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 > 地图 >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2024螳螂镰刀手读后感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相关栏目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热门栏目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推荐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

(共 5225 篇)

  • 1、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550字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550字 习性:螳螂有一个特殊的武器,镰刀。他用他的武器乱杀同伴,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们也非常残忍,每当结婚典礼快结束的时候,母螳螂会马上吃掉她的新郎。在母螳螂生完宝宝的时候,如果她要走了,可是又看到其他的昆虫来破坏他的宝宝,他是不会回来打败对手,他只会马上走掉。 特点:螳螂在捉昆虫的时候不会被对手打败,他们扑上昆虫是扑的百扑百中!螳螂算是昆虫中比较大的昆虫,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镰刀。他们的卵可不一般又保暖,又舒适。 问题:为什么螳螂只有吃掉自己的丈夫,才可以生出宝宝?为什么螳螂在昆虫世界里是没人信任的?为什么有些螳螂只能装扮不能打仗?螳螂卫生么小时候弱小,长大了就非非常强大?为什么螳螂看到自己的宝宝要被坏人杀掉了,却不保护他们而是走掉? 读后感:我觉得螳螂的命运非常不好,他像狐狸一样被别人侮辱了,大家看到螳螂们互相残杀,经常攻击别人,还经常偷别人的东西,其实,螳螂是想生出健康的宝宝,因为,如果不能多吃东西生下来的宝宝就会很弱小,不健康。其实螳螂都是为了自己的宝宝呀! 螳螂也非常聪明,被当他要攻击对方的时候,总是不先动手伤害对方,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杀死对方了。他会先做出一个胆小的动作,这样别人就会想到先攻击对方,如果受到攻击的螳螂既不动也不跑的话,对方就会走进螳螂。这样螳螂就能轻而易举的杀死对方。

  • 2、 《法布尔昆虫记之十——霸王镰刀手螳螂》读后感

    我是个小昆虫迷,因为我读过很多昆虫方面的书,《霸王镰刀手螳螂》就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真的是百读不厌,每次都有新发现。

    雄螳螂和雌螳螂的区别令人称奇。照理说,雄螳螂应该更凶猛强大,事实却截然不同。雄螳螂不但体格小,也不像雌螳螂那样爱打架。哈哈!女生更厉害!另外,雄螳螂的背部翅膀是淡褐色的,不像雌螳螂通体翠绿。

    通常在草丛中跳来跳去的是雄螳螂,但是比较容易被人捉到的是雌螳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雄螳螂的寿命只有短暂的一次,在和雌螳螂交配之后,就被雌螳螂吃掉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残忍?为了保证小宝宝的营养,雌螳螂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趴在灌木丛上“装树枝”,就像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她是在等猎物靠近后再搞突袭!

    我原来喜欢在草地上奔跑跳跃,看螳螂被惊起四散飞逃,这样就可以捉他们了。现在我知道了螳螂是益虫,是很多害虫的天敌。再见他们时,我会友好地和他们打招呼,静静地在一旁看他们斗架。感谢这本书让我变成小螳螂迷!感谢大自然教会我这么多!

  • 3、 《镰刀》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镰刀》,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一天,一位农夫在用镰刀割水稻,一不小心,镰刀掉进了水里,农夫就哭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神仙跳进水里故意捞出一把金镰刀递给农夫说:“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不是!”老神仙又跳进水里捞出一把银镰刀递给农夫说:“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不是!”第三次,神仙捞出了一把木头镰刀问:“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是!”老神仙不但把木头镰刀给了农夫,还把金镰刀和银镰刀都给了他。农夫高兴地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农夫,有一位农夫听了说:“我也去碰碰运气。”他来到水边,故意把镰刀仍进水里,哭起来,那位老神仙就跳进水里捞出一把金镰刀递给农夫说:“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是!是!”神仙不但没给他那把金镰刀,连他自己的镰刀也没给他。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那是你的东西,你就可以拿走,如果那不是你的东西,你就不能拿走。

  • 4、 [荐]镰刀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决心和理想,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让很多人有着强烈的共鸣。如何寻找相当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范文呢?栏目小编花时间整理了镰刀读后感。

