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号目标读后感 > 地图 > 一号目标读后感,2024一号目标读后感
一号目标读后感相关栏目
一号目标读后感热门栏目
一号目标读后感推荐
一号目标读后感

(共 5782 篇)

  • 1、 《一号目标》观后感:寻找天字第一号

    《一号目标》观后感:寻找天字第一号

    文/图宾根木匠

    1946年,屠光启编剧、导演了影片《天字第一号》,此片聚焦抗战时期的情报特工,围绕天字第一号特工的身份,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悬疑故事,也开启了中国电影史上谍战片的大幕;2014年,由一位陈国富先生策划、监制,翟小兴、翟俊杰两位导演联手执导了《一号目标》一片,掀开了新世纪国产谍战片的新一幕。

    冥冥中暗合的是,《一号目标》的核心悬念也是围绕一位名为一号目标的卧底,两部影片在命名方式上不谋而合;更有趣的是,《天字第一号》诞生在1946年,《一号目标》则讲述了发生在1946年的故事,这又构成了一次隐秘的致敬。而翟俊杰、翟小兴这一对父子导演,在业界也闻名多时,翟俊杰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赫赫有名的将军导演,执导过不少知名影片,而年轻的翟小兴导演浸淫话剧、影视领域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所谓上阵父子兵,翟氏父子联袂,再加上陈国富监制的保驾护航,显然给《一号目标》增添了不少成功系数。

    与基本虚构的《天字第一号》不同,《一号目标》的故事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想起风靡一时的谍战剧《潜伏》,原作者龙一就曾说过,这个故事的创作冲动源自于他对史料的拣选、爬梳。《一号目标》改编的故事基础,是一段从未公开过的隐秘历史。当年国共在隐蔽战线上的较量,一点也不亚于三大战役中的大兵团厮杀,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惊心动魄的谍战故事会渐次浮出水面。

    《一号目标》在涉及中国革命史的态度上很严谨,所以片中也出现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蒋介石、蒋经国、邓大姐,还有我们人人敬爱的中共最高领导层首长。提及中共的情报系统,首长的作用居功至伟,当年几乎是他一手主持了中央特科的工作,这也是中共独立情报机构的前身。

    多年以来,首长在情报战线中辛勤耕耘,为我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特工战士。在《一号目标》中隆重登场的熊向晖,就是中共情报系统内声名远播的龙潭后三杰之首,不过多年以来熊向晖很少作为男一号在国内影视作品中出现,此番《一号目标》也着力塑造了熊向晖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堪称谍战片的一次不小突破。

    提起谍战片,当然少不了美貌的女特务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美女特务甚至担负起了对男观众的特殊吸引作用(当然并非主创有意为之),《一号目标》中由蒋勤勤担纲主演,这位美丽温婉的琼瑶剧女性摇身一变为身着国军制服的美女特务,想必也会引发一番特别的观影心思。而《甄嬛传》中的那位槿汐姑

  • 2、 《一号目标》观后感

    《一号目标》观后感

    文/满囤儿

    谍战中禁止色诱敌方这样限制已经在电视剧领域开始实施了,那么电影圈里的谍战是否也会遭遇越来越严的审查呢?如果真的是三大限横行,那么恐怕这部翟俊杰和翟小兴执导,蒋勤勤、刘小锋、孙茜主演的《一号目标》将成为华语谍战片中最后一个精品了。很难想象对方什么低下手段都不用,还能被谍的敌人得多么摧残观众的智商。面对《一号目标》,让我们回想到了《风声》的快感,只好且看且珍惜。

    不较真儿的观众可以把《一号目标》看做是《潜伏》的电影版。片中一样有革命伉俪、英雄红颜。几位明星演员为谍战风云中的情感戏加分不少。已经有三年没在大银幕上看见蒋勤勤了,她这次婚后复出的第一个亮相,便酷酷地下达了24小时不间断监视,不许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的指示。

    那些人妻控、熟女控、女王控、姐姐控们,此时多半要浮想联翩,甚至心甘情愿成为那个被监视的目标了吧。从乐坛杀入影坛后反而越走越顺的张瑶,与谍战剧常客刘小锋携手饰演了卧底夫妻,是本片区别于残酷刑罚类谍战片的亮点。热衷救助流浪狗狗的槿汐姑姑孙茜也加入到这场谍战漩涡中,更是温暖与养眼齐齐看涨。

    《一号目标》取景于南京梅园民国建筑群、浦口火车站、南京1912建筑群等大量南京留存的民国建筑,再加上服装、化妆、道具的精心,成功营造了华语片中一流的年代感。每一幅画面都在提醒着观众那个错综复杂的年代,那个国、共、美三方角力,斗智斗勇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英雄不是最耀眼的,面皮和人心很少是一模一样的。

