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 > 地图 >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3-20 来源:互联网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集锦3篇。

可能你对如何写作品名观后感而感到棘手?我们观看电影时会领悟许多,感悟许多,每次看完一部作品都有许多话想要说出来。 通过观看,我们可以尝试写出一份观后感,观后感应该是有感而发,言由心生,下面的内容主题为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为你整理的,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1

在众多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闪闪的红星》。而“想要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闪闪的红星》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话。

《闪闪的红星》给我们讲述了潘冬子的爸爸去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临走前他给潘冬子一棵闪闪的红星当纪念,后来,冬子的妈妈为了保护解放军被地主胡汉三活活的烧死在了一间茅草屋里,于是要为妈妈报仇就当上了红军,在与敌人战斗时,冬子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在大叔和宋大爹的帮助下潘冬子终于杀死了地主胡汉三,又在第二年的春天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我感触很深,有两点:一是感动于潘冬子的智慧。勇敢。不怕牺牲的信念。他敢于和敌人作斗争,在敌人的强力威胁下,他没有退缩,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争取革命的胜利,当胡汉三为了阻止红军吃上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盐,封锁了上山的路 冬子竟把盐粘在衣服里,带上了山,如果被敌人发现他将有丢掉生命的可能,这么做他简直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二是感动于吴大叔的那一句话:“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啊,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喝,我们却不懂得好好珍惜一下,这愉快的生活都是那些老革命家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呀,如果之前你等。我等。他也等,只靠运气,不去努力,那我们的祖国何时才能强大呢?

虽然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明显的好了,科技也发达了,但是我们的希望还是需要我们来努力奋斗的。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2

电影《闪闪的红星》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们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工作、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它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着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颗启明星。

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 篇3

爱国,顾名思义就是爱一个国家。爱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真挚永恒的情感。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贯穿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中,爱国之心,飘扬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色电影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红色电影观后感1

《举起手来》令人百看不厌。我是在高城和同学们一起观看的,这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题材的战争喜剧电影,故事的缘起是由保护国宝——一尊金身佛像开始的,讲述了中国农民和一队鬼子兵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周旋战斗。精彩的每一幕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难以平复。

最扣人心弦的一刻:日本鬼子搜不到金佛,企图将出村的唯一路线——石桥炸毁,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鬼子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看到这里我心里多希望有一桶水能够把它扑灭呀,正在我心惊胆战的时候,村民的驴撒了一泡尿把导火线扑灭了,驴“嗷嗷”了几声就好像在说:“哈哈!灭了,灭了,日本鬼子输了,输了!我赢了!!”我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最后终于安全地将国宝运送出日本鬼子侵占的石桥村。片尾,看到只有少数日本兵疲惫地走上山头,看着天空的日落发呆。远处传来一句有力的话:“举起手来”。日本兵被吓的都举起了手,同学们都鼓起掌来,我也拍起手叫好。

影片看完了,可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这些爱国者的行为所感动。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让战争远离人类;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再受人欺负。与以前的日子相比,我现在幸福多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并且也要做一个能吃苦、爱国的孩子,努力学习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建设祖国,使我的国家更加富强。

红色电影观后感2

《爱国少年》是选自《爱的教育》的一篇每月故事。本文讲的是一位少年的父母把少年卖给了一个戏班子,他在那里过着非人的生活。后来,少年从那儿逃到了领事馆。领事把少年免费安排在轮船的二等舱,一些旅客给少年一些钱,然后旅客们谈论意大利,侮辱了少年的祖国。

于是,少年拿钱币砸向他们。文中的那个少年家境困难,需要钱。他接受了别人的施舍,甚至可以接受人格上的'侮辱,但如果侮辱他的祖国,他就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愤怒。我受到的启发是:祖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是神圣的,来不得任何玷污。我很佩服这位少年,他捍卫了他的祖国的尊严。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不但不保护祖国的尊严,而且侮辱别的国家。就像有些人把我们国家地图撕得粉碎。更可恶的是有些人把我们国家的国旗随地乱丢!如果我听到有些外国人在侮辱我的祖国,我一定很生气,会走过去跟他们争辩。

红色电影观后感3

在众多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闪闪的红星》。而“想要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闪闪的红星》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话。

《闪闪的红星》给我们讲述了潘冬子的爸爸去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临走前他给潘冬子一棵闪闪的红星当纪念,后来,冬子的妈妈为了保护解放军被地主胡汉三活活的烧死在了一间茅草屋里,于是要为妈妈报仇就当上了红军,在与敌人战斗时,冬子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在大叔和宋大爹的帮助下潘冬子终于杀死了地主胡汉三,又在第二年的春天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看完了这部电影后,我感触很深,有两点:一是感动于潘冬子的智慧。勇敢。不怕牺牲的信念。他敢于和敌人作斗争,在敌人的强力威胁下,他没有退缩,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争取革命的胜利,当胡汉三为了阻止红军吃上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盐,封锁了上山的路 冬子竟把盐粘在衣服里,带上了山,如果被敌人发现他将有丢掉生命的可能,这么做他简直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了,二是感动于吴大叔的那一句话:“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啊,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喝,我们却不懂得好好珍惜一下,这愉快的生活都是那些老革命家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呀,如果之前你等。我等。他也等,只靠运气,不去努力,那我们的祖国何时才能强大呢?

虽然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明显的好了,科技也发达了,但是我们的希望还是需要我们来努力奋斗的。

红色电影观后感4

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和老师一起来电影院,观看了一场关于抗日战 争时代的故事,名叫《举起手来》。

影片讲的是:两位大学生为了保护那个小本子,因为那里面写满了日本的罪行,两位大学生为了躲避日本人,不让日本人发现,他们想尽了办法来对付日本人,最终消灭了敌人,迫使日本鬼子投降的故事。

最精彩的还是为了保护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国宝——金佛,八路军、儿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安全地将国宝运送出日本鬼子侵占的石桥村。片末,看到只有少数日本兵疲惫地走上山头,看着天空的日落发呆。远处传来一句有力的话: “举起手来”。日本兵被吓的`都举起了手,同学们都撑起掌来,我也拍起手叫好。

影片看完了,可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这些爱国者的行为所感动,我想:我们现在拥有这美好的生活,是许多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所换回来的,而我呢?只知道吃穿玩乐,认为自己生活不如别人,和别人比这比那。现在我明白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努力学习,用我们丰富的知识来回报祖,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

我一定能做到的,相信我吧!

