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

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未来简史》读后感 800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感 800字,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看完《未来简史》归结于一句话:万物互联让人类的能力指数上升,人类放弃意义而追求力量,智人失去控制权,极少数人控制世界。放下书,世界还是世界,贸易摩擦,围追堵截,崛起增长与压制,民粹主义与开放合作,现在还是柴米油盐,未来还只是未来,甚至可能永不会成为现实,当前独善其身仍然可行,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就说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嗯,就这感觉,感觉都没变。
但有些想法在悄悄地变化:
1、认识到靠虚拟的愿景、文字和货币,人类开展了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从此一骑绝尘。大规模协作是人类力量提升的核心关键。
2、对自由人文主义,平等,自由,自由意志,独立意志,追随自己的内心,不那么确定,那么执着了。
3、对万物互联,个人隐私,数据自由,有了新的认识,或许,这是人类进行大规模协作,大幅度提升力量的必然趋势,势不可挡,顺者昌逆者亡。
4、意识到如果生命最终只是技术问题,会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幸福圆满或许都需要重新定义。
然后想,今天的我和昨天有何不同?人和人的差异在哪里?
能力,见识和眼光(含境界和定位)。能力包括了决断力、执行力、理解力、与人连接力,意志力,当然也包括了语音能力,运动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总结能力,洞察能力,规划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眼光高低取决于见识,见识又取决于知识和能力。为什么会目光短浅,因为没有见识,为什么没有见识,很多知识不知道,知道了也没有能力抽丝剥茧,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啊。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而选择是基于已有知识、能力、见识和眼光的选择。
有些事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我们也知道自己有些事不知道,知道的东西多少,决定了人和人的不同。有些事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但它总是通过直觉、感觉,隐隐地,经常性地影响我们的选择,而大部分的,是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我们不知道,所以就会执,就会固执己见,就会画地为牢,就会刻舟求剑。你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是他人知道自己知道的部分,这就是眼光、境界、定位的差异来源。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为记。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未来简史读后感


未来简史读后感(一)

呆宝

今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天,本以为会在一片轻松和谐中度过。没有想到第一天上班就连开四个会,感觉昏天又暗地。今年的工作方向又要有大变化,又是从零开始的节奏。

这是我做互联网的第5个年头,我自己最大感觉就是变化。每一年都在变,每一年都是全新的一年。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老本可以吃,因为去年的经验在今年就完全失效,而且很多事情、项目已经被砍掉了。

虽然在体制内,我们的人员直接被砍掉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但是我总觉得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过节期间,我把《未来简史》全部看完了。看完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未来,我自己还会有竞争力吗?这样的竞争力可以维持多久?

赫拉利在书中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分享给大家。

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以前,一个本科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可以在社会上用3年,研究生学的东西可以用5年,博士生可以用10年。可是,现在呢?不管你是什么生,只要你一毕业,你上学学的东西基本都过时了。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甚至不能接受的。很多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像是"养老金".年少时花时间存上一笔知识,然后上班之后慢慢消耗它就可以了。可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的知识消耗太快,就像我们的养老金一样,不够了……

《未来简史》中说,我们这代人会赶上生物科学、医药科学发展的红利,我们有机会消除癌症等疾病的影响,而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而人们真的准备好了迎接这样的生命力吗?

以前我们60岁退休,过个10年左右就安息了;现在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过。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

在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不再是和我们一样可以活到120岁的人类,而是人工智能。在未来20年中,将有47%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我拨指一算,糟糕,20年之后,我才50岁。如果那个时候我失业了怎么办?

当然,在未来也会有很多新的职业诞生,比如虚拟世界的设计师。但是已经50岁高龄的我,能够转型成功吗?就算我真的转型成功了,根据社会进步的速度,很有可能,我10年之后又需要转型一次。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消息,说硅谷已经在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写代码了。背后不禁一阵寒风,连程序猿哥哥都危险了。

面对一个如此"悲壮"的未来,赫拉利给了一条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至于,怎么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赫拉利在书中并没有说,也不需要他说,这也许是《未来简史》交给我们所有不想被淘汰的人的作业吧?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我有愿意做一个这样的人,一个终生的学习者。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你准备好了吗?

p.S 《未来简史》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推荐大家可以买一本精读。阅读原文中已经为大家备好京东的购买链接,准备一起践行未来的同学来一本吧!当然,你可以参加本期留言,说说你对未来的计划,就有机会让呆宝送你一本哦!

《未来简史》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新作!人类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人工智能和算法将战胜人类,99%的人将沦为无用阶层!错过这本书的人将错过未来!

参与本期留言互动,获得??最多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本由京东图书提供的《未来简史》。

未来简史读后感(二)

喜欢就好

文:周峰

▍晚上看完了《未来简史》,说实在很多章节对于我来说有点烧脑,但有些章节也让我很兴奋。好读书不求甚解,自己看的喜欢就好。正如书中引用卢梭的话"在我心深处,出于自然,无人能抹去。想做什么,只需要请教自己。我觉得好,就是好,我觉得坏,就是坏".

《未来简史》的副标题为"从智人到神人".最终人类会获得永生(有专家认为人类到了2200年就能打败死亡,也有人认为是2100年。)、幸福快乐、化身为神。科学发现和科技发展将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大多数无用的普通人,另一类是一部分经过升级的超人类。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兴起肯定将改变世界,但并不代表只会有由有一种结局。

▍本书内容很丰富,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第3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第6章 与"现代"的契约;第7章 人文主义革命中间的一些内容。

▍第3章中讲到"我们征服世界的关键因素,其实在于让更多的人类团结起来的能力。如今人类能完全主宰地球,并不是因为单个人比单个黑猩猩或狼更聪明,或是手指更灵巧,而是地球上只有智人这个物种能够大规模而灵活地合作".作者也知道一定会有人抬杠问问题"如果说合作是关键,那么蚂蚁和蜜蜂早于人类几百万年就已经学会了集体合作,为什么没能早早统治人类?"所以他也重点阐述道"它们缺乏灵活性,蜜蜂的合作虽然复杂,但它们无法在一夜之间彻底改造其社会制度。只有智人能够与无数个陌生的个体进行非常灵活的合作。正是这种实际具体的能力,决定了为何主宰地球的是人类。"关键词"灵活的合作",敲黑板、划重点。接下来要深度思考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了,不能把最基本的东西失去了。