    监视跟踪--获取情报--被假信息迷惑--再获取新的情报,周而复始,环环相扣后才能小步推进。谁是一号目标?他究竟有什么通天的本领,惹来这么多人下如此大的功夫去挖?这个谜团在巧妙的剧情设计和讲述手法下,牢牢地抓着观众的注意力不放,越滚越大地一口气冲向了终点。

    本片有两位导演,一个是从军艺戏剧系毕业后在八一厂任职的翟俊杰,一个是以演员出道后转型导演的翟小兴,而后者是前者过往作品中的御用。可以说这两个人既有丰富的合作经验所催生出的默契,又有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观念互补。细节严谨、精神层面积极坚韧,都是翟俊杰的传统;国军视角切入、浪漫幽默见缝插针,都是翟小兴的创新。京剧戏外戏、餐桌上暗涌、披着别样外衣的婚礼、探戈舞与剪影的首尾呼应,都是《一号目标》留给观众品味的创造性段落。

    也许广电总局对谍战内容的审查会越来越严,内地影院内的谍战类型片会越来越少。但是,从《一号

  • 3、 电影《一号目标》观后感

    《一号目标》观后感

    文/铁任

    最近上映的谍战片《一号目标》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备感亲切,其中包括因在《甄嬛传》中饰演槿汐姑姑而名声大噪的孙茜,这一次,她扮演一位女地下特工,麻花辫和质朴旗袍的造型非常清新,阳光干练的形象也和隐忍内敛的崔槿汐大相径庭,让人不由的眼前一亮。

    当初《甄嬛传》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选角的成功,一票气质鲜活又千差万别的演员,真真演绎了一部佳丽三千的后宫大戏。孙茜饰演槿汐是其中最让人印像深刻的一位,她不是妃子却深谙妃子在后宫生存之道,聪慧过人却知道揽住锋芒,一直默默的帮助甄嬛前行,甄嬛能够最终成就宫斗传奇,槿汐功不可没,电视剧最终大红大紫,孙茜功不可没。孙茜对槿汐的传神演绎直到现在还被观众所津津乐道,那恰到好处的一颦一笑,连走路,屈膝这些细微的肢体语言也刻画的妥帖,难怪有人形容孙茜有凝神静气之效,她一出场,观众就心安。

    人戏合一是演员的境界,却也是一道壁垒,《甄嬛传》走出的女星们可能深有体会,作品大红之后再要摆脱之前符号真的很难,所以笔者在《一号目标》看到孙茜有上佳发挥时,就更加佩服她的智慧与实力,能拒绝同类角色的重复塑造,转投大银幕演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她跨出了突破性的一步。除初登场时能从稍许联想到槿汐外,一旦进入电影的氛围,孙茜就是那个用活泼开朗的笑容游走在刀尖上的地下工作者。

    这种处理一改以往谍战片中对地下党的脸谱化呈现,时刻戒备和神机妙算的莫测面孔被孙茜用阳光、可爱的表演取代,甚至偶尔还流露出一丝浪漫和呆萌的气质,而越是如此云淡风轻越是不容小觑,观众也不由自主的用心观察着孙茜的细微变化,来辨别这场喋血战中的风向。从征服观众到引领观众,演技的飞跃不言而喻。

    多年来,女间谍一直是神秘、美艳、妖娆的化身,汤唯、周迅、李冰冰先后凭《色戒》《风声》《听风者》登上事业高峰,足见此类角色的潜力空间。《一号目标》类似《风声》的双生双旦格局,在片中和孙茜飙戏的是陈建斌的老婆蒋勤勤,雍正皇帝生活中真正的纯元皇后,这个组合不仅有趣也很吸引眼球,剧情也靠着孙茜和蒋勤勤两位女主角的斗争戏码不断推进,两大明星演技对垒,魅力碰撞,气场pk,涌动着看不见的刀光剑影,孙茜和蒋勤勤专注于自己的角色反而在交锋的时刻迸发出更强烈的火花,看两个人斗戏不仅精彩还正能量满格十分符合两人在观众心目中正面健康的既往印象。

    虽然不似《甄嬛传》的大红大紫,《一号目标》却有着扎实的剧作

  • 4、 一号目标观后感通用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一号目标观后感通用”,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一号目标观后感【篇1】

    最近上映的谍战片《一号目标》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备感亲切,其中包括因在《甄嬛传》中饰演槿汐姑姑而名声大噪的孙茜,这一次,她扮演一位女地下特工,麻花辫和质朴旗袍的造型非常清新,阳光干练的形象也和隐忍内敛的崔槿汐大相径庭,让人不由的眼前一亮。

