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少年班观后感 > 地图 > 少年班观后感,2024少年班观后感
少年班观后感

(共 3249 篇)

  • 1、 电影《少年班》观后感

    电影《少年班》观后感

    作者:董现莉

    观看电影《少年班》时,教师周知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参天的乔木必有灌木陪伴,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我不禁陷入思索:“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就必须存在这种现象吗?”

    要知道,乔木只有拥有自己足够的生存空间,拥有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电影中少年奇才方厚政、玩世不恭的麦克、乡村娃大法还有可爱聪明的周兰,他们算是林中的乔木。方厚政考场提前交试卷,自己动手拿回游戏机在考场玩,轻松智斗围棋社的社长;麦克约会巧控整座楼的灯……他们的行为的确有点狂,但是我们静心想一想,他们不就是班级中常说的“吃不饱还能再吃”的孩子吗?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总有几个孩子在等待更有挑战性的题目去探索;语文课上也总有几个孩子在期待更多的文章去品读。像方厚政这类学生,他们并不需要课余时间在辅导班里“泡着”,他们需要更多的空间,自由成长。

    灌木的存在就是为了陪伴乔木吗?不。灌木的生长同样需要它的生存空间,需要更高的湿度和更合适的阳光。电影中吴未在求学的道路上总在副校长妈妈的要求下做人上人,被妈妈送进少年班,本来是一只善良的“羊”,非逼着他做一只不情愿的“狼”,导致他的身体和心理在“狼群”中备受煎熬。酒桌上他宣泄着自己心里的无奈和痛苦,在这个班里他得到的是无奈,收获的是自卑,经历的是折磨,面临的是羞辱。吴未也有自己真实的一面,善良纯真的他在奋力帮助被欺负的同学时是那样的自我,在自己喜欢的周兰面前又是那样的真诚,这不正是孩子成长中最应该拥有的吗?

    乔木、灌木都有自己生长的方式,不必谁来陪伴谁。生活正像电影结尾周知庸老师说的:“当你们来到十字路时,你们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最勇敢的声音,当命运需要我们逆风行驶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 2、 《少年班》观后感1000字

    《少年班》观后感 我对烂片有两种分类,一类是烂到无力吐槽,还有一类是你全然弄不明白作者的意图,却在心中有种想骂人的冲动。一大早竟然花了近两个小时看完了《少年班》,显然,它属于后种。 还是从头说起吧。故事开头,一个西安交大第一届少年班毕业的老师周知庸全国各地找智商爆表的孩纸。这故事开头也挺有趣,极尽手段去表现这些天才们如何如何的牛叉、玩弄常人于股掌之中。在数学课上,小神童一下子解出教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数学课题,而且还有第二种算法,愣是惊呆了众人,还因此和一个富二代结怨了。 从校长的话语可以看出,他是坚定不移地服从党中央的决定,认为精英教育已经过时,大众教育乃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而少年班作为精英教育的典型,应当废除。周知庸举了一大堆名人年少便取得重大科研成就的例子。校长还是不答应,于是周知庸拿出教育部的文件,愣是把校长压了下去。精英教育时代是不是过去了呢?不好说,如今公司企业的对学历的门槛提高了,这也是大众教育的弊端之一,不过受过高等教育也没什么不好。针对人的事实是,等级总是会存在的。而如今我们所认为的精英难道是以教育高低划分的吗?非也,各行各业都有精英的存在,从大的来说,无非商业精英、政治精英这两种而已,教育研究的精英在如今都算不得了。 虽未成年但已初懂人事的高智商骚年们不约而同地喜欢上一个胸大貌美、气质非凡的女神这果然如周国平说的连系不同阶级水平男性的话题也只有女人了(看来在老爷子心里,已然将同志剔除)想尽了各种高智商的办法去约女神:一个将女生宿舍楼的灯变换成爱心;一个骑着高头大马,说要约女神仗剑走天涯;还有个小不点,花了一星期学围棋,结果没等到女神,和那个富二代下了一局,结果完爆了这个兼任围棋社社长的富二代。之后,女神也表现出对这些天才的兴趣,和他们一起跳舞,一起打篮球,甚至遂了一天才的意,打了个麻花辫。至此,电影的孩纸们和我都以为女神果然与众不同,喜欢智商高的孩纸们,果然符合女神气质。画面一转,到了一个夜晚,当天才们们看见富二代的车子停在路边,想过去搞破坏的时候,却发现女神和那个富二代在车震!晴天霹雳!五雷轰顶!这对这些神童们得产生多少点的打击!电影对那个富二代的刻画是如此的不堪,哗众取宠、才疏学浅、拉帮结派、背信忘义,为了面子和孩子过不去,最后展现得竟然是抱得美人归。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说追女孩子无须金钱,也可能这个富二代学无它术只泡妞一术学到精深。我
  • 3、 《少年班》观后感300字

