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李白诗选读后感 > 地图 > 李白诗选读后感,2024李白诗选读后感
李白诗选读后感相关栏目
李白诗选读后感热门栏目
李白诗选读后感推荐
李白诗选读后感

(共 3893 篇)

  • 1、 南柯一梦——读《李白诗选》

    在恍惚迷离之中,仰视李白瘦削的背影,倾听他渐行渐远的跫跫足音,腑身拾起珍藏于历史长河中的瑰宝。

    看着你唱一曲不朽的高歌。幽森青翠,一片苍茫。绿竹幽径,青萝拂衣。长歌呤奏松风曲,曲罢尽兴月星稀。尔后,驾一叶荡漾的扁舟,泅过碧绿的溪水,独自驶向浩瀚的江河,古来万事皆如东流水。陶然自得间忘却了人间名利。

    看着你呤一首豪放的诗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无不挥洒着洋溢的才华,宛若叔云,蕴建安风骨得蓬莱之风,欲上青天揽取明月。

    看着你擎一壶香醇的美酒。于夜色下举杯邀请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酒。抽刀断水水更奔流,举杯销愁更添忧愁。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后,微醺的登上高楼,抱明月而长终。

    心中的李白渐行渐远,繁华如一梦。聊以此文,纪念心中的酒仙,远逝的诗魂。

  • 2、 李白诗词读后感

    李白诗词读后感(一)

    今天我拿出一本《李白名诗名句》,我读完后感悟很大。

    李白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字2020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在书中记载的诗句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多么简单的七言绝句啊,但是它却有着更深一层的魅力。诗人李白在诗中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的无限热爱,表达了他开阔的胸襟、豪放的气势,抒发了他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的感情。短短二十八个字2020却饱含了诗人的性情,真是无与伦比啊!

    读了这首诗、这本书,我看到了李白的才华,我想只有他平常的用功刻苦才成就了他成为一位伟人的基础,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要努力学习,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白诗词读后感(二)

    生活好像是在品一杯茶,又像是夜深人静时,笼罩在柔和中看出首诗,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试看,人间有多少人,胸无半点志向,只是浑浑噩噩的活了多少年;也有的人刚踏上社会,不能说无雄心大志,但稍遇挫折,便哀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一振不蹶。他们的沉沦丧志,归根到底,是没有能把握住自身存在的价值。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在任何挫折失败面前,敢于逆风行船,不屈不挠,沉着奋战,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王,勾践称为阶下囚,但他不干屈服,忍辱负重。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战胜了吴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卧薪尝胆这一美谈。这就是一个实例。

    在一定意义上,天生我才必有用还体现在成才目标的自我调节上。一个人能否成才,固然需要树雄心、下苦功,但能否正确的确立成才目标,也有着重大关系。齐白石30岁前当木工,师傅骂他连刨口都磨不平,后来他该学国画,成了一代国画大师。还有道尔顿、契诃夫等例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点也没有错,此路不通硬要走,只能是到处碰壁。愿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旅途中、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句话,确定目标,努力进取,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李白诗词读后感(三)

    他字2020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一生放荡不羁,不为世事所困;他笔下的诗词豪放又不失细腻,受世人所敬仰。他,就是李白。

    手中的笔狂舞着,一首首诗词流淌千年,成了世世相传的经典。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笔落经风雨,诗成泣鬼神都

  • 3、 读《李白诗评选》有感

    读《李白诗评选》有感

    李白五岁读方甲,15岁赋凌相如,结交道游,博学杂收,他的少年期就显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质素来。杜甫出自仕宦家庭,自小受儒家影响甚深,两人亦不相同。一个是豪迈潇洒脱,一个稳重沉郁,相差11岁,很不相同的两个人,居然成了往年交。原因之一,李白的才太大了,声名惊震朝野,自然是青年才俊的杜甫的偶像了。俩人相遇,李白大谈自己的理想、生活、诗学,杜甫洗耳恭听的同时,内心更坚定了自己的志向。俩人亦同塌而眠,不亚于刘备和诸葛亮之君臣相知。杜甫对李的情深,在他的多首诗里呈现,对李后期的遭遇更是唏嘘不已。

