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法布尔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法布尔读后感300字

法布尔读后感3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灭法国计治昏君》读后感3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灭法国计治昏君》读后感300字”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灭法国计治昏君》是《西游记》中一个蕴含了大道理的故事。说的是师徒四人在一个叫“灭法国”的地方遇见了一个十分凶残的昏君。因他做了一个梦,誓要杀死一万个和尚,而唐僧四人正好是最后那四人。于是悟空灵机一动,把王宫里的每一个人都剃成了光头。在大家的劝说之下,国王终于放弃了杀念,从此再也不杀害和尚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认为灭法国的国王太相信迷信,只因一个和尚们把他推下台的梦就大开杀戒,还不看看现实与梦境的差距,活活地让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死于非命。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在整篇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悟空深夜给国王剃光头的那一段。昏君终于得到了他自己应有的惩罚,他以后就再也不敢对和尚们那样狠毒了。

读完了文章,我明白了要正确地看待事物,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病由心灭》读后感


一本书,看的就是精华,我这人最喜欢带有哲理的句子,和经典一句话,心灵鸡汤,短小的豆腐块,带有感情的小故事,我喜欢病由心灭的这句话;人的心,都连着情,叫做心情,情都连着况,叫做情况。人的心会很“脏”,故叫做心脏。

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也是这么个想法,衣服脏了可以洗,饭脏了可以扔掉在做,可是心脏了怎么洗?又怎么扔掉?人活着,无论都经历过什么事情,一定要有一颗干净的心,和正确的思想,这样你才不会被阴暗所捆着,其实《病由心灭》这本书,我拿着很费力,但是我很想把它看完,看自己喜欢看的,写自己想写的,因为我知道里面有王茹姐姐的爱和发心,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每个人都是空心的,只有注入了爱,才会很幸福。

勾践灭吴读后感


篇一:《勾践灭吴》读后感

勾践灭吴讲述了越国国危时,计谋与吴国讲和,达成协议以后,委身于吴国,用了十年的时间招集人口,扩大势力,赢得人心,十年之后,与吴国拼战,报了越十年之辱的一个故 。

人深省,确实达到了“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的境界。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就是言出于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王勾践就忍辱“偷”生地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报旧之仇。可见,勾践是一个十分沉得住气,也极稳重的一个国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践深明这个道理。用奖赏分明的方法激励每个老百姓,自己也下田耕地,“栽稻与脂于舟以行”更为亲近老百姓。使君赢得了民心,老百姓们愿全心全意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正体现出勾践“不俱小节,以大局为重”的难得精神。

篇二:勾践灭吴材料

勾践灭吴》读后感

勾践灭吴讲述了越国国危时,计谋与吴国讲和,达成协议以后,委身于吴国,用了十年的时间招集人口,扩大势力,赢得人心,十年之后,与吴国拼战,报了越十年之辱的一个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春秋末叶的著名史实,不但史书上有记载,而且有关它的民间传闻更为丰富。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历史典籍很多,而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富于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之曲折委婉,人物形象之鲜明生动,外交辞令之巧妙传神,经验教训之发人深省,确实达到了“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的境界。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就是言出于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王勾践就忍辱“偷”生地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报旧之仇。可见,勾践是一个十分沉得住气,也极稳重的一个国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践深明这个道理。用奖赏分明的方法激励每个老百姓,自己也下田耕地,“栽稻与脂于舟以行”更为亲近老百姓。使君赢得了民心,老百姓们愿全心全意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正体现出勾践“不俱小节,以大局为重”的难得精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勾践若不是对吴国的国情了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顺利地打胜那一战呢?

《勾践灭吴》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绝好范本。可以催生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

《勾践灭吴》这篇文言文学完了,但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有很多。

课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之间尖锐而又曲折的斗争。越王勾践在战败后处心积虑。重整旗鼓,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仇,雪了耻,从失败走向了胜利。

看了这片文言文,有的人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有的人看出了“国有佞臣,国之祸也”的道理。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然而对于这些说法,我认为都有道理。所不同的是,我想告诉大家一副对联。上联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为: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横批:有志者事竟成。

是啊!有志者事竟成!我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听了不下三次,或许,有的人听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觉得过于老套。但是,倘若没有了卧薪尝胆的意志,没有实现理想的愿望,我想,他是不会卷土重来,反败为胜的。

以前,我们也读过孟子的名言:“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今中外,有所作为的人,都经历过失败与挫折的痛苦,但他们总是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此,请那些在失败中垂头丧气的人记住:“有志者事竟成”。

勾践灭吴讲述了越国国危时,计谋与吴国讲和,达成协议以后,委身于吴国,用了十年的时间招集人口,扩大势力,赢得人心,十年之后,与吴国拼战,报了越十年之辱的一个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春秋末叶的著名史实,不但史书上有记载,而且有关它的民间传闻更为丰富。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历史典籍很多,而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富于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之曲折委婉,人物形象之鲜明生动,外交辞令之巧妙传神,经验教训之发人深省,确实达到了“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的境界。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就是言出于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王勾践就忍辱“偷”生地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报旧之仇。可见,勾践是一个十分沉得住气,也极稳重的一个国君。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践深明这个道理。用奖赏分明的方法激励每个老百姓,自己也下田耕地,“栽稻与脂于舟以行”更为亲近老百姓。使君赢得了民心,老百姓们愿全心全意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践“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这正体现出勾践“不俱小节,以大局为重”的难得精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勾践若不是对吴国的国情了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顺利地打胜那一战呢?

《勾践灭吴》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绝好范本。可以催生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

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越国战败了,越王勾践为了保全国家,委屈自己当了吴王夫差的马前卒。他卧薪尝胆,历尽磨难。而夫差则花天酒地,导致了勾践的反败为胜。

《勾践灭吴》这个故事使我想到:安于现状,整天沉于过去的胜利之中,不思忧患,则往往会坠入失败的墓场。吴王就如同一个骑马者,因沉迷于自然美景之中而忘却自己正在骑马,最终落个坠马的下场--四脚朝天。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不是很好的映衬吗?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封建制度的衰败。在1885年,太平军与湘军交战中差一点就使湘军将领曾国藩投落自尽,然而,太平军这个令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闻风丧胆的英勇之师,在取得一系列大捷后,定都天[津](京),安于享乐并日渐腐败成风,最后导致了个失败的下场。这次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没有忧患意识。

由太平天国运动可知:沉迷于胜利后的享乐,就会有“坠马”的发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致于“坠马”呢?

当我们在“骑马”时,应随时提高警惕勒紧马绳,不要被外物的美景而打动,不要沉迷于美景之中,时刻想到会发生的危险并及时预防,这样才会一路通畅,不致于发生“坠马”事件。

驰于哥德巴赫峰巅上的猛士,无不时刻“思坠”,那闪光的战果怎样获取?驰于乒乓的巾帼健儿无不时刻“思坠”,其辉煌战绩,怎样连续取得?但是,“思坠”并非“怕坠”,如果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是“怕坠”的表现,而“思坠”的人将记住这次被蛇咬并奋然前行!