红色电影观后感5

妈妈从网上下载了一部爱国主义轻喜剧。妈妈说,这部电影十分有趣,她很喜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国宝——金佛,八路军、爱国村民和机灵的儿童团员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安全地将国宝运送出被日本鬼子侵占的石桥村,并消灭了占领石桥村的日本鬼子。

其中有一个片段另人开怀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图将出村的唯一路线——石桥炸掉,然后再在村里慢慢搜查。当日本兵点燃导火线,正在洋洋得意时,村民的驴却慢悠悠地走上石桥,不慌不忙地把导火线踩断,还张开嘴夸张地“大笑”起来。搞得日军再也笑不出来了。

在片尾,一位幸存的日本兵蹒跚着走上山头,看着落日发呆。突然,远处传来一句刚劲有力的话:“举起手来!”被吓呆了的日本兵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

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人民举手投降了吗?侵华日军对中国的“三光政策”就此终结;对中国人民残暴的蹂躏和践踏就此终结;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抗争中就此结束。中国人民终于可以不当亡国奴了。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感觉十分的畅快,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在这样的日子看这样的影片对我震动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让战争远离人类;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再受人欺负。拿破仑一世说过“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当他醒来时,他将震撼世界。”是啊,现在,21世纪,中国终于向世界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了!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2024最全观后感: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


一提起雷锋,大家都会想起雷锋那乐于助人的精神,像钉子一样的品格,可见雷锋早已被人们深深的记住。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雷锋》的观后感,你会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1

为配合语文第6课课文的学习,范老师要求同学们观看电影《雷锋》。周六晚上,妈妈在电脑上给我下载并和我一起观看了电影《雷锋》。电影是黑白片,一开始我不感兴趣,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妈妈的讲解,我被渐渐吸引了、感动了。

今天,看完了《雷锋》这部电影后,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雷锋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把平时俭省下来的积蓄寄给战友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这些事情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犹如一砖一石,构筑起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厦,高高地耸立在人民的心中。如今,人们还把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称为“活雷锋”。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新曲。抚顺发了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就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我还记得电影中雷锋叔叔在抚顺上寺水库抗洪救险的情景: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洪水肆虐,身体虚弱的雷锋,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他和战友们一起,顶着暴风雨,踩着过膝的稀泥,挥舞铁锨,猛力挖掘泄洪道。天很黑,一时找不到铁锨,他就用手挖,挖一块,甩一块……雷锋在这场战斗中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牵着思绪,我又想到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要学习雷锋的精神,我反思自己,我一定把雷锋的精神作为我行为的准则,做一个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2

团结友爱

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表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3

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大家最大的共同语言便是学习雷锋好榜样。20xx年春天,有三部有关雷锋的电影同时公映,其中胡家华主演的这部《青春雷锋》,讲了雷锋的爱和奉献,也将他彻底还原到活生生的人。雷锋是个普通人,他不过是做到了正常人应该面对社会的举动,然而在特殊社会氛围中,却被赋予了不同意义,从1960年代至今,他都是被误读着。

当整部电影看完之后却发现,如果说胡家华所演绎的雷锋与那种革命时代热火朝天的雷锋还有一些差距的话,那么他所演绎的雷锋的情感世界却超出了之前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的图解模式。将英雄从神坛还原到现实,在现实的世俗人生中展示英雄的不凡之处,这或许就是胡版雷锋的独特之处。

在平凡的年代里演绎雷锋的神奇故事,胡家华将原生态的雷锋呈现到观众的面前,他没有那些超人的事迹,却让我们更加体验到生命的坚韧,信念的可贵。影片《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成长经历,力求以生动鲜活的细节引导观众走进雷锋伟大的精神世界,呼唤更多的人在新时代践行、光大雷锋精神。

影片中雷锋的扮演者胡家华,作为一个演艺事业刚刚起步的新人,就在这部青春励志大片中扮演了“我们的好榜样”雷锋,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具有这个驾驭能力。更何况,要拍好雷锋题材的电影非常难,雷锋作为时代典型,每个人都很熟悉,每个人心目中的雷锋形象却又各不相同,所以怎样去艺术地表现雷锋难度非常大。但事实证明导演的选择是正确的,胡家华以其过人的悟性和过硬的演技对雷锋的形象进行了重新发掘、创新表达,其表演不拘束,不造作,不温不火,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从而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些有肉、可以亲近而又永远澄澈、永远年轻、激奋人心的青春雷锋形象。许多观众不禁感慨:“我心目中的雷锋就应该是这样子的。”胡家华小小年纪即达到了以神驭形的艺术高度,看来其演绎前途不可限量。

有关“雷锋精神”的真实性与魅力的最有说服力的一个证据是极具勇气的道德实践家的“自证”。例如影片首次以光影的方式揭秘了雷锋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比如其青涩的“初恋”,一些凡人才会有的小缺点如性格有些毛躁。一直以来,我们看腻了那些模式化的英雄、偶像,开始质疑媒体宣传中无比完美的形象,于是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偶像要么坍塌、要么被打破的时代。影片揭示的这些雷锋的小“瑕疵”,突破了很多观众对雷锋的呆板的标签化认识,这不但无损其光辉与伟大,反而让从神坛上走下来的雷锋身上闪烁着更多的人性光辉,其形象也就更加自然、真实、可爱、亲切,也更加令人感动,从而召唤更多的人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在一个破坏偶像的时代,雷锋及其精神反而得到了重生,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又极富启发意义的现象。

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4

下午我们全校观看了《雷锋》的电影。我们很高兴,又能学习到革命先辈的精神了。电影主要讲了雷锋最为突出的五件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事情。片中开始雷锋还不知到要为人民利益服务。

后来是听了指导员的话就有了这个念头了,而且并送给了一套,后来他就知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后来他就不断的为人民做好事,比如:牺牲假日休息时间到工地来搬运砖块;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钱给灾区;帮小学生一起植树等等。但雷锋不留下姓名,就这样留下了许多动人地光辉事迹。我看完感动地都快流泪了。

这也告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血肉"粘"成的!所以用来告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雷锋叔叔那种助人为乐、节约的好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星期天,雷锋叔叔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叔叔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叔叔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叔叔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是多么节约啊!

雷锋叔叔最后因公殉职了,但他的精神是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雷锋叔叔和一些无名英雄一样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在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而牺牲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将来好为祖国做巨大的贡献!

雷锋最老一部电影观后感5

电影《青春雷锋》告诉我:生命的长度无法增加,但生命的宽度,却能够用“青春”无限拓展……

我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我看过《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但“雷锋叔叔”在我心里,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是电影《青春雷锋》,告诉我一个真实的雷锋,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爱笑、爱美还有点爱哭的雷锋,一个用有限的生命,书写着最动人的青春故事的雷锋。

青春是什么雷锋叔叔告诉我:青春是无私地奉献,无悔地付出。

雷锋个子小,干活却很勤快,为了保护厂里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他拿出自我的棉被盖在了上头;为了帮忙生活困难的战友,他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积蓄都寄给了战友的家里,自我的袜子却补了再补,最终成了一双厚厚的“靴子”;雷锋来到炼钢厂,被分配开大型推土机,他个子小,推土机大,坐着看不到机器工作的情景。于是,雷锋就半蹲着完成操作,经常累得精疲力竭。即使这样,在操作比赛中,他仍然拔得头筹!

