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 地图 >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相关栏目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热门栏目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推荐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共 3004 篇)

  • 1、 读《围城》有感(优质读后感)

    再翻开《围城》之前,我对这本书没有什么了解,甚至还以为这是一本讲打仗的书。我完全是经同学推荐才买下来这本书。

    初中语文老师讲过,题目是一篇文章,一本书的灵魂。所以我便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这本书的灵魂。

    和其他所有书一样,刚开始读会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语言细腻,情节琐碎的《围城》更是将这种感觉推向了极致。我一度想扔掉这本书不看,但不知是什么促使我看完了一整本书。

    我对这“围城”第一次有感觉是读到方鸿渐和赵辛楣进入三闾大学遭遇各种人情世故,各种派系纠纷,各种明争暗斗后先后离开的情节时。在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入围城里面,而在围城里面的人想要出来。这个围城,小一点说是三闾大学,大一点说是当时病态的官场,病态的社会。作者将方赵二人当初急切地想去就职与后来烦恼,失望地离开做了对比,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这个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这本书第二次给我围城的感觉是鸿渐与柔嘉的婚姻。鸿渐爱柔嘉,柔嘉也爱鸿渐,他们都想迈入婚姻的殿堂,谁知事与愿违,结婚后的甜蜜,两人对爱情的向往,憧憬与期待都被时间的洪流冲走,在柴米油盐与日常琐事中淹没,消失的无影无踪。最终鸿渐与柔嘉分开了,小说戛然而止。我觉得这本书中的第二个比较明显围城是婚姻,外面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

    《围城》对于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想读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里面有很多内容也是晦涩难懂,并且夹杂着很多时代背景。

    这本书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分析,语言,人物形象都可以作为切入点。在这里我只是就题目浅谈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如果过几年有幸能重读这本书,也许我会品味出更深的东西。

  • 2、 读书范文:《家》一千字读书

    在《家》中18岁的高觉民和弟弟高觉慧都是热衷于新思想的青年。觉民正与姑妈的女儿琴表妹相爱,觉慧也有着自己的心上人——鸣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家》一千字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家》一千字读书笔记1

    抽丝般的细碎漫长,终于还是把巴金的《家》给读完了,虽然未能赶在考试的前面,但也庆幸着终是把它读了,恼恨自己出生的晚了些,未及赶上那个时代,对于书中的青年应有之热情无法去亲历着体验了。对于封建制度那个早已陈死的东西,因为没有受过它的毒害,也生不出恨意。

    书中能引我同感的,却是那些对于成长的感慨于无奈,甚至是带着感伤的怀念。这恐怕是作者所始料不及的吧。但这篇杂感却非是要发些感慨,只是想发感想而已。

    觉新与觉慧是书中两个性格很对立的人物,一个逆来顺受,一个从不屈服。觉新总是为了顾及别人的感受而委屈自己,觉慧坚持自己是对的而不会太在意别人。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作者有意把觉新置于悲剧之地来警醒青年,又把觉慧塑造成觉醒青年之典范以引导青年走向自由之路,但在现今这个社会,以在下拙见,觉新未必不可取,而觉慧又未必可龋觉新顾及家庭的和谐,宁愿将许多痛苦自己担下,屡为别人意念而委屈自己,如此博爱、牺牲之精神当为世人之楷模。其不可取之处是明知别人是有意的伤害而逆受,近于懦弱,珏之死实是大过失。

    为人当有博爱、牺牲之品格,凡事多替别人想想实是社会温暖之根源,但博爱之人更需有明辨是非之眼睛。觉慧之性格于当今社会可取之处不可太多,无论自己如何的正确都不可太执著于自我,许多次他对于觉新的嘲讽指责都近乎恶毒。如今之青年都如觉慧般是很自我的,无论是对于朋友、兄弟甚至是父母都不肯稍作让步,只顾及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肯替他人想半点。或许这是发展的必然,老年人看新人总感叹一辈不如一辈,上辈人总觉着下辈人行为方式不合情理,不顾情面。

    而这情理又多体现在人们相处时,懂情理的不肯伤了别人。而这些在新辈人眼中又多被责为圆滑。诚然,人们是越来越理性的,权利观念越来越强,总不肯吃半点亏。然而,人总是活在社会中的,用完与他人接触的,断不能完全不顾及别人的。

    大家或许会发现,无论棱角多分明的青年,到了中年以后都会变得温和些,这便是世人所说的“世故”了,但从另一方面说,是因为人们成熟了,发现人与人的接触中必须要顾及别人的感受的。

    《家》一千字读书

  • 3、 《围城》读后感(一)

    《围城》读后感

    第一次看《围城》,是在初二,我至今仍印象深刻。《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钱钟书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钱钟书先生善用比喻。《围城》中的妙喻有两种,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象来比喻,读来让人觉得新奇。

    开篇一段中“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又如五人赴三闾途中描写“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老成”用在雨上,用得好!雨丝密说水面上在“长毛”,更是形象新奇,但却又恰到好处!

