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 地图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8000字。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娱乐至死》读书笔记8000字,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8000字

读书,恩,社科类的,笔记记起来,一则可以算是收获;二个我也确实迷茫,未知的事情太多,感觉也没必要因为年龄的越来越大故作成熟与镇定。我就谦卑一些吧?虽然疑似傲慢和神经过敏是常态。

最近感觉有些问题,我觉得我自己自然不自然的接收到了很多割裂的碎片信息,各类新闻头条,股票基金涨跌,朋友圈三大类等等,这些东西就这么跑进我的大脑,然后又跑出来,弄的我有点儿浮躁,而且毫无营养,我觉得我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也什么都得不到。挺恐慌的。唯一的用途可能是闲聊吹逼,好像我什么都知道。我觉得我接受信息的途径出了问题,可能与本人所处的层次和一些不好的习惯有关,后面心烦直接把手机上的浏览器,网易新闻,新浪体育都给删了,退掉了很多不怎么参与的微信群。

我不想看太多碎片信息,我想要一些系统的可以称作知识的东西。但同时也担心过于极端而变得狭隘。

总之洛,感觉不太能融入大环境,这是个娱乐至上的社会,好玩儿的东西会玩儿的人都会有市场,而像我这种性格的人却喜欢寻找规则和那些可能本就不存在的所谓意义。很多时候好玩儿和有意义并没有所谓高下的分别,完美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在一起,但单独讲好玩儿有时候可比有意义受欢迎多了。

人都是感官动物,只可怜我比较不敏感,获得快感需要不一般的刺激。

本书主要是讲传递信息的媒介对传递的信息内容有决定性作用。媒介既内容。我赞同作者的一些观点。整篇都非常有逻辑性,但也并不是都无法反驳。

人类从古至今的接受信息的方式都有提及,语言,文字,印刷术,图片,音乐,电视主要是讲电视这种媒介,作者觉得电视这种媒介就只能把所有的信息都娱乐化。而铅字,或者说印刷术,带有自省的属性,可以传递复杂的逻辑和精妙的思想。也就是说,书本作为媒介是可以做到深刻的;而电视作为媒介传递出来的相对来说娱乐为主。作者并不讨厌电视的娱乐内容,作者担忧的是所有人类的公共话题都娱乐话了。

第一章目前社会都偏向娱乐化,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商业无一例外都变成了娱乐业的附庸美国总统的选举,好像秃子,胖子,以及那些经过美容相貌仍然没有太大改观的,不太可能当选,政治家已经从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变成了表演化妆术电视播音员在吹风机上花的时间比在演讲稿上多的多,商人也发现商品质量用途相对于展示商品的技巧来说也是无足轻重的宗教电视节目,上帝偏爱那些能让人们发笑的人这里是说很多角色已经在偏离原始属性,都必须会在镜头前表现,而表演这种东西是被披上外衣的,可以做很多伪装,这种表达方式的重点在于迎合观众,而不是做自己本身,抓住众多观众的G点,目的就达到了。

例子:塔夫托,美国第27任总统,300磅,满脸赘肉,如果是在广播中发表演讲,表达思想是完全不受体型影响的;但要是在电视里就可不一样了,再精妙的逻辑和思想都有可能被笨拙的体型淹没电视这种表达方式表现的是形像,而不是语言和逻辑。媒介既信息。媒介的形式偏好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果这种媒介被广泛使用,最终就会控制文化。作者表示这个思路是从远古圣经戒律启发而来摩西十戒,第二戒: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这一段作者认为,上帝颁布这种戒令,规定人们不能用符号来表达自己,是因为他们知道表达方式会与文化质量有必然联系作者认为犹太人的神存在于文字中,这种是需要精妙抽象的思考,而如果人们习惯用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时候,就很难再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了,做类似规定可以阻止另外一个神进入可能有些道理吧,不过我觉得怪怪的,因为现在到处是教堂,钉着耶稣的十字架,这也是一种形象,难道后来的教会认为人们无法理解和想象那可能存在的抽象的神,用一些具体能看得到的摸得着的东西来引导?但这种做法已经违背戒律了,这部分有点茫

我也一直觉得宗教伦理定下的一些规范是值得深入学习的,重要的是出发点作者后面讲到了语言,语言是最原始最有魅力的媒介,通过不同的语言结构认识到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对事物的认知多多少少都会受语言语法结构的影响。对我自己感触深刻的,就类似英语中的动词时态,形容词的比较级最高级,对比汉语就有很多不同。听说,听说,听说,德语是非常有点的,想想用普鲁士语的国家:德国,英国,美国,荷兰;而拉丁语则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巴西阿根廷看他们出来的产品就感觉风格真的完全不同,感受一下觉得蛮有意思的关于时间,芒福德有一些说法我对上面这个人不了解,只是从书上看到这个名字,但我对时间以及分分秒秒很有兴趣芒福德说,时钟是一种机械,产品是分分秒秒,在制造出分秒后,时钟把时间和人类生活分离出来,成为可以度量以及可以计算的,时间独立起来了,时间并不是上帝创造de,也不是自然产物,而是人类与自己对话的结果。有了钟表这个东西后,人们遵守时间节约时间,最后被时间奴役,人们开始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大自然的权威被降低了。作者认为这种自我对话过程中发明的钟表,让人与上帝的会话中占有优势这段我有点读的不是特别明白,因为我想象不出来时间和上帝的关系,两个抽象的东西摆一起字母被发明,有了文字语言可以眼睛来处理了这里作者讲了一大堆大意就是文字语言是要写下来的,光靠用耳朵听,是没办法有很多有逻辑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记忆力是有限的,前后容易忘记,而书写则可以做到详尽描述,而且传播后可以挑错和批评,然后就有进步。文字在记录中重塑了过去,而且文字的交流又好像没对象,又个个都可以是对象,在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被修正,这也正是本笔记可能会被流通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可以想象一个只有口头语言的民族

突然想到之前同学问我,微信既然可以发语音,为啥你偏偏打字这可能也是我认为文字书写下来,我大脑是可以随时修正的,确保那就是我想讲的东西;而语音则不然,我觉得在讲话的同时,大脑是没办法同步分析讲出来的话的质量的,容易搞错;除非是特别亲近的人,我会发语音,错了也没关系。

第二章作者重申,本书是讲认识论的,而不是要抨击电视上的垃圾内容的,印刷机也是有很多垃圾的。

媒介影响文化例子:西部非洲部落,没有书面文字,所有的事情都要口口相传,如果出现纠纷,那么就到部落长老那里评理,部落长老就需要把脑子里所有记得的谚语和俗语,找出来符合当时情形的,使双方都能满意,这样双方都会觉得正义得到了声张,真理被实践了我自己其实都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文字,仅仅靠口口相传这种方式生活的族群的状态但现代社会如果用谚语来判案,会显得十分不令人信服。

