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 > 地图 >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2024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范文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推荐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

(共 3850 篇)

  • 1、 莫言蛙的读后感
    莫言蛙的读后感 前两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莫言老先生的《蛙》,跟着主人公一路从饥荒,狂奔到了小康, 文字中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感觉很真实。 主人公的笔名叫蝌蚪,文章的名字叫蛙, 两者之间有着奇妙关系。 看完文章才知道,蝌蚪进化成到青蛙的概率,着实不高, 那,一个人,在如此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完成能让自己不后悔的生命旅程的几率,又是多少? 从鼓励多生,要计划生育,甚至为了切实执行,多少孕妇和孩子丧命, 真不知是该感叹当时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还是感叹党的忠诚卫士的尽心竭力, 再到后来的借腹生育,这个注定充满争议,却也有人愿打有人愿挨, 想到很久前,久到忘了那部叫什么名字的电视剧,讲的好像也是一个小姑娘借给人家子宫成为代孕妈妈,之后又是一场场夺子大战,不记得结局是喜是悲。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即使再冷血无情的人,在经历了近十个月的亲密接触后,又怎能不心生爱怜? 突然想到现在的单独二胎政策,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其实都挺孤独的, 挺羡慕文中那一批的地瓜小孩,一把一把的兄弟姐妹朋友玩伴,他们的童年应该很幸福吧! 想当年为了计划生育的扎实执行,上下不知付出了多少, 现在为了防止人口老龄化,却又开始实行起了所谓的单独二胎, 感觉,其实也挺可悲的, 作为这个泱泱大国的公民, 居然连生育这样的权力,都要受着这一纸公文的制约和束缚。 愚昧如我,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真谛,只是读完,心中残存一丝悲凉。 蝌蚪进化成蛙,不成功便成仁。
  • 2、 莫言的《蛙》读后感
    莫言的《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读后感 )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 3、 莫言作品蛙读后感

    【篇一:《蛙》读后感】

    最近一些年来,我读过不少长篇小说,比如刘醒龙的《天行者》,张伟《古船》、闫真的《沧浪之水》、阿来《尘埃落定》,还有新出版的五卷《李自成》等等。在工作之余还读过我们自己的业余作家的作品,比如县教研室老主任向东方老师的《那个年代》,周沟中学任建新老师《六二班的孩子们》。监利农民高启伟的《乡祭》也在10年前读过。前年买了一本贾平凹的《秦腔》,我实在读不下去而搁置在书柜里。莫言的小说,还是20多年前在《新华文摘》上读过中篇《红高梁》。后来也知道莫言出版过很多小说,比如《丰乳肥臀》什么的,可惜都没有读。这几天听说莫言的小说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去书店看看有没有这本书,打算买一本回来看看。但是却脱销了,书店里没有。只好到网上找。于是在爱思想网上看到了《蛙》全书共40个页面。我便在四到五个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当然,这种快速阅读,对其中一些渲染气氛的非实质描写一目十行晃过去。这么读完,也就大致知道了这部获得世界大奖的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了。

    《蛙》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和一位日本友人,也是书中姑姑认识的一名日本医生出生军官的儿子的通信。书名只所以取蛙,实际上是娃的谐音。当然书中也写了蛙,那不过是对书名的一种交待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去写蛙。

    全书通过妇科医生姑姑的一生,特别是她的前半生接生和抓计划生育工作,为超计划生育的大龄产妇做人工引产的悲剧故事,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艰巨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具体工作中反人性残忍的一面。故事的后半部是写最近一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象当初那样偏激,但是却又走向了另外的一面,这就是有钱的人和有权的人可以包二奶三奶生二胎三胎,只要交罚款就可以,甚至还出现了地下代孕公司。作者描写了蝌蝌本人也被不能生育的妻子背着取精到地下代孕公司生子的过程。作品的最后是用剧本的形式,表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年妇女代人怀孕的悲剧。全书在姑姑痛苦的自责和认罪中结束。另外莫言在表现手法上好象受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些影响,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他就用什么梦幻之类的来满足,比如《红楼梦》警幻、和尚、道人之类。《娃》在后面部分魔鬼法庭审判就是这样一种表现的方式。所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称他为魔幻现实主义。

    我看到网上很多评论,说这本书是莫言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控诉或揭露。但是,我的一个感觉则是,这本书反映了作者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 4、 莫言的蛙读后感

