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 > 地图 >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2024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推荐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

(共 8687 篇)

  • 1、 我读书,故我快乐1200字

    我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女孩,每年过生日,我总会缠着爸爸给我买几本书,倘若你来到我的卧室,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准是正对着房门的一个大书柜,里面全装着我的书。

    我爱读书,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一个兴趣。妈妈说,我小时侯说话特别早,生下来五个月就会喊爸、妈了,但只会说一个字,七个月大的时候,就整天抱着幺幺给我买的学儿歌,咿咿呀呀地读个不停。由于我整天读,所以幺幺说,那本书我一岁的时候就背得滚瓜烂熟了,从第一首背到最后一首,再从最后一首背到第一首,整天围在她耳根旁吵。至今我还记得那本书的最后一首,也是我小时侯最喜欢的一首梳头歌:小姑娘,会梳头,一梳梳到麦子熟

    现在,我读的书自然比小时侯多多了。从启智趣味故事到365夜,从爱丽丝梦游奇境到四大名著,从唐诗三百首到知识改变命运,从世界未解之迷到世界自然奇观,从十万个为什么到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工具书,像英语语法指南和实践,最多的是作文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直到初中的,应有尽有,以前我过生日,邀同学来我家玩,同学们一进来就在书柜里拿书看,有的还说:你可以开一家图书馆了。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喜欢读书,因此,我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让我深深地迷上了读书,也因此让书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了我孤单寂寞时的好伙伴,成了能牵动我心的知己。

    即使在寂静的冬天,我也能享受到书带给我的快乐。拿起一本小人书,搬一把躺椅,坐到阳台上,对着皑皑的白雪读书,任温暖的阳光肆意地抚摸我的脸,任习习的微风轻柔地拨弄我的发,这一刻,好不惬意!我仿佛已经完全融入到扣人心弦的紧张的故事情节中去了。读书,让我感受到了激动人心的喜悦。

    早晨,当一缕阳光射进我的房间,我便起身,推开窗户,享受着和风的轻吹,我展开书页,在

  • 2、 我信故我在_900字

    很多很多个这样的晚上,暗蓝色的天光随着风声渐渐弥散开来,路灯亮起来,烘托出一圈又一圈模糊的光影。我坐在有三十多人的教室里看书、做题。头顶是煞白的灯光,笔下是一遍又一遍枯燥乏味的演算。抬起头,眼前充斥着一条又一条泛着白光的影像,我眨了眨眼,又埋下头去,心里什么也没有。

    有时候,心里生起一股疲倦与厌烦。好似孤海泛舟,四周皆是黑暗,远方隐约有灯塔发出的微弱的光,你使尽全身力气向前游去,却发现一切皆是徒劳,皆是虚幻。所有的爱与恨,所有的愿望与牵挂均被现实的黑洞亏空,吞噬,变为心上无法填补的缺口。我还能相信什么,生命空洞洞,所有的鲜美的外表均是假象,独有信仰熔成的闪亮而坚硬的内核真正存在。

    那天午夜,我从睡梦中惊醒,坐在床上久久回不过神来。梦中的少年在倾盆大雨下狂笑不止,世界如同一个黑幕压在他身上,梦中充沛的雨水如同一条黝黑的光河,延伸在他近乎偏执的笑容里。故作姿态的笑,嘴角夸张,昭彰遮罩,笑里藏着几把尖刀,伸手接住锐利的刀锋,握着刀刃拗到支离破碎鲜血喷射而出。在那样寂静的夜里,四周只有室友沉睡发出的细微的鼾声,我似乎听见心中那坛死水泛起轻漾。这时,才意识到,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才不至于跌入未知的黑洞中。

    一路向北,在一遍又一遍进行加减乘除那古老而简单的算法以至快要发狂时,我对自己说。一路向北,在希望被现实无数次开方开方再开方直到小得自己都快要看不见时,我对自己说。一路向北,当被困难与挫折打击到趴下陷进泥泞里快要抬不起头来时,我对自己说。

    一路向北。正是这样简单的坚持与偏执支撑着我走了这样久,它已变成一种信仰,发着熠熠的光。“北”是希望,美好,是梦想在的地方。我没有黄金万两,没有可以拼的老爸,但我始终相信,只要一路向北,满目荆棘终会开出似锦繁花,消逝的是暂时的痛楚,留下的是弥远的花香。

    我相信一切情绪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

    我相信美好总比失意多,快乐总是比痛苦长久。

    我相信世界是真实的,人生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苦难都有原因,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值得我相信的,即便被刀光剑影无情刺伤,每一个“我相信”,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我存在”。

    因为相信,所有的苦痛在这一瞬间轻得如同一片薄雾,你真正存在于这个世上,向着前方,欢快地狂奔而去。

  • 3、 我思故我在 900字作文(精选)