    《少年班》观后感 等不及在百度云上看了《少年班》,说实话以我现在的年纪,看不懂整个电影要表达什么。总之我的观后感无比直白,我心疼吴未,觉得周冬雨演的特有仙气儿。 然后仅仅就是这样。 今天在b站又看一遍你曾是少年的mv,看的比看电影还要感动。简直就是热泪盈眶。看着那么多条弹幕,全是对自己青春的回忆,14年,你们的声音,还是少女。 最喜欢田馥甄。或许是因为歌好听 人好看 没办法就是这么肤浅 或许在多年之后重看少年班 重听这首歌 重审视当时的自己 那时的我 一定会因为经历而沉淀了 就越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幼稚。 看着那么多人说第一次听天团的歌还很小,现在都已经毕业了。我本来也不大,没有那些年对天团的回忆,但是那个mv真真切切把我看哭了。我想,会不会多年后,我可以指着已经不再火的s.h.e的照片说 看到了吗 这是我小时候的信仰 或许在那个年代,会有更多的小鲜肉,更多的歌坛新人,我也不能保证我会一直一直守着s.h.e 但是在今天我写下这篇博客 10年后我再来看 记得曾经疯狂的追逐过你们 就好 许多年前 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 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当我和世界初相见 当我曾经是少年。
  • 4、 《少年班》观后感1200字

    《少年班》观后感 刚刚从影院回来不久,决定写一下看完的一些想法。作为一名西交少年班的学生,我们很早就得知了少年班电影的消息。从当时的预告片来看,这并不是一部认真之作。现在看完这部片子带给我的仅仅是零散的笑点,杂乱、充满浮夸与浮躁的碎片情节,极为别扭的人物设定,以及不知所云的影片主旨。可以说,这部片子既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情感上的共鸣(即使我们就是少年班的学生),也没有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在这个青春理想被过度放大甚至泛滥贩卖的时代,这样一部片子用一个夺人眼球的新颖题材装入青春的老酒,带给我们的不过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再一次失望。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我们对一个剪辑师的处女作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但从导演的视角来看,他青葱岁月中的回忆被加入了太过明显的修饰。片中四男一女五个主人公,除吴未外,都表现出了神童般的能力。几秒钟解出数学题,靠一些奇怪的东西占卜未来,同时打三个牌局之类的举动,完全是神话了少年班,或者说神话了导演年轻时的记忆。少年班的生活实际上也就是平平淡淡的,并没有什么每个人都神通广大。导演也说,这部电影的情节,都是基于真实经历,添油加醋而形成的。但是很明显,所谓的添油加醋完全把整部影片变为了一部意淫神片。 导演意淫自己年轻时候多么的才华横溢,多么的智商超群,从来不需要认真努力整天喝喝饮料玩玩计算器就能解出高难度数学题,简直是烨然若神人也。而那些整天认真学习努力的只不过是智商极低的陪衬。导演意淫这种天才根本不需要接受世俗的约束,打架斗殴放火箭喷氨气炸汽车乱串女生宿舍根本是再正常不过。所有的能力完全是与生俱来,而乖乖仔只能被少年班抛弃作为一个保护者存在。我们或许可以说导演的浪漫主义精神值得欣赏,但在我们的眼里,这些神童的举动完全只是吸金的噱头罢了。而且导演似乎拥有一种畸形的情结,在潜意识中希望着有一位大姐姐能经过自己的窗前并且爱上自己。为此,导演在片中又意淫了很多他的女神们走光的镜头,对女生的寝室生活毫不遮掩,而且女生们都爱的轻易。我们也由此跟随着作者的思路飘进了他意淫的空间之中,也幻想着有衣着性感的大姐姐路过我们的窗前,以此浇灭心中窜动着的青春的火焰。 在长达106分钟的漫长意淫中,导演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浮夸的青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精神折磨。更不用提导演在这部片子中给出的奇葩人物设定了。人设的脸谱化几乎是所有商业片,特别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通病。实际上
  • 5、 观《少年班》有感

