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 > 地图 > 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

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读蒋勋《少年台湾》有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读蒋勋《少年台湾》有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读蒋勋《少年台湾》有感
梁铭家
“我看到礁石的兀立傲岸,遍体鳞伤。我看到浪涛激情热烈如死的拥抱冲撞,永不停止。每一道涓涓的流水,从岩石的体躯上流泻而下。仿佛泪水,仿佛悲怨到无话可说的泣诉,一条一条,泪流如此。或许,我终于知道我泪的归宿,是这岛南端一片无际的旺洋。”——《少年台湾》

初闻这本书,我就被“少年”二字吸引,充满着青春、动态与不羁。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我一直很好奇,很想去的地方。一个岛屿,四周环海,我猜想,那里的少年正如大海之子,充满浪花奔涌气息。果然,这本书的内容更充实了我的想象。抚翻书页,恍如望见:海风徐徐,少年游子赤脚奔跑在海岸,无际的沙滩留下扭动的脚印与冲涌的海浪嘹亮生命之歌;少年又蹬上礁石上,无目的呐喊着,青筋凸起,呼喊之声被飞溅如雪的浪涛托举向高空,正如少年热血斗志的爆发,海风撞击他坚实的胸膛,回应他少年的击掌;黄昏的霞彩火一般燃烧得如此炽旺,好像要坚持把一碧如洗的天空全部烧红,游子变成一个小剪影。这就是我关于一座岛、一片海、一群少年、一处青春的想象。虽然我的想象与书中的台湾少年有所不同,但他们各自内心都有这样一片大海之子的剪影。

书中的描写,是这么的真实,这么具体,那些长久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的独特生活记忆,嗅觉的、触觉的、身体的那种记忆,读的时候带动着你全身上下的细胞共同去试探、体验。情节中有很多的悲剧,突然停止的结尾,死亡、生命活力、哀情无奈,如浪花在翻涌的海浪中起起伏伏,在一道霹雳闪电下倏忽逝于苍茫深蓝中。这是读者所描写出年轻的台湾,他们很冒险,奋进,甚至很鲁莽,不知天高地厚,不畏生死去做一些事。那是一种充满顽强与耐苦精神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地迸发,甚至与残酷、毁灭一同燃烧。

作者把它看作一种美学,它不太讲合理,它们或许暴烈,非常情绪化,很容易自我毁灭,然而它并不在意毁灭。我感到,冥冥中,那是另一种存在,在大陆的臂弯中,一座显得渺小的岛屿,充满着独特性,独有的环生活,独有的土著文化,独有的历史积淀,因而具有着独特的如海浪般放荡、漂亮的生命质感。
文章地点是一个散落式,读的过程也正如你也在游荡流浪,感染上这独特探索、好奇的少年情怀。在繁忙喧嚣中,拥有着这本书,这文字,读着,心灵也被撞击着,在忙碌学业三点一线中,寻找回那属于自己的青春活力,为自己而跳跃欢呼呐喊的少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语小学曾习之,年岁稍长,常读常新,对一“索”字就有了越多的感悟,《少年台湾》告诉我的“索”是少年式的“索”,是拒绝变成被物质所囿养的动物,希望自己拥有着一颗说走就走的心,拥有着一种说干就干的勇气,一种属于少年台湾的独特魔力!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别致的“孤独”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晓华

今天跟你谈谈看了蒋勋谈莫奈之美的感想。

艺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那么,应该怎样欣赏艺术,怎样欣赏艺术品呢?比如,一幅画、一本书、一首曲子。可能你会脱口而出,喜欢啊,看着喜欢,读着喜欢,听着喜欢,就是在欣赏啊!这话,其实没有错,欣赏就是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去与一幅画,一本书,或是一首曲子相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感悟。欣赏没有什么标准,更没有对错之分,可能你为之痴迷的,别人会毫无感觉;而别人爱不释手的,你也不一定想再多瞧上几眼。当然,专业人士会有其专业标准,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不需要非要具备专业水准才行,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去欣赏美。这,是肯定的。

当人,这并不是说对于艺术而言,专业知识一点也不重要。其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欣赏艺术。比如说,你现在学了素描,有了一些绘画的基本功,那当你面对一幅画时,不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版画,除了第一眼的视觉感受外,你还会注意到其构图比例是否匀称合理,其光影处理是否自然和谐,整个画面是否灵动传神,等等。总之,拥有一些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能让你更多地关注到一些细节,让你对画作的欣赏更深入,更细腻,也更能发现其动人之处,也才能辨出大师与一般绘画者之间的细微差异。

也正因如此,面对一幅幅主题单一的《干草堆》,蒋勋才能从我们一般人不曾体会,不曾留意的光影变幻中发掘出莫奈画作那深藏不露的美。同样的干草堆,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在清晨,在黄昏,在春光中,在夏阳下,在秋风里,在冬雪之后,在莫奈地笔端生动着,经历四季轮回,经历阴晴冷暖。干草堆,像是一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每一天都姿态不同,每一刻都神情各异,但,都是美的。于是,虽然那个手执画笔的人,在一天天老去,但干草堆却日复一日站在那里,站成了永恒。

以此推之,对于一本书,一首乐曲的欣赏,也是如此。专业训练和专业熏陶,能让人对作品的理解更细腻,更深入,会让你从作者的行文和字句间更深、更真切地体会到其文字或音符的张力和表现力,体会到其构思的精妙或是处理的巧妙。欣赏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对话,彼此了解的越多,沟通才会越流畅,对话才会更深入,才能成为一种心灵之约,心灵之会。

有时,欣赏需要的又是对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了解了其创作时代,我们才能把目光收回,放置在我们不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段时空,不管是几千年前,还是几百年,几十年还是几年前,不管是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学会和懂得把你当下看到的东西,重新放回它们所属的那段时空,不再用当下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更多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以及创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现在,人们一提莫奈,就想到他的名作《日出》,想到他所代表的印象派。但如果单以那副画作而论,我想,大多数人并不会感觉莫奈有什么高明之处,特别之处,甚至某个在校的艺术系学生都能画出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作。也许,会有人说,就是因为是莫奈画的,所以现在才价值连城,才会有那么多人千里万里不辞辛苦地跑去看上一眼。而当我们随着蒋勋,回到莫奈生活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的很多画作并不为大众和专业评论家所认可——我们才真正懂得莫奈的价值,以及莫奈的勇气与对美的执着。

那时候,人们都是在室内完成画作的。一个模特,摆好姿势,站在室内某个固定的角落,阳光或灯光从同一个角度照射过来,画家们或坐或站,在那里忙碌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莫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感觉到了这种绘画模式的刻板与造作,于是勇敢地走出房间,走到室外。于是,他感受到了大自然最神奇的光影变幻,每一处都不同,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同。

他爱上了在自然天光云影下活动着的人们,爱上了那些因自然的光影变幻而披上迷人面纱的万事万物,一棵柳树,一方荷塘,一朵莲花,一片莲叶,一段石桥,一座凉亭,乃至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干草堆。他的画作,因真实的自然,真实的光影而生动,他的心也被那样的光亮抓住了,牢牢地抓住了。大工业时代为人们带了崭新的生活,莫奈的心也随着时代的脉搏澎湃,向往光明,向往温暖,向往美好。

你一定还记得在临沂博物馆看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吧?还记得在廊坊博物馆看到的青海马家窑出土的红陶器皿吧?如果拿现代的眼光看,那些画像石和红陶器皿实在粗糙得很。画像石上的人物,面部表情单一,身材比例也不合适。至于场景构图呢,更是没有运用什么透视手法,没有什么近大远小的概念。那些红色的陶盆陶罐呢,上面的线条则太过简单,动物造型更是朴拙,像是出自某个孩童的手笔,更不要说,有些还上下左右不对称,看起来歪歪扭扭呢!

