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2024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范文,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左右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推荐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

(共 6621 篇)

  • 1、 疫苗忧患 读后感(3)篇
    疫苗忧患 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是个智商筛选器和立场筛选器,疫苗事件亦是如此。

    很多书友一味扣屎盆子到国家到政府,感性的来讲我也能理解,尤其是长春长生这些不良企业,更该死,还百姓一个公道。政府何尝不是没有“苦衷”呢?文中也提到,我国的规章制度没问题,标准确实很严格。那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出现在具体的执行者和执行环境上,出现在没有完善的监控人员法律上。“法治”滚回“人治”,利益输送、腐败渎职、官商勾结、层层回扣。中央的决策和文件,一级一级下来,落实到手里又有几文,以至于总是“好心办坏事”。

    人们总希望疫苗是“完美”的──既能保护所有接种者,又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在对过往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进行总结时写道,“现实总非完美”。鉴于此,严格的质量标准,一丝不苟的生产安全监管,竞争充分、定价合理的市场体系,无缝的储运配送环节,接种前周到的知情同意安排、通畅的异常反应鉴定渠道、疑似涉事产品及时召回、对受损者家庭的合理补偿、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健全的维权机制,只有完善这一整套的制度,才能为千万接种者的权益提供安全屏障,也才能重建市场的信心。 在刘晔等人看来,中国政府对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是敢于承担责任的重要一步,但这还不够。

    然书友却忽略其他因素,甚至患者及其家人本身的问题(农村人不了解病因,造成治疗延误未尝不可能)。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管中规豹。除去患者本身,中央与地方疾控部门对接、医疗疾控监管体系完善、产品的不可控性、事件的偶合效应、医药常识普及、生产制造商审核,如此面广,不是小事情。

    三十年底的欧洲,也是假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市场。美国正是因为出现了这些问题造成了一些列社会问题才出台的相关法律条文,花了六十多年挽回民众对疫苗的信任(然特朗普现在仍是疫苗反对者)。可能有人说,前车之鉴在此,为什么我们还如此,难道要每次都出事才解决问题吗?是的,没办法,因为国情不同,我们国家的疾控体制直到非典才初步完善(推荐凤凰卫视纪录片《非典十年》),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学着老大哥苏联那一套。正因如此,一直跟不上。当然,这其中也有政府思想落后的缘故,政府必须背锅,文中也有提到。

    有书友说,中国人口基数之大,某些时候根本无从言说严格的标准。然而,生命总是需要敬畏的。因此,要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把整个国内的医疗检疫机构改变。因为这不是个例问题,是医疗行业的结构决定的。

  • 2、 生于1981读后感800字(3)篇
    生于1981读后感800字 第(1)篇

    选择这本书有两个原因:1.汪小菲是京城四少之一(其他三少至今也不能确切说全他们的名字[捂脸][捂脸]);2.汪小菲是台湾演艺美女大s的夫君(了解大s是因为一部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还因为她独特的择婿方面“外貌协会”的诸多传说)。作为80后,汪小菲成长的年代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变革时期,父母还在创业奋斗时,他在刚刚高中第一年就依次去了梵蒂冈、法国、加拿大留学,这其中7年的艰辛留学生活,不是现在的富二代可以理解、体验到的,作者对这方面的描述很真实、精彩(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强][强])。还有一处记录汪小菲面对外国坏小孩在兰会所寻衅滋事、毅然以牙还牙的勇敢故事。特别是面对在警察面前贼喊捉贼、见到小菲想抱头鼠窜的坏小孩父子,小菲竟然抓起一块砖头,狠狠掷向他们的车尾箱!真正一个热血的男人![玫瑰]真佩服当时他的勇气![玫瑰][玫瑰]嫉恶如仇的男子汉气概![玫瑰][玫瑰][玫瑰]书中还有一些关于灵异方面的描写,比如:小鸟两次在他们屋旁的小树上筑巢后,就分别带给他们两个孩子;一次偶然的海边墓地拍摄,事后竟发现每张照片里都隐隐约约有一个人像出现……想来有些神秘、虚幻,是否真实书友们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想了解高、富、帅的汪小菲的书友,推荐可以看看此书。[握手][握手]n

