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 > 地图 >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2024说句心里话读后感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相关栏目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热门栏目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推荐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

(共 3118 篇)

  • 1、 读说句心里话有感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是正常的,说句心里话这篇文章中,小作者遇到的烦恼则是妈妈那繁忙、沉重的工作。

    这篇文章讲的是:在上课的时候,同学对她说起了说句心里话的主持人特别善解人意,而她却不以为然,因为那位主持人正是她的妈妈。在她眼中,妈妈可绝不算是一个好妈妈,整天早出晚归,连家也不顾。

    那天恰巧是周末,本可以和妈妈在一起聊聊天的她,却不愿回家,跑到同学家玩,直到天黑才回家,回到家里,家里却空无一人,她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糟。无意中,她打开了妈妈的日记本,这才知道妈妈对她的深情。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它让我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孩子的,有时孩子感到妈妈不爱自己了,不一定是真实的。记得有一阵子,爸爸公司里有许多事要做,每天早出晚归,妈妈虽然每天五点半左右就回到家,可是为我做好晚饭,就和一些盟友出去聚餐了。

    那段时间,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有时甚至想离家出走。有一天晚上,我一整夜都没睡好,眼泪把枕头弄湿了。大概到了十二点的时候,爸爸妈妈回来了。无意中,我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不知道婷婷现在在学校怎么样了?学习跟的上还是跟不上?下个星期就是她的生日,我们为她过生日吧我突然感觉到,妈妈也是非常关心我的,就像文章中母亲对作者的爱。

    这篇说句心里话,写出了母爱的深沉与委婉,母爱的博大与无语。文中的妈妈主持节目时是那样善解人意,而生活中,女儿却不能跟母亲沟通。只有看了妈妈写在日记中的心里话,才释怀。

    在很多时候,父母的关爱之情往往是埋藏在心里深处的。但是,沟通可以发现这关爱之情,也可以减少许多误会。既然这样,我想:我以后一定要与父母多多沟通,说说心里话。

    林汝婷

  • 2、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读后感

    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人民教师,内心澎湃着用心把每一个孩子教好的雄心壮志。实践后才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他们的顽劣、无理,甚至感觉到不可理喻、无能为力。到底怎样才能教好他们呢?怎样才能把他们引上正路呢?他们有那么复杂吗?他们只是孩子啊!《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教育者跟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平等交流。

    确实,教师和家长本来就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为什么非得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压制逼迫孩子呢?作者说:“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所有的大智慧都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吧!”我们只有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引导他们;不然,就是粗暴、蛮横地打压、灌输,根本不能令他们心服口服,相反,给了他们野蛮、攻击的例子。

    作者对她女儿的教育是宽容、平等的。她时常跟女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她的家里,她的女儿像大人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对话一点也不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严肃正规。她的女儿可以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心声,尤其是不赞成的意见,孩子可以反驳父母的不是。有些话当时没机会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她还用书信跟女儿交流。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女儿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还善良友爱,更重要的是有主见、独立性强。

    著名的哲学家卢梭说过: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拥护你说话的权利。作者提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说话的权利,但我们国家的孩子却没有好好地享受过这个权利。我们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去听听他想要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大人只会想“他只是一个孩子,懂什么?”“他应该听我们的安排,我们都是为他好”等等之类的。我们从来都忽略了孩子陈述自己想法的权利,我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有想法的、孩子也可以有诉求的。当孩子被大人认为做错事情时,他们总是被批评、指责,当他们想解释和辩解时,总是被这样的话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嘴”,“做错了事情,你还有理!”……这样的话在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出口成章,我们好像当成理所当然的,作者说得好,即使罪犯还有申诉的权利呢?我们凭什么这样对孩子?他们就这样被“枪毙”了?

    因此,作为有素质、受过教育的教师,我们更不能这么粗暴地对待孩子,我们更应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只有知道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了解孩子

  • 3、 读《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有感
    读《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有感 六年级吴宗宝 暑假,读《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 故事的开始,小主人公胡小闹就对自己的爸妈有一肚子的埋怨和不满,爸妈只知道工作,学校组织的亲子阅读和家长会,胡小闹的爸妈总是以工作繁忙为借口缺席。胡小闹对爸妈所做所为的不满,就像颗种子, 在他心中落地生根了。 在那之后,班主任吴老师刻意安排了几次亲子活动,在胡小闹“大哭大闹”“ 绝食宣言”的威逼下,终于让爸妈妥协并答应参加活动。经过一次次的沟通和亲子测试,胡小闹和爸妈之间的隔阂,终于化为了浮云,从此幸福地相拥在一起...... 胡小闹爸妈故事的开始,便因为少了沟通,而与孩子之间多了一道隔阂,天底下的父母不也如此? 天底下的父母,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约束我们,把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强行施压给我们,总以为给予我们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爱。然而, 我们需要的并不止这些,我们想要的是父母的关心、理解、尊重和信任呀!在孩子眼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会读书,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会唱歌,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乖……”父母无意间说过许多如刀剑般伤人的话,它们都一笔一笔刺进我们的心,我们很疼,我们也会怨:“为什么?爸妈的眼中只有我的愚笨和不思进取,却不曾有过我的努力和亮点呀?”有时候,爸爸妈妈们都太注重结局,而忽略了那些值得被铭记的过程。 爸爸妈妈们,请你们把那些伤人的话放一放,多一点沟通,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理解,好好捕捉孩子的每一丝呼吸,每一寸脉搏,每一点笑容,每一份努力,你就会发现,原来在别人眼中,我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看完这本书,让我懂得——沟通就像一座连接父母和孩子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桥梁不通,矛盾和误会自然层出不穷!

