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2024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范文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相关栏目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热门栏目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推荐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

(共 8965 篇)

  • 1、 读《恰同学少年》随想2000字

    暑假到了,的读后感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读《恰同学少年》随想2000字,供各位参考!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黄晖的小说《恰同学少年》一路走红,令广大读者爱不释手,并且深受鼓舞和教育。其同名电视剧接连在各地电台热播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觉,凝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品味叙述手法来解读那个特殊年代的激情岁月。小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为背景,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新一代青年敢作敢为的青春,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奋发向上的斗志,志存高远,改造旧中国与旧世界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的形象,歌颂他们教书育人的创新精神。

    看完这看部作品,我们不禁感慨:古老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初重新找回了青春,青春的血液又开始在这古老的土地萌芽流动。它所体现的精神让人热血沸腾。

    全书洋溢着青春活力,健康的气息,更多的是时代青年的新生、社会教育的新生、苦难中国希望的新生。时代青年的新生是这部作品的浓墨,是主线,沿着它的轨迹,我们一步步深入了解变革中的社会,希望萌芽的社会。恰同学少年时,青春在这开始绽放。

    叫花子开粥厂,穷师范招学生。横批:挤破脑壳。

    在看学生招生榜,毛泽东信手拈来,闲然自得,不因自己是穷学生而困窘,不因人多竞争强而忧心忡忡。当录取名额一个个贴出来还没自己的名字时,一句莫着急,我的名字还没看见。还有前三名,好戏在后头。更是显示他的淡定,大度的自信心。毛泽东出身贫寒,为求得一所理想学校,与父亲闹矛盾,独自闯荡,望求得修身的学识。求学既求索,抱着远大理想,一双布鞋破了再补,补了在穿,毫无抱怨,怡然自得。还有蔡和森、萧子生兄弟等都因生活所迫而聚到一块

    他们拥有梦想,他们充满活力,他们有才华而不断吸取才华。他们踏实、团结,勇于创新。不仅独立组织了学校第一个青年团体,组织了自治训练兵营,同时还充当了地安巡逻警,这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代表了新时代青年的自强自立。他们敢作敢为,胆量惊人。面对反动统治,他们公然与反动派作斗争,于是呼:袁世凯万岁,中华民国千古(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当北洋军阀溃部败走长沙,一场灾难即将到来,他们勇敢地拿起手里的木枪,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溃军谈判。当真相面临暴露,他们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使敌人屈

  • 2、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读后感2000字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读后感2000字:

    “北望今心,陈年不移。有人说,爱是藏不住的,闭上嘴巴,眼睛也会说出来。”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玖月晞的一部作品。这文在我网盘躺得够久了。2016年9月18日收藏,2018年5月24号我才看。只因突然重温《因为风就在那里》。

    说回来,文风一开始就很压抑,对于刚重温完骆老板和周瑶小朋友的美好爱情故事(《因为风就在那里》)的我来说,略难以接受。然而,越看越压抑。百度百科定义是一篇悬疑文,是从后半部分开始。

    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前半部分主要是男主北野与女主陈念相识,到北野成为陈念守护者这身份的转变。陈念出于某种原因受女同学魏莱欺凌,作为混混的北野因陈念救过他,而且出于某种情绪(归根到底它还是一部言情小说)守护着陈念。

    而魏莱后来死了,陈念在魏莱死前见过她,并捅了她一刀,但未致死。魏莱的死是“雨衣人”——强奸惯犯兼北野发小所致。这名发小还跟北野说,如果魏莱的死被发现,就嫁祸给女主。当然他是不知道北野和女主的关系才跟北野说。北野怕陈念受牵连而毁了前程,而自己伪装成“雨衣人”。当然,结局是好的,算是吧......北野被判7年有期徒刑,陈念被教育,最后则到北京学法律。

    整部作品时间跨度就高三下学期,而且校园暴力这个题材也并不新奇,但这个故事很深刻。

    .女主陈念遭受同学的威胁、欺负,但在放学路上却对同样被同学欺负的男主出手相助,下场可想而之。也恰因此命运将两人牵扯在一起。两个人都成为彼此生活中的温暖,相互守护,相互救赎。

    在警察对施暴者教育不理想的情况下,尽管他们不相信警察,但他们仍相信真、相信美、相信善。他们没有办法原谅施暴者,但他们仍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仍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这,我也认为是女主考上大学选择学法的原因。

