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螳螂建巢读后感 > 地图 > 螳螂建巢读后感,2024螳螂建巢读后感
螳螂建巢读后感相关栏目
螳螂建巢读后感热门栏目
螳螂建巢读后感推荐
螳螂建巢读后感

(共 3642 篇)

  • 1、 《螳螂建巢》读后感400字

    凶狠恶毒、六亲不认等等,都是螳螂的行事风格。那么,螳螂仅仅只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吗?它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虽然螳螂如此凶猛可怕,但螳螂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这便是它很突出的优点。螳螂建造的窠巢,在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可以找到。螳螂可以找到很多建巢的地方,只要是凹凸不平的东西,就可以固定地基,螳螂就是这样建巢的。母螳螂会吐出泡沫,用它的小杓把这些泡沫变成固体,母螳螂还会用很多种材料把它的卵都覆盖住,只要风吹雨打,就会变出螳螂了,母螳螂就是在这种泡沫的海洋中产卵繁衍后代的。母亲的工作完成了,螳螂拔腿就跑,它一去永远不回头了。它抛弃了子女,弃家出走且永不归还。螳螂就是这样没心的家伙,尽干一些残忍的事。

    这段故事好的词句有:凹凸不平、千变万化、排泄、繁衍、繁衍、风吹雨打、侵蚀、不屑一顾、一去不回头。

    佳句欣赏:螳螂真是一种很能干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

    阅读心得:螳螂很有建筑才能,能够迅速地做好它的巢穴,这是很多其它动物所不能比的。所以,每种动物都有它的优势和缺点,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研究。

  • 2、 读后感大全:螳螂

    我面对着螳螂的写真集,阅读着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螳螂》,按文索骥,别有一份乐趣。

    《昆虫记-螳螂》介绍了螳螂捕食的情景。作者不仅观察细腻,而且善于观察螳螂们的行为动机,细致入微地表现出螳螂的形象和特点。在作者的笔下,那些螳螂是多么能干!它们不仅拥有锋利的武器,而且善于运用心理战术克敌制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螳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特地上网观看了螳螂捕食的一段录象。看完录象之后,我开始敬佩起螳螂了。

    我敬佩螳螂在捕食时的镇定;我敬佩螳螂捕食时的勇气;我敬佩螳螂的灵敏,我应该在运动中学习螳螂的敏捷;我敬佩螳螂的机智。

    俗话说:学习从娃娃抓起。那么能不能说学习从螳螂学起呢?我想可以的。我们可以在遇到难题中学习螳螂的镇定,告诉自己一定能行,放下烦躁,迎来解决难题的时刻;我们可以在遇到困难中学习螳螂的勇气,告诉自己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勇气,让自己鼓起勇气,打败困难;我们可以在运动中学习螳螂的敏捷,每当哨声响起,只要我们反应迅速,那么离第一就会多一分机会,其它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学习螳螂的机智,在生活中,我们多思考,多提问,就会使自己更加灵敏螳螂的优点还很多,我们该学习的也很多。

    在法布尔先生的笔下,小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螳螂给我们多少的思考和收获啊!看来,我也该学习法布尔先生他那动人的幽默的写作的手法了。

    在生活中,我要多多观察,写下观察的发现,观察的乐趣,观察的收获。这就是《昆虫记-螳螂》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 3、 《螳螂打猎》读后感600字

    中国有一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那么,日常中,螳螂在打猎时是这样瞻前不顾后的吗?

    螳螂天生就有一副娴美而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力,并且极富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它身上的差异,简只是太大太明显了,真让人难相信。螳螂有像两排刀口的锯子的小腿。比大腿多很多。小腿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锐的硬钩子。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它休息时,会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有一只不知道危险的蝗虫,朝着一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不一会,蝗虫变得恐惧起来。螳螂用最恐怖的方式想吃掉蝗虫。最后,螳螂死盯着蝗虫,把蝗虫给吓呆了,螳螂趁机吃掉了蝗虫。螳螂还想有更多的食物送上门来,黄蜂们也算螳螂的美食之一,螳螂对于黄蜂很恶劣。螳螂是一种凶狠恶毒的小动物,还是一种自食同类的昆虫。螳螂真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动物了!

    这段故事好的词有:拖曳、轻薄如沙、双面刃、蜷缩、束手就擒、诧异、不战自败、怪里怪气、莫名其妙、咀嚼、俘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难以置信。

    佳句欣赏:它依然在品味着那芬芳诱人的蜜汁,这真是太奇异了,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阅读心得:虎毒还不食子呢!看看,长得像祈祷着一样的小小螳螂,竟然还会吃掉自己的同类,真是让人震惊。

    有趣的问题:螳螂会不会吃掉自己的同类?

