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 > 地图 >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2024简爱第一部读后感范文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相关栏目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热门栏目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推荐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

(共 8896 篇)

  • 1、 《简爱》读后感(一)

    《简爱》读后感

    一直以来,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都在向我推荐《简爱》这本书。一本由英国女作家所作,引人深思的小说。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知道高考结束后,我才有幸品读了它、

    这部小说,述尽了女主人公简爱的一生,从她的童年到青年知道最后男主人公身边的。她一生坎坷,生活艰辛,却又有属于她的幸福。我看到了英国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不一样的文化背景。

    她的童年是寄居在舅舅家的,父母双亡的简爱几乎没有体会过亲情的温暖,因为她舅舅早逝,她舅母也没有按其舅舅的遗嘱将她好好养大,而是将她送入了孤儿院。于是,简爱在童年时尝尽人间冷暖,她挨过饿,受过冤枉,但她依然坚强,依然热爱自由,依然留有自己的个性,同时教师的纯淳教导和好朋友的死也为她的改变为她日后的坚强有很大的作用。

    读过简爱的童年,会十分敬佩她,竟还会觉得不可思议。在印象中,孤儿院永远都是一个让人颓废,使人走上不归路的地方,但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想法太过简单,它还是一个可以选出真正的英雄的地方。

    简爱受她老师的影响和朋友的死的打击之后,渐渐长大的她进入修道院并当起了教师。全书的重头戏也由此开始。在受够了学校的孤寂冷漠之后,选择了去当家庭教师。这时,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并认识了男主角罗彻斯特。但是所有人预想中的浪漫爱情并不存在,男主角性格怪异,孤僻。简和他时常有意见不合并经常发生争吵。

    看到这里,再了解当时英国的文化背景就会了简爱身上特别的光芒了。当时的是歧视女性的,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简是在无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体现出了她所特有的自由不羁,坚忍和巨大的与众不同。真是因此,男主角才会爱上简。因为简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她的智慧和独立都有着吸引人的魅力。

    当简知道男主角有妻子时,她没有不顾一切地和男主角在一起,而是选择了离开。因为她有尊严。是的,在当时女性实际是没有选择权的。她平凡,却又独特。她有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极力维护自己的原则。她与当时认人摆布的女人们不同。她虽不是英雄一般的高大,但是却那么深入人心,是那时女人们的英雄。

    故事的最后,简回到了男主的身边。彼时男主的身体因大火致残。这里,可见爱情的真正的力量,不离不弃,简为了男主角几乎又舍弃了一切。简是善良的,充满了爱的。

    简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困,而是用自己的坚强和意志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只会让她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坚韧。

    在当代社

  • 2、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一共有七部,它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儿。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对明朝的十七帝和其他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由其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官场政治、战争以及带王心术....

    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大致看了看《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也就是主角——朱无璋。朱元璋在元朝未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那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做和尚,讨饭吃。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人物,以此借口来杀他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所以,朱元璋在这种环境下才造就得如此伟大。

    这种种原因使得朱元璋不得不战斗,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这三件宝结合起来,使他造就了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他从这道防线中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必须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判断局势;让你在失败后有重新再来的勇气;让你在困境中发现机会。只有在做每件事之前都能如此,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解决,达到成功。

    朱无璋虽然厉害,但他在考虑子孙后代的问题上解来犯下了一个苍天大罪!他变得残暴了,他登基后诛杀开国功臣,心狠手辣。此外,朱元璋还对自己的官员其不信任,有许多官员被活活怨死。

    应该说,朱无璋的某些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上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他的肃贪行为虽然十分可敬,但是效果不佳。他一味的猛打、猛杀使得他虽然在统治时期贪污十分少,但在他死后,明朝的贪污现象明显严重了许多。

    朱元璋的精明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在这些问题上呈现出的却是一些很根本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习朱元璋的这种精明,同时也要避免出现这种根本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时时刻刻都拥有这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功!

  • 3、 魔戒第一部:魔戒同盟读后感(3)篇
    魔戒第一部:魔戒同盟读后感 第(1)篇

    大概两年前,我间隔看完了《魔戒》三部曲。初觉冗长,于是着急。路怎么这么长?敌人怎么这么多?弗罗多和山姆一路向魔多,踉踉跄跄,走的这么难且落魄,简直是逃难,哪里像拯救中土的英雄呢?最后拯救了,姿势也嫌难看,手指头没了。总之是煎熬、抓心。

