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 > 地图 >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2024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相关栏目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热门栏目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推荐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

(共 2128 篇)

  • 1、 读《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有感_读后感800字

    拿到手的《读者》还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味。封面上一位羞赧的小姑娘抱着一束清雅的百合花恬静地伫立着然而一篇报导克拉玛依大火的文章却把我的思绪拉人了思想的深渊。

    文章很长,还配有多幅催人泪下的照片。但真正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的,是这样几行叙述文字:在这场大火中死伤三百余人,其中大多数为优秀的中小学生。火从幕布上蔓延开来,当时坐在前排离出口最远的干部竟从拥挤的人群中冲开,全部逃离礼堂,无一人受伤,然而离出口最近的教师们却奋不顾身地抢救学生,有的为此献出了生命,有的救出了许多学生却没能救出自己的孩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克拉玛依大火中的干部与教师们不正是这两种人的真实写照吗?前者面对滚滚浓烟害怕了、退却了,不顾一切地逃命成为他们当时唯一的行动,正是这,使他们从前许下过的美丽的诺言变不堪一击。他们这些人呵,平时口口声声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一旦事实摆在面前,卑劣的行径使人无法相信,他们我们的干部!?这种口是心非的人,这种个人利益为上的,人,是干部队伍中的蛀虫!他们不配做我们的干部!

    而后者,那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生命的真正价值之所在。尽管当时他们离出口最近,只有几步之遥便可脱险,面对熊熊烈火,他们最先冲了上去,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他们毅然选择后者。一次次地把学生推出窗外,他们精疲力尽,最终默默地倒下了事实证明他们的抉择是对的。那些获救的孩子们扒在窗口,噙着泪花,竭力地喊着:老师!老师!。火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那些人民教师的伟大形象将深深扎根,相比之下,那群干部又是显得多么渺小!

    三百多株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葬身火腹,人们惋息、感叹。一声声绝望的呼唤,一个个听了令人断肠的乳名,久久地在克拉玛依上空徘徊。那些苟且偷生的干部们呵,你们还能心安理得地过日子吗?克拉玛依大火就像一面镜子,它真切地折射出两种人不同的灵魂与思想。在那里,光辉的将留芳万代,丑恶的只有被人们唾弃。

    历史的车轮已驶过三载,但这场大火却仍然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思考。轻轻合上书,封面上的小姑娘依旧恬静地站着,那束百合花,那双深邃的跟眸中默默地传送出深深的祝福。是啊,正是身边有无数像那些舍身救孩子的教师一样的人,我们的生活才会显得如此美丽、可爱!

  • 2、 观《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有感

    观《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有感

    9月17日,阿瓦提消防大队组织全体官兵观看了《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这部电影,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取材于新疆当前的社会生活现实,艺术的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名族团结、事业进步的崭新局面,表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电影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叙事线索,讲叙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下最终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

    给我留下最深印像的是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建疆”,作为工作队的队长、灵魂人物,他深知自己的职责使命,虽然多次接到妻子打电话告知自己母亲病重的消息,但是他没有放弃工作,而是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出色的完成“访惠聚”工作。

    在他和他的工作队带领下,让所驻村村民的精神、信念、文化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到达驻村时开展各项工作村民们的不配合到快走的时候村民们主动送上自己瓜果给驻村组,最后所有村民知道驻村组要离开时都自发过来拍照留念,而就在此时何组长接到妻子来电,自己的母亲与世长辞了,但是何组长还是擦干自己脸颊的泪水,继续拍照,给自己驻村工作画下圆满的句号。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我自己,作为南疆一名基层消防警官,虽然渺小,但是也承担着灭火救援和防暴处突的艰巨历史使命。今年的5月,我也遇到和何组长类似的情况,自己的父亲病重,一方面自己刚到基层来工作,各种工作还在熟悉当中,另一方面通过视频感觉到父亲的病也不厉害,想想等忙过了这段时间再回家也不迟。总觉得父亲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自己贸然请假,会给持续奋战的中队官兵带来不良影响。噩耗就在5月11日10点,我姐姐给我打电话让我现在买机票回家,我就有种强烈的预感,感觉大事不妙,一定是家里发生什么大事了,不然不会如此火急火燎让我回家。回到家却没能敢上见父亲最后一面,突然的晴天霹雳让我肝肠寸断、欲哭无泪,我常常责问自己明知道自己父亲病重,请假就那么难吗?我常常责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以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食无味、寝难安,养育我长大,教我如何做事做人的父亲,我和他却是如此诀别,怎么能不叹气、怎么能不悲伤、怎么能不落泪。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无助、忧伤和绝望,找不到认真履职工作的动力,参军入伍是我一生的梦想,在这个阶段却成了我思想包袱。难道当年大学毕业选择来到新疆消防错了