    还有第二种比喻,也是全书中的亮点。偶尔我重拾起《围城》就是为了“把玩”这些妙喻的。第一章中“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离得远了害相思病,竟然能够这样运用,真是妙极,让我佩服称奇。鸿渐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好买张假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一张文凭,联想到《圣经》里的亚当夏娃,可真谓思虑深远啊!在县省立中学作失稿演讲时,鸿渐说只有鸦片和梅毒在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使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的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失去贞操”。耳朵失去贞操是因为耳朵里进了污秽之言,这种移形换位的运用钱先生是多么炉火纯青啊!

    来看这一出更妙的,鸿渐去赵辛媚的洋式公寓,“没进门就听见公寓里好象正在开无线电,播送风行一时的《春之恋歌》,空气给那位万众倾倒的国产女明星的尖声撕割得七零八落——那女明星的娇声尖锐里含着浑浊,一大半像鼻子里哼出来的,又腻又粘又软弱无力,和鼻子的主产品鼻涕具有同样品性”。女明星被这一比,真是香消玉殒了。钱先生惯用这种裸露的不留情面的如刚针一般的讽刺。听到辛楣说男傧相“对唐晓芙有意思”,鸿渐的心搅腾的厉害,“心像和心里的痛在赛跑,要跑得快,不让这痛赶上,胡扯些不相干的话,仿佛抛掷些障碍物,

  • 4、 读围城有感书评1000字

    记得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规定我们而要读一些经典文学,其中就包括钱钟书的《围城》,到现在还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网友们对这本书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看吧!

    墙外的人羡慕墙里的人,墙里的人想到墙外去。我在围城里看外面,外面的人想到围城里。

    一直停留在《围城》最后一章,因为我不想这么快就看完这本小说。感觉自己还没有从故事中走出来,想再看看更多的内容。还希望小说继续。很喜欢这种小说故事,平淡中又不乏充满有趣的事。仔细读会发现每个人物都被作者认真的刻画,每一句话都像是精雕细琢过的。

    记得方鸿渐对唐小姐一见钟情之后约她吃饭那天对天气的描写,是这样的他想请客的日子拣的不安全,恨不能用吸墨水纸压干了天空淡淡的水云。并没有写天空中乌云密布或者是天气阴沉之类的词语,仅是写想用吸墨水纸压干天空中的水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很形象,这种比喻也很新鲜。

    小说中有很多这种让人觉得新颖的描写,比如他一忽睡到天明,觉得身体里纤屑蜷伏的疲惫,都给睡眠熨平了,像衣服上的皱纹折痕经过烙铁一样。这一句是方鸿渐以及赵辛楣还有孙小姐等几人去三闾大学任教时路途上的描写。

    但最有意思还是这一处,假使真灌成片子,那声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细得像放足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像过一个尖峰,又降落安稳下来。光是()这样子没有前后文的看,很难猜出这是描写什么的吧?(hahahaha)其实这是一处描写打呼噜的场景。在去任教的途中,当时路途真的可以说用坎坷来描述。方鸿渐与赵辛楣为了照顾孙小姐,他俩挤一间房子,这是对方鸿渐打呼噜的描写,实在是非常的有意思。

    刚到达***大学任教时,看到被日本人轰炸后的景象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还有一次他先出宿舍到厕所去,宿舍楼上楼下都睡得静悄悄的,脚步就像践踏在这些睡人的梦上,钉铁跟的皮鞋太重,会踏碎几个脆薄的梦。再比如对厕所的描写厕所的气息也像怕冷,缩在屋子里不出来,不比在夏天,老远就放着哨。

    还有描写一个人的嫉妒心理活动心里一阵嫉妒,像火上烤的栗子,热极要迸破了壳。还有诸如人生大道理的形象描写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

  • 5、 读《围城》有感:围城男女

    围城男女

    ——读《围城》有感

    高会慧

    读完《围城》已经是深夜12点,再读时犹如初见。不得不承认深夜读书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莫名的忧伤,那些伴随在文字中的百感交集,触目惊人般潜伏在我对人生的感悟里。