但是,要是我们把眼光放回它们各自的创作年代,放回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个时空,用两千年前的眼光去看看那些画像石,我们就能感受到汉代石匠们的才思之巧妙。是他们开始尝试,把尘世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刻刀一笔笔刻画在坚硬的石头上,让离开人世的人们在死后也能如生前一般,看到自己想看的人,看到自己想看的生活。他们耐心地雕刻着那扇虚掩的大门,那个从门内探出头来的侍女,那个端着酒杯的人,那个在厨房忙着杀鱼的人,雕刻着自己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以及那里生活着的西王母和乐女。而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当我们尝试用三四千年前的眼光去看那些马家窑出土的陶盆陶罐,想象着那时的先人们还住在洞穴或是不遮风雨的草屋中,想象着他们还在拿着粗糙简陋的石器与野兽搏斗,想象着他们还不曾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餐,那么,我们当会对那些陶罐刮目相看,对那些烧制陶罐并在上面画上简单图案或线条的人刮目相看,会为他们对美的追求所折服。

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他们居然也会有美的需求,会想到要为生活添加一些修饰!换成四千年前的眼光,你看到了,那些线条是不同的,有直线,有波折线,有网纹的,有锯齿状的。你看到了,那条鱼好像真的在游,那只青蛙也好像真的在跳。总之,你会看到,那些红色陶罐中的稚拙之美,会看到,那些四五千年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凝聚自己全部智慧与心力所传达出的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同样的,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你也得了解那时的时代背景;欣赏摇滚乐,欣赏邓丽君的歌,欣赏现代白话文,欣赏朦胧诗,你都得把自己的目光放回到那个时代。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艺术创新的可贵之处,感受到艺术创新的活力所在,正是因为突破了原有的束缚,艺术才可以飞得更高,更优美,也更自由。

怎么样,闺女,艺术世界走一走,我们两人手拉手。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子,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心就能在那一时,那一刻,忘记压力,忘记烦恼,静静地,自由地飞翔。因为,那一刻,心中那双隐性的翅膀会悄悄地自动张开。

读《蒋勋说唐诗》一书有感


我自吟诗我自清

——读《蒋勋说唐诗》一书有感

曾杨才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名为《天涯》的五绝,时常出现在蒋勋先生的画作里。第一次看到时,我很惊讶蒋勋先生的佛性禅心:山光日影,鸟语花香,淡淡斜斜,尽入眼底。后来知道,这诗是唐代李义山的作品,我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这回读书社指定要看《蒋勋说唐诗》(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我细读一过之后,了解到这本《说唐诗》,是从美学与文学的角度来引导欣赏唐诗的美学意蕴:画面感、唐代诗人的生命与宇宙观。在蒋先生的眼里,唐代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黄金时代,其独特的灿烂与华美仿佛人生命的一次出走,一次度假,一次异于汉文化传统农业文明的狂放与豪迈,与异族之风韵类同。他从铺陈唐代的整个大背景开始,然后重点放在"一篇五人"之上,最后以唐代诗歌形式的完美、成熟收束。"一篇"即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五人"是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以及晚唐的李商隐。其间,谈到唐代诗人大宇宙观的生命意识和自然流露的骄傲、自负时,还花了一些篇幅谈到陈子昂。

作为画家和美学家的蒋勋先生来说唐诗,完全属于跨界之作,对诗篇的解读虽偶有妙思,但鲜有个性和创见(很多见解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和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里的结论,读来实在也没有什么深度和新意),然而就因为跨界和蒋勋先生的名声,却带有很强的普及性,读的人反而很多,对闲人读诗词的确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是,我合上书本细思,却只是鲜明地感受到四个字:"美言不信!"内容、表达上纰漏之多,大有焚琴煮鹤、牛嚼牡丹一类煞风景之感。古人云:"开卷有益",真的是开什么卷都有益吗?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书籍如汗牛充栋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审视阅读呢?这就很有说说的必要了。

下面我们先来看些蒋勋先生信口开河的例子:

"滟"是什么?是日光或者月光在水波上的反光,这个字本来是水字边,又加上一个形容花的艳丽的字。(第33页)按:滟,水波流动貌,或水满或水满而溢出。何时成反光了?这个字难道还有不是水字旁的么?而且"艳"字本也不是形容花的艳丽的,是鲜艳、漂亮之意,是用来指美女的。后引申指色彩鲜明或指有关爱情方面的事。

"甸"是被人整理出来的一畦一畦的圃,就是田。(第35页)按:甸,古指郊外(古时外城称郭,郭外称郊,郊外称甸)。咋就成田了呢?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凝睇’就是忍住眼泪。"(第176页)按:凝睇,定睛看也。广东话中说"看"还用睇字,啥时就成了眼泪了呢?

这些对字词基本意思的解释,望文生义,随意挥洒,令人生畏。

再如对仗音韵方面的,随手挑几处:

"卷不去"与"拂还来"是非常好的两个对仗,只有唐诗才会有这么讲究的对仗关系。"白云"和"青枫"也是对仗(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两句):颜色对颜色,名词对名词。(第42页)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怎么成了"两个对仗"?只有唐诗讲究对仗么?注意"只有"二字!难道宋诗什么的就不讲究对仗了哈?还有,"白云"和"青枫"句对仗么?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非常对仗的句子,形容女子的美。(第167页) 不是连小学生都知道,"回眸一笑百媚生"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对么?

"悠"韵、"愁"韵、"楼"韵大概是古代诗人用的最多的韵,因为这个韵部的字都很漂亮。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喝酒的"酒",发愁的"愁",秋天的"秋",上楼的"楼",这些放在一起已经很像诗了。(第39页)按:这几个是韵脚字,全属于"十一尤"韵,有那么多韵部么?而且这是用的最多的韵么?诗人喜欢用的韵,难道不是因为情感或韵部宽的原因而是因为字漂亮么?蒋勋先生在这儿似乎随意发挥了。其实,韵字是有声音意义的,而"四支""七阳""一先""八庚""十一尤"等韵部,古人写诗喜欢用,是因为宽韵罢了。

"江潭落月复西斜"中的"斜"字在古代是开口韵,这里押的是"发花"韵(第45页)按:上平声"九佳"韵,下平声"六麻"韵,合称"佳麻"韵,何来"发花"韵?况且"发"是入声字,怎能与"花"同韵?