在"革命万岁"的小节中,作者点出大规模合作的极端重要性,胜利永远属于合作更顺畅的一方。罗马之所以征服希腊,是因为他们合作更有效。纵观历史,纪律严明的军队就是能击败散兵游勇,志同道合的精英就能主导无序大众。想掀起一场革命,只靠人数绝对远远不够。革命靠的的通常是一小群人结成的网络,而不是一大群人的动作。

▍第6章 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在古代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资金稀缺,是因为没有信用概念;之所以没有信用,是因为人类不相信增长;而之所以不相信增长,正是因为经济停滞不前。于是停滞就成了恶性循环。

到了现代社会,因为人们开始相信未来,促进了信贷这项奇迹,才终于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信贷正是信任在经济上的表现。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创业成功,民众对未来的信任就会增加,信用扩张,利率下降,企业家更容易募资,于是经济增长。因此,民众对未来更加信任,经济继续增长,科学也随之进步。温总说过,信心比黄金贵。

▍科学最大的发现正是人类发现自己的无知。人类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所知竟如此之少,就突然有了很好的的理由要去追求新知,开启了用科学推动进步的道路。

人类掌握了高速增长的密码,但同时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生态崩溃。人类发现自己陷入了双重竞赛。一方面,我们认为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步伐。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能在生态世界末日前悬崖勒马。

就算人类动作够快,能够同时应付经济和生态崩溃的危机,这场竞赛本身也是有大问题。如何避免现代社会崩溃的命运,作者提出:拯救人类的并不是供需法则,而是因为兴起了一种革命性的新宗教——人文主义。

▍第7章是我最喜欢的一章。作者认为正是人文主义,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没依据的困境。

几个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一直想让我们认为,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权威。从小,我们就不断听到各种人文主义的口号"要聆听自己的声音,要对自己真诚,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心,做让自己快乐的事".人文主义的座右铭是"感觉对了,就做吧".在政治上,人文主义告诉我们"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在美学上,人文主义说"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

▍随着意义和权威的源头从天上转移到人类内心,整个宇宙的本质也随之改变了。对于外在世界,原本的印象充满各种神、缪斯、精灵、食尸鬼,但现在就是一片空无的空间。对于天使和魔鬼的概念,已经从漫游在森林和沙漠中的实体,转化为人类心灵中的内部力量。天堂和地狱也不再是云层之上和火山之下的具体地点,而是人类内在的精神状态。只要你心中燃起了愤怒和仇恨的火焰,就是经历着地狱的痛苦;只要你原谅敌人、忏悔错误、与穷人分享财富,就是享有天堂的幸福。

尼采所谓的"上帝已死",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强调,21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离站,而且这可能是"智人"这站发出的末班车。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搭上列车,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绝。

我想知道的是车票哪里有售?

最后作者提出,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生命,其他的问题或发展的重要性,都比不过以下三项彼此息息相关的发展:

1、科学正逐渐聚合在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之中,也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

2、智能正在与意识脱钩。

3、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未来简史读后感(三)

胡痴儿

英文版看完了,有些观点我并没有完全认同,把它里面的想法和自己的知识做个融合吧。想说的比较多,所以列个目录:

一、猿人到智人,智人到神人

二、想象力的共同体

三、信息是这个时代的『资本』

四、未来是分享体验的时代

五、现在的想象共同体是『人文主义』

六、人文主义的危机

七、补充:『人文主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一、猿人到智人,智人到神人

作者比较犀利地提出把智人升级成神人的方法是:基因改造+人脑连接计算机,感觉很像玄幻小说里的飞升。

7万年前,普通的猿人无法理解基因突变后的智人,我们现代智人,也无法理解连接了计算机、改造了基因的神人。但是升级的风险就像基因突变一样,为了得到一个很小的功能,而牺牲掉很多东西,冒着很大的风险。

我们学会了直立行走,因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颈椎病。

(我个人猜测和幻想,神人会有的能力,比如你需要快乐的时候,可以让大脑自动分泌点多巴胺;你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会让大脑排除掉想其它事的可能……神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情绪、欲望、感受……让他们不再完全受到自我的控制。)

几百万年前,人类和所有动物生活在一起,他们只有『客观现实』,看到水果会流口水,因为你之前吃过它,所有你能想象你吃它的时候有多么爽,所以你要去吃它。

直到7万年前,那场基因突变,让人类能够想象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我想象一把刀,我们用石头把它磨出来吧?(这个主观体验就是意识,是现在科学承认但却很难以解释的一部分,也是人和计算机不同的地方。)

—————————————————————————————————————

二、想象力的共同体

那时的智人能想象一些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并且用语言和队友们交流:『明天我们从山后那条小路去围剿一群猎物,你怎么怎么偷袭,我怎么怎么配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这个预演模型,随机应变。

那时的智人能够开始想象神的存在,并且向周围人描述你看到的神,人的这种想象力叫做『主观现实』。

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互联主观(intersubjectivity),你幻想、虚构出来一个东西,然后人人都相信。

所以我们会做很多有仪式感的事情,我们去教堂参加婚礼,去墓碑前给前人磕头,我们有清明节、中秋节……一切的节日一切的文化,都是我们想象的共同体。但它有时代、地域的限制,我们中国人以前信仰中国文化儒家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近代受到欧罗巴的人文主义冲击。

而近代的欧罗巴用西方文明征服、统一了世界,现在人文主义(包括自由主义、社会主义、进化主义)中的主流就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不同人的内心体验给世界带来多样性,带来丰富多彩,强调个人的情感。而正是多样性,给国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产品,服务,让经济增长。