青春是什么雷锋叔叔告诉我:青春也有酸甜苦辣,爱笑,爱美,有时还爱哭鼻子。

雷锋异常爱笑,每次他帮忙别人以后,都会喜笑颜开;当雷锋得知自我体检不合格时,哭着去找首长,期望能得到参军的机会;雷锋参军以后,很激动地与他的好朋友乔安山一齐去剧院跳过舞。他和舞伴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动作配合得十分协调、融洽……

青春是什么雷锋叔叔告诉我:青春是勤俭节俭,拒绝浪费。

一天,雷锋的拖拉机坏了。他和工友把工具箱里的螺丝钉试了又试,没有一个适宜。这时,雷锋想起县长曾送给他一颗在路边捡到的螺丝钉,赶紧拿出来,安在拖拉机上。真巧,螺丝钉正好能安上。雷锋高兴极了,急忙用螺丝刀把它拧紧……一次一天

雷锋叔叔的青春,因“奉献”而动人,因“纯朴”而动人,因“节俭”而动人。如何像雷锋叔叔那样,写好我们的青春故事,从《青春雷锋》的电影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雷锋电影个人感悟

电影观后感: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


《中国机长》证明的这一点,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看到了民航业对于规范操作的展示,我们也从机长原型人物中听到了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规范的敬畏。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1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名字叫《中国机长》。这部影片讲的是一名叫刘传健的中国机长,在飞机挡风板玻璃突然爆裂,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40度,前有雷云挡路,下有高峰林立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专业以及沉着冷静,加上团队成员的担当,冒险穿过雷云间隙,把119名乘客安全地从高空故障飞机上带回了地面的故事。

机长是主角,技术过硬、胆识过人,能人所不能;副机长是配角,虽刚上任时略有不够重视,但过程中执行到位,遇事也能在受伤的情况下,快速恢复冷静,全力协助,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影片中,飞机乘客们也转变明显。登机前各种开心、兴奋;碰到事故时紧张不安、惊慌失措;在长时间颠簸过程中,逐渐变得焦躁甚至情绪失控;经机组人员安抚,才恢复平静,配合;最后成功着陆时对机长的感激。

机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遇事不慌乱,全力配合机长,稳住乘客,指挥乘客保护自己并配合,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这是一部励志影片,取题目为《中国机长》,不仅仅是因为影片是以机长为第一主角创作的,还因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机长一样,拥有责任心,在困难时不仅想着自己的小家,还想着我们的大家——中国。

最后有一小段让我印象深刻,机长对副机长说:“你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机长!”副机长也会心一笑。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次经历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宝贵经验教训!

电影中人们经历过这次事故,心态都有所转变。我在观看后的想法是,人只有经历过生死大事,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冷静应对困难,努力奋斗,直至成功!

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2

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中国机长》。而在我看之前,一直疑惑它到底讲了中国机长的什么呢?是事件,还是专门讲品质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去看了这场电影。但是,在最后却很让我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重庆到拉萨的航班,途中发生的事情。此事件是由20xx年5月14日重庆航班事件改编而成。所以比较真实。

这天清晨,这次航班的几个机组人员聚集在了一起。因为拉萨是高高原地区,所以经常遇上气流。飞机可能有颠簸风险,机长刘长建为此做足了准备。机组一行来到了飞机上,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

飞机很快起飞了,但是没多久,飞机就开始强烈颠簸,机长一顿操作,又向上级请示高度,飞机才又平稳了下来。接着机长就开始和副驾驶聊起天来,突然就聊到了他六岁的女儿,今天要过生日。而且还答应过她,下班之后就来参加生日会。突然“咔嚓”一声,头挡风玻璃突然裂了两条缝。机长急忙摸了一下裂缝,发现根本没有受力点。正疑惑时,挡风玻璃,突然又开始裂缝,直到右挡风玻璃脱落。右边的副驾驶成员,直接被卡在了外面。当时,驾驶室只有他们两个人。而另一个机长正在客舱内。机舱突然开始摇晃,乘务员们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但还是安抚乘客。不久,因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而现在又处于危险的时期,全机人带上了紧急面罩。所有乘客都极度紧张,场面一片混乱,甚至有的乘客情绪失控。

因为与总部失去联系,指挥部的人无法给机长指导路线。他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机长的选择。没想到,机长凭借着他的努力,找到了一条云里的路。虽然过程艰辛,但他们成功的出来了。指挥部重新出现了3u8633的身影。但是,他还面临着一个问题。现在如果要迫降,严重超载。成都机场塔台立马把,跑道给让出来。飞机成功降落,可是刹车却失灵了。再在跑道上冲下去,就要撞到前方的市区了。在这紧急关头,副驾驶猛按刹车,飞机终于安全停稳。车上乘客119人,没有一个受伤。但是有两位机组成员受了轻伤。这128人,可谓真是死里逃生。

我非常佩服这位和死神战斗的英雄。很开心,这位中国机长,在我心中树立了伟大的形象。这部影片向我们表达了中国机长是多么伟大!敬畏生命!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

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3

今天10月6日,我和爸爸一起去观看了影片《中国机长》。

电影讲述的是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是从重庆至拉萨的航程中的遭遇。

但在成都上空飞机遭遇强气流,机长发现挡风玻璃开裂,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机长立刻下令向地面申请下降高度。他话音刚落,副机长前侧的挡风玻璃爆裂,瞬间副机长的半个身子已露在外面。随之而来的是狂风,仪表盘损坏,缺氧以及零下四十度低温。在下降时,因为气流导致飞机颠簸,乘客的情绪因此而激动,这时乘务长挺身而出告诉大家:“请相信我们,我们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训练,这也是我们这些人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她那沉着的声音和冷静的分析震撼了乘客们,大家都平静下来了。

因无法继续飞至拉萨要在成都迫降,但是在返回成都的路上又遇到了极端天气,闪电、风、雨吼叫着,冰雹拍打着机身。在这时,机长冷静的发现在云层中发现了一条裂缝,这是他们安全返航的唯一机会,机长毫不犹疑加速冲进了云海,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冲出云层,在地面人员的引导下,机长把飞机最终安全降落在成都机场。在乘客下飞机后久久不愿离开,他们一定要当面向机长表示感谢。

这部电影令我大为感动,特别是机组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是没有他们,飞机是不可能安全降落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习机组人员的这种精神,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要思考。同时也要感谢中国的导演,在祖国70周岁生日时,把这震惊中外的英雄事件改编成电影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4

影片《中国机长》因改编自真实事件,已经在不少影迷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让人期待该片上映后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中国机长》讲述的是去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机组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险情,他们临危不乱、果断采取应对之策,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对于为国履职、为民服务的年轻干部而言,亦可从《中国机长》身上汲取经验启示,在力促自身发展的“航线”上稳步前行。

精准确定,以细致的观察力“领航”。3U8633航班面临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座舱释压的突发情景,当时天气恶劣,飞机几近陷入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搅拌器”中,机长刘长健依然能够稳定心神,以细致的观察力,在生死关头果断作出应对之策,硬是在云层中间的狭窄地带闯出一线“生机”,也实现了“将全体乘客安全送回家”的诺言。年轻干部在处理和应对岗位上的复杂事务、在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也需要同中国机长一样,镇定心神、善于观察,方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项,及时处理各类问题。

遵规守纪,以规定的践行者“固本”。在突遇险情之前,从3U8633航班的副驾驶徐奕辰身上,多少能够看到时下年轻人言行稍显“浮夸”的影子。然而,在进入飞机驾驶舱之后,他就“秒”变“严肃脸”,完成起飞的“规定动作”时可谓一气呵成、十分干练,对事关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都烂熟于心,可见私下里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虽然琐碎而忙碌,但也不能忽视对一些规章制度的及时学习和深入掌握,不做虚头巴脑的“花架子”,而要不断夯实“基本功”,如此方能在从事岗位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

