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 > 地图 >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2024经典赏读本读后感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相关栏目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热门栏目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推荐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

(共 8943 篇)

  • 1、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一)

    自从上小学起,我就特别爱看书。所以,我读的书非常多,书架也摆满了我的课外书。可是,有一本书让我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忘记,它就是老舍的《经典赏读本》。

    它是一本由二十几所名校引领小学生的精读大师名篇,还是一本能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有积累美词美句的名书。里面积累了老舍写的20篇名作,有《养花》、《小麻雀》、《落花生》、《猫》

    本书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爱,名字叫做《养花》。

    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这篇散文写的是老舍先生一生爱花,视花如友,《养花》便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

    这本书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二)

    读了《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如今,科技发达。以前古人们所用的蜡烛早已光荣退休,取而代之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灯光的节能灯管。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现在的部分小孩却过分依赖高科技,变得懒惰起来。认为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因此不愿去学习。

    古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坚持了下来,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却不能呢?所以,其实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应该向古人们学习。就像匡衡,他用功读书,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孙敬,他刻苦学习,后来就成为了一名通晓古今的大文学家;孙康,他勤奋学习,往后他就当上了一个大官;车胤,他好学不倦,以后继而也做了一个职位很高的官。这些人物都是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而有着那么多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的高科技,同样也是因为以往的伟人们,他们发奋学习,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会有的。为此,人们如何能想象,如果没有了书籍,没有了知识,没有了这些人的贡献,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样?也许,这是无法想象的。但至少,我们知道结果一定是惨不忍睹的。因为,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没有了这些那怎么能行呢!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三)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

  • 2、 经典散文读本读后感

    经典散文读本读后感,散文,是我们一生的伙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小编为大家带来经典散文读本读后感相关文章,请往下阅读:

    经典散文读本读后感【1】

    闲暇时候沏杯茶,清香溢满小屋,茶叶缓缓浮上水面然后慢慢沉下去,杯中的茶叶肆无忌惮的舒展着懒洋洋的身躯

    我从不喜欢散文,因为它对我来说是很枯燥乏味的。

    但当我读《精美散文读本》时,便慢慢被它所吸引,这是好美的散文。

    《精美散文读本》将中国近代诸多位作家的精美散文集合在一起,共50篇,每一篇无论是语言还是表达,都十分的形象优美,使人不由自主的被作品所陶冶,所感化。

    精美散文好比一杯清茶,很淡很淡,然而,当你以一种特有的心情去品味时,你会发现越品越香。

    精美的散文有时不是读它,而是靠读者细细品味。

    在《精美散文读本里》我尤其喜欢这几篇,一是周作人作者写的《故乡的野菜》;这是一篇记叙地方风物的小品,从表面上看,作者只是介绍了渐东地方三种常见的野菜。

    但事实上作者通过对三种野菜的形状用途及与人们生活关系的细腻描绘,把浙东地方人们的人情传统的生活特点给写了出来,而且在这里还引用了一些书本的地方,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没有秋虫的地方》这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早期的散文代表作。

    文章语言精致凝练,主体意蕴深遂博大,构思巧妙意境悠远广大,是一篇散文佳作。

    文章的基调是写感秋,但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悲秋模式来构思行文,而是选用了秋虫这样独特的意想作为文章的中心,令人耳目一新。

    臧克家的《野店》这篇散文。

    读完后仿佛一幅古朴的,充满诗意的画面的画面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人烟稀少的乡村古道,几间茅草小屋,破席搭起的凉棚,一个插有酒店的旗子一些屋外吃饭的客人;店内住宿的人们。

    小伙计忙里忙外,掌柜拨算盘真是一幅乡村的野店图。

    读《野店》仿佛就像朋友坐在自己对面讲述野店的故事,亲切而自然使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样共同去体验野店的情趣;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浓厚感情。

    《陪考一日》这篇散文语言平静晓畅,感情充沛而真实,不施铅华而才情迸发,结构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牵强之感。

    在紧张的作品氛围当中,不是也会有幽默语言,使紧张得以消解这也充分体现了小说大家莫言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底。

    《盼雪》是作者九年前的旧作,如今读来却是依旧齿颊留香,余味不觉,作者理想中的冬天不是枝凋叶败,万物萧疏,满目苍凉的而应呈一个冰雕玉器的雪世界。

    作者让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类

  • 3、 国学经典读本读后感

    国学经典读本读后感(一)

    最近,我书包里又多了一份重量,是我最珍惜的国学经典读本,虽然它很小,顶多就a4的2/3那么大,可讲述的道理却非常适用,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着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读本读后感(二)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

  • 4、 中华经典读本读后感

    中华经典读本读后感(一)

