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 > 地图 >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2024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相关栏目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课堂教学案例撰写读后感 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读后感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儿童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与评析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后感 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读后感 走进经典案例教学读后感 做创造的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读后感 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后感 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方法读后感 物理案例教学论读后感 数学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行与思读后感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读后感 系统化教学设计读后感 数学教学评价读后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读后感 数学教学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读后感 数学教学实施指南读后感 新编数学教学论读后感 超越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法读后感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书刊读后感 去伪存真,使教学游戏活动主体化读后感 数学小学作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读后感 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读后感 中学数学教学论读后感 数学新课标自主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热门栏目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推荐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

(共 7252 篇)

  • 1、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600字

    面对学生的差错,很多教师也想变事故为故事,却往往不知如何操作。化错教学有秘诀吗?如何才能实现化错教学?

    后来工作室要研究错题,就卖来华应龙这本《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的书,拿到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认真研读,被华老师的人生及化错教学这种理念深深吸引,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受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不足,甚至离奇,与正常的认知过程结果完全相左。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差错是其关于数学知识的自主的、大胆的、真实的、常常又是独特的建构。如果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学生自己的想法被压抑着,也许很少有差错,但却缺少了自主、少了真实,更谈不上创新,谈不上成长。

    什么是化错?就相华应龙说的那样,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误为正确,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化错更重要的是把差错融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果教师能艺术地处理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把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单的反馈也收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错误,通过这些我可以看得到孩子的思维方式,看得到孩子的思考过程,真的是极好的教学资源。

    如果课堂上一个错也没有,这样的课还需要上吗?这样的教学是无意义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教师的义务。

    有时我在想,错误随处可见,为什么没花点心思在这些错误上呢?想来是自己的功底不够,往往没能去深抓错误的本质,却用正确的答案来埋没创造的机会。

    读了这本书,对待学生的错误又有一个新的认识,好书带给我太多的思考,我要慢慢去消化,慢慢去体会,慢慢去理解。

  • 2、 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读后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斯苗儿老师主编的这本《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来到我的书架上已有几年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有关数学教学的书,我细细地读过一次,翻阅过许多次,不管哪一次,都能带给我新的感受,教给我许多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经验和理论指导。

    在本书中,分27个专题,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编写了教学目标的制订、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改进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方面的内容。每一章有主题内涵、案例描述与评析、观点与思考、资料链接这几项内容组成。主题内涵主要从理论上作简要的阐述,帮助教师明理解惑;案例描述与评析结合丰富而典型的课堂教学实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行为;观点与思考是在案例描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对主题内涵作更为具体的分析与思考,有的还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资料链接系统地收集和摘录了与该专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该专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看了以上的内容安排,不得不感动于这些数学教育的领路者们为了把我们这些尚算不上成熟的数学教师领进数学教学的大门,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这是一本可以放在枕边、案头时时细读、经常查看对照、引领教学实践的好书呢!而我的表达尚不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优点和它给我的收获,只能简要记录一点自己的感想。

    一、目标设定要合理、清晰、可发展、可实践

    以前我只知道参考书上有目标,备课时抄过来就可以了,也没做多大的研究,以为自己备的课能完成这些目标就可以了。原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教学目标不但重要,甚至于教学目标没有定好,一节课设计上下来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呢?要想有高效的教学效率和效益,教师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精心设计好的教学目标。胸有成竹,才能放手做好。

    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从整体上着眼,牢牢把握住学科教学总目标,还要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在设定目标时,还要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实现,不能像过去的数学教学只重知识和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只重结果不重学习过程。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在目标设定时也要取重舍次,才能使学生学得塌实、深入。如要面面俱到,必定要如蜻蜓点水,轻轻掠过,在学生心里留不下什么痕迹,反而手

  • 3、 读《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有感

    读《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有感

    杨冬晴

    近日,有幸得到赵俊特级工作室赵老师的推荐,阅读了一本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之——《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全书以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了解了与国内历史课堂教学有着很大差异的国外历史教学案例。它让我们看到了国外历史课堂教学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独特的教学方式、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一样的师生互动、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等等。现跟大家简单分享如下:

    一、宽领域的教学内容

    国内历史教学的内容基本以政治、经济为主,其他领域则很少涉及。而国外历史教学的内容则宽泛得多。比如,涉及科学领域的《疾病是怎么传播的》《原子分裂是好还是坏》;专门研究妇女地位的《1900年以来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涉及体育方面的《这是友好的运动会吗》,等等。学生历史学习的眼界十分开阔。