    生于1981读后感800字 第(2)篇

    没读这本书时,对大s和汪小菲,对俏江南和张兰,都是通过各种大大小小的媒体报道东拼西凑起来的一点点认知,特别是大s的演员身份,少不了狗仔队各种真的假的报道。但是大s一直都没有什么负面报道,虽然有过分追求美容护肤、减肥等消息,但一没害人二没整容三洁身自好,还有她高度的自律自控及努力学习,心中默默的为她点赞,从不追星的我,无形之中被她圈了粉。

    这本书是汪小菲写自己的,内容自不然也提到家人。看过之后,对汪小菲有了多一点了解,一扫过去按照许多媒体暗示的富二代定位,反而不由得佩服他小小年纪独自闯荡的勇气和见识。这对夫妻认真的各自生活,而后相爱,书中些许文字,将他们从高高在上的公众视野中拉低下来,闻得到的是浓浓的烟火气。在我看来,相信他们的互相追随和陪伴,不是惺惺作态博以眼球,期待他们的感情能够长长久久,化为一缕春风,利用公众人物的身份,给幸福婚姻做个表率。

    努力工作,用力生活,书中的文字将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胆识娓娓道来。他的母亲,功不可没。

  • 3、 《生于天空》读后感

    《生于天空》读后感

    《生于天空》是日本著名的儿童作家椋鸠十写的关于两只幼雕成长的故事。两只幼雕还在嗷嗷待哺时便失去了父母亲,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从食腐肉、残渣、蚯蚓等山雀般的日子一直到捕食黄颌蛇、野兔等天空强者的生活。两只幼雕在同猎物的机智斗争中不断得到成长,并且终于开拓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在一次和猎人源次较量中,其中的一只雄雕被源次打伤,被关在鸡棚圈养。雄雕在圈养的过程中和源次、狗、猫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只雕重逢了,两个分别已久的伙伴快乐的飞向远方,开始了新的征程!

    细细品味这本书后,两只幼雕的成长经历深深地感动了我。首先,这两只雕从小失去父母,甚至还没学会捕食的本领,便不得不独立地生活。独自对付敌人,独自捕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乌塔是个十四岁的德国女孩,从小就很独立,她用三年时间为游览欧洲的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做好了准备。旅游前她设计好了路线,她依靠自己周末在餐馆打工挣够了旅费。最终她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欧洲之行,欣赏到了各国的美丽风景,增长了见识。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放假了,天天只知道玩,简单的家务如扫地、洗碗等都不会做,只会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去独立生活。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快让自己成长起来。

    其次,两只雕的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的精神感动了我。他们最初没有坚硬的翅膀,只能吃些食物残渣和捕食地上的蚯蚓,还要对付凶狠的黄颌蛇。它们在捕食狡猾的大野兔时,想尽各种办法,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捕食成功,但是他们增长了捕食的智慧和技能。接着他们又遇到更狡猾的老狐狸,还被老狐狸咬伤。就这样,两只幼雕屡败屡战,捕食本领不断增强,最终拥有了自己的捕食领地。正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想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做些稍微有些难的数学题就唉声叹气,甚至想着放弃。爱迪生做实验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发明了电灯,造福了人类。失败乃成功之母,每克服一个小小的困难就是离成功近了一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才可以获得成功!

    最后,正如书名一样,《生于天空》。雕是属于天空的,只有在天空,他才可以成为一名自由翱翔的勇士。在雄雕被猎人源次圈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雄雕天天吃着猎人提供的野猪肉。和猫儿、狗儿嬉戏着,过着舒适的日子,几乎让他乐不思蜀。突然有一天,他看见昔日的同伴雌雕,刹

  • 4、 生于天空读后感

    生于天空读后感(一)

