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活着1000字读后感 > 地图 > 活着1000字读后感

活着1000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1000字。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1000字

2017年读书100计划:No.27.

《活着》余华

“活着,失去。”

站在寂寞的荒原上看云卷云舒,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

从此以后,没有母亲在耳边唠叨;没有父亲挺直的背影;没有妻子温柔的陪伴;没有孩子欢快的笑容……

从此以后,一个人起床,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一个人干活,没有人擦汗;一个人回家,吃自己煮的饭……

从此以后,再努力也没人看见;再辛苦也没人体贴;再多伤痛也没人陪伴……

从此以后,那个叫“家”的地方只有“家”,没有“家人”;那种叫“爱”的感情飘荡在空中,找不到“爱人”;那个属于“父母”独有的“唠叨”飘散在风中,散落在心中……

我这一生,荒诞过,叛逆过,经历过,我还活着。

我这一生,健康过,努力过,快乐过,我还活着。

我这一生,爱过,失去过,悲伤过,我还活着。

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拥有过什么,剩下的全部记忆都关于“失去”……失去了青春,失去了财富,失去了健康,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人……失去了曾经,失去了我以为会永远拥有的一切……我还活着。

活着,什么是活着?我该怎样活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忍受?死,有多难?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离我而去?生,又有多难?为什么只剩我一个人?送别了至亲,送别了至爱,我还活着。

我,那么爱身边的一切,但一切都离我而去……

我,真正拥有过什么?

也许只有此时,此刻,此心……

活着,我还活着。

活着,就会失去。

活着,活在此刻。

活着,人生足矣。

“我”是福贵,福贵不是我。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看到的《活着》就是忍受分离,忍受失去,忍受一切苦难但依然勇敢的活着。

人生中的“至痛”在余华的笔下显得冷静又克制。经历过“大悲”的人,能够平淡看待自己经历过的一切,这需要怎样的心胸?这需要怎样的“大彻大悟”?人性中最伟大的“坚持”与“忍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最朴实,最平凡的人身上。于绝望中继续坚持,于绝望中心存希望,这值得我们一辈子时刻告诫自己。


我想我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我怕我的感情太过强烈,失去了“痛”,只剩“挣扎”。我想,我最好还是做一个“安静”的读者,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我还未失去的一切,惜缘,惜福。当人生走入另外一个方向,至少我还有回忆陪伴,至少我尝过幸福的味道……

丁烨

2017.6.3 9:50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900字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900字

福贵生在地主家 年轻时过的是阔少爷的生活 骑着家仆少根去上学 看上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便娶了回来 吃喝嫖赌 在赌场将怀孕的妻子又打又骂 最后将家底败光 老宅和一百亩地全归了龙二 父亲被气死 一家人从阔宅搬到茅草屋 老丈人将家珍接回城里 家珍生下有庆半年便带着有庆回到福贵的茅草屋 一家人租了龙二的田耕种以谋生 不久福贵娘生病 福贵去城里请医生 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拉大炮 见证了国民党的腐败共产党的胜利 后回到茅草屋的家里 得知娘已死去 女儿凤霞在发了一场高烧后就变得聋哑了 有庆6岁到了上学年纪 为给有庆上学将凤霞送给了别人家 后来凤霞几次偷跑回来 福贵便不忍心再将凤霞送走了 小小的有庆割草喂羊 一天两次赤脚跑回学校上学 后人民公社 又三年自然灾害 一家人日子过的更艰难  有庆给县长的老婆献血时血被抽干死了家珍得了软骨病后来死了凤霞嫁给歪脖子 生下苦根便难产死了 苦根被歪脖子父亲宝贝似得养着没怎么吃苦后歪脖子在工地干活时被水泥板压死了  苦根被福贵带回乡下养 苦根发烧了 福贵煮了姜水 一碗豆子给苦根吃 回来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一家人只剩下福贵一个老人 后福贵买了一头老黄牛陪伴自己 给他取名为福贵 两个“老不死”相依为命 福贵见证了一家所有人的离去 亲手埋葬了除母亲的所有亲人 少年纨绔阔绰 中年没落 老年平淡 福贵的一生算是相当丰富 爱自己的父亲母亲 不离不弃的妻子家珍 懂事乖巧的女儿凤霞儿子有庆 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女婿 可爱的孙子苦根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有庆  每每被这个懂事的小孩感动到哭 不舍得妈妈为自己做的鞋磨坏 每天早晨天没亮就跑到地里去割草喂羊 然后赤脚跑着去上学 中午赤脚跑着回来割草喂羊 再赤脚跑着去上学 人民公社羊被充公了还每天天没亮就去割草喂自己的羊 心疼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 其实这一家人的淳朴善良都让人很感动 解放初期那个年代百姓们的生活贫苦百姓们的真善美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感触很深 每次看到家珍我就能想起奶奶 奶奶也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 家珍和奶奶这种为人着想的性格实在太像了 看了这本 我更能理解我奶奶的内心了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800字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800字