从容不迫,以镇定的心理素质“立足”。3U8633作为高原航班,本身就“暗流汹涌”、问题丛生,由于高原地区气象不定、情景复杂,且飞机置身于万米高空之上处于完全“孤立无援”的状态,一旦发生险情,就需要靠机长自身的掌控决策和全体机组人员的从容应对。在3U8633机组上,我们感受到了一股从容而向上的力量:机长刘长健本人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以“泰山压于顶而不改色”的心态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机组乘务员以真情打动人心、安抚慰藉焦虑不安的乘客们,不让局势失控,方能让大家一同安然渡过危机。年轻干部在岗位上也要锻炼自我、磨练自身的好心态,以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在岗位上立足,即便遇到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做到统筹“一盘棋”,走好每一步。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年轻干部也应有“中国机长”的范儿,做到精准确定,以细致的观察力“领航”,遵规守纪,以规定的践行者“固本”,从容不迫,以镇定的心理素质“立足”,在岗位上用心用情、尽职履责,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为自身的成长之路规划出一道最亮丽的“航线”。

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5

电影《中国机长》所展现的,就是中国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工作日常。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中国民航人才是《中国机长》的主角!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被四川航空英雄机组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以刘传健机长为代表的川航英雄机组人员在驾驶舱风挡玻璃脱落、座舱释压、飞行管理组件失效的紧急情景下,采用手动操作,在低温失压的环境中,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民航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的把飞机迫降在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是一次航空史上的奇迹,而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习近平同志说过,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反思了我从参公到此刻的工作表现,感到深深的羞愧。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的党章党规不够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学习流于表面不够深入,党性觉悟不足。身为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上不进取主动干工作,得过且过,对工作不上心、不认真、敷衍了事,工作效率底下出错率高。比较川航英雄机组,自我的每一项工作都没有做好。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决定以川航英雄机组为榜样,学习他们忠诚担当、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进取参加支部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熟记党章党规,严守共产党员的政治红线,做合格党员。在工作上,进取主动工作,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干好每一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成为一名优秀国家公务员。为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迈进小康生活添砖加瓦。

一部有意义的电影观后感作文

一部好剧《开端》观后感 【必备】


《开端》作为无限流类型的电视剧,很有特色,不知道你在看吗?电视剧《开端》中的一个价值观就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活出不平凡。你在看完《开端》之后有没有什么想写的感悟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部好剧《开端》观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部好剧《开端》观后感(篇一)

剧情精彩当然是一大因素啦,但对我们来说,糖,永远是比剧情更吸引人的存在。

白敬亭演的肖鹤云,一个游戏架构员,因为被李诗情拉下车,成功过躲开公交车爆炸,让肖鹤云成功躲开公交车爆炸的同时,也“被迫”和李诗情卷入“死而复生”的循环里。

一开始,面对这一切,他很难说是乐意的。被警察询问时,不耐烦,一度不信任李诗情。

为了让自己不再进局子,和李当街吵架。

但在一次次循环里,他慢慢变了。已经下意识地把对方肩膀当成了枕头,假装情侣时,就连在车厢几步路的距离,也要牵手~

当看到有陌生男性接触李诗情时,这是肖鹤云的本能动作李诗情也并非没有感知,紧张时她抓住的,是肖鹤云的衣脚。更直接变成了大醋缸子。

当李诗情兴奋地拉上他要去找新队友,对面:你那么高兴干嘛?(那你又为啥不高兴呢?)

聊起新队友时,李诗情,兴致勃勃,他,哎呀,听不下去了。

李,继续滔滔不绝,他则开始...一嫌弃新队友身体不好,(我只想我们俩人)

当李诗情夸新队友战斗力强时,又变身柠檬精。(我拒绝他加入哈)

在新队友身上挑不出毛病了,于是转头想否认他也进入循环的事实。问题提了一大堆,简单就一句话,他不能插在我俩之间!

玩归玩闹归闹,但在危机面前,他永远冲在她面前。用自己身体拦住杀人犯,让李诗情快走,

自己都有生命危险了,却还在为李诗情呼救。

以及在爆炸的一瞬间,他不是保护自己,是第一时间捂住了李诗情的眼睛。

爱意,可能会因为语言隐藏,但动作不会说谎。

一部好剧《开端》观后感(篇二)

《开端》开播了,说这是2022年影视剧开年第一“炸”,应该没人反驳吧?

无论是播放量还是热度值,各方数据都在不断攀升,即使该剧只播了八集,但还是得承认,《开端》火了!

电视剧《开端》改编自同名小说,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悬疑剧,虽然只有15集,但剧情紧凑推理过程十分烧脑,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关键性信息。

其实,看了前八集之后,凶手已经呼之欲出了。凶手是坐在右边靠窗位置的中年女人,炸弹在她脚底下红色袋子装着的高压锅里面。

但是在肖鹤云和李诗情控制住了女人之后,炸弹还能引爆,那说明凶手不止她一人,还有帮凶。

剧集还没有播出来,小七就不明说帮凶是谁,但剧中有提到李诗情的排除法,其实帮凶身份已经很明显,那么动机是什么,又是如何策划爆炸的呢?

我看了原著,在不剧透的情况下,为大家提供几条关键性线索,希望对大家看剧解题能有所帮助。

1、固定爆炸时间点:13:42(原著中是13:45)

在李诗情和肖鹤云都循环的时候,两人曾经将每一次循环醒来时间和爆炸时间做了一次梳理。

两人得出的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无论哪种情况下,车子都会在13:42爆炸。也就是说这是爆炸的时间点,那么这个时间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2、两种爆炸方式:车祸和引爆

通过十多次循环,大致已经知道,公交车会发生意外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车祸撞到了装满燃气的运输车,一个是引爆车上的炸弹。

如果车祸是突发事件,因为这个是事先没有预料到,后面也可以避免的。那么想想,连续4年无车祸还拾金不昧的司机,为什么那一天会心不在焉?

还有,车祸的爆炸原因到底是公交车撞击油罐车导致的爆炸,还是在车子发生激烈撞击的时候,高压锅内的炸弹掉了出来,从而爆炸?

3、两个爆炸的地点:十字路口和桥上

前面已经分析出,只要公交车在路途中耽误时间,就会发生车祸。但车祸是意外,不在凶手的预算之内,而车祸地点是在十字路口,所以十字路口并不是凶手的理想地点。

所以,凶手的理想爆炸地点是桥上,好几次循环都是一行人顺利通过十字路口,但是在桥上的时候爆炸。

在肖鹤云和李诗情第一次成功拿下炸弹,并且要走的时候,车也是停在了桥上,这说明什么?说明凶手的理想爆炸地点是桥上,那么为什么是桥上呢?

4、为什么女主会进入循环?

不知道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那就是为什么女主李诗情会进入循环?人物设定中,李诗情是一名大学生,背景简单,坐上45路车也是临时要去市区买书。

车上的人性格迥异,来自不同的行业,年龄也不一样,为什么偏偏是大学生李诗情进入循环呢?这会不会是一种暗示?