    二、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1、国外历史教学目标中,"分析""评价"之类的要求居多,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而达到的能力层次高了许多。一旦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要求,将对其学习任何学科都有益处。比如,在案例4《历史解释可以改写吗》中,教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学生通过审查和分析与具体事件相关的原始材料,判断与该事件相关的解释是否能得到原始材料的证实".再如,案例26《歌曲中的美国大萧条》中规定:"提出关于他们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的问题和假设".这样的教学目标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史证意识与质疑能力方面的发展。

    反观国内历史教学目标,大多是"了解""知道""复述"等识记层次的要求,对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较少,因此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然有所欠缺。

    2、目标中还涉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比如,案例26中提到的"描述历史题材与其他科目、当前事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3、涉及其他领域的培养目标。比如,渗透公民理念的教育,案例29《为什么学习历史》。

    三、丰富的教学资源

    1、丰富多彩的文字材料。国外历史教学案例中文字材料的选择相当具有代表性,可读性强,且角度更全面。比如,案例14《澳大利亚是阳光的吗(上)》中选用了一个故事性材料《安妮·奥基夫的故事》,可读性很强,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这样的故事入手设计相关问题,不正是非常有效的情境教学吗?再如,案例12《1900年以来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上)》中,教师提供了妇女运动、阻力、妇女参政权——漫画家的观点、"调解"议案、支持妇女选举权的论据、反对妇女选举权的论据等等,许多角

  • 4、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新媒体部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构主义传入中国。提到建构主义,大家就会想起中国早期的教育改革。我对于建构主义的认识也只是教科书中对于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的描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课堂上,老师推荐了《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这本书。不确定它对认识建构主义或教育改革有何影响,但这本书确实对我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讨论教育,免不了讨论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发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主要是教室中。课堂教学案例就成为研究某种教育思潮的载体。本书以课堂教学案例来解释建构主义。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提倡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指导原则;创设建构主义环境。

    书中提到"学校及其教师都能够同时实现两项目标——既以学生为中心,又能成功地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我的理解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予学生需要的帮助。一味的要求、命令学生完成某些任务,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阐明问题的本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解释问题。"教师应该在学习上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问题的本质。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教师不是要命令学生而是让学生思考概念、探究问题、自由地接触新信息。

    "为什么学校里没能出现更多的思考呢?我们的观点是——对许多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中的模仿方法是必须接受,不能放弃的……这种方法已经长期统治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决策。"刚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是不是传统教学真的会禁锢学生们的思想。有时候正确与否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听多了自然觉得是正确的。这种长期形成的"正确"真的是会影响人的看法、观点甚至思想。

    家长和老师都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时感觉所学习的科目索然无味,这不是学科领域本身的问题,建构主义范例将这种缺乏兴趣更多归因于学生所接受的教法。所以比起内容,方法更重要。

    建构主义对于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书中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阐明问题的本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解释问题。"教师应该在学习上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问题的本质,提出具有相关性的问题,找到认识学生思维方式的突破口,形成关于教师角色和教学过程的一个特别的参考体系。了解每位学生的观点都是通往个性化教育的

  • 5、 《课堂教学案例撰写》之读书笔记

    《课堂教学案例撰写》之读书笔记

    一、案例的格式(1、案题:即文章的题目,要求具体、生动、形象。2、案情:写清事件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情节、高潮、结局、戏剧性冲突等。3、案析:表述作者的看法和分析,进一步揭示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与案情结合起来,上升到理论,是对事件的有感而发。)

    二、案例的写作技巧(1、选择复杂的情境:发生和发展有多种可能性,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2、揭示人物的心理: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3、具有独到的思考:思考水平的高低决定案例水平的高低;)

    读后感想:

    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述形式。我们在书写教学案例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事件的真实性:不允许凭空捏造和杜撰。

    2、事件的典型性:具有普遍意义,但非常感人,文章短小精悍,却要小中见奇;

    3、对案情分析要精炼。

    对于刚刚开始研究教学案例的老师们来说,特别容易混淆案例与其他文体,因此,我们在撰写前,应该特别注意案例与其他文体的区别,比如: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论文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以记录为目的,同时兼有议论和说明,案例讲的是一个故事。

