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李白传记读后感 > 地图 > 李白传记读后感,2024李白传记读后感
李白传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李白传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李白传记读后感推荐
李白传记读后感

(共 5281 篇)

  • 1、 读《李白传》有感(精选)

    书是良师,能教导我们健康成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读后感,一般是用来记录自己看过什么书或者文章之后写的内容,写读后感能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关于读后感我们应该怎么样动笔写呢?请您阅读小编为您编辑整理的《读《李白传》有感(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李白传》有感如仙般缥缈如诗般潇洒谪仙,傲骨,嗜酒,白衣,倚剑,游于山水,诗由心生。。。。。。相信你已知道在形容谁啦吧!没错的李白就像一个绝世剑客,斗酒诗百篇,三分酿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仰天大笑出门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李白,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多么豪迈,不屈的诗人。若你觉得这不足以证明那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又是何等豪放!!!这些也正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我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如神仙般一样伟大的诗人。有人说李白是游侠,他几乎都是在江湖游行,是怎么创作的呢?那就要说说李白的少年了,他的少年是在四川度过的,那里对他来说可是风水宝地,在那里他创作了许多非常佳的作品,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那里逢见磨针老婆婆的故事,并明白用功的道理;在那里他学习武术,为以后成为游侠做好了铺垫。所以他的成功离不开四川。当然光是这样也是不足够的,他壮年的漫游也是很重要的,他在游行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经历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国家大事,可他的政治失败,常常喝酒消愁,这也为什么想到他就想到酒啦。李白在一生长期的流浪中,从政和学道是他基本的矛盾,他厌弃了从政,而学到也终归幻灭,最后逃避与酒。他的苦闷不幸是一般封建社会底下文人的苦闷和不幸。他的人格虽然复杂,也有一些小毛病,例如苦大,自居优越,又有时把享乐放在第一为,可他有极其优良高贵的品质,这就是坦率潇洒和真致使他那些小毛病在百姓心中微不足道。因为他刻骨学习,所以传说他逢见“钢梁磨绣针的老婆婆,所以传说他曾三拟《文选》;因为他有不屈的人格,所以传说他有“傲慢”弯不下腰而在他的事迹中,也特别称道他曾叫高力士脱过靴,这是证明他敢于嘲弄权贵的,因为他有爱国的思想,所以传说他写了《吓蛮书》,那是要证明他在轻视,蔑视,仇视侵略我们的敌人!这就是人民对于李白的了解,了解中自然也包含这对于像李白那样是人的期待。可见,当今世界想李白这样浪漫而伟大的诗人以寥寥可数更不要说超越。世

  • 2、 《李白传》(优质范文)

    《李白传》读后感暑假,于琐事之余,闲暇之时,有心出游,不如读书。余读李白传,感其宏伟,叹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辉,千载即逝唯李白一人。他是唐代诗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给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宝藏。他本身也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贯,他的一生......都是一个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虽然不能完全解开,但我们还能,在这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发现珍宝。自古以来,凡有志气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为侠客的梦想。仗剑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二肋插刀。可叹,许多人都被残酷的现实困扰后击败。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五岁时牵至蜀地彰明县青莲乡。幼时李白和小伙伴们在桃树下舞动桃木剑厮杀,行侠仗义,除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无一不体现了李白的侠客精神。实际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师访道学艺练剑,而且剑术有极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爱的地方莫过于他的侠客性。侠客的高洁孤寂让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侠客的洒脱,让他畅意挥毫写下了“人在世间不顺意,明月散发弄扁舟”。侠客的自信让他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涌现了一个侠客的不凡洒脱之气。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单从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败的甚至是极不负责的人。从第一任妻子许氏开始说起。许氏可谓是名门之秀,但是李白拜师出游,游览名胜,一去就半个月一年多,照顾孩子操持家事全归许氏一个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离世,直到临终也没等到丈夫的归来。第二任鲁女虽无名分,但甘愿为李白照顾孩子,可最后等来的却是李白与宗氏结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达理。呜呼!如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或许伟大的人物总要牺牲家庭来换得成就。哀哉!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为官,清除天下的恶人恶事,扫除大唐的乱臣贼子,精忠报国。可是无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偌大的大唐帝国竟没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许是生世使然,或许是造化所为,最后几经周折弄了个翰林待诏之职。虽受人羡慕,礼遇,但李白是思想主义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现实中来,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总是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管仲这类贤才,所以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李白感到,纵使宫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动请辞。李白终究是孤寂的,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捞月溺水而亡,