作者认为口口相传的世界,不可能诞生太多非常有逻辑的思想,这种表达方式就决定很多口口相传的内容在某些时刻是不具备推导性的人类会话的方式会影响到文化。会话方式会影响思维方式,容易被这种会话方式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很容易变成文化。这个东西可以参考朋友圈。朋友圈现在也变成了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而且很热,在朋友圈容易表达的内容是特定的,这些内容正慢慢变成文化的一部分。从我自己看到的情况来说,我觉得生活中最残酷的那部分你在朋友圈永远是看不到的,即使有,也是披着正能量的外衣,人们不會优先把自己生活中邋遢糟糕的事情展示给朋友,美其名曰不传播负能量,实际不愿意把一个无能平庸的自己展示出来,我觉得朋友圈的平均生活质量远远高于身边的实际情况,而实际上信息的输入最好是能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的,但朋友圈的信息多少能有这样的效果?这里可能有我小人一般的猜测。

作者再举例对苏格拉底的审判,陪审团即重视铅字,也会在某种情况下参考口述。要说明的是对真理的认识是和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Truthdoesnot,andneverhas,comeunadorned。他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Itmustappearintheproperclothingoritisnotacknowledged,whichisawayofsayingthatthetruthisakindofculturalprejudice。我们现代人喜欢用数字来表达真理,或者认为真理等同于数字。如果没有数据说明,那么真理将不再可信。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字是万物本源。

作者认为用数字来表达真理有可能是很武断的,伽利略讲,数学只是大自然的语言,没有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数学,甚至描述大自然特征时也不一定要全部使用数学。在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半时间,描述大自然的是神学和宗教。这里,确实现在很多人迷信数学和数据,确实有时候数据能很客观的说明很多东西,但是数据也不能表示全部,可以参考NFL/NBA的数据统计,有时候有很多很感性的东西,会改变很多现实。但是没有数据,很多东西确实没办法说明,例如经济学。真理跟时间一样,是人类通过他们自己发现的交流技术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有点抽象了,我理解的不好,,,

对于智商的定义,成人掌握一种事物真理的能力。

口语文化中,一个人能创造和记住多少条通熟易懂的谚语和警句,能显现一个人的智商,不然要是你忘记,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显得很笨很蠢。所罗门知道3000条谚语。但是印刷术后,能记忆,应该就不是高智商的唯一标准了。印刷文字对人提出了很多要求:不能动,控制身体是最基本的要求;看;理解分析;记忆;合适的时候拿出来用;实时更新。

作者论述了很大一段,关于电视媒介和传统印刷术的优缺点。

第三章,德美浸礼会教派面对攻击他们的谣言没有进行任何回击的原因:在人类社会存在之初,上帝以启蒙人智为乐有些我们尊为真理的其实是谬误有些我们以为谬误的其实是真理他不时为我们拔去迷雾,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原则,改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满足。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发展到了终极,我们担心如果我们裹足不前,接受不了他人的意见。那么我们的后人会效仿我们,认为我们--他们的前辈和创立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可记录汝等教义,更不可将其印刷成文,否则将永远受其束缚。非常谦逊。

作者认为这种理论,摩西应该不会认可。这样子就会变成,所有印刷术上的铅字描述的内容,都有可能变成谬误。巴拉巴拉,作者讲了好多,美国印刷作品的由来,传播方式,以及印刷术传播思想核心地位。

第四章举例:道格拉斯林肯辩论赛7个小时现场观众先听3小时,然后回家吃饭,吃完再过来听4小时,演讲和辩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习惯。这种类型的活动和参加这种活动的人,都必须具备相当的逻辑和分析能力,否则就会听不懂,然后没有兴趣,这是说当时美国文化和当时听众的质量都是非常理性和有所谓追求的。现在的人,应该没办法坚持听完好几个小时的演讲了,还没有图片和动画,全靠听,理解,然后思考。因为林肯和道格拉斯的演讲和辩论,内容上,是富含历史和复杂的政治问题的,观众要听懂需要具备非常好的文化素养。印刷术铅字表达内容时推崇的智力特点: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然后铅字对于宗教流派的影响:无神论,自然神论,基督教。

我个人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东西的,只是因为对于自然和生命未知的东西是在是太多了,本着敬畏的心情觉得有。这个可能只是逻辑上的,对于我这种人,逻辑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这些宗教派别之间的斗争都是在做很理性的辩论。

美国的大学都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哈佛大学是为了给基督教公理会培养教士而在1636年创办;65年公理会出现内部教义纷争,耶鲁大学成立,目的是为了纠正哈佛松散的风气。长老会创建了田纳西大学,浸礼会创办了华盛顿大学,好多好多例子。在印刷品为基础的文化中,律师往往受过很好的教育,相信理性,擅长论证。

林肯操纵陪审团,公众人物被人们熟悉,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貌,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字。美国的前十五位总统走在大街上应该是没人能认出来,律师。牧师也一样,他们的观点知识成就学问都是通过印刷品传播铅字时代,文字是唯一接受公共信息的途径。阅读在那个时候是一种家庭习惯和文化,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借助煤油灯阅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的人们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也就是佛晓或者出去劳动之前的小短时间,没有财产的人可以随意参与选举,没有文化却不可以,阅读就是自由。焚书坑儒这种事情就是专制。印刷术时代作者称为阐释时代,现在,作者叫新娱乐时代

第五章,躲猫猫的世界莫尔斯发明电报,信息的传播速度开始大于信息传播者行进的速度了。电报使信息脱离语境,信息的价值不再是其在社会和政治行为中提供策略的作用,而是信息是否足够新奇报纸让电报变成了商品19世纪30年代从纽约先驱报和纽约太阳报开始,报纸内容已经从发表理性政治观点和紧急商业信息的传统,变成了耸人听闻的新闻,大多关于犯罪与性电报线路开辟4年以后,美联社成立了,此后,战争,犯罪,火灾,水灾,交通事故这类来路不明读者对象不定的每日新闻,今日头条横扫整个国家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信息行动比失调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大的社区,但人们除了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其他一无所知电报带给人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电报只有传播信息的能力,并不具备收集信息,解释信息或分析信息的能力书籍正好相反,书籍是收集信息,理解信息组织分析信息的好利器写书,读书,分析书本内容,都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写书是作者试图使思想永恒,并以此为人类对话做出贡献的努力所以焚书在所有文明地方都会被认为是反文化的因为但电报所传播的信息却不是这样,如果电报信息有永恒,可持续,连贯的特性就会失去价值。电报只适合合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马上就会有新的信息取代前一个,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的进出人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思考电报信息具备鲜明特性: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离散,没有特定听众。类似口号,容易记住,也容易忘记。新闻的语言是不连续的,前一则新闻和后一则可能完全毫无关联每则新闻是独立存在的。对于新闻,人们要做的是知道,而不是理解。