  • 4、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一)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的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蝉是怎样脱壳的;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等等。

    《昆虫记》里有一篇文章是专门讲讲螳螂的,使我对螳螂这种昆虫有了全新的认识。古人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螳螂却是个强者。

    首先,螳螂很聪明。它筑的巢穴洞口都是朝南的,这样便于卵宝宝们吸收阳光,快快成长。而且,螳螂妈妈会把卵放在最接近洞口的地方,便于螳螂宝宝能够快速地离开巢穴,离开生死线。

    其次,螳螂很勇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任何昆虫甚至是个头比自己大得多的灰蝗虫,它也毫不畏惧,勇敢战斗,直到吃掉对方。

    最后,螳螂还是个生态平衡系统的扞卫者。刚出生的小螳螂一律成了蚂蚁、壁虎、野蜂等动物营养美餐,为他们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母螳螂产卵上千,最终只能存活一到两只,所以,年复一年,螳螂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了解了螳螂之后,让我感触很深。我们人类既要学习螳螂的聪明、勇敢,更要向螳螂学习,做一个对自然环境有用的人,而不是破坏生态平衡的人。我们要保护绿化,爱惜水源,而不能乱砍乱伐,人为地去破坏坏境。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二)

    当我读完法布尔的着作:《昆虫记》后,在描写螳螂的着作里,深知法布尔是由螳螂的捕食爱情巢孵化多方面来为读者讲述螳螂的生活习性。

    当读到这一段时,不禁令我大吃一惊:雌雄螳螂交配的当天,最迟不过第二天,雌雄螳螂就把雄螳螂抓住了,按照它的惯例,先从脖子咬起,然后再慢悠悠的享用,最后吃得只剩下翅膀,连骨头都不剩一点。这可真是一种十分反常的嗜好!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雌螳螂是多么的残忍,也突出了螳螂何种粗野的习性是多么令人毛骨悚然!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先写蟹蛛的厉害之处,再把蟹蛛和螳螂做成鲜明的对比,渲染文章气氛,为下文的螳螂战胜蟹蛛做铺垫,也烘托出了螳螂是第二类狩猎昆虫中的顶尖的杀手。

    螳螂外表虽然披着一身绿衣裳,看起来很美丽,但现实中生性却残忍可怕,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

    昆虫记螳螂读后感(三)

    看了《昆虫记》深有感触。

    它的作者法布尔,他是19世纪末的法国着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这部作品是不朽的世界名着。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这个地球上最旺盛的家族。虽然身体迷你,却有着奇妙的习性和特别的生机。我从小喜爱动

  • 5、 螳螂捕蝉读后感

    螳螂捕蝉读后感(一)

    《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固执己见地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任何人劝阻。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我觉得少年很聪明机智。他的旁敲侧击,表面上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实质却是在劝说吴王,不要只顾贪图眼前利益一心只想着攻打楚国,还要顾及身后的隐患,其他诸侯国可能会乘虚而入。吴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们做事不要一味地只顾得到眼前的利益,还要顾及身后隐伏的祸患。

    读了这篇文章,我从螳螂、蝉、黄雀的身上学到了一个不要只想到要取得眼前的利益,而没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像螳螂捕蝉那样。现代社会中有的人为了生活好,能挣到大钱,就千方百计地想出了许许多多对人们有害的主意。有的在街上行骗,有的乱捉乱捕野生动物,有的甚至不顾一切地乱砍乱伐树木,它们就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乱捕乱捉,乱砍乱伐最后,社会变得混乱,坏人无处不在,环境也大大受到了破坏,到时候的人类,也只能生存在一个社会混乱,环境污染的黑暗世界里,再也看不到光明了。

    读了《螳螂捕蝉》一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顾眼前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种种危险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活得快乐,活出自我!

    螳螂捕蝉读后感(二)

    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字2020叫《螳螂捕蝉》。这篇课文通过了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道理。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但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是如果其他诸侯国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的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服侍在吴王身边的少年知道了这个事情,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第二天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就这样,他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直到第三个早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他这几天发现的一件事,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它的身后有一只螳螂,那螳螂想要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而那黄雀只想要抓螳螂,但是并不知道我正那这弹弓瞄准它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这个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都只

  • 6、 《小螳螂学艺》读后感200字

    今天,我读了《小螳螂学艺》,讲的是:一只小螳螂不想跟妈妈学捕害虫,它想跟猴大伯学武术,学了几天,就要和猴大伯比试,猴大伯没办法,只好派最小的徒弟来和小螳螂比试,结果它很快就打败了小螳螂。

    小螳螂又开始跟熊叔叔学劈木柴,可是它劈了半天也劈不开。

    它回到家里,对妈妈说:“我还是跟您捕害虫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也要一心一意。

    就像上一次,我在画画班,我一边折纸,一边画画,结果什么也没完成。所以我们做事情要坚持。半途而废的话,什么事也做不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以后不再半途而废,干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

