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 地图 >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推荐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共 6067 篇)

  • 1、 【热】《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写好一篇读后感要在什么的基础上?当我们欣赏完一部书籍,我们也许久久无法自拔。我们在写读后感时要将从书中感悟到的道理和实际结合起来,下面由读后感大全小编给大家来分享《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篇1】

    《送你一颗子弹》完结

    你问我什么是战士的生活

    我送你一枚小弹壳

    它曾经历过风雨的洗礼

    也吹响过一支短歌

    战士的生活就是这样

    有苦有乐有声有色

    战士的生活就是这样

    有苦有乐有声有色

    你问我什么是战士的性格

    我送你一枚小弹壳

    它会在祖国需要的时候

    喷涌出那一腔烈火

    战士的性格就是这样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战士的性格就是这样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你问我什么是战士的本色

    我送你一枚小弹壳

    它在战斗中惊天动地

    却在胜利后保持沉默

    战士的本色就是这样

    无私奉献报效祖国

    战士的本色就是这样

    无私奉献报效祖国

    我初中军训时学的,很喜欢的歌曲,当时会唱,现在不行了。但这与这本书无关,只是一时想到的一首歌曲。就像文中的作者,留学国外,每一段时间都有一段不同的生活情感。有那段时间的追求与爱。

    作者刘瑜,与我喜欢的另外的一位女作家柴静,都是我最钦佩的不同寻常的人,也许有的人喜欢安妮宝贝,有的喜欢安意如,有的喜欢王安忆,有的也喜欢白落梅或者八月长安。当然,三毛与张爱玲也很有个性,也受大众喜欢。

    《送你一颗子弹》全书主要说的是作者十年前的一段五年的生活缩影,也如作者所云,是她的个人博物馆日记,每个人都会随着岁月的历练而变化,而作者是一个有着高学历的却也不寻常的女博士。很多人也许对女博士有偏见,认为都是书呆,没趣味的人,而文中的作者却又一次和四个女博士去看脱衣舞派对。是不是很震惊,而其实这也许就是作者与众不同恩地方吧,没什么不敢做的。

    即五大标题,很奇葩,也很有哲学味道。而每个大标题下有许多个小故事组成。故事有长有短。简直再现那年,那事,笔下作者的生活,充满乐趣,以及知识。可见作为刘瑜,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会生活,会玩。

    这句话有点味道,细细体会,作者文字功底颇深。白岩松总结人们都有表达自己的感觉,但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写出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与故事。而真正的写作高手与文字大家,却针针见血,唯美而又不失冗长的大写特写生活,可见阅读还是有点必要的,至少你知道了不少知识,其次你还可以说一些晦涩难懂的话,上个档次,其实最多的应该是扩张见识,锻炼思考吧。

    每个人都是故事中

  • 2、 《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通用

    读后感大全专题“一颗子弹读书笔记”推荐内容。

    《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篇1

    1931、9、18、华东危急!中华危机!

    中国工农红军立刻立刻联合国民党军,和贪得无厌的日本人展开恶战。在一群群爱国志士前仆后继在战场上倒下时,有一只军队与其说是去打仗的,不如说是去抄家的,那支部队就是由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

    “红军是革命的部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东北军进村,和鬼子进村没有什么两样。村里面自然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但我最佩服村里的一个小红军,他用行动告诉了“鬼子”们:你们既然作为抗日部队就要去抗击日本人而不是来这里做日本人的!

    那天,“鬼子”们跑进了这位小红军的家里,在他身上搜到两块钱和一把小刀以及一顶红军帽,就立刻说他是奸细,要枪决他。结果小红军让那些“鬼子”们节省一颗子弹去打真正的日本鬼子。那些“鬼子”们对小红军肃然起敬!

    我想问一下“鬼子”们,为什么你们遭到日本人的打击却拿起本应该打日本人的枪打中国人?

    红军14年抗战,不是为了2块钱一个月的饷而打得,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幸福而打的!