在玄幻小说中,人可以修炼成神,当人修炼成神以后,别人可以信仰你,可以获得你的力量——信仰之力。

作为被我们所想象的『主观现实』,宗教、文化莫不如此,信仰的人越多,力量越强大。

而互联网,就是一个强大的超级超级强大的『主观现实』,它连接的东西越多,自身越强。

区块链、比特币、货币、信用、价值观……被越多的人接受、传播、交流,它的价值越高。

信息也是这样,我们信仰信息,我们信仰互联网。

过去,这些虚构的主观现实,让我们相信天子的权利是老天授予的,我们看着教皇给皇帝加冕认为君权神授。

现在,如果你喜欢一个品牌,撕掉标签,它还是那个品牌吗?这个品牌还存在,可能根本不需要一个标签,可能它就是无印良品,你买这个产品的时候,就是知道产品背后的故事,为了这个故事买来体验。

你喜欢一个明星,崇拜一个偶像,如果这个人成了你老公,你发现你喜欢的不是他(物理上的本人),而是虚构的『他』。

金钱是虚构的,BT币、支付宝、微信支付……到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虚构出了你的信用,你的财富就被几个数据给概括了。

我们脑海中的国家,可能只是共同想象出了『地缘政治体系』的观念,把一个地区的人们划分在一起。

在未来,国家、父母、亲情、伦理……很多概念会消失,我会选择和我们有着共同想象现实的人们组成一个团体(也就是相同的价值、相似的生活方式、审美、爱好…),我们脑海中塑造起一个共同的信念或者偶像。(个人瞎猜的,这大概是垂直人群将来的价值)

—————————————————————————————————————

三、信息是这个时代的『资本』

几百年的资本主义,让每个资本家口袋里的钱流入了市场,市场开始生产、制造……越来越多的钱流入市场,产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

信息也是一样,信息是这个时代的资本,每一个网红,每一个互联网上的专家,每一个互联网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的用户——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资本家。网红们的『影响力』就是这个信息社会的『资本』,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相当于帝国主义的权利。网红用影响力影响用户,号召大家购买某个东西、为XX捐款、为XXX众筹。

他们产生大量的信息被我们看到(消费),我们和他们交流、互动,我们把我们看到的信息转发、分享给我们的好友,从而产生了更大的价值。

如果当年每个人赚了一大笔钱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那就是产生不了任何价值的土豪而已。

同理,如果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藏着掖着,私密着不让人看,没有在互联网上传播,那就产生不了任何价值。

16年最火的两部电影,《你的名字》和《疯狂动物城》,短短1个多小时的动画电影,他们虚构的世界和故事对我们造成了震撼。

我们对它的高评分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这个虚构的世界和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它们的价值就越高,比如卖个周边就会有很多粉丝为情怀买单,这就是很多资本口中的二次元、Ip.

—————————————————————————————————————

四、未来是分享体验的时代

我们当前体验着自己的体验自我,体验着当前的感觉、想法和情感,(一旦体验自我停止,结束了刚才的体验,我们立马陷入叙事自我,叙事自我给这件事情赋予意义。)而你的感觉想法体验和普罗大众越不同,你越稀缺,越宝贵,别人越想体验『你的体验』。

利用网络传播,我可以把自己当前正在体验的体验自我分享给其他人(正如这个问题——《有可能架设一个全球的精神网络,把人类的意识上传上去,然后毁灭肉体吗?》) .

比如,我把我初夜时的体验自我的『体验』记录下来,随时可以体验我的初夜,80年后我打开记忆罐头还可以体验我20岁时初夜的体验。

我还可以把我初夜的体验分享给我女朋友,让她知道一个男孩子初夜时是什么感觉,我可以和她交换身体,可以直播我的体验,全球每个收『看』我的人,可以实时感知我的体验。

(因为互联网的价值观最初来自于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讲究个人、讲究多样性。所以我们的价值就是不断完善这个万物之网,让它有更多维度的多样性,对我们来说,成为一个越和别人不同的人,你的价值就越大,因为给万物之网带来的多样性更多一些。)

因为峰终定律(peak end rule),我们会轻易忘记那些在舒适区里反复做的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比如我们的习惯),而深刻地记住那些意外的。

刺激的遭遇和充满挑战的体验,这是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就是矛盾的,体验自我喜欢陷在舒适区中无法自拔,而叙事自我不会记住这些已成为我们习惯的体验,只会记住那些最刺激的事,也只有那些不一样的、刺激的事才会被我们记住:第一次登山、第一次蹦极、第一次跳伞……这些第一次,这些刺激、意外才是最有价值的体验。

—————————————————————————————————————

五、现在的想象共同体是『人文主义』

现在,人文主义被写入教科书,我们认为的自由民主、天赋人权理所应当,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信仰,也是一种宗教。

人文主义就是不要损害别人的民主和自由,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这就是它的伦理道德(你感情越细腻,越有同理心,能感受别人的感受,就越有『人文主义』的道德)。

所以,我们每一次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学校和社会教育我们的那套价值观就蹦出来,指导我们做决策,这个选择符合人权吗?有人性吗?

过去我们用宗教、神来做道德判断和指引,而现在,我们用人文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思想。

(比如常见的保护弱势群体,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表现,我们的文明为了『避免伤害』某些弱势群体,把失业叫做下岗,把罪犯成为犯罪嫌疑人,把妓女叫做失足妇女。比如,有人觉得残疾人出门不方便,于是很多公众场合都有残疾人坡道和卫生间。

我们把少数人保护起来,少数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保护,而大众却没有觉得因为保护少数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最终少数人同化了多数人,而多数人看到少数人被保护,就会感到『人文主义』的温暖。)

—————————————————————————————————————

六、人文主义的危机

但,这本书指出:人文主义的自我可能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可能被各种此消彼长的情绪所驱使,也可能被叙事自我或体验自我所诱导。

叙事自我说好了要在网上努力学习的,体验自我无意中看到了小黄图,他在欲望的驱使下撸了一发。

体验自我觉得这个渣男朋友背着我和别的女人偷情,我要和他分手,要即时止损。叙事自我觉得自己投入得太多,不想离开他,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对自己的选择的后果负责,但是做出选择的人和承担后果的,是同一个自我吗?