    虽然法律没有保护好脆弱的他们,人民的守护者警察仍对同龄施暴者存保护之心,但他们因为彼此,而期待着新生,期待着未来。

    在后半段中,警察郑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能是作者的原因,这位警官表现得略为“失真”。

    北野为了保护陈念,利用所有指征,将自己“定罪”,说魏莱是他杀的,让陈念撑着不露出破绽。而郑易坚信自己的直觉,认为北野在撒谎。读书笔记也因他的这点坚持,拯救了北野和陈念。作者在后话中也说到,这样的警官让人觉得不真实,但不能否认现实中有这样的警察存在。虽然“警察”这个职业给人的印象是不作为,人证、物证全了就结案,不去

  • 3、 《恰同学少年》的读后感2000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黄晖的小说《恰同学少年》一路走红,令广大读者爱不释手,并且深受鼓舞和教育。其同名电视剧接连在各地电台热播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觉,凝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品味叙述手法来解读那个特殊年代的激情岁月。小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活为背景,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新一代青年敢作敢为的青春,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奋发向上的斗志,志存高远,改造旧中国与旧世界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优秀教师的形象,歌颂他们教书育人的创新精神。

    看完这看部作品,我们不禁感慨:古老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初重新找回了青春,青春的血液又开始在这古老的土地萌芽流动。它所体现的精神让人热血沸腾。

    全书洋溢着青春活力,健康的气息,更多的是时代青年的新生、社会教育的新生、苦难中国希望的新生。时代青年的新生是这部作品的浓墨,是主线,沿着它的轨迹,我们一步步深入了解变革中的社会,希望萌芽的社会。恰同学少年时,青春在这开始绽放。

    叫花子开粥厂,穷师范招学生。横批:挤破脑壳。

    在看学生招生榜,毛泽东信手拈来,闲然自得,不因自己是穷学生而困窘,不因人多竞争强而忧心忡忡。当录取名额一个个贴出来还没自己的名字时,一句莫着急,我的名字还没看见。还有前三名,好戏在后头。更是显示他的淡定,大度的自信心。毛泽东出身贫寒,为求得一所理想学校,与父亲闹矛盾,独自闯荡,望求得修身的学识。求学既求索,抱着远大理想,一双布鞋破了再补,补了在穿,毫无抱怨,怡然自得。还有蔡和森、萧子生兄弟等都因生活所迫而聚到一块

    他们拥有梦想,他们充满活力,他们有才华而不断吸取才华。他们踏实、团结,勇于创新。不仅独立组织了学校第一个青年团体,组织了自治训练兵营,同时还充当了地安巡逻警,这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代表了新时代青年的自强自立。他们敢作敢为,胆量惊人。面对反动统治,他们公然与反动派作斗争,于是呼:袁世凯万岁,中华民国千古(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当北洋军阀溃部败走长沙,一场灾难即将到来,他们勇敢地拿起手里的木枪,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溃军谈判。当真相面临暴露,他们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使敌人屈服。

    同时,在他们身上也书写着反封建的新篇章。陶斯咏,向警予是新生妇女的代表,封建婚

  • 4、 《同学少年都不贱》读后感2000字

    这篇小说用的是非常白描的手法,初读时觉得实在平淡无奇,没有任何高潮迭起的情节,一切就像一个女人自己对自己说话,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来回顾自己和小时候的一个女友的点滴往事,如果一个不耐烦的人,绝对不会往下读。我是因为它是张爱玲写的,而且又是张爱玲生前未出版的一个作品才有兴趣往下读的。我读完之后,也没有马上觉得这个小说写得好,而是放了两个星期之后,发现自己老忘不了它,天天在心里琢磨小说中那两个女人,天天在想象赵钰所住的公寓,天天在思考那两个女人那点小女人心事,我才醒悟到这是一本写得很好很好的小说,它触及了每个人,尤其是女人特别不愿意在人前承认的那种对生活感到失败和无奈的感觉。