作者论述了摄影和文字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摄影无法表达遥远的抽象的,无形的内在的东西,摄影本身无法提供任何概念和观点,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去理解摄影作品照片只是某个时刻的一个片段,本身没办法提供任何意见。这个东西是讲照片本身没办法提供任何东西,最终还是需要用文字来理解。我觉得作者可能区分的太细致了照片没有特别的语境。有时候如果没有前因后果,照片表达的内容就很容易被曲解照片传达的信息和电报一样,是割裂的世界。这里这么理解吧,照片本身所展示的是一个事实,是某时某地的一个片断,但照片本身不能提供关于这个事实的讨论和观点。但照片是有认知倾向的。这种认知倾向是看来的,不是读来的。看本身所能带来的思考是没有读理性的,看更加感性,逻辑性会稍微差一些。如果图片大量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而图片本身有自己的一些特性,例如割裂,没有前应后果,真实性不容反驳,看取代读成为判断的基础,这会造成一些对事实的误解。从交流方式上来说,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文字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这里一定要把文字和照片同等看待,不能把照片理解为文字之后的东西。例如:拍一朵花,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就是一个物品,至于这个物品叫花这是文字经过归类和抽象定义出来的。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电报和摄影术展示出来的是一种伪语境。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躲猫猫的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会儿这个进来,一会儿那个进来,但很快就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任何意义的世界,来不及也不容你做任何事情。但躲猫猫也是其乐无穷的。电视的出现完美结合了电报和摄影术,躲猫猫的世界完美的进入了千家万户。任何一个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政治,新闻,教育,宗教,体育都能在电视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电视的倾向性,在影响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理解。电视变成了元媒介,通过电视,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要听什么广播,买什么书,看什么电影。电视让我们对这个躲猫猫的世界非常适应。电视开始定义真理,知识和现实。

第六章,娱乐业时代交流方式的演进,并不是具备传承性的,不能兼容;而是互相攻击的。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文字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电视内容是排斥文字信息的。交换信息的方式不是中立的,他本身有自己的特性,适合自身特性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传播。

这就像C++和Java,他们都能表达同样的逻辑和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有些逻辑用Java来实现是比较容易的,那人自然就会有一些选择。如果你偏偏用Java来描述Hardware相关的逻辑,是会非常恶心而且吃力的。电视擅长表达的是表演艺术,思考不是表演艺术,电视节目就不可以让表演者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在这些思考的时间里,观众就没有东西可看了。而观众也不怎么需要思考,电视展示的主题虽然多,但是基本不用你做任何事情,不需要动一点脑筋,电视节目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情感满足。所以电视节目,不能带有太多连贯复杂的逻辑,这些是文字信息才需要具备的。电视节目最好是有娱乐性。这里可怕的不是电视节目具有娱乐性,而是电视本身把娱乐变成了展示一切经历的形式。这个东西,会影响人的价值观,让人认为所有的事情和生活经历都应该是具备娱乐性的。

一种媒介内容的表达形式无法和这种媒介本身具有的倾向对抗。电视本身应该提供的就是视觉快感,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思想。例如很多宗教节目在电视上变成娱乐节目后,就有观点说,你不必因为虔诚而忍受乏味的东西我自己是比较老派传统的,我觉得娱乐和虔诚本来就是反义词,放一起很滑稽。现代总统电视辩论中,远不能和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同日而语。电视节目的辩论,留给辩论者的时间太短,后来就变成给观众留下印象比留下观点要重要了。我们的总统,政治家,播音员,律师,教育家,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怎么使自己更加上镜,而用在自己本行上的精力变少了。

第七章,讲一些电视新闻,因为割裂的语境,和不同的主题,在制作的时候,怎么串联起来的问题。一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指出,好的新闻要:一切以简短为主,不要让观众有精神紧张感,反之,要用富于变化和新奇的动作不断刺激观众的感官,你不必注意概念和角色,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提留太多秒,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把无知当成知识。然后讲了很多当时美国公民对社会信息失去兴趣并且麻木的状态。大家都只是关注能娱乐的东西不好玩儿的不值得关注。第八章电视上,宗教节目被明白无误的表现为一种娱乐形式。宗教本质上应该是具备历史感的深刻而神圣的人类活动,但在电视上,宗教节目,没有仪式,没有传统,没有教义,没有神学,没有精神的超脱。在这类电视节目中上帝是配角,节目主持人和传教士才是头号人物。作者想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节目主持人和传教士的过错导致宗教节目放在电视上变味;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能从一种媒介轻松转移到另一种媒介。这种传递是会有损耗和丢失的。例子:很多散文可以比较好的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外一种语言;但是诗歌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诗歌被翻译后,就丢掉了很多原生的东西。例子:卡片或明星片表达问候的感觉和面对面交流表达问候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制作电视节目的原则:只有给观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你才可以得到市场占有率但无论是释迦摩尼,摩西,耶稣,穆罕默德,从没有哪个伟大的宗教领袖会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给的是人们需要具备的东西。电视是客户友好型的,--互联网更是客户友好型的宗教与图片的关系,,,宗教的图是为了展示魔力,获得神性;电视的图是为了娱乐;上帝在我们心里,而明星却真真实实的在那里,所以变成大家都崇拜明星了,有个词叫亵渎神灵。客观来说,作者也提到:危险不在于宗教变成电视节目里面的内容,而是电视节目可能会变成宗教的内容。意思是说宗教也许是可以用电视节目来适当推广和表达的(本质上就会变味),但事实上如果宗教有些东西是电视节目,而电视节目主要倾向于娱乐大众,讨好大众,宗教的本质就会偏离。第九章虽然体育比赛已经变成娱乐业的一个分支,但是内在本质是有些不一样的观众和选手对于优秀这个标准是有共识的。选手的声誉会随着距离优秀这个标准的远近而起伏运动员优秀与否是没办法轻易伪装。这个是没办法被节目组所操纵的,人们的标准是固定化的。在比赛中,有特定的规则,在固定的规则下,没有做到一些优秀的事情,是不可能得到认可的。广告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基础:买卖的双方都应该具有相当的成熟度,了解足够的信息,然后理智的进行双方互惠的交易。市场中的买方要知道什么产品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以及什么产品是最好的卖方生产了什么没有价值的产品,根据市场规律,他们就应该退出买方的理性交易激励勇于竞争的卖方成为赢家。如果买方无法做出理性的决定,那么法律就应该介入,例如小孩子签订的交易合同无效。可是,如果需要买方了解到足够的信息,那么就必须要有一种描述和表达卖方产品的媒介和方式,这个在远古时候,靠口碑,靠文字说明。但是现在靠图像类的广告。广告里的语言有没有带逻辑的观点不重要,是真是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广告是否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帅哥美女之类的电视广告的对象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消费者;广告商不是要知道产品有什么好处,而是知道购买者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企业开支的重心就从产品研发转向了市场调查电视广告把企业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引向了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企业业务已经变成了伪疗法,消费者变成了信赖心理表演疗法的病人。政治家们都想表现出最佳形象,但是在电视上,表现出来的是观众们想要的最佳形象,而非本身的最佳形象。例子:林肯的照片没有一张是微笑的,他的妻子很可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本人也长期是郁郁寡欢的,对于形象政治来说,他显然是不合格的。

