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 > 地图 >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2024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范文大全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相关栏目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热门栏目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推荐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

(共 2854 篇)

  • 1、 观《送你一朵小红花》有感

    “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人生第一次积极主动”——题记

    大千世界,万种风情,人间之美,你甚积极。寒假期间,我与家人共看了一部感受颇多的影片,——《送你一朵小红花》,本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共同抗癌的历程,韦一航是患癌男主,他从一个孤独自闭的男孩长成一个开朗活泼的大男孩,这就是改变,是积极,是主动。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有太多的时候,都应该向他一样学习。困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想要成功,不仅要努力,还需要挫折的磨炼,这就是克服困难的方法“较真”,多“折磨”自己,在困境中成长,才可谓真正的成长,总不能一辈子做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吧!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我看来,也正如此,唯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知识也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坐在一考场和坐在十四考场的人其实有挺大的差别的,并非说他们的细胞中,没有学习的“染色体”,而是一个人主动改变,从懒惰到勤奋,从迷茫到理智。我们都渴望收获一份优异的成绩,但始终都是“三分钟热度”。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从小就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医学和生物学让我左右为难,先前,我听班主任说过一句话,学好生物你就成为了一半医生了,想想也是。之后,我为了能在以后胜任医生这个职业,开始好好学习这个科目,初一的时候,对生物的理解无非是大自然中的一些动植物,详学略学一样都能够养花养草,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片面认知,所以我的成绩总是平平无奇,但现在,认真学了发现并不难,背诵属实多,但理解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做到上课认真听,不走神,不做小动作,好好做笔记,专心做题,下课后几乎是不需要通过询问别人来解决问题的。哪怕成绩再差,不能丢的是自己的那一份积极主动。

    天才是有的,但不是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可能都不到百分之一,如果处于后进生的层次就要学着爬一爬,不要为了借口找借口,上进一点,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胆怯的韦一航,都能在最后的日子里活得快乐,开朗,我们也不例外。半山腰上,总是很挤,我们怀揣着一颗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把别的心思都暂时先放下,一起努力勇登高峰吧!

    成为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想完成的目标,我们不比任何一个人差,心态要好,说服自己的内心,再去改变行动,你可以,我也能行!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始努力吧!

  • 2、 天上有一朵云读后感2024范文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很寂寞,有一次,他发现他上了喜欢一只小羊羔,它纯洁、美丽,时间久了,小羊羔也喜欢牧羊人了。可是羊群不能忍受牧羊人对小羊羔的偏爱了,很快,嫉妒就像是病毒一样在羊群中迅速蔓延,它终于形成了风暴。中午,当牧羊人睡午觉后醒来时,发现小羊羔不见了,羊群却说它被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带走了。孤独卷土重来,牧羊人在地狱中苦苦挣扎。一天,一朵白云从牧羊人头上经过,那分明是他的小羊羔。笑容又回到他脸上。从此以后,牧羊人每天都看着天上的云,嫉妒风暴无能为力了。

    嫉妒风暴登不了天,只能在地上肆虐。也就是说,嫉妒不能夺回一切,嫉妒到最后还是要倒下。一个人的嫉妒心太强烈,就会害人害己,如果报复了别人,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这样只会每天心里不安、提心吊胆的。嫉妒只能让自己更加的痛苦,让自己更加的烦恼。有些人为什么要嫉妒别人呢?如果这样,甚至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被毁了,为什么不去好好享受这美好的世界呢?

    让我们去欣赏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要让嫉妒蔓延在心中,形成风暴。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吧!

