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 > 地图 >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2024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推荐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

(共 166 篇)

  • 1、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500字精选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读一本书,我们的心中肯定是有一些感触的。读后感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原作内容进行评价和分析。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篇1)

    品读散文《卖白菜》,我读出了幸福的味道。

    和《卖白菜》的时代相比,现在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们都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根本不用为衣食而担心。我又想到了我自己,别说白菜饺子了,就是天天吃羊肉饺子也没问题。相比之下,我真幸福。

    当我读完这个故事后,就对白菜饺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真的特别特别想吃上一顿作者当年没能吃成的白菜饺子。

    后来,在过年时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可当妈妈把煮好的白菜饺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个之后才发现,其实白菜饺子根本就没我想象的那么好吃。白菜的味道,特别是那种多少有点儿酸酸的味道盖住了肉味,根本没那么好吃。但我还是不甘心,又接二连三的品尝了几个。每吃一个我就低头闭目,想象着自己就是当年的12岁的我。想象着在那个饥荒的年月,在过年时竟然还能吃上一顿美好的白菜饺子,心里真不是滋味。我觉得无论我怎么去品尝,都尝不出当年白菜饺子的味道,但我却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这时我才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太幸福了!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篇2)

    当我读到《中国最好的散文》中的《卖白菜》时,我被感动了。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爷爷的散文,感觉朴实感人,还十分贴近生活。

    这篇散文讲了作者陪母亲去集市卖白菜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67年的冬天,当时我才12岁。那年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本来剩下的这三棵白菜是留着过年自己吃的,可母亲非要把它卖掉。我很伤心,不由得大哭起来。但是母亲还是把这三棵白菜拉到了邻村的集市上。赶集的人特别多,却没有人买白菜。终于有一个老太太来买我们的白菜了,可她却把外面的白菜帮子全部撕光了,让我很是气愤。后来,算价钱的时候我无意中多算了一毛钱,要知道那时的一毛钱是多么的珍贵呀。但后来被母亲知道后,坚强的母亲却痛哭了一场。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我觉得那时的人们真可怜,过年连白菜饺子都吃不上。换句话说,过年时能吃上一顿白菜饺子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无法想象,那时人们怎么会那么贫穷呢?!如果不把白菜卖掉,全家人

  • 2、 莫言《卖白菜》主要内容

    品读散文《卖白菜》

    当我读到《中国最好的散文》中的《卖白菜》时,我被感动了。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爷爷的散文,感觉朴实感人,还十分贴近生活。

    这篇散文讲了作者陪母亲去集市卖白菜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67年的冬天”,当时“我”才12岁。那年“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本来剩下的这三棵白菜是留着过年自己吃的,可母亲非要把它卖掉。我很伤心,“不由得大哭起来”。但是母亲还是把这三棵白菜拉到了邻村的集市上。赶集的人特别多,却没有人买白菜。终于有一个老太太来买我们的白菜了,可她却把外面的白菜帮子全部撕光了,让“我”很是气愤。后来,算价钱的时候“我”无意中多算了一毛钱,要知道那时的一毛钱是多么的珍贵呀。但后来被母亲知道后,坚强的母亲却痛哭了一场。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我觉得那时的人们真可怜,过年连白菜饺子都吃不上。换句话说,过年时能吃上一顿白菜饺子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无法想象,那时人们怎么会那么贫穷呢?!如果不把白菜卖掉,全家人就没有饭吃,更别说吃白菜饺子了。恐怕连年都过不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可即使那样,作者的母亲还十分的坚强,真令人感动。

  • 3、 莫言《卖白菜》读后感500字

    当我读到《中国最好的散文》中的《卖白菜》时,我被感动了。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爷爷的散文,感觉朴实感人,还十分贴近生活。

    这篇散文讲了作者陪母亲去集市卖白菜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67年的冬天,当时我才12岁。那年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本来剩下的这三棵白菜是留着过年自己吃的,可母亲非要把它卖掉。我很伤心,不由得大哭起来。但是母亲还是把这三棵白菜拉到了邻村的集市上。赶集的人特别多,却没有人买白菜。终于有一个老太太来买我们的白菜了,可她却把外面的白菜帮子全部撕光了,让我很是气愤。后来,算价钱的时候我无意中多算了一毛钱,要知道那时的一毛钱是多么的珍贵呀。但后来被母亲知道后,坚强的母亲却痛哭了一场。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我觉得那时的人们真可怜,过年连白菜饺子都吃不上。换句话说,过年时能吃上一顿白菜饺子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无法想象,那时人们怎么会那么贫穷呢?!如果不把白菜卖掉,全家人就没有饭吃,更别说吃白菜饺子了。恐怕连年都过不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可即使那样,作者的母亲还十分的坚强,真令人感动。