    张爱玲是通过描写两个女人(赵钰和恩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成长来解释这种人生无常的沧桑悲凉感的。赵钰和恩娟学生时代是同宿舍的好友。学生时代的赵钰和恩娟在家境, 经济地位, 以及作为女人自身的条件方面, 如容貌, 身材魅力等等, 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的, 尽管仔细阅读, 还是能体会到少年时代的赵钰觉得自己各个方面都比恩娟好一些, 家境比恩娟略强, 自己的身材比恩娟好, 也比恩娟有气质会打扮一些,等等。可是离开了校园后,两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恩娟嫁得好,踏入了上流社会, 大富大贵, 一个女人想要的虚荣都得到了满足; 而赵钰走的是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最后总算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其实谁都可以看出赵钰有张爱玲自己的影子),但经济上却一直在温饱-小康的生活状况中徘徊挣扎, 婚姻上也不如意, 自由恋爱嫁了一个从台湾出来美国留学的博士生, 虽然丈夫最后拿到了学位,但也只能在地方偏僻, 规模很小的大学里勉强找到一份教中文的工作而已. 赵钰的博士丈夫既没能给赵钰带来物质生活社会地位上的荣华富贵, 也没能给赵钰带来感情上的满足, 他是一个动不动就会跟女生逢场作戏的男人, 最后两个人只好以分居的形式来维持着婚姻. 赵钰在丈夫回国后, 感到非常寂寞孤独, 想到少女时代的同学好友恩娟也在美国定居, 于是就想方设法约恩娟出来跟她见面, 重温往日的友谊. 赵钰约恩娟到自己狭窄的公寓里下榻, 幻想两人能像小时候那样和谐, 默契, 通宵达旦地聊天叙旧, 身为贵妇人的恩娟在回信中没有拒绝这个主意, 赵钰就以为恩娟真的会在自己这里住, 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打扮自己的公寓, 尽量让它看起来高雅别致有情调, 掩饰各种寒酸.

    尽管赵钰费尽了

  • 5、 《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读后感2000字

    这个假期,客观的说,是孩子上小学四年来,我觉得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最开心最有意义的一个假期。之前由于自己的学业、工作等原因,缺席孩子太多成长的过程。今年寒假,因为有了亲子共读的作业,我和孩子一起享受了很多美好的共读时光,一起体悟、一起成长。美哉,幸哉!

    张曼琳从小爱观察、善思考,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阳光、积极、上进,但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思想上的高度与行为上的不统一。往往出发点、想法很好,但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容易三分钟热度,缺乏做事情的持久性与耐性,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鉴于孩子的个人特点,假期我为孩子选购了一套著名作家刘墉先生的少年成长智慧书,希望曼琳能够通过阅读一些真人真事的人生经历,能够懂得:无论是谁,人生之路都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努力和行动!目标与理想,如果不去践行、没有实际行动,那永远只是空想。这套书共包括《改变自己的力量》、《学会看见爱》、《你可以变得更聪明》、《别输在不会表达上》、《做个受欢迎的人》五本分册,全书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故事、有趣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展开,涉及学习、心态、说话艺术、做事交往、亲情友情五大关乎孩子未来人生走向的主题。我和曼琳共同商量,制定了每天固定的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亲子共读时间和阅读计划。为了使每日的阅读更加有趣、不枯燥,我们采取了多样的阅读形式。有时我们紧靠在一起,同读一本书;有时我们各自选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各看各的书,读完一部分,我们相互分享各自阅读的内容以及自己对该部分内容的感悟或见解。不知不觉我和张曼琳安静的在一起共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越来越喜欢这样相伴在精神世界中徜徉的共处方式。

    通过阅读这套书籍,我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方面都有很大收获。比如,在《改变自己的力量》一书中,刘墉先生在《不焦躁,不回头》一文中说,静中取动、败中求胜,不忧不惧地坚持到最后一刻做事要学会分清楚轻重缓急,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自己社会角色的增多,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无论是在照顾孩子,还是在处理自己的事务时,我往往缺少对整个事情进行总体规划的意识,导致做事情很容易没有条理、杂乱无章。经常感觉忙忙碌碌一天,到傍晚才突然发现自己把无关紧要的事情做了一堆,但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却还没有做。自己的无声身教,导致孩子在做事的条理性上也极为欠缺。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忙而不乱、静中取动,是我和曼琳今后都要着重培养的能力。

    再如,

  • 6、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

    篇一:《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讲述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生活的事,剧中除着重刻画了胸怀抱负的毛润之外,还刻画了他的同学和老师:忠厚老实的蔡和森,活泼可爱的杨开慧,爱慕虚荣的刘俊卿,陶家千金陶斯咏和她的好朋友向警予、赵家贞,以及和蔼可亲的孔昭绶教授,博学多才的杨老师,勤俭朴实的徐特立徐议长。整部电视剧表现出了在那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年代,毛主席和他的同学们救国救民,团结合作,视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豪迈与热情.更加强调了一个事实,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通过教育这一渠道来塑造一颗坚定的信心,一份崇高的理想和一个完美的智慧.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心怀祖国、志向远大,先完善自身继而立足世间。