    寒假,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里面的故事实在是太好看了,让我越看越入迷。

    这本书中有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忠良贤士,也有心很手辣的酷史和不好之臣,还有严谨求实满腹经论的科学家、思想家,乌江自刎不偷生的楚霸王,卧心藏胆不忘耻的越王勾践,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留取丹心昭汗青的文天祥,不为艰辛尝百草为苍生的神农氏等等许多好看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好汉千千万。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思想家孔子、民族英雄林则徐、文学家陶渊明、科学家张衡等,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华民族添光彩。

    里面有许多故事令我着迷,其中就有《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前二次去请,诸葛亮都不在家。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出山后,关羽、张飞说:诸葛亮能有什么本事?刘备听了以后说:我得了孔明,就像鱼得了水一样。关羽和张飞听到刘备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果然,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刘备就大获全胜。从中可以感到刘备求贤若渴,很敬重诸葛亮,前两次去隆中拜访他,可他都不在家,刘备还要第三次去拜访他。见了诸葛亮在睡觉,他一声不吭,一直等到诸葛亮醒来才和他谈话。

    看完了这本书,我在中华以前的文化有所了解,我觉得这文化是不得不看看,学学的。

    中华经典读本读后感(二)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精髓莫过于国学;在岁月的长河中,国学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为了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学校给我们每位同学送了一份礼物一本《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

    六年级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主要收录了《新古文观止》和《古体诗词》中的名篇。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

    《爱莲说》主要表达了作者无意于隐逸,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既抒发了感情,又讽刺了世态。

    当我读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时,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不赞同当一个用隐逸来逃避社会责任的隐士,也不赞同当一个贪图荣华富

  • 5、 《小学生经典文学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经典文学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经典文学读本》又叫《经典文学》,它是我们学校的校本。其中不仅有四书五经、诗词曲赋,还有故事寓言、古文谚语,等等。每一个年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内容,在课余时间里能丰富生活,在课堂上能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我都能收到新的一本《经典文学》,每次,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语文乐园的部分猜成语、歇后语、名言、谚语、有趣的汉字、有趣的标点、猜字谜它们每一个内容都是那么完美,真心感谢老师们精心为我们编制的这丛图书,每次掌握完一本《经典文学》,我都会兴奋不已。登山时有感而发,下课时多加练习,写完作文时也忍不住加上一句。吃饭时说歇后语可以开心一笑,睡觉前吟诵一句格言,可以安慰自己。文学,一直伴在我身边。

    今年,我拿到了最后一本《经典文学》,发现里面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名著导读。第一篇是《三国演义》,一共分成五个方面清晰的展示了这部战争时期的断代历史小说转眼间,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几年来,在学校中哭过、笑过,每当伤心或有空闲之时,我就会翻开《经典文学》中的散文小品,倾心于阅读之中。

    希望《经典文学》早日带我走进更高的知识殿堂,让我畅游于字里行间。

  • 6、 赏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中有父母的谆谆教诲,有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纸上,我也不禁地受其感染。

    傅雷总会在儿子失落迷茫时,以最正确的态度去劝导,更重要的是,他会以自己作为忠实的镜子,时时刻刻给儿子做个警钟。我也懂了,言传是重要,但身教却不亚于言传。

    有太多的父母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却因此扭曲了教育孩子的心态,出现各种揠苗助长的行为,甚至选择剥夺孩子金色的童年,让他们早早承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成长压力。这样的他们如何再和自己的父母相处如朋友呢?

    能和自己的孩子,能和自己的父母成为最知心的朋友是最大的幸福。而在写通往幸福的路上,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也许自己的父母不会像傅雷夫妇一样耐心讲道理,但他们说的哪怕是一字一句也是为孩子好。读后感[.cn]坐下来,静静倾听,你会看到他们的眼中,心里满满的是你。言传身教在这个时候你会体悟地淋漓尽致。真的,多与父母去交流,成为知心朋友,会很幸福。

    我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 7、 赏牡丹作文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是很惧怕写作文这件事情。作文,没有固定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一篇好作文能够让阅读之人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一篇好的作文具体该怎么写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赏牡丹作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赏牡丹作文 篇1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闻名天下。可是每年春天,都去欣赏,也不现实。

    现在,各地兴起绿色旅游,旅游文化,因地制宜,栽种各种花卉,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游玩景点,让人们不出远门就能看到——以前要跑很远的地方,用好几天时间,花不菲的费用才能看到景物。如此,既增加了人们游玩的地方,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鲍河村万亩牡丹园就是这样一个景点。鲍河村近两年,在过去只长杂草灌木的荒山坡上,引进栽种了上万亩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油牡丹,节假日吸引人们前来游玩赏春。