    篇一:莫言的《蛙》读后感

    莫言的《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

    (读后感 )

    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篇二: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些日子,爸爸从六合

  • 5、 《莫言作品》读后感1000字

    《莫言作品》读后感

    《莫言作品》这本书共十几篇小说,它以细腻的人物描写,曲折的故事情节将我深深地吸引,它把我带进一个现实而又具有神秘色彩的世界之中。现在把我个人感觉比较好的与大家分享一下。

    《冰雪美人》中的命运悲惨的孟喜喜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她傲娇的脸美丽而冷漠。嘴角上翘像总是带着的轻蔑一切的微笑,她不遵守学校的纪律,不害怕严肃的年级主任,一切事情都按照自己的个性来,我行我素,桀骜不驯。最终勒令退学,病死在了“我”叔叔的医院中。我对她感到悲哀,又感到惋惜,而更多的是怒其不争。反观在我们的周围,不也存在着很多像孟喜喜一样的人吗?我们实在是应当以她为戒,少一些狂傲,多一份谦虚,遵守纪律和底线。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努力使自己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斗,避免像书中的孟喜喜那样走上一条不归路。

    在《手捧鲜花的女人》这篇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名海军上尉王四,请假回家结婚。中途偶遇了一个诡异而像迷一样的女人。因经不起诱惑而占了人家便宜而从此像狗皮膏药一样被粘上无法摆脱,从而毁了自己一生甚至搭上性命的故事。我在开始读时对那个女人感到十分不解,,她为什么那么拼命的追随王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我反复仔细的阅读,文章中不惜粉墨、多次大费周章地描写了女人的外表美丽,肌肤的香甜。以及她她清秀而苍白的脸上那妩媚而迷人的微笑。我认为这文中的这个怀抱鲜花的女人是作者用来象征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诱惑。这篇文章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面对诱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其实书中也告诉了我们。你如果仔细读这篇文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文章中也多次写大街上人来人往。有很多人,手捧鲜花的女人站在大街上,应该别人也能看见,为什么那女人不跟着别人,单单跟着王四家里人都反对他跟那女人在一起,要他赶她走,他坚持不肯。这说明别人没有占有的欲望。而王四有这种欲望,我想这才是他走上不归之路的根本原因---人内心的私欲。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样的诱惑,它们美丽耀眼,就像书中的美女一样美味可口,让人欲罢不能。如果我们意志薄弱,抵制不了诱惑,只看见诱惑的美丽与可口。看不到它美丽的外表下的肮脏以及危害。就会深受其害。现在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或看到某地高官某某落马的新闻。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这样的事例更多了。每一个案例都是个人经不住内心的私欲膨胀而进行肮脏的权钱权色交易的下场。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摒

  • 6、 读《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有感_小学读后感500字

    大家都认识得奖疯狂户莫言吧?除了众所周知的于二零一零年获取的国际最高文学荣誉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在今年,他的短篇小说《表弟宁赛叶》还获得了首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二零一一年荣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同年,他又获得了韩国万海文学奖,二零零八年,他又荣获第二届红楼梦奖所以,他的作品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西方国家,都被推选为上等营养品,人们对他的作品十分熟悉。今天,我又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他的成名作,一本长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透明的红萝卜》这本长达32000字的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继母虐待的孤儿黑孩,他身性孤独,喜欢独来独往,经常坐着或站着发呆。后来,他被赶到工地,受到了小石匠和菊子姑娘的同情;最后,孤儿小黑孩的红萝卜被小铁匠用力地抛进了水里,再也找不到了,小黑孩把所有的正在成长中的红萝卜给拔得一干二净了。

    读了这本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旧中国当时多灾多难的艰难岁月里,多少的劳动百姓倒在了血泊之中,这说明了当时的特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信、缺乏基本的信任,甚至缺乏同胞与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多么重要啊!血肉亲情可以使人重拾信心!不知道是哪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引人深思的话语:亲情是什么?她是第一次的付出,但,又是永久的付出,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而后却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无私。,是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以真诚互相对待,互相帮助,世间不就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痛苦了吗?

    亲情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从莫言这本《透明的红萝卜》中得到的启示!

