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 > 地图 >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2024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相关栏目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热门栏目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推荐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

(共 7574 篇)

  • 1、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_900字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900字

    最早,还是通过报纸连载欣赏了这本传记,虽然部分章节没有收齐,居然也无数次唏嘘、无数次红眼圈,大概这就是真情灌注率性文字的终极魅力。西天取经路上,悟空耍七十二变,历八十一难,终求仁得仁,修得斗战胜佛正果,真是一部人生奋斗史啊!于今补充阅读,更是用心,亦为了却心愿。李太白曰,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打4.7星吧!

    这是作者首部传记,或者说是章家艺术史全景,个人更愿意称其为美猴王的前世今生历程。家传绝学及后天努力,一路坎坷加名师好运,于是美猴王成为国人心目中的经典。而经典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又特别集中体现在《西游记》与孙悟空这两个令人仰慕的意象上,互相依托,互相辉映,唇亡齿寒,共荣共生。章家人与猴戏,亦即现象和本质于此相连,个别与一般于此重合,形与神于此统一,意与象于此聚首,情与理于此交融……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很了不得,一如高明的作家,用最小的文字面积惊人地集中展现最大量内容,而且让人无限暇想、浮想连篇。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也就是说,一个人物性格的最基本方面可以形成这个人物个性的总特征,我感觉这个最基本是大写的两个字:坚持。

    艺术至境追求,早已经发展到要塑造性格复杂丰满的圆整人物的阶段,单一脸谱已不足以填充卓绝的人生。功成名就的悟空,仍在为艺术、为文化砥砺前行,在不同的生活境遇里,在每一种性格特征后面,都能透射出一道道历史的折光,其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显示出光彩的鲜明个性,这将是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现出世界的无穷魅力,往往令读者叹为观止。

    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那的确是幸福的,要言之,一颗奋斗的心,躬身前行路上显得那样晶莹、那样高洁、那样叫人可爱,那是聪慧过人、那是诗意充盈、那是富于幻想,那是眼光超越、那是向往自由,那是舒展个性,那是超凡脱俗,那是宁折不弯,那是驰而不息,那是每一个富于东方文化特色的赤子之心……

  • 2、 六小龄童版西游记观后感 (推荐4篇)

    我们在一生的观看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当不同的人在看完西游记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西游记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小龄童版西游记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小龄童版西游记观后感【篇一】

    新版《西游记》出来了

    屁颠、屁颠地连续看了好几集,看到凌晨三、四点,好累。

    感觉一般般。

    但看这么多遍不同版本的《西游记》

    我现在非常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我感觉这是西游记的哲学和最终道理。

    想想神话里的妖怪都需要后台

    那现实社会里的人要是没有了后台不是连什么时候被灭了都不清楚,忒郁闷了吧!

    勤快的没后台的赶紧自己去找些木头钉一个,怎么说都有一个嘛。

    谁知道是真货假货,现在的人都戴有色眼镜,只知道贵贱,不知道真假。骗死一个是一个。

    懒惰的没后台的也不要紧,

    因为

    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

    六小龄童版西游记观后感【篇二】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我家里就有一本。这本书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来和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这师徒四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东西。

    唐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很善良、宽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诱惑,都没有动摇去西天取经的信念,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他是一个“宝”,不管不人还妖怪,都想把他留下,或是吃了他,或是想和他成亲,但他只管念经,毫不妥协。不过他有一点不好,就是人妖不分,爱做烂好人,有时会让我看得义愤填膺。

    孙悟空作为大师兄则非常厉害,他聪明、勇敢,而且神通广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七十二般变化,样样精通。一路上忠心耿耿地保护唐僧,即使在打死了白骨精后被师傅赶走,心里还是想着师傅,捉弄了猪八戒后,二话不说就赶去救师傅。多少次唐僧失陷,都是孙悟空施展本领,拼尽老命,或是到处搬救兵,把师傅救出来,不亏后来成了“斗战胜佛”。