    久雨天晴,阳光明媚,适逢花期,又值周日,我们随骑行,前去游玩。

    来到山顶,放眼一望,暮春时节,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春意正浓。漫山遍野都是栽种的油牡丹,嫩绿丛中雪白的花朵正在开放。只是去年才种,今春雨水又稠,野草疯长,欺得牡丹秧长得稀稀的,弱弱的,花朵看得零零碎碎,没有形成本应有的随着山岭地势、风起绿涌、花朵似锦的气势。不过牡丹花朵硕大,多重花瓣,白萼黄蕊,散发清香,吸引成群结队的蜜蜂前来采蜜,既是单看,也叫人欣喜激动。前来欣赏牡丹的人们,蜂涌而来,络绎不绝。大人小孩大呼小叫地进入花丛中,细瞧慢看,拍照留影,陶醉在这鲜花点缀的绿色海洋。

    灰白的水泥路,像一条条银带,缭绕蜿蜓在几座山峦岗地之间。路两边新栽的香樟树,花木工人正在浇水。山坡上,洼地里,农民们正辛勤地薅拔快遮盖了牡丹的蓬松的野草。几块除草干净的地里,牡丹茁壮,枝稠叶密,绿叶白花,与点种其间的红枫树,相映成趣,连成一片,远接青山,如一幅清新动人的春色画卷。

    山间几座水库,波平如镜,倒映着蓝天和周围绿木。山脊和陡坡上几丛树木郁郁葱葱,布谷鸟悠扬嘹亮的叫声,回荡于空旷的山野之间。

    山脚下几个山村,红砖瓦房渐渐为新绿的树木掩隐,有喜鹊蹦跳在枝头喳喳鸣叫。村头地边,一窝窝粉色萝卜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几只母鸡在菜地草丛里觅食。溪沟里,细流如线,闪着银光,偶尔听到几声嘹亮清脆的蛙鸣。

    牡丹园之外,是平畦连野的银绿麦地,麦子已抽穗,正不舍昼夜地生长。我们从田间小路经过,惊起野鸟,扑楞楞飞向远处。云雀在晴空里欢快清

  • 8、 与墨客跨时代的对话 ——读《经典唐诗赏读》有感
    张露文 千百年前的大唐,有那样一群孤傲的文人墨客,用饱含独特情感、写照冷暖世态的诗句惊艳了时光。 如今的我站在历史的尽头、新时代的起点,依然可以穿越千百年的时光,触碰到他们凝结在纸墨的丝丝心绪,与他们进行跨时代的心灵对话。那些诗人,或恬静淡雅,或豪放洒脱;或暗藏阴柔之美,或富于阳刚之烈;或描写大漠边疆战争沙场,或叙述幽人隐士月下独酌…… 流连于现实与那个我向往的并只有在梦中才可进入的时代,这《经典唐诗赏读》成了我与他们沟通的媒介,盛世故梦,一朝醒来,我发觉他们曾经紧紧握住的情怀、他们曾经念念不忘的人生追求并未减少半分,反而在时间的熔炉里被烙上时代的印记,也因为时间的炼铸打磨,历久弥新。那些诗人用笔墨塑造出的作品,因为有了《经典唐诗赏读》这样的书籍的传承,永远都不会被人们遗忘在蒙尘的角落;那些诗人用文字表现出的艺术造诣,也因为有了这样一本书,永远都不会消逝在时间的长河。 对话中我体味到了他们在特定时刻的特定情感。那是孟浩然归隐山林时闲望“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的洒脱超然;那是王绩孤独无依时感叹“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的苦闷彷徨;那是骆宾王获罪下狱时怀想“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的凄恻悲痛……缠绵深刻的情感凝结在格律铸造的诗句中,萦绕心头,经久不息。 对话中我铭记了他们带给我富含哲理的人生启迪。“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用清华隽朗的蝉声叙述——品德高洁的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依凭,自能声名远播。“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刘叉用仗义行侠的有形刀畅言——人活于世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匡世济民满腔热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用登上泰山的意愿抒发——人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醍醐灌顶的哲理深藏在规整严谨的正楷中,充盈心灵,伴我前行。 坦荡的人生,定会因为这些诗词的熏染,自在而丰盈。 叔本华曾在晚年感叹道:“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被现代高速转动的光纤齿轮裹挟进“碎片化阅读”黏稠深渊的我们,无疑也就是最庸俗、最浮躁的一代人。当我们在手机前享受指尖滑动屏幕的愉悦,当我们沉沦在缺乏营养的“营销号文章”里无法自拔,我们是否也该拿起《经典唐诗赏读》这样的书本,与那些在千百年时间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精神明亮的诗人进行一场精神对话,沉淀心灵,与浮躁这洪水猛兽对抗撕扯? 教师评语: 文章线索明朗,主题
  • 9、 亲子共赏电影读后感

    亲子共赏电影读后感范文一

    这部电影是由杜琪峰执导,郑秀文古天乐李光洁主演,高圆圆王宝强客串。戏中,郑秀文和古天乐的默契依旧,可我认为本片的亮点却是郑秀文和李光洁之间的感情,非常动人。李光洁饰演的小田实在是一个好男人啊!