5、关键词:色狼

在知道进入循环之后,李诗情尝试过很多种方式下车,但都无济于事。唯一让她成功下车的方式是说车上有色狼,这个时候哪怕是违规停车,司机都让她下车,甚至同意让她把人带下车。

那是不是“色狼”也是关键点,是凶手的动机之一呢?

要知道,45路车是郊区到市区的主要公交车,坐车上的大多数都是大学生和高新区的白领,这趟车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呢?

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线索,希望在看剧的时候可以帮助到大家,不会错过精彩细节和关键线索。

一部好剧《开端》观后感(篇三)

《开端》是虚拟与现实参半的剧,看过原著独特的风格传达出的是弥补悲剧的正能量和美好,有人物的成长和现实的反思,看了剧感觉挺放心的。

阵容强大,配比均衡,青年演员,戏骨实力派,要啥有啥!对于一部优质悬疑剧来说,演员往往都是次要条件,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为讲好故事铺垫塑造角色,为营造悬疑感,提供助力。而故事剧情才是首要条件,是优质悬疑剧的根基。

《开端》的故事内核就具备了优质悬疑剧的一切要素。

故事的开端是一起车祸,一辆行驶中的公交车和一辆油罐车相撞。公交车和油罐车被烧得面目全非,现场一片狼藉。本以为车上人员全部遇难,未曾想却有两个人“死而复生”,活了下来。这两个人,一个是普通程序员肖鹤云(白敬亭饰),一个是在校大学生李诗情(赵今麦饰)。

一次次的死亡考验,并没有让两个人萎靡不振,失去信心。反而,激发了两个人求生的欲望,他们在循环里不断寻找线索,寻找真相。且不断成长,两个人的心智都愈发坚毅和坚强。最终,两个人终于在一切的开端,发现了真相,阻止了悲剧的发生。

一部好剧《开端》观后感(篇四)

这部剧可谓是期盼良久啊,都知道这是一部无限流小说改编,可是充满了期待,目前圈内无限流小说改编还处于蓝海时代,所以《开端》的播出可以说是有相当多的人都在盯着,盯着他们的演技,这部剧的质量,还有这部剧的评论,评分,数据,以便于做参考。

白敬亭出演男主肖鹤云,一名普通程序员,因被卷入公交车爆炸循环中,与李诗情一起寻找真相解救公交车上的人。看着他戴上眼睛,双眼专注的盯着电脑的那一刻,确实是有些程序员的感觉了。

回顾白敬亭一路出道以来的历史,好像他总是勇于尝试新的内容。《匆匆那年》的乔燃是他第一次尝试青春校园剧,而就是那一次,让所有人都爱上了这个纯白的少年;时隔多年,他首次尝试别具一格的古装剧,陈坤和倪妮出演的《天盛长歌》收视率确实不咋样,但顾南衣被风吹起斗篷那一刻的侧脸却被所有人都记住了,绝艳倾城,诚然如此;这一次他又打破大家的认知,出演无限流小说影视化的《开端》,以一名程序员的身份,期待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赵今麦出演女主李诗情,在校大学生,发现自己乘坐的公交车陷入循环中,为了自救和救人与肖鹤云共同寻找真相解救众人。

以前看赵今麦的剧,总觉得她还小,所以她出演的爱情剧,总觉得不伦不类的,但是在看到李诗情的时候,感觉她长大了。抬头的那一刻,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微微轻抬下巴的手在这一刻好像也充满了诱惑,忽然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一部想象夸张的电影 ——评电影《百变马丁》


颜婧琳
《百变马丁》是一部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动画电影,主人公是一个可爱的孩子——马丁。
马丁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他会变成不同的一些人物,每次他变身了以后,总会发生一些惊险刺激的事,而他的朋友和他每次都一起战胜困难,他们每天都十分快乐。
一天早上,马丁变成了一个魔法师,因为他不喜欢,也不想拥有魔法,他拒绝了魔法师的邀请,可法师把他关了起来,并说,只要你用法术帮助人们,你就可以通过考试。但如果你不会咒语,你可以叫我。你如果救了我三次,考试失败,你会变成一只虫子。于是他和同学们又开始考试。
我认为这里,导演并没有很好地安排动画,反而这个故事运用的想象手法过多,让人么觉得过于夸张,不合乎生活,太虚假了。
还有一次,马丁变成了一位超人,他拥有了神力,不但能飞,而且他力大无穷。马丁帮助了许多人:帮赶飞机的人追上了飞机,让要迟到的人赶上了课堂。
这部动画电影,主要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一个顽皮孩子对过上充满刺激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们对未来高科技生活的追求。
这是一部想象夸张奇特的儿童动画片!

向你推荐一部电影《忠犬八公》


向你推荐一部电影

徐熙婷

虽然,这部电影我一年前才看过,但只要现在一回想起来,印象仍是那么深,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让我有比此更深的印象。这部电影名叫《忠犬八公》,是由真事改编的。

这件事发生在美国。一个冬夜,一位老人收养了一只小狗,并叫它“小八”。每天,小八都会在火车站等老人。可有一天,老人在外地发病去世,回不来了。可是,小八却等到生命结束。这件事被当地的许多居民知道,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忠犬,为它建了一尊铜像,如今,那座铜像仍立在那儿。这部电影虽然是真事改编,却又让人百看不厌,情节曲折感人,没有人看过后不喜欢。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情节是:在老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一位老人生前的熟人来到火车站,笑着对小八说:“你的主人,回不来了。”小八好像听懂了,眼神里掠过一丝紧张。老人的熟人又说:“不过,如果小八要等,就继续等吧!”小八听了这句话,眼神变得有些亮,眼光中尽是坚定。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我被小八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我惭愧自己没有这样坚定的精神。

这就是我向你推荐的电影《忠犬八公》,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部电影。


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 ——评电影《流浪地球》


田文一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在未来地球原理太阳系,进入地下城生活。刘启带着他的妹妹偷偷离开地下城。因为刘启违法交通规则进了拘留所。又因为刘启的一拳打在墙上,造成了拘留所塌陷,影响到了发射器,而后木星要撞击地球了,刘启和一行人通过自己和他爸爸的协作,成功让撞击模型的冲击力反冲,让地球远离木星。
影片是由刘慈欣编剧、郭帆导演的。电影的开头先回忆了主人公小时候,然后又回到现在,尔后又引出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在最后,地球又开始了几百年的流浪计划,让我们又在后面的情节中展开了幻想和期待。
这部电影的某一些场景采用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非常深刻地刻画出了主人公刘启和他妹妹的心理。比如他们在上海的金贸大厦,刘启的爷爷为了提前让队伍早点到达目的地,牺牲自己时,刘启和他妹妹非常悲痛。
电影就是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刘启和他妹妹失去爷爷时,那种悲痛伤心、绝望的情感。这个场景令人十分感动,唏嘘不已。
我认为这一部科幻片,是我国有史以来做的最成功的科幻片,他的科幻的程度既达到了科幻片应有的效果,又不是太过于夸张。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科幻、高科技的风格。但是这部电影的内在,又有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感情在这部电影中,是一部令人意味深长的科幻电影。