    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对师傅还是很孝顺

  • 3、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读后感500字(3)篇

    僧团,转世,打坐,上师,概念中大多都是用于佛家,可是记录的是上帝的追随者。如何看待记录中的神迹?预知及看见将要发生的事情,挥手间轻易治愈疾病,应该是事实多过故事,带着疑问,我还是希望相信是事实。为什么上帝不止要惩罚亚当和夏娃,还要惩罚他们尚未出世的无辜的子女们?古茹的开示非常精彩,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部分。拷贝如下。生命之树’是指人类的身体。脊椎就像是一棵倒立的树,人类的头发是它的根,传入与传出的神经是树枝。神经系统的树上结了许多快乐的果实,或说是色、声、香、味、触各种感觉。这些果实人类都可以正当地享用,但是他被禁止去体验性行为,即所谓的‘苹果’,在身体园子的中央。“‘蛇’代表着盘旋向上的脊椎能量,会刺激着性神经。‘亚当’代表理智,‘夏娃’代表感情。当任何人的感情被性的冲动击败时,他的理智也就屈服了。“上帝通过他的意志力以产生男人与女人身体的方式创造人类的种族,他赋予新的人种用近似‘纯洁无瑕’的天国的方式生产子女。因为到那时为止,他在个体灵魂上所显示的,只限于那些被本能束缚住且缺乏发展完全理性潜力的动物,所以上帝造出了最早人类的身体,并象征性地称他们为亚当和夏娃。为了有利于向上的进化,他传给了两种动物灵魂或是天国的本质。在亚当或男人身上,理智占了优势;在夏娃或女人身上,感觉占了优势。这一安排表现了现象世界内隐含的二元性或是双极性。只要人类的心灵不被动物的倾向—蛇般的能量—所欺骗,理智和感情就可以保持合作的喜悦。因此人类的身体不单是由野兽进化而来的结果,而是通过上帝特别创造产生的。动物的形态太过粗糙了,不能展现出完全的神性,只有人类被独特地给予极大的心灵能力—脑部的‘千瓣莲花’—及同样可被敏锐唤醒的隐藏在脊髓内的中心。“上帝,或存在于最早创造出来的那对人里面的天国意识,劝告他们可以享受人类所有的感觉,但不要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触觉上。这些行为之所以被禁止,为的是避免生殖器官的发展,那样会使人类陷于低等动物的繁殖方式。但人类并未听从这一警告。恢复野兽般的生殖方式之后,亚当和夏娃从原本自然完美无瑕天堂喜乐人的状态中,掉落了下来。“‘善与恶’的知识指的是宇宙双重性的冲动。错误地使用理智和感情或是所谓“亚当—夏娃意识”,人类掉落在马雅的控制下,弃绝了他进入天国伊甸园的权利。每个人的责任就是要恢复他的‘双亲’或所谓的伊甸园。

    本书中的瑜伽,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那种拉拉肌肉舒展身体

  • 4、 宋庆龄传读后感

    宋庆龄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为中国近代史能留下如此一位伟人而震撼,更多的是同样身为女性的一种尊重与感动,设身处地地想,我不敢想象如何为了一个正在*中且不能确保能否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人而与父母决裂是需要如何大的勇气,更不敢想象当挚爱离自己而去时,如何还能平复心情投入到革命当中。

    当我阅读《宋庆龄传》时,犹如走进一个闪耀着伟大精神的心灵天空,深深的感受到宋庆龄那非凡的经历和思想境界。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竭尽全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3年9月,宋庆龄在东京处于低潮和彷徨中的孙中山,共同的理想使她对孙中山由崇敬而产生爱情,又以爱情的力量支持孙中山,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极大作用和影响,见证了他们的婚姻是伟大情感的结晶。孙中山对宋庆龄深为敬重,他在猝然离世前给宋庆龄的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置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留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可见宋庆龄在孙中山心中的分量。

    宋庆龄能成为人们敬仰的伟大女性,成为正直、善良、勇敢的化身,成为民族精神的烛光,在于她为维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凛然正气,经受住了考验。

    一是亲情关的考验。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中的孙中山结婚,以

  • 5、 君九龄读后感(3)篇
    君九龄读后感 第(1)篇

    君九龄,九龄堂

    故事开端的方家也算是那个时代女子之辈的楷模了,一家三代男丁要么早亡,要么半瘫。撑起来这个家的事方老太太,方大太太等一众女流之辈,保得方家不衰,保得家人安康。方家的结局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但方承宇绝对是一个亮点。狠辣无情也是,天真撒娇也是,太聪明的年轻人。话说那二年的年轻人都这么聪明吗!方承宇真的聪明的吓人,或许是因为差点死了一次,总是看的比其他人远一些。幸好他遇到了君九龄,幸好君九龄遇到的是他。

