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大教学论读后感 > 地图 > 大教学论读后感,2024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相关栏目
大教学论读后感热门栏目
大教学论读后感推荐
大教学论读后感

(共 6344 篇)

  • 1、 大教学论读后感1000字集锦8篇

    书籍隔绝了愚笨和鄙陋。在看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不少感悟,我们为防忘记对作品的感悟,可以通过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借鉴范文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以下由我们收集整理的《大教学论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教学论读后感 篇1

    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实效性,我认真的阅读了教育专著《做一个有胸怀的人》、《教科研与教育智慧全书推广》等书籍,通过阅读和学习,感受颇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积累,尽可能的发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科研的成果必然要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所以,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在科研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要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反思非常重要。对一堂好课或课堂的成功或失败,要及时进行反思和评价。要能从教学实际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要能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能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我。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所以,教师的行为要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对自己的现在和以后的发展有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其次,要及时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多读书、会读书、学会读书、善读书,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再次,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书籍,并积极与同伴交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朝着读书目标前进。

    大教学论读后感 篇2

    大专学生是社会的主体,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责任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灯。如何让大专生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是学院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项

  • 2、 《大教学论》读后感

    《大教学论》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大教学论》一书,书的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的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书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和平与宁静。

    该书特别强调了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所谓“自然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此外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尽管夸美纽斯对此原则的论述尚不深入,有将教育与自然机械类比之嫌,但在当时来讲,他以自然规律作为教学工作的依据,并注意到儿童的特点,这是进步的,在反对封建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认为旧学校的根本错误是它违背了“自然”。他指出“学校改良的基础应当是一切事物里面的恰切的秩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列举了大量自然现象来论证自己的每一个教育主张。例如在“自然遵守合适的时机”的原则下,他借用鸟儿选择春天繁殖,园丁选择春天种植,它们或他们的活动都选择合适的时机,借以批评经院主义教育没有选择运用心理的恰当时机,指出遵循自然的秩序,人类的教育应当“从人生的青春”即儿童时期开始,这是最恰当的时机。

    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

  • 3、 大浴女读后感1500字(3)篇

    尹小跳在我看来没什么很大的魅力,她的性格里有自私、懦弱和酸腐文人身上的假清高。但是这样一个女人却吸引了怎样的男人呢?见她一面就对她难以忘怀情书一封封的大明星方兢、见她第一面就爱她爱了二十年说是想要化解当初见她第一眼时她眼中痛苦的有名设计师陈在、比她小七岁的中文很溜的外国帅哥麦克。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未免太过言情化了,为了故事而故事。有点狗血!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中能碰上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遇上一个明星因为她第一眼的害羞就对她深情难忘,不顾及自己的名声,寄情书过去。方兢对她的爱虽然畸形却是放在心底的深爱,所以在自己的妻子死后,他希望在和尹小跳在一起,当然我并没有夸赞这个欺世盗名的明星,其实明星都是普通人,去除光环后还有几个能得到真正的赞美呢(反正我家最赞的黄致列肯定算一个!)陈在更不用说了,两人认识二十多年,甚至结婚时自己泣不成声,尹小跳难道就没动过将陈在当做备胎的意思吗?一个男人无条件对她这么好,她又不是没谈过恋爱的小女生,怎么会不懂陈在对她的心思呢?可是偏偏要在陈在结婚十年后和陈在在一起,甚至在陈在离婚后,即将和陈在结婚了,又让陈在和万美辰在一起。自己呢,又想寻找麦克的安慰。我只能说很无语吧,她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她为方兢做了很多,付出很多,却被背叛,但是她是方兢家庭的第三者,有这种结局也是活该的。她当初和唐菲害死尹小荃就注定了她的一生难以得到幸福。作者为她安排了太多艳遇。她的清高文青嘴脸在让唐菲帮她求副市长走后门到儿童社当副社长,告诉尹小帆,说出睡一回副市长是睡,睡其他人十回也是睡这句话时,真是让人恶心到了极点。

    这本书如果要说立意深的话,应该是章妩和尹亦寻的这一代吧,文革时期,在苇河农场一个小屋子排队啪啪啪。章妩为了不去农场和自己的欲望勾引了唐医生,甚至生下了尹小荃。全文最可怜的就是这个孩子了,她是被那么多人的陷害死去,甚至没来得及长大,她才两岁。章妩唐医生是可恶的可耻的。但是作为一个新生命她是无辜的。就像文章最后俞大声所说的,犹太民族对生命的珍视超过了一切。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三颗星吧,不怎么推荐,言情化的故事,其中有些文字篇幅太过矫情,特别是尹小跳和陈在说她和麦克如何在外面玩时,真的除了演讲稿我不认为谁会说一页的纸,有点琼瑶的感觉。

            就本书的写法而言,是特别好的一本书,极致的心里描写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感情的细腻,情感的真实

  • 4、 《大败局Ⅰ(修订版)》读后感_800字

    《大败局ⅰ(修订版)》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告诉人们企业如何由鼎盛走向衰败的书,看完让人不胜唏嘘!