    当初《甄嬛传》的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选角的成功,一票气质鲜活又千差万别的演员,真真演绎了一部佳丽三千的后宫大戏。孙茜饰演槿汐是其中最让人印像深刻的一位,她不是妃子却深谙妃子在后宫生存之道,聪慧过人却知道揽住锋芒,一直默默的帮助甄嬛前行,甄嬛能够最终成就宫斗传奇,槿汐功不可没,电视剧最终大红大紫,孙茜功不可没。孙茜对槿汐的传神演绎直到现在还被观众所津津乐道,那恰到好处的一颦一笑,连走路,屈膝这些细微的肢体语言也刻画的妥帖,难怪有人形容孙茜有凝神静气之效,她一出场,观众就心安。

    人戏合一是演员的境界,却也是一道壁垒,《甄嬛传》走出的女星们可能深有体会,作品大红之后再要摆脱之前符号真的很难,所以笔者在《一号目标》看到孙茜有上佳发挥时,就更加佩服她的智慧与实力,能拒绝同类角色的重复塑造,转投大银幕演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她跨出了突破性的一步。除初登场时能从稍许联想到槿汐外,一旦进入电影的氛围,孙茜就是那个用活泼开朗的笑容游走在刀尖上的地下工作者。

    这种处理一改以往谍战片中对地下党的脸谱化呈现,时刻戒备和神机妙算的莫测面孔被孙茜用阳光、可爱的表演取代,甚至偶尔还流露出一丝浪漫和呆萌的气质,而越是如此云淡风轻越是不容小觑,观众也不由自主的用心观察着孙茜的细微变化,来辨别这场喋血战中的风向。从征服观众到引领观众,演技的飞跃不言而喻。

    多年来,女间谍一直是神秘、美艳、妖娆的化身,汤唯、周迅、李冰冰先后凭《色戒》《风声》《听风者》登上事业高峰,足见此类角色的潜力空间。《一号目标》类似《风声》的双生双旦格局,在片中和孙茜飙戏的是陈建斌的老婆蒋勤勤,雍正皇帝生活中真正的纯元皇后,这个组合不仅有趣也很吸引眼球,剧情也靠着孙茜和蒋勤勤两位

  • 5、 《一号教室》读后感

    一号教室是一个只有九个人的教室,也是学校唯一一个教室。教室里的孩子有四个四年级的,一个六年级还有四个八年级的孩子,他们九个人共用一间教室。

    主人公是六年级的学生,名叫泰德,他是一个爱看侦探小说,爱帮助人的小男孩。亚普丽尔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他的爸爸死于伊拉克战乱,她跟随母亲逃亡到了泰德居住的小镇。泰德在一次送报纸的途中,发现一所很久没有人居住的旧房子里,有一个女孩子住在里面,那个女孩子正是亚普丽尔。亚普丽尔穿着大人的旧衣服,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于是泰德每天晚上,偷偷地从自家厨房里拿走食物和水,给亚普丽尔她们一家送去。

    后来,亚普丽尔一家落难的事情在镇上都传开了,善良热情的小镇人民都十分欢迎亚普丽尔一家,纷纷帮助他们,甚至为了亚普丽尔一家开了一场全镇的游行,希望亚普丽尔留在他们的小镇上。泰德希望亚普丽尔去他们的一号教室上课,但是亚普丽尔迫不得已坐上了姨妈的吉普车,离开了泰德和这个小镇。亚普丽尔临走的时候,送给了泰德一本他最喜欢看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侦探集》。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动着,感动于泰德对于朋友的真诚和善良,不论风吹雨打,他每天都坚持给亚普丽尔送去食物和水,只要亚普丽尔一家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给予她们帮助。我也感动于这个小镇的人民,他们是那么淳朴和善良,不排挤异乡人亚普丽尔一家,反而给予了他们热烈的欢迎和接待,我感动整个人性的温暖。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也能像泰德他们一样,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善待别人,这样我们社会会更加美好和温暖!