    希行笔下的女主细细读起来,都很有意思。很执着很倔强也很较真,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送你灯笼就只是送你灯笼,没有其他的意思。要说没有金手指吧,女主什么都会,要说有金手指吧,该遇到的她也都遇到了,只不过恰好也有贵人相助而已。前期女主其实很招喜,我也有看到评论说女主说话太装,好吧,各人口味不一样。但后期反而对女主没有那么喜欢了,不过也还好。

    宁云钊其实和女主的性格很相似,很潇洒很骄傲,也带着一些少年气。你们不想让我知道的,那我就假装不知道。与我无关,我也不需要浪费心神去在意。他懂九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知道九龄的想法。说明心意也是如此,一次便足够了,因为君蓁蓁她就是这样认真的人,不是矜持不是推辞,是他真的多想了。聪明的少年人,知道怎么样能够帮到别人,也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

    “陛下圣明。”

    陛下想说,你们都给我滚犊子。

    宁云钊两次托方锦绣要见九龄的时候简直要笑死我。当时就想:啊,好心疼我们锦绣,锦绣乖,别炸毛,啊哈哈哈哈。但如此,却真的看到了宁云钊和君蓁蓁的缘分,但奈何和君蓁蓁有婚约的是他,和君九龄有缘分的不是他。

    你想多了,我没多想。

    wuli锦绣,方锦绣的性格真的是太招人喜欢了。九龄说,你这个人不错,我很喜欢。

    锦绣就想说,什么鬼啊?突然冒出这句话?我人不错?我很招人喜欢?你想干什么?爱上我了吗?

    太萌了吧,卖萌犯规啊,锦绣大哥。

    《君九龄》中的配角性格树立的也是很鲜明了,每一个角色好像都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每一个角色都很逼真。我成国公朱山简直帅到没朋友啊啊啊啊啊啊!特别是成国公前往北地救了清河伯的时候说的那句话,来,欣赏欣赏霸气侧漏

    当帅领兵不行,被围困撑守之坚无人能比啊

    要说谁是个十足的妙人呢,莫过于这个丫头,柳儿了。一语致胜柳啊,心里只有小姐,天大地大小姐最大。怎么来评价这个人设呢,很讨喜也很讨人厌,还记得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

  • 6、 宋庆龄的故事读后感

    宋庆龄的故事读后感(一)

    今天读了《宋庆龄的故事》这篇文章,令我感触至深,宋庆龄奶奶那动人心弦的伟大业绩,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同时宋庆龄这个名字2020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中。

    这则故事讲述的是:1931年6月,宋庆龄奶奶从欧洲旅行后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时,她看到蒋介石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于不顾,却对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进行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气愤急了,立即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

    当在上海养病的红军将领陈赓等5位爱国志士被国民党非法逮捕时,宋庆龄奶奶联合学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鲁迅、蔡元培、杨杏佛等人,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进行解救。在解救的过程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地同蒋介石周旋,甚至义正严词地与蒋介石面对面地抗争,最后蒋介石被她责问得哑口无言,宋庆龄奶奶终于如愿以偿地把陈赓等爱国志士解救出来。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扞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着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宋庆龄奶奶一生中,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私无畏,百折不挠,勇敢地同敌对势力作斗争,把全部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世界和平事业,爱国爱人民的宋奶奶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思绪万千,让我从宋庆龄奶奶身上悟得了一个道理: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我们作为一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爱国爱和平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宋庆龄的故事读后感(二)

    《宋庆龄的故事》这本

  • 7、 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读后感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一篇优秀这个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收集并整理了“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读后感(篇1)