    一年前,我把《魔戒》三部曲又连着看了一遍,只觉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想到一句话“有时候是老天要我服这帖药,才让我得这场病”。那股在暗中运转比索隆还强大的力量(或许就是作者托老爷子),是不是为了成就这场传奇才默许了魔戒的铸造?是否为了让弗罗多踏上魔多之旅,才让比尔博而不是魔戒期望的其他人在黑暗中捡到了它?要知道离开咕噜是魔戒的选择,原本捡到它的该是在矿洞中游荡的奥克,如此魔戒便可重回旧主之手。总是邪恶拨动转轮,他们实力大涨,希望一度渺茫。善良看似衰弱,但在命运指针就要停下时,轻轻一拨,结果偏出,难言好坏,也就是说留下了拼命一搏的空间,而胜负常在一线。

    魔戒蛊惑了斯密戈,把它变成咕噜,邪恶似乎占据上风。但紧接着,比尔博出现了,希望又重回善良一方,魔戒由他安全保管数十年,再交到弗罗多手上,他是持戒人亦是终结者。回头看,邪恶在咕噜身上也没占到太多便宜,同属小种人,咕噜坚挺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被摧残的厉害,但尚未变成戒灵。他沿着小溪被阳光驱逐进迷雾山脉之底,咕噜和巴金斯家的缘分或许正在那时隐隐埋下。

    托老爷子承继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具体形象,甚至啰嗦,一个庞大神秘的世界渐次浮现,秋天一片金黄的洛丝罗瑞恩令人神往。当然,在习惯了情节快节奏发展的我看来未免拖沓。也有部分是翻译问题,读来颇拗口,不过评论里有读过英文原著的书友说《魔戒》深植英语语言传统,一经翻译立失其味,对译者来说难度很大,故要求不宜过高。就此译本而言,几首诗歌翻译可谓形神具备,韵味悠长,读来生思,已是很好。

    老爷子的人物立得好,性格各异,即使忘了情节,人物还活灵活现,大量的对话和细节描写可能是各中秘诀。比如弗罗多,他是个非典型霍比特人,普通霍比特人所有的美好品质他都具有,善良、坚韧、临到关口的勇气。他的非典型在于冒险精神,尽管他也恋家,但比尔博和他的冒险故事始终激励着他。事情到来,他一边恐惧,一边勇敢踏上未知之路,矛盾而真实。还有他的伙伴们,睿智的甘道夫,忠诚的山姆,淘气活泼的梅里和皮平,人皇之子阿拉贡,精灵弓箭手莱戈拉斯,矮

  • 4、 云球(第一部)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云球(第一部)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4分的脑洞,3分的故事,1分的文字。

    没读到《云球》之前,就看到各种宣传,说这本书的“阅读感近《三体2:黑暗森林》,是极高水平的中国科幻作品”,心中自然充满了期待。

    可读了没多少,我就崩溃了。这样的粗糙文字,这样的拖沓节奏,这样的情节安排,这样的人物刻画,能和《三体2》相提并论?能称得上“极高水平”?真不知道到底是谁出了问题,那个书评作者还是我。

    客观地说,小说的科幻设定还是不错的。量子计算机模拟地球演化、空体、“意识场”、ssi、柳杨阈值等,从架构上说有一定高度,从剧情上说有不少新意,从科学上说也还算硬核。

    当然,这种现实人与虚拟人世界互换的故事模型,说起来也不算新鲜,《异次元骇客》甚至《黑客帝国》都有这样的架构,区别在于,《云球》细化并硬核化了真人进入虚拟世界的途径——“意识场”。

    这就引出了《云球》另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它所描写的未来科技,涉及很多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比如,对“人”的重新定义,对死亡伦理的困惑,对生命的数学化假定(柳杨阈值),对机器人人权的探究,对信仰和宗教起源的假设,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努力与天赋。

    但是,再好的科幻设定,也需要依靠情节和文字来支撑和实现。显然,与脑洞相比,这两方面都是作者的软肋。

    从情节看,作者设计了云球系统与机器人的两条主线,但双线叙事交替不够自然,显得生硬割裂;整体情节推进极为缓慢,节奏拖沓、不紧凑,喜欢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但对话往往枯燥无味,且大部分时候只是起到解释设定的作用,仿佛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生怕读者不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和苦心;人物塑造扁平化、脸谱化,虽然对部分角色的语言风格进行了刻意设计,但要么激动得令人发狂,要么偏执得令人发火,要么冷静得令人发指,反正就是怎么极端怎么来,偏偏想要的人物形象还是树不起来。

    文字更是水得可以。作者的文笔整体显得苍白,词汇储备不足,也不善用修辞,文字缺少美感,似乎也不太擅长通过环境和细节的描写来烘托气氛和情绪。事实上,读完小说的“引子”部分,我就已经决定放弃评价作者的文字水平了。作为最先呈给读者的文字,引子部分应该是作者最下功夫的一段,但恰恰暴露了他相当要命的文字功底。不信且看这一段:

    “他也隐隐约约听到了从那里传来的声音,轰轰隆隆像雪崩一样,低沉而雄壮。他知道,那是山地人的军队,正在杀气腾腾地逼近。他不在乎,他很期待,他的军队也很期待。

  • 5、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读后感(3)篇

    能在普世悲观的调调里写一本表达乐观主义的书,无疑是既让人喜闻乐见又让人抱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去翻阅的。

    此书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开始论述了作者认为人类社会能保持不断发展、前景乐观的特点,主要是交换行为、城市发展、创新等;对当下普遍悲观的论调譬如物种灭绝、气候暖化等提出了自己的乐观看法,既然书名里有“理性”二字,那么他的乐观也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他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作出的客观分析,譬如他认为气候暖化历史上也有气温升高的时期,但是根据当时的记录和统计,气候的暖化并没有带来很大的灾难,反而对有些寒冷地区有了好的影响,在当今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下,通过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能将气候暖化的影响变得更加正面。诸如此类的分析在书里比比皆是,数据引用、事实说明无不娓娓道来,看着还是让人服膺的。

    正是因为这世界上的痛苦和匮乏远远超过了我和任何善良人的愿望,才有必要在道德上保持抱负远大的乐观情绪。倘若发明和创造停止了,未来的确非常可怕。到目前为止,对人类来说最危险、最不可持续的事情,就是关掉创新的出水口。不发明,不采纳新想法,本身就既危险又不道德。只要人类的交换和专业分工得以在某个地方繁荣兴旺,那么,不管领导者是助它一臂之力还是倒行逆施,文化都将演进,结果是繁荣蔓延、技术进步、贫困减少、疾病退却、生育下降、幸福增长、暴力萎缩、自由发展、知识活跃、环境改善、荒野扩大。多亏了交换和专业分工的发明,人类智力呈现出一大特点:它是集体性的,不是个体性的。未来,只要交流的道路保持畅通,世界没有道理走向倒退。只有思想隔绝、封闭起来,才是人类的大难来临之际。尽管会出现许多挫折,尽管个体的不变本性也在演进,可人类这一种群却会继续扩展并丰富自身的文化。21世纪会是值得活一次的宏伟时代。大胆做个乐观派吧。

    角度新颖、逻辑缜密、观点明确,措辞也足够讲究,几点不足:

    1.论证不够透彻似乎有些点只是凭“逻辑”和部分结论来推论,而并没有掰开揉碎。难道真的是“悲观主义”又傻又天真如此不堪一击?

    2.关于环境影响部分,翻来覆去鬼打墙一般似乎总在转圈。逻辑推论没有问题,可并没有提供足够大量的数据来印证观点,也许是科普作品的原因。但我本人觉得稍微不过瘾。

    除去几个点论证过于繁复、缺乏大量数据(本书只是少引用数据多谈结论当然我个人趋于相信)、整书脉络走向模糊以外,本书还是值得看一下。

    对于个人,我们一直被心中根

  • 6、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读后感_700字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读后感700字

    历史从来都不应该被忘记,它并不代表着仇恨或者民族主义,而应该是作为后世之人的警钟提醒着人们什么样的世界才是更美好的。 我们不仅一次的听闻过战争的可怖,关于杀戮掠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故事更是不绝于耳。很多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当时的政治格局甚至是战后哪一方从中获利,而对于战争期间的灭顶之灾却显得兴趣平平,因为脱离不开什么战争的必然结果这些可笑的借口。 奥斯维辛作为近代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战争中的一座炼狱无疑是这场战争的最具代表的象征。这里不仅仅象征着前线的局势和纳粹政治上的变动,还展现着比战争更为复杂的人性的揭露。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教授或者军官一次次的丧心病狂的将集中营和灭绝营打造完善成为了流水线的杀人工厂,不但没有怜悯甚至是兴奋。在这座没有道德和法律的地方,意识形态的畸形彻底释放了人类内心最肮脏的一面。 具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的纳粹杀害了600万的犹太人,而这些灭绝营和集中营就占有一半的受害者。奥斯维辛,这个集灭绝和集中营为一体的纳粹眼中“最完美”的集中营就残害了100万的犹太人。一个个的时代目击者站出来描述那座撒旦的城堡,所有的如今在文明社会中想象不到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在当时都成为了理所当然。那些亲人死别的麻木不仁,地位不同的犯人之间的残害还有那些战后再次受到创伤的受害者无疑让人们不得不审视自己!那些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真的和自己一样嘛? 这部著作太过于真实细致,但仅仅是当时的一角。比起这部著作我们很难想象当时那些无辜的人们走进毒气室时的绝望,那些冒着严寒却衣不遮体的痛苦,还有亲人分别的残忍。如书中最后所言,历史不应该成为后世之人的故事,历史应该是人类为人的衡量标准!

