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 > 地图 > 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

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读《蒋勋说唐诗》有感60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蒋勋说唐诗》有感600字”,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在文学的土壤上播下了一粒种子——一粒诗的种子。后来,经过一千多年地汲取营养,努力成长,终于开花。

这朵花,叫唐诗!唐代是诗的盛世,也是诗作成就的巅峰。

去年暑假,我读了《蒋勋说宋词》,今年暑假,我看了《蒋勋说唐诗》。让我触摸到了安静的王维、狂傲的李白、朴实的杜甫和正直的白居易等,而我偏爱李白,颇与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志同道合呢。

吾爱李,爱他的大胆创作,爱他的孤独。李诗中无不透露着他那种骄傲的孤独。

李白,他大胆创作。如《蜀道难》开头三字:噫吁嚱!据说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啊啊啊!我见过用一个啊,用两个啊,就是没见过连用三个啊的。我想李清照连用六七个叠词,该是李白三个的延续吧,李白好一个开创先锋。

李白,我认为他也很孤独。很少人能理解他的老庄思想,多时,他的伙伴只有大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千古绝句就是他孤独的最好例证。

世界那么大,读着他的诗,我有一点怅惘,也带一丝虚无。暑假中,我也常常会关上门呆个半天,只在妈妈叫我吃饭时,我才打开房门与外界接触。当然这些行为,引起了爸妈强烈的不满,但是,我却依然我行我素。当我把自己拘囿于仅有的几平方米的空间时,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踏实,在这里,我不受任何打扰,尽情做着我想做的事情。在自我拘禁的这段日子里,我写下了我的宝塔诗——浮萍

初尝写诗,才发现千难万难,押韵、平仄、字数、内容形式,而我不及诗人的一星半点儿,更别说如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了。突然间明白了,李白骄傲的孤独是因为他的登峰造极无人能企及,而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孤独是多么片面、多么狭隘,这种孤独只有把自己逼近死胡同。

花开终有花落时,在唐朝,这朵花曾娇艳无比地绽放过,可最终凋谢了。我们能做的,只有仰慕古人的光辉,去欣赏、去模仿。我想,再过几百年,也许又会开出那充满智慧的花瓣吧!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在这本书中蒋勋老师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解说唐诗的繁华,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增添了对唐诗的另一种理解。

蒋勋老师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唐诗是诗歌到唐代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前人语言的积累和唐朝开放性使得唐代的诗人也有一种生命的开放性,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大气的诗歌,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了孤独感。唐代的诗人都是可以同时表达孤独和自负,像李白,李白骄傲到极点,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种人,举杯邀明月同时又好大的自恋与孤单。唐代的诗人不断的往高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到最孤独的巅峰上。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满了孤独感,正因为这种孤独,使得诗人开始与宇宙对话。唐代的文人也随着大唐帝国的开拓来到塞外,所以才会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在书斋里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蒋勋老师从时代的特点来说唐诗出现的必然性,是我们更能理解唐诗。

读蒋勋《少年台湾》有感


读蒋勋《少年台湾》有感
梁铭家
“我看到礁石的兀立傲岸,遍体鳞伤。我看到浪涛激情热烈如死的拥抱冲撞,永不停止。每一道涓涓的流水,从岩石的体躯上流泻而下。仿佛泪水,仿佛悲怨到无话可说的泣诉,一条一条,泪流如此。或许,我终于知道我泪的归宿,是这岛南端一片无际的旺洋。”——《少年台湾》

初闻这本书,我就被“少年”二字吸引,充满着青春、动态与不羁。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我一直很好奇,很想去的地方。一个岛屿,四周环海,我猜想,那里的少年正如大海之子,充满浪花奔涌气息。果然,这本书的内容更充实了我的想象。抚翻书页,恍如望见:海风徐徐,少年游子赤脚奔跑在海岸,无际的沙滩留下扭动的脚印与冲涌的海浪嘹亮生命之歌;少年又蹬上礁石上,无目的呐喊着,青筋凸起,呼喊之声被飞溅如雪的浪涛托举向高空,正如少年热血斗志的爆发,海风撞击他坚实的胸膛,回应他少年的击掌;黄昏的霞彩火一般燃烧得如此炽旺,好像要坚持把一碧如洗的天空全部烧红,游子变成一个小剪影。这就是我关于一座岛、一片海、一群少年、一处青春的想象。虽然我的想象与书中的台湾少年有所不同,但他们各自内心都有这样一片大海之子的剪影。