  • 4、 《卖白菜》读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卖白菜》读后感”,欢迎阅读。

    即使阅读的书相同,也不能保证阅读之后的心得体会也能够相同,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让我身临其境,被书中情怀所感动。我们不妨书写一篇读后感,将对于作品的认同和感悟记录下来。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卖白菜》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卖白菜》读后感 篇1

    在文章里,我们和作者一起体味着生活的酸楚。可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生活中,却经常忘记曾经的清贫。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可怜的乞丐,不但不给予他们帮助,甚至还辱骂、殴打他们。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也是清贫出生。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来吃,不喜欢的便统统倒在泔水桶里。他们都忘记了那首《悯农》诗;忘记了自己在学校所交的高昂花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玩,无意间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就给我15元钱吧,同学过生日,我总要意思一下的嘛!儿子说。父亲叹了一口气:你们同学怎么天天都过生日呀?唉,这可是同学们都送,我不送礼,多不好意思呀。儿子恳求道,爸,求求您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从皮夹里抽出15元钱来,给了儿子。父亲的嘴里发出一阵叹息的声音:唉如今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摆阔气,讲排场了。我们当年顶好就送一张自制的贺卡、书签什么的

    当我们离贫苦越来越远,富裕更能告诉我们前人的遭遇。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生活。

    《卖白菜》读后感 篇2

    咱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藏着春节的,说好了藏着春节包饺子的……’我呜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是感恩阅览系列《感恩日子》书中一篇莫言书写的名为《卖白菜》的文章中的一段末节。

    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登不了大席面,但关于贫穷人家的孩子,或许是新年的一切含义。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卖白菜时因自己多算了他人的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的阅历。虽然孩子非常巴望在新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但是赤贫的日子让这小小的期望成为泡影。但儿时的回忆或许会鞭笞作者一辈子。

    在文章里,咱们和作者一同体会着日子的酸楚。但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日子中,却常常忘掉从前的清贫。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不幸的乞丐,不光不给予他们协助,乃至还谩骂、殴伤他们。这些人都忘掉了

  • 5、 莫言的《粮食》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读者》,它摘选了许多作家的文章如:莫言,梁衡,余光中等等,文章更是让我看了感慨万千。

    其中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莫言的文章《粮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母亲名叫伊,她为了不让三个孩子与一个婆婆挨饿,去磨末长工作,为了得到磨末长的豌豆她不禁偷了一大把放进口袋里,并且一大把的放在嘴里囫囵吞枣般的吞下去,不咀嚼,回到家中又用筷子伸到咽喉处,使劲全力往下拔,就这样一大把的豌豆就这样吐了出来也因此让孩子们与婆婆得到了粮食,就这样一直这么做,最终使孩子们发育良好,但自己却渐渐老去。

    看了这篇文章我不禁热泪盈眶,它让我明白了母亲是伟大的,粮食是珍贵的,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看到这我想了想自己,妈妈每天早上早起为我烧饭,白天拼命工作,晚上又要为我煮饭,而我呢,却当作是无所谓,我还时不时为我母亲的关心感到厌烦,甚至还去大喊大叫『puxuewang.com』,我现在知道我错了,我因该感谢妈妈,感谢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想到这,晚上我打了一盆水走到厨房,笑眯眯地说:“妈妈,我帮你洗脚吧,谢谢你对我这么多年来的关心与照顾。”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知道我懂事了。虽然这冬天很冷但是心是温暖的

    每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忙碌的身影,想起那因劳动而慢慢老去的身影,那身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是我人生中的启蒙老师与人生的之路牌。

  • 6、 莫言的蛙读后感

    篇一:莫言的《蛙》读后感

    莫言的《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

    (读后感 )

    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篇二: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些日子,爸爸从六合

  • 7、 莫言蛙的读后感
    莫言蛙的读后感 前两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莫言老先生的《蛙》,跟着主人公一路从饥荒,狂奔到了小康, 文字中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感觉很真实。 主人公的笔名叫蝌蚪,文章的名字叫蛙, 两者之间有着奇妙关系。 看完文章才知道,蝌蚪进化成到青蛙的概率,着实不高, 那,一个人,在如此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完成能让自己不后悔的生命旅程的几率,又是多少? 从鼓励多生,要计划生育,甚至为了切实执行,多少孕妇和孩子丧命, 真不知是该感叹当时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还是感叹党的忠诚卫士的尽心竭力, 再到后来的借腹生育,这个注定充满争议,却也有人愿打有人愿挨, 想到很久前,久到忘了那部叫什么名字的电视剧,讲的好像也是一个小姑娘借给人家子宫成为代孕妈妈,之后又是一场场夺子大战,不记得结局是喜是悲。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即使再冷血无情的人,在经历了近十个月的亲密接触后,又怎能不心生爱怜? 突然想到现在的单独二胎政策,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其实都挺孤独的, 挺羡慕文中那一批的地瓜小孩,一把一把的兄弟姐妹朋友玩伴,他们的童年应该很幸福吧! 想当年为了计划生育的扎实执行,上下不知付出了多少, 现在为了防止人口老龄化,却又开始实行起了所谓的单独二胎, 感觉,其实也挺可悲的, 作为这个泱泱大国的公民, 居然连生育这样的权力,都要受着这一纸公文的制约和束缚。 愚昧如我,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真谛,只是读完,心中残存一丝悲凉。 蝌蚪进化成蛙,不成功便成仁。
  • 8、 有关《卖白菜》读后感700字集锦