    伟人的少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谈论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因“过于张扬”而被老师批评,但他心怀祖国和改变旧中国现状的伟大理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钦佩。伟人的少年时代乐观而不畏寒苦,假期无处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变他的达观,携友一同读书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经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乐观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毛泽东的魅力不仅如此,因为他光明磊落的为人、沉着缜密的思维和独特的领导才能,团结了一群有志于改造贫腐的旧中国的青年。在少年时代,他们游走于工厂乡村,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宣传兵;成年以后,他们更是各显所长,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的气魄与胆量,他们()的志趣与胸怀,无一不令人深深为之折服。

    青春无畏

    因为年轻,所以无畏;因为无畏,所以出发。无畏的他们在前进的路上,奏响青春赞歌,雄浑的歌声撒扬每一寸土地,使万物自惭形秽,使那个旧社会为之摧眉折腰,蔑视一切敌人,抛开儿女私情,他们无所谓畏惧的挑战那个时代的腐朽。他们那股劲儿使我们震撼。五七国耻时,一师校长孔绍绶率领全校师生写下《明耻篇》公然对抗国民政府下令的“中日亲善”征文。“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毛泽东写下这刚劲有力的十六个大字。宣告

  • 7、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2000字

    今天中午我刚读完了那本书,合上那本书时,心情很压抑。心里有许多想法。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使我感受最深的一本书,我是百感交集地读下来这本书的。怎么说呢,我感觉这本书就是我写的,它真的太真实了!!歌德是根据自己初恋的经历写下这本书的,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歌德就此一举成名,我相信这本书受欢迎是因为他真的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在这本书出版以前,自杀从来就被人们看做是一种令人发指的无耻行为,为什么维特的自杀却能引起那么多青年读者的辩护和同情呢?原因在于歌德敏锐地抓住了当时年轻人所特有的多愁善感和悲观厌世的心理,并将这两种心理凝聚在小说的主人公维特的身上,使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典型形象。

    这本书这所以对我影响这么大第一是因为作者所描述的维特的心理几乎句句都是我的所感所想,第二是因为作者在其中融入的很多的感情,心理描写极其生动逼真。

    这本书分上下两部。前部写维特少年时在村庄里自由幸福的生活,和他与夏绿蒂相遇、相识、相知、相处的过程,以及他对夏绿蒂深深的暗恋。后来由于夏绿蒂已经与别人订婚,维特不想打搅他们的生活忍痛离开了故乡。从此开始了下部。在下部中,写了维特当公使时的生活,和他回乡后与夏绿蒂的接触,以及他因为对夏绿蒂的爱太深反而得不到她陷入无法自拔的悲痛最终自杀的故事。

    情节其实很简单,但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他而描写,情节是以维特写给他的好友威廉的信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维特对于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心理描述的是非常详细准确。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觉自己就是维特的倾诉对象——威廉。但同时因为自己的心理与维特的心里是那么地相似,又觉得自己就是维特。逐渐觉得自己是在跟自己说话,自己是在不断发掘、探索自己的心理,这也正是这本小说的魅力之一。

    我在读这本小说时画住很多有感触的句子。现在选一些列出来表达我的感受。

    “那些稍有地位的人,以为和普通百姓接触会玷污了自己高贵的品质,因此对老百姓非常冷淡;而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在有地位的人面前摆出一副谄媚的丑态,更使得老百姓不喜欢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我认为一个人倘若需要用疏远”贱民“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地位是高贵的,那他就和因为害怕失败而临阵逃脱的懦夫一样可耻。”这几句话表现出维特对于人与人之间等级差别制度的鄙夷,体现了他对于人人平等的追求。

    “我尽情地享受着活泼的生命力,并小心地隐藏住体内的那些颓废腐朽的因子”可见他是个很积极向上很热爱生活的青

  • 8、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钟珞宁

    最近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恰同学少年》。这本书生动地讲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少年时代的故事,书中描绘的毛泽东同志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的一个个小细节让我为之动容,联想起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我觉得很惭愧,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向榜样学习。

    书中,毛泽东孝敬父母的那一段最让我感动,那时毛泽东从毛泽民那儿听说母亲生了严重的病,便不顾手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活,匆匆请了假就连忙拉着毛泽民赶回了韶山。母亲整个人骨瘦如柴,连郎中也看不出来是什么病,毛泽东看了十分心疼,便二话不说,卯足了劲儿一步一步把母亲用独轮车送进了省城里的湘雅医院。