    鲶鱼与金枪鱼

    ——观《少年班》有感

    当你来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们也一定要倾述内心最勇敢的声音。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引言

    看完《少年班》,被戳中了泪点,也有些许感触。这是一个有灵魂的故事。我所关注的不是那些天才儿童的高智商以及他们的女神江依琳的敢爱敢恨,而是那条闯进金枪鱼世界的鲶鱼——吴未。

    吴未一直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当他问老师为什么要选他这么平庸的人进少年班时,周智庸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养金枪鱼的时候,一般都会放一些'低智商'的鲶鱼,有了鲶鱼做比较,金枪鱼会更好,更勤奋地活着。反之,金枪鱼就会很懒惰,会窒息而死。有一种人是‘金枪鱼’,有一种人是‘鲶鱼’,在这个满是天才的班级,吴未无疑是一只小小的‘鲶鱼‘,是负责默默守护‘金枪鱼’的'鲶鱼' "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未必不是一只鲶鱼,也经常充当守护在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但这并不代表着你不优秀,并不代表着你可以不努力。因为自卑填满心头,就以为即使奋斗也不能到达终点吗?剧中秦海说了一句"就因为你们聪明,所以学校开除的是我",我依旧记得他说这话的无奈以及与农民父亲离开时候的落寞,但是我却并不同情他。世间的许多事都是不公平的,有人有着聪明的头脑所以受老师喜爱,这是别人的优待与自己无关。我们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成为一条优秀的"鲶鱼",先天的优秀不可改变,但是后天的缺陷却可以弥补。

    我们是"金枪鱼"身边的"鲶鱼",但你有没有想过,努力过后,拼搏之后,完善自己以后,也可以成为其他"鲶鱼"之间的"金枪鱼"?年轻的时候,每个少年都以为自己是山下的一棵树,但最终,更多的人变成了山下的一根草,更其他草并无不同,而有的少年,则真的就成了树,成了参天的乔木,沐浴阳光,享受晨露,与更大的风雨搏斗。

    "金枪鱼"可能是"鲶鱼","鲶鱼"也会变成"金枪鱼",想成为什么,全凭自己,与他人无关。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有人选择随风而去,有人选择逆风飞翔。但我以为,无论是"金枪鱼"还是"鲶鱼",都应做最优秀的自己。

    药学院15级中药制药3班

    胡之霞

  • 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从社工角度看问题青少年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从社工角度看问题青少年

    为一名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本科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就感慨颇深,经过四年的社工专业熏陶,回头再看这部适合我们社工专业看的经典著作,感触依然颇深。

    "池塘之底"的孩子们看似是一群无药可救的问题少年,抽烟、撒谎、打架、伤害老师、欺负捉弄年龄小的同学,很多老师都受不了而纷纷辞职离去。而善良宽容的马修老师却能看到这些孩子纯真美好的一面,并用爱心去教导感化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从而走向光明美好的一面。

