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读故事的观后感 > 地图 > 读故事的观后感,2024读故事的观后感
读故事的观后感相关栏目
读故事的观后感热门栏目
读故事的观后感推荐
读故事的观后感

(共 8220 篇)

  • 1、 读故事的观后感模板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读故事的观后感”。

    下面我们为您呈送了“读故事的观后感”主题的相关内容。很多人经常苦恼于各类文档的撰写,参考范文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要特别重视范文的整体写作框架安排。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故事的观后感(篇1)

    在寒假里预习、复习很重要,读书写博也很重要。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故事分别是:毛遂自荐和精卫填海。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曾说过:“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從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真为毛遂的胆量佩服。如果是我,肯定会想“你不选我,我还懒得去呢”。才不会像毛遂那样。

    在生活中,如果胆子小,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有一次,班里要选出五个领读员,我非常想当领读员,可是我不敢跟老师说,结果没选上。以后我要学毛遂自荐。学他那毛遂自荐的勇气。

    《成语故事.精卫填海》

    精卫原来是炎帝最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去东海边玩儿,可是突然风暴来袭,将她淹死了,于是精卫化身为鸟,立志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把大海填平。

    精卫的力气很小,大海一望无际,怎么可能被填平呢?可我觉得,不管是谁,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会有所成就。虽然精卫的力气很小,不可能填平大海,但它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可以鼓舞我们奋发向上的。

    《精卫填海》这成语故事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学习精卫的精神。

    读故事的观后感(篇2)

    《成语故事》里的成语故事多不胜数,这本读物,它不止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和小知识等小栏目。让我们在认识成语的同时对当时的背景与学者的认识加深巩固。

    “妒贤嫉能”这个故事写出了项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古至今,不赏识人才的人,都是失败者。《成语故事》里关于三国的故事也有许多,还能够一边补充对三国的认识。

    有个“名落孙山”的故事让我苦笑不得,讲述的是一个叫孙山的人和同乡去考科举,结果自我最后一名,而同乡没有居榜上,结果回到家,同乡的父亲问他儿子的成绩,孙山还委婉得意的说最后一名是自我,你儿子榜上无名。趁机显露了自我的才华,但其实在别人看来,滑稽了点。

    “程门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为看了《恰同学少年》的缘故

  • 2、 读故事的观后感700字(通用6篇)

    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读故事的观后感700字(通用6篇)》,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读故事的观后感【篇1】

    翻开书,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字眼回荡在我的眼前,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雷锋的为人。

    这本书介绍了雷锋的生活,雷锋是名副其实的助人为乐,他平时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处处为人民服务,雷锋是个平凡的人,但他做了不平凡的事。1962年8月15日,是一个不幸的日子,雷锋——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时,他仅仅只有22岁。雷锋在牺牲前真正做到了“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在那一天我们可以学雷锋做好事,除了那一天,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做好事。比如发地震了,志愿者上前帮忙救援,这也算是好事。

    想想雷锋叔叔再想一想自己。学校捐钱时,我一般只交10元、20元,那时候的100元都特别值钱,而他交了200元,而我……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一点也不假。共同向雷锋同志学习吧!

    读故事的观后感【篇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也听过别人说过这本书挺好看的,就这样我买了一本回来读,还记得刚开始读的时候被三毛这个作者所圈粉了,特别喜欢她那写的文字没有那种深奥的很普通平凡但却确很深入人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个人特别喜欢旅行,而撒哈拉沙漠引起了我的兴趣。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是作者本人三毛在和她爱人在撒哈拉所发生的点点滴滴。这本书由许多个故事连成,看完这本书后,我被她圈粉了,她那桀骜不驯,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性格让我觉得世上竟有如此奇女子。

    书里都是一些三毛所见所遇到的事,撒哈拉沙漠大家都知道环境非常恶劣,但在作者三毛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撒哈拉,即使环境再怎么不好但在三毛眼里仍然有很多乐趣,一样可以生活的幸福。记得她和荷西住的地方是何其的简陋,但是三毛并没有埋怨,而是和荷西一起改造房子。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们埋怨是无用的,不如自己努力去改变它。我们要学习三毛她那种即使在恶劣环境依然乐观生活的精神。有人说她是愚蠢的,自己一人跑去那么远那么恶劣的环境。但是在我眼里,