    书中每一个企业的名字曾是多么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时至今日,他们当年的广告词还让人记忆犹新,可如今都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虽说成王败寇,但我想,里面的每一个企业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拼搏、勇气和胆识都是非凡的,他们仍然值得我们去尊敬!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商品还处于稀缺状态,只要肯干,胆大,一般最初都能赚到钱;但发展起来后,他们却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衰败,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如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突然改变(包括国际局势,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但更多的还是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战略失误,比如在广告轰炸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后,不顾实情继续加大广告投入(央视的几届标王都是如此并最终黯淡收场),没有客观冷静地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而是自信心爆棚,自我膨胀,转而向多元化发展(其实是人性的贪婪),贸然进入陌生领域,摊子越铺越大,管理和资金都跟不上,从而最终走上衰败。

    其中有一个章节,把太阳神和娃哈哈一起拿来对比和分析,娃哈哈时至今日都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他的成功缘于宗庆后的精明谨慎和务实,紧跟市场,小心试错,而当时风头名气都盖过娃哈哈的太阳神如今已鲜少为人所知;正所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本书并不仅仅值得搞企业的人看一看,我觉得,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值得一读。人生漫长,如何在平顺时保持谨慎,如何在得意时保持低调,如何在成功时保持冷静,如何时时不忘反省自己,提高自己,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生必做的功课。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十几年前发生事,现在还在发生,将来也一定还会发生……

  • 5、 有效教学读后感1500字

    《有效教学》一书由余文森所著,这本书是作者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让我们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有效教学读后感15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相信这是每一位老师的梦想。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是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教学?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利用空余时间我阅读了崔永漷老师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效教学》一书,它的指导思想是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它包括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更有意思三大部分,书中引入了大量的教学实例、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让人读起来真实自然。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切实可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使我们在教学中少走很多弯路,让自己更早的成熟起来。读过之后,我感觉受益匪浅,所以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接下来我将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我的读书分享。

    从汉语的语义上分析教学的规定性定义,主要有以下四种,最后,我们认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有四种:教师与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我想重点介绍一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以及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①教学中要掌握知识目标:这里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掌握知识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吸收和继承;另一方面,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应用方法也为个体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技能上的可能。②教学中要发展智力目标:与知识相比,智力对于人的认识有更广泛和深远的的影响,一旦发展起来可使人终生受益。教学虽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却是有一定限度的,因为智力的发展主要受遗传控制。就像对于一个先天智障儿童来说,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发展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对立,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防止在教学中单纯重视知识传授或单纯重视智力发展的偏向,否则对二者的发展均不利。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学生将教师呈现的材料作为现成的定论性的知识来加以接受、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已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强调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在教学过