    思考本来是人类最引以为豪的本领,却渐渐式微。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代替了思考,人也不再以独立的人存在,而沦为他人的影子、附庸。若想摆脱这种跟从依附的状态,必须重拾思考的良习,方能做到真正的存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夫子就发现了思考的重要性。前人的思考成果化为一纸公式、定理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已省略了太多思想碰撞的火花,若不思考,囫囵咽下,怕是难得其中三味。唯有深入思考,仔细推敲,才能领悟根本,将知识融入自身血液。若有钻研得更深者,或许还能开辟新的航道。

    摇滚歌手汪峰曾用音乐质问:“随波逐流或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的确,在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当下,太多的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或者说主动放弃了思考的能力,而成为一池碎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似乎是最保险的方式,人们都选择沉默的空白,隐身于大众的底色,或是在本就不明不暗的画板上随手涂上非红非绿的一笔。为何不思考?可能是因为思考带来的“愤怒”,亦即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所感到的痛苦。但我们有必要去触及这种痛苦,正是它让我们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想要奋斗,想要去改变。柴静亦说:“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它能刺破表面虚假的平和直入内里,让人意识到自己的缺憾,从而更努力地去弥补。正常人膝盖破了都会痛,只有下肢瘫痪了才会麻木无感。而一个人的思想要是“瘫痪”了,他就无法区别于别人,这才是的悲哀。

    记得在《无比美妙的痛苦》里,海蓁则说:“每个人都想在世上留下点遗产,想要比死亡更长存。”于是有人戎马一生,驰骋万里,打下的江山终在朝代更迭中易主无数;有人建造豪华的宫殿,却在风吹雨淋中渐显老态;秦始皇精心设计的兵马俑,在出土后,几千年前的瑰丽色彩瞬间黯淡。没有什么能长存于世,永垂不朽,除了思想。历史浪涛卷过一阵又一阵,所有的物质终将消失,而思想却是繁花之上又生繁花。大火烧尽了布鲁诺的尸骨,却无法阻挡日心说带领物理学走向新纪元;思想警察可以禁锢温斯顿的手脚,却无法打消他对自由的热望……

    思考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福音,难道我们要亲手毁灭它吗?尽情思考吧,这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 4、 钱钟书《论快乐》读后感
    钱钟书《论快乐》读后感

    钱老的书中总是透露着幽默和睿智。记得高中时捧着《围城》,几个同学看的时候笑得抱成一团。《论快乐》是钱老《写在人生边上》小集.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想到的跟以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现在再重读这篇文章时,感觉也是跟原来不同的,绝不是原来单纯地觉得好笑。现在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深层次的涵义了。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直白,它需要细细品味,像酒一样,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实。同时也能体会到智慧的深邃。《论快乐》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智慧的文章。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再说“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

    掩卷沉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的瞬间,因为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筛.,把落伍的给清理出去。这个时候,他还能快乐吗?

    钱老在文章的末尾写到,“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得玩笑。”“矛盾”这个概念小而理解就是对不相容的事物的一种描述,大而解释则又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能将不管多大的问题给简而化之,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但同时又神圣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哲学也不例外。那与快乐相矛盾的事物是什么呢?痛苦、绝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来概括,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出快乐的具体概念呢?钱老在文章中也没有给快乐下定义,但是他说了这么一句,“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

  • 5、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000字-我思故我在

    青灯黄卷。我缓缓捻起书页,思考着生命的命题,思绪随着月色渐飘渐远,化成无垠的惆怅。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生活,直抵其核心。

    《苏菲的世界》一书以跌宕起伏的侦探情节为背景,穿插着描述了世界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从德谟克利特到笛卡尔细致入微地表述了自古以来全人类的哲学信仰,带我洞见了人类正在不断变化的世界观与自我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自然宇宙、人类生命,世间万物的各种事物不断冲击与交融,形成了当今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

    如果说人类哲学史是一条车轨,那么文艺复兴时期就是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得一样: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对于之前完全迷信宗教的观念,在那个时代有所作为的哲学家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他们开始怀疑,提出泛神论的学说,提出上帝即自然的观点,对后来柏拉图提出理想型世界的理论影响深远。介于时代背景的取向,有一部分人受到了教会的残害。他们在这个时代的缝隙中踌躇独行,他们的肉体亡于当代,而思想却盛于千秋。

    纵观全书,从古至今人类都在试着诠释着同一个命题生命哲学,在这一主干下有若干分支。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则用这一宗教的学说与方式解释着对生命的看法。显而易见,他们从同一起点出发,走过不同的道路,但最终都抵达同一个终点。这就是哲学的妙处。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框架定义某个学科,因为每一样智慧都是相通的。依我拙见,所有的学科皆是哲学的分支,而他们的所有最终都要上升到哲学层面。