我投了A做总统,他任总统后要兑现他的承诺,而享受他承诺的还是我吗?

我犯罪,一个自我杀了人,另一个自我来承担责任,着正确吗?

可能存在多个自我,他们无法代表我,我不再不可分割的了。

过去,神给皇帝赋予君权,又给人民群众赋予了生活的意义。

神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意义,他们对神的信仰,给了他们很大的力量,他们为了神灵而战争,为了神灵而努力工作,从而给国家带来税收。

当尼采说出:『上帝已死』的之后,人们慢慢不从神那里获得意义了。

表面上,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高,网红如罗振宇经常说:『我是您忠实的奴仆,为您服务,死磕自己,娱乐大家』这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产品,当成了服务,当成了体验。

用户、消费者们会敢到自己是上帝,接受来自siri、cortana的女仆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懒得管了,挥一挥手,你们帮我代理吧,让AI做自己的代理,让AI帮自己选择,最后让AI连城的网络来服务于人类,发挥职能系统的作用。

—————————————————————————————————————

七、补充:『人文主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人文主义让我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我们仔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挖掘内心深处的真我。

比如,我一直在追求干一件从没做过的事情,尝试做自己做不好的事,追求更多的新体验,从而获得智慧。

因为人文主义,我散发出的创造力,我工作产生的价值就很大,能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更大的利益。

所以现代社会需要『人文主义』这个共同体,这个我们头脑中国共产党同虚构的现实让我们更加有凝聚力。我们共同想象出了宗教、国家、公司……这些共同的想象,就是宗教。

我们通过共同的想象出来的主观现实,把所有人高效地组织在了一起。

一个例子就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汇聚了大家的爱国热情,从而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在工业化国家,人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所以我们大规模协作合作,有了工厂,能够量产很多东西,我们需要集体荣誉感,把大家做出来的东西归功于集体,让集体产生更强的凝聚力。

集体主义时代,『集体感』是被统治者所操纵的:我们听着相同的音乐一起流泪,我们踏着相同的『正步』……我们大脑中分泌着内啡肽,加深彼此间的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凝聚力。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战争就需要这种凝聚力。

而今天,更加强调个人价值,因为突出『个人价值』才能发挥多样性,提高创造力。

我们每个人自己设定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需要一个方向上的指引,于是有了:美国梦、中国梦、国家利益、伦理道德,企业需要企业文化,公司需要价值观、需要愿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那句『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坚信人人人生而平等,我们乐观富有想象力,我们不断学习去改变自我,我们努力工作想改变世界,我们追求个人幸福,我们追求工作的意义,我们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文主义,因为我们人文主义的信念之强,所以给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在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不同的、特别的人,他们的知识、创造力给国家带来财富,生产价值。

当然,也因为人文主义,国家与国家之间友好和平地往来。全球化让国家间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后感3000字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后感3000字: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我看完了。

两本书都很厚,大略读一遍花了我五天时间,分两次写太耗精力,所以我会以两本书为一个整体讨论,可能会写得散漫无边。

好在今天还是周末,你就当做是和我面对面闲聊吧。

通常我们认为的历史,大多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变迁。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为例,都是凭借三条主线索讲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最多加上掌权者的花边新闻。我们已经习惯过去学习历史所用的方法,所以看到尤瓦尔·赫拉利讲述历史的方式,会觉得很有趣,甚至他的文字让你感觉不像历史。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尤瓦尔·赫拉利讨论的核心不是国家、文明,而是人。没有讨论权力更迭、不同文明的冲突、政治思想进步,而是自始而终在讨论人的变化。人类怎样在地球上崛起,又是怎样建立起人类文明,人类自己怎么看待地球霸主地位。初看之下,特别惊诧,但仔细想想,他这么做是有道理的。

历史毕竟是人类的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人类思考后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所以我很赞同尤瓦尔·赫拉利,人类才是历史的主体,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太多在政治、经济、文化。

我们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注意到这点,原因是人类的文明太发达了,困扰人类数十世纪的饥荒、战争和瘟疫已经成为过去。世界上依然有贫困人口,但大规模饥荒已经极为罕见,而且人类不再认为饥荒是神降下的惩罚,而是归结为人类自己的错误;距离上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70多年,大国之间因为各自拥有可以毁灭世界的核武器,反而达成了长久的和平,叙利亚不算大国间的战争,只能归为大国间的博弈;黑死病那种席卷全球的瘟疫不再发生,非典虽然爆发,但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造成的死亡人数还不到黑死病的零头。

人类为了这三个问题用了数十个世纪的时间,到了今天成功解决。然后呢?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人类累积了空前的科学能力,储备了数量惊人的人才。然后呢?他们会在国家的领导下继续攻克癌症,甚至是令人胆寒的艾滋病,这些看起来都是时间问题。再然后呢?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猜想,接下来就是研究永生的问题了。这不仅仅是个想法,一系列科技巨头已经在永生领域投入重金,圈走了大批一线科技人才,而且赌新一代人才们能够带来新一轮科技爆发,就像工业革命一样,永生问题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代人得到解决。

永生是人类无法抵抗的诱惑,一旦实现了,人就成了神。同时,人类的黄昏正式开始。

谈到永生,肯定绕不开永生的形态,肉体衰老很难逆转,那人类要怎么把灵魂从肉体移植出来?然后放到哪里去?是终结者那样的液态生存?还是让一个人的意识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肉体里?永生与其说解决了人的寿命问题,倒不如说产生了新一轮问题:谁有权永生?将灵魂寄宿在新的肉体算不算谋杀?人是什么?灵魂又是什么?意识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看起来要么无解,要么讨论过后还是无解。但是,当人类在外部世界改造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迟早会研究人类自身,许多问题已经有了眉目。比如说,人类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自由意志”。有了自由意志,人才能够做选择。这个选择不是被命运操控,也不是神的旨意,更不是国家的命令,而是人自己所选。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指出人类其实没有“自由意志”。在实验中,当人做选择的时候,仪器观测到大脑里生物电回路早就做了决定,而它做的决定并不需要人的意志控制。