    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青少年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矛盾性的特征,正处于由儿童向承认过度的阶段,处于一种转变的过程。童年的生活模式被打破,成人模式尚未建立,呈现出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不稳定的过度让青少年看起来想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心理上的独立与依赖、封闭性与开放性、成就感与挫败感交织在一起是青少年期矛盾性的主要表现。因此,面对"池塘之底"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作为社会工作者更应该以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去教导他们。而不是像只会用他的"行动——反应"制度的哈森校长,哈森校长充满暴力与镇压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表面不敢反抗,最终屈服,但也是孩子们内心充满了仇恨与叛逆的情绪。

    影片最先讲的事件是学生乐格乐伤害了马桑大叔,但在听到校长在暴打别的孩子时,马修最终决定不把他交给校长处罚而是让他去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孩子听着马桑大叔的称赞内心懊悔不已。得知马桑大叔重病转院时,乐格乐担心地问道"他会死吗?",说明孩子的内心本性是善良的。甚至后来马修发现学校丢的20玩法郎是乐格乐偷的时候,也选择了"包庇"他,为了呵护孩子心中那个买热气球的美好梦想。马修曾不止一次的"包庇"孩子们,刚上第一节课时,孩子们在课堂上扔马修的包,恰巧校长进来,多好的告状的机会啊,可是马修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孩子们偷了他的乐谱被人看到他也帮孩子们掩饰没什么事……一次次的善意的"包庇"让孩子们感到吃惊意外的同时,也一次次对他建立了信任,也为后来的小小合唱团的成立作了不可或缺的铺垫。

    说道合唱团,马修老师真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效果也很完美。他懂得因材施教去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社工角度看,他利用了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的长处。马修听他们一个个唱歌,判断他们的音色来区分他们不同属于不同的音调,从而来分饰不同角色的歌唱部分。即便是看似作恶多端的蒙丹也

  • 7、 电影交响班观后感

    《交响班》是一部由凯德麦拉德和萨米尔盖丝米等主演的喜剧电影,影片剧情诙谐幽默,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本片是一部音乐教育类的电影,属于中游水准。导演兼编剧是阿尔及利亚-法国混血,男主角simon也是半个阿尔及利亚人。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故事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民族融合和平等。

    先说影片的优点:

    1. 少年之间的互动真实,包括课室和聚餐,不会过分成熟,挺好的。

    2. 不煽情。放牛班的春天有点煽情过火。

    3. 第一次合演搞砸了,这个情节设置挺好的,很正常。

    4. 小朋友arnold问妈妈,(离异的)父亲在哪里,妈妈说不知道。这个问题在后面一直没有被回答被解决,这个也挺真实的。

    缺点也很多:

    1. 剧情太凌乱,突兀,很多没交待

    2. 过分理想化或正直正确化。例如监督老师 farid的两个坚持:① 孩子不能按照水平分级,不然就是不公平。②simon老师你不能去巡演不能去追求你的事业,你去了怎么对得起孩子们,你怎么对得起小提琴优等生arnold? 这些想法都太绿茶了。simon一有什么想法,farid就站在道德高地指责。这不行。

    3. 剧情比较假。查了一番,发现剧本并非基于真实故事来改编。

    4. 太想强调外来移民是有能力的,可以去做任何事。班上50%的同学是非洲裔是ok的。直接找个非洲小胖子当小提琴首席也是ok的。但是,这个小胖子是真的能拉琴的才好吧,像放牛班的春天那样找天才童声来出演才有真实感。

    5. 如何能获得在巴黎音乐厅演出机会没说,非常突然就去了演出。按道理,应该水平逐步提高,然后高到一定水平了。这是教育类型片啊。但是没说。前一幕还是技艺很差。下一幕秒变世外高手。

    6. 最后高潮在音乐厅演出,演奏不是真的。那个声音比国内市一级的学生团体好太多,比一线广交上交都能比得住,哪可能是个练了几个月的三年级小学生能拉出来的,亦不是天才小演员的表演。

    法国电影,在我印象里从来不是以大格局致胜。这片也一样,淡淡的,小小的,暖暖的。

    同样讲音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我不会拿他和《放牛班的春天》去做比较。也不会去和崔岷植大叔的《当春天来临》做比较。尽管他们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侧重点不同。更不会和前阵子的《爆裂鼓手》去比较,音乐类别都不同好吧,就我们打击乐分类一个是流打一个是西打。严肃音乐好么!