古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直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苦难可以磨

练人的意志,而平稳的生活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同学们,努力吧!奋斗吧!要知道前面还有一座高山,只要有肯登攀的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篇三:《苏秦佩六国相印记》读后感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读《漫画史记》,因为家里有一本《史记故事精华》,所以妈妈找出来,让我好好读读它。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这本书中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像大家都很熟悉的《鸿门宴》,《背水一战》,《勾践灭吴》等等。但我最爱读的还是《苏秦佩六国相印记》。 在战国的时期,各国互相争斗,苏秦就去游说各国,让各国联合抗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求学,是当时著名纵横家鬼谷先生的学生,他学成以后就去各国进行游说,但是都没有得到国君的赏识。几年后,盘缠用完,潦倒而归。家里兄弟嫂妹妻妾看到他回来拿狼狈的样子,都暗中笑话他,说:我们周地人的习俗都是经营家产你想 凭一张嘴去猎取高官厚禄,最后这样的下场不也活该吗?苏秦听了,觉得自己太没用了,太不争气了,于是他把书都拿出来仔细读,读完一遍后,颇有感慨的说:我已经拜师而接受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但是,不能以此得到名誉地位,读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他改变了学习方法,只把《阴符》这部书仔细钻研,他有时眼睛睁不开 了,就用锥子刺大腿,有时候血都流到了脚后跟还不知觉。他学成之后,就到各国去游说,最后终于佩戴六国的相印,好不威风。因而后人用苏秦刺股这个成语来说那些学习刻苦的人。 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人只要努力,不怕吃苦,做事情要有恒心和头脑,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大义灭亲读后感500字


这个成语出自于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卫庄公的爱妾有个儿子叫州吁,从小就很受宠爱,可是他不务正业,整天只喜欢舞刀弄枪。而当时,大夫石蜡也有个儿子名石厚,与州吁臭味相投,个人关系很好。后来卫庄公死了,公子完继位为卫桓公。此时,石碏因年纪老迈,又不满州吁的作为,便告老还乡了。


一天,卫桓公要到洛邑去见周王,州吁和石厚便借送行之际杀死了卫桓公,并夺取了王位,可是他们不得人心,于是他们商量找石碏帮忙,以安抚民心。


石碏告诉前来求助的儿子说:“你们只要去请陈桓公帮你们在周王面前说说,得到周王的同意就好了。”于是是石厚和州吁带上礼物赶往陈国。这边石碏暗中写信密告陈桓公,让他帮忙捉拿杀君王的凶手。石厚和州吁刚到陈国,就被抓起来了。陈桓公派人去问石碏怎么处置这两个凶手。石碏却说:“这小子不忠不孝,留他又有什么用?”于是叫人把他杀了。


石碏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后人的赞许,后来人们称这种行为是“大义灭亲”。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最终得到应得到的惩罚。


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变得更美好,也更和谐。

无为而治读后感


无为而治读后感(一)

偶有机会,读到施生《无为而治》,心中感慨颇多。施生说,中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无为而治;但听到的人多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我想,施生的无为而治的论断是正确的。最起码对于中原公司来说,有这种想法,肯定是中原能取得今天成绩的一种精神力量。

想当初,施生在香港初成立中原地产,也就三五个人,一步步能够走到今天,让中原地产逐渐成为一家令人敬仰的公司,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施生说过:所谓无为,就是知道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故必须尊重天道,不能太过自以为是,企图做一些超越自然容许的事。此话虽然简单,但包含老子道家思想的精髓。

具体到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中原人都要发自内心的去工作,如果单靠上司所逼,被动的去工作,那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凡事自己多想想办法,和同事间多交流沟通,加强中原团队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无为而治。

每天都有很多新同事加入深圳中原,大家可想而知,深圳中原如今已是地产行业的霸主。在这里,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得感谢施生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每个人不用想的太多,简简单单做好自己的事情,服务好客户和业主,赚到我们的服务佣金。

我们的职业是高尚的,我们的心态是激情的,我的服务是专业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在这里,只要你有能力,没有人能阻碍到您发展;在这里,只要你有才华,一定会有展示您的舞台。无为而治,简单四个字2020,但它包含的哲理和精华,能让每个中原人都可以领悟到不同的意义;最后希望每一个中原人都能无为而治,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为而治读后感(二)

今天细细品味肖川先生的《教育需要无为而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可以说它是对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的一个深度解读。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始终在探索不停;对教育的关注和教育的期待越来越突显。

一方面,《教育需要无为而治》是对教育与孩子成长关系的一个解读。从孩子的成长说起,孩子的成长要遵循成长的自然规律。孩子的成长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成长。成长的过程当然离不开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呢?从某种角度说学习是一种习惯化,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绝对不需要过度的强制。从孩子一出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样板,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次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在老师领着孩子做游戏时,已把人生的道德准则蕴涵于游戏规则之中。一直到上小学中学,老师总是言传身教,在引导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读书学习求知的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做事严谨的工作习惯,养成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处事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中,老师与孩子的相处中和孩子与孩子的相处中逐渐形成的。这是教育规律,也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所以孩子除了学习,还需要有积极充分的休息、充足的睡眠,需要追逐、嬉戏、打闹,需要无所事事、做白日梦,需要有面对着天空发呆的自我调适。可有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错误地认为娱乐和玩耍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很多家庭几个人来忙乎一个孩子,从上幼儿起就开始报各种辅导班,学习班,恨不得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成全才,恨不得一夜之间都成名成家。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压垮了。说到这不得不使我想起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曾分析过,中国的学生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少这又少,原因就是对求知欲的缺失,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只是儿童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肖川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多么中肯的一个点播啊!