    每个人都是一颗子弹,每个人都可以伤害别人。但在你开枪之前,你要先顾全大局,想想你真正的目标是谁,以及你应不应该开这枪。

    《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篇2

    曾经很是佩服江南那华丽的文字,让人深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而一次偶然的书评让我接触到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这书,完全是最粗俗的词语,完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说的那些话来表达,让我体会到了那份亲切。

    一段段毫无色彩的文字,本来是应该让人恹恹欲睡的,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累,跟随着作者手中那支笔心起心落,被作者的笔牵动心神,为那一点点哀伤感动,为那一点点成功而兴奋。我沉醉其中,一口气把我以前无法想象可以阅读的文字通通读完,我的心还在那扑哧扑哧的跳动着,还不能充书中的境界中醒来。

    古龙的笔下是英雄的世界,同样《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中也是英雄的世界,不过一个是写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而另一个是写那铿锵铁骨的热血军人。把故事的地点从江湖搬到了军营。不一样的英雄,给我的震撼却是相同的。军营中的热血男儿歌是丝毫不比那仗剑江湖载酒行逊色的。同样漂浮的视角,让人领悟到英雄原来就是这样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干下事业,只要证明自己存在。平凡的小事更能体现英雄的真谛。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英雄的生涯中总是会要有红颜相伴的,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留给我们

  • 3、 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篇一: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终于被我看完了。随着这本书,我的情绪有从山川到草原到河流到沙漠的穿越所以,当它终于被我读完后,竟有了被释放的轻松感。

    我一直以为自己和所谓的丰富的生活毫无关系。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地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

    我也曾信誓旦旦的说要过精彩的不一样的人生,总觉得平淡对不起稍纵即逝的青春。

    但事实是,所谓的丰富发生过后,你并不一定有饕餮一顿之后的满足感,反而会让你消化不良难受许久

    也许粗茶淡饭的日子还是适合我,因为生活远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

    这里的天还没有冷下来,但是有种预感,觉得气温随时随地可能自由落体地降下来。

    所以每天早上醒来,都有隐隐的焦虑

    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

    这话虽然听起来那么知音但它的确很肺腑

    也许,也可能只是我其实没什么出息而已。

    【篇二: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其实第一眼见到这书的封面时,我很疑惑。送你一颗子弹跟吃我一个馒头意思一样吗?当我仔细地将这本书阅读上两三遍后,我恍然大悟般地发现,送你一颗子弹和吃我一个馒头的句式极其相似:其中馒头代表拳头,而子弹代表的可能是一些精神方面的食粮或通关秘籍之类的东西,这就要看不同人的理解能力了。

    当我继续深入这一篇篇文章时,我逐渐发现这是一部集合了许多生活随笔的书,大事小事坏事好事爱恨情仇贪痴妒嫉江湖恩怨角逐门户明争暗斗皆有所录。手法随意,个性天真,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真实,不添半分修饰,不掺半分虚假。当然这样说可能太过夸张,不过这便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我就曾想写这样一本书,《送你一颗子弹》便是给我一个很好的典范。

    就这样,我合上书,静静回想刘瑜给我留下的印象:另类,疯狂,有才,开放,虚荣,敢爱敢恨,敢把想说的说出口这一幕幕在我心中组成了多么真实的人性。我们的七情六欲,把持执著,就像光的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当我走在人生长达几十年的路上,走在这条坎坷的路上,一点一滴地染上这一丝一缕的颜色,把它们在身上拼齐。我们本应拼到最后,

  • 4、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摘抄

    1.而我觉得,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别人坏话。

    2.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人一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摆脱这丧心病狂的自然。

    3.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4.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

    5. 一个小圈子,对外,无论对专制,还是犬儒社会,都是一个有效的抵御堡垒。圈子再小,只要其中有内部团结,就算不采取任何组织行动,在维系认知能力上,至少有益。这是圈子的进步性。但是另一方面,在小圈子的内部,它有可能通过长期演化出来的一些文化共识来压迫圈子内部的成员,它会用它的集体性来长期维系一个明显的错觉。