  • 3、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一)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活动为主线,讲述了一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影片弘扬了各族群众拒绝极端思想,创造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时代主旋律,是一部关注现实、弘扬正气、艺术感染力极强的电影。

    这部影片拍得太好了!非常感人! 我是流着泪看完整部影片的影片还原了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真实面貌,让我们知道驻村工作给全疆老百姓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在新疆南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有一个依偎在昆仑山脚下的小山村——努尔鲁克村。16岁的少女阿依古丽在河畔忧郁地叹息着,原来,受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父亲不允许她跳舞,并且急着让她嫁人。而村里压抑多年的生活氛围,让纳格拉鼓传人、曾经的村长托乎提大爷再不敢打鼓。

    在驻村工作组的努力下,村民们恢复了对鼓和舞的原始热爱,这事实上是对维吾尔民族自身文化的重新认同与再度发掘。而工作组带来的新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让维吾尔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整部电影让我最感动的一段是阿依古丽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大舞台上勇敢、自信地舞蹈。"她代表了典型的南疆农村女孩的形象,前些年,这些热爱美丽、热爱文艺的少女们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不再唱歌、跳舞,也不再露出自己秀美的脸庞、不再穿艳丽的艾德莱斯绸服饰,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近几年,随着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深入推进,这种现象得到很大改善,电影中的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联想到现实生活里更多的农村女性同样获得了自由,开始把握自己的命运,这让我非常感动。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集中反映了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驻村工作的重要作用,高度概括了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的深刻内涵。我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工作,始终紧紧围绕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党性修养,旗帜鲜明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与宗教极端思想做斗争、与暴力恐怖活动做斗争、与反分裂活

  • 4、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一)

    陈娟 阜康市第一小学

    9月26日下午六点,我校组织教师前往影剧院观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这部电影,影片生动感人,催人泪下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这部电影以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下最终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

    阿依古丽是一名典型的南疆农村女孩。前些年,这些热爱美丽、热爱艺术的少女们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无法上学、不再唱歌、跳舞,也不再露出自己秀美的脸庞、不再穿艳丽的艾德莱斯绸服饰,甚至在未成年之前就要被逼嫁给跟她父亲年龄相近的男人,她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电影中,受极端思想侵害的那古拉村,婚礼失去了喜悦,葬礼丧失了哀悼,卧病在床的人不敢去医院救治,那古拉鼓的后人不再敲鼓,在极端宗教思想的氛围下想找到一张微笑的脸庞都变得困难。看着这一幕幕我不禁潸然泪下。

    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是热爱艺术,乐观向上的民族,因为在音乐上有较强的节奏感,所以在学习跳舞上也占优势。我的父母出于让我能有个健康的身体和敢于表现自我的自信心,从4岁开始就把我送去少年宫学习舞蹈,足足学了8年。这个特长,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登上了更大的舞台。舞蹈让我成为了拥有阳光心态的少女,并成长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青年。因此,我非常理解,也能切身体会舞蹈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失去跳舞权利的维吾尔族女生所承受的悲痛与绝望。

    透过银幕,我们还看到了“访惠聚”工作的辛苦和不易,除了生活的不便,还有民心的距离,当境内外“三股势力”将它罪恶的魔爪伸向这些淳朴的群众时,我们“访惠聚”的干部们用他们的真情、真心、真意融入他们,通过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困难,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这让我体会到当前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思想整合、一种目标追求。