  • 4、 《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读后感500字

    书中主人公胡小闹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爱胡小闹,让他衣食无忧。可胡小闹却认为爸爸妈妈只关心工作,却不关心自己。由于班上有很多孩子都持有和胡小闹相同的观点,所以吴老师决定在每周五晚上开展喊爸妈来参加亲子互动活动。

    刚开始第一次活动的时候,胡小闹的爸妈非常不情愿来,他们认为学校就管孩子学习就好了,没有必要开展什么和学习无关的活动。但在胡小闹开完家庭亲子会议后也自觉参加了活动。

    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胡小闹的爸妈改变了许多,做什么事都会先征求胡小闹的意见;长安的家长也不打他了,甚至不骂他了,而是多多鼓励他;小樱桃的家长也不再给她不停地找练习题了同学们的家庭生活都改变得更加美好了。

    读完了整本书,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妈妈也能看一看这本书。相信这样我们之间的摩擦也会减少很多。

    例如:当我提出去玩的时候,我希望妈妈能站在我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想都没想就否定;当我的玩具或房间被别的小朋友弄得乱七八糟而生气的时候,我希望妈妈能多关心我,安慰我,而不是一副不在乎的表情。

    当然,妈妈也很关心我。考试没考好,妈妈不仅没有骂我,还帮我分析错题,多多鼓励我。

    书中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介绍了许多实用的沟通技巧。例如:面对活泼好动、有些调皮的孩子,家长们最需要的是尊重孩子,给他们参与的权利;而面对追求完美的孩子,家长们就要适当放手真心希望大家都看一看。

  • 5、 【心得体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读后感

    【心得体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读后感

    周密

    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人民教师,内心澎湃着用心把每一个孩子教好的雄心壮志。实践后才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他们的顽劣、无理,甚至感觉到不可理喻、无能为力。到底怎样才能教好他们呢?怎样才能把他们引上正路呢?他们有那么复杂吗?他们只是孩子啊!《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教育者跟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平等交流。

    确实,教师和家长本来就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为什么非得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压制逼迫孩子呢?作者说:"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所有的大智慧都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吧!"我们只有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引导他们;不然,就是粗暴、蛮横地打压、灌输,根本不能令他们心服口服,相反,给了他们野蛮、攻击的例子。

    作者对她女儿的教育是宽容、平等的。她时常跟女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她的家里,她的女儿像大人一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对话一点也不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严肃正规。她的女儿可以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心声,尤其是不赞成的意见,孩子可以反驳父母的不是。有些话当时没机会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她还用书信跟女儿交流。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她的女儿开朗乐观、积极向上还善良友爱,更重要的是有主见、独立性强,著名的哲学家卢梭说过: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拥护你说话的权利。作者提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说话的权利,但我们国家的孩子却没有好好地享受过这个权利。我们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去听听他想要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大人只会想"他只是一个孩子,懂什么?""他应该听我们的安排,我们都是为他好"等等之类的。我们从来都忽略了孩子陈述自己想法的权利,我们似乎忘记了孩子也是有想法的、孩子也可以有诉求的。当孩子被大人认为做错事情时,他们总是被批评、指责,当他们想解释和辩解时,总是被这样的话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嘴","做错了事情,你还有理!"……这样的话在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出口成章,我们好像当成理所当然的,作者说得好,即使罪犯还有申诉的权利呢?我们凭什么这样对孩子?他们就这样被"枪毙"了?