    6.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一种现代生活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要去看急诊。我们和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

    7.以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干一行,爱一行。我被吓着了。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这种人呢?我,我自己,简直是干一行,恨一行。

    8.每年回家,发现嚎啕的还在嚎啕,劈大山的还在劈大山,韩剧仍然是女主角在第8集打了一个喷嚏,打了第80集才抽出纸巾来。

    9.跟某同学说:我50岁的时候要回哥大教书。他说:那中间呢?我说,中间要去中国解决一些江湖上的恩怨。

    10.事实上大多数小说除了开头也乏善可陈,新鲜,浓郁,强烈的感觉被消耗了之后,剩下的只是强迫症。

    11.多年以后,离开纽约之后,想到纽约时,我会想到什么呢?也许只是自己站在1路地铁边,呼啸的火车飞驰而过的那一刹那,情不自禁闭上的眼睛。

    12.在北京,对面的老罗在对面的三表的感召下,声情并茂地对土摩托说,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多想向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13.我对那些多年如一日地裹着重复机械生活但仍然兴致勃勃的人感到无比好奇。

    14.谁都想归零,但不是没头没脑的那个零,是从一到零的那个零,得有那个弧度,得有那个转身,得有踹那个动作。

    15.我觉得我必须有三五知己隔三差五跟我一起吃饭吹牛,但是际遇没有听我的。

    16.我到底应该处于对极简主义艺术风格的欣赏而为自己的生活喝彩呢,还是处于对热烈生活的向往而为自己的生活哀叹呢?

    17.我默默焦虑着,自作多情地为每个人伤感。每个人的心中,有多么长的一个清

  • 5、 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曾晓嘉

    她为什么要渴望一个不爱她的人爱上她,而不是渴望自己不再爱上一个不爱她的人?

    因为这才拥有爱的意义啊。

    刘瑜的文章不同于一般的鸡汤文,她的话总能击中我的心坎。放下《送你一颗子弹》,抬起早已苦涩的眼睛,周围一切突然变得模糊,只见稀稀疏疏几个人埋头奋笔疾书,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节的转换也给世人带来了变化。尤其是从冬至春这段时间的推移,因大自然于大地积蕴万物之精气,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春节假期过后,校园一片生机勃勃,每个青年男女都跃跃欲试打造全新的自己。

    “人的一生无论看上去多么波澜壮阔,在到达回首往事时,却显得格外平庸,仔细想想当年无比自豪的自我突破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当时还自己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然,哪种活法都会有遗憾,不过,至少不应该在临死的时候,才想到“糟糕”、“应该早点做”等等悔不当初的话。”我也坚信及时行乐的观点,这个老子的中庸有相同之理,人生苦短,在不伤天害理不违法的前提及时行乐。

    这本书能带动读者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存在感总是与痛感联系在一起,而安全又总是紧挨着麻木。痛就是爱的那么一个小容器。所以幸福是相对的,正像美也是相对,没有丑哪来的美?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总觉得不如一个人静静看一本书,我在暗,作者在明,我处在一个完全安全的位置与作者交流,而与现实的人总要顾及各种所谓的人际关系。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

    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以我现在的生活经历经验并不能完全认同罗素的总结。只知道人总得热爱一点什么吧,据说,人活着,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刘瑜写道,马克思说了,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那么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分为“简单再生活”和“扩大再生活”呢?吃饭睡觉买日用品,那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简单再生活”,我向往的是“扩大再生活”。看一本好书,发掘一个好cd,看一个好电影,写一篇饱满的文章,进行一场会心的对话,跟好朋友们吃一场欢声笑语的饭,这才是“扩大再生活”。放弃并不难,关键是for what。惭愧的是,大学生正是进行扩大再生活的