Anyway,Anyway,Anyway,这个全文作者就是讲,社会流行的和被广泛使用的信息交流方式,会影响信息本身的内容的表现形式,而信息表现形式是会影响信息表达的内容的--表达内容的形式决定表达的内容,而被广泛表达的内容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进而影响真理的定义,进而影响人的认知和价值观。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初读《娱乐至死》带着一些功利性的目的,那会儿处于考研阶段,作为半跨考生为了突显自己的阅读量,特意去阅读了不少和新闻传播相关的书籍。但是读完就觉得太值了,经典不愧为经典,让人引发思考的点太多。本书是是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其中之一,作者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媒体和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波兹曼以美国电视为文本,对电报发明之后电视媒体影响下的人们的思想、认识方式还有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并得出“娱乐至死”的结论。他在设定“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这样的前提后,在下面的章节中论证了两个问题:一,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二,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美国的80年代,那会儿美国的电视业兴盛发达,作者在担忧美国的娱乐业渗透到宗教、政治等领域时,位于同时期的我们还在观看央视的《动物世界》,听着赵忠祥老师那浑厚的配音“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群狮子正在进行繁殖······”而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这些配音却被拿来用作各种搞笑担当。当我们的电视还没成系统时,互联网却已经兴起了,如《世界是平的》里面的乐观预言般,我们瞬间就和资本主义社会同步了。所以,这几年咱们频繁有人提到“娱乐至死”针对的也是目前的互联网环境,而不是书里的电视媒介。但是,媒介的变革丝毫不影响此书观点的伟大性和共同性。

我想一位学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看到平凡表象下面深层次的东西,并对其进行理论化的概括。倘若他的这个理论能对将来是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作出一个预测分析那就更难能可贵了,很显然,尼尔波兹曼便是这可贵之人之一。在咱们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里输入尼尔波兹曼,首先跳出来的百度百科对他是这样概括的“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以及他对媒介文化的深刻洞察。”文字不多,但足以表明他在传播学领域的伟大成就。除了《娱乐至死》,他还有另一本被大众广泛阅读并翻译成多种文字的书籍《童年的消逝》。而在这本书中,尼尔波兹曼有这样一句话“电子媒体正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而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而让人不禁联想到最近《爸爸去哪儿4》中大众对于“蕾力Cp”的讨论,电视台把一个4岁小孩与大人组成情侣宣传,俨然为了博取话题度与眼球而忽略了自身的媒体责任以及传播的内容和释放的信号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童年的消逝也是娱乐至死时代里产生的悲剧。《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本书也成为他所著书的代表。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这样写到“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语言,而不是奥威尔的语言”。而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又再次提到这两种观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此书写于1985年,很显然度过1984年的波兹曼不再担心“老大哥”会出现监视我们,而是恐慌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就成了严肃话题的一部分。《美丽新世界》我没看过,根据尼尔波兹曼的描述却也能知晓个大概。但是《一九八四》却细细品读了一番,读完整个人有种深深的恐惧感。与波兹曼所在的环境不同,中国历史上曾确实有一段时间处于被“老大哥”监视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表达和生活的自由,人性被极度压抑,所有的娱乐都以统一安排的方式进行,娱乐不再是娱乐,仅仅只是政治宣传的符号。然而今天的我们,逃脱了外部环境的“老大哥”,却没有逃离内心的“老大哥”。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们看待外部的一切都觉得稀奇美好,我们开始听迈克尔·杰克逊,开始看美国电影,对所有的这一切都毫无抵抗力,目光被自动吸引。近年来互联网兴起所带来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更是让我们和外部世界之间零距离,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的利益相关性降低。利益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大众的信息获取动机,而娱乐是最能与大众建立一定利益相关性的传播内容,因此,泛娱乐化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我们,而是我们主动去注视他,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真理部,也不需要什么看门人,一切都是我们心甘情愿。在“老大哥”时代,我们尚且可以看到民众对自由的迷惑和不安,而今天的民众在各种娱乐的包裹下大部分都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有一天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幼稚的婴儿语言,民众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也就在劫难逃。在美国,奥威尔的预言和他们无关,赫胥黎的语言却似乎正在实现。而在中国,奥威尔的预言是我们的过去,赫胥黎的预言似乎是我们的现在。

这几年我们开始大量讨论娱乐这个话题,“娱乐至死”这个词被无数次提到,这也使得尼尔波兹曼这个人名在中国小火了一把。本书的英文名叫“am using our selves todeath”,翻译把它翻译成“娱乐至死”可以说翻译的漂亮极了,但是我们不少人却把它理解为“娱乐致死”。似乎娱乐本身就是会让我们丧命的一种事物,事实上这完全是我们的一种误读。娱乐m.i1766.com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娱乐,包括尼尔波兹曼在书中不止一次的强调“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是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因此,我对电视上‘垃圾’绝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所以说,按照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今天该批评的不是湖南卫视这种专门做娱乐的电视台(当然他们在节目内容制作以及宣传上确实有很多值得人诟病的地方,不过不在此处的讨论范围内),而是应该批评像央视和凤凰卫视这种严肃电视台,为了博取眼球在制作严肃节目中让娱乐变成其中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娱乐节目却也是“严肃”的,节目内容一板一眼,主持人脸上每个细微的表情似乎都是经过设计的,如同每年的春晚主持人年年在换,但是表情台词却永流传。作者呼吁知识分子回到书本中去,而不是整日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想着一夜成名。就像如今在神州大地上大热的一个人物“局座”张召忠,好好的一个军事专家,整天参加各种电视发表各种言论,硬生生把自己往“网红”方向发展。讽刺的是,当自己的言论变成了段子手调侃的对象,自己还觉得挺好这是拉近了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紧跟时代步伐。对此,作者也明确的表明“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这就是我希望说清楚的”。现在占据中心的只是由电视变成了互联网。

尼尔波兹曼详细论述了印刷术统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并以此表明娱乐的篡位过程。在印刷术统治下,美国人民大量的阅读书籍和报纸,《圣经》是每个家庭的必读书目,几乎每一种类型、每一种题材的书都已经为他们写就,阅读在美国蔚然成风,使殖民地美洲不同于英国没有出现文化贵族。铅字文化培养美国人民的理性思考能力,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作者论述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例举了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著名的七场辩论的例子。当时的人们能津津有味听完7个小时的演讲,并且演讲的语句多是句法复杂,措辞符合严格的法律行文,这说明那时的听众具备了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可以想象印刷术时代下的人们的注意力的超强的广度。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这不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这只是日常生活。那时的演讲内容对于今天的民众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人们如今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更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人的说话内容上,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印刷术时代,人们获取的信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切都随着电报的发明而随之改变,电报带来了信息流通的及时性。当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一位明星发生了丑闻,我们能立即获得该信息,并为此议论好几天,事实上此事和我们自身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接下来摄影技术的普遍运用更是冲击了人们的视觉体系。照片重塑了语法体系,与字词句的结构方式不同,照片无法给我们提供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把照片文字化。所以文字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概念,而照片提供的只是一个物体,它失去了内容被记录在真实世界里的语境,任何一段文字搭配另一张图片又可以构成新的语法解读。最终,电视这种将电报和照片结合起来的物体一出现就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娱乐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的冲破了严肃话题,大众对所播放的内容津津乐道,甘愿臣服于电视机前,然而,当娱乐在消解严肃话题的同时,它却不能构建一套新的价值体系。芸芸大众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对于如何生成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理论,娱乐无能为力。

尼尔波兹曼生活的时期电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但是却早已对它做出了预言。可以说,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并没有促使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出现,网络的匿名性反而催生出大量的网络暴力、网络犯罪和网络谣言。为了博取眼球,为了出名,互联上的内容生产者们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三观和道德底线。就像最近的焦点人物“小马云”范小勤,因为撞脸马云成为双十一狂欢后的又一场“狂欢”的中心。最初人们只是当做一个撞脸梗来调侃,后来发现他家境贫困,身世悲惨后。一大群人披着慈善的外衣纷纷前去“捐赠”,有做直播为了自己涨粉的,有企业想购买头像做宣传的,有为了一句口号为自己产品宣传的,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唯独缺了一个真正关心范小勤教育和贫穷根源的人,好一出讽刺剧。中国,道德底线全面失守,所有的一切都败给了娱乐。