    因此,作为有素质、受过教育的教师,我们更不能这么粗暴地对待孩子,我们更应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只有知道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才能从源头上解

  • 6、 三年级心里话作文通用5篇

    上学的时候对于写作文应该是很了解。多尝试写作可以锻炼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一篇优秀的作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你眼中好的作文是什么样子的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三年级心里话作文通用5篇,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三年级心里话作文 篇1

    心里话?我想说的?不能说,不能说,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心里话说出去?不行!不行!我打了一下小面的头,嘿,你说这心里话我是说还是不说。小面一笑,停了一下,点了点头。

    我的心里话就是想改变一下作文纸的面容。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种纸,也许根本没有人发明吧。不过多少年来,它就从没有改变过。有本书上说:作文纸的小格子就像一个个小铁笼,再活蹦乱跳的字也要缺氧蔫掉。真是如此?!我在这里写下一个“藏”字,总觉得放也放不下,可要是在一张雪白的纸上写下一个“藏”字,会觉得心情一下子舒展了许多,无边无际。可是,它总是老样子。

    于是……

    作文厌倦了,可恶的作文,一到考场看到那些小铁笼,就不由自主地钻了进去,然后死死地将自己关在里面,再后来就不得不大声地喊:“help,help!!”但却没人相救,反而换来老师的一声“干吗呢,别东张西望,快答题!”

    作文厌倦了,可恶的作文,每次一留作文,一看到这些小铁笼,就想逃命,真是好不容易逃到了荒郊野外,这时,老师一声大吼“都留几天了,还有人不交上来!”便是逃也没有用了,打着哆嗦,不情愿地回到小铁笼里,写……

    如果有一天,作文纸的面容变了。

    作文最喜爱,可爱的作文,一看见它的新面容我就心血来潮,一涌而上,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温柔的语调曰:“恩,大家的作文有很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小迪同学”

    我讲完了,这就是我的心里话。小面看了看我,你不相信是吧!,哎,你爱信不信!

    三年级心里话作文 篇2

    亲爱的妈妈,如果您是花,那我就是花蕊;如果您是大树,那我就是刚发芽的树苗。在风霜雨雪中您为我挡风遮雨;在我失去信心时,您会鼓舞我。您总是为我处处着想,我真的挺感动的。

    记得在三年级的一个晚上,我感到头晕晕的非常难受,于是我立刻量体温。几分钟过后,妈妈拿出体温表一看,吓了一大跳:“惨了,烧到了40度呢!”妈妈赶紧去药箱里找退烧药,可是,翻来覆去都找不到,于是,妈妈立刻穿好衣服下楼帮我去买药,但是已经九点多了,没有一家药店开门。这下可惨了!妈妈双手紧握拳头,皱着眉头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突然,妈妈大喊道:“对了,可以煮姜茶啊!”妈妈喜出望外,立刻将

  • 7、 《胡小闹日记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读后感600字

    在暑假,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就是《胡小闹日记—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它写的是家长和孩子该如何沟通、怎样沟通的知识。

    书中主人公胡小闹的爸爸妈妈都非常爱胡小闹,让他衣食无忧。可胡小闹却认为爸爸妈妈只关心工作,却不关心自己。由于班上有很多孩子都持有和胡小闹相同的观点,所以吴老师决定在每周五晚上开展喊爸妈来参加—亲子互动活动。刚开始第一次活动的时候,胡小闹的爸妈非常不情愿来,他们认为学校就管孩子学习就好了,没有必要开展什么和学习无关的活动。但在胡小闹开完家庭亲子会议后也自觉参加了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胡小闹的爸妈改变了许多,做什么事都会先征求胡小闹的意见;长安的家长也不打他了,甚至不骂他了,而是多多鼓励他;小樱桃的家长也不再给她不停地找练习题了……同学们的家庭生活都改变得更加美好了。

    读完了整本书,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妈妈也能看一看这本书。相信这样我们之间的摩擦也会减少很多。例如:当我提出去玩的时候,我希望妈妈能站在我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想都没想就否定;当我的玩具或房间被别的小朋友弄得乱七八糟而生气的时候,我希望妈妈能多关心我,安慰我,而不是一副不在乎的表情。当然,妈妈也很关心我。考试没考好,妈妈不仅没有骂我,还帮我分析错题,多多鼓励我。

    书中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介绍了许多实用的沟通技巧。例如:面对活泼好动、有些调皮的孩子,家长们最需要的是尊重孩子,给他们参与的权利;而面对追求完美的孩子,家长们就要适当放手……真心希望大家都看一看。