    古天乐在片中是一个明星,名叫迈克,本来要和女友高圆圆结婚,结果被王宝强给搅黄了。古天乐心情非常郁闷,终日酗酒,在喝醉的时候无意中被郑秀文饰演的一个香格里拉上的旅馆的老板娘阿秀捡了回去。而阿秀一直在等待因为救人而失踪了的丈夫小田(李光洁饰演),她的执着打动了迈克,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惜阿秀一直有所却步。

    原来,阿秀最初只是一个到香格里拉旅游的女孩,无意间认识了住在这里的小田,小田爱上了活泼的阿秀,可是羞涩的小田不敢对阿秀表达自己的爱意,于是一直只能做一个守望者,在香格里拉等待阿秀每一年到这里来休假。因为知道阿秀喜欢迈克主演的电影里面的角色,所以默默地去学习钢琴和骑摩托车,只为了讨得佳人欢心。阿秀也有所察觉,于是两人相互坦诚爱意,一起在香格里拉经营着这家旅馆。可惜,婚后不久,小田为了救一个在林中迷路的孩子,自己也失踪了。阿秀不相信小田已经死了,坚持等他回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七年之后,小田的遗体被找到,阿秀无法承受,也不能接受迈克的感情,于是离开了。

    而迈克为了纪念阿秀,拍了一部电影就叫做《高海拔之恋》,只是在戏里,迈克给了阿秀和小田一个完美的结局。

    当然啦,最后电影的结局是he,阿秀和迈克都回到了香格里拉。

    唉,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哭了。大概我的泪点比较低吧~很多人觉得这部影片不够热闹喜庆,有些狗血平淡,可这些恰恰都戳中了我的萌点,所以我很喜欢。

    亲子共赏电影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钱,这倒是值得一看哦)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

  • 10、 读后感大全:赏《清明雨上》有感

    春风古道,细雨纷纷。荷风微摆,西镜东瓶。思念不朽,梦萦魂牵。斐然回首,早已雨上清明。木雕流金,沧桑岁月,不经涟漪四起。七年前封笔,今生挥毫只为你。如今我在人间彷徨,何处是你的天堂。泪水夺眶,恨不能遗忘。琴声凄凄,悄然空灵,声声催天雨。来年雨上清明,折菊而来,唱起你深爱之歌。

    题记

    今天我很有幸的看到了许嵩《清明雨上》的歌词,有感而发,遂写下了题记。这是一首悲怆的悼亡歌,复古的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歌词中的意境更是更上一层楼。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因素之一。

    早上醒来,透过窗棂外望,太阳照在小桥上,想起当年的她,荷风吹拂着裙摆,令人心醉,他怦然心动。流金岁月,时光荏苒,他已不再为任何姑娘写诗作词了,因为他只为她一人提笔挥毫,他对她的爱早已封锁在内心最深处。泪眼蒙蒙,年复一年盼着爱人能归来,可是就这样期盼着,凝望远方,不觉泪珠儿已经滑落脸庞。

    远方悠悠琴声哀婉,他空灵愀然的痛苦落泪,现在有什么心事都不能再跟她倾诉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屋内,红烛幻影,影像重重,那些凡间之事都已烟消云散、梦断红尘了。在人间已没有目的,彷彷徨徨,却感受不到她在天堂的幸福。他虽然极力想要平静生活,掩饰心中的苦楚,却依然抹不去痛失所爱之人的遗憾,他恨不得将爱人遗忘在意识里,可怎么也做不到,只能每每在清明时节雨纷纷,折支菊花寄到她的身边,轻轻哼着她爱的歌,表达对她眷恋。

    这是一首唯美的歌,也是一首凄凉的歌,更是一首哀婉的歌曲。复古的旋律与清脆的曲风结合在一起,给这个在清明时节悼亡的歌声增添了色彩。婉婉而来的歌声夹杂着清明时节的雨声,带给了我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似乎可以理解当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感觉。为何欲断魂,每年的清明节的雨声总是伴随着淡淡的哀伤。

    听完这首歌,仿佛飘飘欲仙,魂不守舍。一位祭奠亡妻的男子形象跃然于脑海。在如今中国风格歌曲与音乐缺失的年代里,这首歌可谓是复古的,传情的。如同一剂良药注入心灵,在浩如烟海的音乐海洋里遨游,良多趣味。

    雨上清明的《清明雨上》。

  • 2019-09-20

  • 2023-06-15

  • 2019-09-28

  • 2023-06-06

  • 2019-10-19

  • 2019-09-25

  • 2023-06-3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3-25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29

经典赏读本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经典赏读本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经典赏读本读后感、2024经典赏读本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