另一方面,《教育需要无为而治》是关于社会对教育关注的一个解读,教育是关涉千家万户、关涉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大事。社会各界给予教育真诚的关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合理期待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事实上有些官员存在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至使有些部门不是真诚地为学校服务,为教师和学生做些什么,而是大搞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使得中小学校应接不暇,无异于把学校变成他们滥施淫威的场所。给广大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心理压力很大,使得老师们整天疲于拼命,导致中小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既不利于中小学校的发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同样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肖川先生对此入木三分的解读。进一步说明社会各界既是教育不可缺位的,又是不能越位的。教育特征是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是领导能压出来的。我们要调整心态,客观认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要象农民守望林业和农作物一样,不能靠硬件设备,不能靠使用生长素。无视事实,违背规律,结果只能伤民族之元气。

纵观全文,肖川先生不仅道出了教育与孩子成长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给社会、家长和老师一个行动的指南,让我们的教育更好的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无为而治读后感(三)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是自然无为之道,老子从故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出发,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尤其是统治者就应当效法天道无为而治。

其实,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现实原因是:他看到统治者的强制妄为,认为统治者无休止的占有欲和权力是导致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老子说,大路本来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路。而在当时,我们都知道,儒、墨、法各家以仁义礼智,道德法令规范化社会,而这种有为主张只能使社会更加混乱。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就是说,法令越严,盗贼越猖狂,儒家的礼乐等有为的主张也是导致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那么,究竟在现代,老子的无为又是如何呢?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句话:辅万物之自然,而并不敢为。或许我们很小的时候学伊索寓言的时候,就听说过揠苗助长的故事。主人公为了使禾苗能快速长高,就自己用手去把它拔高,结果,几天之后,当他再去看这些禾苗的时候,它们都已经死了。现在,我们都明白,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破坏其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org)其实,无为在老子的解释中就是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假如那位主人公能采用一下老子的思想,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无为在生物的发展规律面前,绝对是神圣的。

其实,在管理现代社会上,中国的社会制度也要有必要学学老子的思想。前几天,我在《看天下》这本杂志上就看到挪威监狱的生活描写,在我们眼中,这,才是真正的无为统治。在挪威的监狱里,我们没有看到铁闸,高墙的牢房,只是一座座的木屋,整个监狱里只有一把老旧的手枪,犯人也无需要拷上枷锁,每个有分配好劳动任务的犯人都安分守己地在那里工作、生活。没有一个犯人想过要逃跑,也没有一个犯人想要再回来这里。奇怪的是,挪威这个国家的犯罪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当时,我看到这的时候,真的真的非常的感慨,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制度这么严谨,但犯罪率却是居高不下呢?我们的国家是否要学习一下挪威的监狱管理模式,是否要认真地研读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呢?

从汉代到现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处于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道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当今社会,或许儒家积极无为的思想太深入民心,当代人总爱出风头,追名逐利,唯恐天下人不知其在矣。每年都有不少的高官因受贿而落网,每年娱乐圈都不知道有多少女星为出名而被潜规则而道家的无为思想不正是很好的调剂品吗?其实,有时在自己的岗位上让其自然而为,不也是一种乐吗?

确实,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奉行老子的无为思想也是一种和谐的体现。

太宰治《斜阳》读后感


太宰治《斜阳》读后感

知道太宰治也是一次偶然,现认识的一位同事爱好文学为我推荐的作家。而我喜欢这种偶然又了解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作家,然后去读他的作品。

读完《斜阳》,有一种深深的哀伤。我知道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他人生价值观或经历的投射。所以,太宰治的一生也让人觉得悲伤。太宰治一生自杀过很多次,当然很多次都失败了,在他39岁那一年,终于自杀成功。留下知名作品,被众人知晓。

《斜阳》讲述的是没落贵族的姐姐和母亲相依为命,时而出现的弟弟吸毒最后自杀。同样的家庭出生,而一个选择死去,看着脆弱的姐姐却选择活下去。我不想说他是以怎样的手法,不懂太多专业用语,我只写写我在读的过程中和之后的感觉吧。

刚开始看,真不懂,不懂一个人描绘那样的语言,女主人公和子似乎很喜欢她的妈妈,妈妈那种贵族的气息是她一直仰慕的,即使最后没落一颦一笑都保持得原模原样。父亲死后,家庭没有支柱,和子的家庭只好卖掉以前的豪宅,回到了乡野的一桩别墅生活。没有生活技能的他们,只有靠变卖衣物首饰生活。而母亲的病一天天加重,和子退去身上的尊贵帽子到田地里干活生活。逐渐的,她似乎开始摒弃了身上的某些束缚,她爱上了一位有妇之夫,而且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不对,反而最后想和那位上原作家有一个小孩是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她细心地照顾自己的母亲到死,她鼓足勇气给六年没有见面的情人(她心中的契诃夫、m.c)写了三封表白信,一封比一封感情炙热,最后找到了他,不问他的一切,只想见到他,知道他的想法,或是怀上他的小孩。最后他做到了,作为家庭里唯一留下的人,她最柔弱,弟弟总是觉得她养不活自己,而她却是最后留在这世上的。

和子的弟弟,是一个矛盾的人。也许和子和弟弟两个人是作者的分裂。弟弟从南洋回来,愤世嫉俗,颓废堕落,而他却是母亲生命得到些许延续的根源。而他的活着也是因为母亲的爱,所以他在母亲死后不久,也选择了自杀,在他留下的遗书中,我们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或是作者的呐喊:他不想当贵族,他想融入大众中,他认为死也不是罪恶。“直治的遗书:姐姐,我不行了,先走了。我全然不知,我为什么要活下去。就让那些想活的人活着吧。人有生的权利,同样也有死的权利。”

生命的黄昏,艺术的黄昏,人类的黄昏。也许作者那个时候只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感受,无尽的颓唐。

也许太宰治的作品太过消极,其实他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颓废靠酒精医学专用的上原先生、还是自杀死去喊着革命的弟弟、又或是一直温婉保持着贵族气息的母亲、还是坚韧地活下去的姐姐,无一不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在那样一个情感无法宣泄的时代,他们不懂如何生下去,但是他们可以选择如何死去。这也何尝不是一直向命运的挑战。

《半部韩非治天下》读后感


春节在家里翻以前买的书,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半部韩非治天下》,觉得很有意思。想推荐给大家,又懒得敲键盘,于是就在网上搜索。这下奇怪了,林先生的文集十多年前就在大陆公开出版了,网上也很多摘录,连几个大部头的小说都有。但这篇《半部韩非治天下》,我在狗狗上搜索了十页,都找不到一个可以拷贝的地方。

静下来想想,有点开窍了:林先生的这篇文章,虽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放到现在,却也非常合适,通篇一个字都不用改。放任在网上流传,岂不是说社会没有进步么?何况文中还有那么多敏感字关键词,估计没有哪个网站的过滤系统能够放过它。看来好奇的可能要买本书才行了,或者等我哪天闲了扫描上来。

优秀读后感:读《圆明园的毀灭》有感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惋惜和心痛。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英法联军强盗、野兽般的洗劫后,园中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藏品都所剩无几,只留下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冷冷的寒风中。中国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历经了多少个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就这样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毁于一旦,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野蛮的英法联军,是你们在1860年烧毁了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你们掠走了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还知道在你们野蛮的国度里有这么一对世界罪人,那就是额尔金父子,他们不但烧毁了圆明园,而且之前还烧毁了希腊的巴特神农庙。法国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如今,你们已把这个世界奇迹用以无比野蛮的方式销毁掉了,难道你们还不觉得可耻吗?你们终究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罪人。