类似这样的人类对自身认知越多,对人类的看法越发怪异,这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过去的历史里,人类最早认为人类自身是万物之灵,是造物主的宠儿。进化论随之出现,指出我们的进化是适者生存后的结果。人类最早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日心说打破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最后太空望远镜证明了太阳系并不在宇宙的中心,太阳系只是银河系里的一个小星系。

这一次在分子结构上研究人类,会发现人的情感和感觉是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皮层制造出来。所谓的自由意志,在肉体里完全找不到实体,而且完全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加以控制。在另一方面,人类引以为豪的人工智能,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完全无意识而智能的机器,做得可以比人类更好。AlphaGo可以轻松战胜人类职业棋手,但它并不会因此产生任何骄傲和喜悦,这意味着它一直能够稳定且高效解决问题。

于是,我们可以很自然推导:科技可以改变一部分人,优化他们的DNA,从一开始就抹去患重大疾病的可能。通过刺激大脑皮层,让他们比正常出生的婴儿更聪明,动手能力更强。同时,让他们能够感受更强烈的喜悦,远离负面情绪。最后加上科技赋予他们永生,他们和机器形成新的联盟。那么,他们毫无疑问是地球上的神,而且他们和机器会永久性统治没能得到科技改变的低等人类。

当人类对自身的研究达到这种地步,人类就通过一系列科技变化得到新的理解:人类即使自身力量不如其余生物,但仍然能统治地球,靠的是惊人的运算能力。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最早利用语言、文字实现种群内沟通协作。在远古时期对抗大自身数十倍的野生动物,在古代兴建起金字塔和长城,在现代能够探索外太空建空间站。人类就像一堆计算机,彼此联网,释放了群体的计算能力,最终取得了这颗星球的统治权。

那么,和计算机相比,人类的计算能力可就显得有些弱了。而且,计算机没有人的情感和感觉,它永远不会出错,它的智力稳定性超越所有人类。这就暗示着一件事:计算机替人做出的选择更合理,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奥巴马八年做的事还没川普一年做的事让人惊叹,但是四年任期结束的时候,他还是能凭借出色的演讲能力成功连任。原因是人类作为生物,没法给奥巴马任期内的表现打出客观的平均分,然后根据最后的分数决定是否让他当选。人们总会受到最近的情绪的影响,把情绪最高点作为平均值应用。

于是民主制消失了。你的计算机比你更懂你自己,更懂得你到底需要什么,还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我们今天打开手机,每个人能看到的朋友圈广告不一样,每个人能看到的热门微博也不一样,每个人能听到的每日推荐音乐也不一样,但你还是会觉得这些App真合口味。所以,计算机做出比人类更好的决定,有一天它肯定会替人类做决定。起先,计算机替你做加减乘除,你就放弃了复查账本的习惯。然后计算机替你开车,避开所有交通事故。最后计算机接管你的生活,计算机并不能理解“统治”,它只是服从设计者最初输入的命令:让人更舒服活在地球上,计算机最终会取得这颗星球的统治权。

回顾人类的崛起,无非是微弱的计算能力凑在一起,形成一股更大的力量。本质上来讲,人类所有的活动,选择的进化方向,都是为了让信息传播更迅速,这才有了今天的微信、Facebook。等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超越人类,人类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机器能做得比人类更好,而且机器不会为了发展毁灭这颗星球,发展最后得以永续。如果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人类在未来甚至很难找到容身之地。

这就是人类的黄昏,这就是《未来简史》告诉我们的未来。

看完以后想了下,尤瓦尔·赫拉利这两本书还是《人类简史》更好。《未来简史》太像一本为硅谷定制的书,指向了金字塔顶尖们内心中最大的欲望:用科技手段得到永生。

如果要重读的话,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人类简史》,那本书有一种对问题的真正兴趣,所以也给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答案。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阅读障碍。障碍不是说我没办法读一本几十万字的书,而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期待改变了。当我习惯了阅读是瞟一眼,是不超过140字的段子,是一张直白的图片,是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短视频,任何超出限度的东西都会让我焦虑。

好在读完这两本书以后,我把这障碍处理妥当了,请把掌声送给阿腿,书是她安利给我的。

为什么肥宁写的东西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为什么不是一段一行?为什么没有很多表情或者图片?

我想此刻可以回答你:在我看来,这个世界若只有形形色色斩钉截铁的结论,那可太奇怪了。结论根本不重要,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错的,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组织一篇文字的同时,也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在许多时候你心乱如麻,如果可以把你面临的困境写下来,写清楚齐纳因后果,写清楚一二三四。等你写完的时候,多半也就思考清楚了。

而如果换成在朋友圈短句刷屏,那除了释放情绪,还真的毫无效果。

不过你能看到这,证明你肯定没有阅读障碍,满打满算整整三千字呢。作者:肥宁

未来简史读后感范文


未来简史读后感范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感范文,请大家参阅!

(篇一)

这是一本新出的书,但一直等到出了中文版才买了这本书。放假了翻开读一读吧!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一民史学家,但是和其他史学家不同他的著作里提出看待世界和历史的新视角。为了让他的视角更具有说服力。他会从极为遥远的过去一直论述他的预见的将来,引领读者按照他的思路走一遍。许多人许多人慕名而来,为的是作者对未来的预见,但未必有体力和雄心跟随作者纵横千年历史。

在《人类简史》里说过人将会谋求永生,成为神。永生的概念听起来非常荒诞,在《未来简史》里,用了一整个章节总结人类过去的历史。认为过去无数个世纪之中,人类的目光从外部转会自身,谋求永生是一个即将出现也是必然的选项。

但是永生并不是一个努力的结果,一旦开始思考到达永生,这个概念会开启一系列新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是否存在自由的选择?是否存在所谓的“自我”?这样的问题在以前是几乎无解的,但是拜生物科学和医学道德发展所赐,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正在发生突飞猛进的进展。我们几乎已经可以肯定,并不存在自由的选择。科学实验证明在我们做出选择前的几秒,大脑的神经活动事实上就已经先于我们做出了选择。