    爱情是一场没有输赢的博弈,不管最后你是占了上风还是输了面子,最后都会成为受过爱情折磨的一群人。

    我喜欢围城里的唐晓芙,出场的戏不多,但隐约感觉作者对她最温柔最偏爱。有爱的影子但又可以收得住网,被深爱着又无任何束缚。

    然而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方鸿渐却表现得虚伪与懦弱:看见自己的假文凭被登记上报时有羞愧,却在三闾大学看见韩先生文凭时又悻悻然;毫无主见又故作深沉;受不了岳母的冷嘲热讽又没有能力自力更生。孙柔佳这个角色刻画很逼真,我不得不承认作者对女人的理解更胜过女人本身。孙小姐在城外是大家闺秀,温柔体贴,看似没有主见却暗藏心机。很像现在婚姻关系前传,在所有人眼里天然无害的女子,谁会想到可以在婚后覆手为雨。

    不知是时代造人还是造化弄人,原本不太相近的两个人最后携手与共。但是方鸿渐娶孙柔佳,是娶而不是爱。或许就像作者所言,结婚并不需要爱情,只要两个互不厌恶的人结婚就足够条件了。可是结局却恶狠狠地抽了现实一巴掌,哪有结婚是可用不厌恶为条件随意组合的呢?

    但是有人就愿意。苏文纨拥有一些女性的一个特点——虚荣,喜欢赵辛楣和方鸿渐为自己争风吃醋,却又没有本事稳住场面。知道方鸿渐喜欢的不是自己却又不甘心他追求表妹,最后闹得人仰马翻,自己却毫发未损结了婚。

    女人在爱情里面本是价值连城,因为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所以只好搪塞,最后嫁了自己不爱的人,终究是不痛快的。作者欠了我一个对美好世界的憧憬,所以还给了我一个赵辛楣。他是唯一一个带点正面形象的角色,有事业有想法,还是个敢于打破世俗的新派人物,在自己爱的人面前可以做到理智而不冒犯。苏文纨的结婚看似给了他打击,实则是放了他一条生路,爱情和婚姻真的可以毫无关系,却又互相比邻交织运行。

    围城不是一座城,却困了很多人。婚姻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却在一些人身上被放大成形,像是人身上的跳蚤,瘙痒一个地方却牵动了一身神经。有些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不是看中女孩本人,是羡慕他的老子和哥哥。我想起宋美玲曾说过的一句话:“如若不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就嫁给权与利。”可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大多都嫁给了将就,或许“还不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始终觉得女人应该嫁给爱情。如果没有在尘

  • 6、 读《围城》有感:心态与境遇

    读《围城》有感:心态与境遇

    小尾巴

    《围城》读完了,自己仿佛经历了主人公的一生一般,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然而,能深刻的理解“围城”的含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强大的想象力以及精细的人物刻画是本书的亮点。想象是文章的灵魂,正如杨绛女士在文中最后说到: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出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是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的大小。《围城》这部虚构的小说,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读起来好似觉得真有其事,确有其人,我想凭借的就是钱钟书先生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这样鬼斧神工的效果。另外,文中通篇写作颇为讽刺,好几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男主人公方鸿渐先后用四十美元成功骗取爱尔兰人为自己制作假文凭的时候,作者写到: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的胜利。还有在书中,钱老先生写到:文人是最喜欢死人的,这样就可以写文吊唁了。作为一代文豪,能够这样讽刺文人,真是够大胆。文中这样露骨的讽刺还有很多,也许就是这样辛辣的手法,才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钱钟书先生对人物形象描写更是精雕细琢,书中人物被他刻画的栩惟妙惟肖。拿主人公方鸿渐来说吧,对于这个人物,我想作者总体是贬义的态度吧,以致在文中借辛楣之口说到:你是个没用之人。刚开始读时,主人公在我眼里是一个活脱脱懦弱、虚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他在轮船上同鲍小姐有着不正常关系,下船之后立刻和苏小姐亲近。尽管,他是不喜欢苏小姐的,却贪念这种被喜欢的感觉,一直暧昧不清。见到唐小姐后又立刻转而喜欢唐小姐。作者笔下,渐鸿就是一个靠着假文凭导出拈花惹草,不思进取的伪君子。但是,慢慢读下去,竞开始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特别是最后与柔嘉结婚之后,我竟然慢慢对方鸿渐这个人人物有点改观了。文章中,主人公有一次思想斗争很感动我,当辛楣对鸿渐说柔嘉为了和他在一起“煞费苦心”时,方鸿渐的想法却是:也承她瞧得起这自己,应当更怜惜她。经过水果店时,还买了些新鲜的荔枝和龙眼带回家。不得不看出主人公的成长,开始正视自己,并且善待恋人,理智的看待一份感情。以及到后来鸿渐说:结婚的人,是只要不讨厌就可以的。这还是那个刚留学回国的方鸿渐吗?要知道他可是在甲板上和鲍小姐你侬我侬,贪念苏小姐的追求,为了唐小姐日思夜想、茶饭不思的花花公子啊!原来,一个人是可以被生活改变成这样的。再后来,结婚之后,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妻子的争吵、

