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 > 地图 >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2024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相关栏目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热门栏目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推荐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

(共 7745 篇)

  • 1、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500字

    不学礼,无以立

    ——读《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有感

    四年级的我,少说已读过几百篇的各类文章,但直到读过了《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我才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这本书共分家庭篇、学校篇、公共场所篇和交际篇四个部分,介绍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知道的80个基本礼仪常识。我们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学习,难免会对一些教材性的读物产生厌倦,所以这本书没有空洞的大道理、僵硬的体例和严肃的口吻,而是结合了我们的阅读兴趣,以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出简明、细致的礼仪要点,再以经实践检验过的行为提示,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是礼仪,使我们逐渐改变自身不良的礼貌行为。这样的写法,让抽象的文字变得更生动具体,让我们在寓教于乐的阅读过程中轻松地掌握这些知识。

    礼仪是人的一种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教养。一声得体的称呼、一个善意的微笑,看似微不足道,却很可能影响我们的交际效果。正如意大利社会公共学家皮利亚诺所说:“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被视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中的每一个细节,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一个难得可贵的完美形象。”

    礼仪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适当的礼仪修养是很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化解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或矛盾,有助于我们结交朋友,甚至还能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成功。那么做到这些难不难呢?不难,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慢慢养成习惯,随着时间的的积累,我们就一定能学会这些必要的礼仪规则。

    书将真理浓缩在一起,用点滴甘霖,给我们注入新鲜的活力。书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留给我们需要思考的也太多,太多。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读好书,好读书,让书籍为我们的身心洗礼!

  • 2、 《中国人最应知道的1000个文化常识》读后感作文
    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当一个能把智慧的结晶编著成书籍传授给人们的作家。自从在网上看到《中国人最应知道的1000个文化常识》这本书之后,我就更加确定了这个小小的中国梦。这本书将中国文明分为“传奇、事件、文化、艺术、魅力、文明、神秘、特色”八个部分,讲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知识。其中,我最欣赏的就要属“特色中国”了。这一章把中国的传统小吃、名茶,还有古人的娱乐融为一体,解开了我脑海里的很多疑问,让我深陷其中。每天吃饭时,手中的筷子是谁发明的?他又是怎样发明的?终于,我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如此久而久之,大禹便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筷子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类似这样有趣的文化常识还有很多,“东来顺”、“狗不理包子”、“京菜”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小故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我们中华儿女有多少人还知道这些传统的文化常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从中吸取古人的智慧,在发扬名族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创新,真正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道理。一座高山,只靠自己的绵薄之力无法攀爬,但只要有了垫脚的基石,攀登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在人生的道路里,前人的文化就是基石,只有掌握住它,才有可能完成中国梦。

  • 3、 礼仪常识全精通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礼仪常识全精通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礼仪常识全精通读后感1

    看完了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礼仪》,这本书十之八九是说教性质,但其中十分之一还是有指导作用的,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此理。现从中辑录一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1、使用尊称的原则,就是就高不就低,当然这也是目前导致“某某总”不值钱的根本原因;

    2、打电话时,尊者先挂,这与上车时尊者先上后下的道理相同;但要注意上电梯时,引导人员需先进(以便控制电梯)后出;上车时的礼仪,应首先背对着门款款坐下,待坐稳后再将并拢后的双腿放入车内;下车时正相反即面对车门,等双腿落地后,再将身子移到车外,这一点女士要特别注意,不会上下车的人,往往会裙底漏光;

    3、关于穿着基本要求是“三色原则”即全身颜色要控制在三种之内,但领带原则要与西装一致,同时鞋子、腰带、公文包应为同一种颜色,首选为黑色,另外,男士的腰带上不能挂任何东西;

    4、关于座次,一般以右为尊。如主人驾车,则副驾驶位首席;如为司机开车,则座次从高到低顺序为:右后排、左后排、后中排、副驾驶;宴会时一般正对门位置为首席,当然如果长辈或客人已落座,则他的位置即为上座,不可机械地要求其挪座,因为这是面子问题,万不可当面纠正;

    5、给别人作介绍时,本着地位高的人,拥有优先知情权,即把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

    6、关于握手,一般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下方伸直,与对方相握后呈垂直状态,但是否握手讲究“尊者决定”,千万不能先下手为强;

    7、用手跟别人作指示时,手指要并拢,掌心向上翻,这个空姐一般做的都很标准;

    8、接受名片时,必须当着对方面认真拜读一遍后再收起来;

    9、拜访客人时,未经约定或未得到被拜访者同意,不要临时捎带其他局外人;

    10、冷餐会上取食时应遵循“一次少取,多次取食”,不要一次性把盘子装满,当然吃东西时不能发出声音。

    当然“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礼仪的根本出发点其实就是“尊重”二字。

    礼仪常识全精通读后感2

    我看了很多本书,其中我认为最值得看的是《社交礼仪》,我认为它对我现在以及日后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会让我学会更从容,更得体地进行人际交往,赢得更多的机遇,将来更好适应这个文明社会,所以我选择了它。