消除了所谓的自由选择的存在,那么人类自身的智能就能归根结底为神经电路的算法,人类的意识则归结为大脑皮层受到的不同的电刺激,欲望和感受不但可以人为控制,甚至可以人为创造。

推到到这一步,人类事实上就已经距离从云端掉落边缘不远了。因为计算机的算力远比人类强大,在无意识的智能领域之内,凭借算力和算法,计算机可以比人类做到更好。而且一旦这个进程开始,计算机在智能上所达到的成就,可能会完全超乎人类的理解能力哪怕是编制算法程序的那些技术人员,也同样对此一无所知。在另一方面,人类的意识既然是可以控制和凭空制造的,也就意味这可以用技术的力量改变人的感受,提升人的力量,延长人的寿命。这就彻底颠覆了人文主义盛兴以来人类社会的基础——平等。拥有更多金钱和权力的人,可以对自身进行更多的制造

(篇二)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看完后还准备再买一本纸质书,因为书中观点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对我冲击非常大。就像一个古代农民正在锄地,突然看到天空中出现了幻象。幻象中人们穿着T恤,留着短发,坐在汽车里打电话。这让这个农民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几乎瘫坐在地。

《未来简史》中描述的种种,给我的冲击即是如此。

1、死亡的终结

15世纪黑死病在意大利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欧洲,造成欧洲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个欧洲一片鬼城。无助的人们只能绝望地向上帝祈祷。

而现在,人们却很少听到这种病的流行。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肯尼亚首都宣布天花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这种据专家预计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曾杀死2亿人左右的传染病,成为被人类消灭的第一种疾病。

2003年,SARS在中国流行,而短短几个月后,就基本得到了控制。SARS导致死亡近800人,这已经算是现代社会极其严重的传染病爆发了。

而相比于黑死病、天花,SARS无论死亡人数还是疫情爆发时间都大大下降。21世纪,即使是艾滋病这样恐怖的疾病,在初期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抑制。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制造人造器官,最新的人造机械手臂能连接神经直接受大脑控制,可以植入人体的纳米医疗机器人也正在研究当中。

未来的情形,可能是人们的血液里有纳米机器人时刻对我们进行保护,一旦发现有异常立马报警并采取措施。如果器官病变或损坏,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我们还可以用人造器官和机械器官进行替代。

同时,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修改基因已经成为可能。基因技术意味着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子女拥有120的智商、长的又白又美、没有致命的遗传病等等。从而人类再也不单纯依靠自然选择决定基因,而变成了人工选择。

当然,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人类最初做整容手术是为了治疗战场上脸部受伤的战士,现在这项技术却用来让大量的女孩变得更美。伟哥最早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治疗血压疾病,现在却成了男性增强性能力的武器。

同样的,人类可以制造仿生器官,能改造基因后,最初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治疗和预防疾病。可是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为什么不能让人类的智商变成150、记忆力超群、而且拥有如钢铁侠一样神力的机械手臂呢?那个时候,人或许已经不能称为"人"而应该改叫"超人"或者"神人"了。

更让人惊讶的,人类现在还正在研究抗衰老和永生。谷歌的永生计划通过研究人类基因和纳米技术,已经宣称2030年人类可能实现永生。虽然这个预测不一定准确,但是似乎只要衰老和死亡是像汽车老化一样的技术问题,那科学家就极有可能攻克它。

2、人工智能的崛起

计算机1946年问世,1969年网络原型诞生,1991年www协议被发明,2003年智能手机横空出示。而最近的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的普及,使得这一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

短短70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让人类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在各种领域逐渐替代人类。现代汽车工厂大部分都是机器人操作。淘宝的云技术可以根据大数据迅速识别你喜欢什么,完成从推荐到付款的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双十一当天成交量1200亿,而在传统商场,一家商场一天完成10亿单购买行为完全是天方夜谭。而亚马逊的线下超市则几乎不需要售货员。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未来,无人汽车会在公路上飞驰,商场里不再需要过多的售货员,日常清洁工作有专用的清洁机器人,小区的安全则是全方位的智能安全系统,大多数商品也都可以在人为参与极少的情况下由机器人负责生产。

那么,未来会有多少人失业呢?汽车司机、售货员、电话客服、大量的工厂工人等似乎是首当其冲。一则数据预测显示,未来30年可能40%的人类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人们可能会说,新技术诞生后,必然会有新的工作诞生。正如工业革命虽然迅速减少了农民的数量,但工厂工人却迅速增加,成为中坚力量。

但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是机器可以完成动作,却无法做到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随着人工智不断地行自我学习并步步升级,其性能却足以替代人类大脑的大部分功能,人类的特殊功用会逐渐减少。

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绝大部分人类的工作时,会不会只需要极少的超级人类掌控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就可以维持整个世界的运转?

(篇三)

1、《未来简史》讲的是什么

首先,这是一本很烧脑的书,说它烧脑不只是因为书里有大量外国人的名字和地点而读起来费劲,还因为他是站在几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从进化论、心理学和动物学的角度来思考世界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很常见的问题,他通常都得出一个我们感觉匪夷所思的观点,我们会在心里犯嘀咕,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直接颠覆三观。

作者是以色列历史学家,他以更加宏大的历史观写下了这本书,从类人猿从树上下来,到货币、宗教的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到21世纪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未来世界。他从历史、心理和动物学的角度解释了大规模的灵活的人类合作与动物的小范围机械合作的本质区别。

这本书的信息量极大,对世界的认知也极深刻,无论是对过去的历史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颠覆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想一下理解清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作者想通过这本书的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然后把那些颠覆性的概念和观点再逐步推送出来。

1、我们都生活在虚构之中。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宗教就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现实。

2、人文主义是现代世界的宗教。

3、科学和人文主义有一个交易,使得我们现在对人文主义的信念越来越强,而且要根据这个信念去改造世界。

4、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虚构现实、讲故事的过程,人文主义的缺陷就是当前这个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必须换一个新的故事。

再不把人文主义的概念说清楚,你马上就迷糊了。人文主义倡导崇拜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面神的位置。以前我们都相信宗教里面的神,现在我们明白宗教里面的神都是虚构的,上帝说了不算,自己的内心说了才算。