    镰刀读后感 篇1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550字

    习性:螳螂有一个特殊的武器,“镰刀”。他用他的武器乱杀同伴,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们也非常残忍,每当结婚典礼快结束的时候,母螳螂会马上吃掉她的新郎。在母螳螂生完宝宝的时候,如果她要走了,可是又看到其他的昆虫来破坏他的宝宝,他是不会回来打败对手,他只会马上走掉。

    特点:螳螂在捉昆虫的时候不会被对手打败,他们扑上昆虫是扑的百扑百中!螳螂算是昆虫中比较大的昆虫,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镰刀”。他们的卵可不一般又保暖,又舒适。

    问题:为什么螳螂只有吃掉自己的丈夫,才可以生出宝宝?为什么螳螂在昆虫世界里是没人信任的?为什么有些螳螂只能装扮不能打仗?螳螂卫生么小时候弱小,长大了就非非常强大?为什么螳螂看到自己的宝宝要被坏人杀掉了,却不保护他们而是走掉?

    读后感:我觉得螳螂的命运非常不好,他像狐狸一样被别人侮辱了,大家看到螳螂们互相残杀,经常攻击别人,还经常偷别人的东西,其实,螳螂是想生出健康的宝宝,因为,如果不能多吃东西生下来的宝宝就会很弱小,不健康。其实螳螂都是为了自己的宝宝呀!

    螳螂也非常聪明,被当他要攻击对方的时候,总是不先动手伤害对方,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杀死对方了。他会先做出一个胆小的动作,这样别人就会想到先攻击对方,如果受到攻击的螳螂既不动也不跑的话,对方就会走进螳螂。这样螳螂就能轻而易举的杀死对方。

    螳螂镰刀手的读后感,来自新华文轩网上书店的网友:这本书不仅给人科普的知识,同时给人文学的欣赏。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了解各种昆虫的习性及特点。第一遍的通读不可能记住所讲昆虫的全部习性特点,但是那些显著的特点早已刻入脑海。这不是只读一遍就可以的书,这是一本让人反复品味的书,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

    镰刀读后感 篇2

    习性:螳螂有一个特殊的武器,“镰刀”。他用他的武器乱杀同伴,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们也非常残忍,每当结婚典礼快结束的时候,母螳螂会马上吃掉她的新郎。在母螳螂生完宝宝的时候,如果她要走了,可是又看到其他的昆虫来破坏他的宝宝,他是不会回来打败对手,他只会马上走掉。

    特点:螳螂在捉昆虫的时候不会被对手打败,他们扑上昆虫是

  • 5、 读后感大全:螳螂

    我面对着螳螂的写真集,阅读着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螳螂》,按文索骥,别有一份乐趣。

    《昆虫记-螳螂》介绍了螳螂捕食的情景。作者不仅观察细腻,而且善于观察螳螂们的行为动机,细致入微地表现出螳螂的形象和特点。在作者的笔下,那些螳螂是多么能干!它们不仅拥有锋利的武器,而且善于运用心理战术克敌制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螳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特地上网观看了螳螂捕食的一段录象。看完录象之后,我开始敬佩起螳螂了。

    我敬佩螳螂在捕食时的镇定;我敬佩螳螂捕食时的勇气;我敬佩螳螂的灵敏,我应该在运动中学习螳螂的敏捷;我敬佩螳螂的机智。

    俗话说:学习从娃娃抓起。那么能不能说学习从螳螂学起呢?我想可以的。我们可以在遇到难题中学习螳螂的镇定,告诉自己一定能行,放下烦躁,迎来解决难题的时刻;我们可以在遇到困难中学习螳螂的勇气,告诉自己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勇气,让自己鼓起勇气,打败困难;我们可以在运动中学习螳螂的敏捷,每当哨声响起,只要我们反应迅速,那么离第一就会多一分机会,其它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学习螳螂的机智,在生活中,我们多思考,多提问,就会使自己更加灵敏螳螂的优点还很多,我们该学习的也很多。

    在法布尔先生的笔下,小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螳螂给我们多少的思考和收获啊!看来,我也该学习法布尔先生他那动人的幽默的写作的手法了。