  • 3、 《李白传》读后感心得

    这本书主要从李白的三种性格展开:

    首先是李白的侠客性。侠客的高洁孤寂让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侠客的洒脱,让他畅意挥毫写下了“人在世间不顺意,明月散发弄扁舟”。侠客的自信让他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涌现了一个侠客的不凡洒脱之气。

    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单从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败的甚至是极不负责的人。从第一任妻子许氏开始说起。许氏可谓是名门之秀,但是李白拜师出游,游览名胜,一去就半个月一年多,照顾孩子操持家事全归许氏一个人操管。第二任鲁女虽无名分,但甘愿为李白照顾孩子,可最后等来的却是李白与宗氏结婚。

    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为官,清除天下的恶人恶事,扫除大唐的乱臣贼子,精忠报国。可是无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偌大的大唐帝国竟没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许是生世使然,或许是造化所为,最后几经周折弄了个翰林待诏之职。

    李白终究是孤寂的,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捞月溺水而亡,“相期邈云汉”了。李白死后,他的诗句为世人世代传诵,成为千古绝句。李白也被世人誉为诗仙。也许这是对李白和他的家人最大的眷慰。(王梓榕)

  • 4、 《李白传》读后感1000字

    《李白传》读后感1000字

    作者:徐翔宇

    暑假,于琐事之余,闲暇之时,有心出游,不如读书。余读李白传,感其宏伟,叹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辉,千载即逝唯李白一人。

    他是唐代诗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给后世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宝藏。他本身也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贯,他的一生...... 都是一个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虽然不能完全解开,但我们还能,在这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发现珍宝。

    自古以来,凡有志气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为侠客的梦想。仗剑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兄弟二肋插刀。可叹,许多人都被残酷的现实困扰后击败。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五岁时牵至蜀地彰明县青莲乡。幼时李白和小伙伴们在桃树下舞动桃木剑厮杀,行侠仗义,除凶杀恶是李白自小以来的梦想,从: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的《结客少年场》到杀掉江二太岁的《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无一不体现了李白的侠客精神。实际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师访道学艺练剑,而且剑术有极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爱的地方莫过于他的侠客性。侠客的高洁孤寂让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侠客的洒脱,让他畅意挥毫写下了“人在世间不顺意,明月散发弄扁舟”。侠客的自信让他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涌现了一个侠客的不凡洒脱之气。

    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单从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败的甚至是极不负责的人。从第一任妻子许氏开始说起。许氏可谓是名门之秀,但是李白拜师出游,游览名胜,一去就半个月一年多,照顾孩子操持家事全归许氏一个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离世,直到临终也没等到丈夫的归来。第二任鲁女虽无名分,但甘愿为李白照顾孩子,可最后等来的却是李白与宗氏结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达理。呜呼!如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或许伟大的人物总要牺牲家庭来换得成就。哀哉!

    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为官,清除天下的恶人恶事,扫除大唐的乱臣贼子,精忠报国。可是无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偌大的大唐帝国竟没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许是生世使然,或许是造化所为,最后几经周折弄了个翰林待诏之职。

  • 5、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一)

    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 年7 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快满十五了。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他五岁发蒙识字2020,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着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李白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他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我们从书中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李白的雄心壮志,还有那份掩饰不住的自信!

    若说李白能成为诗仙只是因为他从小饱读诗书,还有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并不全面。其实他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来自他四处游历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不光是为了欣访胜迹,更是为了拜访得道高僧、隐士、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他为听渔歌还特地找了一家清雅

  • 6、 《李看看自习课之梦》读后感 (250字)

    这是一本在自习课上做离奇梦的一个故事。李看看是桃树小学五年级的普通女生,她学习成绩一般,长相一般,讨厌上体育课,话不多,爱犯困,喜欢一个人独自行走,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自习课上,暖暖的午后阳光照着她红扑扑的小脸,她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开始做着一个又一个奇异而多彩的梦。如:美丽梦奶油糖、桃树餐厅、飞着的口袋、春风书店、梧桐花学院、菊花村的来信、燕归巷的三月、奶白色的彩虹、棉花怪、糖葫芦小人还有许多精彩的内容。