  • 3、 《焦裕禄的故事》观后感
    《焦裕禄的故事》观后感 焦裕禄!一个很熟悉、很老旧的名字。一提到他的名字,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风沙中戈壁滩的景象,和一个经常用藤椅的扶手顶住自己肝部,并且面部显出痛苦表情的瘦弱男人的形象。就是这幅景象时常感动我,感动我的不是那副奄奄一息的景象,而是他里面藏着的永远不灭的精神,一个廉洁、清正、忘我、奉献、牺牲的精神。 我现今不用生活在风沙弥漫的大戈壁滩上,也不用冒着风寒去植树,(观后感 )不用喝一碗水半碗沙的水,不用过几年都洗不上一次澡日子…可是我现在那,活动多了心烦,工作多了不满,下班晚回来几次还可那显呗,多做一点工作恐怕全世界不知道。我敬业的心都跑哪去了,奉献的心也不甘心了吧,更别说牺牲的心智了,多干点活还想要工钱哪,多花点路费和通话费还想找地方报销哪…真是不比不知道啊!这就是差距! 我虽然刚入党不久,对党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但是我已经有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我不会停止不前。我的目标不是现在的自己,也不是安逸的生活,而是像焦裕禄一样廉洁、清正、忘我、奉献、牺牲… 我刚学习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它并不是我的最高标准,而是我的最低底线。我不可能像焦裕禄一样忘我到牺牲的地步,因为我还有老人、家人和孩子,我不能把我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抛给别人。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工作责任大到足以让我放下这一切的时候,我想我会放下的,就像歼15负责人罗阳,为了中国的军事发展,而牺牲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和优秀的教师。

  • 4、 《特殊的故事》观后感
    《特殊的故事》观后感 ——汤逸凡 星期天,老师组织我们去青少年宫,看《特殊的故事》。 我边走边想,《特殊的故事》是讲什么的呢?我把这问题问了妈妈。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啊,你到时后自己去看吧!”我们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我看到演员表都摆在外面,我就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都是由中小学生表演的,开始了,主持人说:“昨天四川雅安7.0级大地震,请为他们默哀1分钟。”接着表演正式开始了,故事讲述了孙老师和同学们在校生动感人的事,在这个班级里的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在这个故事里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位同学名字叫东辉,从小没有爸爸,靠母亲独自一人来维持他家里生活,母亲没有什么特长,只能靠政府来安排她的工作,政府安排他到自己儿子的学校当清洁工,儿子知道自己的妈妈要到他的学校里当清洁工,他为了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在校都不敢跟妈妈亲近,还装作不认识。后来在同学的生日会上,有一位同学揭发东辉的妈妈是学校的清洁工,东辉感到很没面子,不敢承认那位清洁工是自己的妈妈,跟同学打了起来,后来,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下,东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说:“工作是不分贵贱,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来不平凡的事,你母亲是世上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人,为了你的学费和能有更好的生活,你母亲任劳任怨,不怕累不怕苦,她为倾心付出不求回报,她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东辉听了老师的话,惭愧地地下了头。” 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启发,工作不分贵贱,要懂得感恩父母,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看似平淡,却包含着深深的母爱,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我们的心里。它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来回报我们养育恩人。
  • 5、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
    篇一:雷锋的故事观后感 自从看了雷锋的故事后,它一直感动着我。雷锋是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体现,他见到生活困难的人,就竭尽所能帮助他人。雷锋做好事,对他来说很平常,他去外地执行任务,中途坐火车他还一个劲地做好事,所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就这样在人群中传开了。雷锋还是个工作认真,学习刻苦的人,他说:“我是一颗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没错,雷锋说到做到。 党把他分配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努力做自己的工作。做完工作,他还会去帮助别人做。当晚上别人休息时,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他又挤出时间来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雷锋还很虚心接受别人提出来的意见,他也认真对待别人给他的批评。有一次,他开着推土机把一条小名铁道撞坏了,教雷锋开推土机的李师傅把雷锋批评了一顿。这可是雷锋第一次开车出事故,好是他第一次挨批评呀!但他没有灰心丧气,接受了李师傅的批评教育,并利用休息时间把铁道修好。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学习雷峰好榜样》的歌曲,大家一定都听过。世上有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它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习雷锋。雷锋是我们的榜样,但我们并不是去学他不顾生命抢救国家财产,而是去学习他那舍己为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大了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别再犹豫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学习雷锋好榜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篇二:雷锋的故事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在教室里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称叫《雷锋的故事》这是八一制片厂拍摄的。三月是文明月,老师为了加强我们的素质教育,让我们向雷锋学习。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起初,雷锋在修车,他的同事对他说:“今天是星期天,走,我们去公园。”雷锋是一个能歌善舞、爱讲故事,热爱生活的人。到了公园,有许多小朋友在跳舞,雷锋也加入了行列,跳的可高兴了。当小朋友要他讲故事的时候,他讲了自己的身事,非常的伤心,雷锋小时候爸爸妈妈都死了。他爸爸被日本人用枪打死了;他妈妈被二鬼子逼死了;他哥哥为了撑起家累死了。听他这么一说,我的眼泪差点掉出来。雷锋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有一次他帮助建筑工人劳动,把很多人的工作都一个人干了,工人们为了感谢他,还写了一份感谢信。但在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他的同事们非常伤心
  • 6、 她的故事观后感

