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 > 地图 >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2024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推荐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

(共 8262 篇)

  • 1、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孙中山一生的经历,从小思想前卫的他,似乎注定有一番作为。他从小热心,善良。对当时政府的腐败感到深恶痛绝,再听别人讲着英雄事迹和海外的政治观念,为后来的起义埋下了种子。

    他在历史上的威信不只是一点点,至少中国人民视他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因为他为新中国的建立,有着莫大的贡献。孙中山从小就特别聪明,对世界上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后来他与母亲去了檀香山,并在那里学到了很多海外的知识。就在那时,他对祖国的腐败无奈至极,因此萌生了一个远大的抱负。

    他的爱国情怀激励了很多人,他的思想观念也影响着很多人,使很多人与他出生入死,死而不惧。让人敬佩的是,他拼死起义并不为了权势,地位,为了能起义成功,他甘愿让出大总统的位置。

    孙中山终身的憾事,就是没能为母亲尽最后一点孝道,他这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到处奔走,没能顾得上家中的家眷。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气度让大家感慨万分。从起义到新中国建立,有很多伟人都值得我们敬佩但是,孙中山是第一个敢于站起来的伟人。更值得大家去尊敬和爱戴,宋庆龄是女中豪杰,她是因为孙中山才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为革命付出了一生,这更体现出了孙中山先生的高风亮节。

    他曾说过一句话,我仍记忆犹新。他说:革命不成功,谈不上生日。革命成功了,天天都是生日。不错只有国泰才能作文民安,只有国富才能民强。这种不自私自利的行为,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只有具有这种气度的人,才能让大家心悦诚服。也就是因为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才能使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因为他们互相信任。在现在的生活中,也应当如此。朋友之间只有互相信任,友谊才能长久。但是信任是建立在个人的品行上的,若一个人的品行不端正,那么这样的信任就是盲目的,再看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每一个故事,都能体会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就连当时海外的人士也对他赞美有嘉,能做到像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怎么还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这本书让我们重温了当年革命的一些感人事迹,是由孙中山的孙女撰写的,从他的孙女对他的崇敬程度就能知道,他是多么的伟大。一个勇于为国家的富强献出生命,难道不值得大家永远记住他吗?他在小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了之后不让我的生命就此结束,当时的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却成真了,他永远的活在了大家心中。

    这一生,他多的是胆战心惊,但是没有耕耘,又哪来收获呢?他的努力换来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完成了他的梦想,永远活在了大家的心中。他的感人事迹和精神

  • 2、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1000字

    寒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能够抓住这个短暂的机会读上几本好书的话,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啊!而我碰巧抓住了这个机会的小尾巴,读了《我的祖父孙中山》这本书。此书由国父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所著,既表达了作者对中华名族的爱,同时也继承了孙中山的遗愿,弘扬了中华文化。

    孙中山先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伟人!可以说,他是真正的做到只为了百姓,却很少顾及他自己!

    辛亥革命,他为了能逼迫清帝退位,结束封建统治,他宁愿把大总统之让给袁世凯。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作为辛亥革命的结果,让很多人认为孙先生很 “软弱”,革命不彻底。但仔细想想,这也许正是孙先生的伟大之处: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放弃私利,一心只为百姓和国家谋福利!

    孙先生很有前瞻性,是他第一个提出要在西藏建立青藏铁路,只是当时孙先生无权也没有财力去实现。而今,青藏铁路已经成为我国连接西部的重要交通运输纽带,对西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感谢共产党的同时,也从内心深处敬佩孙先生具有的深远的历史眼光。

    我敬重孙中山先生,还在于他一生在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先生甚至在临终前还不忘革命,他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学生好好学习。

    我们都知道:学习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只有坚持不懈者, 才有希望到达目的地。李白之所以成为诗仙,不仅是因为他天资聪明,更重要的是铁杵磨针的故事启发了他,让他持之以恒地走上了学习的万里征程,最终成为才华出众的诗人。

    由此可见,求知并不困难,只要有恒心,勤耕耘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世界上不是许多具有这种精神的学者吗?