    书中令我印象颇为深刻之处有三。

    首先是公元前四百年的雅典神秘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对于人类最高智慧的认知一改前朝主流,提出最聪明的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的人。这种观点与我国古代的大智若愚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人类本身自我认知的一大提升。他还指出,每个人只要运用自己的常识,都可以了解历史。这对于当今对未来有无限憧憬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正面表述出历史与哲学的相互交融。

    二是柏拉图回归灵魂的渴望。他执着于关注永恒不变的事物和流动的事物。而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常量,也关心人类道德与社会中永恒不变的

  • 6、 我读书我快乐读后感

    我读书我快乐读后感范文一

    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一日不吃饭,肚子饿的慌。一日不读书,脑袋空荡荡。这是我上学以来的感悟。也说明了书对人的重要性。书像一盏明灯,它让我们看到历史的长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它可以让我们预知未来的发展,让我们从书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学到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历朝历代出现的伟大人物和名人名家都是博览群书,才所建树,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教育家孔子说:唯有读书高,半普论语定天下。从小立志的徐霞客,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正因为小时候发愤读书,才写出惊人的诗篇,一代伟人毛泽东通今博古,研究军事,研究历史,才取得中国革命伟大的胜利。

    冰心奶奶告诉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所以老师经常留课外阅读,我妈妈经常带我去图书馆看书,而且买了很多书,有《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天地》、《地球奥秘》、《上下五千年》、《唐诗三百首》、《三字经》每当我有新书时,我就抱着新书爱不释手,看得废寝忘食,越看越有趣,越看越快乐,我看了《上下五千年》知道了历史的兴亡,从人类的起源说起,经过进化,经过各个朝代,直到今天我们才有这个发达富强的国家。书里面有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到此完。而且我还知道每个朝代都有各的特征。江山代有人才出,个领风骚数百年。如:夏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佳话。商汤纣王,荒淫残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时代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屈原、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通天文地理,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南北朝的祖冲之计算出了圆周率3.1415926唐诗、宋词、元曲、明说、清朝十二帝我记得清清楚楚。

    这些书中最使我受教育的、使我最难忘的就是《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它让我知道了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勤奋刻苦的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学校到处都是名人名言的标语,给我们创造了读书的气氛,还有辛勤的园丁用知识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成长,读书已经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让我以书为伴,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大家天天读好书,天天快乐!

    我读书我快乐读后感范文二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

  • 7、 《我读书我快乐》读后感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姑娘,眼睛小小的,眉毛黑黑的,身材瘦瘦的,今年上三年级。 我从小就爱看书。一走进我的房间,桌子上,书柜里,像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每天我一有空就捧着书本看。有一次妈妈喊我吃饭,可书本里的内容吸引了我,我眼不离书地说:马上。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催促我吃饭,我还是只说马上,没有动身。妈妈走过来把我的书合上,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去吃饭。妈妈对爸爸说:你女儿是什么马呀,就会说马上,可这马也太慢了吧!我和爸爸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我早上吃了米饭,到了中午妈妈问我吃什么饭,我张口就说:外甥打灯笼照旧。妈妈说: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我开心地说:当然是从书上学的呀。 还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我爱不释手,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大自然的知识,了解了不少宇宙的奥秘。我越看越喜欢,心里就像白砂糖加蜜甜上加甜。 小朋友,书给我带来了快乐,你们有什么好书,一定要和我一起分享哦! 妈妈说读书是一种品味,老师说读书是一种品味,我也觉得读书是一种品味。

  • 8、 我快乐我读书读后感

    我快乐我读书读后感(一)

    读书,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我也很喜欢读书,对于我来说,书,就是我的知心朋友,他教会我知识,并与我倾心交谈。

    书,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当我感到无聊的时候,我就找来我的朋友陪伴我。有一次,我在家闲得没事做,就随手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当我读到书里的主人公做了一件让人不懂的事情时,我就会边往下看边寻找答案,心里非常想知道主人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带着这些疑问,我情不自禁地接着往下看。我就这样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在书中寻找着答案,直到妈妈喊我吃饭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读了一上午了。这样的好书,我有很多,也读了很多,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引人入胜,有时真的让人废寝忘食。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因为我这位朋友实在是太吸引我了,让我永远都不会感到厌烦。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明师,指明我生活道路上前进的方向,给予我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我喜欢这位知心朋友,也喜欢给予我知识的老师。

    我爱读书。因为,我读书,我快乐!