    3月23日读完本打算第二日写读书笔记,今始得开写。浮生六世,文中记载了四世,有两世文稿遗失。四世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芸是文中我顶顶喜欢的人物,她的贤惠淑德、心灵手巧、聪慧无不让人喜欢。看到有人评判她帮老公找妾,我到是觉得在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背景下,做出这种事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我只是在弟弟弟媳挑拨离间他们和他们爹娘时有些气不过,有些话说出来更好,但是不说却是孝道。自古婆媳妯娌关系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单单沈复父亲去世后,沈复才回家,沈母埋怨他问什么才回来时,沈复答女儿跟他说父亲去世才知道消息,沈母听完看了一下另外一个儿媳,单单那一眼就可以让人品出很多东西,让我想到芸被公公婆婆不喜大概率是沈复弟弟和弟媳的功劳。

    闲情记趣开头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读来很是顺口,后想起初中时学过这篇,当时老师还让背诵。文中详述盆景相关,我本是粗人一个,从未接触过,也欣赏不来。坎坷记愁,苦中作乐,贫困时芸能将日子打理的乐趣横生也不失为一件美事。跟沈复记载的浪游比,我所记述的游玩简直小乌了,我喜看沿路的风景,对经典人文趣事所知甚少,有时会希望每游玩一处,就有人来讲讲这处的前世今生,那当是一件美事。

    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读后感(篇2)

    有幸在朋友的介绍下,近期看完沈复的《浮生六记》,所记述的内容虽稍显日常繁杂,平淡无奇,却情真意切,清新自然。读来如清风拂面,意气盎然。

    书中记录着沈复一生经历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书中散发着感性色彩的文字,使人仿佛置身于旧世其间,体味着人生百态。沈复的心里始终怀念着自己的妻子,人虽已逝,她的聪慧、襟怀、气概和痴情却长久世间。生活在今天,我不会经历战乱、饥饿、孤苦,但没有人能保证,我不会遇到其他的不幸,无论是疾病,还是失去亲人,这些并不是不可能,沈复在经历了妻死子散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细微妙之美的心,实在令我感慨,快乐何如是,痛苦何如是,我想也许就是以一份宽容恬淡而又有意趣的心

  • 8、 天行者读后感

    篇一: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为什么是天行者?什么人是天行者?什么人配得上称为天行者?

    这几天读完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我被书里的一群人牵绊住了,梦里都是他们的身影。书中说,和他们在一起呆一段时间就会中毒,我信!

    这本书描写了界岭小学的几位民办老师艰难曲折的转正过程。为了孩子们,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到头来,他们依然贫穷,依然痛苦,依然在替天行道。他们背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安一抚一着全国所有乡村儿童痛苦的灵魂,让他们识了字,认识了国旗,学会了做人,懂得了一爱一。

    写到这儿,我想起我们上小学时候的一位张老师,他也是一位民办教师,由于收入菲薄,看到村里很多人都盖起了新房,要强的他也不甘人后。于是他白天上课,晚上熬夜做木工活,苦苦打熬了三年,一座漂亮的平房终于拔地而起。大家赶去祝贺,他也觉得自己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仅仅住了半年,张老师就去世了,村里人都知道他是累死的。盖棺之前,他一爱一人趴在棺材上不让盖,哭完之后她将张老师的手表调在了6:00上,她说:你每天早上上课,都是6:00起床,到时候别迟到了。一村人全哭了。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走出了小村庄,走向了全国各地;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的经济才日新月异,而犯罪率并没有与日俱增;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由愚昧走向文明,弱小走向强大,贫穷走向富有。。。。。。

    感谢这些天行者,向他们致敬!

    篇二:天行者读后感

    我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读完了刘醒龙的《天行者》,可是沉重的心情却一直无法轻松下来。

    《天行者》以三个在一个名叫界岭的偏僻山村的民办教师为主线,讲述了民办教师在偏远、落后、贫困地区,为了广大贫困农民的孩子能够早日走出贫困,早日摆脱无知,早日融入现代社会而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界岭是一个偏远、落后、贫困的地方。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这些人多少代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贫穷得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

    民办教师就是那些农村中受到教育程度较高些的、愿意为当地农村中的孩子摆脱文盲、愚昧状态而甘于奉献的、而被选拔到当地学校中任课的那批人员。小说中的几个民办教师,完全不同于公办教师,他们与公办教师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有着天壤之