(篇四)

上周末把《未来简史》读了一遍。以我浅薄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法老,货币,宗教,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都是抽象虚拟的概念,而正是这些抽象的普遍被人类接受的虚拟概念统治了人类,或者说组织了人类,也可以说忽悠了人类去相互合作。这些抽象的概念被作者归纳为互为主体,说白了就是大家都觉得怎么怎么样,那么就是怎么怎么样,大家觉得好就是真的好,大家觉得钱重要,就会相互影响,从而都为钱工作,于是形成了一种秩序,一种体制。延伸一下,股票上涨也是一种互为主体,如果大家都认为某支股票应该上涨,那么它就会上涨,比如A判断其他人现在或者将来也会买某支股票,那么A就会去买入,同时B也是这么认为和行动的,C也是,以此类推,此股票就会上涨。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股票会加速上涨,股票的上涨吸引了更多的人认为它会上涨,所以更多的人会加入,直到没有更多人了,大家都进来了,这时候某些人先卖出,这是互为主体的现象又出现,大家开始都觉得要跌,于是就跌了。由于这种群众的判断不一定正确,所以导致有些股票涨起来和跌起来都刹不住车。利用这些非理性的现象,会带来很大益处,当然要有自知之明,判断是不能失误的。 2,网络游戏也是虚拟,而且是更全面的虚拟,试想一下如果有两份工作工资一样,一份是无聊的现实工作,一份是打网络游戏还发工资。很多人会选择后者。因为网络游戏提供了很好的一个个小目标和可行方案,而且结果是确定性。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主线任务,很多努力也是白费,所以很多人逃避现实。所以不论时代如何进步,总是有人喜欢进入虚拟世界。再加上科技发展解放人类,导致无事可干阶层的产生,打游戏更会变成“刚需”。 3,书中提到人的意识是信息流,而喜怒哀乐是信息流进行时在大脑产生的污染。记得有另一本书认为愤怒是由于认知不足或者认知障碍造成的。难道信息流只有在遇到认知障碍或者认知不足的时候才会产生喜怒哀乐?这个逻辑还真符合佛教的一些观念,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可以达到消灭自我的状态。因为自我就是信息流。同时,《未来简史》提到自我分为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叙事自我就是把自己的部分记忆拼凑起来,拼出一个整体的故事,然后就认为这个故事就是自我。而在这个拼故事的过程中,存在美化,偏见,遗忘的现象,导致我们认为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或者说无限接近真实自我的自我意识)存在偏差。而科技可以弥补这个偏差,比如,做一个DNA测序可以让人前所未有的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未来人工智能的效果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想要的东西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想要接触的另一半也不是我们真正性格合得来的另一半。这些人工智能都会帮上忙。这也会带来一个可怕的结果就是,自我的消亡。不过我个人觉得,也不一定,或者说放弃部分自我,从而对自己更有利,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参考,尤其是在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的时候。 4,书中认为,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物种强大是因为强大的组织能力,是因为大家可以相信共同的信念进行大规模的合作。虽然这个观点有点片面,但是是对的,我们看阿里巴巴强大,就是因为有一个高效的组织,而组织的发起人马云提供的就是反复洗脑的一种信仰,他让阿里所有人都有同步的信仰,这个信仰就是相信互联网改变世界,这是合作的大方向,他让员工觉得工作不只是为了赚钱,还产生了意义,就像在修金字塔的埃及人觉得为法老服务就是他们工作的意义。时代虽然差了几千年,套路是同一个套路。

《未来简史》读后感1000字


以前才工作的时候,感觉人生特别无聊,一直就想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曾经讨教过许多前辈,也没得到答案。后来看见一句鸡汤名言: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这么问自己的:在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中,你知道那些与人类命运相关的科学领域,正在发生什么吗?没关系,现在有一本书,都只是由一些简单的文字组成,没有代码、公式这种晦涩难懂的符号,人人都可以读。这本书就是《未来简史》。

其实这本书早在上个学期就读完,也知道五一假期要写读书笔记。可读书笔记推了好几天,一直没写,因为对于这样一本书实在不知该如何下笔,但如若不写出来,却又感觉如鲠在喉,好像这本书还没有看完,还没有终结。因此,硬着头皮,尝试着去写,力求能够让学习变成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

《未来简史》分为四个部分:人类的新议题,智人征服世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智人失去控制权。这本书开宗明义地就提出在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之后,在21世纪,人类将可能面临的三大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在减少了饥荒、疾病和战争之后,人类现在希望能够克服年老甚至死亡,获得永生。21世纪,死亡不是一个必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人类会死亡可能是因为心脏不跳、大动脉被脂肪堵住、癌细胞在肝脏里扩散、病菌在肺里繁殖等等。这些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而造成的,只要是技术问题,就会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在拯救人类脱离各种不幸之后,他们现在希望能够幸福快乐。历史上,人们认为,追求幸福只是一件个人的事;而现在人们则认为,追求快乐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如果没有政府规划、经济资源和科学研究,个人的追求幸福快乐就会成为天方夜谭。在人类挣扎着超越求生的动物性之后,他们现在希望把自己升级为神,成为神人。在追求不死和幸福快乐的过程中,事实上,人类就试着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人类将通过基因的改造、人和机器的结合、纯机器即人工智能三步直接成神。但是,尤瓦尔赫拉利也提出,对人类未来这三项内容的预测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一定只能朝着这几个方向去走。这是历史学家的预言,但不是宣言。赫拉利预测人类会往这三个方向努力。提出这一历史预测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讨论现有的选择,讨论我们是否能够有其他选择,然后去想象不同的命运,让历史往一个不同的方向走。

因为知识浅薄,所以我只能就书中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采撷一小朵浪花来谈谈我的理解:科学与宗教之争。我很欣赏文中说的一句话。自由主义者或者其他现代信仰的追随都并不喜欢自己相信的系统被称为宗教,原因就在于他们总觉得宗教就是迷信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管理自己的方法,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科学最在乎的事一样,宗教和科学相辅相成,科学想要打造可行的人类制度,必然需要宗教的协助,科学研究事实,但并不给出理论判断。