    这不仅是一本离奇故事,也是一本写出好玩又有趣的一本书。

    河南郑州金水区南阳路二小四年级:李扬

  • 7、 《李太白全集》读后感800字

    无悔--------------读《李太白全集》有感

    失去心爱的,便得到永恒的寄托。失去依赖的,便得到人生必备的磨砺。失去憧憬的,便得到现实的抉择。

    ——————题记

    夜色阑珊,窗外是闪烁的霓虹,奢靡的乐声,空气中充满了暧昧,颓废的味道。疲惫地眨一下眼睛,合上《李太白全集》,蜗居斗室,煮一盏香茗,舌尖品咂着芬芳,看热气氤氲缭绕。恍惚间,一张清晰的脸浮现在我眼前。

    王孙莫把比蓬高,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我看见,一袭白衣像是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力士为他脱靴,贵妃为他磨墨,这该是他仕途上最得意的时期罢!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却羁绊了他不羁的步伐,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的一腔热血。

    力士献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不过为了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他清醒地知道,他应永远地离开这黑暗的宫阙,散尽千金,只求一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做那大唐的“御用文人”。

    于是,他佩上宝剑,自号青莲,把一杯酒诘问青天。感受之际,一轮残月早已孤独地挂在梧桐之上。恍惚间,他披一袭轻纱,向月倾诉,与影共舞。时而交合,时而分散。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杯一杯复一杯。在月轮下飞舞的,是衣袖,是碎影,更是那无悔的泪水。让人窒息,让人心碎。

    没有哭过长夜的人,明显不足语人生。

    昔日他骑御赐宝马奉诏奔驰,今日他却独自奔向那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西走蜀道,难上青天,空悲凄凉白头。

    花开并不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无穷。宁乐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为了守护心中的那份圣洁与超然。他早已身心俱疲,但他却将生命推人不朽,如那永恒的明月。

    也许永恒的注定孤独。

    雨纷纷扰扰,月犹然孤独,但那傲然的青莲,却不曾悔。

    几多风花雪月,几多兴叹春秋,在广阔宇宙的一隅,生命的历程如梭般飞逝,我们游走于纷纷扰扰的得失之间,徘徊于酸酸楚楚的爱恨之中。抬头望,逝者如斯,可曾立志后惜时的作为?回头看,年华匆匆,可曾悔恨前时抉择的仿徨?

    人这一生,只要来过,做过,哭过,笑过,潇潇洒洒走一回,便不曾悔。

    --------------后记

  • 8、 《李太白全集》读后感1000字

    信念的追随——《李太白全集》读后感

    李白在我眼中曾是侠肝义胆、浪漫不羁、人生称意的天才诗人。余光中曾赞他“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起初我一直认为李白的一生只有饮酒作诗,好不快活,但当我读了《李太白全集》后,才发现就是这样一位飘逸洒脱的天才却在追求济世建功的路上屡屡碰壁,经历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辛酸与坎坷。即便如此直到垂死他仍然追随着自己的人生信条。

    李白自幼勤奋好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由于受儒家“达者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李白在青少年时期就把济世建功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

    李白生活的蜀中是一个有着任侠风气的地方,侠士风概对李白有很大的影响。魏颢《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在《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句更明了地体现出诗人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生活的向往。“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的仗义疏财也是他初始对“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济世思想的实践。

    公元724年,李白离开故乡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以安陆为中心,开启了他漫长的仗剑远游生活。这期间也拜访了许多达官贵人,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如流传甚广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才华横溢的李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通过科举入仕,而唐朝政治开明,广开仕途,李白选择通过漫游、干谒、行侠仗义的方式受到朝廷重视,从而入朝为官。

    经过漫长的等待,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终于被唐玄宗召入宫,任职翰林院,得到辅佐君王济世建功的机会。可惜好景不长,公元744年,李白遭到权贵之人的诋毁,被唐玄宗“赐金还放”,从此浪漫不羁的诗人胸中充满了抑郁不平之气。

    仕途失意的李白再度进入漫游时期,一直到天宝十四载结束。自嘲“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心中充满愤懑之情,写下了无数表达怀才不遇之情的诗歌。李白先后写下三首《行路难》,反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思想。之后又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自我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但李白内心还是无法割舍济世的理想,官场失意的他被卷入了战乱的漩涡。

    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李白在避祸远遁与出仕圆梦之间苦苦挣扎。就在这时,永王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于是一直暗藏在李白心中的建功报国的理

  • 9、 读后感大全:余音缭绕 ——读《李白传记》有感

    他,把生命化作一曲乐章,乐章华丽的戛然而止后,动人的韵律却久久缭绕题记

    年少气盛的他,提着一把剑,带着治理天下的狂气,告别了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来到了长安。