  • 3、 《北极上的一朵紫罗兰》读后感2024范文

    今天,我翻开《电话里的童话》,读了其中《北极上的一朵紫罗兰》一文。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一只生活在北极上的小白熊在清晨闻着迷人的芳香的空气,找到了一朵紫罗兰。这朵美丽的紫色小花在严冬中颤抖,但还是勇敢地用自己的芬芳净化着空气。它忍受着大家的猜测、质疑,发出的香气更浓郁了,好像决心要把这一望无际的冰原化成一片暖烘烘的蓝色大海,或者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原。

    那天夜里,永久不化的冰川像玻璃一样抖动着,好多地方都裂开了一条缝。天亮的时候,紫罗兰耗尽了力气,头耸拉下来……

    当读到:“哎……我要死了…….可总要有人开这个头……有一天,将会有千万朵紫罗兰来到北极,冰川将会融化,这里将会有很多很多的岛屿,很多很多的房子与孩子……”时,我不禁对这朵紫罗兰肃然起敬。这朵伟大的紫罗兰为了把北极改成一个鸟语花香的好地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真可贵!

    渺小的紫罗兰为了改变这白茫茫的冰川而来到这里,发出自己的香气,直到死亡。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朵紫罗兰是多么的愚蠢。可是,我相信它可以!这篇[]文章的寓意不就是跟《愚公移山》一样吗?一代又一代,一代接一代,只要坚持下去,这里的冰川将会融化!这时,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小小的紫罗兰都有这样广大的胸怀,我们也可以!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 4、 一朵深渊色:四季植物情书读后感800字(3)篇

    时光正好,不浓不淡,不疾不缓,清欢有致。读洁尘的书,心中总有此种感受。

    大概因为她生活在我心神向往的成都,大概因为她描述道4月的成都“是最温情的,白天是酥心糖一样的阳光,晚上是细沙一样的雨,要下一整夜。每每早上起来,地面是湿的,树叶和花瓣也是湿的,空气被洗得透亮甘美,直接往肺里泼。”所以看她的文字,我也总能感觉到酥心糖般的阳光,还有夜雨过后,土润苔青的早晨。

    翻看此书,总能感觉到惊喜。大约因为我也喜欢满墙的蔷薇,枝柯交握的梧桐,也容易被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勾起沉默和泪意,也认为梅花和雪、海棠和雨、蔷薇和清晨、石榴和阴天总是格外贴切,除此之外,还有芭蕉暮雨,碧山晓雾,荠荷朗月,小棹江烟。

    洁尘描写了许多花。靡丽的蔷薇海棠,小家碧玉的石榴花旱金莲,端秀婉尔的醉芙蓉腊梅,还有异域风情的蓝花楹猴面包树。还有许多果子,各种柑果浆果榴莲槟榔齐聚,是视觉味觉嗅觉的饕餮盛宴。

    给五星是因为,作者虽然语言朴实,但是我们通过平淡的文字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植物对自然深深地热爱。

    文中除了作者对植物的描写,还夹杂了非常多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等,看着书,仿佛作为就在自己身旁,对自己侃侃而谈,平静的话语中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同时也不禁感叹作者文史知识的丰厚。

    爱花之人仿佛和花是相同的。

    最后很羡慕作者的生活,每天6:45起床,7:45给家人做好早餐,八点晨跑,九点回到家中开始工作。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女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花园?我从小就憧憬着一个园子,种花,种草,种树。三十年了,这个园子一直只能住在心里。但愿将来我能住在园子里,顺便把心放在里面。

    我从小就喜欢植物,喜欢那郁郁葱葱的绿,喜欢那姹紫嫣红的美丽。记得八九岁吧,那时还在新疆,新疆的冬天寒冷而漫长,目之所及,除了皑皑的白雪,就是光秃秃的树枝。迫不及待地等来了春天,我一个人去连队边上找刚发芽的小草。看见嫩绿的刚钻出地面的草尖儿,我的小小的心就一片喜悦,便不辞辛劳的继续寻找。那时还不懂“遥看草色近却无”,但却真心地体会到了那种早春来临带给视觉和心里的快乐。

    洁尘的这本书让我看得既过瘾又开心。一下子又认识了好多的花和树(看到不知道的立即掉头去百度,不但认识了还能知道相关内容,好开心。)只是这本书知识量太大,应该慢慢读,慢慢消化。所以本书适合细读。植物知识加延伸知识,再加上作者的幽默,真的是一本好书,大力推荐!