    马克思的才能是惊人的,这是因为他在学习上有持久精神和坚韧性。他认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鲁迅的文学修养是出众的。这是因为他在学习上有刻苦的精神,有恒心。他曾经说“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把握住时间就等于延长寿命。”

    然而我们身边的有些同学,他们不懂得“学贵有恒”的道理。他们认为天天学习太单调乏味,于是过起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还有些人,他们的理想十分远大,说了不少豪言壮语,但由于没有恒心和毅力,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一

  • 3、 孙中山的读后感

    孙中山的读后感

    《孙中山》讲述了中国伟大的人物孙中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事,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奔走一生,最后为救国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历程。《孙中山》前有序言,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再见了,翠亨村;第二章:海外求学;第三章: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第四章:讨袁护国;第五章:伟大的转变;第六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出生贫苦,祖籍广东,12岁时随哥哥孙眉到夏威夷去,到了意奥兰尼中学,全校的教师只有一个是夏威夷人,其余都是英国人,他们用英语进行教学。孙中山听不懂老师的话,更不认得黑板上的那些字2020。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认真学英文,最后他把英、汉两种语言相对地比较,英语较好学。他发现,英语有26个字2020母,由26个字2020母组成各种各样的单词。学校开设的课程是上私塾时所没有的,这些课程大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在三年以后,孙中山毕业了,他的英语语法课获得了全校第2名!后来他又到了奥阿厚书院读书,在学校一直是优等生。由于哥哥孙眉担心孙中山会变成一个洋人,就迫使他离开檀香山,回到翠亨村,这时他已经是一个17岁的大小伙子了。他有了新知识、新思想,胸中燃烧着改革的热情。他一面帮助家人做些农活,一面在村民中大力宣传社会改革,抨击腐败的中国政治和落后的社会习俗。 1883年11月,孙中山再次告别家乡、告别父母,到香港求学。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他从中央书院毕业后,改学医学,他想由医人而医国,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在西医书院念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宣传革命、策划革命上了,满脑子都是革命思想,见人就谈革命。孙中山从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当了一名西医师。但他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3年冬,他组织成立了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他先后组织了10次革命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继续组织发动革命武装起义,终于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由于孙中山轻信袁世凯,把总统之位让给了他,革命果实就这样被窃取了。孙中山又开始讨袁护国活动。粉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后,孙中山又奋起斗军阀。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后,为求统一,扶病北上,最后鞠躬尽瘁,为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成就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帝国,

  • 4、 少年孙中山读后感

    少年孙中山读后感(一)

    寒假中,在老师的安排下,我认真读了《少年孙中山》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大。

    《少年孙中山》这本书讲的是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先生青少年时代的故事,他少年时发奋读书,立志报国。青年时代。先是当医生,试图用治病救人的方式服务国家,后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必须革命。因此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以革命为业,终生努力。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孙中山先生那种为国家,为人民,心里永远想着整个中华大地的精神所感动,我从现在开始,就要以孙中山先生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做一个富有高尚心灵,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少年孙中山读后感(二)

    这个假期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这本书我给的感触最深。

    这本书描绘了孙中山童年和少年时代发奋读书,立志报国。青年时代,他先是当医生,试图用治病救人的方式服务国家。后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拯救中国,就必须投身革命,推翻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因此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革命为职业,常年奔波在国内外,宣传和发动革命。

    他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孜孜奋斗的一生。1911年,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宣告了统治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覆灭,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合上书,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觉的我们应该像伟人学习,趁现在早立志,多读书,读好书,积极汲取各种先进思想,像他一样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少年孙中山读后感(三)

    暑假里,我阅读了《少年孙中山》这本书。他那感人的故事、伟大的精神、爱国理想,让我深受鼓舞。

    《少年孙中山》讲了1866年11月12日,一个夜晚,孙中山先生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穷的农家小院里。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发奋图强,立志报国。青年时代,他先是医生,试图用治病救人的方式服务国家。后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拯救中国,就必须投身革命,推翻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因此他从青年时代,就以革命职业,常年奔波在国内外,宣传和发动革命。他一生,是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而奋斗的一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逝世前还留下了一份充满爱国情怀的遗嘱。 《 少年孙中山》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暗下决心﹕现在我一定要学习孙中山的执着精神与质量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像他那样做一名祖国的栋梁之材,报效祖国!