书中的描写,是这么的真实,这么具体,那些长久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的独特生活记忆,嗅觉的、触觉的、身体的那种记忆,读的时候带动着你全身上下的细胞共同去试探、体验。情节中有很多的悲剧,突然停止的结尾,死亡、生命活力、哀情无奈,如浪花在翻涌的海浪中起起伏伏,在一道霹雳闪电下倏忽逝于苍茫深蓝中。这是读者所描写出年轻的台湾,他们很冒险,奋进,甚至很鲁莽,不知天高地厚,不畏生死去做一些事。那是一种充满顽强与耐苦精神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地迸发,甚至与残酷、毁灭一同燃烧。

作者把它看作一种美学,它不太讲合理,它们或许暴烈,非常情绪化,很容易自我毁灭,然而它并不在意毁灭。我感到,冥冥中,那是另一种存在,在大陆的臂弯中,一座显得渺小的岛屿,充满着独特性,独有的环生活,独有的土著文化,独有的历史积淀,因而具有着独特的如海浪般放荡、漂亮的生命质感。
文章地点是一个散落式,读的过程也正如你也在游荡流浪,感染上这独特探索、好奇的少年情怀。在繁忙喧嚣中,拥有着这本书,这文字,读着,心灵也被撞击着,在忙碌学业三点一线中,寻找回那属于自己的青春活力,为自己而跳跃欢呼呐喊的少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语小学曾习之,年岁稍长,常读常新,对一“索”字就有了越多的感悟,《少年台湾》告诉我的“索”是少年式的“索”,是拒绝变成被物质所囿养的动物,希望自己拥有着一颗说走就走的心,拥有着一种说干就干的勇气,一种属于少年台湾的独特魔力!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别致的“孤独”

——读蒋勋《孤独六讲》有感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晓华

今天跟你谈谈看了蒋勋谈莫奈之美的感想。

艺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那么,应该怎样欣赏艺术,怎样欣赏艺术品呢?比如,一幅画、一本书、一首曲子。可能你会脱口而出,喜欢啊,看着喜欢,读着喜欢,听着喜欢,就是在欣赏啊!这话,其实没有错,欣赏就是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去与一幅画,一本书,或是一首曲子相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感悟。欣赏没有什么标准,更没有对错之分,可能你为之痴迷的,别人会毫无感觉;而别人爱不释手的,你也不一定想再多瞧上几眼。当然,专业人士会有其专业标准,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不需要非要具备专业水准才行,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去欣赏美。这,是肯定的。

当人,这并不是说对于艺术而言,专业知识一点也不重要。其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欣赏艺术。比如说,你现在学了素描,有了一些绘画的基本功,那当你面对一幅画时,不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版画,除了第一眼的视觉感受外,你还会注意到其构图比例是否匀称合理,其光影处理是否自然和谐,整个画面是否灵动传神,等等。总之,拥有一些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能让你更多地关注到一些细节,让你对画作的欣赏更深入,更细腻,也更能发现其动人之处,也才能辨出大师与一般绘画者之间的细微差异。

也正因如此,面对一幅幅主题单一的《干草堆》,蒋勋才能从我们一般人不曾体会,不曾留意的光影变幻中发掘出莫奈画作那深藏不露的美。同样的干草堆,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在清晨,在黄昏,在春光中,在夏阳下,在秋风里,在冬雪之后,在莫奈地笔端生动着,经历四季轮回,经历阴晴冷暖。干草堆,像是一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每一天都姿态不同,每一刻都神情各异,但,都是美的。于是,虽然那个手执画笔的人,在一天天老去,但干草堆却日复一日站在那里,站成了永恒。

以此推之,对于一本书,一首乐曲的欣赏,也是如此。专业训练和专业熏陶,能让人对作品的理解更细腻,更深入,会让你从作者的行文和字句间更深、更真切地体会到其文字或音符的张力和表现力,体会到其构思的精妙或是处理的巧妙。欣赏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对话,彼此了解的越多,沟通才会越流畅,对话才会更深入,才能成为一种心灵之约,心灵之会。