    在生活中,我要多多观察,写下观察的发现,观察的乐趣,观察的收获。这就是《昆虫记-螳螂》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 6、 读《镰刀》有感范文300字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镰刀》,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一天,一位农夫在用镰刀割水稻,一不小心,镰刀掉进了水里,农夫就哭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神仙跳进水里故意捞出一把金镰刀递给农夫说:“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不是!”老神仙又跳进水里捞出一把银镰刀递给农夫说:“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不是!”第三次,神仙捞出了一把木头镰刀问:“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是!”老神仙不但把木头镰刀给了农夫,还把金镰刀和银镰刀都给了他。农夫高兴地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农夫,有一位农夫听了说:“我也去碰碰运气。”他来到水边,故意把镰刀仍进水里,哭起来,那位老神仙就跳进水里捞出一把金镰刀递给农夫说:“这是不是你的。”农夫说:“是!是!”神仙不但没给他那把金镰刀,连他自己的镰刀也没给他。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如果那是你的东西,你就可以拿走,如果那不是你的东西,你就不能拿走。

  • 7、 《螳螂打猎》读后感600字

    中国有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那么,日常中,螳螂在打猎时是这样瞻前不顾后的吗?

    螳螂天生就有一副娴美而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力,并且极富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它身上的差异,简只是太大太明显了,真让人难相信。螳螂有像两排刀口的锯子的小腿。比大腿多很多。小腿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锐的硬钩子。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它休息时,会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有一只不知道危险的蝗虫,朝着一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不一会,蝗虫变得恐惧起来。螳螂用最恐怖的方式想吃掉蝗虫。最后,螳螂死盯着蝗虫,把蝗虫给吓呆了,螳螂趁机吃掉了蝗虫。螳螂还想有更多的食物送上门来,黄蜂们也算螳螂的美食之一,螳螂对于黄蜂很恶劣。螳螂是一种凶狠恶毒的小动物,还是一种自食同类的昆虫。螳螂真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动物了!

    这段故事好的词有:拖曳、轻薄如沙、双面刃、蜷缩、束手就擒、诧异、不战自败、怪里怪气、莫名其妙、咀嚼、俘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难以置信。

    佳句欣赏:它依然在品味着那芬芳诱人的蜜汁,这真是太奇异了,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阅读心得:虎毒还不食子呢!看看,长得像祈祷着一样的小小螳螂,竟然还会吃掉自己的同类,真是让人震惊。

    有趣的问题:螳螂会不会吃掉自己的同类?

  • 8、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一)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的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蝉是怎样脱壳的;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等等。

    《昆虫记》里有一篇文章是专门讲讲螳螂的,使我对螳螂这种昆虫有了全新的认识。古人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螳螂却是个强者。

    首先,螳螂很聪明。它筑的巢穴洞口都是朝南的,这样便于卵宝宝们吸收阳光,快快成长。而且,螳螂妈妈会把卵放在最接近洞口的地方,便于螳螂宝宝能够快速地离开巢穴,离开生死线。

    其次,螳螂很勇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任何昆虫甚至是个头比自己大得多的灰蝗虫,它也毫不畏惧,勇敢战斗,直到吃掉对方。

    最后,螳螂还是个生态平衡系统的扞卫者。刚出生的小螳螂一律成了蚂蚁、壁虎、野蜂等动物营养美餐,为他们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母螳螂产卵上千,最终只能存活一到两只,所以,年复一年,螳螂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了解了螳螂之后,让我感触很深。我们人类既要学习螳螂的聪明、勇敢,更要向螳螂学习,做一个对自然环境有用的人,而不是破坏生态平衡的人。我们要保护绿化,爱惜水源,而不能乱砍乱伐,人为地去破坏坏境。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二)