    《她的故事》是一部于今年的6月27日上映的韩国电影,影片主要由金喜爱和金海淑等主演,剧情扣人心弦,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电影有得聊(来自豆瓣)来源:movie.douban/review/9552536/

    近几年,随着我们对人权主义认识的提高和对女性地位不断的尊重,为慰安妇申讨正义,还回清白也被更多的人支持。

    受到二战时期慰安妇事件侵害的国家们也拍摄了一些关于慰安妇的影片来为那些曾受到伤害的老人们一些帮助,同时以这种方式传递给当下社会的我们警醒国耻,不要忘记曾经的伤害。

    电影纪录片《二十二》

    不管是我国的首部记录慰安妇生存现状《二十二》,《三十二》,

    还是韩国的以慰安妇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鬼乡》,《我能说》,都获得大众的关注和成功,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了如今慰安妇的现状,在感人之余不免心痛。

    韩国慰安妇题材影片《我能说》

    最近,又一部慰安妇题材的影片搬上了大荧幕,贝尔在观影过程中又屡次落泪,找到了去年看《二十二》和《我能说》时泪腺爆发的感觉。

    《她们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金喜爱饰演的文静淑,是釜山一家旅行社社长。

    从出场就以独立女性的面貌带着女儿生活,然而这样的一位女性对慰安妇的态度也并不友好。

    金喜善饰演的文社长

    当时的年代,金学顺作为慰安妇受害者第一个站出来在《朝日新闻》上公开发声时,冷血的文社长一边听着老人的话,一边警告正在看电视的女儿:要像那个奶奶一样失误一次你人生就完蛋了。

    对,这种顽固的女性贞操观,在那个年代,不只男人有,女人同样也有,并且一点都不比男性少。

    直到偶然的一次,文社长偶然发现在家里工作好几年的保姆也是慰安妇时,胸口却像堵上了一块大石头,想到老人平时不善言语的模样,可自己的言行却像一把刀插在了她的心上。

    就是这样的契机,文社长才了解到这些老人的生活。

    ()影片中文社长成立原告团上诉的最初,也只是因为她的旅行社因为一起日本人在釜山旅游时嫖娼致死的案件,而不得不被关闭停业。

    为了恢复自己的旅社名誉,她不得不走上了这条帮助慰安妇起诉的正义之路。

    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走上了为他人伸张正义路途的人,绝大部分在开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后当真正参与其中,了解,负责之后就放不下这份担子了。