有时,欣赏需要的又是对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了解了其创作时代,我们才能把目光收回,放置在我们不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段时空,不管是几千年前,还是几百年,几十年还是几年前,不管是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学会和懂得把你当下看到的东西,重新放回它们所属的那段时空,不再用当下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更多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以及创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现在,人们一提莫奈,就想到他的名作《日出》,想到他所代表的印象派。但如果单以那副画作而论,我想,大多数人并不会感觉莫奈有什么高明之处,特别之处,甚至某个在校的艺术系学生都能画出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作。也许,会有人说,就是因为是莫奈画的,所以现在才价值连城,才会有那么多人千里万里不辞辛苦地跑去看上一眼。而当我们随着蒋勋,回到莫奈生活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的很多画作并不为大众和专业评论家所认可——我们才真正懂得莫奈的价值,以及莫奈的勇气与对美的执着。

那时候,人们都是在室内完成画作的。一个模特,摆好姿势,站在室内某个固定的角落,阳光或灯光从同一个角度照射过来,画家们或坐或站,在那里忙碌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莫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感觉到了这种绘画模式的刻板与造作,于是勇敢地走出房间,走到室外。于是,他感受到了大自然最神奇的光影变幻,每一处都不同,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同。

他爱上了在自然天光云影下活动着的人们,爱上了那些因自然的光影变幻而披上迷人面纱的万事万物,一棵柳树,一方荷塘,一朵莲花,一片莲叶,一段石桥,一座凉亭,乃至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干草堆。他的画作,因真实的自然,真实的光影而生动,他的心也被那样的光亮抓住了,牢牢地抓住了。大工业时代为人们带了崭新的生活,莫奈的心也随着时代的脉搏澎湃,向往光明,向往温暖,向往美好。

你一定还记得在临沂博物馆看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吧?还记得在廊坊博物馆看到的青海马家窑出土的红陶器皿吧?如果拿现代的眼光看,那些画像石和红陶器皿实在粗糙得很。画像石上的人物,面部表情单一,身材比例也不合适。至于场景构图呢,更是没有运用什么透视手法,没有什么近大远小的概念。那些红色的陶盆陶罐呢,上面的线条则太过简单,动物造型更是朴拙,像是出自某个孩童的手笔,更不要说,有些还上下左右不对称,看起来歪歪扭扭呢!

但是,要是我们把眼光放回它们各自的创作年代,放回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个时空,用两千年前的眼光去看看那些画像石,我们就能感受到汉代石匠们的才思之巧妙。是他们开始尝试,把尘世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刻刀一笔笔刻画在坚硬的石头上,让离开人世的人们在死后也能如生前一般,看到自己想看的人,看到自己想看的生活。他们耐心地雕刻着那扇虚掩的大门,那个从门内探出头来的侍女,那个端着酒杯的人,那个在厨房忙着杀鱼的人,雕刻着自己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以及那里生活着的西王母和乐女。而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当我们尝试用三四千年前的眼光去看那些马家窑出土的陶盆陶罐,想象着那时的先人们还住在洞穴或是不遮风雨的草屋中,想象着他们还在拿着粗糙简陋的石器与野兽搏斗,想象着他们还不曾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餐,那么,我们当会对那些陶罐刮目相看,对那些烧制陶罐并在上面画上简单图案或线条的人刮目相看,会为他们对美的追求所折服。

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他们居然也会有美的需求,会想到要为生活添加一些修饰!换成四千年前的眼光,你看到了,那些线条是不同的,有直线,有波折线,有网纹的,有锯齿状的。你看到了,那条鱼好像真的在游,那只青蛙也好像真的在跳。总之,你会看到,那些红色陶罐中的稚拙之美,会看到,那些四五千年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凝聚自己全部智慧与心力所传达出的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同样的,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你也得了解那时的时代背景;欣赏摇滚乐,欣赏邓丽君的歌,欣赏现代白话文,欣赏朦胧诗,你都得把自己的目光放回到那个时代。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艺术创新的可贵之处,感受到艺术创新的活力所在,正是因为突破了原有的束缚,艺术才可以飞得更高,更优美,也更自由。