世人皆苦,这四个字不对。

1.“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2. 这天我进城卖柴,卖完了我花五分钱给有庆买了五颗糖,这是我这个做爹的第一次给儿子买东西,我觉得该疼爱疼爱有庆了。

3. 我站住脚,看着有庆满脸通红地跑来,这孩子一看到我牵着羊,早就忘了他不和我说话这事,他跑到我跟前喘着气说:

“爹,这羊是给我买的?”

我笑着点点头,把绳子递给他说:

“拿着。”

有庆接过绳子,把小羊抱起来走了几步,又放下小羊,捏住羊的后腿,蹲下去看看,看完后说:

“爹,是母羊。

4. 我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光着脚丫,鞋子拿在手里,满脸通红第一个跑完了十圈。这孩子跑完以后,反倒不呼哧呼哧喘气了,像是一点事情都没有,抬起一只脚在裤子上擦擦,穿上布鞋后又抬起另一只脚。接着双手背到身后,神气活现地站在那里看着比他大多了的孩子跑来。

5. 有庆牵着它走,它时时脑袋伸过去撞一下有庆的屁股。羊也是通人性的,它知道是有庆每天去喂它草吃,它和有庆亲热。它越是亲热,有庆心里越是难受,咬着嘴唇都要哭出来了。

6.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说不上来的滋味,从开始我就像作者一样,我坐在大树的石头下面再听故事,从一家的风风光光,到最后的艰难生活中的五个人离开自己,最怕的不是生活,而是活着。好喜欢有庆,喜欢年少的懵懂,喜欢一个孩子的纯净的心。喜欢家珍,喜欢为人母的坚忍。喜欢凤霞,喜欢凤霞的任劳任怨,苦了前半生,平凡了后半边。喜欢二喜,圆了福贵的心愿,认真了凤霞,真心了苦根。苦了福贵。

世人皆苦,可真有人乐其一生。

随手一写,心里很不是滋味。

苦阿。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1200字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1200字

读《活着》,好好活着

半天,一本书,最怕读过之后,久久不能将息。

小说的主人公,叫福贵,这是多么耀人的名字啊,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啊,只可惜,这又是多么扎心的暗示啊!

从一开始,小说就没奠定下什么好的基调。余华让福贵以第一人称的叙述代替了第三人称的旁观,实际上,这不只是形式上的转变,更不仅仅是增强文章真实性的用意,最直抵人心的,恐怕是那种悲剧在自我叙述下的无助、苍凉与触动。

没错,用“悲剧”一词早已不能概括福贵的一生,因为那是一种超脱于悲剧之外,你我从未也不能想象的人生。

富贵出生于民国早年,从历史的维度看,他没享受到民国时的很多美好,时间跨越到改革开放,他本可以享受一下的,可这时,早已物是人非,身边只剩一头老牛,名曰福贵,以示相伴。