在书中,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这样一个句式“好......现在”,意思是说事物之间缺少了关联性,只要这个句式一出现马上我们就可以转换到下一个场景中去。“‘好······现在’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上一秒我们还在为中东的战乱局势操心,下一秒就立马被某个明星的表演给乐的大笑,我们丧失了对事物内部联系之间的进一步思考。智能手机的普及被认为很好的使人们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不是我们利用好了碎片化,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碎片化了。我们再难集中大块时间去做一件事,如果半小时不看一下手机,整个人内心就像猫抓了一样。我们的时间被打碎,生活节奏被打碎,就连思想也被打碎了。

虽然此书伟大,不过整本书透露出的“技术垄断论”腔调让人着实不喜欢,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此书的警告意味。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另一本就是《技术垄断》,所以他本人是技术垄断论的坚定拥护者,所以在他所著的其他书籍中也不可避免的透露出这种思想。关于技术的讨论一直都挺热闹,这两年智能传媒的发展,更让不少人坚信技术会统领我们是生活,人类无法掌控技术。然而在我看来,技术再怎么厉害,只要我们去拔掉那个电源,它的一切都将不能运作,最终的统治权始终在我们手里。

我们生活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娱乐,但是所有的东西却开始只剩下娱乐。我们经历过了“老大哥”时代,却又开始走向另一座思想监狱里。或许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避免泛娱乐化的措施还在于我们的象牙塔——大学。唯有大学让学生多阅读书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理性思维,才能避免文化的衰退。可是现如今中国的大学都在提倡市场化改革,大学充斥着浓浓的浮躁气息和功利心,文化氛围的建立何其之难。

娱乐至死大学读书笔记1100字


在看美国电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到萧伯纳第一次看见百老汇和四十二大街上夜间闪烁的霓虹灯时发表的精彩评论。他说,如果你不识字,这些灯光无疑是美丽的。美国的电视确实是美丽的奇观,是难得的视觉愉悦,每天你都能看见成千上万个图像。电视上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间是秒,所以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屏幕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而且,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悦目的图像常常伴随着令人兴奋的音乐。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世界上最美的照片是出现在电视广告里。换句话说,美国电视全心全意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娱乐。

我们可以换种说法: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

在电视节目进行过程中,是不允许说让我想一想或我不知道或你刚才说是什么意思或你的这些信息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样的话语不仅减慢了电视节目的节奏,而且还造成一种不确定或不完美的印象。提出这样的问题暴露了说话者的思考过程,这在电视上出现会像在拉斯维加斯的舞台上出现一样令人尴尬和乏味。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的表现,这一点电视导演们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美国广播公司展示给我们的是原本具有高超语言驾驭能力和政治见解的人现在屈服于电视媒介,是致力于表演水平的提高而不是表达他们的思想。

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电影、唱片和广播(现在已经成为音乐行业的附属品)都以娱乐为目的,它们在改变美国话语风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电视和它们不同,因为电视包容了话语的所有形式。

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在赫胥黎的预言中,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着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视着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看守人、大门或真理部。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结论:电视让人们失去思考,带领大众进入低智商社会。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_长篇读书笔记2000


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赢取我们这个时代元媒介的地位。尤其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由印刷机开创并延续经年的所谓阐释时代已然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电视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为此,波兹曼说:电视在安排我们交流环境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媒介根本无法企及的。而罗兰。巴特则说:电视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

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

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句警言:媒介即信息。

事情。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同样的方式讲述同样的。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芒福德所指出的,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

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后视镜思维:认为一种新媒介只是旧媒介的延伸和扩展,如汽车只是速度更快的马,电灯是功率更大的蜡烛。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中,这种人犯的错误就是完全误解了电视如何重新定义公众话语的意义。电视无法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如果说电视是某种东西的延续,那么这种东西只能是19世纪中叶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传统,而不是15世纪的印刷术。

大脑和技术都是物质装置,思想和媒介都是使物质装置派上用场的东西。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入到了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

要回答什么是电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当我们谈论电视的时候,我们不是指一种技术,而是指一种媒介。

适应娱乐业的发展。电视之所以是电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名字叫电视的原因所在。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

屏幕一直有新的东西可看。而且,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看电视的目的只是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连很多人都讨厌的电视广告也是精心制作的,悦目的图像常常伴随着令人兴奋的音乐。

这里想要说的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我们的电视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电视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笑脸。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主题是严肃的,而意义是无法理解的。

麦当劳的广告里没有可验证的符合逻辑的观点,里面有的是俊男靓女买卖汉堡、享用汉堡的表演,以及他们因为自己的好运而表现出来的狂喜。没有人表达任何意见,只有观众自己从广告的表演中找到某种感觉。你可以喜欢也可以讨厌电视广告,但你无法否认它的威力。

电视广告把企业从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引向了设法使消费者感觉产品有价值,这意味着企业的业务已经成为一种伪疗法,消费者成了信赖心理表演疗法。

因为电视广告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多产的一种公众交流手段,美国人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电视广告的哲学。所谓接受,是指我们已经把电视广告当作一种普通而合理的话语方式;所谓哲学,是指电视广告关于交流的性质已经形成了与其他媒介(尤其是印刷文字)相左的独特观点。

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他们来说没有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导致历史消失的是人们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固执和无知。电视业的业内人士比尔莫耶斯的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我担心我的这个行业??推波助澜地会使这个时代成为充满遗忘症患者的焦虑时代?

我们不是拒绝记忆,我们也没有认为历史不值得记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已经被改造得不会记忆了。如果记忆不仅仅是怀旧,那么语境就应该成为记忆的基本条件理论、洞察力、比喻某种可以组织和明辨事实的东西。但是,图像和瞬间即逝的新闻无法提供给我们语境。镜子只能照出你今天穿什么衣服,它无法告诉我们昨天的情况。因为有了电视,我们便纵身跃入了一个与过去毫无关联的现时世界。

赫胥黎的预测更接近事实:历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残酷的手段,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政治形象、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能够同样有效地让历史销声匿迹,也许还更恒久,并且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推荐理由

老实说,这不是一本好看的书,而且无法被拍成影视作品或呈现在其他载体上,它做不到娱乐至死。但正如周国平等人言,这是一篇檄文,是一把刀,是一本控诉书,会带领我们进入更深的思考。

它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我们现在正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书中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