    《生于天空》这本书是一本以小小说形式的一篇篇文章形成这本书的。

    《生于天空》这本书开始讲了两只雕在还没有学会如何捕食的情况下便失去了父母。出于生存的渴望,他们两个勇敢地从温暖的巢里飞了出来。说是飞,不如说是试飞,因为他们两个还从来没有飞过,只是学着以前爸爸妈妈的样子胡乱扇动着自己的翅膀,结果掉在了一块大岩石上。对这两只雏雕来说,最困难的还在后面,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教他们如何捕食、如何辨析森林中的险恶就死去了,一切都需要靠他们一点一滴地摸索和经验积累。好在他们非常坚强,在还没有学会捕食大型猎物的情况下,靠捕食一只只毫不起眼的蚯蚓为生;在凶猛的黄颌蛇面前,他们学会了战斗;在危机四伏的森林里,他们学会了机智;在成年雕的教训下,他们学会了规则就这样,他们慢慢强大,逐渐翱翔于蔚蓝的天空中。

    又有一次,雄雕不幸被猎人源次捕获,源次出于对它的喜爱,想方设法去接近它,喂养它,最后雄雕被猎人的真情所感动,成了源次好朋友。后来,雌雕偶然发现了身在鸡棚里的雄雕,便大声呼唤它。此时,雄雕的野性被雌雕的呼唤所唤醒,在雌雕的配合下,终于再次飞向了天空,但是他对猎人以及猎人家的狗、猫两个伙伴也成为了非常要好的好朋友。一日,猎人家的狗眼看被雌雕捕获,为了营救往日的朋友,雄雕不顾一切冲过去攻打雌雕,但是雌雕依然没有停止对狗的攻击。为了保证狗的安全,雄雕叼起狗准备还给猎人,没想到猎人误解了他的做法,扣动扳机朝雄雕射了过去。虽然自己被射中,雄雕依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使劲儿地盯着山谷的另一边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会认为亲情比什么都要重要。

    生于天空读后感(二)

    《生于天空》这部小说写了两只雏雕的成长历程和人与雕发生的故事,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它们的父母还没教它们如何捕食就死了。它们很坚强,靠捕食一只蚯蚓为生,在凶猛的黄颌蛇面前,它们学会了战斗。它们慢慢强大,翱翔于天空中。两只雕出生在远离山村的悬崖上,它们经过了种种失败,最终有了自己的领地。它们的领地是一个村庄,这里有猎人。在一次捕猎中,雄雕被猎人源次抓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它们重逢了,雄雕离开了源次的家,与同伴开始了新的征途。雕的心中正因为有一种毫不屈服的信念,它们才能活下来。那些失败的教训,让年轻的雕有了力量。这证明了一条生存法则:强者才能生存下来,领地是强者的。雕是空中骄子,它们生存在天上,无

  •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800字集锦

    人的一生会读无数的书,总有那么几本让我们印象深刻,读完作品,想必您有很多想表达的内容。读后感便可以把这些道理更好的记录下来。你是否需要一些作品读后感范本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篇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

    每个人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不同的是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有人选择应难而上,有人选择知难而退!

    正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不是也没有生在帝王之家吗?湖南韶山,不也是很贫穷落后的地方吗?但他却不肯承认现实,一步一步地向上发展不也成为我们的伟大领袖吗!

    遇到困难,其实就是惊动人的心,坚强人的性格,增加自己所不俱备的才能。因为,只有不断的遇到困难,才能让自己更完美。困难中包含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会让自己更成熟,更明白如何去面对种种困难。

    这种能给予人力量的困难,不仅仅存在于生活中,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往往学习上觉察不出难题的人,表面上看似乎学得还可以,但其实他所接触的都是些平平淡淡的知识,而且他的潜力也被埋藏的很深,难以挖掘。这样的学习没有太多收获,但是,如果学习常常遇到需要思考的题,并且自己努力思考解决的,他会收获很多意外的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只有经常从困难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把知识撑握的更牢固,更扎实。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铭记孟子的教诲,没有磨难,就不会有成就。即使有了成就,也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满,沉溺于表面的美好上,要不断的砺练自己,才能让已有的成为永恒,并使自己收获更多的果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篇2

    《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后心得: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但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又如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那坎坷的取经之路要是没有了妖魔的阻拦,一步登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困扰,安心的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但可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又怎能领悟“佛”中能超脱世尘的感悟?那《西游记》便成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是在外界的压迫下日渐成熟,如果人在安乐中生存,那他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而紧张的生活节奏适当的压力能使人绝处逢生,绝望中寻找通往光明的前程!