讲古诗而没有严谨的遵守格律和音韵方面的知识,只是任意地满嘴跑火车,越普及,读的人越多,就越贻害无穷啊!

文化方面的差错也有很多,我继续从他讲的《春江花月夜》和《长恨歌》中举例:

初唐时,还有很多五言、四言、六言夹杂的诗句出现,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初唐诗人王勃,他最有名的《滕王阁序》,我想大家在教科书里可能都读过,他写:"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是四言,"谁悲失路之人"是六言,"萍水相逢"是四言,"尽是他乡之客"是六言,还是在用"四六"的形式,这是魏晋南北朝的诗人琢磨出来的规矩和结构,一直延续到初唐。(第27页)蒋勋先生说的是诗的演变吧,竟然拿一篇赋文来做依据!这是哪儿对哪儿啊,连文体都不弄灵清,夫复何言?可偏偏就是《滕王阁序》后面的《滕王阁诗》,却是一首转韵的完整的七言诗,其实这就已经是自打嘴巴了。

再看下一句:直到《春江花月夜》出现,我们看到一个很完整的七言诗的形式。(第27页)要说七言诗完整的形式,汉武帝的《秋风辞》,曹丕的《燕歌行》不就是么?要说完整而完美的七言诗,就初唐时期,在张若虚之前的就有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王勃的《滕王阁诗》,杜审言的《渡湘江》,以及引领了曹雪芹创作《葬花吟》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等名篇,与张若虚同时代的沈佺期、贺知章等也都有许多七言杰作,难道能说《春江花月夜》就是七言形式上完整的作品么?

"温泉水滑洗凝脂"我们看到了文学史上非常少有的对女性肉体的直接描述,"凝脂"这两个字,大概不是会被经常运用的。也很少会被男子拿来形容女子的身体。(第168页)早在《诗经 卫风 硕人》里就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了好不好!而且从宋代的话本始,及至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里,哪一个不是喜欢用"肤如凝脂"来形容女子的呢?

这只是我仅在两篇以张若虚和白居易为主题的演讲中摘举的例子,其实在书中,王维和李白也都十分受伤。歪曲史实,整蛊国籍血统等等,真是兴会淋漓啊!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学友们只要去翻翻书,都显而易见的。在本书里,蒋勋先生总是喜欢将个别说成普遍,将一次说成永远。说者口滑,听者耳顺,效果呢,的确蛮不错的。至于文外之旨,生命美学,那你就听他掰下去好了。

诸位,像这样不严肃的演讲,不严谨的写作而成的书,我认为不读也罢!

那么,我们该读些什么书呢?我以为,我们读书,研究文化和文学,首先要会做加减法!先做加法,后做减法;30岁前做加法,30岁后做减法。加法重要,减法更重要,也更为艰难。减法难做,是因为我们曾经处于文化匮乏状态,见字而敬,见文而信,见书而畏,不存在敢于大胆取舍的心里高度;其次,缺少品鉴高度,青年一代多无法顺利阅读中国文化的传世经典,整个社会的文化也愈来愈堕落无底线,许多浅妄之徒的作品都显荣一时、哄传一时了。更有些所谓的"专家"跨界反串,赚足眼光,但多是人云亦云,甚或纰漏百出。诸如此类。

但是,只要是精神文化,绝对是有品级上的高低之分的,这是文学的高贵之处!记得《红楼梦》中林黛玉曾推荐香菱去读王维、李白、杜甫三个人的五律、七律和七绝,他们三人就是唐诗的三座高峰,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的: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因此林黛玉才推荐香菱去读他们诗集。所以,在我们这个应该做减法的读书年代,一句话:必须读原典!读高品级的中国文化、文学经典原著!读书人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离,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诗经》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读原典呢?

我认为,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十讲》中就曾提出:"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吟诵,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生命活态,它能深化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理解。古典诗词文赋包含了很多文字本身所没有的意义,但这些意义是附随作品的声音一起流传的。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理解的。古人的心态、情绪、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能体会。古人作诗时,往往一边构思,一边吟哦推敲作品的音节的。100年前,每个读书人都会吟诵,只有吟诵,才能分辨出哪个字音最美,阴声阳声哪个最好。所以诗都是"吟"成的。你看,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因此,作为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特有传统方式的吟诵,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

有书友可能会说:"我们朗诵多美啊,何必要吟诵呢?"其实这不是声音美不美的问题,而是对不对的问题。吟诵与朗诵的区别,在于吟诵是汉语自古以来的读书腔,是读我们的声调型语言的,是正确的,而朗诵是话剧腔,是读重音型语言的,读现代文合适,读古典的诗词文赋就矫情了,读不气和诗韵。所以古典的诗词文赋要吟诵,而不是朗诵。

其实,用吴语吟诵诗词是最佳方式(当然,粤语、闽南语也好),因为吴语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入声词发声急促有力,实乃"汉语之骨".如果用吴语和普通话分别读一遍杜甫的《佳人》,岳飞的《满江红》或李清照的《声声慢》等,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吴语念得更有力,更押韵,更符合原词的感情特质。这是因为原词用的是入声韵,只有念出这些入声字,才能充分表现出词的声情。其实,一直到民国以后的"老国语",都保留了入声字的,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保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可惜自推行普通话后,取消入声,人为造成与古代文化的割裂,传承两千多年的雅言消失,"兴于诗"的传统也难以恢复,这是中国文化躯体上斫深见骨的伤痕。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什么?"本"就是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我们的读书吟诵,写诗写文章,也都是为了修身,为了增加生命的厚度,为了活出人的本色!最后,让我用大荆话为大家吟咏一首古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作者:曾杨才(三禾读书社第七小组)

蒋勋说宋词读后感


蒋勋说宋词读后感

只因为平时喜欢几句宋词名句,就在众多图书中,选择了这一本。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可能是讲座稿整理而成的,非常口语化,有点罗嗦,但也体现他的细腻。就象听《百家讲坛》一样,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安无事,必定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免不了风风雨雨,冷冷热热。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回避,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也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对此,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的下片: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代使苏轼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一个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这是不争的事实。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蒋勋《孤独六讲》4篇


蒋勋《孤独六讲》【篇一】

从照片看,蒋勋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淡淡的微笑,你想去探究这样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那个孤独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

蒋勋老师说,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我理解是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自我意识的解放。这种孤独,少了中华文化中谈到这个词的固定印象,它不是荒凉,不是悲悯。如果一个人,在照镜子,它多了一丝从容,一丝平静。汪涵曾主持节目时候说过“深入浅出”这个词。对我触动明显。深入,是更加深入向内探究自我,了解自我,宽容自我,释放自我的过程,我认为某些程度如同这个“孤独”。所谓此孤独非彼孤独也。蒋勋老师书中六讲包括情欲孤独、预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当我看着这本书,与蒋勋老师的观点,感触相似相通时,我感到一丝凉意。感觉周围空洞而寂静,我只瞪大眼睛茫然在这孤独中,无论周围多么嘈杂与热闹,与自己相处时,不觉得时间无聊而浮躁,深入内心每一滴涟漪,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好似会展开一个巨大、宁静、未知的世界。