后人对它评价非常高,他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阅读感悟

常常听人说,现在从电视和网络上就能获取很多知识,事实确实如此。但正如书中所言,我们从这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包含了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需要盈利,没有收视率,绝大部分的节目都办不下去。换言之,娱乐性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必要手段。为了达到娱乐性,电视上呈现的节目效果,大多是剪辑后的成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从中获取的知识,看到的画面,是片面的,仅仅是碎片。比如对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历史、还原作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认为,要获取实在、完整的知识,还是要多看书。就像公司这次青年读书会活动,就是要帮助青年开拓视野、实践历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的手,而大人的脑袋却被一个电视机所替代,很快我们就能从这本书的封面中解读到这个时代的趋势:媒介即信息。而作者也是从麦克卢汉的这一观点出发的,然而作者与麦克卢汉的观点也有不同,作者更加注重的是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正如作者所说的: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公众的话语方式规范决定了华语的内容。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真的能致人于死地吗?开篇的几行字2020成了读完这本书的动力,在看到奥威尔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和赫胥黎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更认同的是一场滑稽戏的言论。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种传播文化的媒介,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后来的报纸,电视和现在的电脑,如果作者知道有微博那一定也会写在书中。这种趋于大众的话题都日渐娱乐方式出现,使人们缺少了思考,谈何创造呢。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娱乐成为了一种生活状态甚至是生活目标。这一点印证了作者的说法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同时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识到,作者这种观点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环境提出的,运用到21世纪的中国似乎刚刚好。人们关心的不再是大会中提出了什么方针和政策,关心的是那些政治家们的花边新闻和八卦,对他们的办事能力毫不关心。大量的信息不予筛选的就在电视节目上播出,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的向我们大众运来,只为了提高收视率,真正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使其无人问津。作者在书中用一种真诚方式来谈论这个时代愤青的话题,同时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人能在那么早的时候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理论系统的研究是难能可贵的。

如作者所说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再以记忆力的好坏评论一个人的智商的高低,在印刷术发明并大规模普及以前,人类处于长久的口述文明之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介,人们非常看重记忆力,由于没有书面文字2020,头脑必须成为流动的图书馆,文化的传承是靠口口相传交流和延续的;印刷术特别是印刷机普及后,人类由口述文明转化为书写文明,在由铅字2020组成的文化里,文字2020取代口述成为文化的重心,思想变得更富抽象性,语言、可解义、逻辑性成为内容的标准,思想的深度亦得以展现;摄影、电报、电视等电子媒介把人类带到一个电子化的世界,在这种由图像构成的语境里,事物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连贯性和逻辑性不再重要,知道比理解变得更加现实和迫切,事物的界限变得随意而可以分离,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碎片式世界一样,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

一部分。作者所担忧的是,电子和图像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由其作为媒介呈现出的世界在我们眼里不再新奇有陌生感,而是自然而然。人们会不自觉接受了新媒介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琐碎、语无伦次变得有意义和合情合理,严肃的公众话语将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思考不再那么重要,什么都事不关己。

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电子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是作者没有想到的,电视像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一样,网络里面微博论坛的出现是这种公媒操控人类思想的结束,私媒以他运用人数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茁壮成长,人们开始对身边的事情发生了思考,去编辑新闻,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一个记者,去发现身边的事情,去思考,去传播得到公众认识的便会成为一个话题引来更多人的思考。可是私媒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很多人用游戏人生的态度去对待游戏新闻。

总之,这个时代使人变得需要运用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常识去理解和判别信息。作者的担忧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被束置高阁,从文化中会分离出来一种信息,不是真理也不是是非,而是新闻。所以文化不会成为滑稽戏,新闻才是滑稽戏。


娱乐至死读后感(二)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尼尔波兹曼

当人们密切关注奥威尔关于1984年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的时候,在欢笑与兴奋的背后,人们忽略了赫胥黎的关于人类社会更为恐惧的预言,他说人们是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这样的宣判不以为然,因为大多数人感到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生活是很迅捷与便利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遨游世界,我们的大脑可以更快地被四面八方的消息填充,我们可以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的绝妙优势。然而,我们都不知道,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我们会变得被动和自私。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必须感谢尼尔波兹曼这位伟大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甘于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精华着书成册,他用自己谦虚的智慧试图警醒我们,我们的投入与沉浸已经超乎了本该有的限度。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着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不过,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者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在环保观念蔓延的社会里,或许有人对过多的纸张性产品的出现不屑一顾,高打着节约资源的口号将目光投向更多的电视与网络媒介。印刷机生产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电视产生的垃圾无足轻重。不过,我现在必须做一下观念的调整,从客观上,我们看到了印刷机排放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们正在经历着思想和灵魂的垃圾污染与侵蚀。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多多借鉴以前的社会形态模式,印刷统治下的美国所造就的印刷统治下的思想是多么的富有时代造就力和认识力。路易斯芒福德写道: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2020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2020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这是一个阅读蔚然成风的时代。所以,18世纪中期,报纸数量大增,詹姆士富兰克林也在《纽约时报》上庆祝自己和其他报纸的成功:这是事实,报纸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每一次对话的灵感来源。所以,聆听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时,听众可以津津有味地听取7个小时而不露厌烦之色,他们的演讲充满着浓郁的书卷气,那种强烈的共鸣感使人们看到用耳朵加工复杂的信息产生令人叹服的力量。

当信息发展到用电视和网络进行传播时,我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什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被流行语占据。张柏芝、周迅等一线明星的照片出现在阴间结婚证上,她们被冥婚了;一位激进的言论者韩寒因为发表过多的被政府认为不当之辞,博客文章几番被和谐;还有人被审判所以,我也紧跟时代这样说,信息的浪潮中,我们真真正正地被娱乐了。

波兹曼谈论到的娱乐媒介都是以电视作为依托的,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网络并没有像电视成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这两者的信息传播都是相通的,电视的隐性娱乐化存在也是网络的一种折射。

塔夫脱,美国第27届总统,体重200磅,满脸赘肉,或许他应庆幸自己生长在那个年代而成为领导人。如果是现在,他若能成为总统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更多的人关注的会是那些体型匀称,富有魅力的家伙。

现在,即使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也要在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时更醉心于表现自己的最佳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好一点呢?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形象讨人喜欢,那他一定有问题。但是,电视和网络的存在的确损坏了形象的名声,因为在上面,政治家们给观众的并不主要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观众想要的形象。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政治知识意味着图像而不是文字2020,可想而知,当政治这样严肃而理性的东西都要极力去跟图像、脸面挂钩时,其他的非严肃内容得去寻找多么荒诞的形式来娱乐我们的观念。

于是,当《新闻联播》节目依旧以它每年不变的呆板模式出现时,很多人会在晚上7:00的时候避开CCTV1频道转去看CCTV3的《动物世界》或是看齐鲁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当各地都在争夺收视率的时候,更多的娱乐节目纷纷出台,主持人东一拉西一扯,南辕北辙的话好像说的句句是味,谁的造型雷人,谁更能吸引眼球。再者,一堆堆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可是最后归类,换汤不换药的东西,有时候觉得那些人也真是辛苦,想要娱乐他人先要踏踏实实、彻彻底底地娱乐掉自己。

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呼噜呼噜地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我们更关注赫胥黎的警告,当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后,我们就会面临着文化精神的枯萎,或许有一天我们面临的是笑容这个无形的杀手给我们造就的死亡案例。人们偶尔会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今天,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再次感谢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娱乐至死读后感(三)

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这学期不仅学习了传播学,还有美学,老师介绍了二十世纪伟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波德里亚他宣扬着内爆理论,对媒介发展下的人类社会表现出种种担忧,认为电子媒介作用下真亦假时假亦真,人类对媒介的依赖最终导致媒介拟像的超现实。那么人类会被媒介反噬么?同一时期的伟大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担忧。然而二者却还存在着不同,作为社会学家家,让波德里亚认为新媒介的超真实拟像导致人类末日,而作为传播学家,波兹曼认为通过新媒介传播下文化变异导致人类的世界末日,波兹曼始终表现出了作为传播学者对社会文化的重视。