  • 6、 《送你一颗子弹》读书笔记_初二读书笔记500字

    当我刚翻开这本书时,我对她写的许多内容是没有兴趣,因为最开始我有些看不懂,但当试着跳过几页看不懂的,才发现其实这本书会告诉我很多道理,便有了想看完整本书的兴趣。

    在书中,那些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作者从身边小事说起,以微见着,引人深思。

    我喜欢作者刘瑜在书中写到: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这句子告诉我一个人做事做人越是谦卑,他得到快乐会越多。

    书的名字中子弹我一直很好奇是什么意思,在书中我一直寻找它意思,后来我猜想子弹也许是一些精神方面的东西。当我读完整本书时,我逐渐发现这是一本集合了许多生活真理的随笔书,书里大大小小、好与坏、爱恨情仇、江湖恩怨、明争暗斗的事都皆有所录,它很多都内容充分体现了真实的人性。

    当我看完整本书后,作者给我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开放、有才华、疯狂、敢爱敢恨,敢把想说的说出口,这是现在许多都做不到的包括我,这种形象多么的真实。从书中,我也明白了许多事理,比如她写的: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让我知道,不需要妥协与命运,命运是不属于我们的,我们是属于自己的,而未来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而改变的。

  • 7、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一)

    《送你一颗子弹》,之前是一年前在朋友的电脑上看到的,当时不知道什么书,以为就是很平常的书,没什么还看的,但是后来在网上不断看见关于《送你一颗子弹》的介绍,还有什么推荐的。反正是很火,所以呢,我就特意找到看看,感觉还不错,就有意要买一本,现在已经看完了觉得作者很有想法,观点也很犀利,语言很大胆,还很幽默,其中经典的语录,现在有人已经摘录下来,网上可以看到,看时让人忍俊不禁的想笑。有时又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本书是随笔体,写的大都是作者生活最后中求学中的点点滴滴。写的随意自如,有时会感叹,这样的语言也可以啊!呵呵,对也可以。现在好书不多,值得看的更少。小说太长了,没时间看,只有这些随笔类的小书,能在下班后抽出闲暇,躺在被窝,伴着淡黄的灯光,在宁静的夜里品读几许,体会一下别人的内心世界,然后安然睡去。呵呵多么安逸!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二)

    送你一颗子弹,很精彩!

    书中有一个小标题是送你一颗子弹,在这一篇里作者就《送你一颗子弹》这部电影对拉美社会状况发表了自己的思考与评论,作为一个政治学者,自然观点深刻,分析透彻深入,让人受益匪浅!对生活、社会的认识不应当流于表象和可见的,而应当看到更深刻更本质的问题!我想这本书想要带给读者的或许也就是这么一种人生态度吧,所以选用了这个标题来作为正本书的名字2020。

    如果说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红军在与敌人的对抗中爬雪山过草地,那么我这几年的生活就是一只骆驼在默默无言的穿越撒哈拉沙漠。表达的多好啊!作为一个无限悲观的人,我常常以嬉皮笑脸的语气来描述这种悲观,以掩饰自己还死皮赖脸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带来的尴尬。别人往往记住了说话的语气,却忘记这语气之下的信息。事实是我觉得人生的确充满了不可知与不可能,对此我心意难平,一气之下唠叨出这么多文字2020,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读者可以把这本书看作人类学笔记而不是心灵随笔,或者看作一部精神疾患大全也行。这些文字2020简直就是一类人的精神写照,真是观点精辟,句句箴言!纵然都是些胡思乱想,但是作者站在不一样的高度,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见解,未尝不是一场激励人心的指引。可能每个人读完后的收益都不同,可能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更加不同,但是你读到了什么,那就是你的收获!与我而言,对于一直向往的更高层次有了略微的一睥,对于一些问题的思索有了更深入明确的认识!