蒋勋老师说,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是徒劳无功吧。此孤独带有自负,带有些微的绝望,很想问问他,在这孤独的人生路上,走到了哪里,在与自我的相处中,看到了什么,了悟到了什么。也许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蒋勋《孤独六讲》【篇二】

正如作者开篇所讲“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也是诱发我想要探索孤独本质的一件事,是一年前,我和我前男友的一次分别,他坐在小区的花坛上,我笑着和他告别,他却告诉我,“我很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知道他一个人背着黑色书包坐在花圃中央,身影确实有点寂寞。然后我就离开了。

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样一种感觉,孤独,你说不上来,无法倾诉,它可以出现在你一天的任何时候,在你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候,在你孤单的时候,在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甚至在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让你无处遁形。

但是也许,孤独就是人生的另一个本质,我们生来孤独,却一直在避免孤独。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孤独的感官,孤独的感受,以及他所理解的六种孤独。然而在回答我的问题上,看完了整本书,我却没能找到一个特别合理的答案,唯一能够坦白说的就是“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这六讲,或许是阐述了孤独的现状,孤独的思考,孤独的体现,孤独的表现,但是也如文章形容孤独一样“破碎而又不完整”。

我看到了你的孤独,你却不能道出我所理解的孤独。

蒋勋《孤独六讲》(篇三)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蒋勋《孤独六讲》(篇四)

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我偶然拿到了蒋勋的《孤独六讲》,本以为这一本是深涩难懂的哲理书,但没想到它带给我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考。

在汉字里,“孤”与“独”都不是大众容易喜欢的字,《礼记·礼运大同篇》里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孤”是没有大人照顾的孩子,我们现在在汉语里还叫“孤儿”。“独”是没有年轻人照顾的老年人,我们现在也还常说“独居老人”。“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这两个字都有令人悲悯、哀伤、同情的意义。汉语从儒家人际伦理的缺失发展出“孤独”二字,总使人感到哀婉悲悯。在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孤独,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心灵仍然感到孤独。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孤独呢?蒋勋写出来了,也许我还介于一种懂与不懂之间,但感触依旧很深。

那是与孤独的第一次相遇。小学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在那个连装水也要手挽着手的年纪,我也是孤身一人。刚好当时的女生是单数,21个人。20个人欢欢喜喜地找好同伴。没错,我就刚好是那多余的“1”呢。“没关系,一个人挺好的。”我总是对自己这样说。“没关系,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我总是在心里这样想。

事情过去很久了,但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把它们从尘封的记忆中找了回来。我也记得因为有过这样的遭遇,所以我拥有了许多与自己独处的机会,但那算是一个小小的低谷吧。曾经有过一个夜晚,我坐在床上,看着对面的灯忽明忽暗,心里难过得要崩塌,说不出来也没法说,说出来了也不知道找谁来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法把话说出来。”就是这样一种孤独,明明眼前是人群熙攘,玩笑嬉闹,却是孑然一身,明明千言万语,却好像无话可说,这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在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重,如果不去接受它只会觉得前行的路越来越冰冷。

孤独是圆满的。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曾读过一首李白的诗,叫《月下独酌》,当时是真心没读明白,只是觉得李白这个满身是诗的人很孤独,孤独到了跟影子和月亮玩闹。但现在我却明白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李白清冷孤独的境遇的写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大胆想象,举杯邀请月亮和影子与自己作伴,一起享受及时行乐的欢愉。这时孤独成了酒和月光,伴随李白一起玩乐。在我看来,这种孤独成了一种狂喜,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

原来孤独从来都是一种宝贵的`东西,它让你有了与自己独处的机会。而独处后,孤独成了思维沉淀后的清明,它让我们拨开了心灵上的薄雾。相信我,不要惧怕孤独,也不要排斥孤独,孤独一直在你左右,如果你不那么做,它便会化成你的力量,伴你前行。

“孤独六讲”,蒋勋以半生见闻,所思所惑,熬成这样一锅浓浓鸡汤,它不油腻,但很细腻,它将化作细水长流,滋润你我的内心,悟到其中的大智慧,当能醍醐灌顶。

在长大的岁月中,我们数次面对孤独,曾恐惧,曾躲闪,曾逃避,但最终都将学会面对。“敬畏孤独,享受孤独”,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在这本书中蒋勋老师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解说唐诗的繁华,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增添了对唐诗的另一种理解。

蒋勋老师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唐诗是诗歌到唐代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前人语言的积累和唐朝开放性使得唐代的诗人也有一种生命的开放性,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大气的诗歌,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了孤独感。唐代的诗人都是可以同时表达孤独和自负,像李白,李白骄傲到极点,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种人,举杯邀明月同时又好大的自恋与孤单。唐代的诗人不断的往高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到最孤独的巅峰上。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满了孤独感,正因为这种孤独,使得诗人开始与宇宙对话。唐代的文人也随着大唐帝国的开拓来到塞外,所以才会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在书斋里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蒋勋老师从时代的特点来说唐诗出现的必然性,是我们更能理解唐诗。

关于蒋勋的孤独六讲读书笔记范例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在认真品味蒋勋写的孤独六讲读后感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为了充分回味孤独六讲读后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孤独六讲读后感读后感写好呢?读后感大全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蒋勋的孤独六讲读书笔记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蒋勋的孤独六讲读书笔记范例【篇一】

前几天看了XX的博客,里面有介绍一本书,那就是蒋勋的《孤独六讲》,好像是不错的一本书。

作者对孤独的认识,让人惊奇。至少对于我而言,我以前从没有想过那些都可以概括到孤独这个范畴里。看过之后,确实觉得他说的有理。

特别是中间有提到,电影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暴力事件以及一些不好的事件,很多人会很喜欢看,或跑去围观。最多见的就是,街上发生一起事故,绝对有90%以上的人是围观者,看热闹的。为什么呢?无非是满足他们的暴力孤独。因为现实中,我们其实算不大会碰到类似的事故的,本身也不希望有这种事发生。还有就是那种很暴力很血腥的电影,就有很多人喜欢看。细想下,也可以理解了,在看的过程中,通过剧中人物的那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

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做爱后动物性感伤。这个词语不知道你们会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重点在于“感伤”,而不是“做爱”。至于“动物性”,我认为是“本能”的意思。激情过后,发现躺在身边的人,突然好陌生,他想的或许完全和你无关,此时的感情,我觉得就是感伤。当然,这个词语可以在其他生活中看到。例如孕妇十月怀胎,生了孩子后,突然觉得身体空落落的,由此也会产生类似的感伤;也有做紧张做完一个项目后,突然空闲了,反而觉得失落、空虚,此时也会有感伤……

很久没有写过类似的读后感了,因为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看完一本书,要记录点东西的,那是最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否则会忘光光的。

呵呵,所以呢,就瞎写了一通!!