人类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什么?历史学家说在于工具,传播学家说在于传播,媒介作为传播的工具其对人类社会重要影响就不言而喻,波兹曼所处的时代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总之,媒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传播对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作为工具,电视机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信息量增大,在传播方面,娱乐文化在电视的传播下如木炭脱水般迅速膨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人们接触的讯息日益增多,电视为了提高自身利益挖空心思提高收视率,这个时候电视文化更加成熟,更加娱乐化,今天我们所见的娱乐节目也逐渐形成。

娱乐化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波德里亚侧重分析了媒介蒙蔽人的双眼,使人辨真力下降,波兹曼更侧重媒体给人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他们的新闻是让人看的,这是电视自身所指引的方向,他们必须遵循。这里没有阴谋,没有智力欠缺,只有坦白的观点,人们观看电视根本而言都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电视节目无论什么节目根本而言都是为了娱乐大众,这样的模式甚至新闻里的悲惨事故也成了娱乐的噱头,娱乐导致人的思想麻木单一。除此之外,娱乐化节目更加直白,没有人愿意从自己有限的几分钟里抽出时间来谈论别人的观点人们都不愿多花时间思考,而把注意力放在直白的图像上,流行的节目上,人的思维上的不思进取越来越来严重。

电视时代娱乐浪潮还未落下,转眼随着互联网络的发明电子媒介更加的发达,在社会学上,人们认为波德里亚的思想忽视人的主观能力,希望人类同样让波兹曼失望,从娱乐时代中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从娱乐中醒来,而不是在娱乐中死去。

《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本书,自出版20年以来,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它:这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充满争议的书,它审视了电视对我们的生活,更具体的说,是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害处,这本书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它引发了许多思考,更让我们看到电视是如何以某些方式,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甚至我们关于美好生活的集体概念的。

这个观点我深有同感,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之中,也时常会陷入到深刻的反思之中。诸多感想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对印刷时代终结的一种遗憾。

毋庸置疑,书中提到了最根本的一个观点就是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除了信息,传媒自身也对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首先是观念上的影响,然后是对人们行为上的影响。不同的传播媒介,由于其传播方式的特殊性,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各具特色。

人类在历经几千年的口语传播之后,终于在16世纪迎来了印刷机,从此印刷品大量产生,而印刷传媒对于人们的生活则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它改变了公共话语的形式。人们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一改纯粹口语,而是往往采用结构严谨逻辑分明的说明文,议论文甚至演讲稿形式。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一个句子如果不能够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提出问题,甚至明确主张或做出解释,那么它的毫无意义,只是一个语法的空壳。 在印刷这样的一种传媒的影响下,公共话语的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于一些深刻的政治,哲理,宗教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一个人如果不能阅读,那么他就无法与这个世界对话,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才能够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世界的严肃性,并且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判和其他方式,不断完善自己。

现在,进入到大众传媒时期后,传播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而又毫无头绪,人们每天睁开眼,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接收到来自世界何处的数以万计的新闻,尽管人们疲于应对但也习以为常。那么,大众传媒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娱乐至死》读后感500字


看这本书的名字就能猜到这本书在讲什么内容了。而书中的名言是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我们的媒介信息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口相传到印刷业的兴盛,再到电视媒体的兴起。不仅是媒体形式的变化,更多的是这些媒介的变化,引起传递信息的内容本质的改变,

从印刷业的兴盛,我们进入阐释的时代,通过书面文字表达的内容逻辑清晰,思考深入,令人发省。然而电报,印刷业的发展,让我们进入一个娱乐时代,信息零碎,多样,简单,图片影像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让我们没有了思考的空间,我们追求的仅仅是会心一笑的娱乐。

在当今电子媒体更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经被手机,电脑控制,而如何摆脱控制,让这些电子媒体能为我们所用,是非常重要的。书的最后也提出了解决之道,利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来改变这些媒介对我们的影响。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在这个全民跟风焦虑的时代,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很难。但我想就像知行生的学习一样,让我们在学习前辈留下的思考精华的同时,启发我们独立的思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娱乐化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吧!

娱乐是至死,还是向生,全在乎我们的选择。

《娱乐至死》读后感_45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4500字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繁忙的城市日新月异,新异的理念层出不穷,浪潮之巅的网红快速迭代。为了成为一个称职的现代都市人,你用拇指在闪烁的手机屏幕上追赶着、捕捉着当下发生的一切。

你还记得在上司酒后模模糊糊的话语里头,在长辈一本正经的朋友圈上,在心灵鸡汤的残渣里,常常看到这样一个词:活在当下。

你心想,我这样算是“活在当下”了吧?无论是近在眼前的闺蜜口红换了色号、还是远在天边的大咖上了最新一期TED、甚至救助所里的流浪狗大黄又生了一窝小黄。我统统都知道!

这个“活在当下”的“当下”其实指的是此时此地此身感知的一切。也就是这一地点,这一时刻,正在进行的事。简单来说就像英语里的“现在进行时”。

问题是,你是在TED的观众席上翻着手机照片,才发现闺蜜的口号换了色号;你是在和闺蜜逛街喝茶共度周末的时候翻着手机日历,才发现错过了你曾救助过的大黄的重要狗生时刻;你是在救助所当志愿者时回忆起TED脑海一片空白急忙打开网络视频补课,才了解那一场演讲的核心内容。

手机是你的“任意门”,你用它穿越一个个信息的时空中,以失去此时此地此身的代价,以一种娱乐的姿态捕捉“当下”。你有没有想过,你想用力握紧的当下,早已从指缝间悄悄溜走。

这一切,并非只发生在21世界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文化里,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活在“当下”的娱乐姿态。不同的是,那个时代的“任意门”是电视。甚至在更早之前,“电报”也曾经成为“任意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就深刻探讨过这一现象。

这种活在“当下”的娱乐姿态,对当时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在娱乐至死的氛围里,人们应该怎么做是好?今时今日的我们,又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呢?一起来看看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是怎么说的。

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尼尔・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主要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合作者:查尔斯・韦恩加特纳)、《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愚蠢的谈话》、《如何看电视》、《建造通向18世纪的桥梁:过去怎样改变未来》。其中,《娱乐至死》是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的作品之一。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涵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影机来 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 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不为人所注意。

这本书是尼尔・波兹曼对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的探究和哀悼。

首先,尼尔・波兹曼探索了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是怎样使公众 对话变得严肃而理性的,而今日的美国又是怎样远远背离这一切的。

其次,尼尔・波兹曼想论证,在电视的统治下的话语是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的。

最后,尼尔・波兹曼指出,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我们怎样看电视的方法。虽然希望渺茫,但这是我们仅有的办法,我们还是有理由不失去信心。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个以铅字为中心的文化的美国,当然,那是发生在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事情。