怎么样,闺女,艺术世界走一走,我们两人手拉手。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子,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心就能在那一时,那一刻,忘记压力,忘记烦恼,静静地,自由地飞翔。因为,那一刻,心中那双隐性的翅膀会悄悄地自动张开。

蒋勋《孤独六讲》4篇


蒋勋《孤独六讲》【篇一】

从照片看,蒋勋老师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淡淡的微笑,你想去探究这样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那个孤独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

蒋勋老师说,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我理解是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自我意识的解放。这种孤独,少了中华文化中谈到这个词的固定印象,它不是荒凉,不是悲悯。如果一个人,在照镜子,它多了一丝从容,一丝平静。汪涵曾主持节目时候说过“深入浅出”这个词。对我触动明显。深入,是更加深入向内探究自我,了解自我,宽容自我,释放自我的过程,我认为某些程度如同这个“孤独”。所谓此孤独非彼孤独也。蒋勋老师书中六讲包括情欲孤独、预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当我看着这本书,与蒋勋老师的观点,感触相似相通时,我感到一丝凉意。感觉周围空洞而寂静,我只瞪大眼睛茫然在这孤独中,无论周围多么嘈杂与热闹,与自己相处时,不觉得时间无聊而浮躁,深入内心每一滴涟漪,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好似会展开一个巨大、宁静、未知的世界。

蒋勋老师说,人类数千年来不断思维,用有限的思维图解无限的孤独,注定是徒劳无功吧。此孤独带有自负,带有些微的绝望,很想问问他,在这孤独的人生路上,走到了哪里,在与自我的相处中,看到了什么,了悟到了什么。也许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蒋勋《孤独六讲》【篇二】

正如作者开篇所讲“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也是诱发我想要探索孤独本质的一件事,是一年前,我和我前男友的一次分别,他坐在小区的花坛上,我笑着和他告别,他却告诉我,“我很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知道他一个人背着黑色书包坐在花圃中央,身影确实有点寂寞。然后我就离开了。

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样一种感觉,孤独,你说不上来,无法倾诉,它可以出现在你一天的任何时候,在你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候,在你孤单的时候,在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甚至在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让你无处遁形。

但是也许,孤独就是人生的另一个本质,我们生来孤独,却一直在避免孤独。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孤独的感官,孤独的感受,以及他所理解的六种孤独。然而在回答我的问题上,看完了整本书,我却没能找到一个特别合理的答案,唯一能够坦白说的就是“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这六讲,或许是阐述了孤独的现状,孤独的思考,孤独的体现,孤独的表现,但是也如文章形容孤独一样“破碎而又不完整”。

我看到了你的孤独,你却不能道出我所理解的孤独。

蒋勋《孤独六讲》(篇三)

“孤独”这个词,已经在文学作品中被演绎过无数个版本。彼时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所著的鸿篇巨制《百年孤独》,今有知名媒体人刘同讲述励志故事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如果再去谈论它,似乎有些文艺青年卖弄矫情之嫌。然而,当我读到蒋勋写的《孤独六讲》一书时,却从他的文字中再次领受到了孤独的新意。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开篇这一系列对孤独鞭辟入里的剖析,像一连串激越的鼓点,在我心底击起了一阵劲烈的回响:啊,原来孤独还可以划分出这么多种类别。书中,作者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思维孤独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全方位阐释了孤独这一人类害怕却又无法逃避的事物最核心的实质,让我们了解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这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人类语言的极致其实是一种孤独。”这是作者在《语言孤独》一章中抛出的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起初有些不解,如果说缄默不语的人是孤独的,而终日高谈阔论的人,怎么可能孤独?然而,静心凝思,才发现蒋勋的视角确实很“毒”,可以直击喧嚣背后的虚无。就像大多数人喜欢在社交场合中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那种引人瞩目的感觉。而当别人各抒己见时,他们的耳膜却像产生了一种屏蔽信号,即使回应,也只是出于礼貌地附和几声,极少去认真思考别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自己说到最后,也只剩下重复嘴巴开闭的动作而已,仅仅为了保持那可怜的存在感。