    很多电影中英雄式的人物,都是这样被逼上梁山的(药神同解),所以,影片来源于生活这

  • 7、 数字故事《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数字故事《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天马良驹 在ppt数字故事技术序言中,有形欣赏了数字故事《泰迪的故事》,颇有感悟。故事形象生动的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汤普森老师对五年级的同学们许下了诺言:关爱每一个学生。然而,面对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很差的泰迪,汤普森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但她仍然不失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必然与必然间她发现了泰迪一至四年级老师的评语。汤普森及时反思,发现了泰迪问题之所在——丧母之痛! 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了巨大的打击,受伤的心灵缺乏人性的关怀和抚慰。心病必须心药医。汤普森找到了走进泰迪心灵的突破口。 圣诞节那一份与众不同的"礼物"成了连接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嗤之以鼻、弃之不顾。而汤普森的教学机智、人生智慧,让她把握了这难得的机会——制止了学生们对泰迪的嘲笑,将那特殊的手链戴在身上,还将半瓶残剩的香水洒在身上。 泰迪找到了"妈妈"的感觉,汤普森也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有了汤普森的关怀和抚慰,泰迪慢慢走出"丧母之痛"的阴影,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心灵不再孤寂、人生不再孤单,学习和生活有了动力——人性的关怀激发了泰迪的学习动力。 汤普森以伟大的师爱付出诠释了爱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中外都有很多类似的观点和理念,但是,中国的现代教育却无视于人的发展,应试教育主宰、主导一切,学生、教师评价唯分数论,人们在聚焦分数的时候,更是将人性的关怀置之度外。 尤为恶劣的是,不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黔驴技穷之时,便把"末位淘汰制"作为管理家嗾使的法宝,进一步讲教育推向歧路。 其实,泰迪给我的启示很明确,只要人性复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毫无疑问,学习成绩也就能够得到最大优化的提升。 同时,泰迪的成长经历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学生成长袋"对系统评价、考查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汤普森如果不是借助一至四年级老师对泰迪的评价,也不可能找到泰迪问题之所在,也就很难获得解决问题的良药。 笔者一直认为,教育是系统工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全面、具体。战略家不在乎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有发展眼光的老师也应该懂得不能用学生的短期行为评价学生,惟其如此才能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 8、 特殊的故事观后感
    特殊的故事观后感 ——连艺桦 就在星期日的时候,我们全班来到厦门市青少年宫观看《特殊的故事》的话剧。在话剧中有:肉店老板的儿子小克,由于恐惧父亲的暴力,聘用了个假爹,充当家长与老师谈话,惹出许多笑话。还有生活优裕的领导干部子女那雨,每次上学都车接车送,在过生日的聚会上,大摆排场引起了激烈的冲突……在话剧中讲到的一个故事,让我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这个故事讲的是:身体不好的冬辉妈妈为了赚钱给冬辉上大学,就在下岗工人安制处的帮助下找到在冬辉学校当清洁工的工作;然而冬辉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让妈妈去工作,最后他们想出“母子相见不相识”的招。但是这事没多久就就被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了。在老师和叔叔的劝导下,冬辉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班会课上说出了自己的这个“特殊故事”。 这部剧是一部以发生在单亲孩子冬辉的特殊情感经历为主线,讲述一群学生发生在校园里的特殊故事。刻画了一个个生动、个性的人物形象。以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有自尊心,但不该有虚荣心,应该尊重劳动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诚实的人。这部剧引导我们对伦理道德、思想情感的真善丑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这个故事里,冬辉的做法是不对的:冬辉的妈妈身体不好,在学校当清洁工适合冬辉妈妈的好工作。不应该为了自己的面子让妈妈去干更辛苦、更累的工作。 我们应该放下虚荣心和面子,做一个尊重老师、亲人、朋友的好孩子!
  • 9、 《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泰迪的故事》观后感 观看了视频“泰迪的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眼泪,这是一个平凡的小故事,却在国外教育界流传至今,这个故事让人深思……故事中泰迪的成长历程让我感动,而汤普森老师的那句“我会平等地关爱你们每一个人”更是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是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自己的作为或者无为,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真的都该学着善用自己的能量,为每个孩子的生命带来一丝温暖的改变…… 故事是这样的:汤普森是泰迪的学生,泰迪不但肮脏,功课总是落后。她不喜欢泰迪,每次批改他作业时,总是用一支大大的红笔,狠狠的划了一个大叉。一次汤普森老师看到了泰迪以前的教师评语,知道了他曾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之所以现在这样,是因为他的妈妈得了绝症晚期后因病去世了,家境艰难。时间飞快的溜过,转眼已到圣诞节,依照习俗,所有的学生都会准备一份圣诞礼物送给老师。泰迪的礼物是用普通褐色纸包装起来的,当老师打开礼物,是一个缺了几颗细小钻石的手链,和只剩四分之一香水。她将手链戴上,并喷了香水。下课了,泰迪没有马上离开,他走到汤普森老师身旁,轻轻的说:“你身上的香水味就像当年母亲身上的气味一样。”说完,一溜烟的飞奔出教室。汤普森老师再也忍不住了,她把自己反锁在教室里,坐下来痛哭足有一个小时,身为老师,在过去的数月里,她都做了些什么啊?从那天起,她从“教书”转而“育人”。从此汤普森改变了教育方法。一年后,汤普森老师收到泰迪的第一封信,信中称她是自己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以后的几年里她陆续收到泰迪字条,并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时间飞逝,几年后,泰迪又给老师寄来一封信,告诉她取得了学士学位后,他选择了继续深造。并在信中再次称她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这次的签名比较长——医学博士。(亲爱的汤普森老师,我希望您是第一个知道的人。从今天开始,我就是泰迪医生了,您觉得如何?我将要结婚,我想请您来参加我的婚礼,坐在我母亲该坐的位子,我已经没有亲人了,父亲去年离世了…… 这是一个“丑小鸭”的故事。这个故事引人深思,身为老师,教书是其次,育人才最重要。每位教师都应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地反思。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有的大方,有的胆小,有的活泼,有的文静……但所有的孩子也都一样,需要师长的鼓励,只是有的孩子需要给予更多的爱。在我们的视野里可能就有泰
  • 10、 《不道德的故事》观后感