    【第2篇】

    读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其中“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知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我很受感动。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先让自己经受挫折,接受磨难,使自己增长才干,才能战胜困难,到达成功。所以挫折是人获了成功的重要条件。

    穿越历史的长廊,有多少伟人在挫折的历练下登上闪耀的巅峰。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记》时,却因为替李陵辨护,遭到汉武帝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次极大的人生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人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忍辱负重,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终于写了《史记》。挫折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时写的,《春秋

  • 7、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泰》有感600字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亘古不变的哲理。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阅毕孟子之文,思绪飞扬,心潮澎湃。轻叩历史之门,王朝的盛衰兴广,过往的历史烟云蒙蔽不了智慧的明镜。嬴政手中的大秦帝国之所以能吞并六国、一统天下,正是出则有敌国外患,不发展就是消亡。而秦二世的苟延残喘直至湮灭则是骄奢淫逸,尽享入则无法家拂士的安乐。穿越历史的尘埃,以史为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规律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晰而又深刻地警醒着古往今来的统治者。给予我深刻的智慧与启迪。国犹如此,人何以堪?舜、傅说、胶鬲等人崛起于忧患之中,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折磨使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成功人士之所以会有所作为,是因为他们有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不懈的努力,凭借着自己打不死的蟑螂精神为自己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言及至此,联想当下的有着娇(气)骄(傲)奢(侈)独(特)散(漫)之美誉的富二代。他们肆意挥霍、尽情享受,丧失了父辈的忧患意识,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乐,从未体验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滋味。试问,谈何青春之奋斗,谈何民族之崛起。呜呼哀哉!青春的色彩在奋斗的汗水中会更加绚烂。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一定要勇于磨炼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不能一味贪图安乐的现状,否则美好的未来就会跟自己say goodbye了!我时刻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8、 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0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思想家、***家、教育家孟子的一篇文章。 文章的意思是: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使他备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看完以后,给我的感悟是: 1、只能历经逆境中的人,才能做一番大事情。也只有经过磨难,才更会珍惜幸福的来之不易。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在乎一件也许称不上好看的衣服,而往往富人家的孩子,能珍惜眼前一切的少之甚少。我想: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们过早地被生活地苦难不得不磨历自己,锻练自已,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要更加发愤图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得不激起想要成功的欲望。每当我和妈妈看星光大道时,那些非常普通的百姓更成了我们支持的对象,也许他们的歌喉还有些生涩,也许他们的舞姿还有些呆板,但是他们向命运挑战,敢于战胜自己,有勇气站在这个舞台,才有了他们成功的机会。他们是那些逆境中不屈的平凡人物,没有权势的背景,如果把那些富人家的孩子,比作打着雨伞的人,当他们在雨中可以边走边欣赏雨景时,那么那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是没有雨伞的人,他们只能跑,这样才能尽量避免被淋到。也正是因此,所以往往是越普通的家庭,更容易出才子。 2、什么时候都要有忧患意识。人生是命运的转轮,如果你有幸是富人家的孩子,那么你就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条件,把握你所拥有的,学会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不虚度年华,努力地实现你的人生;如果你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那么也不要

  • 9、 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系列

    书籍是智慧的阶梯,是打开思维的钥匙。阅读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令人感慨良多简单的故事情节,让我感触良多,我们来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呢?我们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感谢您的参阅。

    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1

    今天我读了《孟子》中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印象深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只有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奋发图强,要是一直享受就会因此而灭亡。

    历史上有几位是生于忧患的:司马迁因为在朝廷上辩护了一位将军,统治着大陆,把司马迁关入了大牢,狱中的他想结束此生,可是想到还没有完成《史记》就坚强的活了下来。多年后,他完成了《史记》,成为了伟大的史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时被老师笑话,可是最后成为了世纪伟人。

    现在有很多的人死于安乐,比如一些现在的穷人,有了钱只知道花钱大手大脚,到了最后还不是一个穷光蛋。现代的生于忧患的也有,比如马云和马化腾,马云从小就成绩不好,后来他成了富人,马化腾原本也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后来他创建了qq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人有很多,让我知道了生于忧患的号,也知道了死于安乐的后果。