  • 7、 读《围城》有感4000字

    读《围城》有感4000字

    龙谨言

    记得第一次读《围城》是十多年前上大学期间,以后的日子中只记得书中关于婚姻的一句:婚姻像城堡,结了婚的人想出来,没结婚的人想进去!后来也常常听人引用,知道他大概读过《围城》吧。

    凑巧的是,前段时间刚读完台湾作家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再读《围城》,领悟和境界似乎又更加深刻。《围城》犀利的笔法描述了民族的劣根性、人与人之间冷漠、传统文化中"糟粕文化"对人性摧残和扭曲;而《丑陋的中国人》则是通过酱缸蛆的直言不讳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猛烈抨击了国人窝里斗、不友善以及社会上各种我们中国人特有的陋习。这两本书时至今日读来依然如两幅猛药,两幅治病救人的良方!《围城》文中大量比喻或尖酸刻薄,或入木三分,鞭辟入里、直透骨髓!纯文学的角度那些比喻也是看点之一。十多年后的今天再读《围城》,感悟到了不同境界,记录之与诸位分享。

    一、谎言围城

    大多数人生灾难往往是从一个谎言开始,再而到一堆谎言堆砌,危如累卵,终日里绞尽脑汁去呵护一个不存在的"真实",却终究免不了坍塌的结局。方鸿渐灾难人生谎言是从留学得来的一张假博士文凭开始,"记着,方鸿渐进过哲学系的--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柏拉图《理想国》里就说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官吏对民众都应哄骗。圣如孔子,还假装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对齐宣王也撒谎装病。父亲和丈人希望自己是个博士,做儿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们失望么?买张文凭去哄他们,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或英国殖民地商人向帝国府库报效几万镑换个爵士头衔,光耀门楣,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书中如此描写了鸿渐对假文凭扯谎的态度,他这谎言很好说服了他自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殊不知他接下来的灾难人生也正源于此,因为这张文凭承载了亲人的希望、他人的仰慕、职业的去向、交际的幌子甚至爱情的得失… …

    鸿渐回国后来到丈人家里,瞧了七月初《沪报》教育消息栏里印着两张小照,铜版模糊,很像乩坛上拍的鬼魂照相。一则是苏文纨获得博士的消息,一则是新闻字数要多一倍,说本埠商界闻人点金银行经理周厚卿快婿方鸿渐,由周君资送出洋深造,留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各大学,精研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科,莫不成绩优良,名列前茅,顷由德国克莱登大学授哲学博士,将赴各国游历考察,秋凉回国,闻各大机关正争相礼聘云。看的鸿渐夹耳根、连脖子、经背脊红

  • 8、 读围城有感600字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围城读后感600字【1】

    在《围城》中,鸿渐是一个失败的人,从一事无成地留学归来,到在银行挂名,到失恋,到失业,至家庭的破裂,鸿渐的生活似乎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来概括了。

    看着他颓唐地倒坐在躺椅上,眼角留下一抹清泪,沉沉地进入那无梦的睡眠中,心理也不禁为他感到隐隐的难过。

    鸿渐的原型无须费心寻找,正是那一时代也是每个时代最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志大才疏、满腹牢骚,又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

    这注定使他成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他也有一点儿灵气,还可以给苏文纨写上一封消解尴尬的短信。

    但是一点灵气却也是普通的,庸俗的,只能作为他为人的一点标志,为这个人添了一点的人气。

    而他的普通却并非是他失败的原因。

    现在,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庸俗的人,照样也可以活得很成功。

    而他的失败只是在于他生活在一个不的时代,而这时的他,恰好具有的一种不应在那个时代存活的东西。

    应该说是“良心”吧。

    他希望他和苏小姐的“爱情”能够“无疾而终”,不想她难过,他明明骗到“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却从来也没有向别人炫耀,或者该说这是一种愚蠢吧。