  • 5、 《诚信,生命中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一篇文章,叫《诚信,生命中一朵永不凋谢的花》。这篇文章有两篇发人深省的故事。

    第一则讲述的是三位帮人看车的老人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同挤一把伞,冻的脸色苍白。三双眼睛盯着正前方停着的两辆自行车,上面盖着他们惟一的雨衣。尽管他们坐在屋檐下。可是雨还是不停地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他们不是为了那区区的几毛钱。

    第二则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在面对自己拿着一张为科长买的彩票,正好那张彩票中奖。他沉默了,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妻子下岗,儿子正读高三,家里可以用贫困来形容;他又想到科长家里是富丽堂皇;他甚至还想好自己有了这笔钱该这么花但是,他坚定地走出了家

    在这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诚信是一弯皎洁的圆月,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泓清澈的溪水,荡涤心中的浊影;诚信是一缕春风,能够吹尽浮华和虚伪,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诚信,是一种永恒的话题,是一朵盛开了几千年的花朵,让我们用行动去浇灌、去扶持。

    这两则故事让我们知道:拥有诚信,生命便有了前进的依托;拥有诚信,我们便有了心灵的共鸣;拥有诚信,就有了如诗、如画的灿烂人生。让诚信永驻我们心间,让诚信之花永不凋谢!

  • 6、 《咖啡留白》读后感:苦涩中的甜美

    诗歌自古就伴随着人类的生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丰富着广发群众的精神世界,从诗篇中可以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咖啡留白》读后感:苦涩中的甜美,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近日,喜闻王玮炜出了一本诗集《咖啡留白》,打心眼里很佩服她。当今这个时代,写诗的不少,而真正留给人印象的却不很多。特别是一些现代诗让人不知说什么好(),总是提不起精神来读,更别说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了。认真地阅读了《咖啡留白》,感觉她的诗就像书的题目一样,苦涩中带有一种甜美的感觉。

    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诗歌王国里,从最早的《诗经》开始,诗歌一直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生活中的调剂品,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应该是一个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就像我们读杜甫的作品,不时听到人民群众沉痛的叹息声和背井离乡的呻吟声,感受到诗人郁积心中的悲愤和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王玮炜的诗歌不敢说能和那些伟大的诗人相比,但也可以说,反映了小人物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关注和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如她写的《厉害了,我的国》和《我是那么地爱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的情感以及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厉害了,我的国/它摇醒一带一路上的驼铃声声/走过艰难曲折的路程/它站立在新时代的漩涡里点燃引线/揭开一种智慧的设计/大写一滴滴水慢慢长大的决心。我是那么地爱你和脚下的土地/这是古老永恒的话题/以此酿蜜/酿出一坛暗度入骨的乡愁。读着她的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跳动的脉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作者的爱。

    关于为什么写诗,古人告诉我们诗言志。对此人们的理解是诗歌就是用来抒发作者的理想抱负和感情的。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那种深深的爱恋、歌颂与赞美之情在其间流淌,让人不由得喜欢上他的诗歌,进而去感知诗歌的内涵,去体味诗歌的美来。正如左右在《序言》中所说:玮炜之所书写的春、夏、秋、冬,所书写的旧人、旧事、旧物、旧情,所书写的纸上原乡,花草风月,每一首如情入怀的诗,她都满怀激情地写着、说着,把自己写哭,把他人看哭。这种满怀的激情不仅仅回馈在她对诗的才情上,还呈现在她对理想的痴情、对生活的热情、对故乡的温情上。读了她的《青春》《逃离》,那种青春逝去的感伤,叹惋,那种想摆脱一种固有生活模式的期盼与渴望,读来总觉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在心头荡漾,总也摆脱不了,就

  • 7、 《一朵午荷》读后感
    《一朵午荷》读后感

    今天在我在妈妈的抽屉里捡到了一本沾满灰尘的《读者》。我拾起这本我从不喜欢的书,勉强地翻阅起来。其中一个比诗还要精短的《一朵午荷》的节选,看了之后让我感触良多。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美丽,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掉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从简短的话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博大的胸怀。这是一种能包容万物的爱,这是一种真真正正的博爱。只有这种博爱的高尚情操,才能体会到残缺事物的美丽,才能从残缺中发现优点,从污点中发现洁净,从残缺中领悟完美!一个懂得欣赏美丽的人,必须要先了解美中的不足,才能从不足中再次发现美丽。这样的美,才是真真正正的美;这样的美,才是货真价实的美;这样的美,才是震撼人心的美!