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圆明园见证了中国历代的辉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看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成就的画面,再看看语文书上的残垣断壁和照片上的那几根残柱,总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回想汉唐时期我们的中国是多么强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胡作非为,我真为我们那时的祖国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

现在,我们的祖国已不再那么弱小,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蒸蒸日上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就像祖国的花朵一样装扮着美丽的祖国,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更要学好的本事。周恩来总理小时候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像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一样勇敢,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和美丽。

读《圆明园的灭》有感 (750字)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惋惜和心痛。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英法联军强盗、野兽般的洗劫后,园中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藏品都所剩无几,只留下几根残柱孤独地立在冷冷的寒风中。中国人民一百五十一年的心血,历经了多少个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就这样在英法联军的魔爪下毁于一旦,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野蛮的英法联军,是你们在1860年烧毁了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你们掠走了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你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还知道在你们野蛮的国度里有这么一对世界罪人,那就是额尔金父子,他们不但烧毁了圆明园,而且之前还烧毁了希腊的巴特神农庙。法国着名的作家雨果曾给你们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如今,你们已把这个世界奇迹用以无比野蛮的方式销毁掉了,难道你们还不觉得可耻吗?你们终究会成为世界历史的罪人。

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我了解到圆明园见证了中国历代的辉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看着大屏幕上一幅幅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与成就的画面,再看看语文书上的残垣断壁和照片上的那几根残柱,总使我想起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回想汉唐时期我们的中国是多么强大啊,可是到了晚清,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侵略者在我们的领土上胡作非为,我真为我们那时的祖国感到无比的惋惜和痛心!

现在,我们的祖国已不再那么弱小,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蒸蒸日上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就像祖国的花朵一样装扮着美丽的祖国,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更要学好更多的本事。周恩来总理小时候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像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一样勇敢,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和美丽。

五年级:甜心超人

太宰治《人间失格》读后感


留在我的眼中《人间失格》可能是唯一一本,对于我来说,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是刚看过之后对此嗤之以鼻的人,说实话我反而是羡慕你的。

或许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抱着这本书在深夜哭泣,一次又一次的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你们可能会对此嘲笑、讽刺、讥讽、讨厌甚至是怨恨这样的人。但是,我只想说如果你不曾跌入尘埃里,你们又怎么会了解那种被世界击倒在地的绝望。

《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般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是只有我自己拥有这样的消极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才是读书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这也是我愿意在自己高三毕业在准备再次踏入大学前,再一次品读《人间失格》的原因。

初品《人间失格》这本书任何一名读者都会发现,这本书给人的代入感极强,它拥有一种让自己代入去发掘自己问题的能力,甚至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共鸣。至于我们在书中发现的问题,是抑郁悲观,还是下决心去解决问题,这些都不是小说可以解决的。

在书中,我认为叶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压抑自己的内心去讨好别人,这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是完全不同的。松子的讨好来自自己的内心,无比的炙热和忠诚。然而叶藏却并不是这样的,叶藏的内心战栗不已,脸上却强颜欢笑。这种心理和行动上的失调无时无刻不消耗着叶藏的精力,让叶藏精疲力竭。同时,他认为世人对他的友善全部建立在他搞笑的基础上,所以一方面他压抑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他也为自己这份压抑、欺骗感感到可耻。

就像在《人间失格》中的每个人都期待着融入这个世界,但是在积极参与这个世界的同时,却又深深的恐惧着人类。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挖掘出我们心里面那个最黑暗的自己。但是,它并不会帮我们净化掉,它不会做任何事情,这之后你要怎么处理,全部都要靠你自己,你要如何消化这种不良的情绪。太宰治讲的是自己的故事,揪的却是读者的心。

如果你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那么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沉溺于悲伤的情绪,因为你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代入感,你看到的终究也只是别人的故事而已。

我不觉得《人间失格》是一个怎么样的好书,在我的眼中,能对我起到醍醐灌顶的书无非就是好书,他黑暗、阴郁、没有光泽但是它起到了属于它的作用。就像《人间失格》中女老板形容叶藏时:神一样的好孩子。可能是对叶藏或者说对太宰治最真实的解释了。

在写完这一部作品的那一年,太宰治终于用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五次自杀,成功给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脱,留给了无数读者和文人永远的谈资。

所以,我们需要感谢太宰治,感谢一个和自己抗争了一生的人,用最后的勇气,为所有在未来或许将投入这漫长战争中的后来者们,下来了这样的一篇挽歌。

治史三书读后感


【篇一:治史三书读后感】

读罢《治史三书》,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历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回溯过去,它是一个包罗万象,广博而渊深的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时间结点、每一处的空间,都包含了政治、经济、人文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同一点延伸出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交织。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研究某一处时勿断章取义。而以面钻研,条理系统化。在断代研究时以一点向前回溯,不断延伸,拓展,编织一个完整严密的网络。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通过《治史三书》,我看到了一位执着执拗的老人严耕望先生,他将几十年的光阴倾注历史,当一旦确定了自己对于史学的兴趣和理想,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已见光明的未来,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学殿堂。他以平实的语言,丰富的例子,把他的治史经验倾囊相授。

我们了解了如何将浩繁琐碎的史料聚集整理,组织成文,并将枯燥晦涩的史学转化为平实缜密的文字。史学者作为研究者,自己建立的研究重心代表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万不可跟风,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看法。史料是对一个时空,一个时代的记录。喜新厌旧,要不得,旧的史料中仍有许多值得挖掘之处。

除了治史经验,严耕望先生还传授了他在治史时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验,我受益匪浅。史学者需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一个时代,并融入自己的见解。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所以虚心接受,勇于修改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治史人应具有的品质。就如日本在中国史上的某些地方成绩比我们还高,我们在深思原因的同时,要尊重并汲取他们思想的精华。但历史就如科学,万不可盲目崇拜,每一个观点有足够明确的证据,我们才能将之作为我们的参考。整理史料的过程是一个怀疑的过程,在不同的史料中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事实,而这正需要我们去辨别,改正。

治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选择了历史,就要有付诸一生的思想准备。严耕望先生告诉我们,治史需要有远大的志气,要做到勤、毅、勇、谨、缓、和等几点。在选择了历史,确立了未来的方向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光说不做只会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坚持就成为了我们所必须的。历史的兼收并蓄需要我们博览群书,每天固定的读书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论文写作的经常中断会让我们逐渐丧失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曾听人说过,一个纯粹的人才最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将全部心力都倾注到了一件事上,心无旁骛。要想成为一个治史人,专心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淡名利,避权位是先生的人生写照,他秉持着兴趣与求真的责任感、坚定力、戒浮躁,以开阔的胸襟谨戒执着。作为后辈,我们所能做到的,是承接先生的品格,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历史,钻研历史。广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向真正的治史人迈近。