  • 7、 读书:莫言《蛙》的优秀读书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获奖作品,写的很好,对人物、事件的描述,生动、逼真,像是把现实的场景做了特写放在了你的面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莫言《蛙》的优秀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莫言《蛙》的优秀读书笔记1

    去年知道莫言荣获诺贝尔奖之后,就有各种道听途说地介绍《蛙》怎么怎么写的好,没有读之前,设想过好多种关于它的版本,最后竟没有一种是与原著的情节相符的,想来挺可笑。那是在书店貌似还是紧俏货,第一次读还是手机上下载的,读起来真心不方便,直到网购得了一本,才真正开始认真的读。

    跟着莫言老师去的地方是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我能看到一群以身体器官命名的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啃着煤球,跟着“姑姑”走过她年轻时将职业视为生命的宗旨,又被称为“松子娘娘”的光辉岁月,又目睹了她为履行社会主义号召成为了一名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妇产科医生,在她的一生中,迎接过新生命的诞生,也打击过新生命的到来,在她的灵魂里有罪恶,有鲜血,有感激她的人,也有憎恨她的人。她的一生,代表了一个年代的历史,因为她是社会主义的忠臣。

    读到王仁美的死,忍不住心酸流泪。她的死无疑是一个不该发生的悲剧,那个政策高于一切的年代,若非书中所言,生活在我们这儿幸福年代的人,估计很难体会到,有时候甚至不理解当时的政策如此无情。可是尽管这样,如果没有当时那些政策实在不敢想象如今的中国又该是何种模样。

    读完这本书,心里划了一道口子,不明白当初人们的无知和愚昧,又悲伤着无辜人们的牺牲,心疼着“姑姑”不平凡的一生换来的仅是内心无尽的痛苦,这都是为了一个“忠”。如今,时代进步了,政策也改变了,愿人性在新环境中能得到新的熏陶和提升。世界越来越美好。

    莫言《蛙》的优秀读书笔记2

    说起来有点儿惭愧,今早读完的莫言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二部书籍。就是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但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

  • 8、 莫言小说《蛙》读后感

    莫言小说《蛙》读后感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评奖委员会给予他高度评价:“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因为他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昭示着中国文学已经具有世界级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山东人的自豪。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神秘乡土和文学高地。

    春节期间,我们花七百多元买了莫言的一整套作品集,全家人争相传阅。我有幸拜读了他的小说《蛙》,感触很深。

    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表现中国农村妇产科医生的贡献和忧伤,同时勾画计划生育时代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

  • 9、 莫言蛙的读后感7篇

    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我们从作品当中领悟到的人生奥妙是可以通过读后感来记录的。你对写作品读后感有什么见解吗?下面的内容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莫言蛙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莫言蛙的读后感 篇1

    《蛙》是一个底层计生干部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我国农村计生工作史。这段历史中有荣辱,有辛酸,有执著,有无奈,有揭露,有褒贬,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的风云变幻,娓娓道来,给人以振聋发聩般的心灵震撼。

    《蛙》除却情节的跌宕起伏,我还喜欢她的如下风姿:

    语言诙谐。莫言的作品语言是很有风格的,流畅诙谐而且夸张,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写王小倜飞行技术的高超,王驾机一个俯冲到西瓜地,探身摘下一个西瓜,一拉杆,歼击机又呼啸着冲向云霄,呵呵,这是多么夸张诙谐的文字!可以和青莲居士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媲美了。

    节奏鲜明。小说从小伙伴们吃煤写起,如潺潺小溪,清新爽人,接下来的王小倜叛逃、 “小弦切切如私语”将读者引入故事中,王胆顺流逃跑河中分娩则是“大弦嘈嘈如急雨”的高潮,接下来美国爱婴医院的出现如河道陡然变宽,流水变缓,满眼的粼粼微波,如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给人以跌宕起伏的艺术享受。

    构思缜密。小说后半程写王肝和秦河、郝大手默契配合,泥塑娃娃、推销娃娃,王肝忽悠顾客时巧舌如簧就进入创作状态,那创作状态中的语言细腻而有哲理,缜密中充满神秘,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争先恐后地买泥娃娃。

    有人说《蛙》思想不够积极,是在揭计生工作的家丑,从政治的角度看确实有这个嫌疑。但是《蛙》是文学作品,是小说,是小说就要反映现实,超越现实。

    莫言蛙的读后感 篇2

    《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出版于20年,《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蛙》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

  • 10、 莫言《蛙》读后感1000字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4

  • 2022-03-01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12-03

  • 2022-11-29

  • 2022-05-25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1

  • 2022-09-1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1-11-06

  • 2019-10-23

  • 2019-10-16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0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
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2024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莫言作品蛙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