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 > 地图 >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2024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范文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推荐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

(共 7214 篇)

  • 1、 牵挂读后感2024范文

    牵挂,是一种眷念,是一份缠绵,是一缕相思,离家的人,被牵挂,是幸福!独在异乡的人,被牵挂,是温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

    牵挂,是人生的符号,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每个人的脚印,每一丝情愫。拥有了牵挂,便有了甜酸苦辣咸五味人生,就有了你我他的喜怒哀乐。

    牵挂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梦中的笑靥,是情感的升华。相见是牵挂的折磨;寂寞是牵挂的煎熬;独在异乡是牵挂的寄托;知已是牵挂的蕴含......有了牵挂,人生才变得更加完美。

    牵挂是酒,把遥远的心牵进浓郁醇烈的酒窖里深深醇酿。

    牵挂是灯,在黄昏或深夜里,无论你走过哪个黑暗的角落,总会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着你前行的脚步。

    牵挂是筝,无论飞得多高,那种愫愫情怀仍握在牵挂的你的手中!

    想你的时候,总会在灿若繁星的夜空里眺望找寻属于我们的流星!夜空中那若隐若现的星星,那闪烁着最耀眼的星星之中一定有你我在相守相望!

    想你的时候,忆起我们的那次偶然邂逅,曾经的陌生到相识、相知、相惜!如果彼此没有那一份缘的偶遇,相逢可能只是擦肩而过的陌路人!

    想你的时候,就当你是一个梦,无论梦中的你是否真实,是否虚拟,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并将这份心灵的圣洁之爱,永远珍藏在未来的岁月里!一生中让人牵挂,思念的人能有几个?

    所以,牵挂也是人生的一种点缀!美丽的人生插曲!

  • 2、 《碰撞中的融合》读后感

    《碰撞中的融合》读后感

    读罢余颖老师的《碰撞中的融合》,收获很多。作者以特级教师的高度,比较了香港特区数学教育和内地教育的方方面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香港学校的管理制度非常细化

    香港各校自定的《学生手册》涵盖了学校管理和评价的方方面面。如校歌、目录、学籍表、致家长书、学生须知、记名等级表、家长日志、学生健康调查表等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记名记录表,在这个表中,记录了学生由何事而被记名,同时还要教师签名和家长签名。表中就违纪的次数的不同,相应的惩罚也不同。这样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让家长参与到了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这样可以避免老师和学生的直接对抗。

    二、香港学校重视阅读

    香港平均年阅读量是16本书,比起中国平均不足5本高了很多。让学生安静地阅读,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外一个方面也让学生心灵静下来。我觉得如果我们内地的孩子也多开展一些类似的读书活动,孩子就不会那么烦躁了,纪律意识可能也要提高。

    三、香港的教育实

    我们内地的好多教育,感觉空的太多,很多教学内容走形式,喊口号的太多,具体的行动少。比如内地的许多检查、评估,对于学校的发展几乎微乎其微,检查以来,教师整资料,领导汇报材料。看起来轰轰烈烈,当时对于学生的教育共享几乎为零。还有就是香港的教材也是实,我们有些特级教师喜欢去创新,让人眼前一亮。其实,很多只能是个案,很多创明不能全面退关。

    四、香港教育的评价机制完善

    香港小学数学教育有四项重要的考试,全港同意的tsa考试,以全港作为样本,评价的导向性很强。反观我们内地的教育,本来以前还有个同意的抽测,现在也没有了。如何评估学校的工作,如何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没有一个同意的考试,没有量化的指标。很多学校工作的成果说服力就不强。评价一个学校办的好坏,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并量化。

    总之,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香港的数学教育,我收获很大。

  • 3、 牵挂读后感

    牵挂,是一种眷念,是一份缠绵,是一缕相思,离家的人,被牵挂,是幸福!独在异乡的人,被牵挂,是温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

