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 > 地图 >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2024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栏目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热门栏目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推荐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

(共 8183 篇)

  • 1、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书笔记

    卡尔·威林是19世纪法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奇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绅童们不同,卡尔。威林一生都在法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林能取得这翻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且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林的教育》。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我拜读了这本哈佛图书馆,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现略举以下2点:

    1、关于如何学外国语

    用“耳”学外语。当孩子还在摇篮里时就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调对他朗读。

    与其背莫如练。先选择通俗易懂的诗,使孩子熟悉这种语言的感觉。掌握一些基本的东西后,就要求孩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父亲与孩子就用法语来交谈。同时要求他看各种语言的书,遇到不懂的就让其自己去查辞典。此外,鼓励孩子与外国孩子通信。

    用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

    弄清词源。比如为了记住某一个单词,就让儿子去调查由此产生了哪些现在词,并记下来。

    最后讲的办法是各种游戏。如每天早上对党代表13个国家的娃娃用13国语言来说“您早”这句话。利用语言做各种游戏,比如讲故事、说歌谣、猜谜语、比赛组词造句等。如今社会上流行举办各种幼儿英语培训班,每周上1—2次课。从写单词句子入手,这与卡尔的教育是不一致的,我觉得学外语也应该像学习母语那样在平时中学习、交流。这样孩子就会在轻松、自然中愉快地学习。

    2、关于孩子的玩伴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如果没有游玩的小朋友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但是卡尔认为这种观点极端错误,在他看来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打架、挑拨等坏品质。他让儿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有限制的接触,那么照他这样说来让孩子上幼儿园是不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本来从不打人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学会了打架、骂人,我们

  • 2、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卡尔·威林的教育》

    卡尔威林是19世纪法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 岁时他进入了奇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绅童们不同,卡尔.威林一生都在法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林能取得这翻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且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林的教育》。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我拜读了这本哈佛图书馆的??,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现略举以下2点:

    1、关于如何学外国语

    用耳学外语。当孩子还在摇篮里时就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调对他朗读。

    与其背莫如练。先选择通俗易懂的诗,使孩子熟悉这种语言的感觉。掌握一些基本的东西后,就要求孩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父亲与孩子就用法语来交谈。同时要求他看各种语言的书,遇到不懂的就让其自己去查辞典。此外,鼓励孩子与外国孩子通信。

    用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

    弄清词源。比如为了记住某一个单词,就让儿子去调查由此产生了哪些现在词,并记下来。

    最后讲的办法是各种游戏。如每天早上对党代表13个国家的娃娃用13国语言来说您早这句话。利用语言做各种游戏,比如讲故事、说歌谣、猜谜语、比赛组词造句等。如今社会上流行举办各种幼儿英语培训班,每周上12次课。从写单词句子入手,这与卡尔的教育是不一致的,我觉得学外语也应该像学习母语那样在平时中学习、交流。这样孩子就会在轻松、自然中愉快地学习。

    2、关于孩子的玩伴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如果没有游玩的小朋友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但是卡尔认为这种观点极端错误,在他看来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打架、挑拨等坏品质。他让儿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有限制的接触,那么照他这样说来让孩子上幼儿园是不是不可取的?我们也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本来从不打人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学会了打架、骂人,我们是否要提倡有条件

  • 3、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这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完全做到。作为德国乡村的一位普通牧师,老威特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但是,这位乡村牧师却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都在虚耗自己的生命,看到周围的男男女女都沉溺在酒色之中,他既感到悲哀也感到惊讶。

    他想,这些人都没有运用上帝赋予给他们的智慧。如果他们有着智慧的头脑,他们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从小时侯起,就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去思考,他们也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此,学校是应该受到责备的,但是更应该受到责备的是他们的父母亲。假如他们的父母亲很早就把真善美的东西教给他们,从小就培养他们对于知识的热爱,他们今天就不至于过着这样可怜的生活。

    正是抱着这样的家庭教育思想,老威特在儿子卡尔出生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早期家庭教育计划。老威特有一个基本的教育主张: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会思考的动物。对于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他都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孩子从小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因而养成一些不良的爱好和习惯,成年后就很难改掉了。老威特的目标是在孩子还处于可塑阶段的时候,去引导和开发孩子的理智思维——“让孩子从小会正确思考”。

    当儿子还在哑哑学语的时候,老威特就开始教他辨认身体器官和家中的各种用具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随着儿子逐渐长大,他可以磕磕绊绊地上下楼梯和走路之后,老威特就让他走出家门,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奇事物。

    老威特总是鼓励儿子不断地提出问题。在回答儿子问题的时候,他又尽可能用一种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对于儿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从来不会敷衍了事。他注意从小培养儿子对所有事物的分析鉴别能力。在平常同儿子的散步和谈话中,老威特从来不像许多父母那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儿子说话,也不会对儿子信口瞎扯。本文来自

    语言是我们思想的工具。老威特提出,要尽早地教会孩子使用母语,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流利地表达。所有与孩子说话的大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以便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与同年龄的孩子

  • 4、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看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自己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教育方法,注重的是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但孩子还有很多时间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度过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也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 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们也一直在提倡快乐教学。使孩子们能在我们的呵护下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使孩子不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而且使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也是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孩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永远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其实卡尔威特成功的经验从根本上是两条。一,家长素质高,家庭氛围好;二,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素质,而不是为了应

  • 5、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详细地记载了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卡尔的成长过程。卡尔xxx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9岁时就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所以他的成才完全是他父亲教育有方的结果。书中谈到卡尔的父亲怎样培养卡尔的各种良好习惯,这一点使我大受启发。书中谈到的几个习惯都是有益学习的,下面列举一二,以此共勉。

    一、专心致志的习惯。

    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他们的孩子每天回家及时做作业、背书,而学习却丝毫没有一点长进。应该说能及时做作业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了,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时间的任意糟踏,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我班里就有几个学生背课文老背不出,有时在早读课上,我会悄悄走到他们背后去听,发现有的学生嘴巴根本不动,而有的学生嘴巴在动,眼睛却看着别处。如此不专心读书,怎能背出课文呢?学习其它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二、敏捷灵巧的习惯。

    常听有的老师抱怨,怎么上午布置的一点点作业到放学后才交起来?是题目太难不会做吗?显然不是,因为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可能出太难的题目。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一部分学生认为时间还多着,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人的一生很有限,而且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吃饭,睡觉,剩余的时间能做的事就不多了,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这岂不遗憾!