    同样是假的文凭,韩学愈就可以凭借其成为三闾大学的系主任。

    而鸿渐讲了良心,便成了副教授,真是“骗了人还要讲良心”的“大傻瓜”。

    是应该说庆幸么?他没也遗失良知,但却也是无奈吧。

    这种良知在那个时代,只是一种累赘而已。

    毫无意义,更使他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毫无意义,支持着我们一代代成长。

    终于没有迷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吧。

    在整本书中,作者始终仿佛上一个上帝一样,站在局外,毫无表情地俯视着整本书,整个世界。

    无疑,作者是不爱他们的,常常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但他的话却也是无已辩驳的。

    让人觉得冷,仿佛是在说自己,却也让人觉得真实。

    围城读后感600字【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

    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

    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

    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

    “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

  • 9、 读围城有感1500字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

    围城读后感1500字【1】

    从《围城》发表以来,就有好多人对方鸿渐提出不同的看法。

    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学位是否也是虚构的。

    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

    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

    方鸿渐是有点虚荣的,有点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并不像辛楣一样有真才实学,也不像韩学愈等人一样完全昧着良心。

    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城”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

    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的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

    假如方鸿渐玩世能够彻底点那也好,可是他没有像韩学愈一样将他的假的文凭发扬光大。

    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

    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

    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

    苏文纨在归国的轮船上就表现出对方的爱慕了。

    可是方并没有表达什么。

    到后来鸿渐的博士学位闹笑话之时,本来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

    苏文纨一点就会破。

    苏博士不点破,这摆明白了,是因为爱。

    可是方鸿渐还一头栽下去,当起了一个爱慕苏小姐的角色,与赵辛楣争风吃醋,甚至在月亮底下“一吻定江山”,这都不无是他自己的错误。

    他以为玩世无所谓,但却不知道是他自己破坏了自己与唐小姐本应美好的感情,流落到三闾大学里去。

    与孙小姐完婚一起到上海打工后,他是被生活所迫,才抛弃了玩世的态度,如他自己所说:撒谎往往是兴奋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

    一个人身心愉快,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

    真到忧患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讲不好的。

    这岂不悲哉?也许从第一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

    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

  • 10、 在围城的轮回里——读《围城》有感

    在围城的轮回里

    每到周五,我们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会兴奋异常。

    你整理床上的东西,我拿起穿脏了的衣服一股脑儿塞进行李箱。如果谁的饭卡里还有很多钱没有用完,大家就想着让她请客。我们知道,过不了几个小时,我们就可以走出校园,走出我们看作是牢笼一样的学校。

    然而,我们谁也无法逃脱,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谁也不能如科幻片里一样,瞬间穿越时空来到二十岁,来到三十岁,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倒霉的作业,离开这每天坐在课桌前乖乖听课的日子。因为,两天的休息后,我们又背着行囊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回到了这个有些枯燥的日子里,忙着操练那一道道习题。

    这种轮回,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的一本书——《围城》。

    钱钟书的《围城》里,有句话,我特别记住了,那就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主干是围绕着主人公的婚姻与职业而展开的,各个人物大都加入了那场令人尴尬的“围城”游戏:进去的想出来,出来的想进去,实际上却是出不来又进不去。作者藉此揭示人类根本的劣根性:人性的盲目。在这样一种进进出出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中,人失去了目的性,就像无头苍蝇,最终在忙忙叨叨、糊里糊涂中结束生命。

    我觉得里面的人物都带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主人公方鸿渐,还是其他一些出场不多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很有特色的,都或多或少的反映着某种人的性格。其实虽然方鸿渐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物,但是却代表了中国很大一部分人的性格,死要面子,有时候会有点自以为是,甚至骨子里透着某种懦弱,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那么的真实。里面有苏文纨,对爱情过于羞涩,不敢主动去争取,有时候又带着点赌气的性质,在方鸿渐丢下她以后,他就那么迫不及待的嫁给了一个 自己根本不爱的人,中国有很多女性都是这样。还有唐晓芙,方鸿渐唯一爱的一位女人,最终也还是没能逃脱一样的结局。然后方鸿渐就在赵梓楣以及其他人的流言蜚语下莫名其妙的和孙嘉柔走到了一块。

    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而在三闾大学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时刻让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

    我是一个学生,我觉得我也正处在一所围城中,围城里有什么?是学校吧,学习和作业使我想逃出去,然后充满期盼的进入下一个围城——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2-02-11

  • 2019-11-04

  • 2022-01-31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
读围城有感一千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围城有感一千字,2024读围城有感一千字,教您怎么写读围城有感一千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