    和《当春天来临》不同的是,此片没有放大交代老师的来历背景,而是非常简

  • 8、 代班观后感影评

    《代班》是一部于2017年播出的惊悚电视剧,该剧主要由莫文克里斯蒂和薇琪麦克卢尔等主演,网上对这部剧的评价似乎并不高,一起去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女主艾伦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以称之为完美了

    突然有一天,查出来自己怀孕了

    老公听到很惊喜,同事上司也都替她开心

    但是艾伦正在着手一个图书馆设计的大项目,怀孕肯定会影响她的工作,因此需要找一个代班的人,在面试中,艾伦挑选了宝拉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

    宝拉能力出众,艾伦本以为自己可以安心生养了,却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

    自己的领导越来越倚重宝拉,同事们都喜欢宝拉甚过自己,并且宝拉开始绕过自己直接和客户沟通了

    艾伦看在眼中,恨在心里,甚至设计让宝拉出丑,但是计划失败,忍无可忍之中艾伦爆发了,和宝拉当众吵了起来。

    女人与女人的吵架中,就如绵里藏针一般,最先挑起架的那个人也许就是主动跳进陷阱的人。

    宝拉一个眼神,话锋突()变。

    我的确是没能服从你,对不起。

    这个时候,客户刚巧出来了,看到这一幕,安慰宝拉,别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

    艾伦也因此失去了客户和办公室里的所有人心。

    这一场战斗,艾伦完败,心中不服但也只能收拾东西回家准备生养去。

    过了一段日子,艾伦的领导也是她的好朋友凯然给艾伦打电话,说自己终于最近是怎么回事了,并想和艾伦在图书馆工地见面。

    艾伦狂喜,觉得凯终于看清宝拉心机婊的丑陋面目,事情终于到水落石出了,便赶去图书馆见面。

    谁知道,凯从图书馆阳台摔了下来,死在了艾伦的面前。

    明明只是职场女人心机战,但是闹出了人命了

    每个人包括警方都认为凯是自杀的,唯独艾伦不信。

    艾伦固执的认为和宝拉有关,每个人包括艾伦的老公都认为她不可理喻。

    但女人心思何其细微,男人怎么能看出端倪。

    你以为她在蛇精病,也许只有人家才是最正经!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女人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没有硝烟,却最是汹涌。

    当艾伦终于找到宝拉说谎的把柄时,你以为艾伦占了上风,不,几分钟的时间,宝拉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就获取了所有人的同情心。

    这部剧戳中了都市职场女性的痛,怀孕是个需要再三考虑的事情,多数公司都不愿意聘请已婚未孕的女性,而对于已经入职的女性,无论你表现的再优秀,只要考虑到怀孕生育,都只是一个被代班的人。

