说。梅和埃伦,一个白衫,象征纯洁美丽,一个红裙飘扬,象征张扬艳丽,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青春时代的纽伦曾经暗恋过埃伦,多年后的再次相遇,使他的内心波澜起伏。他们在小木屋中。告诉我,你逃避什么?她迟迟不答。他闭上眼甚至幻想她过来从背后搂住他,他抚摸着她的手再睁开眼她却还是纹丝不动坐在椅子上,而喜欢艾伦的另一个男人布科正从窗外的雪地上走来,他味同嚼醋。一切都是幻觉。丹尼尔。路易斯把那种想爱却不能爱的微妙感觉刻划得恰到好处。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这部电影中,最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梅,在她还没有怀孕前,她跟埃伦说她怀孕了,而埃伦这个无知的女人听后,选择的是离开,即使爱着纽伦,她还是选择离开。当纽伦下定决心要向梅吐露一切的时候,梅安静而温柔的告诉他,埃伦要走了。而当纽伦第二次下定决心要吐露一切的时候,梅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幸福的眼神,轻轻地告诉他:我怀孕了。面对这么温柔娴雅的妻子,纽伦所有的话,都无法再说出口了,他与埃伦的爱情也只能到这里结束了。

    梅,才是最精明的女人,她是那么的自信,一次又一次的挽留了丈夫,因为她知道,整个社会都站在她身后。而埃伦才是那个单纯的女人,不懂得伪装,不懂得上流社会生活的那一套曲意逢迎。虽然,原本的她想要离婚,摆脱社会的那种令人讨厌的伦理道德,但是最终她还是输给了这个社会。

    真正的爱,到底是怎么样呢?因为爱,真的可以战胜一切世俗观念,电影中是不能的,而我们呢,作为当代的我们,是否有勇气,敢爱敢恨,抛开所有。很多人看完电影的时候都会说:要是我 ,一定不会像埃伦那么傻,一定会争取到最后,但是事实上,又有多上人能够做得到呢?至于我,我真的不知道我会怎么做,也许也会像埃伦那样,选择离开。

    当今社会,三角恋爱的故事并不新鲜,而类似与本剧的都市爱情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如何能让该剧占有市场份额,

  • 5、 七十年代读后感

    七十年代读后感(一)

    《七十年代》这本书,我没上山下乡,所以想了解一下上山下乡的那些事。

    书中的作者,大部分都上山下乡了,去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虽然去的地方不同,但有一点共同的,就是环境很艰苦。我们上初中时,课上讲过要缩邪三大差别,看了《七十年代》这本书,感到七十年代的山上和乡下,与城市的差别确实很大。徐冰插队的近郊,村里人一年四季穿同一件衣服,天热了,把棉花取出来,成了一件夹衣,内外衣一体;天冷了,再把棉花放进去。。

    而生长在农村的闫连科,同样感到了城乡的差别。有个漫长的时代,虽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可中国乡村的孩子,却是普遍贫穷和饥饿。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韩少功也感到,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

    当大批的知青涌向农村时,确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村的人也不习惯知青的到来。有个别的有劣迹的知青,更让农民厌恶。我们的乡村本就田少粮少,毛主席为何还要派这些城里的孩子,到这儿祸害乡村的人们,也就盼着他们赶快离开,回到他们家里。让城市乡村彼此平静,相安无事。(闫连科)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谁都无奈。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其实知青心里也明白,不会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对于这种基本做不到的口号,大家心里有底。但嘴上都不明说,反正革命把我们带到农村,到时候革命也会把我们带出农村。(唐晓峰)

    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青们苦中取乐。利用一切机会看书,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因而也成就了他们以后的事业。

    七十年代,是六十年代的延续。六十年代,讲的多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且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七十年代,阶级斗争的气氛仍旧很浓。

    《七十年代》是在七十年代正青春年华的一群人的集体回忆录,是他们在今天回忆他们所走过的特殊时期。他们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成长经历,尽管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与观点会不同,但我们可以从这一群像的叙说中,更全面、更真实地接近那段历史。

    七十年代,是非常的一个时期,林彪事件、四五事件、尼克松访华,三伟人(朱德、周恩来、毛泽东)逝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每一件都是震撼中华民族,对中国后来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正如序文说说:历史记忆今天还面临着更严重的问题:不是记忆和记忆的斗争里哪一个占了上风,也不是哪