    影片结尾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一股感动、感恩、欣慰与庆幸涌上心头。我为“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放下他们父母孩子,来到南疆为民造福的事迹而感动;为党中央、自治区为新疆各族人民制定的惠民政策而感恩;为阿依古丽登上达人秀舞台展现舞姿而欣慰;为南疆的维吾尔族同胞能摆脱极端宗教思想的毒害而感到庆幸。作为党校一名教师,我更加充满了信心和决心,用我的专业、用我的经历,站在党校讲台上积极传播“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和理念,共同弘扬起“民族团结,热爱伟大祖国;不忘初心,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正能量

  • 5、 《玛卓的爱情》读后感

    《玛卓的爱情》读后感

    玥华

    孤独!玛卓的孤独!

    诗人的爱只能写在纸上,真的不能表现在生活里。

    玛卓和刘仁洞房花烛后的第二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

    "起来做早饭吧。开始了!"

    刺得我的心好痛!

    对!开始了!

    听着他们两个人空洞的呆呆的迷茫的话,"就这样开始了……我们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太快了……",我只想知道"为什么要开始呢"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沉重的生活开始得让我们那般措手不及!生活里是没有诗的,诗只在幻想里。

    诗人是敏感的,注定了在生活中是异常脆弱的,让人无法承受的脆弱。

    我好想哭!为玛卓的孤独!为我的孤独!

    是不是真的只有死才能得到永恒?

    谁能保护诗人的心?谁能担负起保护诗人的重担?

    不!没有人!

    真的没有人!

    我承认玛卓的爱情让我一时无法承受,无法安寝,对我实在是一个太大的刺激。

    我想打开它,再读一次,希望能品出些社会感想、爱情哲学什么的比较理性的具有教化意义的东西。可是,我发现我不能,我甚至都拿不动那本书,它仿佛有千斤重,就像婚宴结束众人散去后,玛卓在刘仁怀里的重量。

    是的,太沉重了!美妙的爱情在沉重的生活面前是那么虚无飘渺,那么的遥不可及!刘仁在结婚前每天一封,坚持写了三年并最终感动她的那一包情书,在婚后生活里却像一具尸体,苍白冰冷,它们是玛卓死后的骨灰,不,是他们二人共同的骨灰。在即将面临的生活面前,刘仁吓得连"我爱你"都说不出来了。只在他离开玛卓去日本后,才突然又重新说出了对玛卓的爱。

    是的!对玛卓的爱,刘仁是的确无力承担的。这段爱情,它也许只适合活在纸上。梦幻式的爱情负担不起沉重的柴米油盐。

    也许有人会说,玛卓的爱情悲剧是钱的问题。如果刘仁有钱,不用让自己的女人受罪,他的压力也不会这么大。我的脑子里也闪过这个想法,但假如刘仁很有钱------我们来假设一下------他还会注意到妻子的痛苦吗?他还会有这么强烈的责任感吗?我想多半不会了。可见,他们的爱情问题不是钱,而是梦与现实,幻想与真实的对比问题。

    刘仁只是在每个寂静的夜里,拿着手电筒思念那个神仙似的玛卓,这个玛卓才是他最想要的,而他最后得到的玛卓是假的,不是他想要的那个。真的玛卓不是他心中的那个玛卓,他心中的那个真实的玛卓是假的,不是真的玛卓。就像在她儿子的世界里只有动画片里的人物是真的,现实中的都是假的,包括他的妈妈玛卓。

    心中的依赖不能作为生活中的依赖,生活中的依赖往往不是心中的那个依赖

  • 6、 自由的呼唤——《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你有认真倾听过每一道声音吗?学会倾听,倾听来自大自然的轻语,倾听来自城市的喧闹,倾听来自荒野的呼唤。每一种声音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它们或是美妙的,或是沉闷的,或是自由的