    看到这,我不禁有些惭愧,平日里只顾及自已的吃喝玩乐,想都没想过父母这十几年来在我们身上花费的心血和对我们的恩情。记得有一年寒假,我们几户人家一起去潮洲玩,妈妈因为淋了雨发烧了,所以爸爸准备留在宾馆陪她。当时,我们一群小朋友正准备出发下一个景点,爸爸问我:要不要留下来陪妈妈?我不假思索回答说:我们都要出发去南澳岛玩了,哪有时间陪!看完这本书,回想起这件事,我那时是多么自私啊!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又陪伴我们成长。百善孝为先。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同志,生活里最重视的却是孝顺父母。传承美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年少的我们也要学会孝顺父母,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 9、 《恰同学少年》读书心得
    少年强则国强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章珂语 这部作品以毛泽东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活为主线,充分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优秀青年为追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以前中国是那么弱小。让许多中国人在这片国土上没有安全感。安全感从何而来?一切都源于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而且我还发现,以前的女孩子不太能上学,只有那些富人家的女孩子,才有可能上到学,大部分呢,都去给别人家做丫鬟来维持生计,从中就一个小姑娘,名叫阿秀,她是刘俊卿的妹妹。他的父亲是摆臭豆腐摊的驼背。他的父亲和妹妹未能够供刘俊卿读书,父亲一狠心把女儿卖给别人家当丫鬟。可刘俊卿竟然不珍惜,还把妹妹赚来的那一点点工钱,用来买了一双锃亮的皮鞋。到校门口的时候,刘俊卿把行李从他爸爸的肩上拿下来,自己扛着行李朝前走,两人拉得老远老远。校长问他,这是他的什么人?刘俊卿却说,这是他顾来挑行李的。 看到了刘俊卿,我便觉得,这真是我看到的最不知道感恩的人,一点都没有羞愧之心和感恩之心。如果把刘俊卿换做是我,我绝对会非常非常的珍惜,这一点点的读书机会和时间,我会用来更努力地读好书,不会注重自己的外表,我认为,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当然,里面的主人公是我们的开国主席毛泽东。他小时候也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脾气十分倔强,很要面子等。但他十分爱看书,只要捧上一本书,就停不下来。他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他喜欢把报纸上面的那些边边角角,剪下来,用来做笔记,只留下那些报纸上有字的部分,而且他不懂就问,见谁都问,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看的书,你一翻开来,就会发现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他写的字,哪些是书上本来就有的字。因为他这个原因,原借他书的人,借了一次书后,都不肯借给他了。 当然,毛泽东的成长,不仅仅是因为爱看书,还得益于包括严格的家教和帮助他的老师。袁吉六、杨昌济等老师都非常喜欢他。毛泽东读书时偏科,他喜欢的科目,就学得特别好,每一门功课第一。不喜欢的数学、画画、音乐等科目,都是倒数第一。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毛泽东一开他那个破嗓子,嗓门大得就连隔壁教室的学生都听得见,太难听了。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毛泽东就拿出课外书,在桌子底下偷偷地看。在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要求画半壁见海日,他画了一条横线,一个半圆,就算是半
  • 10、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作文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恰同学少年》这个书名听起来就新颖,老师也极力推荐,这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了解书中人物的学生时代。现在,我看到了第八章,可已经被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的精神所打动,他们不怕强权的胆识和爱国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也钦佩杨昌济、孔昭绶这些教书育人的优秀园丁。毛泽东的豪迈、蔡和森的冷静、萧子升的儒雅……这一个个鲜明的人物给这部小说增添了各种色彩。空城计、和敌人谈判……这些惊心动魄的事都能体现出他们是多么勇敢,没有像他们这样的英雄人物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中国。如果说抵抗敌人的是把枪,那他们就是枪上的子弹;如果说抵抗敌人的是虎,那他们就是虎的牙齿。“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们就是最富有的,最强壮的,因为他们有寻求真理、奋发向上的斗志;有“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热情;有改造中国、富强中国的雄心壮志。他们追求真理、追求信念、追求理想的执着,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想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吧!

  • 2022-12-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23

  • 2022-01-15

  • 2023-05-03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1-03-29

  • 2019-10-24

  • 2022-12-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8

  • 2023-02-06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5-24

  • 2023-04-24

  • 2019-09-25

  • 2023-04-15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2024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教您怎么写恰同学少年读后感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