  • 6、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重读八十年代》读后感1000字:

    作为95后,此前我并不认识朱伟先生。表哥笔下的他是一个文艺且严肃的人。依着我的想象,这本书全是很沉闷的长篇分析。猜对了一半儿,有分析但并不沉闷。

    书中分享了八十年代知名作家如莫言、王安忆、陈村等十人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分享,是因为他的笔调并不锋利,他好像是在对着某些故人,亦或者是自己真挚地说话。冷静地分析作品之余,也会不经意流露出温情。他与作者间的故事、作者的创作历程,这些都写得很节制。

    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看到了物质不充裕,人们却对精神有着无限热情的年代。男生穿着简单的白色背心,大裤衩,歪歪扭扭地围坐在一起。因着对美好的向往,男女之间的羞涩也一时抛之脑后。我未曾经历过那个被许知远称之为白衣飘飘的年代:诗人西川会到昏暗的小屋子里和一帮豪放的诗人喝酒、浪诗;《存在与虚无》能卖出上百万册。陈嘉映说,那个时候我们只有精神。

    我总爱看那些无关正题的细微之处。关于史铁生的那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126面到127面写的和史铁生出国交流的那段文字。“那时我们都感觉他身体尚好,除了大家要一起帮他抬抬轮椅,没觉得什么不同。

    我们在斯德哥尔摩一家温馨的小酒店里,推着他一起去逛街,在月色与花树下碰杯喝啤酒。”平凡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总是能触动我的心弦。另一篇关于陈村的文章,写到了他是如何踌躇满志地编写教材,讲授动词是”句子的肌肉“,最后不了了之。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被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来,带着一种生猛粗粝的气息,夹杂在文学分析里,便有了魔幻感。对我而言,它们都算得上文学的一部分。

    十位作家中我只看过七位的作品,而我最喜欢的余华,也渐渐从记忆中淡去了。在我十五六岁时,有着按耐不住的对精神的渴求,看过古今中外百余本文学作品,我往往会自得于在看书之前有过和作者相类似违背常规的想法;长大一点,读书笔记我对文学的兴趣转移到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等思想家的文字上。而当我在看这些思辨性文字的时候,始终带着文学的心绪;真正读到文学作品时,那种感觉却耗散了。然而,这本书却营造出了一种文学的氛围,失去的情绪,被我找回了一些。木心曾说,画画的功夫在画外。对于高于人生的文学也是如此,贴合太近与深深扎入现实同样笨拙,它更像是平行宇宙般的存在,远观或想象时,才能更从容地进入其中。

    我不会把这些书重看一遍。我回忆起当年读到时,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往往能引发我的兴趣,而有些故事与我

  • 7、 《灭绝的年代》读后感2000字

    《灭绝的年代》读后感2000字:

    是什么驱使纳粹对犹太进行屠杀?为什么这场人间浩劫是那么的系统、有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此的顺利?对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人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大多怀着猎奇的心态。毕竟杀人,而且在短短3年间有组织的屠杀了110万人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对于生性包容的中国人来说,始终不能理解什么力量在驱使着纳粹大规模的屠杀犹太人。真的存在魔鬼吗?我们最多会把这个问题归结为战争的一个附产品。这一切发生在过去的那个世纪,也许是欧洲人过于野蛮,也许是犹太人真的令人厌恶,再或许是纳粹分子的魔鬼附身。但总之会引发我们的沉默。

    当二战结束时,德国仍然有800万纳粹党人,而几十万犹太人基本上从德国的版图上消失了。而整个欧洲有600多万犹太人被种族灭绝。这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个数字。但是看过《辛德勒名单》的人都会被黑白色胶片和冒烟的焚尸炉压抑的透不过气来。而现实要比电影恐怖的多。而最为恐怖的则是,当女人、儿童、老人走向毒气室的时候,年轻的警卫脸上的麻木和鄙夷。什么力量在驱使着文明的兽性。我一直认为屠杀只是纳粹的恶行,当我从书中看到法国、荷兰、罗马尼亚、挪威、波兰、比利时这些国家的所有人都在扮演者刽子手的时候,我变得茫然起来。是的,所有人,就连瑞士和瑞典这样的中立国家也没有给犹太人一条生路,甚至是梵蒂冈,也在用沉默来默许针对犹太人的屠杀。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并没有找到答案。我想会有人给我若干的答案。但是不是亲历者,一切都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所以不要装作很懂的样子来蒙骗谁,其实答案是无法真正的揭示。