    《荒野的呼唤》讲述了一只叫巴克的大狗被卖去当苦工,不仅劳动繁重,就连环境也十分艰险。巴可忍受了各种虐待,在恶劣的环境下,锻炼得比其它动物更加机敏勇敢。自由呼唤它回到狼群,让他以勇猛和聪明作了狼族的领袖。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即使是动物也一样,它们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

    我养过两次兔子,可没有一次养成功。

    第一只兔子叫贝贝。它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是愧疚和自责。那天,我看贝贝怪孤独的,便打开笼子放它出来活动活动。看着贝贝活泼的身影,我不禁扬起一抹微笑。等我再去找它时,它已经不见了。我仔细地寻找每一个角落,还是没发现它的踪影。眼光不经意扫过阳台的栏杆,我的心猛地一沉,急忙往楼下看:小区还是一如既往。我顿时松了口气。可心里又浮起一个疑惑:难道它逃走了?后面的几个月里,贝贝还是没有出现。它也不打声招呼就从我的世界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只兔子我叫它慧慧。作文有了上一次养兔子的经验,我对它很是体贴。每天放学回来,我一把书包放下,连鞋都没脱就奔去厨房拿几片菜叶,洗净后放在慧慧的笼子里给它吃。看着慧慧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倍感欣慰。我不敢把笼子打开,怕它又像贝贝一样逃走。一天晚上,我去看慧慧时,发现它紧闭双眼,四脚朝天地躺在笼子里。我的心跳猛地加速,急忙叫来妈妈。我紧抿着唇,紧握的双手微微泛湿,不安的情绪溢于言表。妈妈以为慧慧死了,就提这笼子想把它放到楼下扔了。突然,我看到慧慧的眼睛悄然无息的睁开了,骨碌碌地一转。我心下一喜,大叫:妈妈,慧慧没死!妈妈低下头,慧慧的眼睛不知何时又闭上了。你这孩子,真糊涂。妈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我急急忙忙地说:不是的,它话未完,妈妈就径直下了楼。还小的我急得伤心大哭。一个两个都这样,你们是不喜欢我吗?

    不是这样的。

    我才发现,它们不喜欢被囚禁,不喜欢像犯人般被关在牢笼里,不喜欢没有自由的感觉。或许是为了自由,为了能重新回到森林里自由地奔跑;或许是见惯了人们虐待动物,见惯了人类把动物当做赚钱的工具,才会如此想逃跑。

    它们只不过是,想回到大自然中罢了。

  • 7、 爱玛读后感

    爱玛读后感(一)

    《爱玛》中的两个重要男女主人公是爱玛和奈特利先生。他们两人在许多场合都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爱玛为女子做媒的方式十分可笑,甚至还有些荒诞,它竭力为地位低下的女子寻找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常常是她自己蒙在鼓里,结果与她的愿望恰恰相反,闹出许多始料所不及的笑话。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正是希望引导读者嘲笑当时英国社会上那种普遍的恶习。奈特利先生则一另外的方式帮助别人,譬如在一次舞会上,他看见社会地位低下的哈利特受到轻蔑的冷遇是,自己挺身而出,维护她的自尊心,协助她度过难堪局面,对馅上欺下的恶劣行径进行打击;他重视哈利特与其地位相称的马丁之间的真情相爱,并给与恰当的协助,使他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愿望喜结良缘。作者始终将奈特利先生这一角色置于比较让读者崇拜的地位,无疑希望通过这一人物体现自己一定的社会理想。

    《爱玛》没有惊险骇人的情节,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描述,但是从它娓娓道来、令人陶醉的叙述中,在他谜一般的情节中,在他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一幅优美而略带夸张的生动画卷。我们好像能看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能听到他们在各种背景下进行的交谈,能感觉到人物的喜悦和忧愁,当时英国社会的林林总总仿佛由读者亲身所经历。

    爱玛读后感(二)

    《爱玛》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奥斯汀小说结构并不宏大,但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实可信。他们或小气或大度或势利或坦荡或卑微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即使过去了二百多年,这些人物似乎依然活在当下并且鲜艳夺目,这是简奥斯汀小说的魅力,相比《情感与理智》,《爱玛》中的人物更加饱满与可亲。