被一部电影感动——记韩国电影《鸣梁海战》


被一部电影感动——记韩国电影《鸣梁海战》
文/潘慧莹

被一部电影感动,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但是,今天,我被《鸣梁海战》——一部韩国爱国电影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导演出色的编排,戏剧矛盾冲突集中,层次分明,因为演员出色的演出,演员与角色无论在年龄上、气质上还是心理的理解上都是高度吻合的,也因为共同的国仇家恨——南京大屠杀77年纪念,国家公祭日未久,正如李舜臣在影片结尾说的一句话:如此深仇大恨,如何是好!
这部电影确实让人热血沸腾、民族豪情陡升,给和平的子孙们以难以忘却的纪念。就像海战结束后,船舱里的船工们说,我们的子孙能知道我们曾经吃了这么多苦吗?
另一个不知姓名的人说,要是不知道,那才是狗娘养的。
是啊,忘记屠杀的历史,等于第二次被屠杀。
此片确实如广告所言,全程无尿点,节奏紧凑,舒缓相间,福祸转换,充满哲理,让人与影片中人同歌同哭,如此精妙,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当然,更多的是对爱国情感的渲染,堪称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结合!我们国家也有这样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还有更多不屈不挠的爱国故事,例如甲午海战、鸦片战争之类,编排精彩的话,未必不如它啊!
但是,这部电影究竟是如何把一场不可能打胜的战斗编排得合理,如何把一场以少胜多、起死回生、救国民于水火的传奇战役拍摄得既惊心动魄,又合情合理呢?
我也是看了三遍以上,才于激愤的心情外有点理性的思考,或者说,才刚刚看懂。
第一遍看完后纯粹是感动,回去补习了一下历史背景知识,第二遍搞懂了人物关系,第三遍才能感受这场战斗两次大场面、两次个人特写的舒缓相间的节奏,这两段高潮、两起两伏的故事编排支撑起了整部影片的合理性。我想,本文大概算是戏剧艺术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一次解读吧。
《鸣梁海战》讲述的是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12艘军舰,击败了数十倍于(三百三十多艘)自己的日军水师的传奇故事。更传奇的是,电影着力表现的是主舰,也就是指挥舰以一敌百的传奇。这从人的常识来看,基本是不可能的,且看戏剧艺术如何塑造。
电影海报上写的是:非死即生。绝命一战勇者胜!三十六计: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龟船突现,所向无敌!三十六计之诱敌深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借天时,仗地利,漩涡之海必是倭寇葬身之地。三十六计之乘胜追击。
《鸣梁海战》胜利的理论指导是我们中国的《三十六计兵法》,指导“鸣梁大捷”取胜的“必生即死,必死即生”,颇有中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气,这就是中国“否极泰来”,从一个极端转化为另一个极端的哲学。
这些在《鸣梁海战》的海报中进行了表现集中的展示。“三十六计之连环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公元1597,倭寇大举来犯,李舜臣计出连环,立不世奇功,创海战神迹。——可谓是对“鸣梁大捷”一役的最好概括,“三十六计之擒贼擒王”:为将者,军心之所系,擒而杀之,一战功成!万军中,李舜臣刀斩倭首,撼敌军心!三十六计之出奇制胜: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龟船突现,所向无敌!
三十六计之擒贼擒王:为将者,军心之所系,擒而杀之,一战功成!万军中,李舜臣刀斩倭首,撼敌军心!
三十六计之乘胜追击:犯我家园者,虽远必诛!得胜之际,李舜臣宜将剩勇追穷寇,群倭溃散。
三十六计之破釜沉舟:夫战,勇气也!大敌当前,众寡悬殊,绝境何以求胜?惟置诸死地而后生!
三十六计之诱敌深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借天时,仗地利,漩涡之海即是倭寇葬身之地!
三十六计之连环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公元1597,倭寇大举来犯,李舜臣计出连环,立不世奇功,创海战神迹。
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爱国传奇故事。
电影一开场,是李舜臣被严刑拷打、遍体鳞伤、风烛残年,胸口被烫了一个烙印,满头灰白的蓬发,一声惨叫。电影开篇即十分揪动人心。
电影的时代背景是这样的:1597年,丁酉年,日军出动14万兵力,水陆并进入侵朝鲜,准备借道朝鲜,攻打大明。
李舜臣的背景是这样的:在朝鲜水师几乎全军覆灭,闲山岛大本营被日军占领的情况下,李舜臣应强烈的舆论力量起复未久,临危受命三道水师统制使,人称统制公。
在我的心理期待中,李舜臣是一个民族大英雄,至少也应该是一个身材魁梧、身在壮年的人来演。可是,刚出场的李舜臣是一个老爷爷,百病缠身(因为日寇巧施反间计得逞,李舜臣被撤职、严刑拷打,致使朝鲜水师几乎全军覆灭)、头发花白,又满面慈祥,看上去就像是中国传统儒家的父母官,不说话的话,就是一张中国脸。
事后,我查了一下,演员崔岷植已经52岁了,鸣梁海战1957年,李舜臣出生于1545年,时年也是52岁,距离1598年12月16日露梁海大战阵亡还有一年。看来电影就是要表现悲壮啊!
情况十分危急,不对,应该说是十分悲壮,电影层层渲染:日军首领胁坂安治奇装异服,戴着牛魔王面具、画着黑色眼线、满面黑色杀气、神秘出场的来岛通总,被枪杀并悬首的李舜臣副官裴洪锡,老百姓的四散逃窜,到处渲染的日军残暴传说,内奸燃烧龟船、刺杀李舜臣,陆军大帅的冷漠和不支援,忠心耿耿的年轻将领一齐来劝谏——此战必败,万万不可战,逃兵也不断出现,抓回来的逃兵说的话也句句在理——一起并肩作战思念的兄弟们都死了,我今天埋了他们的尸首。我好怕!我想现在应该是轮到我了,我们都要像他们一样死去吗?
朝鲜内部恐战的矛盾更甚于日本内部妄图瓜分战利品的矛盾,主张不战而降的人从平民到军人,甚至上层领导人。我想,甚至是君王,也不相信此战会赢吧?恐惧的气息不说弥漫在当时的朝鲜,就是电影院里也遗忘了爆米花、咖啡。看上去,李舜臣是必败的,朝鲜是必亡的。此乃烘托手法,民族英雄屹立于这样的混乱背景中,英雄气概才能更好地得以彰显!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铁肩担道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一向是英雄的选择!
李舜臣力排众议,杀逃兵,明军纪,命人焚毁军队辎重给养仓库,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气概,号召部下与倭寇决一死战。此时,李舜臣分明不再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而是露出军人本色、将帅之决断。