  • 6、 《“大”人物》影评1500字

    《大人物》影评 《谍影重重》系列的出现改变了动作电影拍摄方式,快速剪辑短镜头,手持晃动摄影,略有些笨拙却惊险的写实化贴身肉搏,树立了本世纪动作电影的标杆,也让无数后来者竞相效仿。 《谍影重重3》在105分钟内大约呈现了3200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耗时2秒;再加上全片大量运用的手持摄影,如果精神状态不佳时去看,很有可能会产生眩晕的感觉。 这些与《大人物》什么关系? 因为我去看《大人物》的时候,一直都不太适应,几场动作戏,晕了。 甚至就连某些转场空境,电影都用的是大概1秒左右的短镜头;对话场景也是哐哐哐地切镜头,手持摄影又在晃啊晃,画面经常抖个不停,加上自己没睡好觉,这部电影的风格对当时的我而言,有点烈。 即便是在室内的文戏,同样还是很多手持摄影,当然镜头长度就增加了一点,似乎开场有个长镜头的跟拍,凭印象这可能就是整部电影中最长的镜头了。 与大量手持摄影相配的,就是电影充斥着不规则的近景,以及怼到人脸上的特写,让电影增加了压迫感的同时,也让味道更重,加剧了烈的感觉。 所以《大人物》从镜头上,整体的节奏一直相当紧,大概是紧一会儿,松一下循环往复。 而原版的《老手》,在镜头上倒是规规矩矩,即便是动作戏也是交代非常清楚的稳定的画面,虽然也没什么长镜头,但是文戏中的镜头时长大概都能保持在5秒左右,而且多了很多中景,动作戏应该也用了斯坦尼康,画面四平八稳,就这么一路保持下来。 《大人物》时长107分钟,《老手》时长123分钟,虽然少了16分钟,但是估计镜头数差不了多少,没准《大人物》还会更多。 韩影经常被人诟病的缺点就是过火,而在《大人物》或者是《老手》的剧本中,本身反派就十分过火,而《老手》略显平缓的节奏中和了一点火气;《大人物》反其道而行之,就着这股火气再加把盐,于是看起来就烧得更旺了。 打个比方,从镜头和画面上看,《大人物》就像拾级而下的飞瀑,而《老手》就像潺潺流过的溪水。即便是同一个故事,单论视觉的感官刺激,《大人物》要强于《老手》;但是《老手》的节奏,会更加的舒缓。 虽然是翻拍《老手》,但是在形式和技术上,很明显《大人物》在很多时候,尤其是打戏都有意在走《谍影重重》开创的写实流动作片的路子,不过简单粗暴了点,动作戏经常晃着晃着就找不到焦点,在船上三方人互斗的那一场,狭小空间内几乎看不清谁打谁,有点乱作一团的感觉。 就剧本而言电影倒是讲了一个
  • 7、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教学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教师:吴康)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之后,真切地体会到为什么魏老师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那出神入化的教育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确实令人折服。

    我们常说,要学生爱你,就要教师先爱学生,可以怎么样去爱呢?魏书生对待学生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民主科学的,有血有肉的。他认为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他爱学生,是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去爱;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地去爱;是实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爱;是容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地去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爱;是爱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爱。

    在魏书生的眼中也有差生,但他的差生观是这样的:“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魏书生老师说“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 他教育学生的时候,是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学生积极的一面,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不是在批评指责他,而是在帮助他,关爱他。这样的爱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而又实实在在的,它没有半点虚伪。

    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对于较为严重的错误,他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这五个部分,然后通过这份心理病历,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监督之下,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或毛病。对于一般性的错误,魏书生则让学生写说明书,使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让两种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是怎么争论的;第二张照片,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是怎么交战的;第三张照片,犯错误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通过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学生学会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仅改正了错误,还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 8、 大清相国读后感1500字

    守正出奇

    ——读《大清相国》有感

    源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最近,我又重新读完了《大清相国》这本书,收获颇丰。这本书的主人公陈廷敬青年得志,风光无限,从此跻身官场,在波澜诡谲的康熙王朝中历尽磨难,凭借自身的不断总结和他人的警言而位极人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后主动全身而退,名载千秋,被康熙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对这样一位在为官做人上堪称典范的前人,我不禁心生敬仰,在书中细细品味他的人生经历,学到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为人做事的道理。

    陈廷敬在科举考试时,本可以三元连中,成就一段士林佳话,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士子来说可谓是莫大的荣耀。但阅历丰富的主考官卫向书却善意阻拦了顺治皇帝点他为状元,因为他担心年纪轻轻的陈廷敬不经历一番挫折便扶摇直上,在以后的道路上难免生骄傲之心,反而不利于陈廷敬日后的宦途。书中这样写道,"他心里暗想,陈廷敬才二十一岁,早早地中了状元,未必就是好事。官是靠熬出来的,没到那把年纪,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众目睽睽之下,没毛病也会叫人盯出毛病来。但此时话毕竟不便说得太透,便都放在了肚子里。他想日后要是有缘,自会把这些话慢慢儿说给他听的。"关于卫向书的这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为何?俗话说的好,一岁年龄一岁心,即使是神童,那也只能说明先天智力条件优异,并不能够代表在做事能力和处世方式上的成熟,如果要追求人生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不断积极主动地去参加生活的磨练,不断积累人生的阅历,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成功路径并付诸行动。作为即将毕业工作的浙大硕士,我想这个道理对我也同样适用!要想成为工作中的能者,不可控的因素自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却是经历时间和经历的磨炼的。

    文中,云南巡抚王继文不仅如期如数征收粮饷,而且速度及数量远超过了其它的省份。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要封赏,可当时的陈廷敬却说:"臣以为,国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爱护百姓。如果只顾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事实证明,王继文为了升迁,暗度陈仓,他把省里国库的银子充当饷银及时上交,并私自许诺减免了百姓商人应交的税赋。这样一来,康熙觉得他是一个能及时征收税赋有才干的官员,在百姓商人眼里他又是一个减免税赋的青天大老爷、大好人。这种不向百姓收税赋、挪用库银办协饷只顾眼前利益的事情,虽然会让皇帝欣赏提拔重用并博得青天大老爷的好官声,但是长此以往,害处极大。原因在于,其他省份看到王继

  • 9、 《大教学论》经典语录摘抄

    1、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或更伟大的呢?