    爱玛是一个上流社会未婚女子,她具有强烈的门第观念,不需要正当职业,业余爱好是做媒,谁尊贵谁卑微谁与谁能配成一对儿,她拿着心中的那杆封建大秤在每一桩事上每一件服饰装扮上每一个眼神顾盼间都要称上一称,谁与谁份量相等,谁与谁悬殊太大,整一个势利妇女却正当妙龄也不缺善良与同情心。她发誓自个儿绝不嫁人,理由是要服侍年老体弱的父亲,其实是海的里男人没一个配得上他。

    《爱玛》主要讲述三个女人的故事,爱玛、琪恩和海丽埃。爱玛和琪恩年龄相当,都美貌如花才情横溢,相比较而言,琪恩更具才气,这个贫穷人家的女儿被寄养在上流社会家庭里,养尊处优中练就了优雅高贵的品性,待到谈婚论嫁时琪恩显然已有高不成低不就尴尬趋势。爱玛有时候羡慕她的品行妒嫉她的才情,

  • 8、 《玛窦福音》读后感
    《玛窦福音》读后感

    翻开玛窦福音,细细品味福音中耶稣的言与行,我就会发现圣史玛窦笔下的耶稣,有一种长者、导师的风范。读福音后我感觉耶稣身临其境般的在我耳边细语,眼前真实般的涌现耶稣驱魔救人的画面,耶稣实在可称为我们人生的模范。在这部圣经中,我最喜欢玛:5:13—16这个章节,因为这个章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耶稣在玛窦这部福音中,特别喜欢用比喻来宣讲。耶稣在圣经玛:5:13—16中说:“你们是地上的盐,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使它在咸呢?他在毫无用途,只好抛在外边,任人践踏罢了。你们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

    盐是什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熟悉。盐是调料,它是人能做出美味饭菜必不可少的调料,并且它对人身体机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缺少了盐人的身体不会强壮,缺少盐,人也就容易生病。可见盐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但如果盐失了味我们会怎样呢?毫无疑问,扔掉,让人践踏。

    光是什么?你会很快的回答:“光是电灯、手电筒、太阳,还有其他恒星发出的亮”。那光的作用是什么?你也许会说:“照亮的,取暖的,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答案有很多种。不管是什么答案,但总离不开“为人服务”这一原则。但是如果我们把光罩起来,不让它发光、散热、照明了,那么光对于我们来说,毫无用处。

    城是什么?城市是我们的居住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但是如果把城建在秘密的地方,任何人见不到的地方。我们看不见城市,看不见我们的家,即使城市间的再漂亮,建的再广阔,我们可以说城的作用已经失去了。

    在本章节中,耶稣虽然表面上讲论盐、光、城,实际上耶稣在明确的告诉我们:做盐就应当咸,做光就应放亮,做城就应当让人看见,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他人服务。如果失去了这一原则,那么就不合格,甚至被耶稣扔掉。尤其做现代社会的基督徒,我们更应当发挥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引导那些不认识天主的人,认识天主。做社会的良心,正义的使者,目的是“光荣在天之父”。看完这篇福音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作用:做盐、做光,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个耶稣合宜的使者。

  • 9、 《伊玛果》读后感

    爱情是一个唯美的话题,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有无尽的发挥空间,不论你是学者、作家、科学家,抑或是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定义。

    “我宁愿痛苦、空虚、悲伤、忧郁,但是我会因为你快乐!”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追求也是至高的理想,我想没有一个人会拒接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坐在椅子上,旁边放了一杯热水,看着维德这个异乡人回到故土。有时,我真心的觉得维德很幸运,能够在故里遇到了一个自己爱慕的人,不由自主、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同时,我又觉得他可怜至极,他爱上的是一个魅力年轻幸福美满的已婚女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对那些“惦记已婚妇女”的人痛恨至极。而维德并不在乎这些,甚至有些狂妄的念头。所以,人们才会说“爱情真是奇怪。”