在读这本书前,我从未思考过人类将走向何方,在这本书中,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出,由于氢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所有物种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这本书享受着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般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未来简史》读后感900字


未来简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巨作。下面我对于这本书逐一阐述我的感触。曾经的世界为饥荒而头疼,有钱人争着吃各种高脂产品来喂养自己,穷人吃着地里可怜的蔬果度日。可现在有钱人却吃着养身的蔬菜食品,而穷人吃着零食和高脂、油炸的快餐。虽然全世界更重视养身了,但肥胖依旧夺走了300万穷人的生命。

病毒很可怕,例如黑死病、天花病毒和西班牙流感,但现代医学跑在了病毒的前头,抗生素,纳米机器人......但出现了另一种危机,那就是人类自己为了某种残忍的意识形态,可以制造出流行病。这样看来,那个人类对流行病束手无策的时代反而叫人有点怀念。

战争正在消失,,人类打破了丛林法则契诃夫法则,原因在于核导弹的出现逼迫超级大国们采取积极和平的政策。恐怖组织并不能把我们拖回中世纪,我们不能面对恐怖组织的表演而反应过度。

成功孕育着野心,当世界不为战争和饥荒担心时,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幸福和不死。而一旦出现生命的良药,就会引发激烈的政治冲突。历史上过往的战争都不及这场为了永恒青春的战争。

人类追求幸福快乐的权利是与生而来的。尽管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我们总是不能提高幸福指数或只能短暂提高。我个人认为,这使得我们人类能不断地去追求和探索甚至索取。正是因为生物进化的淘汰,使得实现真正的幸福快乐,难度不亚于战胜老死。

人类渴望成神。因为有机生命的限制,人类无法在其他星球和太空长时间居住,但人类正在突破这个限制,目前已可能创造出半机体生命,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无机生命。我们也在尝试获得一些特殊能力,例如长生不老,能够设计和创造生命,能够改造自己的身体,能够控制环境和天气,能够读心及远距离沟通,能够高速移动......在追求健康、快乐和力量的过程中,人类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特质,于是特质一个又一个地改变,直到人类不再是人类。

发展不可能踩刹车。经济需要不断增长,否则经济的崩溃会拖垮社会。人类对于新科技的使用也要有限制。

很多神论表示人类有灵魂,而猪则没有,但人类科学家查看过人类的各个角落,并没有灵魂,所以神论信徒对进化论恨之入骨。但在今天,如果杀死了一名美国公民,远比杀死一名阿富汗公民要反响大得多。

这本充满哲学色彩的书籍,讲述了从智人征服世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到智人失去控制权等种种震撼人心的理论和证据,让我叹为观止。人类应该更关注这些问题,这本书是帮助人类找到方向的一条大道。

《未来简史》读后感1500字


看了《未来简史》这本书,笔者想到一个小品的名字《昨天、今天、明天》。不过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对应的是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本书侧重于人类的未来。作者以超然的视角,强大的逻辑思维,为人类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好消息就是人类短时间不会毁灭,科技的发展会让人类越来越舒服;坏消息就是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可能会被淘汰。

这本书总体是悲观的,其中不乏表达出对人类未来的矛盾。例如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作为医生诊断率会高于人类医生,医疗水准普遍提高是必然的,但是智能机器抢走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我们很有可能失业导致没钱看病。又比如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改造基因,导致天才的下一代人类越来越强大,甚至达到想象中的神人,然而神人或许已经不把自己当作人类,甚至反过来奴役没有改造自己的普通人类。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可以改造自己让自己及后代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贫穷的人不仅穷而且会和上流阶级的差距越拉越大,社会的公平被打破,社会文明轰然崩塌。

看过很多书,大体都是人类在追问我是怎么来的,但是这本书是反过来问我是怎么没的,这是看这本书很有意思的地方。我想作者给我们展示的未来是个通过逻辑搭建出来的世界,同时也在告诉我们,未来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有可能比现在更差。

很多人寄希望于未来,希望科技的发展,让自己能够躺在床上就能工作。也有一些人觉得,科技发展到最后,我们不用工作可以好吃懒做,成为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这样的白日梦都是无法实现的。只要稍微思考,就能知道未来自然有未来的问题,而咸鱼则是代表无用,在任何一个时代,一旦成为无用之人,下场只有惨遭淘汰。

对未来的浪漫幻想,一旦加入了理性思维,一下子就千疮百孔了。这让笔者忍不住想到了一件与之相关的事情,从未来的幻想回到现实,让人不禁想到现在社会上很多的精日分子和精美分子,也就是精神上的日本人和精神上的美国人。近年来,随着网上不正确的言论或者恶意言论的诱导,很多人就如同畅想未来一样,畅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平等,甚至将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挂在嘴边,张口闭口的自由平等。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就是高福利的、安全绿色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乌托邦。

正如对未来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些人对发达国家的畅想,也同样的让人觉得可笑。那些想象出来的美好,稍加理性思考,就成了一层随时可以戳破的窗户纸。

近几个月的国际新闻中,经常能够出现关于难民的新闻,一些难民想要进入美国,然后遭受各种冷漠甚至冷酷的对待。最让我感慨的一条新闻是一个母亲拉着自己的儿子,跪在边警面前哭泣,想要进入美国,然而边警不为所动。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就算他们进入美国,因为不法身份,也会被抓起来的。之前的叙利亚难民也是同等情况,逃离自己的国家,结果欧洲那些所谓文明的国家一个个关闭了对难民的大门。

事实证明,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并非就能带来更高等的文明。更高等的文明,还需要一代代人怀揣着崇高理想去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正如那些难民一样,他们幻想着前往发达国家就能享受到快乐的生活,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最应该做的是转过头去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建设自己美好的生活,去抵制暴力和残酷,幸福只能靠自己双手来获得。

这本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对未来不着边际的畅想,就如同做了一场游戏,开阔了一下思维,稍做了一下休息,如何过好今天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如何奋斗在当下才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感 8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