  • 9、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天行者》是刘醒龙的长篇著作,作品主要围绕转正这个主线来讲一群民办教师,或者说是乡村知识分子的命运。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人物_叶碧秋。

    她是老村长的外孙女,母亲是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傻子,对知识的渴望与世世代代累积的恩德在叶碧秋的人生中得到了回报。

    一个纯真聪慧的女孩迫于窘迫的家庭条件只能放弃学业到城市里为别人家带孩子,都说能干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像样,叶碧秋在工作上的精明能干让局长家对她十分满意,局长给了她第二次进入校园的机会,给她报了夜校,让她参加自主考试,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她就努力地学习,最终不负众望地成为了界岭的第一名大学生。后来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她回归到那个给予她启蒙教育的学校。面对前程,她更加拥有良心的驱动,虽然在最后没有明确地告知读者她与张英才的结果,但是我的解读中他们俩是在一起了。两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抛开他们之前短暂的师生关系,他们的结合是时事所造。

    在现代社会,哪个父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远离家门,小小年纪在外吃苦受累、寄人篱下、不得自已,并且还不知归期,这是怎样的决绝啊,也是可见是多么地困难了。出门在外遇到好人也就罢了,谁又能给命运中的好歹给个定数呢?谁又会把孩子放心推入这样的社会?

    叶碧秋无论从孝、德、忠哪一方面来讲都做得十分优秀。母亲是个傻子,年弱的肩膀要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她没有埋怨、没有懊恼而是乖乖服从,倒还安慰大家不要担心,这是她的孝。几年后,当她学成归来,所有人都惊讶了。他们都是为了孩子们为了教育留下的指导者,没有私利之心,其实这样说也不对,他们也是按照自己的心灵指示在做事,他们的选择让他们觉得心安、快乐,这不仅是叶碧秋的德,也体现出那个时代能够以民办教师的身份把偏僻山区的教育事业坚持到底的那群可爱的人儿的德。当张英才老师转为公办教师,其他老师闹情绪时,叶碧秋作为年长的学姐担任了老师的工作,真的是有十足的老师的派头,再联想到她学成归来,才明白这是一个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的纯朴女孩,外在因素的千变万化都掩盖不了她对这片土地的忠诚。

    我一直都认为中国女性身上的光环是一般人难及的,坚韧、淳朴、有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渐渐摒弃了旧时期的落后与不足,理性与感性正在中国女性群体中得到完美的诠释。

  • 10、 行者无疆读后感

    行者无疆读后感(一)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我读不懂的深沉。

    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个城市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他让我做了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我骨子里的懒散令我懒得长途跋涉,可我有一颗爱旅行的心,我向往着欧洲,却被签证和飞机票阻隔,于是我发现了行者无疆。

    书中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然而北极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走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看完整本书,我脑中似乎留下了什么。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看了行者无疆我觉得:行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行者无疆,学者无疆,思者无疆!

    行者无疆读后感(二)

    喜欢余秋雨先生的书,他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的传递。他带给了我们一场世界各国的文化盛宴。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那段被风沙掩埋的历史。历史是过去了,但历史应该也值得被我们铭记。不管那段历史是屈辱还是辉煌,它都已过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正确的大步向前。文化不是空洞的华丽的辞藻,不是富丽堂皇的建筑,是那种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事物。《行者无疆》这本书,每一篇游记篇幅不长,却总能给人以回味,咀嚼的空间。每一方异乡土地似乎在作者笔下都包含着深邃的文化气息,授人以探索的启迪。这便是脱俗于一般游记散文的轻描淡写,抑或走马观花式的长篇累牍。因而在回味中夹带着思索,在思索中让人明智。

    捧起一本记叙了漫漫行程的游记,便仿佛打开了一扇引领我们通向新奇的大千世界的窗户。世界之大,我们无法想象,

  • 2022-12-05

  • 2019-10-19

  • 2019-11-03

  • 2021-09-0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4

  • 2023-01-12

  • 2019-09-21

  • 2022-11-01

  • 2021-08-1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09-26

  • 2023-01-12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7

  • 2022-01-17

  • 2022-05-27

  • 2022-12-19

  • 2022-06-17

  • 2019-11-04

  • 2019-10-29

  • 2022-10-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3-0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2024六小龄童首部自传:行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