    昔年有狂客, 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 汩没一朝伸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真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确有其事。那是他第一次出蜀,准备实现理想途中的事。他家富,但经商之人在当时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只知他爸叫李客,而不是全球都知道的李刚哦!李白带着很多的钱--三十余万,也想彻底改变自己卑微的地位,飘逸潇洒的个性里蕴含着世俗的目的和办法,不免给自己弄个太白金星的光环。三十余钱财,被他救济这个落魄书生,赠送那个有难之人。最后不剩一文还倒欠。杜甫还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自嘲。李白则不然,他的侠义和慷慨更是极致,用完了钱还不算,还负骨千里,借钱把同乡的尸骨背回家乡。自此后,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日子没有重返与他,贫穷和寂寥倒是跟上了他。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拜见过李邕,希望能被推荐。希望没有实现,只是些许的失意划过李白的心头,他仍高傲着头颅抒发豪言: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豪言壮语是壁碰得少之缘故,后来碰多了,这种豪迈的反抗之语明显隐了,少了。李白一直希望如相如那样没有经过一步亦一趋的科举考试就能被皇帝相中,委以重任。这种不同于平常人的做法的确是李白才有的,还真实现了。这得感谢他的道友丹丘生了,他推荐之下,李白一举被跟他同样有道缘的玄宗皇帝封为翰林学士。李白欣喜若狂,告别了子女,仰天大笑出门去,意气风发地来到他朝思暮想的长安。只可惜人家玄宗皇帝只把他当做个文学弄臣,为他和杨贵妃做做诗娱乐而已。李白的大言和狂放又被其他有行政能力大臣的鄙视

  • 4、 《李白诗集》读后感1500字

  • 5、 李白诗词赏析1500字

    在工作当中我们需要合理完成撰写文档的工作,范文为我们的写作任务提供了思路。参考范文不是照搬范文,而是从整体结构和思路上学习,你看多的【范围类型】多吗?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李白诗词赏析》,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白诗词赏析 篇1

    原文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译文

    昔者烈士击玉壶而悲歌,以倾吐吐心之踌躇,而惜其暮年将至。而今我三杯老酒下肚,拔剑对舞秋月,硕慨高咏,想起今后的日子,不觉使人涕泪滂沱!想当年初接诏书之时,侍宴宫中,御筵上举杯朝贺,颂扬万乘之主,九重之内,嘲弄王公权贵于赤墀之上。朝见天子曾屡换飞龙之马,手中挥舞着御赐珊瑚玉鞭。我像诗句,一面唱,一面用如意(古代供玩赏的一种器物)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玉壶吟》即以此为题。

    注释

    1、烈士,壮士。

    2、壮心:雄心。暮年:垂暮之年,即老年。

    3、涕:眼泪。泗:鼻涕。涟:流不断。两句意为:酒后在秋月下拔剑起舞;忽然内心愤慨,高歌泪下。

    4、凤凰诏:据《十六国春秋》记载:后赵武帝石虎下诏时,坐在高台上,让木制的凤凰衔着诏书往下飞。后称皇帝的诏书为凤诏。紫泥:甘肃武都县的一种紫色泥,性粘,古时用以封诏书。谒(yè):朝见。称觞(shāng):举杯。御筵:皇帝设的宴席。两句意为:当初我奉诏入京朝见皇帝,登御宴举杯畅饮。

    5、揄(yú)扬:赞扬。九重: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万乘(shèng)主:这里指唐玄宗。

    6、谑(xuè)浪:戏谑不敬。赤墀(chí):皇宫中红色的台阶。青琐:刻有连琐花纹并涂以青色的宫门。赤墀、青琐,指宫廷。贤:指皇帝左右的大臣。

    7、朝天:朝见皇帝。飞龙马:古时皇帝有六个马厩,其中飞龙厩所养的都是上等好马。这里泛指宫中的良马。敕(chì):皇帝的诏书。敕赐:皇帝的赏赐。珊瑚白玉鞭:用珊瑚、白玉装饰的马鞭。这里泛指华贵的马鞭。两句意为:上朝时经常换乘皇家马厩中的飞龙名马,手拿着皇帝赏赐的名贵马鞭。