  • 4、 《最懂事孩子的48个感恩故事》读后感

    前不久,我读了《最懂事孩子的48个感恩故事》,其中,在这本书中使我记忆犹新的是《最幸福的一晚》。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文中的爸爸、妈妈领两个孩子赶回家乡过年,但到汽车站的时候,最后一班长途客车离开了,为了能回家过年,爸爸、妈妈已拿出所有的积蓄,文中的我提出在车站过夜。全家人蜷缩在车站的长亭下,为了让孩子暖身,爸爸说不冷,让妈妈带着孩子吃馄饨,爸爸又冷又饿。在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脱下外套给孩子做地铺,两个孩子很快睡着了。等他们长大后,谈起那个夜晚,妈妈突然说漏了嘴,说那晚是她一生中最冷的一晚。在孩子们的童年里,是最幸福的一个夜晚。

    读了这篇故事,让我感受到幸福有很多种,父母的幸福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的生活。父母辛辛苦苦地工作,回到家还要做饭、做家务,教我怎样做人、学习,所以我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等到我长大后,我要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为我劳累。

  • 5、 教师读书笔记:应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教师读书笔记:应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阅读《孩子期待的是鼓励和表扬》一文,让我即时感悟,要在乎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尤其对于孩子后天努力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进步。

    文中克丽亚特夫人讲述这样一件事:

    当她去洗漱间时,看到儿子亨特的牙刷又扔在台子上,便叫他:“亨特,你怎么又把牙刷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对你说过牙刷用过后要放在牙缸中吗?”……

    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是非常需要注意和表扬的。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应该提醒和纠正他们,但是在他们改正错误,养成了好习惯后,即使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也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肯定,使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行为有信心,并有足够的兴趣去巩固自己的成果。

    作为教育者,要学会教育激励。所谓教育激励是教育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

    当然,在激励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微小进步行为,我们要在乎并及时给予激励。克丽亚特夫人由于没有在乎孩子“把牙刷放到了杯子里”这微小行为的进步,所以孩子也就没有兴趣保持自己的行为成果。对孩子的鼓励是非常必要的。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好行为被大人注意时,便会在内心调整自己行为的取向,使好的行为一直巩固下去。

    不断地关注孩子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还是应该学会善于发现孩子,表扬孩子,不要忽视生活中对孩子有好处的一点一滴的机会,要在乎孩子努力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向健康的、积极的成长道路和方向前进。

  • 6、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一)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给孩子们的第一个印象给社会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己的外貌礼仪。那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应该注意到哪些礼仪的小细节呢?

    首先,你必须知道礼仪乃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我们所学的教师礼仪是指人民教师在工作中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而《教师礼仪99个细节》从仪表、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举止、语言、态度等方面讲解了教师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和应注意的事情,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反复强调教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所谓的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在社交礼仪中交往是以对方为主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次端正态度,就是要容忍,容忍别人的不同,即和而不同。懂得发现别人与自己不一样不相同的地方,加以学习利用掌握变成自己的优点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作为教师,就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就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和睦相处

    从这本书我还认识到作为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因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1、仪表。仪表是教师的教养与形体给学生的整体感觉。今后的着装和修饰自己还要特别注重,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

    2、举止。举止方面,我认为应该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自己。所以,我今后要求自己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努力做好学生的榜样。

    3、语言。语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生动,我会不断阅读更多的书籍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4、礼仪。教师应该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读后感(
  • 7、 《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A卷)》读后感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a卷)》,这本书分为四个类别,有:动物篇(抹香鲸、鲸鱼、海豚,这也说了海豚为什么聪明,还有它为什么不睡觉,这就是因为它的沟壑而聪明,还有海豚是在跳跃的时候睡觉的)、植物篇、人体篇(人为什么有肚脐眼)、常识篇(金刚石为什么那么坚硬?为什么螃蟹煮熟了会变成红色呢?)。 我感觉最有趣的是抹香鲸,它会产生龙涎香。它的主食是乌贼或者章鱼。由于乌贼口内有坚韧的角质的腭和齿舌,这两样东西非常不容易消化,因此抹香鲸吞食乌贼的时候,肠道里总是会受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未解开,书上也没有写)。受刺激后,抹香鲸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这就是龙涎香。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龙涎香是很好很贵的东西。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将收购来的龙涎香分级后,磨成非常细的粉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5%浓度的龙涎香溶液,用于配置香水,或作为定香剂使用。所以,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我觉得抹香鲸真厉害,大家觉不觉得? 我觉得这本书真好看。