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暂且以共产党的史观窥探福贵本可以福贵的一生。

抗战结束,他赌博成性,输尽家产,从此接上地气,干起农活,父亲却失足摔死。

解放战争,母亲生病,他进城求医,谁想到被国民党抓走当兵,战火纷飞两年,中国解放了,可母亲却早已病逝家中,女儿也因高烧而又聋又哑。

土地改革,昔日的地主被枪毙,这使他庆幸当初赌博的失败,找回真我,一心顾家。

可历史还是要按历史发展的轨迹,把他带进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畜物充公,吃大食堂。

三年饥荒,人心发慌,他的儿子有庆在参加为县长夫人献血的活动时不料血型匹配,遂被医生抽血而死。于是,他唯一的儿子,他的“命根子”,就这样没了。

文化大革命,任县长的朋友在政治斗争中自杀而亡。值得欣慰的是,他又聋又哑的女儿终于找到了归宿,找到了疼她的偏头二喜,谁知,他的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难产死亡。

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一一地被自己亲手埋葬,可福贵还是没失去生活的希望,毕竟妻子、女婿、外孙都还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好景不长,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女婿二喜在一次工地事故中丧生,妻子家珍在时好时坏的病情中艰难度过,最终还是死在了爱人的手中,外孙苦根在吃豆子时被撑死……这接踵而来的打击是正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可按照福贵的语气来说,也真符合了那样一句话:“你现在看来多大的打击,将来都会被你自己笑着讲出来”。


福贵真的笑着讲出来了,只可惜,笑得让人落泪。

可你不能说他苟活,因为人家活着的目的是活着,而且目的还达到了。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于是,和余华在序言里说的一样,这不禁让我开始想:人真的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吗?

想来想去,我想通了。

人永远是被时代所局限的。在那样一个生产力不但低下,而且还不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时代,那时的人们,恐怕真的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即使信仰丢了,即使亲人丢了,即使灵魂丢了,那也得活着——因为我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和今天,大相径庭了。

所以,《活着》,留给你我的,除了感慨,除了眼泪,还或许有沉淀,还应该有对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你我所庆幸罢。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_1000字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1000字

程蝶衣九岁的时候被作妓女的母亲切掉右手那根畸形的指头被送进关家班学戏。班子里只有师兄段小楼同情关怀程蝶衣,在关老爷子的严厉教导下,师兄弟演技日益提高,长大以后俩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获得满堂喝彩。二人约定要演绎一辈子的《霸王别姬》。可约定始终是约定,就像梦始终还是梦一样。

段小楼娶了妓女菊仙为妻,这让一直深爱且依附师兄的程蝶衣一度崩溃和失落。蝶衣失魂落魄地将自己用屈辱换来的宝剑赠予师兄,他决定不再与师兄合演《霸王别姬》。

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感情不是那种不言而喻的感情,而是已经超出常态的情感,从小到大的依恋,家人般的爱恋,我不愿意用那种感情来形容程蝶衣对段小楼的那份真挚。面对蝶衣的坦诚,面对蝶衣的爱意,有着铁骨面容的小楼,却步步退却。面对程蝶衣的感情,他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伴落花”。他确实关心程蝶衣,但也只是师兄弟的关心。可程蝶衣是一个永远都活在戏里的人,面对蝶衣的痴狂,段小楼无奈地说:“蝶衣啊,你真是不癫狂不成活啊。”

段小楼第一次背叛程蝶衣娶了菊仙之后,程蝶衣在失意之下跟了袁四爷,倒不是心灰意冷,袁四爷相对于段小楼还是有些许情义,也相对于段小楼而言更懂程蝶衣的内心。但戏就是戏,爱就是爱,当袁四爷和程蝶衣对戏的时候,程蝶衣就意识到袁四爷不过是喜欢他的“虞姬”,只把戏子当玩物。但段小楼不是,虽然软弱,但戏里和生活是分得开,一场戏做到足,有着京剧演员该有的素养。

在老师傅的撮合下,师兄弟勉强和好再次合作,但好景不长,因为程蝶衣与国军起冲突,为救程蝶衣,混乱中菊仙流产,二人再次决裂。程蝶衣日渐消沉,还染上了毒瘾。历经毒瘾折磨后在段小楼夫妻的共同帮助下终于重新振作,却被当年好心收养的孩子小四陷害,一定要取代程蝶衣“虞姬”的位置,为了大局段小楼只好出演,程蝶衣伤心欲绝,从此和段小楼断交。