    8、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为人诙谐滑稽,善辞赋。后来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他

  • 6、 李白诗词赏析2500字10篇

    不同的文档类型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在写作前,很多人会找一些类似的范文了解查看。通过评赏范文,参考修改后,最终写出满意的文章。千万不要认为范文随便应付就可以。我们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李白诗词赏析”,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李白诗词赏析(篇1)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其他优秀文章:

    李白诗词赏析(篇2)

    古诗赏析玉壶吟

    《玉壶吟》作品介绍

    《玉壶吟》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6卷。作者在诗里不仅抒写了“壮心惜暮年”、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并以丑女效颦为喻来表现自己鄙视权贵、耻与为伍的傲岸性格,反映了诗人当时内心的抑郁和愤慨。

    《玉壶吟》原文

    玉壶吟⑴

    作者:唐·李白

    烈士击玉壶⑵,壮心惜暮年⑶。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⑷。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⑸。

    揄扬九重万乘主⑹,谑浪赤墀青琐贤⑺。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

  • 7、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 艾青诗选读书心得感悟

    《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著名诗集,是一本值得人们认真品味的好书,里面的诗集感人心扉,给人印象深刻。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艾青诗选读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一

    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今年暑假,我再一次与艾青同志见面,与他的那些饱经岁月的洗礼的文字见面,也再一次见识到他的撕心裂肺地对祖国的热爱,体会到他的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广大的普通劳动人民的最真切的关心,一次又一次的动容让我不得不铭记这位现代诗坛的伟人,不得不为这位永恒的诗坛丰碑肃然起敬。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呻吟,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

    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我们大家从小就开始被身边的一切人或物灌输爱国的思想,或许很多大学生都会在想我们还没有走入社会,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根本不能改变什么,力量太过于渺小以至于我们很少会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高的角度,所以我们会认为自己与爱国联系太远。我想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种对祖国的热爱,否则为什么在日本和我国在争论钓鱼岛的所有权的时候我们会义愤填膺?为什么当中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在辽阔的海域里驰骋的时候我们会激动万分?为什么在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上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取得辉煌佳绩的时候我们会欢呼雀跃?为什么每次升起国旗演奏国歌的时候我们的心弦会跟随慷慨激昂的节奏而颤动?为什么

  • 8、 徐志摩诗选读后感

    徐志摩诗选读后感(一)

    《徐志摩诗歌全集》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他自己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笔来,佳作便犹如山洪爆发一般涌现出来。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诗作字2020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同时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他的诗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驳杂的思想也在这个世界中一一体现。他的诗歌写爱情、写生活、写景色、写人间疾苦。

    这里引用徐志摩的诗: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爱落叶的癖好。他们初下来时颜色有很鲜艳的,但时候久了,颜色也变,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话,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与落叶一样的无用,至多有时有几痕生命的颜色就是了。有着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维不见得完美,有时只是一种多余。看似华丽,却经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却不能传给后世,也是一种无奈吧!对自己的无奈!

    人类最伟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理想的极度,想象的止境,从人到神!诗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盘旋的。飞: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诗的伟大,哲学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笔惊醒人们,别总关注物质,心灵的美也很重要。诗歌,它可以给你带来心灵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现在,诗歌已经越来越少,看诗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确,诗不能给人们带来财富,也许你认为它只是在浪费时间。但你,没有明白诗的意义。那种对心灵,对灵魂正真的描写,在诗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声,也许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发现的你的那份情怀。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也许你没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让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睁开眼,看看诗的世界。诗歌不是一种任务,诗人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对自身的觉醒,一中参透。诗歌没有什么,只要有那颗向往的心,让我们细细品读《徐志摩诗歌全集》,发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怀。

    徐志摩诗选读后感(二)

    近来我读了一些徐志摩的诗,在这冬天寒素的日子

  • 9、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

    泰戈尔所作的诗歌优美动人,读起来心弦便会为之拨动,时而快,时而慢,在他的世界里,永远吟唱着心灵、生命的歌。

    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

    在那儿,使者奉了无所谓的使命奔走于无史的诸王的王国间;