    三、精益求精的习惯。

    学习知识就如同砌砖一样,如果不严格要求,就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篇文章要经过多少次推敲,才能成为佳作;一道难题要经过多长时间地深入思考才会有巧妙的解法;一幅画要经过多少次描画,才能让人兴叹可是在学生当中抱有完成任务,万事大吉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做数学题只会用一种解法,写文章凑满字2024数拉倒,

  • 6、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早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都是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
  • 7、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使我这个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这点,什么样的班主任,其性格和作风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尽管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爱尔威特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威廉曾教导我们:儿童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都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

  • 8、 卡尔威特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有幸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卡尔威特用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把自己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了十九世纪德国一个着名的天才。小卡尔威特能够取得那些惊人的成就,全都是他父亲悉心教育的结果。这虽然是一本关于孩子早期教育的书,但是对于我们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从中也能获益匪浅。

    卡尔威特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很多行之可行的教育方法。他倡导寓言教育于游戏中,他说不能强迫施教,这也是他所推行的教育法的一大原则之一。只有孩子兴趣盎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要唤起孩子的兴趣,最好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游戏是动物的本能,同样孩子也喜欢教育。譬如说在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如果能加入音乐这个元素,教导孩子学唱这首歌,孩子的兴趣肯定也是高涨。孩子自然而然地把这篇课文背诵出来了,从而也完成了教学目标。卡尔威特还说孩子模仿写字还是教育的好机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可以记载孩子的进步和发育情况。这也是留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让他们在培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能够从前辈的教育中得到教益。许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求写日记。诚然写日记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当孩子们成年之后再来看自己的日记点滴可能会有另外一番感触。同时每周能坚持写下自己的感悟,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卡尔威特提出不要随便表扬孩子和绝不过多地表扬,表扬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他说:孩子信心的源泉是父母的夸奖,夸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让孩子鼓足勇气。当孩子取得成绩时,适当的表扬能激励孩子积极进取,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特别是对于一些后进生,如果在他们有了些许的进步,即使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时,你能恰如其是地对他表扬。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些表扬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会让孩子信心十足,加倍努力学习,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但是如果过度表扬反而容易滋生孩子的骄傲情绪。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平时课堂纪律不是太好,某一次上课,我发现他能保持十分钟的时间听课,而且也不影响其他的孩子。当时,我马上对他进行了多次表扬,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状况。但是,事与愿违,这多次的表扬反而滋生了他的骄傲情绪,纪律比以前更差了。所以,表扬应该适量,多了反而容易带来不良影响。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心中似乎有种豁然开朗之感。虽然这是一本家

  • 9、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书,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原因有很多,最大的恐怕还是懒惰吧。这个暑假,在儿子的影响下,我终于耐心地读完了整本书,还做了两万多字的摘录。掩卷沉思,受益匪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在书中,老卡尔向我们叙述了自己是如何把一个智商平平,甚至还有些痴呆的儿子教育成一个天才的。因为他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有限。”而爱尔维修也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想这些观点足以让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满怀信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因为你的孩子同样可以成功。但是,卡尔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肯定有他独到的地方。这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母亲的地位不可替代 卡尔说:“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从我有限的知识来看,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这让我想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不辞辛劳地把家搬迁了三次,直到搬至一所学校旁边才住下。而我最近也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纷纷西飞的韩国“野天鹅”》,讲述了韩国的妈妈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远赴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语国家,沉溺于子女的教育之中,而那些孩子也确实学有所成。当然这些都只是大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言传身教,作为母亲,在关注孩子健康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孩子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 卡尔还说:“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做,这种做法有失天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 二、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首先是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也曾错误的以为,只要是孩子感兴趣
  • 10、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听朋友介绍《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很不错,我也就记住了,开始从网上查找,网上确实有连载的,读了一些觉得在网上读不太方便, 我只是在网上看了一部分,觉得写的确实不错,虽然我教育不出来象小卡尔一样的天才,但我会多学一些卡尔的爸爸教育方法,让我的女儿多学一些有用的知识! 书看了一少半,只能在女儿睡觉时能看一些! 现在书大概看完了一遍但远远不够,还要多读才能体会,看完了觉得书上说的确实有些不现实,也许是天才的理会就是不一样吧,好象小卡尔的爸妈什么事给他讲一次就能改正,现实生活中好象还不行哟。 从小教育是关健,从身边的事务开始学习,教女儿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做一个细心的小女人儿,呵呵! 父母做到的是:辛苦一时,幸福一世!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3-19

  • 2022-12-15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1-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29

  • 2023-04-11

  • 2023-01-10

  • 2019-09-25

  • 2022-01-24

  • 2023-05-30

  • 2019-11-06

  • 2019-10-20

  • 2022-12-19

  • 2023-02-12

  • 2023-01-04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11

  • 2019-09-20

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2024卡尔威林的教育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