程蝶衣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选择在文革结束后上演一部真正的“虞姬之死”,在段小楼被迫诬陷他之后,万念俱灰,终拔剑自刎。“你要娶菊仙,我把剑送给你,但我不会是你的正宫娘娘,只是你戏中的虞姬。”虞姬谢幕,观众泪目,虞姬死了,带着一抹动人的微笑,死在了刘邦万马千军的阵前,死在她极爱的男人怀里;程蝶衣死了,含着一丝凄绝的悲哀,死在他一生的舞台上,死在他不能爱的人面前。

每次的革命,战争,都带给人们身心的无尽创伤。然而,身体上的伤口尚可愈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_700字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700字

严歌苓的小说本本都是如此真实,她从不批判谁,从不表扬谁,可就是如此的如柳叶扶面,清风徐来的句句温情,却道出了时代的真实!读此书几次落泪,为书中主人公的悲哀、无奈、冤屈、等待、冷眼、嘲讽~~无人理解他们的情感,无人为他们所受的一切昭雪。可他们却选择原谅,再黑暗的日子里,心中永远充满了希望和幸福,无论身处何方,唯心不可负!

一切的遭遇,都是为了让我们看清,内心真实的自己。愿真心永不被辜负,愿幸福永相存!

精彩语句:

五六十个死刑犯从上海的各个监狱集中到这里,秩序很乱。三月天出了个五月的太阳,早早到来并等了一个上午的群众们无法如厕,就在附近的背静处解决;犯人们忍禁不住的粪便顺腿而下,挂在裤子上,随着他们移动;人民和敌人的排泄物一同让太阳蒸发,万人体育馆出来了万人大厕所的气味。

台上的领导在用这些老犯人的例子给所有犯人上课,说这是中央领导的关怀,特赦从现在开始,头一批得到赦免的是这二十多个“镇反”和“肃反”进来的老先生。

他以为自己是爱自由的,现在才知道自己怕自由。

永别世界原来是有过渡的,昏迷便是这段过渡。昏迷使你不知不觉撒开了你不舍的一切,在沉入昏迷的前一刻也许还抱着希望,生还的希望,与亲人重逢的希望,甚至康复的希望。

。他知道这样跟母亲玩等于夺下瘸子的拐杖逗瘸子玩,揭掉秃子的帽子逗秃子玩一样低级趣味,不失残忍,但他早就不在乎趣味,也受惯了残忍了。

能够主动地丢失便是施者。怎么办呢?不这样施舍,弱者怎样表达对于压迫他们的强者的宽容大度呢?

等待某件事发生是难熬的,耗人的,等待把祖母婉喻也关在一个牢里。对于好事坏事的等待都是牢,都会剥夺你的自由。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_1500字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1500字

陆犯焉识

1.看到严歌苓的照片,安静的笑着,洁净透亮,泰然坦荡。突然觉得能把气质演绎到这份上,该是知棋,知琴,知书,知画吧,写出的文章也该是气质翩翩,该如徐志摩的\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般美好浪漫啊。谁能料到这样美好的女子用她美丽的手写出那么丑陋的铲掉头皮,杀人放火,血腥暴力,拉屎拉尿来,写那大老爷们的便秘,排泄,打鼾的场面一度很令人窘迫。为此我不得不调整我对作家严歌苓的认识:与她的恬静气质相反,她充满野性。并且这在她身上并不矛盾,而相得益彰。