  • 7、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学习朗诵期间,听诵友不断地提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抱着很好奇的心理,搜到了《演员自我修养 第一部》这本书。微信读书显示我读这本书用时19小时29分钟,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读这本书,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且不说期间家人住院各种杂乱事务,就是里面细节的解释,让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结束最后一个字时,我也是感觉很轻松,坐下来,仔细回顾,似乎对里面所讲的一些东西有所领悟。不要说我的领悟能力差,也是我真的反应慢。这本书,让我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有种崇拜感,这种崇拜感缘于他把表演需要的,用戏校学生日记体的形式,把如何培养演员的表演能力,阐述的非常清晰细致,而在这日记式的叙述中,如何培养,如何感知,如何练成这项技能,通过他的体系,表达地细致周到而详尽!n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原姓阿列克赛耶夫。他的名言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 ,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 。1885年取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兰芳曾与1935年访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两人多次交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梅兰芳说:“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或好导演,必须刻苦地钻研理论和技术,二者不可偏废。同时一个演员必须不断地通过舞台的演出,接受群众考验,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否则就等于无根的枯树了。”n还在自己的“演员青春”时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已经感觉到需要依赖于某些固定的创作理论基础,依赖于演员自我培养的固定体系。他在1899年撰写的札记中就提出,演员必须掌握自己艺术的基础,或者语法。“如果不掌握这些对于演员而言必要的条件,就不能献身于角色,就不能为舞台奉献生命。” 他想尝试为初学表演的人编写类似于指南之类的书。1907年时,就已经开始创建体系。1908年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根据章节的内容,对笔记进行了系统化整理:肌肉放松、注意力、信念、舞台上的天真、激动的情感等等。他认为,演员的创作由六个过程组成,意志、寻找、体验、体现,融合,最后是演员影响观众的过程。1922~1924 年率剧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洋洋大观的《演员自我修养》,该书是在30年间写成的,并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

  • 8、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一部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一部

    作为莎士比亚最闻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我看来《哈姆雷特》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他可谓是将世上所有的悲惨都聚集在了这位可怜的王子身上。

    父亲被自我的叔叔杀害,妈妈改嫁,居然还下嫁给自我的轼父仇人,爱人发疯后不幸死去,最后连同自我,朋友,妈妈都在这场悲剧中被完整吞噬了。这一连串悲剧也是源自欲望和仇恨。叔叔的贪婪欲望使他作出了违反天理伦常之事,也招致了自我亲侄子的无法泯灭的仇恨,另外也为自我的命运埋下了无法不用的祸根,直至最后家破人亡。而小王子呢,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万分,又因父亲的鬼魂而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于是步步谋划,想要以自我的力量替父亲报仇,却又要想尽方法爱护自我的妈妈,却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断产生,妈妈、爱人、朋友、自我都一并流失了。

    莎士比亚仿佛在用那样的文字像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把锋利无比,还涂满了毒药的双刃剑。运用他的人就如同是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在流失理智再刺伤其他人的另外,也难免是使自我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人类对仇恨的诅咒与排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一样也向群众阐述仇恨比罪恶本身更罪恶。无论是怎样的缘故,举起仇恨也是一切罪恶与不幸的开端。即使了结这个道理,人类却又不曾摆脱这个幽灵,不断有人为了仇恨害人害己。

    《哈姆雷特》不断的被群众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演绎,电影一部又一部,群众却百看不厌,源于《哈姆雷特》紧凑的戏剧情节,高潮迭起,惊喜不断,所有的绷紧气氛都要直到故事的最后才呈现得到缓冲。多种多样对大师作品的演绎不断给予我们新的惊喜和意外,对于仇恨的解释,对莎士比亚的解释。即使有某些并不太尽如人意,群众依旧对次布满好奇。因为莎士比亚,因为这位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无论从哪1个角度演绎都会让人对这一部经典再一次来一遍心灵对话,每一次的对话也是对人生新的体验,这也是《哈姆雷特》的魅力所在。作家们用他们的文字时刻提行这群众这把剑的冷酷和恐怖。仇恨的双刃剑,舍弃它比拿起他来扞卫自我明智得多。