    或许发现缺点和包容缺点,甚至欣赏缺点都比较容易。但如果同时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它需要一颗宽容和发现内在美的心灵,当然也需要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天下间能同时具备这三点的人又有多少呢?而更多的人是在浑浑噩噩中度日。

    《一朵午荷》真的给了我很多启示,虽然它只节选了一小段,但却让我回味一生!

  • 8、 读《一朵午荷》有感:欣赏孤寂

    欣赏"孤寂"

    ——读《一朵午荷》有感

    李敏

    语文读本上一篇散文———洛夫的《一朵午荷》,引发了我对"孤寂"这个词的思考。

    文章由作者与朋友关于荷花与爱情的关系进行的一次"温和"的争辩说起。朋友说,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而作者认为,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

    兴衰更替是自然界永恒的运转方式。世间万物莫不有凋谢之日,生命莫不有幻灭之时。万物生灵都会有兴盛时的热闹,也会有繁华落幕后的沧桑。

    诚如洛夫笔下的那朵离他最近最温柔的荷花,历经了一夏的繁华,最后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融入古今诗词中"残荷听雨"的凄美意境里。

    当你望向那一朵朵在秋风秋雨中瑟瑟发抖的残荷时,你是否会忆起曾经那幅"莲叶何田田"的画面?忆起采莲少女"低头弄莲子"的那份羞涩情怀?是否会想到衰败凋零的背后曾孕育了几多可爱生命,历经了几多繁华兴盛,见证了几多世间风雨?

    虽然没有了如盖的青叶,娇美的红莲,但那一片片残叶承载的却是一份深沉、一份生命的厚重。

    突然想起有位哲人说过:孤寂与寂寞是不同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说自己是孤寂的。

    孤寂应该是思想的行者独立行走在茫茫人海,慨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那份遗世独立的高傲与超然。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世间行走姿态。

    孤寂是历经沧桑过后的淡然与深沉。

    就像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在秋风落叶中,独自坐在洒满夕阳余晖的斑驳木椅上,望着天边那抹晚霞时,脸上呈现出的淡然与平静。淡然面对生命中的兴衰荣辱,静处喧嚣尘世,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独自品味那份经时光流年发酵后的人生之味,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深沉况味?

    我认为,孤寂的人孤独但并不落寞。

    屈原是孤寂的,他怀着忠贞的爱国情怀,披衣散发,行吟泽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勇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宁死也不肯蒙世俗之尘埃。这份惊天地泣鬼神的孤寂,又岂是平凡众生所读得懂的?

    杜甫是孤寂的,他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向那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追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蹙额叹息,步履艰难地行走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路上,行走在瑟瑟的"万里悲秋"中,斯人独憔悴!

    鲁迅是孤寂的,他用那如匕首投枪般的犀利文字鞭笞挞伐,控诉着那个疯狂社会。他大声呐喊,欲让麻木愚昧的"看客"觉醒,冲出那个黑暗的"铁笼子".他"横眉冷对千夫指",毅然坚定地行走在风雨飘摇的家

  • 9、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读后感3篇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读后感(一)

    暑假中,得到一本好书,《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看到标题的时候我以为只是一本简单的故事书,当打开书扉,一页一页细细读的时候,一句句隽永优美的文字打动了我。这本书分为九辑,每一辑都讲述了不同的主题。我最喜欢的《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是第二辑,讲述了生活中的琐碎经历,平淡但真实。