【篇二:治史三书读后感】

最近读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肃然起敬。通过这本书,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坚强而纯净的学术人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比任何史学研究方法都更重要。

在作者的中学时代,已经是崇尚理工科,大学文科毕业,多半找不到合适职业。本来作者的理科成绩,一直为师友所看重,由于兴趣的原因,他却决然投靠历史系。他当时的想法是:天下没有勤奋的人会找不到饭吃,只不过物质生活有好有差而已。

并写道:初出学校那几年,诚然有过近于断炊之虞。但总的来说,仍是生活得不错,实处我预料之外

我觉得,作者在高中时代,就能明确自己的志向,真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清楚的知道,承载这个志向需要付出的代价,并能能一以贯之,这要大智慧和大毅力。若无此智慧和毅力,难免随波逐流,碌碌一生。

正如作者的老师钱穆先生对他说的:近人求学多想走捷径,成大名。结果名是成了,学问却谈不上。比如五四运动时代的学生,现在都已成名,但问学术,有谁成熟了!第二批,清华研究院的学生,当日有名师指导,成绩很好,但三十几岁都当了教授,生活一舒适,就完了,真么能谈得上大成就!你如能以一生精力做一部书,这才切实,可以不朽!

你将来必然要成名,只是时间问题。希望你成名后,要自己把持得住,不要失去重心。如能埋头苦学,迟些成名最好。

通读全文,作者可以说是没有辜负钱穆先生的希望的,作者写道:例如我目前所写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三十几年前就已开始准备,中间二十年毫无生气,几乎无人知道我在做这种工作。但一旦开始写作,就每年可出若干篇在《唐代交通图考》的序言中,说付出三十七年之岁月

也难怪钱穆先生在1973年写给他的信中会说:

大陆流亡海外学术界,二十余年来,真能潜心学术,有著作问世者,几乎无从屈指。唯老弟能淡泊自甘,寂寞自守,庶不使入有秦无人之叹。

陆象山说过: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此书读罢,才能明白朴实之途是什么样子的。

【篇三:治史三书读后感作文】

《治史三书》是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总结自己研究历史的经验谈。姑且先摘录几段以供明义:

几年前有一位颇有名的史学界朋友告诉我:要用统计法治史。这话本不错,但史学问题哪都是统计法所能解决的!

一个谨慎的史学家写专门论著时要勤于检书,只说一句话,没有把握,就得去查,不可信口开河!

例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也要看些中国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风俗史、学术宗教思想史各方面的书。这是一法,但不是最好的最基本的方法,因为这些书是通过人家头脑所提炼出来的东西。尽管是比较有了系统,但在你的学问中没有根。最好一方面多看这些书,更重要的是就基本材料从头到尾的侃,尤其是在初入门阶段。

我的想法,新史料固然要尽量利用,但基本功夫仍然要放在研究旧的普通史料上。

最主要的是把前人未明白述说记载的重要历史事实用平实的方法表明出来,意在钩沉,非必标新立异!

不但要随时勇于修正自己的意见与结论,对于别人反面的意见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证据确凿,优于自己的论据,更当决然放弃自己的意见,公开接受人家的意见。死抱着自己的看法,做无谓诡辩,只见其胸境狭隘而已。

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

青年时代,应做小问题,但要小题大做;中年时代,要做大问题,并且要大题大做;老年时代,应做大问题,但不得已可大题小做。

要达到充实而有光辉的境界,最主要的做法仍是老生常谈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通论性的文章当以作者自己转述为主,尽可能少抄原料,除非原料极其重要而且原文本极简要不繁,这样可使行文简练,使读者易于领受,至于专门研究性论文,则相反的以录引为原则,自己转述只作辅助,而且只限于不太重要处。

工作要诀:勤、谨、缓、恒、定、毅、勇。

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

以上仅为本人摘录出来的一小部分对自己较为有用的文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想深入了解严耕望先生的治史过程和途径,还需要通读本书,这里就并不是笔者可以作进一步阐述的了。

我在大学本科四年也读了不少书,从国史到世界史,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重新回到了国史的世界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国的历史只可以用本国的治学方法来研究,西方的历史理论只能作为辅助,在关于历史的记述上,中西是一样的,并不是西方的就一定真实,其中隐晦之处不少于中国,只不过眼下吹捧西方有些过头了,不明所以的人自然而然觉得西方如何罢了。但并不是说西方的一概不用,精华的我们还是要吸取的,让其为我所用也是治学的一种方法。

但就整体来说,我现在读魏晋南北朝八史的时候,也仅仅是将有关职官、地理以及学术、民生等等重大事宜记录下来,但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从中发现以前未能注意到或者是未能读到的材料,基本史料毕竟是基本史料,除却先秦史,其他朝代的历史都可以史料为基础进行研究,新史料能接触到的毕竟是少数,所谓坐穿板凳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篇四:治史三书读后感】

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给我留下最大印象是对某种现象的大谈阔论,或者作者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以独特的见解,一针见血的批评。而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没有涵盖复杂大道理,更没有深不可测的哲理,以十分朴实又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咨询十分方便的今天,我对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看法也在变化,如同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说,社会上流行的那些失学通论史学研究法这类的著作,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管你道理讲的怎么明白,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读原著。如果说他的话有些道理,那么我就想什么叫原著,如何理解原著的内容,在原著里原的成分又是占几分。曾在很多书本上不少人大谈原始社会部落生活和集体活动,我当时觉得十分纳闷,除非他是活在几千年前的怪胎,不然你如何知道那时候部落状况。记得曾在上中学时候历史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发问,什么是历史?没有人能回答出来,都以为应该有个比较规范的答案,而老师说历史就是正在过去的那一刻就是历史,其实历史本身的定义一样都是那么简单而老生常谈的东西,我总喜欢把问题想的复杂化,其结果是弄得是非对错难以分明。