  • 9、 一部扣人心弦的乐曲——读《他乡风雨》有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信身在他乡乃至身处异国的朋友最能体会到诗仙李白所写的这一首诗的含义,身在他乡,身处异国,远不如在家乡的感觉舒坦。相反,身在别处,人生地不熟,不但会遇到许多风风雨雨,还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或一个小小的转折点。

    暑假期间,空余的时间很多,正是学习语文的好时机,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阅读与写作上,随之我就读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冰心奖系列的图书《他乡风雨》。

    初读《他乡风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李志诚等人的生活场景他们的一生是极为坎坷的,极为曲折的,有时候工作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而给的工钱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生活;有时候往前迈一步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目的地却与此相隔甚远;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而且吃不饱,还要硬撑着去做苦工,撑不住的时候就想想他们仅四个字的信念:我不要死!然后继续劳作。读到尽头,我不禁潸然泪下,心想:他们怎么这么命苦!

    再读《他乡风雨》,我被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所感动了!看,初到筑路工地,他们虽然嘴上说很累,有时还埋怨薪水发的少,但是,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一种气概,一股中国人独有的气概,一股如同寒梅傲雪般的唐人特有的气概!他们现在扎根于世界的最东方,位于加拿大,它们犹如一枝枝红梅,毅然挺立在这冷酷的环境里,好似北国的腊月一般,摧残着他们的人生。但是,英雄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用实力证明,中国的人民是最为吃苦耐劳的,不像白人那样慵懒。读到这里,我真想让他们跨越时空,让我把他们从书中拯救出来,到现在的社会享受一下生活,享受天伦之乐。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作文了!唉!太可惜了!

    在作者的笔下,李志诚描写得尤为突出。出洋时,他已有了家室;不久后,又喜得贵子。这一切,在其他人的眼中,正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他为人友善,在张志信和黄瑞城这两位同伴病重期间,他帮忙照顾着病人,为他们煮粥,行走时还搀扶着他们,对他们一直非常关注。到了晚年,他年过花甲,对子孙们都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曾访问过陈永富、郑鸿祥、林福田三位友人。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刻画的李志诚这个人物从来不说苦,但却饱经风霜,吃得了苦中苦,做得了苦中苦中的人上人。作者就是运用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把李志诚这个刚毅不屈的形象跃然纸上,使此人在各方面都比别人更胜一筹。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遍洒了牺牲的血雨。是啊,冰心老人说的很对,

  • 10、 《第八号当铺》第一部观后感500字

    韩诺,冷酷却不冷血,腹黑却又富有同情心,遇事沉着冷静,很有商业头脑,重情重义,他爱他所爱的人,可以做出足够的牺牲,而他却没有明白其实对方对他也是一样的心思,所以他所牺牲的东西换来的都是他不愿看到的结局,他是一个可怜至极的人,就好像什么都不可以拥有一样,凡是他能拥有或是他想拥有的,他就都会失去。他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黑暗世界却选择了他,他无法逃避,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只能牺牲掉自己想拥有的幸福家庭;他离开了这个家,总是会内疚的,因为他太爱他的家人,于是为了补偿这些,他决定牺牲掉自己的爱情,换取家人一生的幸福,他此处就成了一个没有爱情的人,而在他内心深处又是多么的渴望爱情啊,最后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妻子的幸福竟然是他,而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后来他遇到了孙卓,他对他的妻子心里始终有亏欠,也因为他那个人就是那么的重感情,所以他希望孙卓能够幸福,他以为他什么都可以做得到,于是他可以为了孙卓的幸福背弃所有,包括人、包括心性,到最后孙卓的幸福竟然也是他,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亲情而不是爱情,多么讽刺啊,他不得不痛哭,他想要的只是他所爱的人能够幸福而已,而他注定得不到;可能是这些经历认他完全放弃了生命,他明明知道偷拿当铺的典当物是什么结局,可是他却再也不在乎了,没有了目标,心中没有了爱,空有一个可以活千年的躯壳又有什么用,最后他得到了他所想要的,却也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一开始他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至于有两次惨痛的经历,虽然死亡很可怕,但却好过心死,爱也好,恨也罢,人终究是要有七情六欲的,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贪念,人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生命,韩诺是可怜又可悲的一个人物,也许他的命运多舛,本就无法避免,逃避感情换来的只不过是更大的心碎而已,所以,生活,还是用来面对比较好一点。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2-11-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9-10

  • 2022-01-25

  • 2023-03-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1-06-17

  • 2022-04-11

  • 2021-06-17

  • 2021-07-23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09-20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
简爱第一部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简爱第一部读后感,2024简爱第一部读后感,教您怎么写简爱第一部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