儿子代观众问父亲李舜臣:为什么不就此隐退呢?这是个好机会,不是吗?告诉陛下,你身有重疾,已不堪重任。他想杀了你,你不寒心吗?我们只有十二条船,我们现在还能称自己是水师吗?就因为这场仗,我们连祖母都没有带回家。(李舜臣母亲新丧,此刻,他已抱着必死之心郑重拜别母亲灵位。)这些都是观众们想知道的。
李舜臣回答:为忠诚而战。将必从君,而君必从民。无民则国不在,无民亦无君。
这样的回答是苍白的,他没有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输了这场仗还能活吗?弱国的子民是没有生存保障的。用中国一首很好的诗来回答:《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哪,这就是奴隶! ””
这才是现实。
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同一回事。所以,有那么多仁人志士,手无寸铁,在正规军消极怠战的时候,老百姓小米加步枪,抱着“人民必胜,正义必胜,中国必胜”的信念,全民皆兵地掀起了抗战高潮,乃至胜利。当然,胜利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不过,收复的是正义和民族信念。真正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信念是千秋万代的事情!
两场战争真乃异曲同工啊!
继续转到电影上——形势并不会因一个人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恐惧还是弥漫在朝鲜上空,寡不敌众的常识大家都有,而且这个“寡”与“众”也太悬殊了。
深夜,李舜臣跟随老伯勘察地形:在鸣梁和珍岛碧波亭之间,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峡。这海峡既窄又浅,过半日水流就会转向,而且会变成强流,满潮时听起来就像百姓的呜咽……那里时常会有一个巨大的漩涡,两日之内就会有满潮出现——这就是鸣梁的得名。
李舜臣趁退潮时派人设置了铁索与木桩。
战前,儿子再次发问:父亲,您打算怎样利用恐惧呢?
李舜臣没有回答。他深深伏地拜别母亲灵位,久久未起,脸上的表情特写是凝重的,充满了深思熟虑之后的慷慨和坦然。之后,他用自己的行动答复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率先垂范,视死如归,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慷慨就义,舍生取义,置生死于度外,用自己的生命来激励将士们。
其实,他并没有把握。此战凶险,筹码是生命,在战争面前,生命是脆弱的,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重返故里,风险是极高的,但是,将帅不怕死的榜样示范作用效应也是无穷的!
我想,中国的抗日战争能胜利,也是同样的道理呀!
大战当前,激扬音乐四起,李舜臣身先士卒,亲率旗舰战船孤军迎战,电影院里弥漫着视死如归的凝重气氛。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百姓悲凉迁徙。
鸣梁海峡辰时,十二艘战船一字排开,阵型稳定,暂时还是压得住阵脚的。
“那里黑压压的一片是什么?”当那位带领李舜臣勘察地形的老伯惊呼,电影里已经显现出密密麻麻像大黄蜂一样的敌军敌舰阵营。你应该能想象的,电影嘛,擅长做出那种壮观的效果,从视觉上,从心理上,真的很震撼人心。
故事的结局是,你从电影的宣传上也能知道,一艘主舰对阵百艘敌舰,并且还胜利了。这也太神奇了!按照常理,就算把所有的炮弹都打光,就算所有的炮弹都瞄准,也不见得能打赢三百三十多艘敌舰啊!导演究竟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把不合理变成合理的呢?况且,这是战争,是性命交关的事情。且看电影艺术如何变不可能为合理!
第一战,李舜臣下令把锚放下,固定主舰,准备火铳,大炮铁球一阵乱轰,敌舰全体中弹,两两相撞,互相残杀,有如神助;第二梯队弓箭手马上补充,点燃火药的箭“嗖嗖”往前冲,射得敌舰纷纷着火爆炸,敌人屁滚尿流。敌舰第一营就此顺利OVER!看得人心大爽,此刻,电影的节奏是明快的,让人目不暇接。
一场恶战还在后面。
敌军贪婪之心不死,这么容易死也不是大和民族了。日军第二营毫不怜惜地冲破第一营残骸出击。
朝军副将汇报:将军,水流把船晃得厉害,火铳难以瞄准。
看来,鸣梁潮水将起。
熟悉当地水势的李舜臣命令砍断锚绳,顺流退向血岛。
连来岛通总都明白,水流在平时看来是温顺的,但是,当大潮涨起来的时候,漩涡也会变成武器,那时候,谁夺了血岛,谁抢占了有利地形,谁就赢了!
这就是中国哲学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在同一时空,天时对双方是一样的。
地利,真的,我刚看过钱塘江大潮,八月十五的大潮和平时的小潮不可同日而语,大自然的伟大我们不得不佩服,顺势而为是聪明人的选择,逆流而上的阻力不是凡人可当。
人和,双方对于战争都是同样恐惧的,朝鲜虽然占据着正义的舆论力量,但是战争是用实力说话的,哀兵必胜的神话真真是传奇中之传奇!电影的神奇就在这里,把不合理变为合理。
李舜臣此时手握的只有地利和哀兵,百姓的支持稍后电影会创造另一个神话。
回到电影镜头:船工誓死大呼:“用力划!不要让船撞上去(血岛礁石)!”他们用生命誓死撑住竹篙,才能不让主舰没有撞上血岛礁石。
背靠血岛,此乃此战的重要转折点。
敌军猛攻,敌军指挥官来岛通总咬牙切齿:“李舜臣,你完了!”挥手发起第二次猛攻。
朝鲜副将惊呼:“将军,我们必须升旗叫他们(十一艘副舰)过来,否则,我们撑不了多久!”情况是如此危急,四艘敌舰已经把指挥舰团团围住,残暴的敌人纷纷用铁锚钩住指挥舰,争先恐后地搭跳板,跳上甲板,野心勃勃地挥刀攻来!指挥舰的甲板被敌人的汽油弹烧着,一片火海,连和尚也上了战场,指挥官李舜臣都亲自走下指挥台,挥刀亲自肉搏,甲板上顿时哀声遍野、血肉模糊,呼吸声慢而惨重,气氛一时哀痛,电影的镜头是慢而模糊的,给人以同情的伤感。
敌人是如此残暴,而被侵略的人民实力又是如此悬殊。守战眼看不保,败局似乎已定。
李舜臣于危急中一面挥刀以拖延时间,一面马上命令副将将炮弹换成散弹,把甲板上的火铳全部搬到船舱里去,瞄准敌舰船舱猛轰。自己下令准备白刃战。
这么快就准备白刃战,说实话,作为观众的我,还是颇为震惊的。因为通常白刃战就意味着弹尽粮绝。
“轰隆”一声,散弹的反冲力把敌舰撞得四散后撤,正面的敌舰因反冲力巨大而沉没,其他三船也未能幸免。第二营的进攻又被瓦解了。
以上是第一波高潮。
画外音又想起儿子的话:父亲,您就是要这样利用恐惧吗?
李舜臣:如果你能将恐惧化为勇气,这勇气将战胜一切。
儿子:但是父亲,他们已经是惊弓之鸟,要怎样才能将他们的恐惧转化为勇气呢?
李舜臣:我要以身试险……
以身试险!说说容易,做做呢?谁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人之天性。但是,老将军于死人堆中爬起来,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恐惧化为勇气的奇迹。或者说,这根本不是奇迹,而是中国哲学中“知己知彼”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刻把握。