    孤独学习研究知识的人们,不免会有

  • 8、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篇一:《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送你一颗子弹》,之前是一年前在朋友的电脑上看到的,当时不知道什么书,以为就是很平常的书,没什么还看的,但是后来在网上不断看见关于《送你一颗子弹》的介绍,还有什么推荐的。反正是很火,所以呢,我就特意找到看看,感觉还不错,就有意要买一本,现在已经看完了觉得作者很有想法,观点也很犀利,语言很大胆,还很幽默,其中经典的语录,现在有人已经摘录下来,网上可以看到,看时让人忍俊不禁的想笑。有时又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本书是随笔体,写的大都是作者生活最后中求学中的点点滴滴。写的随意自如,有时会感叹,这样的语言也可以啊!呵呵,对也可以。现在好书不多,值得看的更少。小说太长了,没时间看,只有这些随笔类的小书,能在下班后抽出闲暇,躺在被窝,伴着淡黄的灯光,在宁静的夜里品读几许,体会一下别人的内心世界,然后安然睡去。呵呵多么安逸!

    这是作者的简介:刘瑜生于1975年12月。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政治系讲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系副教授。为《南方周末》写时评专栏、《新周刊》写书评影评专栏。《南方周末》2008年度年度专栏作者。

    个人作品:《民主的细节》(美国政治观察专栏集,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图书)、《余欢》(小说)、《送你一颗子弹》(随笔)。

    大家有时间就去阅读一下吧!

    【篇二: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最近读刘瑜的随笔,一个政治经济学博士。一个旅美学者、一个70后、一个女人。一个学生。这个女人有如此多的身份。可是读她的文字仍然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不矫揉造作。尤其惊奇的是对于生活,对于政治,对于世界,她大脑中不时闪烁的火花,竟然和我如此合拍。

    一个从小生活在中国的三好学生,在20岁之前完全没有去国外的机会。本身柔弱女子,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环境下,十有七八本已丧失独立观点,转而成为整个体制的附属品。可是她的思路是如此清晰,如此全面。她不为体制辩护,不为西方自由民主摇旗呐喊。她就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出路,思考自身内心灵魂的优缺点。好像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不为整个社会所动。但是冷静的表面,她对中国的未来应该是满腔热血的。

    不单单是政治,她在思考自己的灵魂的时候,说每个人内心地下。都有间歇性的热爱生活,间歇性自闭的倾向。在国外的生活应该是孤单寂寞的,她就将目光从外面收回自己的内心,拷问自

  • 9、 最后一颗子弹读后感

    最后一颗子弹读后感(一)

    近些天里,我在书店买了一本书,叫《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我是先看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后来有了兴趣买的书。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主要讲述的是17岁的戏剧学院大学生小庄,为了追随初恋女友小影而暂时休学参军,于是他有了一段异于常人的绿色军营经历。经历了新兵连,耿直的班长、梦想为做一名合格特种兵的排长、把小庄视为自己年轻时的化身的连长,到后来由于为了连长的心愿而不得不参加残酷的特种部队选拔,克服了各种磨难,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国陆军特种兵。整个故事围绕着爱情、战友情、兄弟情、父子情展开,这部作品给人震撼力最强的,只有一个概念中国陆军!中国陆军的忠诚和伟岸,刻骨铭心,风华绝代!

    一段段毫无色彩的文字2020,本来是应该让人恹恹欲睡的,但我却丝毫感觉不到累,跟随着作者手中那支笔心起心落,被作者的笔牵动心神,为那一点点哀伤感动,为那一点点成功而兴奋。是的,就是这样,我沉醉其中,一口气把我以前无法想象可以阅读的文字2020通通读完,我的心还在那扑哧扑哧的跳动着,还不能从书中的境界中醒来。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用了平时的手法,生动写出了小庄在军队中的种种事情。

    最后一颗子弹读后感(二)

    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愉快。因为我看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这本书。为什么说很愉快呢?不了解我的人是不知道的,我的愿望就是当兵,因为当兵可以保卫祖国的河山。很多人肯定以为这本书是不真实的,那你们错了,这是一部真实的军旅小说。没有亲身经历过,是写不出这样的书的。