关于蒋勋的孤独六讲读书笔记范例【篇二】

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我偶然拿到了蒋勋的《孤独六讲》,本以为这一本是深涩难懂的哲理书,但没想到它带给我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考。

在汉字里,“孤”与“独”都不是大众容易喜欢的字,《礼记·礼运大同篇》里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孤”是没有大人照顾的孩子,我们现在在汉语里还叫“孤儿”。“独”是没有年轻人照顾的老年人,我们现在也还常说“独居老人”。“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这两个字都有令人悲悯、哀伤、同情的意义。汉语从儒家人际伦理的缺失发展出“孤独”二字,总使人感到哀婉悲悯。在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孤独,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心灵仍然感到孤独。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孤独呢?蒋勋写出来了,也许我还介于一种懂与不懂之间,但感触依旧很深。

那是与孤独的第一次相遇。小学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在那个连装水也要手挽着手的年纪,我也是孤身一人。刚好当时的女生是单数,21个人。20个人欢欢喜喜地找好同伴。没错,我就刚好是那多余的“1”呢。“没关系,一个人挺好的。”我总是对自己这样说。“没关系,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我总是在心里这样想。

事情过去很久了,但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把它们从尘封的记忆中找了回来。我也记得因为有过这样的遭遇,所以我拥有了许多与自己独处的机会,但那算是一个小小的低谷吧。曾经有过一个夜晚,我坐在床上,看着对面的灯忽明忽暗,心里难过得要崩塌,说不出来也没法说,说出来了也不知道找谁来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法把话说出来。”就是这样一种孤独,明明眼前是人群熙攘,玩笑嬉闹,却是孑然一身,明明千言万语,却好像无话可说,这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在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重,如果不去接受它只会觉得前行的路越来越冰冷。

孤独是圆满的。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曾读过一首李白的诗,叫《月下独酌》,当时是真心没读明白,只是觉得李白这个满身是诗的人很孤独,孤独到了跟影子和月亮玩闹。但现在我却明白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李白清冷孤独的境遇的写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大胆想象,举杯邀请月亮和影子与自己作伴,一起享受及时行乐的欢愉。这时孤独成了酒和月光,伴随李白一起玩乐。在我看来,这种孤独成了一种狂喜,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

原来孤独从来都是一种宝贵的`东西,它让你有了与自己独处的机会。而独处后,孤独成了思维沉淀后的清明,它让我们拨开了心灵上的薄雾。相信我,不要惧怕孤独,也不要排斥孤独,孤独一直在你左右,如果你不那么做,它便会化成你的力量,伴你前行。

“孤独六讲”,蒋勋以半生见闻,所思所惑,熬成这样一锅浓浓鸡汤,它不油腻,但很细腻,它将化作细水长流,滋润你我的内心,悟到其中的大智慧,当能醍醐灌顶。

在长大的岁月中,我们数次面对孤独,曾恐惧,曾躲闪,曾逃避,但最终都将学会面对。“敬畏孤独,享受孤独”,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关于蒋勋的孤独六讲读书笔记范例【篇三】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蒋勋说文学》读后感1500字


蒋勋,福建长乐人,是一位美学评论家,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蒋勋先生在这部作品中从《诗经》的初民情怀展开,到《楚辞》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在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对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诗意与哲思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本书分为六部分:《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文学、陶渊明。《诗经》是从稳定的农业社会中产生的稳定情感,它是含蓄的、节制的,它自身带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朴实与天真,自由抒发所思所想;《楚辞》是从南方发展起来的,情感比较强烈,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提供了与《诗经》完全不同的、铺张华丽的审美范本。汉乐府是来自田陌市井的歌声,既有《诗经》的质朴,又有《楚辞》的不羁,蒸腾着盛世的蓬勃生命力。《古诗十九首》诞生于文人阶层兴起的年代,上承《诗经》,下启魏晋,以文人忧思观照民间,促使文人诗成为后世传世诗歌中的主要部分,建立起了格律美的规范。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战争最多、人民最苦的时代,但那个时代也释放出了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不仅有孤独和虚无,还有真挚、纯粹的自我追求,这也可能是魏晋文学至今还有这么高的地位的原因;陶渊明的诗文中有一种出走的气质,但不是永远的出走,而是将出走作为回来时更好的基础,远离被奴役的状态,从现实的山水回到内心的田园,实现内化的自我完成。

本书中,作者选取了每个阶段他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五、六首诗进行解读,他不是选用一般人讲诗时做注解的方式,而是以审美的目光来分析,比之于严肃文学的解读,这种讲解要容易接受得多。在讲解《诗经》的时候,作者以一个审美者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什么是美,诗经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是不美的,除了对诗歌本身进行解读之外,他还会找出后人对诗歌的评价。比如讲解《氓》中,作者在讲解的过程中,除了讲述历史背景之外,还结合自身的故事来做比较。《氓》这首诗里的女子常被解释为弃妇,但是作者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个人受伤的时候她不是一整个过程都受伤,他们的爱情也有过甜蜜的时候,受伤的是一个时刻,诗歌反映的是那个时刻的心情,而不是一个角色。所以《氓》里虽然以女子的角度在吐露自己内心的伤感,但是如果以弃妇幽怨的视角去读这首诗,这首诗就狭窄了,如果把它当作是女子一生的倾诉,那就变成了一个美丽而哀婉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说,好的文学里没有好人与坏人,有的只是生命的不同状态。作者提到有朋友夫妻俩吵架了来找他诉苦,说对方怎么怎么不好,其实这都是很常见的情感,诉苦的过程中朋友还会清算自己为对方做了多少事情,指责对方什么都没做。《氓》里面写到女子每天勤勤勉勉做了很多事情,其实这首诗跟今天我们的想法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这种情感直到今天还在发生。这也正说明任何好的文学作品都来自于生活,都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在作者对诗歌的拆解下,更容易的体会了诗歌之美,同时通过对音乐,电影,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延展欣赏,领悟到诗歌更深层次的含义,使人通俗易懂。

蒋勋说红楼梦读后感


蒋勋说红楼梦读后感(一)

这套书的第一本,我已经读了几天。渐渐地,我已经喜欢上这套书,而且,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红楼梦》再读一读。

之前讨厌的人物,由于知道了背景,我开始理解这个人物;之前喜欢的人物,也有她不完美的地方,我开始客观一些看这个人物。喜欢的,不喜欢的,都有曹雪芹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蒋勋的解读中,我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更深地去挖掘这本书体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我有个习惯,就是把书中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一边摘抄的过程,我也在思考。其中,有一种不经历不能理解的观点,我十分认同。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当我经历了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如坐针毡”,“心急如焚”,“兄弟情深”等等,即使是背过的成语,也有我于生活经历中慢慢感悟的过程。

在蒋勋的解读中,我觉得曹雪芹的生活经历的变化,让他的人生感悟丰满起来,他创作的《红楼梦》展现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小说,也流露出许多。

我感悟的很浅,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慢慢地深化。

蒋勋说红楼梦读后感(二)