而在严更望的《治史三书》里,他以自身的深厚而丰富的经验来讲述治史方法和技巧,虽然很多针对性的例子和涉及到相关作者研究唐史及魏晋南北朝史,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印象我对此论著的理解。在此书第一篇开头一节讲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探讨专精与博通的关系,专不一定能精,能不一定有相当的博;博不一定能通,能通久不一定有相当的博。为要专精,就必须要有相当的博通。各种学问都是如此,尤其是治史。因为历史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非有相当的博通,就不可能有专而能精。就如作者所说因此就很难有青年史学家。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要博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喜欢进牛角尖的学者,就凭看几本书和看个别的现象大胆推断。这类所谓的学者不仅大大贬低所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更可怕是误导很多盲从的年轻人。因此在我看来专精只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方向,要达到此目标必须以博通为基础,脱离的博通的专精仅仅是一味片面的看法和没有根据的道理。如同宗教学家缪勒所说只知其一,实其一无所知。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自己感觉什么都懂一点,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却变得措手不及,我从下手。因而无法走向专业方向。比如我们身为一名研究藏传佛教的学生,对世界其他宗教没有总体的了解,怎么能证明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是值得学习和研究。这点上很多人没有走出去看看,总在自己文化范围内评价自己。虽然在文化相对性上讲,一个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但这些都必须在博通的前提下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在此书第二节上讲几条具体的规律里画龙点睛地告诉我们几条最基本的规律,每几条的内容看似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而此书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在这里。第一点谈到,任何时候尽量少说否定话,那么不显眼一句话如果不是事先没有谈到其学术价值,要我老实交代,此书在我的眼前停留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分钟。后来细想默默感叹大师不平凡的智慧。接下来就是不要忽略反面的证据这更是说道我的心里,平时写写东西时总是尽量搜集有利的证据,因此达到自己所要证明的观点,而反面的证据不仅不屑一顾而且担心更多人能以此反驳。在接下来第三节里谈到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论题选择,带着从能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帮助的想法去认真阅读。作者讲述了不少看法,其中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中作者谈到我们为研究工作,最好多做具体的问题,少讲抽象的问题。研究具体问题,用可靠的史料,下深刻的功夫,一定能获得客观的成绩,而且所获得成绩比较容易站得住脚。具体的问题似难实易,而抽象的问题似易实难,因为具体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点对于我们最大的指导,至少是在我看来如此。其后谈自己的能力与材料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选择题目,而要看自己的能力,长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一时冲动去选择自己能力以外的题目,这就会使成为咨询烦恼!

总之,《治史三书》是严耕望毕生经验的总结,若能读懂此书中看似简单的大道理,对我们以后学习研究生涯少走很多弯路,并能受用一生的。

【篇五:治史三书读后感】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可能你曾经很向往某种东西,但是当这种东西如果真的降临到你身边时,当你和他们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或许你就能体会到它的另一番风景。人事如此,学习亦如此。当我拿到《治史三书》的时候,我曾想过如何去想尽办法逃避它,它带给我的不是曾经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而是烦躁的理论,沉甸甸的说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是极不情愿的看的。但是,我也必须承认,我的确是被这本书吸引到了。它的厚重,它的专业,或许这才是历史的魅力,真正值得我们热爱的历史的魅力。

严耕望老先生是我崇拜的几位大师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大师们的世界我应该不懂,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幼稚看法。老先生把历史研究、论文写作等好多方面的道理用质朴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给我将来的历史研究、论文写作指明了一个方向。

关于历史研究,我个人总结先生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两点:

一是全面。这一点可以从先生的原则的基本方法体现出来。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了在历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先生也指出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他的专精与博通的理论可谓精辟,这两者可谓互为前提,个人以为博通是专精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大师专精的肯定不是一个方面。他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从未说过的话。是啊,我们都应当博览群书,历史就是以博览群书为基础。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拒绝人云亦云,拒绝迷信权威。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我惊讶于大师们的思想是如此的相通。其他方面的指导依旧字字珠玑,耐人寻味,鄙人只是寻章摘句,自家之言。

二是谨慎。这一点在他的几条具体规律和关于论文的种种理论得以充分体现。谨慎的原则在史料选择方面可谓尤为重要。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改变,在于它的阴差阳错。无论做什么方向的历史研究,我们都应当谨慎引用史料。用一颗谦卑的心去面对历史,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受历史的奥妙。这是尊重史料的编纂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尊重每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论文是不可能逃避的一个问题。尊重、虔诚、谨慎,这是一份社会良心,是一份对历史的良心。

我想,不管我们读什么书,专业书也好,畅销书也罢,最重要的是要吸收他的正能量,融会贯通,从而应用到生活与学习之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治史三书》值得拜读。

【篇六:治史三书读后感】

严耕望先生在学界一直以治学一丝不苟,规模宏大且考证精密著称,被誉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治史三书》就是严先生传授治史经验的三本小书的合集,分别是《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宾四先生和我》,前两个部分主要是谈及一些治史的经验,最后一部分是回忆作者跟随钱穆宾四先生学习的日子。

全书的第一部分为《治史经验谈》,这部分主要是谈一些研究的方法、原则,使用史料的注意事项及论文写作的一些内容。作者以其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治史的原则在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而方法就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所敢望,光辉则心向往之而已。这些都是作者一生治学之经验,意在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踏实,细心,不可急功近利;史学意在求实,不可妄自臆断。首先作者谈到了专精与博通的问题,作者认为二者应该同时具备,史学本身的博通于史学专精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断代研究作者认为不能把时间限制得太仓促,研究一个朝代,至少要对三个朝代有着很深刻的了解。作者还通过大量的例证告诉我们如果断代研究只局限了一个朝代那这很有可能会出现致命的错误。历史学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所以作者强调要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要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历朝历代所修正史即为基本材料。作者认为对于正史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通读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个时代的历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不易遗漏一些重要的史料。作者治学一向以严谨著称,而作者最值的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肯踏踏实实的将正史通读,而从正史中寻找问题。作者强调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新的史料极其难得,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新的史料,而是要善于在旧的史料中寻找出新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普通史事,即历史上一般现象,不要专注意特殊现象,普通现象才是社会的群像,历史的主流,应为史学家所把握。作者还强调原始史料的重要性,在利用史料时要尽量引用原始史料,而不是经过人为改写或转写过的史料。

通过对严先生治史经验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先生一生治学都是用一些在常人看来是很笨拙的办法,却做出了很多自认为聪明的人永远也无法超越的成绩。先生肯坐冷板凳,肯一字一句的去通读正史,这都是很多人不屑去做的事情,可最后事实证明只有这样踏踏实实的方法才是史学研究的正道。

在接下来的《治史问答中》,先生就前一部分的观点又做了深入的解答,而且谈到了一下自己的兴趣点,而且作者还认为宋史可以是青年大展拳脚的园地。这部分仍是关于治学的一些方法、建议,但核心思想和第一部分是一样的,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三部分是《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主要讲的是作者跟随钱穆先生学习的经历和一些感悟。严耕望先生一生一直跟随着钱穆先生,所以很受先生器重,在作者的笔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身为人师的钱穆宾四先生。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民国时期史学界的繁荣景象,看到了那时思想的自由。那是的北大同一门课可以有很多教授开设,然后每位教授都会讲述自己的观点,一种百家争鸣的氛围中,钱先生的《国史大纲》就是在北大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可谓中国通史著作中的精品。据作者回忆在钱先生的第一节课时,就说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就是制度。中国历史内容丰富,讲的人常可各凭才智,自由发挥。只有制度与地理两门学问都很专门,而且具体,不能随便讲。但这两门学问却是历史学的骨干,要通史学,首先要懂这两门学问,然后自己的史学才有巩固的基础。正如先生所说制度和地理正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敲门砖,只有充分把握这两个领域才有能力去做其他方面的研究。