    书中的我, 在一次选拔,我不小心选入了中国陆军狼牙特种大队 。

    那个地方是折磨人的地方,我为了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忍受了各种训练带来的痛苦。最终当上了中国陆军狼牙特种大队的一员,代号西伯利亚狼。

    我从这一段中感觉到:一个人,必须学会忍,只要你忍住了痛苦,胜利就在前方。

    最后一颗子弹读后感(三)

    刘猛的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宛如冬天的太阳,它有着自己的光和热,却不能炙烤大地,它只能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读者的心灵。它不是一幅王侯将相们作的宫廷画,它是渗透着小人物的传统水墨画,不精致,但充满着力量的底蕴。它以中国现代陆军状态为背景,以一个小兵的心路成长为线索,从鲜为人知的特种兵领域展开,洋洋洒洒的反映出了一个集体的记忆,这种集体的记忆,是一个有过这种经历的每个人,深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记忆,转化后,就成为这些人坚强生存的

  • 10、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8篇)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大全(8篇)

    【篇一:《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送你一颗子弹》,之前是一年前在朋友的电脑上看到的,当时不知道什么书,以为就是很平常的书,没什么还看的,但是后来在网上不断看见关于《送你一颗子弹》的介绍,还有什么推荐的。反正是很火,所以呢,我就特意找到看看,感觉还不错,就有意要买一本,现在已经看完了觉得作者很有想法,观点也很犀利,语言很大胆,还很幽默,其中经典的语录,现在有人已经摘录下来,网上可以看到,看时让人忍俊不禁的想笑。有时又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本书是随笔体,写的大都是作者生活最后中求学中的点点滴滴。写的随意自如,有时会感叹,这样的语言也可以啊!呵呵,对也可以。现在好书不多,值得看的更少。小说太长了,没时间看,只有这些随笔类的小书,能在下班后抽出闲暇,躺在被窝,伴着淡黄的灯光,在宁静的夜里品读几许,体会一下别人的内心世界,然后安然睡去。呵呵多么安逸!

    这是作者的刘瑜生于1975年12月。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政治系讲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系副教授。为《南方周末》写时评专栏、《新周刊》写书评影评专栏。《南方周末》2008年度年度专栏作者。

    个人作品:《民主的细节》(美国政治观察专栏集,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图书)、《余欢》(小说)、《送你一颗子弹》(随笔)。

    大家有时间就去阅读一下吧!

    【篇二: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最近读刘瑜的随笔,一个政治经济学博士。一个旅美学者、一个70后、一个女人。一个学生。这个女人有如此多的身份。可是读她的文字仍然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不矫揉造作。尤其惊奇的是对于生活,对于政治,对于世界,她大脑中不时闪烁的火花,竟然和我如此合拍。

    一个从小生活在中国的三好学生,在20岁之前完全没有去国外的机会。本身柔弱女子,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环境下,十有七八本已丧失独立观点,转而成为整个体制的附属品。可是她的思路是如此清晰,如此全面。她不为体制辩护,不为西方自由民主摇旗呐喊。她就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出路,思考自身内心灵魂的优缺点。好像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不为整个社会所动。但是冷静的表面,她对中国的未来应该是满腔热血的。

    不单单是政治,她在思考自己的灵魂的时候,说每个人内心地下。都有间歇性的热爱生活,间歇性自闭的倾向。在国外的生活应该是孤单寂寞的,她就将目

  • 2019-11-16

  • 2023-01-24

  • 2019-09-25

  • 2023-01-1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11-16

  • 2023-02-07

  • 2022-12-1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2-12-0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1-09-24

  • 2023-05-13

  • 2023-05-10

  • 2021-08-02

  • 2023-05-27

  • 2019-11-08

  • 2023-06-02

  • 2019-09-20

  • 2021-08-09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09-20

  • 2023-04-27

一颗子弹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一颗子弹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颗子弹读书笔记、2024一颗子弹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