    牵挂,是人生的符号,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每个人的脚印,每一丝情愫。拥有了牵挂,便有了甜酸苦辣咸五味人生,就有了你我他的喜怒哀乐。

    牵挂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梦中的笑靥,是情感的升华。相见是牵挂的折磨;寂寞是牵挂的煎熬;独在异乡是牵挂的寄托;知已是牵挂的蕴含......有了牵挂,人生才变得更加完美。

    牵挂是酒,把遥远的心牵进浓郁醇烈的酒窖里深深醇酿。

    牵挂是灯,在黄昏或深夜里,无论你走过哪个黑暗的角落,总会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着你前行的脚步。

    牵挂是筝,无论飞得多高,那种愫愫情怀仍握在牵挂的你的手中!

    想你的时候,总会在灿若繁星的夜空里眺望找寻属于我们的流星!夜空中那若隐若现的星星,那闪烁着最耀眼的星星之中一定有你我在相守相望!

    想你的时候,忆起我们的那次偶然邂逅,曾经的陌生到相识、相知、相惜!如果彼此没有那一份缘的偶遇,相逢可能只是擦肩而过的陌路人!

    想你的时候,就当你是一个梦,无论梦中的你是否真实,是否虚拟,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并将这份心灵的圣洁之爱,永远珍藏在未来的岁月里!一生中让人牵挂,思念的人能有几个?

    所以,牵挂也是人生的一种点缀!美丽的人生插曲!

  • 4、 牵挂作文热门

    通过作文我们能给予他人启示让他人更加理解我们的思考,坚持写作文可以培养人的恒心和毅力。一篇优秀的作文通常都是主题集中思想明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牵挂作文【篇1】

    小时候,我问母亲什么是牵挂。母亲说,牵挂是一根细细的线,你在这头,我在这头。那时我并不明白,只知道牵挂不是吃的;长大了,知道牵挂是一种思念。多少儿女牵挂着母亲,又有多少父母牵挂着儿女。牵挂是一种思念,一种情感。我在那一天感受到了牵挂……

    我上了初二,晚上学校上晚自习,8:30才回家,母亲总是不放心我一个人骑车回家。那天,月亮格外的皎洁,天上的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睛。我看着他们,似乎不再寂寞了。噶当噶当,我骑到了家,地上一片光亮,月光中似乎还掺杂着灯光。我抬头一看,5楼阳台上一片光明。光明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我心中一片温暖,急急上了楼。我按响了门铃,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母亲的面孔展现在我的面前——母亲的皮肤已有些皱纹,面色有些黄,红色的血丝不知是何时已溜进黑白分明的世界里。母亲只说了一句“回来了”,就赶忙接过我的书包,把我拉进家里。

    我问母亲:“灯开着多浪费,干嘛这么站着,也不累。”回答我的只是一段话:“每天到8点时,我就什么事业也不下了。就把灯打开,等你回家……”霎那间,我的心中一股暖流涌动。母亲,这就是牵挂吗?这怕是最真的牵挂,最让人感动的牵挂。我有朝阳台看了一眼看着那片光明,久久无语。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早早回家,不在路上耽误时间。因为我知道在那5楼的阳台上有一片光明,有我的母亲。在那光明中,有一个更亮的词闪烁着,那就是牵挂!

    牵挂作文【篇2】

    一:牵挂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牵挂的含意是不同的。对酒鬼来说,牵挂就是饭桌上那半瓶二锅头;对严监生来说,牵挂就是他花费的银子;对爱因斯坦来说,牵挂就是他那间物理试验室……而对我来说,牵挂就是我的家。

    镜头一:早晨六点整。

    随着电子闹钟公鸡打鸣般的声音,爸爸妈妈起床了。他们在床上懒懒散散地躺了10分钟,便匆匆忙忙得起床做早饭。随后,爸爸怀揣热乎乎的早饭,离开家门。6点30分,一阵欢快的闹铃声也同样把我从梦中拽了出来,新的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镜头二:下午六点整。

    一天充实的校园生活结束了,带着一身知识和渴望求知的劲头,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和满装书本的纸袋子回家了。一家三口又在一起共度晚上快乐的时光,每个人

  • 5、 《妈妈的牵挂》观后感

    《妈妈的牵挂》观后感(一)

    2016年3月20日7点30分,湖南卫视台《妈妈的牵挂》节目中的黄杨妈妈"一日一苹果,为健康,也为平安"的心愿深深地触动了我。"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我们的妈妈又何尝不是?