在“红学”“泛滥”的今天,许多人在潮流的推动下再次翻开那极为厚重的《红楼梦》,不少文学家也纷纷发表自己对《红楼梦》的崭新解读,继而出书蹿红。刘心武便是这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与刘心武相比,蒋勋近乎默默无闻,直到这套书的销售量越来越高。

蒋勋在这套书中,从多个角度评析每一回,文章引用与分析相交错,语言深刻与通俗相交叠。

蒋勋在书中强调“回到文本”这个观点。《红楼梦》是一部神奇的书,同一个情节,不同领域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东西,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曹雪芹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毕竟这些人,这些事,都是在他记忆中真实、鲜活地存在过的,他只是让回忆重现),反正,《红楼梦》已成为爱情、美食、亲子、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指导书籍了。但是,这不是蒋勋认为的读《红楼梦》。但是,从描写中感悟作者的认真,感悟他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许多红学家抓住一个细节就开始穷追不舍地拓展、想象,拼命地把底层的东西挖出来给读者看,告诉我们当年繁杂礼仪、官场黑暗、家族斗争。这没有错。但是,这并不是曹雪芹想让后世收获的东西。蒋勋告诉我们,《红楼梦》呈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执着、眷恋和不舍,呈现了繁华若梦的“空”.

细节处的想象可以日后慢慢添补,但首先,我们要跟着故事情节走,读懂曹雪芹伏笔千里的草蛇灰线,读懂曹雪芹写在热闹处的落寞。“回到文本”,只有读懂文本,我们才有能力更好地去拓展、想象,了解这部百科全书的百科知识。

既然蒋勋的评论是多角度的,那书中也自然少不了红楼中人的处事对现在的启发。在分析探春当家一节中,蒋勋为我们展现了王熙凤、探春、宝钗这三个人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管理方式,他们所用的方法及结果对现代的管理人员依然有启示。

蒋勋改变了我一味追求80 回后真正结局的执念——其实,认真读懂前80 回,更重要。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小说最后的结局。但每个人物以及读者的情都刻在了白雪之下,每一颗心,都在各种情感的磨砺下,领悟了“空”.

蒋勋说红楼梦读后感(三)

第一次邂逅《蒋勋说红楼梦》,是同事郑萍推荐。没想到,居然一见钟情。

《红楼梦》一直是梦中情人,那些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解读,正象它的不同侧面,时不时冒出来,吸引着我的注意力,而蒋勋老师,早就听说的台湾知名文化人,他的解读,自然是第一时间订购。

蒋勋是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和画家,也是一位红学家。蒋勋曾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处处都是觉悟”.《蒋勋说红楼梦》仔细地讲解了《红楼梦》的一到八十回。每一讲,蒋勋都会参照文本,解释文本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读者认识《红楼梦》,爱上《红楼梦》,理解《红楼梦》。

蒋勋在讲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讲到王熙凤的服饰,曾这样解说:“再看颈部‘项下戴着赤金盘璃璎珞圈’。璎珞,是一种珠宝,镶在黄金面板上。项链跟项圈不同,项链是比较细的链子,而项圈通常是一个很宽的黄金做的板状的东西上面镶着珠宝。‘赤金盘璃璎珞圈’,就是有点发红的黄金,上面打出了小的龙纹,龙纹上再镶上璎珞的项圈”.蒋勋这样逐字逐句地讲解,可以让读者们更加深刻、细致地理解《红楼梦》。

蒋勋在讲《红楼梦》的时候,很注重对“情”的理解,他曾说:“我觉得《红楼梦》一直在讲一个‘情’”.在讲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题目时,说道:“这两句的第一个字是‘情’跟‘意’,十九回整个在讲人世间的情意:宝玉和袭人的情意,宝玉和黛玉的情意。这种情意本身是可以扩大的,如果宝钗真正大度的话,也许也可以加入。我常跟朋友讲,十九、二十回是最让人百看不厌的,因为它没有大事发生,只有日常生活的悠远、情意的深长,这是作者写的最好的部分。”

在四辑的解读中,我慢慢分享蒋勋老师对青春、对美、对人性、对智慧、对生命状态的透彻认识。

在阅读《蒋勋说红楼梦》的过程中,渐渐进入悲悯、同情、宽容、通达、坚持、谦卑、救赎、无分别、净化的修行过程。

蒋勋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不仅引领读者去认识这些隐藏在文学背后的生命状态、情感,而且引导读者从不同的现实生活场景中观察美,体验美的力量。“美,其实是一种拯救。在人性众多的阻碍之中,在生命众多的困惑迷惘之中,美,使人有反省、有思维、有渴望、有向往、有对伤痛的悲悯,也有对喜悦幸福的期待。”

蒋勋老师以慈悲做为生命的底色,以美为救赎。

台湾最喜欢的几位大家,居然都是学美术出身:刘墉、席慕容,还有蒋勋,或许由此见美之于生命的意义。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有一颗柔软的心。有美的感悟力,便可于细微处发现生命的光芒;有一颗柔软的心,便可于细微处体谅他人的心境。

我现在读了四辑读完了,真想对蒋勋老师说声谢谢!或许,这一辑一辑慢慢出版,也是一种修行,让我们慢读,因为蒋勋老师说过:“我一直在《红楼梦》里面修行。我想在假期读余下的四辑。真希望,就这样和大家一起读着《红楼梦》慢慢变老。”

或许,他本来就是希望这个阅读的时间变得长一些,让籍着慈悲与美的阅读成为读者的生活态度和思维习惯。

听说林青霞每周从香港飞到台湾,专门去听蒋勋老师的一堂“说《红楼梦》”的课,因为听了蒋勋老师的课,令林青霞“安定”.我们一本一本追着读,亦算是各得其所了。

完成了与《蒋勋说红楼梦》四辑的约会,生命中多了些许的柔软,些许的细腻,些许的关怀。这就够了,生活还在继续,修行是一生的功课。诚如蒋勋老师说的:“《红楼梦》这本书读到某一阶段,你会希望走进人间,在六合夜市、官场、商场……进入滚滚红尘,你将会更懂《红楼梦》。所以《红楼梦》的结局不在小说里,它的结局是在现实的人生里,因为曹雪芹经历过现实人生的起伏跌宕。”

关于蒋勋说宋词的读后感范文


导语: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只因为平时喜欢几句宋词名句,就在众多图书中,选择了这一本。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可能是讲座稿整理而成的,非常口语化,有点罗嗦,但也体现他的细腻。就象听《百家讲坛》一样,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安无事,必定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免不了风风雨雨,冷冷热热。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回避,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也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对此,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的下片: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代使苏轼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一个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这是不争的事实。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輯》的读后感


说来惭愧,还是师范刚毕业时,随便翻了翻《红楼梦》。因为实属才疏学浅,读不懂其意,也就没了阅读的兴趣,一直到现在也没读过四大名著的《红楼梦》。

暑假里,有幸从学校图书馆借了本《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輯,通过蒋先生的解读,我对红楼梦的部分章节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第七輯解读的是红楼梦中的第六十一回到七十回的内容。