  • 8、 《教孩子学礼仪》读后感范文

    近日,按照学校的安排,认真学习了《教孩子学礼仪》,感触颇深。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里,相互交往,待人接物,工作生活,无不体现到礼仪的作用。现在,我们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太阳,是被围绕的对象,少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生活和分享,容易养成自我的性格,在与人沟通和交往上,处处以自己为中心,这种环境是对礼仪教育的很大考验。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塑造,是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我觉得,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引导、示范和教育。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注意做好孩子礼仪的教育,首先要注意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然后要给孩子明确的指示,慢慢塑造其礼仪习惯。比如,当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大人要主动的和客人打招呼,及时给客人倒水,礼貌待客,同时告诉孩子,要主动陪客人家的孩子聊天,玩耍,家里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要拿出来给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等等。去别人家做客时,提前告诉孩子,要懂礼貌,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如果想玩某种玩具,要征得主人的同意。

    在与同学或者朋友的玩耍或者交往中,更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教育孩子好的东西要相互分享,偶尔发生冲突要互相友好礼让,自己做了错事,要及时认识到自己错误,向他人说“对不起”,并且友好的取得谅解,如果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你,要大度一些,原谅别人。

    另外,还要注意做好孩子礼仪的引导工作,通过一些简短的小的寓言故事,或者通过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作为案例,给他做些分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应该怎么面对,怎么交往,等等。孩子可能一开始不明白或者不理解我们在说些什么,但是随着经历的增多,年龄的增长,慢慢就会潜移默化,行成自己的礼仪习惯。

    孩子的礼仪教育,不能简单应付,更不要用粗暴的方式来塑造,那样只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家长要通过个人的示范、生活的指导、他人的影响等综合方式去实施,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给孩子塑造好的礼仪习惯,提升个人素质,认真学习,努力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 9、 《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强大的武器)》读后感

    今天我要讲的是《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强大的武器)》。我行简单介绍一下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武器强大的威力,揭开了各种各样武器的神秘感觉。 我觉得这本书里面有趣的是最后一个讲解,就是关于核弹的讲解:谁是第一代核武器?。先问问大家第一代核武器是不是原子弹呢?嗯!就是原子弹。它在核弹家族已经非常老的啦!但是他还挺老实的。但是他一发脾气,那可不得了啦。它的脾气很暴躁,它发脾气的时候会爆炸,就产生蘑菇云。蘑菇云又是什么呢? 蘑菇云是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它的威力一般可以达到几百至几万吨tnt(一种炸药)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 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化学毒剂、化学炮弹,还有二元化学武器。二元化学武器分为五个部位,一:火帽,就相当于一个子弹头,而且还是尖尖的;二:内桶,我不知道是什么,应该是装化学炮弹的;三:第一桶料,我不知道干什么的,可能是装一种化学武器的;四:爆管,引爆二元化学武器武器的管子;五:第二装桶料,不知道干什么的,可能是装另外一种化学武器的。有一种叫毒箭的东西,他就是最早的化学武器。当时是为了提高弓箭的杀伤效果。这种箭是由古人创造出来的。是这样的,他就是将箭浸泡在毒药里面。这能使箭头有毒,被射中毒箭的人就会中毒。 看了这本书,我了解了很多武器的知识。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看!

  • 10、 《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发达的交通)》读后感

    今天我讲的是另外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是《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发达的交通)》。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今日的交通多方便,今日的交通工具无所不能;在海上、空中、陆地,我们喜欢去哪就去哪!能多快就多快,就多快!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100页的讲解:什么叫超音速飞机。这个超音速飞机的名字叫x-43a,他的头部很像鸟嘴,起飞和着陆时降低,以便以让驾驶员能够看到前方。x-43a超音速飞机的机身小巧玲珑,很像冲浪板。x-43a超音速飞机是用来侦查敌方军情的。超音速是音速的两倍,还有高超音速,现在还没有研究成功。一旦高超音速研究成功,那就是音速的5倍了;还有极超音速。一旦极超音速研究成功,那真让人大吃一惊!极超音速就是音速的10倍了! 我觉得超音速飞机、高超音速飞机和极超音速飞机都很厉害,但它们都有自己的特长。我觉得最厉害的是极超音速飞机,因为它是音速的是10倍。wow!真的简直令人大吃一惊,10倍会是怎么样?真是难以想像啊! 这本书真好看,还有很多令人大吃一惊的呢!不过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要是真正写出来那些令人大吃一惊的讲解的话,恐怕写到晚上都写不完呢!其实还有很多很有趣的讲解,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讲解。我觉得这本书真好看!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2-11-22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1-12-20

  • 2021-06-28

  • 2019-09-23

  • 2023-05-01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09-25

  • 2021-10-05

  • 2019-09-25

  • 2021-08-2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6

  • 2019-09-25

  • 2019-10-16

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2024孩子最应知道的80个礼仪常识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