    七尺男儿,为国家为人民,却独独不能为妈妈······可是谁不挂念妈,谁不想念家?我们是人民的子弟,也是妈妈的儿子,是多么希望尽孝于妈妈的膝下,但是军人似乎注定忠孝难两全。我们消防兵必须承担起来和平年代的最重要使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一次出入火海,每一次摸高探底都是一次赌博,赌自己不受伤,赌自己还有下一次赌博的机会。不是我们渴望成为英雄,更不是我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神圣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妈妈,感谢您对我消防事业的支持,请您放心,我会平安归来,会带我的兄弟们一起平安归来。

    妈妈,每逢佳节倍思亲,请相信我像您牵挂我一样牵挂您,可是请原谅我不能陪伴您左右,因为我需要与兄弟们一起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

    妈妈,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保重身体,务必等我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后,回来尽孝,与您共享天伦之乐。(作者系岳阳支队平江县大队副指导员 姚华锋)

    《妈妈的牵挂》观后感(二)

    作为消防员的妈妈,对儿子有更多的牵挂。——题记

    一语道尽辛酸。黄杨妈妈一句句话语的朴实,求宁桓宇帮忙时的诚恳,看到主持人夸赞黄杨时的开心,听黄杨说起凶险经历时的心碎,都是妈妈对儿子的牵挂。

    看完节目,几度落泪,感慨万千。不谈大义,不谈责任,我现在能感受到的只有妈妈的牵挂。

    我也是一名消防员,我在驻地,妈妈在家中,连接两头的是她的牵挂,我的思念。

    妈妈的牵挂是一通电话,还有竭力掩饰的哽咽。

    妈妈的牵挂是一碗鸡汤,还有鸡汤里暖暖的爱意。

    妈妈的牵挂是鬓间的白发,还有想要钻入鬓间的细纹。

    妈妈的牵挂是离别时的一握手,一回眸,还有地上绽放的泪珠。

    母爱伟大,参军后,我深有体会,但是有些事情如果不是爸爸透露出来,我永远都不会知道妈妈到底有多爱我。

    集训回来曾在家住过一晚,刚进家门,妈妈就端给我一碗鸡汤,汤汁鲜黄通透,肌肉白嫩晶莹。香甜可口的味道,恰到好处的温度,一口下肚暖人心,满满都是妈妈的爱,那是世间最美的味道。妈妈说这只土鸡是她跑去乡下农家收购的,可贵可好吃了,就等着我回来。我很开心,不爱喝汤的我在那一天爱上了鸡汤的味道。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妈妈正在治疗手上的皮疹,不能长时间接触水,为了给我做那一顿饭,半

  • 6、 母亲的牵挂 900字

    让我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空中那道彩虹,绚烂多彩;母亲的牵挂,就像炎炎夏日的阵阵清风,给你带来阵阵凉爽;母亲的牵挂,又像那爬满墙头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断,理还乱……是啊,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演绎出人生中那许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涌现出生活中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

    小时侯的我,身子瘦得简直像一根藤儿,皮肤黄得胜过那烧焦的蜡。邻居们常拿我开玩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用来喂蚂蚁了。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的身体,她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医院的门口,尽管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从没查出过什么毛病,但母亲却仍然放心不下……

    岁月的风霜让母亲那高大的身影日渐消瘦,令母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不知不觉,我已13岁了,我的身体一天天地壮起来,母亲的脸上也开始挂满了微笑。