    读后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2

    最近读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感受颇深。

    孟子说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列举了百里奚,孙叔敖等人为仕的事例,说明了担当重任,必先磨练;有忧患意识,逆境磨练;努力奋进,方能成功的道理。

    读完后深有感触,正所谓逆境出人才、乱世出英雄,只有在逆境中成长,才能磨练意志,提高能力,成就自我,获得成功。

    人不在逆境中磨练,怎能获得成功?想汉朝开国元勋韩信不忍那胯下之大辱、十年之贫苦,怎能成就大汉王朝?忆张良,如不受那老者‘无礼傲慢’之气,不在家园灭亡的逆境中奋起,何能饱读诗书、通晓兵法,为刘邦统一天下出谋划策,成就四百年伟业?话司马迁,父亡身伤,为正义直言不讳,却招杀生之祸,而其视减刑为奇耻大辱!若不是意志坚强,信念坚定,奋发上进,何来史家之绝唱《史记》?

    再说外国伟人林肯,多次败选,不灰心、不气馁,逆境中奋起,坚定目标,终成美国总统。交响乐之王贝多芬深受耳疾之扰,且疼爱的侄子桀骜不驯,其如无坚强意志、奋起拼搏,与命运斗争,何来钢琴之绝音?

    正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中奋起’成就了他们。

    风雨过后是彩虹,暴风雨前总宁静。

  • 10、 驳 “生于忧患”——读《孟子二章》有感

    孟子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虞舜、傅说、管夷吾、胶鬲、孙叔敖和百里奚这六位古代贤人,原本地位卑微,历尽磨难,才成为君主或重臣。他认为,经历困境和磨难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还说,一个人犯错误后才能振作起来,国家遇到敌国威胁后才能保持警惕,失去敌国的威胁,常常会居安而不思危,和平麻痹,走向灭亡。

    他就是这样,以个人和国家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个分论点。那么,这个分论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且看下面两个事例:

    我教过一个学生,他随离异后的母亲生活。母亲自杀未遂,疯了,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抚养孩子的能力。他又改跟父亲,而父亲已另立新家,便嫌弃、虐待他。他只好流浪街头。后来,他得到姨妈、舅舅的接济,白天上学,晚上帮姨妈看守五金档。谁料他以怨报德,竟带几个猪朋狗友偷走档口里的钱财,最终锒铛入狱。他先身处离异家庭,后又寄人篱下,却没能生于忧患。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受到秦国的威胁,却相继灭亡。它们也没能生于忧患。

    拿这两个事例跟孟子的观点相对比,前提条件一样,但结局刚好相反。

    那个学生的结局为什么会跟孟子的观点相反?因为他觉得世界上没一个好人,因为他不懂报恩,因为他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自暴自弃。可见,决定人的生死的主要因素是由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生理健康状况等所组成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大小,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吴国的进犯,勾践能卧薪尝胆,东山再起;面对日寇的入侵,溥仪却俯首称臣,甘当傀儡。

    六国的结局为什么跟孟子的观点相反?苏洵曾经论证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可见,决定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是由国家的决策水平、经济实力、科技条件、社会秩序、国防状况等所构成的综合国力,这个综合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这个国家对抗内忧外患的胜败,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也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美英联军的立体进攻,萨达姆败下阵来,成为战俘;面对塔利班的恐怖袭击,美国能猛烈反击,稳定局面。

    这证明,孟子的观点不能普而遍之,绝而对之。孟子生于忧患的观点乃是用不完全归纳法之中的简单枚举法推理出来的,他并没有全面考察个人和国家的各种生、死现象,也没有全面考察造成这些生、死现象的种种因素,光凭六位名人生于忧患这几个事例,没有考虑到死于忧患的众多事例,就贸贸然下结论,其观点没有普遍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他片面

  • 2019-09-28

  • 2019-10-20

  • 2022-02-0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8

  • 2022-01-1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6-0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21-07-16

  • 2019-09-20

  • 2019-09-23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
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范文,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生于忧患读后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