  • 5、 孙中山的故事读后感

    孙中山的故事读后感(一)

    今晚,我看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一本书,这本书写的是他的一生的故事。我今天看的部分讲的是孙中山的少年时期。

    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劳善良。6岁开始跟他的姐姐砍柴,每年还要替有钱人牧牛,空闲的时候,帮家里做零活。在劳动中,他身体锻炼得非常结实。孙中山不仅勤劳,而且正直勇敢,一直好打抱不平。在一次外出中,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逃脱了危险,还抓住了贩卖人口的坏蛋。

    孙中山不仅如此,他的记性还很好,老师教几遍的东西很快就能背诵,从来没有因为北宋不出来而在孔子像前罚跪。他渐渐感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就像老师提出意见:老师,我每天读书,不知书中讲些什么道理,这有什么用呢?这件事告诉我们读书是好事,但不能死读书。

    以上就是我今天看的内容,下次再继续为大家讲以后的故事吧!

    孙中山的故事读后感(二)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读了孙中山的故事,我才知道孙中山小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生活,和他相比我真的很惭愧。

    今天,我读了一个关于孙中山的故事,这一篇故事主要讲了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着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读完这故事,我觉得很惭愧。我平时不爱读书,读着读着就会犯困,妈妈说我没有心机去读书,所以读着读着就会犯困。

    孙中山的故事读后感(三)

    我在课堂上学了这样一篇课文叫《孙中山破陋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当时孙中山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样样活都干,孙中山喜欢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

  • 6、 孙中山传记读后感

    篇一:《孙中山传》读后感

    篇二:《孙中山传》读后感

    篇三:孙中山传记读后感

    篇四:《孙中山传》读后感

  • 7、 孙中山传读后感

    【篇一:孙中山传读后感】

    和平奋斗救中国!这是一位老人临终时的遗言,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奋斗,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竟不是自己,而是人民,他是谁?他就是孙中山。

    他是一位优秀的文人。

    孙中山的一生留下了诸多墨宝,但他却不以书法知名。他的书法作品风格多变,时而气势恢宏,时而儒雅清新,使其拥有了不同寻常的韵味。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便是书中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浑厚有力,只怕普天之下也只有孙先生能把自己的情感也融入到这几个字中,使它们显得如此厚重吧。除此之外,孙中山先生也是极爱读书的,他曾经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像这样把读书当成了自己的生活,又怎愁读不好书呢?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是他毕生坚持着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由此可见孙先生对人民是很重视的,我想,他被尊称为国父也一定不仅仅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的决议,更多的是天下百姓的心声和对其的尊崇。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大部分都是他将中国道统和西洋欧美各家学说综合整理而来的,少部分为他所独创,由此可见,孙先生的文学造诣也是极高,这恐怕也与他爱读书有关吧。然而他做到的是从书中汲取知识,同时把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常人很难做到的了。

    他是一位伟大的救世主!

    是他创建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腐败的清政府。在电影《十月围城》中,我震惊于那些革命志士的勇气和魄力,为了保护一个于自己从未谋面的人,竟一个个前赴后继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却毫无怨言。在读完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之后,我明白了,他们保护的是新中国的未来,而在那时,孙先生就是新中国的未来!是他拯救了整个中国于水火之中!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这就是一位革命伟人思想。从第一次广州起义到黄花岗起义,从辛亥革命到武昌起义,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和革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国家、为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着。

    人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我却想说没有孙中山就没有新中国!