    我只想问,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是不是都需要剥夺其他民族生存的权利。种族主义背后凝结的仅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还是人性压抑太久而不得释放的贪婪在作祟。当杀人成为一种工作,当死亡被熟视无睹,人类彼此之间连种类都无法相互被认同的时候,此刻,我甚至无法从恐惧中自拔。人类比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聪明,同时我们也比任何的物种都残忍。我们似乎懂得爱,但我们却真的知道该如何偿还仇恨。这便是人类永远矛盾的自己。

    奥斯维辛纪录片的最后一集讲述的是当俄国人冲进奥斯维辛之后发生的事情。在我们的思维当中,解放则应该是欢呼和喜悦。而事实却是,俄国人对剩下的犹太女人们夜以继日的侵害甚至杀戮。然后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90%在奥斯维辛工作过的德国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活着的犹太人回到故乡,房子被侵占,人

  • 8、 纯真年代读后感作文

    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上流社会中的爱情故事,人物有纽兰,梅和埃伦,纽兰和埃伦是金童玉女,被人认为是很完美的一对恋人,对他们来说,幸福似乎唾手可得,让旁人都很羡慕。然而,埃伦的出现,似乎要把这一切都改变了,纽兰深深的爱上了她,无法自拔。然而,他也是最矛盾的那个人了,当然,这跟埃伦的内心的矛盾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毫无疑问,纽兰深深爱上了埃伦,埃伦也是很爱纽兰的,他们之间的爱应该可以算是真爱吧,起码双方都是在内心深处爱着对方的。然而,并不是每一对有真爱的恋人都可以最终走到一起的。纽兰和梅已经结婚了,梅对他来说始终是一个问题。埃伦也知道,假如自己真的和纽兰走到了一起,那么纽兰和自己的婚后生活中肯定会常常感受到梅的存在和影响的,她接受不了也无法释怀。显然,他们都要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

    我认为他们之间不能走到一起的最终原因就是他们内心的矛盾吧。当纽兰和埃伦决定要有一次美丽的邂逅的时候,但是还没有到那个时间,埃伦就已经离开了,这或许就是一个遗憾吧。如果发生了这个邂逅,或者故事就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这大概就是埃伦要面对自己你内心的矛盾吧。当得知埃伦要离开后,纽兰非常的失落,于是他决定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旅行,但是当时梅却说她怀孕了,这或者是梅的一个要留住纽兰的一个计谋吧,因为纽兰确实是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所以最终纽兰还是留了下来,陪在梅的身边。

    最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纽兰没有和埃伦在一起,尽管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他们没有任由自己内心的欲望而放纵,也没有最终一走了之,而是把遗憾都放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这大概就是现实吧,但是我也相信,假如现实中有这样的恋人,到他们都很老的时候,想起自己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虽然不能够走到一起,但他们都真正的爱着对方,曾为对方疯狂过,曾经有过真爱,我想就足够了吧。

    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看的一本书。出身于上层社会的作者edith wharton写出了她自己所了解的leisured class以及个人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欲奋力抗争却又百般不能。

    我看的是英文版,我一直认为读外文小说最好的是看原版。翻译过来的东西不是不好,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所流露出和想表达的东西是他自己的语言所独有的。

    看完这本书,想想我们周围有多少人是书中的archer newland, 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地却又毫无意识的去当一个又一个的may, 又有多少人是olenska却遭到整个社会的

  • 9、 《八〇年代》读后感800字

    1980年代是具有中国民族性的历史记忆。不仅对国内经济学者来说,那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的年代。对于同样处于这个时代的各个阶层,同样是一个光荣与梦想的时代。

    在改革初期,孙冶方、薛暮桥、于光远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以接力的形式,完成了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为政治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经济学者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对经济政策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中央银行、利用外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个性解放的八十年代,经济学家有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分为三代人,但三代之间并没有论资排辈的隔阂。他们敢于坚持真理,彼此间也有着真挚感情。

    如果将改革开放比喻成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改革初期是如何判断石头在哪儿的?能不能预见到,在深不可测的河水下面,一共有多少石头?哪些石头才能通向彼岸?要知道,今天的经济常识,在当时还是禁区,很多宝贵经验,那时候还不知道是福是祸。每一次观念刷新,都要面对风险和代价。