    我快乐我读书读后感(二)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贵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吮吸着智慧的乳汁;读一本好书,就像沐浴着知识的阳光;读一本好书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使我受益匪浅。

    我从读书中曾找到了黄金屋;找到了颜如玉;还找到了一把通向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但我找到最多的是快乐。每当翻开一本新书,那种快乐、激动与强烈的求知欲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冲击着我的大脑。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饿狼,吞食着新鲜的猎物。

    我遨游在书的王国中,与大诗人李白一起望明月、思故乡;与大作家冯骥才一起感受珍珠鸟的美妙和亲切;与童话大王郑渊洁一起在皮皮鲁的家中游玩嬉戏。书中那优美的语句让我舒心,愉快;书中那曲折的情节让我时而悲伤,时而欢喜;书中那一句句名言更加激励我坚定目标,奋发图强;书中那一篇篇同龄人的文章让我感到惊讶,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书是我困境中的力量源泉,沮丧时的精神食粮,失败时再次崛起的希望。我读书时那种求知欲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知识海洋。我读书,我快乐,因为书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我快乐我读书读后感(三)

    王梓润从小喜欢读书,喜欢阅读,喜欢书里面的故事,喜欢书里

  • 9、 我平庸,我快乐

    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我平庸,我快乐》,思着平庸与快乐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恍惚与朦胧中,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一念之间,自己成了一位知名人士,金钱,名利纷至沓来。

    原以为可以无悠无虑地生活,不必再去追求什么。可是,事与愿违,作为一名知名人士根本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整天忙忙碌碌,剪不断的忧愁萦绕在我的心头,皱纹悄悄爬上了我的额头,终于,我累倒了。

    一阵清风徐来,惊醒了梦境中的我,依旧是原来的我,平庸的我,我为之庆幸。庆幸平庸的我却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汪国真曾说:你要活得快乐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你要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平庸些。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平庸也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平庸中,我们可以独自享有好心情;平庸中,我们可以仔细品位生活;平庸中,我们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

    是平庸,给了我快乐。生活对非凡人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一道题,复杂得永远解不清。但我的生活简单得像一颗透明的水滴,一首诗,一支歌,一片绿叶,让平庸的我却快乐得如同仙女一样飘起来,一直飘向天国。我成了最容易满足的人,一句宽心的话,一张温暖的笑靥,一个会心的眼神,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精髓的祝愿,我的心就流淌出一条喜悦的河,轻松地欣赏着美丽的世界。

    我喜欢平庸,平庸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心平气和地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这样就可以无愧于心地对自己说;我平庸,我快乐!

  • 10、 钱钟书的《论快乐》--读后感

    钱钟书的《论快乐》--读后感

    钱老的书中总是透露着幽默和睿智。记得高中时捧着《围城》,几个同学看的时候笑得抱成一团。《论快乐》是钱老《写在人生边上》小集此文来源于网络中的一篇文章,我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的,想到的跟以往是大不相同的。因此,现在再重读这篇文章时,感觉也是跟原来不同的,绝不是原来单纯地觉得好笑。现在则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章的深层次的涵义了。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直白,它需要细细品味,像酒一样,越品越感受到它的真实。同时也能体会到智慧的深邃。《论快乐》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智慧的文章。文中对“快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诠释。首先说它是易逝的,“欢娱嫌夜短”;再说“永远快乐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地不能成立”;接下来又向读者阐明快乐是人生存下来的催化剂;然后又说明快乐其实是精神层次上的感受;最后作者坚定地认为“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这里前面的“快乐”意味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后面的“乐观”这个精神意义上的涵义才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快乐。而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掩卷沉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面对的、经历的、回想的大多数是拼搏时的艰辛,失败时的痛苦。而成功时的快乐则是奋斗过后的一个界碑,那只能是一瞬间的感受,进步的人在快乐瞬间过后,便会越过这个界碑,朝下一个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又将会面对艰辛和痛苦。而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着“快乐”,但那也会是短暂的瞬间,因为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筛此文来源于网络,把落伍的给清理出去。这个时候,他还能快乐吗? 钱老在文章的末尾写到,“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得玩笑。”“矛盾”这个概念小而理解就是对不相容的事物的一种描述,大而解释则又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哲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能将不管多大的问题给简而化之,用一个概念就概括了,但同时又神圣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都处在矛盾之中,哲学也不例外。那与快乐相矛盾的事物是什么呢?痛苦、绝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来概括,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谁能给出快乐的具体概念呢?钱老在文章中也没有给快乐下定义,但是他说了这么一句,“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他反对将“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并且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由此就递进得到了“人生虽不快乐,但仍然乐观”这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5-06

  • 2019-09-25

  • 2019-10-09

  • 2023-06-28

  • 2023-03-13

  • 2019-09-21

  • 2023-06-08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20

  • 2023-06-08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1-04-28

  • 2023-06-23

  • 2021-04-22

  • 2019-09-21

  • 2021-04-26

  • 2019-10-16

  • 2023-05-20

  • 2021-08-25

  • 2019-09-20

  • 2023-06-2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04-22

  • 2023-06-23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04

  • 2021-04-03

  • 2019-09-22

  • 2023-05-11

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2024我书故我快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