    2、格累哥利·那齐恩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

    3、追求伟大的事情在过去是高贵的,在现在是高贵的,到将来永远也是高贵的。

    4、离别母亲的子宫的时候四肢已长完全的人多么幸福啊!而离别现世的时候灵魂纯洁清白的人,则更有千倍的幸福。

    5、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就是相应地在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前进。

    6、人心的能量是无限所的,他在知觉方面像个无底的深渊。

    7、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8、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

    9、柏拉图说:“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10、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

    11、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稀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

    12、即使死亡隔得还很远,长寿有把握,品行的形成同样要及早开始,因为人生不应该消耗在学习上面,而应该消耗在行动上。

    13、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

    14、年轻的儿童,用榜样总比用训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

    15、心灵的要素包含三种能力,就是智性、意志和记忆。

    16、一个人为了他自己的好处,不独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德行和虔信;为了他邻人的幸福,不独要有德行,而且要有学问和虔信;为了上帝的关荣,不独要有虔信,而且要有学问和德行。

    17、与智慧言谈是没有苦楚的;同它相处没有忧愁,只有欢喜与快乐。“人生没有比寻得智慧更快乐的事。”“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18、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就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19、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全视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为转移,所以,除非人人的心都在小的时候有所准备,能去应付人生中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被错过。

    20、一个人所享受的生命不论长短,都是足够供他为永生做准备的。

    21、有一句话说:“教导别人就是教导自己,”这是对的,因为不仅时时复习可以把一件事实不灭

  • 10、 大败局读后感1000字

    吴晓波,我个人心目中国内财经作家的top1。提起吴晓波的著作,这位毕业于复旦新闻系的高材生可谓“硕果累累”。而《大败局系列》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无疑是其所有作品中最出彩、最家喻户晓的。 《大败局系列》作为吴晓波的成名作,使这位出生于宁波,学成于上海,目前长居于杭州的江南才子声名鹊起。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的种种管理理念和方法等企业管理经验都是效仿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又使大部分中国明星企业很少能够基业长青,它们的陨落往往具有鲜明的中国烙印。 通过阅读《大败局系列》,让我明白在华夏大地上,一个知名企业从巅峰跌入谷底是多么的正常与无奈。秦池酒厂、巨人集团、爱多dvd、三株口服液、健力宝、科龙、德隆、华晨、三九、铁本集团等十九家中国知名企业从不可一世到日渐式微甚至完全消亡,背后的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深思。而“政商博弈的破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等中国式企业失败的“基因“依然流淌在如今无数中国企业的”血液“中。 史玉柱的东山再起、李经纬的仰天含泪、牟其中的“中国首骗“、宋如华的”纵横捭阖“等等,书中的每个故事和人物、每个场景和画面都让我记忆犹新。在1990年至2001年,这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蛮荒年代中,无数的商业狂人运营并不高明的手段和策略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促使其挖到了金矿,更有甚者成为中国首富。 但是挖金矿容易,守金山难。很多企业家成功之后,比如巨人集团、三株口服液等案例中,在企业成功之后,其领导人往往犯了盲目自大和激进夸张的错误,而无视市场规律,最终只能自食”恶果“。而从健力宝陨落、华晨易主的案例中,”初创阶段“的产权结构不明晰,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祸根”。导致企业的”创始人“要和”背后控股集团“陷于长期的权力争夺,进而导致企业从内部开始分崩离析。还有就是在铁本案例中,我则明白了在政府进行市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逆势而为,面临的结局也许不仅仅是逆水行舟不进自退那么简单。 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说国内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3年,而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10年,为什么除了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中国就难以诞生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我想,这是一道需要国家、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要花心思,下苦功夫去不断解开的难题吧。

  • 2019-10-23

  • 2019-10-12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0

  • 2019-10-20

  • 2023-05-1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1-12

  • 2023-03-07

  • 2019-11-12

  • 2019-09-23

  • 2021-09-01

  • 2019-10-12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2

  • 2019-11-12

大教学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大教学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大教学论读后感、2024大教学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