谈到“思维孤独”,作者归结为“不可思不可议”。仔细揣度这六个字,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那些超然物外的诗人。无论隐遁山野,抑或垂钓溪边,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而恰恰是这种彻底的孤独,往往能孕化出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人得以更加专注地思考,更加纯粹地感受,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譬如李白,清冷的月色下,一人一桌,一壶一盏,他非但不觉孤独,反而乐得逍遥自在,进而吟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传诵千古的佳句。李白的孤独是饱满而充实的,而当下的现代人,又是怎样去面对孤独的呢?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花样繁多的社交活动中,喝酒、K歌、泡吧,然后迫不及待地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可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如歌手庾澄庆在《叶子》中唱的那样:“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待曲终人散,一切归于沉寂,孤独感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反而变得愈发强烈。

事实上,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孤独是一种沉淀。在独自喝茶散步、独自思考生活、独自面对得失时,我们可以让心灵释然,让思辨明彻,诚如知名学者刘瑜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中所写:“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蒋勋《孤独六讲》(篇四)

在一次语文阅读课上,我偶然拿到了蒋勋的《孤独六讲》,本以为这一本是深涩难懂的哲理书,但没想到它带给我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考。

在汉字里,“孤”与“独”都不是大众容易喜欢的字,《礼记·礼运大同篇》里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孤”是没有大人照顾的孩子,我们现在在汉语里还叫“孤儿”。“独”是没有年轻人照顾的老年人,我们现在也还常说“独居老人”。“孤”和“独”都是失去亲人照顾的人,这两个字都有令人悲悯、哀伤、同情的意义。汉语从儒家人际伦理的缺失发展出“孤独”二字,总使人感到哀婉悲悯。在生活中,我们尽量避免孤独,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心灵仍然感到孤独。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孤独呢?蒋勋写出来了,也许我还介于一种懂与不懂之间,但感触依旧很深。

那是与孤独的第一次相遇。小学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在那个连装水也要手挽着手的年纪,我也是孤身一人。刚好当时的女生是单数,21个人。20个人欢欢喜喜地找好同伴。没错,我就刚好是那多余的“1”呢。“没关系,一个人挺好的。”我总是对自己这样说。“没关系,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我总是在心里这样想。

事情过去很久了,但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把它们从尘封的记忆中找了回来。我也记得因为有过这样的遭遇,所以我拥有了许多与自己独处的机会,但那算是一个小小的低谷吧。曾经有过一个夜晚,我坐在床上,看着对面的灯忽明忽暗,心里难过得要崩塌,说不出来也没法说,说出来了也不知道找谁来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法把话说出来。”就是这样一种孤独,明明眼前是人群熙攘,玩笑嬉闹,却是孑然一身,明明千言万语,却好像无话可说,这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孤独,在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重,如果不去接受它只会觉得前行的路越来越冰冷。

孤独是圆满的。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曾读过一首李白的诗,叫《月下独酌》,当时是真心没读明白,只是觉得李白这个满身是诗的人很孤独,孤独到了跟影子和月亮玩闹。但现在我却明白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李白清冷孤独的境遇的写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大胆想象,举杯邀请月亮和影子与自己作伴,一起享受及时行乐的欢愉。这时孤独成了酒和月光,伴随李白一起玩乐。在我看来,这种孤独成了一种狂喜,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

原来孤独从来都是一种宝贵的`东西,它让你有了与自己独处的机会。而独处后,孤独成了思维沉淀后的清明,它让我们拨开了心灵上的薄雾。相信我,不要惧怕孤独,也不要排斥孤独,孤独一直在你左右,如果你不那么做,它便会化成你的力量,伴你前行。

“孤独六讲”,蒋勋以半生见闻,所思所惑,熬成这样一锅浓浓鸡汤,它不油腻,但很细腻,它将化作细水长流,滋润你我的内心,悟到其中的大智慧,当能醍醐灌顶。

在长大的岁月中,我们数次面对孤独,曾恐惧,曾躲闪,曾逃避,但最终都将学会面对。“敬畏孤独,享受孤独”,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蒋勋说唐诗》有感6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蒋勋美的沉思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