解读细致,易于读者理解。比如第六十一回柳家说的话:“人打树底下一过,两眼就似那黧鸡似的,还动他的果子!蒋勋先生紧接着解释黧鸡是一种斗鸡,柳家的形容那些果子的“看护人”就像斗鸡一样,眼睛睁得圆圆地盯着你,好像说你是不是要偷我的果子?因为只要你进过水果树底下,你就有嫌疑。前面还有一段解释,说大观园的果树都分给不同的老妈妈老管,新鲜水果摘下来以后,她们可以拿出去私自卖,卖了以后赚的钱和主人分。读到这里就理解柳家说的话,水果不像以前掉在地上烂掉都没人理会,现在一个水果都不能随便摘。

蒋先生能够还原到人物当时的年龄来解读。贾宝玉当时也就是一个十四的少年,和大观园里的丫头情同姐妹,因为当时最小的9岁才能进来,16岁就要出去嫁人,宝玉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他有一副菩萨心肠,他爱惜所有美丽的事物跟青春的女子,他是贾家族中的宝贝,其他人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只有宝玉可以例外,所以当彩云为了不连累别人,而承认自己偷了玫瑰露给贾环,宝玉处于小男孩、小女孩之间的情谊,把这件事承担了下来。所以,作者解读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对宝玉的心疼,是因为他心疼所有的人,他心疼所有的生命,宝玉对每个人生命的尊重也应该受到尊重。

解读人物特点不参杂个人感情,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客观去解读。比如兴儿口中的王熙凤:“嘴甜辛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一脸笑;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的这些特点,是根据她一步步逼迫尤二姐自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的,随着故事的发展让读者对王熙凤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尤二姐充满了同情。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最好还是把《蒋勋说红楼梦》所有的读一读,再读《红楼梦》时或许会略知一二。

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范文分享3篇


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在阅读作者写的《孤独六讲》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孤独六讲》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范文 篇1

最近总是面对焦虑,孤独,看了这个题目,忽然发现原来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我一直想写出我这段时间不安的情绪,可是太乱了,我几乎无法思考,更别说表达了。去豆瓣转了转,发现这篇书评,或者说是感想,似乎是开窍了,应该学会孤独,耐得住寂寞。为了在我孤独的时候记住它,我把它转了过来,红色的字是产生共鸣的点:

蒋勋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教我高中数学的韩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得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二者观点实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提倡为了达到个人成功或建立独立人格,我们应适时保持孤独并享受彼时的状态。

离开校园已经半年有余,感到孤独的时刻也与日俱增,时常思索个中缘由。是因为告别宿舍生活?可我并未离群索居;是情感生活巨大的失落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心理上早就接受了失败的命运;是长期漂泊的匆忙和心累?不出差难道就不孤独了么。

思来想去,突然开窍,“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焦虑感。想换份工作,暂时又无能为力;想好好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又赶上房价暴涨;想对自己喜欢的人好一辈子,却发现越来越没有去爱的力气...

那就活得洒脱点吧,将焦虑抛于脑后!几番挣扎后发现,只有没心没肺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种.种焦虑,是因为欲望与现实的差距,剧烈博弈带来的心态浮沉。天平偏向焦虑和失落,孤独就该登场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好了,既然是人生如此,那就继续下去吧。

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先从力所能及的思维孤独开始吧。想起中学时期对社会知识和未知世界的如饥似渴,深夜的书房,捧着大部头汲取养分、不停反刍探索的劲头,已是丧失多年了。重拾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深呼吸、泡壶茶,平心静气思考糟糕的本命年后人生该如何。

既然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那就好好享受学习的乐趣,别去考虑学分。

人类一孤独,上帝就发笑。呃,就让丫笑去吧。

最近总是面对焦虑,孤独,看了这个题目,忽然发现原来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我一直想写出我这段时间不安的情绪,可是太乱了,我几乎无法思考,更别说表达了。去豆瓣转了转,发现这篇书评,或者说是感想,似乎是开窍了,应该学会孤独,耐得住寂寞。为了在我孤独的时候记住它,我把它转了过来,红色的字是产生共鸣的点:

蒋勋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教我高中数学的韩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得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二者观点实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提倡为了达到个人成功或建立独立人格,我们应适时保持孤独并享受彼时的状态。

离开校园已经半年有余,感到孤独的时刻也与日俱增,时常思索个中缘由。是因为告别宿舍生活?可我并未离群索居;是情感生活巨大的失落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心理上早就接受了失败的命运;是长期漂泊的匆忙和心累?不出差难道就不孤独了么。

思来想去,突然开窍,“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焦虑感。想换份工作,暂时又无能为力;想好好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又赶上房价暴涨;想对自己喜欢的人好一辈子,却发现越来越没有去爱的力气...

那就活得洒脱点吧,将焦虑抛于脑后!几番挣扎后发现,只有没心没肺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种.种焦虑,是因为欲望与现实的差距,剧烈博弈带来的心态浮沉。天平偏向焦虑和失落,孤独就该登场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好了,既然是人生如此,那就继续下去吧。

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先从力所能及的思维孤独开始吧。想起中学时期对社会知识和未知世界的如饥似渴,深夜的书房,捧着大部头汲取养分、不停反刍探索的劲头,已是丧失多年了。重拾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深呼吸、泡壶茶,平心静气思考糟糕的本命年后人生该如何。

既然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那就好好享受学习的乐趣,别去考虑学分。

人类一孤独,上帝就发笑。呃,就让丫笑去吧。

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范文 篇2

正如作者开篇所讲“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也是诱发我想要探索孤独本质的一件事,是一年前,我和我前男友的一次分别,他坐在小区的花坛上,我笑着和他告别,他却告诉我,“我很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知道他一个人背着黑色书包坐在花圃中央,身影确实有点寂寞。然后我就离开了。

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样一种感觉,孤独,你说不上来,无法倾诉,它可以出现在你一天的任何时候,在你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候,在你孤单的时候,在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甚至在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让你无处遁形。

但是也许,孤独就是人生的另一个本质,我们生来孤独,却一直在避免孤独。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孤独的感官,孤独的感受,以及他所理解的六种孤独。然而在回答我的问题上,看完了整本书,我却没能找到一个特别合理的答案,唯一能够坦白说的就是“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这六讲,或许是阐述了孤独的现状,孤独的思考,孤独的体现,孤独的表现,但是也如文章形容孤独一样“破碎而又不完整”。

我看到了你的孤独,你却不能道出我所理解的孤独。

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范文 篇3

《孤独六讲》这本书是我在培训中心的时候一个练耳老师向我们推荐的一本书。这本书在我高中毕业之前我看过一些,但是我没看完,那个时候忙着高考的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些什么书,再加上我本来也不喜欢看书,我以前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可上了大学当自己有更多空余时间,不知道怎么去打发的时候,我就想起曾经自己每个月都要定的《青年文摘》来,便在在网上收那些依旧精美的文章,来细细体会。当读书有了自己的体会就不会有枯燥了。或许我也是因为有了孤独才会去读它吧。