  • 7、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550字

    《螳螂镰刀手》读后感550字 习性:螳螂有一个特殊的武器,镰刀。他用他的武器乱杀同伴,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们也非常残忍,每当结婚典礼快结束的时候,母螳螂会马上吃掉她的新郎。在母螳螂生完宝宝的时候,如果她要走了,可是又看到其他的昆虫来破坏他的宝宝,他是不会回来打败对手,他只会马上走掉。 特点:螳螂在捉昆虫的时候不会被对手打败,他们扑上昆虫是扑的百扑百中!螳螂算是昆虫中比较大的昆虫,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镰刀。他们的卵可不一般又保暖,又舒适。 问题:为什么螳螂只有吃掉自己的丈夫,才可以生出宝宝?为什么螳螂在昆虫世界里是没人信任的?为什么有些螳螂只能装扮不能打仗?螳螂卫生么小时候弱小,长大了就非非常强大?为什么螳螂看到自己的宝宝要被坏人杀掉了,却不保护他们而是走掉? 读后感:我觉得螳螂的命运非常不好,他像狐狸一样被别人侮辱了,大家看到螳螂们互相残杀,经常攻击别人,还经常偷别人的东西,其实,螳螂是想生出健康的宝宝,因为,如果不能多吃东西生下来的宝宝就会很弱小,不健康。其实螳螂都是为了自己的宝宝呀! 螳螂也非常聪明,被当他要攻击对方的时候,总是不先动手伤害对方,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杀死对方了。他会先做出一个胆小的动作,这样别人就会想到先攻击对方,如果受到攻击的螳螂既不动也不跑的话,对方就会走进螳螂。这样螳螂就能轻而易举的杀死对方。

  • 8、 《螳螂捕蝉》读后感范文

    《螳螂捕蝉》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学了《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我受益很大。

    这篇寓言故事主要讲了:吴王固执的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吴王执意要去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机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劝诫吴王如果一心一意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只看到前面有利可图,却不知道背后正有祸患来临的人是愚蠢的人。揭示了人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否则将会后患无穷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只图眼前的便宜,却不知道自己吃了大亏。比如,我在平常少一倍的钱买了一块面包,回家一看,面包过期了。这就是只看到前面有利可图,却不知道面包的质量有问题。

    在做事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能为了贪图便宜从而吃了的亏,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应该的。

    我们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人不能目无短浅,要有长远打算,这样才会有所成就。

    《螳螂捕蝉》读后感范文(二)

    《螳螂捕蝉》讲的是吴王要攻打楚国,可能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于是有一位少年便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吴王听了这些话恍然大悟,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蝉可以喝到露水,但是螳螂要捕食它,而螳螂可以捕食到蝉,但是黄雀要啄食螳螂,黄雀可以啄食螳螂,可不知道少年拿着弹弓瞄准它。吴王虽然可以攻下楚国,可是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不要只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

    此外,这个少年为了把这个故事将给吴王听,来劝说吴王。在花园转了三个早晨,才遇到吴王。我体会到这位少年很爱国,不顾自己的身体也要去劝说国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 9、 昆虫记之螳螂读后感

    昆虫记之螳螂读后感(一)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着,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着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2020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2020,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再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挡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在《昆虫记》的引导下,我要继续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之螳螂读后感(二)

    我有一套让我百读不厌的书《昆虫记》,这是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得。最让我喜欢的是第10本中的一个故事《霸王镰刀手》螳螂阿郎。螳螂阿郎有着锋利的镰刀,有力的四肢,轻盈的身体,还有着非常非常大的胃口。在比赛时,他不仅仅把所有的选手打得落花流水,还把强大的蝗虫也吃掉了,无论蝗虫怎样死死挣扎,依然无法逃出阿棠的魔爪。最后连裁判竹节虫也不例外。而凶猛无比的螳螂阿郎却被一个弱小的螳螂小姐阿棠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法布尔继续观察,只见阿某小姐爬到阿郎的身上,慢慢地把他吃掉。原来,阿棠小姐生小宝宝时,要充分的营养,所以她只能把他的丈夫吃了,给她补充营养。我想: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昆虫学家,这么细密的东西也

  • 10、 优秀读后感:读《蚂蚁和螳螂》有感

    蚂蚁虽然比螳螂小的多,但蚂蚁的心胸是宽广的,阔大的。

    人要有长远的见识。收获都是一天天的存起来的。蚂蚁平时辛勤的劳动,冬天在巢里享受着温暖;美味。而螳螂游手好闲的日子,冬天却要被寒风无情的拍打,螳螂看见蚂蚁过得日子。自己有些后悔了。后悔没听蚂蚁的建议。

    就像我们人一样,小时候好好读书,就长大后就容易找到工作。如果小时候只顾着玩;结果差距很大,长大了优秀的人可以选择工作,不优秀的人是工作选择你。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付出总会有收获。我认为螳螂是笨拙的。蚂蚁是聪明的。别看螳螂“叽里叽里”的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根本不想自己冬天该怎样生活。蚂蚁虽然不会唱美丽动听的歌,但它对生活有计划。

    蚂蚁虽然比螳螂小的多,但蚂蚁的心是宽广的,阔达的。

  • 2023-05-13

  • 2019-10-28

  • 2022-12-0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2-03-25

  • 2019-09-20

  • 2023-05-22

  • 2021-04-14

  • 2019-11-08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17

  • 2023-02-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2-06-03

  • 2022-12-06

  • 2023-03-27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2-04-25

  • 2023-04-26

  • 2019-09-21

  • 2021-09-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0-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螳螂建巢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螳螂建巢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螳螂建巢读后感、2024螳螂建巢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