2.正如她写的婉喻一样,有的读者分析她的名字意思是\委婉的讽喻\,她一直在等她的焉识,焉识回来了却不认识他了。她大概60岁的时候才真正得到她的爱情,70岁的时候才真正不再让陆焉识同情可伶她。她安安静静的误会了和被误会了40多年,但每个女人几乎都要对她服输,冯丹钰说“原以为她超过了她,最后才知道她才是失败的那一方,”连陆焉识的外遇韩念痕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最后才幡然醒悟出走美国吧。我也觉得我不如婉喻,她愿意去把一个人当做神去爱,去包容去坚韧去牺牲自己。而且,她还是一个安安静静的,缠过脚的不太现代的女子,她心底怎么生出那股勇气去当别人的情妇,为了救她丈夫?住在深闺的她怎能不耻提着贿赂一家家求情?我们都无法忽视她安静的眼神里面那股野性,“不论调到哪里,我总能找到的。”假如她一生都没有得到陆焉识的爱,这恐怕才是陆焉识最不幸的事情,就连陆焉识也说得到宛瑜的爱是他一生最大的福气。假使陆焉识不爱她,断是不会这样觉得的,只会觉得宛瑜是她的束缚,那何来最大的福气。假使陆焉识不爱她,她会像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一样为焉识着想,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名。不过幸好,尽管路很长,陆焉识回来了,陆焉识爱她,一切都稍微来得及。

2.“宛瑜是我寡味的开端,却是我回忆里最完美的归宿。”一开始听到陆焉识这句话感到很不适,自然联想到一男一女一开始将就,却意外收获到意料之外的爱情。对待爱情怎能一开始用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呢。室友也说这该不是这个陆焉识在监狱里待久了,最后只能想宛瑜而没有别的选择了吧。陆焉识啊陆焉识啊,谁知道是不是没得选择了?不过他是一个宁愿在地下室蹲两年地下牢也不愿认莫须有的罪名的人,宁愿自己挨抢子儿也不愿揭发一个坏女人,宁愿赔上自己性命也用他那一副苍老破败的身体拼死逃跑去见宛瑜一面又想到顾念妻儿回来自守,给他的宛瑜盲写了几十万字的书信,一个将近70岁的老爷子为了见宛瑜花钱去镶假牙,养膘,打扮,使手段换回房产。这些应该不明自喻了,陆焉识是真的最爱冯婉喻了,可是这份爱情怎么会给误会耽误这么迟呢?怎么会需要一份饥荒,一场流亡,一方分离,一场生死才能让人明白呢?

就像焉识的名字一样\怎么会知道呢\,陆焉识怎么会了解自己呢,他爱的却一直认为不爱。

人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恩娘说陆焉识,一开始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不龌龊,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现在看看,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你不懂这,就是没用场。陆焉识后面慢慢习惯做人淡淡的无耻感,再到后面他在劳改时小葫芦被打得半死也犯嘀咕半天没营救,经历过倾城倾国,灭顶之灾,无期流亡,陆焉识终于清楚的认识自己了,他通过表达他爱宛瑜来说出他了解自己了这句话。而了解自己在前,爱宛瑜在后。

还有很多想写的,想写杀人偷窃的小葫芦临死前为他弟弟妹妹攒了一个月的棉衣,写知青小刑的自杀,写冯子烨和冯丹钰的喜怒哀愁。想起陆焉识说\与谁结婚去熬完一生的,必定引起他的无限怜悯\,他说错了,在他那个年代,没有谁的一生不引起其他人的无限怜悯。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_800字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800字

十月在每日起早贪黑色忙碌中一下子溜走了。有时会稀里糊涂的想不起今日是周几,记不得吃饭的餐盘放到了哪里。这本书也就搁置了。终于在昨天暂时的结束了最近的两件事。获得暂时喘息的机会。

严歌苓的书看过许多女性作为主角的。少女小渔,金陵十三钗,天浴,小姨多鹤……都是一些任谁看来都身世悲凉的分分钟就催泪的任务,但是这些悲情都是读者加上的。她们呢,只是努力的生活,善良的待人。