    【篇二:孙中山传读后感】

    有的人,不仅其生前活动为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其去世后,仍保有着持久、强大的影响,人们会从他的遗产中汲取教益,获得力量,继续推动社会和历史向前。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积弱积贫,孙中山最初喊出振

  • 8、 孙中山读后感

    孙中山读后感(一)

    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书的后面,有对孙中山一生的评论:

    用无数次失败,换取了最大的成功,失败与成功的交替,铸就了他的人格。公而忘私,救国救民,百折不回,愈挫愈烈,使他留下的遗产。

    的确,孙中山先生,曾因为推翻清政府的独裁统治,而发动了十一次起义,就失败过九次;因为讨袁护国,发动过四次进攻;因为要打-倒军阀,发动了三次起义。在挫折的阻挡下,他不但没有向困难低头,而且态度更加坚决。

    记得有一次,孙中山先生患了肝病,需要休养,但部队也要北上,他的亲属、战友都劝他不要去了,但他却说:我已经五十九岁了,就是死,也心安了。其他人见中山先生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了。坐船走的孙中山,接受了岸上的军人致的举枪、撇刀礼。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中国的,是伟大的。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是伟大的。

    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书的后面,有对孙中山一生的评论:

    用无数次失败,换取了最大的成功,失败与成功的交替,铸就了他的人格。公而忘私,救国救民,百折不回,愈挫愈烈,使他留下的遗产。

    的确,孙中山先生,曾因为推翻清政府的独裁统治,而发动了十一次起义,就失败过九次;因为讨袁护国,发动过四次进攻;因为要打-倒军阀,发动了三次起义。在挫折的阻挡下,他不但没有向困难低头,而且态度更加坚决。

    记得有一次,孙中山先生患了肝病,需要休养,但部队也要北上,他的亲属、战友都劝他不要去了,但他却说:我已经五十九岁了,就是死,也心安了。其他人见中山先生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了。坐船走的孙中山,接受了岸上的军人致的举枪、撇刀礼。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中国的,是伟大的。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是伟大的。

    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书的后面,有对孙中山一生的评论:

    用无数次失败,换取了最大的成功,失败与成功的交替,铸就了他的人格。公而忘私,救国救民,百折不回,愈挫愈烈,使他留下的遗产。

    的确,孙中山先生,曾因为推翻清政府的独裁统治,而发动了十一次起义,就失败过九次;因为讨袁护国,发动过四次进攻;因为要打-倒军阀,发动了三次起义。在挫折的阻挡下,他不但没有向困难低头,而且态度更加坚决。

    记得有一次,孙中山先生患了肝病,需要休养,但部队也要北上,他的亲属、战友都劝他不要去了,但他却说:我已经五十九岁了,就是死,也心安了。其他人见中山先生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了。坐船走的孙中山,接受了岸上的军人

  • 9、 《孙中山》读后感1500字
    《孙中山》读后感1500字 《孙中山》讲述了中国伟大的人物孙中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事,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奔走一生,最后为救国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历程。《孙中山》前有序言,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再见了,翠亨村;第二章:海外求学;第三章: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第四章:讨袁护国;第五章:伟大的转变;第六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出生贫苦,祖籍广东,12岁时随哥哥孙眉到夏威夷去,到了意奥兰尼中学,全校的教师只有一个是夏威夷人,其余都是英国人,他们用英语进行教学。孙中山听不懂老师的话,更不认得黑板上的那些字。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认真学英文,最后他把英、汉两种语言相对地比较,英语较好学。他发现,英语有26个字母,由26个字母组成各种各样的单词。学校开设的课程是上私塾时所没有的,这些课程大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积极性。在三年以后,孙中山毕业了,他的英语语法课获得了全校第2名!后来他又到了奥阿厚书院读书,在学校一直是优等生。由于哥哥孙眉担心孙中山会变成一个洋人,就迫使他离开檀香山,回到翠亨村,这时他已经是一个17岁的大小伙子了。他有了新知识、新思想,胸中燃烧着改革的热情。他一面帮助家人做些农活,一面在村民中大力宣传社会改革,抨击腐败的中国政治和落后的社会习俗。 1883年11月,孙中山再次告别家乡、告别父母,到香港求学。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他从中央书院毕业后,改学医学,他想“由医人而医国,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在西医书院念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宣传革命、策划革命上了,满脑子都是革命思想,见人就谈革命。孙中山从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当了一名西医师。但他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3年冬,他组织成立了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他先后组织了10次革命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继续组织发动革命武装起义,终于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由于孙中山轻信袁世凯,把总统之位让给了他,革命果实就这样被窃取了。孙中山又开始讨袁护国活动。粉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后,孙中山又奋起斗军阀。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后,为求统一,扶病北上,最后鞠躬尽瘁,为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成就了两件大
  • 10、 孙中山传读后感2000字