总之,本部书对于历史学习者是一笔财富,作者以其一生的治学经验为我们讲述历史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求实,永远都是历史研究者应该追求的;严谨,永远都是历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踏实,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

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模板


常言道:“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书,在读完一本书后老师会要求我们去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相当于是我们为自己提炼的一篇浓缩书稿,方便后面的阅读,如何在读后感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心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治史三书读后感1000字模板”,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治史三书读后感【篇1】

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虽说作者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比如,作者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作者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作者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作者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文章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润的缘故。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历史学人的渊博学识。在这一学期上欧美史学动态研究的过程中,此种感觉日益深刻。每位老师,都外表平凡,可是谈吐之间,治学之深之广让我赞叹不已。还有朱孝远老师,上他的课时总以为这是一个留洋归来,外语华丽,更多体现西方特质的颇爱碎碎念的男方小老头儿。可是,一日读他那本《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时,不由大为改观。散文的笔触,诗化的语言,将历史研究这样严肃的学科写的那么唯美和高雅,温文尔雅之态鲜明地跃然于纸上,俨然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代诗人。然而,当读到附录一《学史之道——兼论史家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才知道一开始就看走了眼,其古文之功力,传统文化之博识,丝毫不亚于前者。由此对史学人才更增敬佩。

当然,在学习历史的这段日子,也有无奈。特别是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更有一种感觉,就是学术界的整体浮躁。记得一次课上,李剑鸣老师曾经感叹,这是一个全民平庸化的时代,精英再难出现。听后觉得无比落寞。事实确实如此啊。我深知历史这样一门学问如果没有像严先生所说的那种“淡泊自甘,寂寞自守”的心态是难以有所收获的。然而,如今这个时代,中国传统的权钱本位思维,再加上改革开放至今所附带产生的全民无信仰和极端物质主义,让整个社会变得如同一锅沸水,难以平静,每个人都在利益的道路上穷命狂奔。在我看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其社会价值的衡量也应该是多元的。而如今,与人交往,只感觉大多人眼中,除了钱权,再无其他。就比如我家乡的亲戚,他们对于我读博,总是充满不解。再如我的一个外甥女,22岁的年纪,除了让她父亲的企业如何做得更大,赚得更多,除了如何能帮助她父亲砸钱,以便实现官职连任,从而为自家企业谋利之外,眼中再无其他。她认为,人生一切唯“钱”一字足矣。更要命的是,她的亲戚和朋友,莫不以此为榜样,无尽艳羡,心心向往之。我从来都未曾否认过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只是一个社会倘若以此为核心,就实在太可悲了。这是否就是如今中国再难出大师的根本原因?以建国为界限,去想一想这之前的五十年和之后的五十年,我们怎样去理解,在那个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会有那么多大师接连出现,交相辉映?我们又如何解释,在战乱结束,国家一统之后的和平年代,学术成就和民族价值反而变得一片荒芜?我早已过了愤青的年代,但每想到这一点总是感到深深的可悲。

最后一点是外语的学习,特别是此次期末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外语学不好搞世界史真的很费力。以前确实低估了外语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今后要好好补一补了。另外,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史学史和史学方法论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学期,我的计划是好好学习一下史实,特别是德国史方面。因为我发现,此前之所以找不到要研究的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德国历史本身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于具体历史了解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新疑惑,那么应该就有可研究的问题了。

治史三书读后感【篇2】

这本书由三部分组成:《治史经验谈》和《治史答问》主要讨论与史学有关的话题,《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是关于钱穆先生的回忆,由两部分组成《钱穆传》和《从师问学六十年》。从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出作者朴实无华的品格。

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他谈论一些治史的体会和方法,都是实在话;作为钱穆先生的得意门生,为恩师写简要的传记,回忆一些从师论学的往事,也都是亲切而感人的。

如果不是对国史有一定兴趣的人,可能不太会对严耕望先生很熟悉,他的研究邻域主要在政治制度史和历史人文地理方面,而且比较的集中在中古的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方面。而且他的文章几乎都是专论和专著一类的,很少有通俗的文章和讲话。他的研究领域很专门,我也没读过他的专著,不过这本书写得很朴素,但是很感人。

他在本书中多次提到,宾四师跟他谈过人的个性与治学的关系,认为有的人很聪明,但缺少数十年如一日的韧劲。有的人钻研能力很强,但个性过于执着,也会成为治学的障碍。一个认无论读书还是做事,一开始的规模就要宏大高远,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得宽广和扎实。这的确是至理名言,所以对照自己,就不由得会心生惭愧。

治史三书读后感【篇3】

读罢《治史三书》,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历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回溯过去,它是一个包罗万象,广博而渊深的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时间结点、每一处的空间,都包含了政治、经济、人文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同一点延伸出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交织。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研究某一处时勿断章取义。而以面钻研,条理系统化。在断代研究时以一点向前回溯,不断延伸,拓展,编织一个完整严密的网络。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通过《治史三书》,我看到了一位执着执拗的老人严耕望先生,他将几十年的光阴倾注历史,当一旦确定了自己对于史学的兴趣和理想,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已见光明的未来,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学殿堂。他以平实的语言,丰富的例子,把他的治史经验倾囊相授。

我们了解了如何将浩繁琐碎的史料聚集整理,组织成文,并将枯燥晦涩的史学转化为平实缜密的文字。史学者作为研究者,自己建立的研究重心代表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万不可跟风,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看法。史料是对一个时空,一个时代的记录。喜新厌旧,要不得,旧的史料中仍有许多值得挖掘之处。

除了治史经验,严耕望先生还传授了他在治史时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验,我受益匪浅。史学者需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一个时代,并融入自己的见解。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所以虚心接受,勇于修改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治史人应具有的品质。就如日本在中国史上的某些地方成绩比我们还高,我们在深思原因的同时,要尊重并汲取他们思想的精华。但历史就如科学,万不可盲目崇拜,每一个观点有足够明确的证据,我们才能将之作为我们的参考。整理史料的过程是一个怀疑的过程,在不同的史料中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事实,而这正需要我们去辨别,改正。

治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选择了历史,就要有付诸一生的思想准备。严耕望先生告诉我们,治史需要有远大的志气,要做到勤、毅、勇、谨、缓、和等几点。在选择了历史,确立了未来的方向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光说不做只会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坚持就成为了我们所必须的。历史的兼收并蓄需要我们博览群书,每天固定的读书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论文写作的经常中断会让我们逐渐丧失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曾听人说过,一个纯粹的人才最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将全部心力都倾注到了一件事上,心无旁骛。要想成为一个治史人,专心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淡名利,避权位是先生的人生写照,他秉持着兴趣与求真的责任感、坚定力、戒浮躁,以开阔的胸襟谨戒执着。作为后辈,我们所能做到的,是承接先生的品格,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历史,钻研历史。广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向真正的治史人迈近。

治史三书读后感【篇4】

《治史三书》读后感1500字!