    2、案例与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设计是事先设计的思路,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实录是对整个教学情节和过程的描述;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典型事例。我想只有弄清楚了这几者的区别,我们在撰写教学案例时才不会走弯路。[http:///为您编辑]

    还有,我认为案例不是对教育教学某一过程,某一情景的简单记叙,而是反映一定的新的教育理念。案例所竖起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如盐溶于水的鲜活文本,读者朋友完全可以与这些文本进行愉悦的对话,从而领悟共同的教育教学智慧,把握新课程的精神,获得行动的启示,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对于我校正在开展的市级课题而言,老师们撰写的案例更是必须的基础研究资料。

  • 6、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读书笔记是读者将自己在阅读时获得的资料或者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的一种文体。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读书笔记栏目的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英语教师读书笔记《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最近,阅读了《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一书,给我以心灵上的触动! 从《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很多优秀的老师很好地关注沉默的孩子;描述了后进生的转化过程;给于学生关爱和尊重,使学生获得了进步的动力与源泉。他们都能真正赏识这些孩子,他们掌握了一种教育的艺术,爱的艺术。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一位女孩,被国内教师评为缺乏数学脑子,却被美国老师赞为具有数学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一个厌学 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以性命担保。爱波斯坦,世界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专家之一,然而在读书时却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称我曾是智障者《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所展示的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它为我开启的,是教育的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一、真爱学生,才会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的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教育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决非是学习的能力。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

    二、真爱学生,不会将学生的骄傲看作甚于毁灭其自尊和自信的洪水猛兽,将不吝于对学生的赏识,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心上和赞美之心;将小心地呵护孩子的梦,而不会做一个偷走很多孩子的梦的小偷,将用赏识为孩子提供梦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这份爱心,为学生未来的奋斗岁月里提供阳光的动力,会成为孩子翅膀下的风。

    三、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要求教师们善待每一个生命,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到伤害的孩子。《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为教师们种下了一个信念--每个人都

  • 7、 《儿童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与评析》读后有感

    《儿童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与评析》读后有感

    走上讲台已经有三个年头了,执教英语也整整三年,为了站稳这个讲台,我和老师们不断的磨课,不断的写反思,渐渐的便有了自己写的英语教学案例,但什么是案例,你知道吗?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总结就是:

    教学案例,是以叙事的形式来描写富有深刻道理的教学事件。它具有叙事的一般特征:背景、冲突、问题、活动方式以及结果。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效果,包含着具体的处置方式和特有的教学理念,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情感。教学案例具体形象,描述真切,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切感。因此,在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儿童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与评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撰写教学设计易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1.s教学案例

    10.it's 3:15 !教学案例

    11.do you like pears?教学案例(2)

    12.this is his body教学案例

    13.story:its time to教学案例

    14.es clean教学案例

    每个案例,都有针对性地进行描述、接着就是教师对案例中的课的反思,并且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该案例的点评,最后还附有相关问题的思考,从而使你对该案例中所蕴涵的道理有更深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最大收获是学到了许多英语课堂的教学技巧,这本书集合了众多有经验的老师如何处理课堂的意见,我想这对于我即将要进行的实习和以后参加教育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本书里,有好多值得学习的案例,在这里我就其中一个案例谈谈我的看法。这是一堂小学五年级的英语课,《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案例中的课堂实录并没有引起我的关注,吸引我眼球的是这堂课上完后的后续工作,及学生的成果积累,令我深深佩服,其中就有学生自己制作的食物名称词汇表,收集的食物的句子,自编的食物的歌谣,等等,这些是公开课里无法完成的,但是可以延续的后续内容,这位老师把公开课的后续工作做的完整有意义,把公开课作为资源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令我感到惭愧,我的公开课上完后顶多自己写个教学反思,从不会这样精致的去延续这堂课,而这位老师给我做了一个好榜样,我想今后自己的课,不光要严谨的备课,精彩的上课,更要创新的延续这堂课,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英语老师需要注意的地方。

    《儿童英语优秀教学案例与评析》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乐趣,也教会了我许多英语课堂的教

  • 8、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书笔记1000字

    《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读书笔记1000字范文: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构主义传入中国。提到建构主义,大家就会想起中国早期的教育改革。我对于建构主义的认识也只是教科书中对于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的描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课堂上,老师推荐了《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这本书。不确定它对认识建构主义或教育改革有何影响,但这本书确实对我有不小的启发意义。