    在那儿,理智以她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

    若《新月集》是一片湖泊,那它无疑是最清澈明亮的,因为它倒映作家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是啊,童真的心灵难道不是最弥足珍贵的吗?当你得到五颜六色的玩具而激动狂喜,当你尽情地唱歌和跳舞,当你吃着水果糖蹦蹦跳跳,你记得吗?你还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吗?自由,快乐,无所畏惧的幸福。

    童年就是最美好的,那是因为,你还拥有一颗纯净洁白的心。你可以站在大海边,轻轻捧起海螺倾听,感受海岸的乐声,你相信圣诞老人从烟囱里来送礼物,你还相信仙乡里的梦婆会从朦胧的天空向你飞来

    心灵的镜子便是另一个你自己,这个镜子一直是透明而清晰的,可以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你。可如果你的内心变得混浊,被灰尘笼罩,你就只能看到漆黑黑的一片了,其实,只要你相信,这面镜子永远是一尘不染,前提是你的心纯洁无暇。那才是人的本性。保持一颗童心吧。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从大地的尘土里快乐地伸放出无数片的芳草,迸发出繁花密叶的波纹。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在潮汐里摇动着生与死的大海的摇篮。

    生命是什么?泰戈尔说它是永恒的,它是自由的,它是绚烂的。

    我说,生命是一个奇迹。当时间不断地流逝,世界不断地变化终于,我诞生在这个世界上。

    这便是一个奇迹。我的存在,是一个永久的惊奇,而这,就是人生。我终于明白,生命是永恒的创造,它付出了自身内部蕴含过剩的精力,不断越过时间,空间,永恒地追求,奉献。世界上的每个生命便都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作品。

    我是谁?从哪里来,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属于这个世界,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世界所创造的我们。

    这才是生命最本质,最永恒的意义。我们应热爱这个世界,不断奉献。永恒的献身是生命的真理。它的完美就是我们生命的完美。

    只有当我们的思想更加成熟,才能以从容的心面对这个庞大却又渺小的世界。当心灵如水般平静清亮,生命如夏花般灿烂之时,精神世界才会真正的丰满,就如泰戈尔所说的一样。

  • 10、 杜甫诗选读后感

    在人生不同阶段读诗,正如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里描述的那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虽然听雨跟读诗是两个不同物像,但其中生发的感触不无关联。

    记得最早读到杜诗是那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春望》,当时因为年少无知,无法真正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只是觉得声韵优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一直烂熟于心。如今手捧《杜甫诗选》,再读经典,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溅泪”,感时事哀之深矣,“鸟惊心”恨离思之悲切矣。国家残破,山河仍在,却不止是满目萧然,更有春意的生机和造化的无情。有此无情客观之笔,感情也就更加蕴藉,目睹乱世中生民凋零而万物复苏的心情也就更加悲怆。令人悲欣交集,欲说还休。家国之忧与个人之恨交织在一起,郁结为缓慢、深沉,低回起伏的哀恸。不由得令人掩卷叹息,唏嘘不已。

    自古以来,历朝文人评价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诗调沉郁顿挫,多有悲慨。也有学者分析“如果没有安禄山就没有当今走向西方,和莎士比亚、但丁齐名的杜甫。”这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诗圣在这股汹涌的时代的洪流中掀起的笔底波澜却是独一无二的,其中闪耀的是儒家思想所尊从的仁爱,人道,人性的光芒。

  • 2019-10-14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4

  • 2021-08-12

  • 2019-10-28

  • 2019-10-13

  • 2023-01-16

  • 2023-03-14

  • 2019-09-28

  • 2021-12-19

  • 2019-10-28

  • 2019-10-14

  • 2021-07-31

  • 2019-10-14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1-07-26

  • 2021-08-02

  • 2021-12-19

  • 2023-01-15

  • 2023-05-13

  • 2023-03-12

  • 2019-10-14

  • 2021-10-11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3-01-27

  • 2019-10-28

  • 2023-01-29

  • 2022-11-22

  • 2023-02-23

  • 2022-03-08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2-12-13

  • 2022-12-08

  • 2019-11-04

  • 2023-03-25

李白诗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李白诗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李白诗选读后感、2024李白诗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