    女主人公艾伦执着且有主见,不愿意轻而易举被取代,职场的失败,爱人的不信任给了她极大的不安全感,这便是职场女性的弱势所在,情绪的失控

  • 9、 《3年A班》观后感

    《3年a班》观后感 现在,你们全都是我的人质了!伴随着这一句话的开场,3年a班的人生巨变拉开了帷幕。 说实话,这种校园情景剧本就是我偏爱的类型,尤其是日本电视剧这种喜欢揭露人性黑暗面的调调更是让我欲罢不能。真的是,打开后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十集。感谢fix字幕组和3年a班的全体成员,让我对人性和教育又有了新的看法。 其实,在看到标题时,最新联想到的就是之前比较火的同类题材动画片《3年e班》也译作《杀手教室》,该动画片也让我对教育和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比较深刻的感官。不过,在看完第一集以后,我更多的是联想到《约定的梦幻岛》和《暴漫王》,前者是类似的密室困境题材,后者则是在其中一段有类似的概念,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其中有一个新人的作品叫《真实的教室》。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我觉得他更像是《3年e班》吧,以爱驱动暴力,以暴力驱动爱。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用语言都会显得很矛盾。 这也让我联想到很早之前看过的《女王的教室》,作为一部经典的教育片而广受关注,这部片子的对象还是小学生,更是直面人性了,不得不说容易致郁。虽然《3年a班》的剧情处理要更加稳妥一下,但是剧情的平滑和演员的演技还是有些不足,相比于天海祐希和志田未来而言。不过,剧情的一再反转,还是使得其具有足够的情节冲突和悬念,使得观众深陷其中。 网络暴力,或者说语言暴力,也可以说是冷暴力,其实一直是人性的一面,通过诋毁、污蔑以及侮辱他人来获得快乐。只不过,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这一人性的黑暗面被无限扩大了,无论是被人肉搜索还是被快递刀片,想要在现代使得一个人身败名裂真的是要比想象中容易太多了。一句造谣的话,一个伪造的视频就能够使得一个人从天堂走向地狱。如果你要问有什么办法嘛?现在的我只能回答,也许像片中主角一样,制造舆论,使得民众记忆、学习可能是有用的吧。至少,工作我一直都还记得,语言转换成的暴力触目惊心。 而这,也是促使我从教育者角度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老师,究竟该如何指导学生?佟老师给出了答案,以自己的生命,不惜成为全国人民的敌人,也要引导自己的学生直面人生,对他人的人生负责。一句lets think贯穿全剧,古人的智慧真是太伟大了,中国早有三思而后行的古训,教导人们做事之前一定要审慎,不能冲动,冲动是魔鬼啊!只不过,这样的教育,虽然深入骨髓,但是却难复制。这样的教师,真的太少了,还有多少老师能够为学生想到这些,会
  • 10、 《少年π》观后感
    《少年π》观后感 在《少年π》的制作特辑里,李安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如果没记错的话,同样的意思在他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也表达过。在《断背山》上,李安让一句话成为世界流行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同样,在《少年π》中,这句话可以换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会被笼统地归纳为一个“成长”或是“友谊”的主旨。何况该片中又动用了3d技术以及灾难类型的时髦元素,这就很难不让人进入到商业片的逻辑体系中去。 虽然李安的电影都是剧情片,在故事接受的层面上,从来就没不设门槛,但是,要想真正走进李安的电影世界,却非易事。在各种场合,我曾完整地看过不下几十几遍的《卧虎藏龙》,也许对迷影群体来说,这个数字都不值得拿出来说。我想说的是,即使如此,当我在研读李安的自传以及徐浩峰对《卧虎藏龙》的解读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只在《卧虎藏龙》的门口逗留,根本没有走进去。《卧虎藏龙》的玄妙之处我就不做多说,大家可以参看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的解读,真的非常独到。 为了照顾大众,把一个故事尽量交代清楚,《少年π》的叙事上采取了一种套层结构,外层是成年π向一个小说家讲述少年时代的故事,里层便是具体的故事内容。但是,影片峰回路转,虚实相间的地方在于:当作家和观众都以为pi的故事以自己获救、老虎走进森林而终结时,成年π又提供给我们另一个故事,不同于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自己和老虎,第二个故事是全部以人物出场——水手、厨师、妈妈、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下,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猩猩,而少年π居然是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成年π没有否认小说家的推断,只是问他喜欢哪个故事,得知对方喜欢第一个故事时,成年π说他看见了上帝。 李安在此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把想象交给观众,我没看小说,故而不知道这神来的一笔是否出自原著的精神?其实,不论哪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少年π与老虎帕克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李安一直在探讨的。 影片终结于π与帕克的背影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接着骨瘦如柴的帕克径直地走向了森林。这一刻,我突然想哭,因为联想到《断背山》结尾,恩尼斯
  • 2023-02-05

  • 2022-12-13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1-06-13

  • 2019-10-11

  • 2019-09-2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5-14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2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11-16

  • 2022-12-3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16

  • 2022-12-17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4-29

  • 2022-12-20

  • 2023-02-03

  • 2019-10-29

  • 2019-11-02

少年班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少年班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少年班观后感、2024少年班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