    可以这样说,在我已走过的13个春秋里,无一个日日夜夜不是伴着母亲的牵挂度过的。记得学校组织的一次夏令营,母亲开始是不让我去的,在我的执意要求下,母亲无奈只好答应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母亲自然放心不下。临行前,她千叮咛,万嘱咐:“外出游玩要小心,紧跟着老师走,吃饭不要挑食,睡觉要盖好被子……”一串串的唠叨,一阵阵的罗嗦,开始让我不耐烦了,我甚至感到有些讨厌。本来早就说好,她不去车站送我的,可就在汽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刹那,我却清晰地看见,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分明有一个模糊而熟悉的身影,一双关切的眼睛正凝视着我。刹时,我的泪水不知不觉迷糊了双眼,我望着母亲,一动也不动,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我的目光里。出行的日子里,心里多了一丝莫名的空虚,才觉得母亲的牵挂是那样难得,她成了我惟一的寄托,也化作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牵挂……月光下的母亲,您还好吗?

    我渐渐明白了,母亲想用她那粗糙的双手为儿子摘下星辰,挽住月亮,但她是不能的;母亲想用她那勤劳的双手给儿子带来欢乐,留下温馨,那却是可能的;我的母亲,不正是在用她那双温暖的手默默地为她的儿子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母亲的牵挂,就像夏天的甘霖,深深地滋润着我那干涸的心田;它是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母亲的牵挂,更是我成长的阶梯,它引导我脚踏实地的迈好人生的每一个步子,它帮助我度过生活的每一道难关!

  • 7、 读《母亲的牵挂》有感400字

    我今天读了《母亲的牵挂》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大学毕业的“我”已分配了工作。开始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回家都把车票送给母亲,当作纪念,后来当了国家干部,开始半年回一次家,而且有了专车所以母亲就不问我要车票了,到了母亲去世了,自己才悔悟过来。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每次都因为家远,而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有一次回到家,母亲靠在我的身旁,亲切地问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但如此,还天天问长问短,我知道这是为了我好,但日子久了,我就开始烦,烦她天天问我的一切情况。还有一次,因为我考试考得不理想,所以伤心的哭了,母亲知道后,又是百般劝阻、安慰和鼓励……

    这天我读了这个故事,我也和作者一样的悔悟,悔悟以前对母亲的烦恼,悔悟以前我对她的不体贴,不谅解……其实人世间最难割舍的亲情是母子情,母亲的牵挂是那样的纯洁、无私和默然,如夜晚天空中的明月,照耀在我们的心中。

    母亲啊,母亲!我爱你。

  • 8、 牵挂作文15篇

    作文相信大家都写过吧,通过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写作文没有词汇,一提起笔来就觉得很难写。你知道怎么具体去写好一篇作文吗?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牵挂作文15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牵挂作文【篇1】

    走进人生,人们便走进了牵挂,牵挂是痛苦的,也是凄美的。

    牵挂是春天奇艳无比的鲜花;牵挂是夏日凉爽无比的微风;牵挂是秋天沉甸甸的果实;牵挂是冬夜漫天飞舞的雪花。

    牵挂是人生的缩写,牵挂是心灵的释怀。拥有牵挂,便拥有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无怨无悔的似水年华。牵挂是一杯愈久愈香的陈年老酒,牵挂是一朵魂牵梦绕的五彩云霞,醉了两人的心扉,绽放了两朵心花,牵挂是人之间最珍贵的情谊,牵挂是慷慨的给予和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与默默的祈祷,它不近功利、不含虚假,牵挂是一种情感的交织;牵挂是一种心灵的维系;牵挂是一份浓郁的思念。