    《不道德的故事》观后感

    瓦莱利安博罗夫奇克的《不道德的故事》绝对是长期被忽视的一部好电影。虽然讲述的是情色故事,但丝毫不影响电影的思想深度。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全部都是性和对性的拷问。

    《不道德的故事》拍摄于1974年,整个电影由四个毫无关联的情色短片组成。无论是服装、布景还是表演,这些短片都拍摄得非常精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卢浮宫博物馆,欣赏着一幅幅精美曼妙的油画。这几个短片在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上没有任何关联,唯一相同的是,它们讲述的都是不道德的故事。

    庄严的教堂唱诗声响起,电影开始,并打出字幕:爱,是令人愉悦的,随心所欲也揭示了它的本质。引自拉罗斯福哥,看完整部电影,相信你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一个短片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和他的表妹在大海涨潮时初尝性爱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不道德之处在于乱伦。从社会伦理上来讲,表兄妹之间的性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但对于这两个表兄妹而言,他们仅只是两个懵懂的年轻人,对性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一个少年和少女,通过性获得了满足和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性给他们的,是单纯和美好。

    第二个短片分成了两段,第一段讲述的是一个虔诚的女宗教信徒在密室里意淫和手淫的故事,第二段讲述的则是她外出被流浪汉强奸。这个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性,一个美好,一个丑恶。故事的不道德之处在于亵渎神灵和强奸。从宗教伦理上来讲,神是崇高而伟大的,而性是低贱而卑微,甚至是罪恶的,这两者截然相反,水火不容。然而在少女身上,这两者完美地合二为一:她在自慰的同时,心中所想的都是上帝和《圣经》,性让她在肉体和精神上同时获得了愉悦。在故事的第二个段落,少女外出并被一个流浪汉强奸这很让人悲伤和无语。性可以是美好的,但也可以是邪恶的。

    第三个短片讲述的是伊拉莎白女伯爵屠杀大量处女并和下属发生同性之爱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不道德之处在于杀戮、变态及同性恋(当然,现在社会开明了,同性恋已经是非常正常的存在)。为了满足自己的怪癖,女伯爵屠杀大量的处女并用她们的鲜血沐浴,性对于她而言是征服,是自私,是快乐。臣服于自己的欲望,被性奴役和绑架,女伯爵的行为实与禽兽无异。

    第四个短片讲述的是一个女儿和他的教皇父亲和主教哥哥乱伦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不道德之处在于乱伦和多p。一方面是教皇和主教的冠冕堂皇,另一方面是他们性行为的下流和龌龊,两者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整个乱伦的场面充满了各种欢声笑语,这让观者特别纠

  • 2023-04-17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2-08

  • 2023-02-03

  • 2023-01-07

  • 2022-12-1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5-2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3

  • 2019-11-04

  • 2021-07-2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4

  • 2023-02-09

  • 2023-02-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2

  • 2023-02-19

  • 2023-04-17

  • 2019-10-28

  • 2019-10-28

读故事的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故事的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故事的观后感、2024读故事的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