男性最为主角的,我是第一次看到。文质彬彬,会六国语言没,处处受人尊敬的陆教授,在恩娘看来是顶没用的人。也正是定没用,让他从陆焉实变成了说话结巴的犯人老几。二十几年的牢狱,让满口个人选择的陆焉实再没有了选择。没办法选择回到婉喻身边,向她坦白他们之间曾隔着一个韩念痕,虽然他们之间总隔着些什么的,比如恩娘,太平洋和战争……没办法选择在逃走后奔向婉喻,在自首后还是想尽办法不给婉喻和孩子们政治犯家属的污点,写了离婚协议。模糊的罪名,在那样非人的劳改中,桩桩件件事情都让回让人产生同情,怜悯,惋惜,甚至不公等字眼。但是犯人老几在迟到了20年的释放之后,人们还是很少听到他对于那段生活的埋怨,对“那里面”抱怨。仿佛陆教授在大荒草漠上游历了20年,觉得自己是个有福气的人,不在于他陆焉识是弟弟口中就改坐好车子,住好房子的,有福气的人,他的福气在于有婉喻这样的女人爱他。回到上海的焉实,不在被称为老几,但他任然是子女,街坊严重的老无期。还是不得自由,这次是心理上的,连他一心想浪子回头好好对待的婉喻,也由于记忆衰退,不认识他了。他还是一个犯人,是子女心中的犯人。最终老几在一个清晨失踪了。他去找自由了,草地这么大,总有自由能找到的吧。

作者笔下的文字,无法用另外的字来评述,常会让我忘了在看书,仿佛我是书里的某个人,甚至某个物件儿,跟着陆教授过了一生。好书好字的魅力大抵就在此处吧。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_800字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800字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不不,他错了,爱是没得解释的,恨有千般因由。

小豆子的爱,源于当年河边,小石头维护着小豆子,不让大伙上前,他说 “:你们别欺负他!你们别欺负他!”一个无依无靠的人一旦感觉到了温暖,并且一旦让这种温暖融入他的骨子和血液里,那便成了永恒。所以即使到了最后,蝶衣还是执着地一心想做假霸王的真虞姬。蝶衣孤注一掷地爱着小楼,热烈无比但又小心翼翼。他曾经以为他的陪伴和关切足以让小楼和他一辈子,知道菊仙的出现。他知道从她出现的那一刻自己就输了,菊仙的爱热烈而又明目张胆,但是他自己只能默默地把这份沉重的感情放在心底,忍受着小楼的远去和漠然。我觉得蝶衣是恨菊仙的。但或许更确切的说他恨的是小楼。当初既与他许下一辈子的约,又为何抛弃了自己选择了另外一个人的一辈子?之前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小楼对蝶衣的感情毫不知情,以为他对他的好只是情同手足。但是当读完小说,小楼告诉蝶衣,他和菊仙的事过去了,不要怪他。。。那一刻,仿佛连我都觉得委屈了,他明明什么都清楚,却又一直放任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为了自己争风吃醋明争暗斗,我讨厌这么自私自利的人。既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装傻为什么又要在蝶衣风平浪静的时候让他又重新面对那深藏着的近乎结痂的伤口。既然故事演不到结局了为什么不给人罢演的机会?谁愿意面对这样震惊的真相?谁甘心?蝶衣痛恨这次的重逢。否则他往后的日子会因这永恒的秘密而过得跌宕有致。既然大家都经历了那么多为什么要在本可以相安无事微笑寒暄的时候伤得别人鲜血淋漓。

或许蝶衣最后离开的时候是开心的,他说他这辈子就是想当虞姬,所以他也把自己活成了真虞姬。曲终人散,一切又归于平静,仿佛又回到当初年少时:一辈子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 “一辈子”。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_900字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900字