  • 6、 《女神一号》读后感

    《女神一号》读后感(一)

    《女神一号》有两个结局。第一个结局,田小明死了。第二个结局,田小明回到公司继续做事。无论哪个结局,都是田小明跳楼之后、被关进精神病院之后的事情。两个女人,让田小明痛不欲生。白白露的算计,田小明可以理解,万美玉的歇斯底里,田小明也可以理解。只是,在都可以理解的情况下,田小明居然跳楼了。哎,说什么好呢?还是周华健唱得好:让我欢喜让我忧。

    虽然是小说,虽然作者给出了两个结局,可是面对爱情,面对真爱,作者的态度依旧明确,无比坚定:让爱做主。

    让爱做主,田小明决定离开白白露,跟万美玉在一起。让爱做主,万美玉企图带着田小明去私奔,抛下男友。让爱做主,白白露决定跟田小明死磕到底,绝不放手。如此说来,让爱做主,也没个尽头,依旧是纠缠不清。是的,肯定是纠缠不清的。唯有情字2020堪不破。一句话就说尽了情的无奈与纠葛。

    在这种毫无头绪的纠缠中,田小明与万美玉还是心心相印,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田小明在宝积寺被当做大师供奉的时候,心中所思所想的依旧是万美玉,可以感受到万美玉的陪伴。

    我也愿意和你斗争一辈子,直到你的世界观和我的世界观一致。

    好,一言为定,一辈子耗在一起,看谁赢。

    一辈子耗在一起。即使我们三观不一致,尽管我们有那么多的矛盾与问题,尽管我们会有种种分歧与不合。可是,还是要在一起。只因为爱情。

    《女神一号》读后感(二)

    冯唐说尽管无数人写了无数小说,关于爱情、婚姻、婚变,但是似乎这些表象之上和之下,还是有大坨的人性没被挖掘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女神一号》。

    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前仆后继,用火车、汽车、飞机解决了行走问题,用诗歌、小说、电影解决了表达问题,用文字2020、手机、互联网解决了沟通问题,唯独情感和欲望,却成为千古之困。这个困扰,婚姻和社交都解决不了,它横亘在肉身之前、灵魂之后。在这一问题上,无数先辈试图总结公式原理、对抗基因编码和激素合成,结果无数先辈成了先烈。冯唐常说*老天十部小说,《女神一号》是第六部。这次,他要用一部完整的小说,直面这个千古难题,试图以科学和真理之刀解剖人性,务求手起刀落,直见性命。仅此,《女神一号》诚意已足,冯唐勇气长存。

    推荐《女神一号》的三种读法:

    第一种,只享受好文字2020。《女神一号》里有美好的现代汉语,流畅得仿佛被水推着的水。冯唐是罕见的仅仅靠贩卖阅读快感就能火的作家,即使不贩卖任何思想都行。

    第二种,看故

  • 7、 《一号命令》读后感

    《一号命令》读后感

    小说《一号命令》以一个远镜头的方式拉开了帷幕,每天早晨准时醒来去学校挖防空洞的妞妞,仿佛是拉幕人,在将赵文麟这个主角推出来之后她就消失了,读《一号命令》此后的书页,那种属于舞台剧的孤独与苍凉感一直伴随着。

    以《一号命令》这么庞大的题目来命名这本厚不过156页的小书,是叶兆言的别样安排,这篇小说专为“一号命令”而生,它的故事平缓、克制,它的主人公无助、无望,这和当年林彪发布“一号命令”后的情景与气氛是相符的。

    一个本不该被发出的“命令”在发出后被紧急处理,它仿佛不是经过人人之手传递,而是被风与空气运输,最后不知道它是毁于风暴还是火焰。赵文麟追寻着这道看不见的纸条,盲目又茫然,他忘了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又要疏散向哪里。

    赵文麟去问路以和——曾经的对手、后来的领导、现在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在1969年的夏天,曾经的国民党军人赵文麟和曾经的解放军军人路以和在一起喝醉了,作为读者,要时时多费些脑力去理解他们的对话,因为这当中交织着对与错的判断、好人与坏人的分析,这很累,累得人只能一声叹息。

    赵文麟还去问何道州——他的姑父、副省级干部,但姑父一样在准备疏散,无法给他答案。找不到答案的赵文麟往返于从小村到县城,在方圆这么小的一块地方,他都停不住脚步,如同池塘里的“飘萍”。

    作为一部小说,《一号命令》不像翻开前所想象的那样,充满了历史叙事和宏大视角,如同花瓶失去阳台,背景是空空荡荡的黑。能理解叶兆言为什么会说在写作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因为他是在空洞中寻找真实的存在,他是在无边无际中去抓取将要消失的疼痛,他是个无奈的绣花匠,没有针,只有针尖。

    简单的情节构成了《一号命令》庞大而又疏离的结构,在这个压抑的故事里,也有着一些明媚,作者用了数页纸的篇幅塑造了沈介眉——一个通过名字就能想象出来她是如何温婉的女子。沈介眉以初恋情人的身份出现于赵文麟的回忆里,作者似乎有意让这个美好的女性独立于故事之外,所以沈介眉一直是飘忽的,只是在最后,沦为赤贫的她,才以窘困的境况给予书中短暂而美好的爱情狠狠一击。