    放下书本,我开始注意到身边更多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会关心周围的事物和人,我会关注很多以前每天都在发生,却又从未在意过的生活:太阳照着大地,我在走,别人也在走,相互微笑,这是一种欢喜。看着八九点,主妇们买菜回家,在路边择菜,面对面、街对街地拉着家常。阳光如鱼儿,在树梢、枝叶、地面游离跳跃,我仿佛闻到了饭菜香。每每归家路上也能遇见熟人,四五点打太极的张爷爷、出来遛狗的王阿姨、散步的李奶奶,小区会一下子热闹非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和丰满有层次起来。就像书中写到的那样: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谈到友谊,我不再简单认为友情只是相互玩耍的伙伴关系,友情也可以天长地久,友情也可以是人生希望的支柱。好比在我们有困难时,最先帮助你的就是朋友,最快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也是身边的朋友;在我们伤心时,最能了解和分忧的除了父母,就是我的好朋友;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志同道合的更是我的那些朋友们,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个好的朋友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说到花,我的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在种花时不小心漏了一粒种子在窗台的空隙里。过了几天,我去浇水时发现那粒种子竟然冒出了嫰绿的芽,那小小的新芽是大自然生命的象征。我每天看着它一点点成长,终于等到了花开的那天,那是一朵太阳花。黄色的花瓣如太阳般灿烂。它能盛开全靠的是毅力,这正如它的花语:坚持!纵使不幸卑微成一株杂草,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让命运改变,活出另一番景象!

    生活不断地在更新,时光流去不再反复,但是,我相信,总有一些人会记得我们的好!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读后感(二)

    我在选书的时候往往都比较感性,容易第一眼被书的题目所吸引。当我看到《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谁能把一个人存在的重要性抒发的这么柔美呢?带着几丝的惊喜和好奇我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丁立梅,在她的笔下,每一种情感都能用花来抒发。而这本《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是她的作品集之一。利用暑假的

  • 10、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读后感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读后感 岳厚安 这是一篇带有一些哲学性的文章,却与纯哲学文章不同,它似乎在文章中透露出了一丝自嘲的意味,表达了自己言论的不正确。 在一开始,作者和他的孩子——小野一起吃饭,小野在吃饭时打死了一只飞蛾,理由是飞蛾是害虫。作者认为这种把物件分为好和坏的行为是不对的,责骂了小野,到这里,第一个悖论产生了,之前,作者说事物都带有两面性,不能用好坏来定论,但在这里,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把这件事定义为了一件“不好”的事,与自己说的不符。 接下来,作者尽量安慰小野,让她不要伤心,告诉她这个“过错”可以弥补,让她把飞蛾埋了起来并支开她,自己摘了一束花(标注了罪过罪过)插在地上并骗小野说这是飞蛾变的。在这里,第二个悖论产生了,在这里,作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再一次推翻了自己的观点,他为了安慰小野,折了一束花,那这该如何定义呢,说作者是对的,那不是自己推翻观点吗,作者杀害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花,与之前小野做的有什么区别?可是,这样做安慰了小野的心灵啊。相反地,既然折了花不好,但小野被安慰了啊。所以这一点又让作者的观点出问题了,因为他伤害了一个毫无关系的花,按照作者的说法,既然这朵花没伤害他,那为什么因为“利益”伤害花呢?也直接导致了后续问题的产生。 接下来,小野释怀了,当作者感叹教育的成功时,小野的一句话推翻了作者所有的想法“恩,爸爸,我们再去打一个飞蛾吧。”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因为这句话离开了作者的预期,更让作者的目标偏差,它已经从“事物都有两面性”变成了“帮飞蛾解决痛苦”与作者的想法背道而驰。 通过这三个悖论,我觉得这是一篇自嘲的文章,作者有意无意的一些举动,造成了这些悖论。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现实存在着的是丛林法则,在这个最高法则中,只有“强大”才能管理或到达一种更高的境界,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这样,几乎没有任何公平性。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6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5-22

  • 2019-09-25

  • 2023-03-20

  • 2019-10-11

  • 2023-06-05

  • 2023-02-01

  • 2022-12-23

  • 2023-03-27

  • 2019-09-28

  • 2023-04-25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
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大全,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2024,更多一朵甜美的笑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