    当我读完法布尔的着作:《昆虫记》后,在描写螳螂的着作里,深知法布尔是由螳螂的捕食爱情巢孵化多方面来为读者讲述螳螂的生活习性。

    当读到这一段时,不禁令我大吃一惊:雌雄螳螂交配的当天,最迟不过第二天,雌雄螳螂就把雄螳螂抓住了,按照它的惯例,先从脖子咬起,然后再慢悠悠的享用,最后吃得只剩下翅膀,连骨头都不剩一点。这可真是一种十分反常的嗜好!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雌螳螂是多么的残忍,也突出了螳螂何种粗野的习性是多么令人毛骨悚然!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先写蟹蛛的厉害之处,再把蟹蛛和螳螂做成鲜明的对比,渲染文章气氛,为下文的螳螂战胜蟹蛛做铺垫,也烘托出了螳螂是第二类狩猎昆虫中的顶尖的杀手。

    螳螂外表虽然披着一身绿衣裳,看起来很美丽,但现实中生性却残忍可怕,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三)

    看了《昆虫记》深有感触。

    它的作者法布尔,他是19世纪末的法国着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这部作品是不朽的世界名着。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这个地球上最旺盛的家族。虽然身体迷你,却有着奇妙的习性和特别的生机。我从小喜爱动

  • 9、 《螳螂建巢》读后感400字

    凶狠恶毒、六亲不认等等,都是螳螂的行事风格。那么,螳螂仅仅只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吗?它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虽然螳螂如此凶猛可怕,但螳螂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这便是它很突出的优点。螳螂建造的窠巢,在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螳螂可以找到很多建巢的地方,只要是凹凸不平的东西,就可以固定地基,螳螂就是这样建巢的。母螳螂会吐出泡沫,用它的小杓把这些泡沫变成固体,母螳螂还会用很多种材料把它的卵都覆盖住,只要风吹雨打,就会变出螳螂了,母螳螂就是在这种泡沫的海洋中产卵繁衍后代的。母亲的工作完成了,螳螂拔腿就跑,它一去永远不回头了。它抛弃了子女,弃家出走且永不归还。螳螂就是这样没心的家伙,尽干一些残忍的事。

    这段故事好的词句有:凹凸不平、千变万化、排泄、繁衍、繁衍、风吹雨打、侵蚀、不屑一顾、一去不回头。

    佳句欣赏:螳螂真是一种很能干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

    阅读心得:螳螂很有建筑才能,能够迅速地做好它的巢穴,这是很多其它动物所不能比的。所以,每种动物都有它的优势和缺点,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研究。

  • 10、 螳螂捕蝉读后感

    螳螂捕蝉读后感(一)

    《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固执己见地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任何人劝阻。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我觉得少年很聪明机智。他的旁敲侧击,表面上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实质却是在劝说吴王,不要只顾贪图眼前利益一心只想着攻打楚国,还要顾及身后的隐患,其他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吴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做事不要一味地只顾得到眼前的利益,还要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

    读了这篇文章,我从螳螂、蝉、黄雀的身上学到了一个不要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像螳螂捕蝉那样。现代社会中有的人为了生活好,能挣到大钱,就千方百计地想出了许许多多对人们有害的主意。有的在街上行骗,有的乱捉乱捕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不顾一切地乱砍乱伐树木,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乱捕乱捉,乱砍乱伐最后,社会变得混乱,坏人无处不在,环境也大大受到了破坏,到时候的人类,也只能生存在一个社会混乱,环境污染的黑暗世界里,再也看不到光明了。

    读了《螳螂捕蝉》一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顾眼前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快乐,活出自我!

    螳螂捕蝉读后感(二)

    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字2020叫《螳螂捕蝉》。这篇课文通过了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道理。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但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是如果其他诸侯国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的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服侍在吴王身边的少年知道了这个事情,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第二天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就这样,他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直到第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他这几天发现的一件事,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它的身后有一只螳螂,那螳螂想要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而那黄雀只想要抓螳螂,但是并不知道我正那这弹弓瞄准它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这个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都只

  • 2019-09-20

  • 2023-06-27

  • 2019-10-20

  • 2019-10-19

  • 2021-10-04

  • 2023-05-13

  • 2019-10-28

  • 2022-12-0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2-03-25

  • 2019-09-20

  • 2023-05-22

  • 2021-04-14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17

  • 2023-02-06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3-04-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6-02

  • 2022-06-03

  • 2022-12-06

  • 2023-03-27

  • 2023-06-10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螳螂镰刀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螳螂镰刀手读后感、2024螳螂镰刀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