初闻此书我便对其印象深刻,缘由是在古代汉语课上老师力荐此书,嘱咐我们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应当拜读才好。恰逢我的指导老师也鼓励我看看,我便认真读了一番,果然大有裨益。如果说未读这本书的我对史学研究无所适从,模模糊糊的话,那么读完以后也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掌握了些许史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

此书作者是严耕望,师从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宾四先生。作者是一个坚强纯净的学术人,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如余英时先生所说,严耕望是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正是因为这样,严耕望先生才能在史学方面取得让人望其项背的成就,如作者的《唐代交通图考》和《唐仆尚丞郎表》都是规模宏大且功力深厚的著作。鉴于严耕望先生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这本《治史三书》才能成为最佳史学入门书之一,为我们历史专业的学生指点了道路。

《治史三书》全书由《知识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侧重,从不同方面向我们讲述了想要成功治史应具备的一些条件与方法。在《治史经验谈》中,作者分九个板块从原则性的基本方法到生活修养与治学之关系,把他这么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其中的每一个板块对史学研究缺一不可,可谓面面俱到。如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条原则性的基本方法: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专不一定能精,能精则有相当的专;博不一定能通,能通就一定有相当的博。我突然感受到历史研究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它庞大而复杂,微小而零碎。庞大而复杂指它的范围时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微小而零碎指史料多如牛毛,又各有不同,想要从中找出新而优的史料实属不易。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不仅要博通史学本身,而且要旁通各种社会科学,互相结合才可做到尽善尽美。这也纠正了我一直存在的错误观点,认为与史学无关的书看了就是在浪费时间,当然严耕望先生指的是有价值的好书。还有一点让我很敬佩严耕望先生的地方是他的生活与修养。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人生箴言;“健强身体、健康心理;一心力、惜时光;淡名利,避权位;坚定力、戒浮躁;开阔胸襟;慎戒执著。”为了名誉而治史必不成气候。而甘坐冷板凳,为了史学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才是做出成就的正确的心态。这也告诫了我要戒骄戒躁,不可稍有成就便夜郎自大,丧失初心。与此同时,在《治史问答》与《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中,前者就读者看完本书后所产生的疑问进行了回答,后者以钱穆先生为主,两位王校长和傅斯年先生为辅的类似于回忆录的方式记叙了他们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尤其后者以事实验证了好的学术环境与优秀的老师前辈对史学研究是有大作用的。

纵观整本书,作者的治史方法不是泛泛而谈空构框架,而是有血有肉结合实例。作者充分运用了三类案例,一是个人治史实践个例,二是前人成果案例,三是所教学生犯错实例。作者所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具有实用性,并且作者通过案例向我们充分论证了其合理性,也告诫我们如若不听将会犯哪些错误。这里面犯错的人不乏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学者,由此我们更应谨小慎微。

同时,作者语言详实不浮夸,对人评价中肯客观,体现其人格高尚。如作者对自己的老师钱穆先生也不包庇,称钱穆先生50岁之后述作“多讲录散论之类,视前期之书远有逊色。”作者评价现代学术的人与事,有自己的一方见解,是否妥当另当别论,但肯定是实事求是毫无私心的。再者,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上个世纪学界情况与课程设置提供了史料,同时实例举例中也有不少涉及各个方面的史料,也不失为一本具有现代学术史料价值的书。当然,作者在书中提及到了许多史书,相当于为我们列了一个书籍清单,还评价了一番,让我们知道这些书有哪些缺点读书时要注意,不可一味迷信,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完此书以后,我不论是在史学研究方面有了了解,在为人处世上也有一定的感悟。严耕望先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他所思所想所做娓娓道来让我清晰地感受到史学研究的不易,也激励了我要多读些书,少些浮躁。望自己能做到今日所言。

《我在法国读博士》读后感


昨夜看苏旭写的《我在法国读博士》,查了下此书的借阅记录,很多人借过这本书。苏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公派到法国留学。借此书主要看他写用三年读了硕博,相当艰苦的生活。但比起其它自费留学生,他的学习生活还是较幸福的。逸,你在法国还好吗?

中国人是没自信还是学术水平不如别人。北大与清华据说是“美国最肥沃的留学生培养基地”。现在留学生一但到国外就没有回报祖国养育之恩的心情。我也曾有过念头去国外,但发现知识分子如果不为国做点事,其实是无根的。苏旭是八十年代的留学生,文章内还有很多体制内人写东西的习气,并且感觉思想价值不高。但他的勤奋与坚毅不拨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另外写论文、查资料与导师沟通整个过程还是有参考价值。

太过聪明的人未必能到彼岸,傻傻呆呆的反而可以。相较而言,中国现在的学习环境已大为宽松,但人文气息不够浓郁,目前国人活着也过于功利,整个价值导向都出偏差。

张友渔说,读书靠自己,重思考,不重记忆。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每本重要的书以思维导图形式做笔记,这样全面而且线索清楚,不像以前都是线性笔记。效率提高很多。思维有无限之空间,人利用的很少,有百分之九十是沉睡状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可以不停改进,学习、思考、写作,循环往复,互相促进,每一循环,就必然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阅读速度决定了阅读量,而思维工具决定了阅读的成果,写作可以提炼成果。我有点贪多嚼不烂,十年中绕的弯路也太多,现在有工作以及有学习的空间,我无太多要求,自己一再减少生活里的种种娱乐,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在工作和学习之中,也是希望自己学有所成,不想一生碌碌无为。是亡父一直在天上看我,欲玩乐之时,感觉他的眼睛盯着我,如针芒在背。自父亲去世后,我一改昔日之懒散而努力进取,但却做的不是很好。还纠缠在一些琐事当中,我是吴越后代,感觉很愧对父亲。儿时他对我期望过高严厉体罚我,我已不再苛求,有人鞭策是好事,活者自惜。广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孤身一人在广州求学工作的几年,昨天走在街上,照例去图书馆看书,我发现我对广州有了很深的感情,这是我奋斗过的地方,留下了斑斑汗水与血泪的城市。积极乐观向上,不嫉恨不苦涩。“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十年中我写了几百万字,没有网络,死后将一字不存,我也曾问我自己为何要写,是肉体阉割后的自我将精力全部放在创作上?创作无疑是窒息者跃出水面一刻的绝望过后的呼吸,是心意沉沉黑暗中的汽笛,拉回生命线后的求生。死有多强大,生就有多强大。如司马迁,是了,因为肉体毫无出路且不抱任何幻想。我们的精神挣扎而扭曲。知识分子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基本目标要求自己。失去后只是行尸走肉罢。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灭法国计治昏君》读后感3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法布尔读后感3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