    孙中山传读后感2000字一:孙中山传读后感

    (2106字)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光、一个人影;另一些人看来,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滚打于乱石的河滩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还有一些人看来,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仑之山,他右手举起的手杖分明挥向每一个灵魂中的每一根长辫,而他无声的叹息和沉默的热泪,分明在那黄河与怒海之间,惊涛拍岸;或有一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具医生的骸骨。

    走近一些吧,重新想起这个渐行渐远的名字,便会看见那不仅仅是一具屹立的骸骨,更是一个透明的灵魂。即使在漫天的一陰一霾下,从这个灵魂的一隙之明中,也能看到一排排颠沛流离的妇孺、一列列疲惫孤寂的男子,从黄河两岸矢志不移地走向远方的足迹。在那足迹之上,布满了梧桐枝的灰烬,却从中袅袅升起了火的凤凰——如果说这具屹立的骸骨,承担的是每一个悲剧生命的总和,这具骸骨掩盖不住的明亮的灵魂,就是昆仑顶上留下的、在每一次黑夜之中轮回的初曙。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民生之骨。这个清澈的灵魂:天下为公之魂。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孙文,他是一个医生。这具医生的骸骨,这个灵魂的名字,具体又是怎样的形象?

    一百多年前,他是少数几个医学博士的一员,这些热门行业走出了一批批青云直上的幸运儿。他可以选择幸运,可他选择的是不幸。他的不幸,并非两袖清风白手起家之艰,亦非九死一生之险、十次惨败之难,而是明明可以用墨写的谎言一时掩盖血写的事实、求得一把手术刀带来的富贵与平安,他却偏偏要折断手术刀,从第一滴沸腾的血开始,抚一慰这个民族的伤口,欲图让那些两百多年前已经亡国、两百多年后快要灭种的“国民”——他念念不忘的名字——起死回生,并重新站在昆仑之巅。按过去、现在、将来无论哪一个时代的眼光,这都是疯子般的念头。

    可他开始了。“朴学”的故纸堆里追求“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红顶子们,亦不乏水滴石穿的勇气,但只有他拿出了最彻底也最不可思议的勇气——以一卵一击石的勇气。如果说滴石之水,终究会得到历史天平的容纳,那击石之一卵一,则可能一瞬间形神俱灭,只余下一掊逐渐风干的黄土,才能埋葬那些威名赫赫者的轻蔑。即便在那个过程中,他也有后悔的余地,尚能在异国他乡购置一片养牛场,或者再不济,好歹在那昏浊的尘世中

  • 2019-09-22

  • 2022-02-0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11-17

  • 2019-10-16

  • 2019-10-24

  • 2023-01-23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1

  • 2021-08-20

  • 2019-09-23

  • 2019-11-02

  • 2019-09-26

  • 2021-09-10

  • 2019-10-24

  • 2022-11-27

  • 2023-02-03

  • 2019-11-02

  • 2019-10-11

  • 2019-10-24

  • 2021-07-07

  • 2019-11-02

  • 2023-01-15

  • 2023-03-04

  • 2021-06-05

  • 2019-10-24

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2024我的祖父孙中山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