    牵挂是夜夜默默流泪的悲伤;牵挂是冷雨敲窗不成眠的痴迷;牵挂是望穿秋水的苦涩;牵挂是月光流水下的相思。

    牵挂一个人,你会想起昔日彼此相处时的温馨;回忆起与他手拉手在一起的轻歌漫舞的快乐;想起寂寞时他细心的相伴;想起痛苦时他耐心的开导;想起失意时他温暖的言语;想起拌嘴后他深深的愧疚;想起你哭泣时他的深深怜惜;想起你任性时他的大度宽容;想起你烦心时他幽默的笑话;想起你调皮时他朗朗的笑声。

    牵挂一个人,你会为其乐而乐,为其忧而忧,你更会从心底滋生许多莫名的惆怅。你会惦着他的衣食住行;你会关注他的喜怒哀乐;你会在意他的欢乐与忧伤,你会在乎他的一举一动。你会为得不到他的消息而愁结满怀;你会为不能和他长相守而寝食不安;你会为那绵长相思坐立不宁;你会因那缕缕的情伤黯然离愁。

    一份牵挂,平衡了情感天平的失衡,一份牵挂,填补了心灵深处的怅然,分手的时间越久,离别的距离越远,牵挂的份量越重。有了那份牵挂,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有了欣慰的精神慰藉,有了别人对你的牵挂,平淡无奇的岁月就多了生命的丰盈。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或者一段极为平淡的经历,能使牵挂感慨万千。深深的牵挂,像一根长藤扎根在人们的魂灵。

    悄悄的剪一缕情丝放飞在温情的春风里,默默的拽一丝牵挂抛向无垠的宇宙中;轻轻的打开心扉,回味一段往事,思念一张面孔,牵挂在深夜里如此痛苦、如此凄美。

    牵挂作文【篇2】

    家在福建龙岩的奶奶患了轻度老年痴呆症,身边的人谁也不记得了,嘴里却经常念叨着远在东莞长安的我的名字。

  • 9、 《目送》的读后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一句,是书的中心,也是重复提到多次的一句。本书一直围绕着这句话来写,在一次次的目送中,彼此就这么一次次的分离。

    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只能慢慢地咀嚼这份落寞。然而,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不知多少遍。

    每当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再也停不下来。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不必追”这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我知道,花开总有落下的时候,燕子来了也终有离去的时候,天下也并没有不散的宴席。但,若是真的到了那天,你舍得吗?熟悉的屋子再也没有了最亲的人,小巷里再也没有那个陪你玩耍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在你需要痛哭的时候,递给你一张餐巾纸……你,想象地了吗?

    作者龙应台将这样的分分离离淋漓尽致写到了书中,巧妙的笔法将每一个人和物都附有了离奇的色彩。生动的语言使每一个场景都能让人落下泪来。这样浓厚的感情就是动物也不免被打动,更何况是人呢?

    《目送》中,每当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她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

  • 10、 目送读后感:目送亲情

    目送读后感:目送亲情

    戴乐怡

    日前读了《目送》一文,主要是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文中有七十三篇散文。其中有的散文还参插了一些图片。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是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读《目送》一文,让人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其实父母与子女这一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父母-子女关系。作为父母的,都想把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下来,认为可以多为孩子做一点,孩子就会少吃些辛苦,而作为子女要感恩我们的父母,没有父母,我们就不会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就不可能快乐健康的成长;就像歌曲《常回家看看》那样,父母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只要儿女在身边多陪陪他们多照顾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很开心。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子女,每天目送父母的容颜老去;作为父母,目送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渐渐远去的背影;作为老师目送一批批的学生走出校门。其实,就算是让你追,你也追不上!这就是一代代的人生啊!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在小学时一年级新生报到,我走进教室开始课前准备,母亲在教室后面看着我认真的模样,恋恋不舍的将目光移动,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转身离开。那时我并没有懂,母亲会这样,

  • 2023-06-26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1-08-20

  • 2019-09-28

  • 2019-09-28

  • 2023-01-06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3-02-27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3-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2-12-30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20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
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2024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目送中牵挂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