    读书最大的乐趣是从其中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值得回味的作品看完之后,想必心中有不少想说的话。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基本结构是怎么样的?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卖白菜》读后感。

    《卖白菜》读后感(篇1)

    当我读到《中国最好的散文》中的《卖白菜》时,我被感动了。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爷爷的散文,感觉朴实感人,还十分贴近生活。

    这篇散文讲了作者陪母亲去集市卖白菜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67年的冬天,当时我才12岁。那年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本来剩下的这三棵白菜是留着过年自己吃的,可母亲非要把它卖掉。我很伤心,不由得大哭起来。但是母亲还是把这三棵白菜拉到了邻村的集市上。赶集的人特别多,却没有人买白菜。终于有一个老太太来买我们的白菜了,可她却把外面的白菜帮子全部撕光了,让我很是气愤。后来,算价钱的时候我无意中多算了一毛钱,要知道那时的一毛钱是多么的珍贵呀。但后来被母亲知道后,坚强的母亲却痛哭了一场。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我觉得那时的人们真可怜,过年连白菜饺子都吃不上。换句话说,过年时能吃上一顿白菜饺子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无法想象,那时人们怎么会那么贫穷呢?!如果不把白菜卖掉,全家人就没有饭吃,更别说吃白菜饺子了。恐怕连年都过不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可即使那样,作者的母亲还十分的坚强,真令人感动。

    《卖白菜》读后感(篇2)

    在文章里,我们和作者一起体味着生活的酸楚。可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生活中,却经常忘记曾经的清贫。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可怜的乞丐,不但不给予他们帮助,甚至还辱骂、殴打他们。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也是清贫出生。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来吃,不喜欢的便统统倒在泔水桶里。他们都忘记了那首《悯农》诗;忘记了自己在学校所交的高昂花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玩,无意间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就给我15元钱吧,同学过生日,我总要意思一下的嘛!儿子说。父亲叹了一口气:你们同学怎么天天都过生日呀?唉,这可是同学们都送,我不送礼,多不好意思呀。儿子恳求道,爸,求求您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从皮夹里抽出15元钱来,给了儿子。父亲的嘴里发出一阵叹息的声音:唉如今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摆阔气,讲排场了。我们当年顶好就送一张自制

  • 9、 莫言的《蛙》读后感
    莫言的《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 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读后感 )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虽然是在写家乡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达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 10、 莫言《娃》读后感

    听说中国人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迫不及待地找了来看,毕竟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所谓中国人早已只能称为华人了。 刚看《蛙》第一部分的序,就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不是质疑莫老的文笔,而是这部作品竟然是蝌蚪写给日本作家的书信体小说。在这当口,写给哪国人不好,偏偏是日本人?特别是第一部分中的一段: 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他称老奶奶为伯母,称大奶奶为嫂夫人,称姑姑为贤侄。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不舒服的感觉更甚了,甚至开始怀疑这部作品能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否涉及政治因素。 小说写到了中国闹饥荒时全公社没出生一个孩子,写生活变好之后为实行计划生育残害了不少生命,写文革时对人性的迫害,写中国人重男轻女,为生儿子不计后果。写台湾对内地人的吸引力,主人公的未婚夫叛逃台湾。当官的如何腐败,一个小小的乡卫生院院长只会向上级送礼和诱奸下属;大款如何奢靡,包了二奶再包三奶四奶 看小说的过程中,我确实产生了我们中国人家丑不外扬的想法,产生了自家孩子怎么打都行,别人不能碰人民内部矛盾没必要向全世界宣扬的想法。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肤浅很幼稚,但它确实产生了。不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太正常,毕竟我受了党的教育二十多年,对自己的党和国家怀着极深的感情。 尽管如此,我知道自己的文学素养应该不只是到这一步,既然是现实主义作品,就要把现实刺裸裸的揭示出来给人看,就要触及人心灵的最深处。虽然80后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但我知道它确实存在过。所以,就算心里再不舒服,我也不得不承认,《蛙》的的确确反映了中国发展史上一些许多人都知道却没有说出来的事实。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1-05-07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21-09-17

  • 2023-01-03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1-11-08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22

  • 2021-10-02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1-12-04

  • 2021-09-16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2024卖白菜莫言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