  • 8、 《胡小闹日记》时间管理篇之《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读后感
    林俊言 暑假期间,我读了著名励志儿童文学作家乐多多的《爸妈听我说说心里话》这本书,很受启发。这本书主要讲述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可是不管如何教育孩子,到头来却总是让孩子感到很不满意。家长们让孩子吃饱喝足,穿的好,却换来孩子的指责,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问题就出现在沟通上。下面就由我来分享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给大家。 精彩内容之一,胡小闹的爸爸妈妈非常爱胡小闹,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陪胡小闹,让胡小闹觉得爸妈只爱工作不爱他,从而产生了误解。后来因为胡小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才获得了爸妈的理解,消除了隔阂,家庭又恢复了其乐融融。我为胡小闹这一家人感到高兴的同时,也陷入了沉思。我不也是常常抱怨爸爸妈妈只顾工作不爱我吗?现在想想,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不也是为了能给我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吗?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每天清晨爸爸送我上学后,又匆匆奔走在上班路上的背影;每个夜晚妈妈陪我做作业、检查作业的身影;病床前,爸爸妈妈多少个日夜不眠不休,熬红了双眼,只为我能早日康复……仔细回味,我才真正明白,其实爸爸妈妈一直都是爱我的,无论他们做什么,说什么,出发点都是为我好。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也爱你们。 精彩内容之二,为弥补缺失的母爱,吴老师把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吴乐乐只给这个称职的老爸打85分。通过这件事后,吴老师很生气,说了吴乐乐几句。吴乐乐留了一张纸条,说要去找妈妈,之后,便离家出走了。后来,在家长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吴乐乐妈妈的墓碑前找到了吴乐乐。父子俩相拥而泣,互述衷肠,打开了心结。我想,吴乐乐真的需要这种弥补吗?过分的照顾,反而让吴乐乐感觉自己很无能、很不独立,就好像离开了爸爸什么也干不了似的。也正是如此,他才没给爸爸打满分吧。其实吴乐乐的爸爸也真是用心良苦,只是如果他能更早把妈妈不在的消息告诉吴乐乐,或许最后就不会让吴乐乐有出走的想法。让人欣喜的是这对父子之间的沟通之桥已修好,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精彩内容之三,在一次次亲子活动中,父母和孩子们逐渐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在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中,孩子们学会了向父母说出心里话,父母也在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他们的关系变得非常和谐融洽。我想,当我们有了“担忧”“徘徊”“犹豫”“矛盾”这些小烦恼、小心事时,必须赶快清除,最好的方式就是和父母沟通。沟通就像一座连接父母和孩子心与心的桥梁,如果我们与父母之间
  • 9、 《手心里的阳光》读后感

    《手心里的阳光》读后感

    手心里的阳光》是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同一辑的书还有《构筑合宜的大脑》、《构筑理想的课堂》《在农历的天空》、《一声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共读共写共生活》。图书是从学校的阅览室借来的,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感受很深。这是一种多么理想化了的境界呀,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读书的诗意生活。特别是《手心里的阳光》这是一套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读写绘项目用书。我们小书房了倡导的是读绘本等各种书籍,其实在阅读之后如果能通过长时间的绘画、写作训练的话一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只是这样的话会增加一定的难度也有可能会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尝试着让朗朗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可是他有抵触情绪也许孩子还是太小了。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持之以恒也许会有进步的。整本书给孩子一个很好的阅读指导,提倡晨颂午读。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我们学校了晨颂午读几乎变成了装饰。这是由于部分老师的短视只是提倡看考试的课文,还是没有真正的做到网新教育的理念,太过功利了。看来还是真的需要家长做校外的补充。昨天给朗朗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在楼下堂屋里,一边读一边做各种姿势,扮演小兔子和大兔子挺有意思的。后来睡到床上了他想画画可是太晚了就没有同意。时间太少了。

  • 10、 咬文嚼字话成语读后感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应用。我们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唐宝成老师就提倡让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多接触、运用成语,让学生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粹,在阅读与表达中习得。近年来各级语文考试题中都包含成语运用的考察,显然是在引导老师们关注成语运用。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成语之妙,在于运用。”而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全面正确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南辕北辙。语言运用的实际中误用成语的现象相当严重,有时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就是媒体中误用成语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这个寒假我读了赵丕杰先生的《咬文嚼字话成语》这本书,发现值得我们语文老师一读。

    这本书分析日常生活中误用成语的例子中总结出主要三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对成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不透彻、不全面,或以今释古,或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或任意曲解;二是对成语的对象、范围、条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语意轻重等缺乏了解,使用中也会出现错误;三是对某些意义相近的成语,某些具有相同语素或只有一字之差而意义不同的成语,缺乏分辨能力,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造成误用。

    本书共二十讲,每一讲例举几个相同类别错用成语的例子,再逐一点评正确意思。读起来很受启发,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很值得看看这本书,可能我们在教学和生活中一不小心也用错了成语,如果不注意这些错误就被我们教给学生,那可就事与愿违了。同时也可以把这本书推荐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积累成语的同时准确理解成语,并学会准确的运用。

  • 2019-09-20

  • 2023-05-24

  • 2021-08-25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3-03-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5-12

  • 2022-01-14

  • 2021-12-11

  • 2023-01-18

  • 2023-04-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21-07-02

  • 2022-11-2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24

  • 2019-09-20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1

说句心里话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说句心里话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说句心里话读后感、2024说句心里话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