    每个人不是维德,但维德的身上也有一些我们的影子。假如你真的经历过爱情,我想,在那之后,你便会懂得,维德的自大与现实圈子的挫败、爱情的惩罚,经历一场梦幻般的疯狂,了解真相后选择离开,他明白了爱只在自己的意念中,与现实是分离的,石头小姐对他的爱他却视而不见。我来到书中的火车站,看到了火车站送别的哭泣的身影,她爱他,他爱她,世上的爱情总是如此,折磨这那个施与爱的人。文中对于爱情内心状态的描写很生动,矛盾、挣扎、荒诞、疯狂、分裂、勇敢等状态的象征,他陷入爱情,丧失理智的追逐。到头来不对的爱情始终是灰飞烟灭的。

    爱情,是微妙的,是有力量的,是奇妙的,是不可拿捏的无生命状态的某种元素。人会渴望爱情吗?当然会,爱情是多么美妙的滋味,给每个爱与被爱的人都留下了刻苦铭心的回忆。无论是妇好与武丁的爱情,还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爱情,都是令人羡慕的琴瑟和鸣。不禁感慨,能够拥有爱情的人很幸福。当你真的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我想,你的眼中除了他,整个世界都不存在!

  • 10、 《马丁·依登》读后感1600字
    在寒冷的冬天读这本书只觉得有股勃勃的活力,透过依登强健的脖子,凸起的血管,活力四射的本体迎面而来,旺盛的生命力在字里行间不断踊跃。马丁依登,这个年轻的水手,天才的作家,自愿的苦役犯,他身上带有令人着迷的气质,他作为一出传奇剧和悲剧的双重主演,在文学史上保留了自己孤独的身影。马丁依登为什么要死? 这是读完小说后的唯一疑问,这个问题看来杰克伦敦自己也无法回答,他最后也死于自杀。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得到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值得为之付出一切的东西? 这个世界到底是美多一点还是丑多一点? 马丁依登认为靠写作赚取金钱合情合理,最好金钱的数量取决于作品的质量这似乎是所有作家的天真的梦想,但是后来他发现根本行不通时,不由不妥协了,以写一些无聊的投众所好的东西糊口度日,但他内心深处仍坚信自己的才华终究能被世界看清。 可是世界认同他的方式却给了他最沉重的一击同一个依登,同样是他写的文章,同样的阅读的人,为什么在他成名前和成名后截然相反? 答案再简单不过了。因为之前他是个默默无闻的穷小子,之后他成了腰缠万贯的著名作家。 在阶级社会,一个人的重要程度取决于他的身份和地位,其他诸如才干、品德等最后总要归结到前两点上,这些都是因,前面的才是果,而所有的看法都只对结果有效。 成了才的才是英雄,败的人一钱不值,这就是现实。现实如今不再是个中性色彩的词,也具有某种含义。 现实一点,就是指抛弃梦想与完美,妥协,融进周围的环境与大众保持一致。 现实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金钱,现实的金钱就是推动一切的力量,这是现实的男男女女共同认知的唯一真理,在这个真理面前,依登却问道为什么? 如果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东西,为什么人们不赋予它们应有的价值? 如果不是,那人类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神圣已经成了某种可以批发零售的装饰物,神的光辉且已黯淡了下来,世界的支柱不再依靠上帝的意志,人类在挣脱所有的羁绊后却发觉自己一无所依、一无所有,个体在理性群体的骚动喧嚣中微不足道,这是一个流沙般纷乱的世界,在它面前脆弱的被撞得粉碎,坚强的被慢慢磨损,清醒注定是一种痛苦。 站在奔腾的浪峰间的依登不能回头,也不愿逐流,他的死就成了某种必然,说是逃避也好,抵抗也好,他终于在宁静的海底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今人再看马丁依登的故事未免觉得有些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8-31

  • 2021-04-0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23-02-26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1-09-18

  • 2023-01-25

  • 2019-10-28

  • 2019-09-20

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2024克拉玛依上空的呼唤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