    在中国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里找到解答。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会吸纳某一派经济学观点,这也是经济学家影响政策的主要方式。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呈现出一种相当独特的现象:在整个八十年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来自整个经济学家群体。他们在群体性、大规模、全方位地向国家建言献策。这些建议以很高的效率转化成了政治决策,应用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那时候的经济学家,虽然没有多高的职位,收入也普遍很低,但他们普遍感到幸运。因为那是一个英雄不问来路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展露思想光芒,参与国家命运。在世界经济学历史上,除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如此被重视过。

    于是,这个时期被称为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光荣与梦想时代。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是经济学人参与影响决策的时代。

  • 10、 《温暖又特别的拥抱》读后感1000字

    从前,美梦国有一个小天使,他的名字叫做:索尔加。他很善良。有一天,索尔加收拾好衣裳,背着自己的小背包,他要去魔法森林里送美梦。

    索尔加来到魔法森林时已经是傍晚了。在森林的左侧,索尔加发现了狮子珊倪,珊倪在开4岁生日派对。动物们都很害怕珊倪,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参加他的派对。索尔加看见了,打开小背包,穿上自己蓝色的衣服,走过去,捡起狮子珊倪为小动物做的帽子,戴在头上。狮子看见了索尔加,一把抱住他,索尔加说:“珊倪,祝你生日快乐!”狮子珊倪还是第一次听别人祝他生日快乐呢,他感动得留下了眼泪。索尔加轻声说了一句:“好梦,珊倪!”继续往前走了。

    索尔加继续往前走,遇见一只玫红色的小鸡。小鸡叫:移移,很与众不同,喜欢带着他那个黑色上面还绣着奶黄色小花的帽子。鸡舍里的小鸡们都不喜欢和移移做朋友,所以,他一直很孤独。索尔加觉得移移很可怜,穿上自己的小鸡服装,跑过去,小鸡移移抱住索尔加,闭着眼,会想起自己的家人,最后,移移慢慢的进入了甜蜜的梦想。睡在小鸡移移的怀里,别提有多么温暖了。索尔加把移移放到干草丛里,轻轻地离开了。

    当索尔加路过魔法森林与奇幻森林连接的一条小路,看见兔子妈妈的宝宝:丹喜,一直在大树上的草床里睡不着,翻来覆去的。索尔加担心丹喜会影响兔妈妈睡觉,因为,明天兔妈妈要干很多的家务。于是,索尔加抓住一条结实的藤蔓,脚蹬着树干,一蹬一跳的上了树,换上自己的小蓝兔衣服,跳进小兔子丹喜的怀里,索尔加觉得丹喜的怀里很暖和。丹喜睡着了。索尔加突然灵机一动,索尔加轻声的说:“布娃娃,呼啦啦变”变出一个小布娃娃,陪伴小兔子丹喜。索尔加又轻又慢的走了。

    走着走着,小天使索尔加就看见了小熊泽斯特,泽斯特因为太贪玩,追着蝴蝶。一不小心给迷路了,随便找了一个倒下的树干,坐在树干上,睡着了,小熊泽斯特带着像小草一样的绿帽子,外形象冰淇淋。索尔加很害怕小熊泽斯特着凉,就穿上自己的粉色小熊衣服,扑向小熊泽斯特的怀里,索尔加的爸爸曾经说过:“一个人,很冷,两个人的话,就会温暖一点!”小熊泽斯特真的感到温暖一点了。双手紧紧的抱着小男孩索尔加。小天使索尔加想:如果我走了,小熊泽斯特万一感冒了呢?我不走,马上天快亮了,我的家人会担心我的,他又轻声说:“小棉被,呼啦啦变”瞬间出现了一条柔软的被子。

    天天渐渐亮了,“我是你的那个天

  • 2019-11-04

  • 2022-12-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3-01-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3-02-07

  • 2019-09-25

  • 2019-09-30

  • 2023-01-15

  • 2019-09-20

  • 2023-07-02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3-05-10

  • 2019-09-20

  • 2023-06-27

  • 2019-10-17

  • 2023-02-14

  • 2023-02-07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1-08

  • 2023-05-17

  • 2021-09-08

  • 2022-04-19

  • 2019-10-09

  • 2022-12-0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06

  • 2022-09-20

  • 2019-10-17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
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2024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范文,告别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