孤独本生就是一种美学,亦或是一种我现在无法参透的哲学。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吧,但我想说的是,我现在或许理解不到那么深刻,我只能在书中去寻找作者想要表达的孤独。

这本书第一章就是讲的《情欲孤独》看完这一章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受得了它表现的现实孤独感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冲击。在如今的花花世界中又有多少人不感到孤独呢?那些被爆出来的明星丑闻,被大家所议论,所评判。那些明星们是何等的孤独,又有谁会去倾听来自他们内心的那份孤独感。正如张国荣,梅艳芳他们的人生曾是怎样的华丽与富贵,到最后依然孤独的死去。我想知道他们死前的日子里是怎样的孤独。所以作者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这匆忙的城市里,我们是孤独的个体。这里我想到几米的一句话,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寂寞的,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罢了,我是不是也可以说大家的孤独都不同罢了呢?当然孤独不同于寂寞,孤独是饱满的而寂寞是空虚的。孤独也不一定是寂寞的,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因为你害怕就回去逃避,然而当你逃避的时候其实自己已经陷入了另一种危险的孤独感中了。当你感情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你是孤独的,或许我明白了为什么作者一开头就要写情欲孤独,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而每个人的性情都不一样,而在生活中性格独特,特立独行的人总是获得比别人精彩,所以我欣赏性格独特,做事特立独行的人。然而现在这个社会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人吧,也就是缺少那种个性的孤独感。而这种情欲上的孤独感我们每个人都有,或许我们被压制的太多。

语言上的孤独。“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我觉得说现在这个社会说的太对了,说的人很孤独,听的人也很孤独,人们都在孤独,只或许谁都不明白谁的孤独一样,现在的人们明明很近心却很远,让人无奈也让人可怜。这里让我想到了江哥的一句经典语录,“不懂你们又要问,说了你们又懂不起”我想他这时候是体会到了语言的孤独的。

革命的孤独。或许革命对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太遥远,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也可能我没去经过的东西我不能理解的那么深刻,但在这里我想到了电影《十月围城》里的一句台词“革命是什么?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是革命。这也让我体会到一个革命者的孤独。

热门的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模板汇总3篇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在阅读作者写的《孤独六讲》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孤独六讲》的理解。那么《孤独六讲》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热门的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模板”,希望您能喜欢并分享!

热门的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模板 篇1

从照片看,蒋勋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淡淡的微笑,你想去探究这样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那个孤独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

蒋勋老师说,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我理解是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自我意识的解放。这种孤独,少了中华文化中谈到这个词的固定印象,它不是荒凉,不是悲悯。如果一个人,在照镜子,它多了一丝从容,一丝平静。汪涵曾主持节目时候说过“深入浅出”这个词。对我触动明显。深入,是更加深入向内探究自我,了解自我,宽容自我,释放自我的过程,我认为某些程度如同这个“孤独”。所谓此孤独非彼孤独也。蒋勋老师书中六讲包括情欲孤独、预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当我看着这本书,与蒋勋老师的观点,感触相似相通时,我感到一丝凉意。感觉周围空洞而寂静,我只瞪大眼睛茫然在这孤独中,无论周围多么嘈杂与热闹,与自己相处时,不觉得时间无聊而浮躁,深入内心每一滴涟漪,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好似会展开一个巨大、宁静、未知的世界。

蒋勋老师说,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是徒劳无功吧。此孤独带有自负,带有些微的绝望,很想问问他,在这孤独的人生路上,走到了哪里,在与自我的相处中,看到了什么,了悟到了什么。也许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热门的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模板 篇2

孤独是起点,也是终点。

人生而孤独,除了身体,没有带来任何。

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懂,却有着无知的快乐。

人死时也孤独,除了灵魂,什么都留在了这个世间。

那时我们什么都懂了,却又已经明白了五蕴皆空的道理。

最难受的是在人世中存活的这几十年,与物接触,与人交流。

时而惹一身尘埃,时而落几时烦恼。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枷锁,可以是有形,为五斗米折腰,为华服心动不已。

这枷锁,可以是无形,为伦理道德所束缚,为家人朋友所担忧。

人是社会动物,因此我们要学会与他人相处。

父母教我们,老师教我们,对人友善,对世界友善,不要做个孤独的不合群的人。

人是社会人,在来往的关系之中,我们创造自我的价值。

孤独是可耻的,整日阴郁地待在房间里不会有多大的人生成就,只会陷入越来越深的黑暗。

自然不要那种极端的孤独。会毁灭自己。

而是要重视自我的孤独。每日接触那么多的人与物,我们在放声大笑,嚎啕大哭,但是可曾问过内心:我快乐吗?我幸福吗?这是我想要的一切吗?

自我反省的过程,即是与自我的对话。

是孤独,却是必要的另一种孤独。

蒋先生说了六篇孤独。

情欲孤独。

语言孤独。

革命孤独。

暴力孤独。

思维孤独。

伦理孤独。

性与暴力常被视为禁忌,因为违反伦理,妨碍社会秩序。但谁说性爱不美,那是一种隐秘的美。谁说暴力美学不美,它之所以触目惊心,只是展现了你的内心。

语言虽是孤独,但那些伟大的小说却是孤独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革命,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是年轻时该有的激情。生命唯有一次,不燃烧足够怎么对得起自己。

思维是最孤独的一种孤独,曲高和寡,不然俞伯牙也不会在钟子期去世后选择断琴。知音难觅,思辨性再好,若无人理解,也注定只能被历史蒙上尘埃。

还有伦理,这太复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刑峻法下又允许“父为子隐”,法家外衣,儒家内核。最怕,是爱成了枷锁,束缚了人性。

孤独是人生常态。

若不懂孤独,势必无法认知自我。

但懂了孤独,又一定能认识自我?

非也。

答案因人而异。

热门的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模板 篇3

谈及孤独,很多人总会说:“我很孤独”,却很少有人懂得孤独的真正含义。若是考究起来,孤独竟然可以是一种文化,对比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孤独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有趣的是,西方文化追溯到远古,孤独竟然是从“太阳”、“唯一”等词语发展而来。从古至今,分析“孤独”二字的人不在少数,其中讲的最为清楚的莫过于蒋勋。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蒋勋创造了孤独美学,也可以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孤独六讲》十年前曾出版过,如今再版,蒋勋还为本书亲自作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这个版本,不仅扩充了书的内容,书的装帧也变得更为唯美,这本书本身就带给人美的享受。

读《归来吧:,台湾》一文有感


读罢此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啊,我同作者一样,感受到台湾同胞归心似箭的心情。
文中用“归来吧,台湾小朋友!归来吧,台湾爸爸妈妈!归来吧,台湾也也奶奶!叶落是要归更根的,祖国才是你的家!”等一些强调的词句,衬托出台湾人民以及“我”的心情。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与作者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归来吧,台湾!你是游离在祖国母亲身边的一叶扁舟。大海浩瀚,风高浪急,你快抓住祖国母亲早就为你伸出的手,归来吧!!!”为了祖国的和平台湾,心平气和的归来吧!!!

喜欢《读蒋勋《少年台湾》有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