    真实的存在是赵文麟的妻子紫曼,她对赵文麟的国民党军官身份有怀恨之心,并因此上吊自杀。赵文麟可以忘记沈介眉,但忘不掉紫曼,他对后者有愧疚之心,换个说法也许是,后者以最阴冷的方式永远留在了他的生命里。那个飘在空中的“一号命令”,因此有了咒语般的魔力。

    战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

  • 8、 读《一号教室》有感

    《一号教室》这本书,描述的是一号教室是仅有九个人的一间教室,其中四个四年级学生,四个八年级学生和以及这本书的主角六年级生泰德。

    泰德是一个热爱帮助别人的人,他有时喜欢看侦探小说。在一次去送报纸的路上,他发现了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住着一家三口,从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亚普莉尔,亚历克莎和亚迪,她爸爸是士兵,死于伊拉克战争。泰德知道听了她们家的遭遇,很同情她们。

    之后,泰德每天都偷偷摸摸地从自己家里拿一些食物,去给他们维持生活,很快,泰德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很难再帮助他们了,于是,他先后告诉了老师和父母,后来,正是得到老师和父母的信任和父母的认同,当泰德遇到困境时,他才能得到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慢慢地,小镇上的人全都知道了,热情的人民都欢迎他们,甚至开了一场全镇的游行。泰德更是希望亚普莉尔去他们的一号教室去上课,一起收获知识,一起分享快乐,可最终亚普莉尔却迫不得以走了,留给人们无限地思考。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于泰德的真诚和善良,感动于小镇人民的淳朴和团结。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所以,生活学习中不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要气馁,不要灰心,要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敢于面对各类困难挑战。生活中我们还要时时关心身边人,处处为他人着眼,就像主人公泰德一样做个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要伸出自己的手帮助别人,共同创造一个有爱的世界。

  • 9、 《一号教室》读后感400字

    一号教室是美国作家安德鲁.克莱门斯所写。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家住在普拉兹福德小镇农场里的六年级小男生泰德.哈蒙德,泰德喜欢看侦探故事。另一个主人公是,家里很贫穷的小女生亚普莉尔。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谈话、重大新闻等故事。

    谈话讲的是:泰德认为之前遇见的小女孩叫亚历克莎,但这天小女孩说她叫亚普莉尔,泰德壮着胆子说:“你不是叫亚历克莎吗?”小女孩恐惧地问:“有人跟着你来吗?是谁安排你来的?你是在报纸上还是什么地方听到这个名字的?告诉我!”泰德说:“你鞋子上不就写着吗—亚历克莎.t,我之前就看见了,仅此而已。”亚普莉尔还说:“亚历克莎是她妈妈,她还有一个十岁的弟弟,名叫亚迪。”泰德问:“你告诉你妈妈我之前来过吗?”亚普莉尔摇摇头说:“她很担心,如果她知道有人来过,我们现在肯定已经离开了。不过我们的食物快吃光了,所以我找了个机会跟你要食物。”泰德把食物放在小破屋里就离开了。

    重大新闻讲的是:一名叫乔什的八年级学生对泰德说:“你听说安德森农场有天夜里出事了吗?高中的人全知道了。”泰德试着保持平静。泰德想:但毕竟普拉兹福德是个非常小的镇子,很有可能亚普莉尔和她的家人的消息已经人尽皆知了。并且已经传遍高中了,是多么糟糕啊!泰德接着又想:亚普莉尔可能会以为警察是因为我而去的!毕竟我说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但这是谁吿的呢?

    《一号教室》是一个谜团特别多的一本书,适合我们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看哦。我喜欢《一号教室》这本书,特别是里面朴素迷离的故事情节。

  • 10、 《一号教室》读后感250字

    我读了一号教室这本书。书中泰德所在的学校只有九名学生,他们共用一间教室—— 一号教室,由于生源不足,学校面临着关闭。此时,亚普莉尔一家悄悄来到了泰德所在的小镇,亚普莉尔家很贫穷。

    泰德 无私地帮助从外地来的寄居在废弃房屋中的亚普莉尔一家人。每天给他们家送食物,了解并解决亚普莉尔家的困难。这件事情经过媒体报道,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人们被小镇和学校团结互助的精神所感动。最终,这户人家获得了亲戚的邀请,小镇上陆续有人搬来居住的一个故事。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5

  • 2019-10-16

  • 2021-11-0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1-04

  • 2019-10-16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11-03

  • 2019-11-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4-1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3-06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4-20

一号目标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一号目标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号目标读后感、2024一号目标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