    讨论教育,免不了讨论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发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主要是教室中。课堂教学案例就成为研究某种教育思潮的载体。本书以课堂教学案例来解释建构主义。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提倡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指导原则;创设建构主义环境。

    书中提到“学校及其教师都能够同时实现两项目标——既以学生为中心,又能成功地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我的理解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予学生需要的帮助。一味的要求、命令学生完成某些任务,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阐明问题的本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解释问题。”教师应该在学习上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问题的本质。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教师不是要命令学生而是让学生思考概念、探究问题、自由地接触新信息。

    “为什么学校里没能出现更多的思考呢?我们的观点是——对许多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中的模仿方法是必须接受,不能放弃的。......这种方法已经长期统治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决策。”刚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是不是传统教学真的会禁锢学生们的思想。有时候正确与否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听多了自然觉得是正确的。这种长期形成的“正确”真的是会影响人的看法、观点甚至思想。

    家长和老师都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时感觉所学习的科目索然无味,这不是学科领域本身的问题,建构主义范例将这种缺乏兴趣更多归因于学生所接受的教法。所以比起内容,方法更重要。

    建构主义对于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书中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阐明问题的本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解释问题。”教师应该在学习上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问题的本质,提出具有相关性的问题,找到认识学生思维方式的突破口,读书笔记形成关于教师角色和教学过程的一个特别的参考体系。了解每位学生的观点都是通往个

  • 9、 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读后感范文一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这本书,感受颇深。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则依赖科学的教学理论,这种教学理论必须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础。

    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了怎样教而忽视了对学生真实思维活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即关注学生怎样学。在各类期刊杂志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名师教案,而很少见到学生学例。如果脱离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分析,那么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最多只能算是简单的经验总结,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教学思想。

    从书中我知道了,在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数学知识内容的体系,更要了解每一个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了解了学生具体某一阶段的认知特点之后,才能针对这些认知特点来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抓住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也使教学方法易于被学生接受,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只有在了解了学生具体某一阶段的认知特点之后,才能把握好拓展知识难度、挖掘知识深度的这个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之前,先要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这也是备课的重要部分,它也是传统说法中备学生的新内容。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策略,它也适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在了解了学生之后,我们才能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

    其次,我认识到作者提倡把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置于问题情境中,把解决问题贯穿于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进行解题的一般策略,并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向非数学能力迁移。她的这些观点是把数学学习的目的向更深层次挖掘,揭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学会知识内容本身就可以了,也不是学会解决现在的数学问题就可以了,而是要学会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我也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类似的观点如果将数学教学仅仅看成是一般数学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那种照本宣科式的传授),那么即使包罗了再多的定理和公式,可能仍免不了沦为一堆僵死的教条,难以发挥作用;而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就可以由不多的几个公式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生动结论,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威力。学生所受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将在学生的未来无时无刻地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他们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仅

  • 10、 《做创造的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读后感

    《做创造的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读后感

    新课程的理念和传统课程理念有很大的区别。我国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一直以来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问题,如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等等。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严重的教鱼不教渔、重知识轻创新现象,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普遍存在,培养出的学生大凡是知识型的,而非能力型人才。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只会扼杀人的创造性,扼杀民族的创造性。针对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知识、能力、道德、情感、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新课程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是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好了,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处理不好,则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因此,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一次挑战,是他们必须把握住的一次机会。

    这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从数学教学的不同内容,对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究和解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想。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回归生活,关注学生体验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又一聚焦性话题。但,课堂教学引入生活世界内容,是必须坚持教学的目的性原则的。目前,许多小学教师都热衷于对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认为这是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节好课或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的体现。他们苦思冥想竭尽全力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却忘了课堂的教学目的。另外,课堂教学引入生活世界内容是不能架空文本,远离文本的,应根据形式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联系生活用好用活教材,并适时适度地引进生活世界的有关内容,通过自己的再创作,使教材内容更具科学性、结构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预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呈现两种极端的情况。

    一是预设太多,生成不够。二是过分生成,否定预设。新课程实施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第二种。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并不表示摒弃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要在预设的基础上完成,预设越充分、科学,生成就越自然、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

    三、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针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新课程提出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接受

  • 2019-10-20

  • 2019-09-28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21-08-28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23-05-06

  • 2021-09-01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2-09-22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20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2024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