“主舰还活着!”众人的眼神中俱是惊惧,主舰的坚挺此时已经成为乱军中的信仰!
“杀光这些倭寇!”甲板上群情激奋,百姓们在岸上也纷纷丢下包裹,扛起锄头等农具冲向大海,恨不能飞向甲板也一起参与杀光倭寇的行动。这可真是杀红了眼了,全民皆兵,百姓也成了杀人的魔头。
终于背靠血岛,另外十一艘观望的副舰也被感染,纷纷赶上来集结成阵。
但是,还没来得及赶到,来岛通总也看懂了,他要在李舜臣完成部署之前全力冲击,一声令下,敌舰主舰孤军深入,全力冲刺,仿若象棋中的“帅”对“将”的贴身肉搏,精彩纷呈。他要以争取时间,马上结束战斗。
这可真是高手之间的对决,互相都看得懂彼此啊!
两个人物特写:一个是朝鲜副将在盾牌的掩护下升起召唤旗,集结阵型;一个是日军神枪手伺候,升旗手升一个打一个,百发百中。朝鲜副将中弹,李舜臣亲自包扎,召唤旗顺利上升成功!
朝鲜神箭手一箭射中神枪手眼睛,日神枪手一声哀嚎,在舰顶上痛苦打滚,一声痛呼,跌落大海。
这一幕特写是混战中难得的一点清净,节奏上却丝毫不舒缓。
十一艘副舰终于开足马力赶来(我总疑惑,即使没有召唤旗,他们也应该有自知之明要赶来的),李舜臣严厉谴责:“将军,你临阵脱逃,本应军法处置,现命你全力守住血岛,将功赎罪!”
镜头摇向大海夕阳深处一草船,摇摇晃晃、歪歪扭扭驶向李舜臣指挥舰,目标专一。摇船的人是朝鲜俘虏,遭日本监工鞭打,此时深深说明“人和”的重要性,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敌方俘虏来做,真真是大脑短路了。此工作相当于敢死队,朝鲜人民就是牺牲自己,也不会让这艘满载火药的“自杀之船”冲向他们爱戴的民族英雄,最终,火药船转向,冲向日军。天哪,这不就是“火烧赤壁”?
朝鲜俘虏和日本兵拼死抢夺摇橹和桨,同时含泪叮嘱妻子摇动红裙,暗示朝鲜水师不要靠近火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药船,临终时“做得好!真高兴能见你最后一面”的心灵独白催人泪下,真真是全体视死如归,这样的军队、这样的人民怎能侵略?怎能战胜?
所以,侵略战争可以占有的是土地,但是不能占有的是人心!
此刻,鸣梁滔起,形成巨大的漩涡。可以说,老天爷终于出面来帮助他们了。
漩涡越来越大,朝鲜指挥舰伤势惨重,还在修复,船工和士兵一起舀水,可说是弹尽粮绝,命悬一线。日主舰还在快速逼近,咄咄逼人。
漩涡越来越大,两船相遇,船头“轰”的一声翘起,两船互相快速撞击、旋转,用主舰去撞敌舰的同归于尽战略让人如坐云霄飞车般惊呼意外,这也太震撼人心了!场面一时风起云涌、形势突变,海面上浪涌船颠,杀声四起,此刻人人当得英雄,连和尚也手持利斧砍上了瘾。此刻,可说自卫,可说疯魔,来岛通总一声“李舜臣,我来了!”把人性之贪婪疯魔刻画到了极致。可惜,一声炮火轰得船颠,他站立不稳,先失了了锐气。虽然是艺术手法,我依然相信其中的合理性。
日军指挥台柱子断裂,大船陷入漩涡。日军副官惊呼:“我们必须请求支援!”
来岛通总聪明:“你还不明白吗?他们是不会来的!”(胁坂安治隔岸观火,人心不齐。此乃人性之又一深刻刻画之处。)
帅对帅的白刃战可谓电影中的精彩篇幅之一,来岛通总身中数箭不倒,顽强冲向李舜臣,李手起刀落,干脆利落,镜头一时停滞,来岛通总人头落地依然屹立数秒不倒,也堪称豪杰,让人不禁想到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当然,敌军的英勇是为了衬托正义之师的更加英勇!
至此,海面上风急浪大,水流突变,日舰全部卷入漩涡,主帅来岛通总个人英雄主义的灭亡宣告了战役的结束,提前结束。日方鸣金收兵,海面又重归宁静,一段传奇原来就是这样书写的。
“将军,恐怕我们的船撑不了多久了!”
风急浪高的海面上,主舰顺流而下,仿佛在激战中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此刻已筋疲力尽。就在快撞上礁石的那一刻,几十艘小渔船上演着惊世大逆转,百姓们纷纷用铁锚拉住大船,上演“人心齐,泰山移”的传奇。至此,那十一艘副舰还丝毫未动,结阵等待,保留着实力。海面上,一时风平浪静。
慢镜头扫过,和尚脸上的宁静,李舜臣脸上特有的冷静、庄严、坚毅,另外十一艘副舰的蓄势待发宛如油画,这些,日军无论是有心反扑还是犹豫再三都无回天之力了。
人心!人才!天时!地利!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原来是这样诠释的!
电影看完三遍,我还是有点惘然,依然还是搞不明白其中的合理性,看官,您搞明白了吗?只见一场十二艘战船借水势全力冲入大海,开炮欢送敌舰,使我想起了一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日军撤退。海面上还翻滚着残骸,显示着一场惊世恶战才刚结束不久。
两个小时的电影,一个小时的铺垫,50分钟的战争场面,有时激越,有时冷静,有时壮阔,有时又书写着人性……跌宕起伏,敲击着人们的心灵。
海面又恢复平静,就像从来未发生过战争一样。
船上回荡着播报战绩的声音——豪迈的杀死多少倭寇的战绩。
“这是芋头吗?能活着吃这个真好!”裴水使的儿子裴水凤递给李舜臣一个芋头。
是啊,活着,吃饱,哪怕是痛苦,能活着去感受也是多么珍贵!
这是经历过出生入死的人的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无论乱世能出多少英雄豪杰出世,和平却永远是老百姓祈盼的主旋律。没有人喜欢杀戮,却永远有人喜欢侵略;没有人喜欢流血牺牲,却永远有人喜欢无端占有。这世界的明争暗战啊,从来没有停止过。同样的,人心间的传奇故事,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父亲,你到底是怎样利用漩涡打败敌人的?这可是需要精准的时间!”儿子问。
李舜臣:“老天在帮我们!”
儿子:“真是这样吗?可它也给我们带来灾难。”
李舜臣:“嗯!这倒是!如果不是百姓赶来救我。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这段充满中国式哲理的对话出现在电影尾声,使我不禁回忆起李舜臣儿子第一次问到李舜臣恐惧何以能取胜的问题。李舜臣没有回答,只是叫儿子把饭碗里的饭吃光,不要浪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中国式君民鱼水情的哲理再一次出现在韩国电影中,还有那中日双方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书信、密探的中国书法交流,都不得不让观众感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影响之广。
远山如画,一些历史风流人物、一段历史风流传奇,是如此书写的!
你能猜到吗?
向生则死,向死则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精忠职守之人,有万夫莫当之勇,这难道就是中国围棋中的死活哲学吗?
思索再三,还是惘然!

观后感《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集锦3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部红色电影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