整个过程都看得人很压抑。
悲剧得让人心疼。
1.从母亲把小豆子卖到戏院,到每天刻苦地训练,就莫名让人心疼。
2.戏子是多么让人瞧不起,在台上威风凛凛千娇百媚头面戏衣,把令人沮丧的命运改装过来,实际上生活中却是下九流。
3.蝶衣一生活在戏里,只想做虞姬,在现实里,却得不到霸王的爱,真希望他在文革的时候一如虞姬那样体面地无畏地英勇地死在剑下,也算是善终,可是最后却落得那样狼狈。
4.上一代人的生活都是这样苦的吗,从小就为了生计吃苦,后来日本入侵、内战,解放之后又文革,新时代又显得那样格格不入。文革那一段确实看得很揪心,让我三番五次想起《1984》,大家如今看起来都觉得很荒谬,但当时是怎样被语言洗脑的?总是拿孩子、年轻人来引领“革命”,传播思想,于谁都是悲剧。说革命就革命,说平反就平反,太多的人一辈子不能得到善终,不能有应有的荣耀,太多的古迹文化遭到破坏,真的很想问,谁来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
最近看的几本书深化时代背景都有文革的印记,或平和或反抗或顺从或乐观,让我不禁想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事发生,身处其中的人是不是也会看不到它的荒唐。
5.蝶衣一生的起伏都与戏曲发展的起伏同步,他只能顺从时代,小楼却要活得好些,有自己的生活和婚姻,也能随时从戏里走出来从事别的行当。可是我却偏喜欢蝶衣身上的傲气,一辈子活在戏里,专注执着,这首曲子是他的灵魂,这样的人生活得多纯粹多令人起敬。
6.即使如今再多的人喜欢程蝶衣,再多的人因为看了《霸王别姬》而注重对老艺术家的尊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关注京剧艺术了,包括我自己,我可能欣赏不来那些眼神唱腔,身段歌词,可是如果不是一个很好的品鉴人,何来的对他们最大的尊重?不单是他们,还有很多老艺术行当的从业者,或者广泛的来说,还有更多用自己的生命和执着践行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责任的人,我们是否让他们成为了时代里不幸的人?
小楼依旧当年貌,世间已无程蝶衣。
这本书我看得太晚,幸好如今终于理解了身边朋友们对它的推崇喜爱,打算去刷电影了。
愿我们都不会是时代的牺牲品。
2017.6.21   xylitol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_900字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900字

看过电影以后找到小说来阅读,这次是读第二遍了。

全书的线索非常清晰,一条是陆焉识的牢狱生活,一条是从14岁少年开始到入狱之前的日子也就是婉喻的生活,两条线索最后在婉瑜和焉识的重逢章节处交汇,这一点双线索交织写作的安排和茅盾文学奖作品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是相同的。比起按主人公年龄时间安排顺序更清晰也更有情节感,更耐人寻味。

故事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上海才子在不可抗拒的时代洪流里经历苦难几十年最后与家人重逢。

严歌苓常用的对人物心理和环境的细腻到细枝末节的描述,还有上海话方言的描写,构成了小说鲜明的文字特点,无论翻开哪一节都有一个独立的故事可以单独拿出来看,同时又是主线中逻辑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点写作技巧也是非常令人佩服,严丝合缝,逻辑严密,经得起推敲,同时又一气呵成。

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在无法逃脱的时代带来的苦难里顽强生存到最后,只为了与家人重遇的信念显然高于一切主义与理想。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每个人独特不可替代的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残酷非人的牢狱生活里心理生理双重的压力下的陆焉识,平常生活里饱尝辛酸又受尽白眼的冯婉喻,其实同时在坐牢,在为特定的时代牺牲自己的青春。所有的才高八斗也好,贤淑宁静也好,都只能为了生存挤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他们的爱情一直都在错过,却一直都在,成为支撑他们大半辈子隐隐的最坚韧的线索。想到余华的《活着》,同样的也给了历史变更,社会变革很多的笔墨,在这样大背景下主人公如同怒海中沉浮无可奈何的蝼蚁,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或者理智,却始终为了一丝希望苦苦挣扎与坚持。

我们这个时代里知识分子的命运当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困顿与思考,清高与世俗的矛盾交织仍在,小说名《陆犯焉识》直指焉识的囚犯身份,也指他犯下人生中不可饶恕的过错:空有满腹经纶却不能保护家人,甚至愚蠢到没看到自己心底真正的爱情,当意识到一切,已经晚了……现实生活里的我们,其实也都在不停的犯错,也会有时候被拘禁在无形的牢狱中,我们会不会守着自己心中的希望,安静的坚持到人生最后的时刻呢?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定的答案。

喜欢《《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活着1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