    他的才情很快震动京城,皇帝把他留在身边作翰林。他以为自己的报国忠心很快就能实现,可皇帝只把他当成消遣是写诗的工具,他又一次沉醉在酒中。

    一个春日的午后,他又在长安街的酒铺里喝醉了,几个宫里的人匆忙来找他,七手八脚的把她抬进轿子。他揉了揉双眼,见天子正微笑着磨墨,贵妃正亲自调着醒酒的羹,带着几分醉意,他请旁边的一个宦官帮他脱下靴子,便提手写道:莫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天子贵妃大臣们相互传看无不点头称赞。

    这三首《华清宫》却被小人当做把柄,他只得辞别了长安,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可他真的对政治生涯失望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就去散发弄扁舟吧。

    还是一把长剑,一身白衫,可心里有的却只是看透凡尘的念想。轻舟一日便飘过万重山的快乐,月下花间一壶浊酒的惆怅,汪伦踏歌送行的悲伤,见胡姬压酒劝客人品尝时的思乡,遇杜甫这位知音后的欣喜站在盛唐风尖浪口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他!

    一个月冷风清的晚上,他又醉了,一个人走到湖边,沿着湖前青青的蔓草,他恍惚看见月亮就掉在他眼前民间都传说他是抱月而去,只有自称是酒中仙的他才配得上如此华美而又哀伤的离去。

    他,就是李白。繁华的长安城不留他,他就归隐到山岳河川中;残酷的现实不留他,他就沉醉在酒之中。他本身就是盛唐最绮丽的乐章,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醉人的乐音在人们心里缭绕着,缭绕着,已有千年了

  • 10、 瞿秋白传读后感

    瞿秋白传读后感(一)

    文/邵华一陽一

    以前课堂上曾听语文老师列举文人志士时讲述过瞿秋白这位伟人的事迹,今天终于有幸拜读了【瞿秋白传】。也许像我这个年纪还不能更深层次解读伟人瞿秋白的心路历程,但掩卷沉思,面对这位伟人短暂而不平凡的生命轨迹我有种难言的感慨与忧伤,面对伟人崇高的大无谓的革命斗志我由衷地顶礼膜拜

    瞿秋白出生于仕官书香之家,多才的母亲在秋白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播种一颗酷一爱一文学的种一子,加上他本人勤学善思,成绩出众,他十一岁那年小学还没毕业,就考进他的故乡常州府的中学堂,不幸的是,他家境败落,生活困顿,只剩半年就毕业的他却读不起书,只能中途辍学,再加上他那至亲的母亲为贫困与债务所迫,绝望之余无奈自一杀,他万分苦恼,面对悲凄的人生,他觉得畸形的旧社会,一片漆黑,他思索着,挣扎着,继续求学。这种上进的一精一神,不朽的力量使我折服,相比之下,我们今天幸福无比地享受着老师们传授的大量知识,我们有时还偶有懈怠厌学情绪,真是无地自容啊。

    几经辗转,瞿秋白于1920年赴俄远行,正如他答友人诗所言采一花酿蜜;蜜蜂成时百花谢,再回头,灿烂云华。真所谓宇宙的意志,他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如今也有许多出国留学人士,真希望他们也能胸怀大志,努力求学,报效祖国。

    书中介绍伟人瞿秋白在革命历程中的血泪史,以及他英勇就义的革命豪情也深深震动了我。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的恶毒的诽谤与诬陷瞿秋白同志是叛徒,使他的忠魂永远不得安宁,但世人以及后代之人为您喊冤,因为您是中国勇敢的斗士,是一党一的忠臣,后辈们缅怀您!

    在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像伟人瞿秋白那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芒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雾。他在人世间只匆匆地度过了宝贵的三十六个春秋,除去他的童年和求知的岁月从1920年到1935年,他在社会上工作才十几个年头,他的革命活动主要是为一党一的工作摇旗呐喊以及实际的政治斗争,和鲁迅先生一样,他是一位勇敢的战士,他的那支笔就是为中国革命冲锋陷阵锐利的武器;他就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一样支撑着病体,把毕生最充沛的一精一力献给了后代,献给了社会!他那誓不低头的抗争姿态,必将获得人们的喝彩。

    瞿秋白传读后感(二)

    我喜欢读书,特别喜欢读有关历史和人物传记的书,面前的这本【瞿秋白传】,我已经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会被瞿秋白的一精一神震撼着。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是我国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3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2

  • 2022-12-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1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3-02-05

李白传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李白传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李白传记读后感、2024李白传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