在这两个世纪中,人们没有其他的娱乐,也没有多余的时间,铅字垄断着人们的注意力和智力。人们通过阅读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纽带,形成对 于世界的认识。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当时的人们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 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 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作者认为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 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一切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这是否令你想起智能手机尚未普及时,提笔写下的日记里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潺潺心灵溪流,周末一整个下午在书店站着翻阅完一本书的满足,收到笔友国外寄来明信片时内心的欣慰与隐隐羡慕。

同样的,作者认为400 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随后作者在书中详细描写了随着印刷术退至美国人文化的边缘,电视机统治下的美国人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的种种危险退步。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些退步早已成为被忽略、不再提及的一部分。

在 20 世纪人们对于真理的看法和 对智力的定义随着新旧媒介的更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时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 的性质。这一切使公众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

-无能-

人们“了解” 事实,但并不“理解”事实。思考无法在只需要的是表演艺术而不是表达思想的电视上得到很好 的表现。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 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彻底地适应了电视中“好……现在”的世界——所有的事件都是独立存在的, 被剥夺了与过去、未来或其他任何事件的关联——连贯性消失了,自相矛盾存在的条件 也随之消失了。在没有语境的语境中,它只能消失。海量的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人们“了解” 事实,但并不“理解”事实。

大部分资讯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就像我们常说的: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但作者认为问题并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 的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屏幕希望你记住的是,它的图像是你娱乐的源泉。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在我们脑中。

-荒唐-

通过翻译的诗歌,已经成为另一首诗歌。写在卡片上的安慰,无法传达出我们当面哽咽着说出的话的相同意思。计算机可以复制知识,但无法替代老师;因为在媒介的改变中,不仅我们要说的话被改变了,赋予这些话意义的语境也被改变了。在这复制过程中会丢失什么?答案可能是:一切赋予教育重要性的东西。

很多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 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表现自己的吸引力。我们在真正的宗教中看到的图像 是以施展魔力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娱乐。这当中的区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赋予 事物魔力,我们可以获得神性。被改造成具有娱乐性的宗教,也许可以讨得人们欢心,但是作者怀疑,通过这样的改造,我们是不是把这种“文化中真 实可信的东西”毁灭了呢?

作者相信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 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作者认为,我们不是拒绝记忆,我们也没有认为历史不值得记 忆,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已经被改造得不会记忆了。如果记忆不仅仅是怀旧,那么语境 就应该成为记忆的基本条件——理论、洞察力、比喻——某种可以组织和明辨事实的东 西。但是,图像和瞬间即逝的新闻无法提供给我们语境。镜子只能照出你今天穿什么衣 服,它无法告诉我们昨天的情况。因为有了电视,我们便纵身跃入了一个与过去毫无关联的现时世界。

今天的我们,看完讯息之后大多不会深入思考,最多泛起一点情绪的涟漪,然后快速开始阅读下一条推送的信息。为了快速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当下,不被打上“OUT”的记号,一切理解方式停留在浅尝即止。

你知道我们对每一次网络热点、事件关注的热情能持续多久吗?有人做过调查,答案是:一周。我们的历史不是一匹完整的布,而是被撕裂成无数的碎布头。

“知识爆炸”,指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短时期内以极高的速度增长起来。这个词曾经深深引发了人们的焦虑与讨论,而现在,我们不再提及。因为在网络时代,海量的资讯泛滥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网络时代里的话语,无能与荒唐程度过犹不及。

20世纪的人们不再认为教育只能通过铅字进行,还能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上进行。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

电视的最大好处,是为人们提供娱乐。但如果它企图涉足新闻、教育、科学等严肃的话语模式,并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问题就出现了。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必然耗费足够多的脑力与体力。人们在漫天盖地的娱乐与资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企图以便捷肤浅的方式了解世界真谛,这种蒙昧或者懒惰使人们远离深层次的思考与真正值得付出的努力。

不过作者说,问题不在于我们看什么电视,问题在于我们在看电视。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找到我们怎样看电视的方法。

因此,作者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提出这些问题:

什么是信息?它有哪些不同形式?不同的形式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知识、智慧和学 习方法?每一种形式会产生怎样的精神作用?信息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样 的信息最有利于思维?不同的信息形式是否有不同的道德倾向?信息过剩是什么意思? 我们怎么知道存在信息过剩?崭新的信息来源、传播速度、背景和形式要求怎样重新定 义重要的文化意义……

作者告诉人们,当我们开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开始对电视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在思考中,电视的的神秘感也就随之消逝。学会怎样疏远某些信息形式的任务,值得纳入课程之中,甚至成为教育的中心。

今时今日的娱乐氛围较之书中的情况,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这种娱乐性的媒介已经嵌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工作上的电脑,社交上的手机。失去它们,就失去了工作的工具、隔离了人际的社交。让人们就这么放弃娱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借鉴作者在《娱乐至死》中给出的思路,注意其中价值的权衡、精力的分配。

网络时代,信息万千,那些“当下”真的是你需要去了解的吗?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什么样的“当下”才是真正值得去抓住的?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需要掌握主观能动性去打开一扇扇“任意门”,同时保持警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提醒自己应该用深层次的思考,去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提醒自己花费时间去陪伴你关心的人,是比从一块冰冷屏幕上了解其动态更加值得的。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1000字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不再思考"."娱乐至死"指的其实就是文化危机。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呼吁大家不要让媒体时代娱乐了你的灵魂。

《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并认识到媒介危机。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个章节讲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认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印刷机如何在美国发展壮大以及如何让通过控制大众时间、注意力等影响着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社会事项。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发挥作用,把它们变成娱乐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讲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他认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经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媒介就不会过于危险。

作者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

"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人们的头颅,吞噬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越来越忽视灵魂的需求,单纯地凭借眼、声与肉体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做出判断。

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

我希望媒体延伸我们的器官,用它们独有的特性将我们人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复制品;我希望媒体锻炼我们的器官,用声、色、触给我们更加敏锐的直觉器官而不是磨钝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变得不断寻求更强的感官刺激。

赫胥黎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不再思考"."娱乐至死"指的其实就是文化危机。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呼吁大家不要让媒体时代娱乐了你的灵魂。

《娱乐至死》读后感_35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3500字

1.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摘抄原因: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所热爱的一切无一不在占用我们的时间、消耗我们的激情、麻痹我们的思想,在娱乐和幻想中不断地自欺欺人,好像一切不过都是无意义。

2.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

摘抄原因:通过视觉形象呈现会话、传递信息,决定了形象地第一重要性。在这个时代,是否拥有可信讨喜的外表比是否拥有深刻的见解和令人钦佩的思想更重要,这无疑是令人恐慌的。

3.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

摘抄原因:用于会话的工具决定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宽度和广度。

4.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摘抄原因:媒体的衣食父母是受众,受众的喜好决定了媒体的发展方向,迎合受众的传播方式使大众在娱乐中被控制而丝毫不知。

5.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6.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人们怎样看待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事物和过程,都会受到语言中的语法特征的重要影响。

7.语音的书写形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知识理念,一种关于智力、听众和后代的新认识,这些东西柏拉图在其理论形成的初期就已经认识到了。他在《第七封信》中写道:“没有一个有智力的人会冒险用语言去表达他的哲学观点,特别是那种会恒久不变的语言。”

摘抄原因:语言转瞬即逝,而铅字隽永并能被人们反复推敲和评判。不敢用语言这种东西表达观点更倾向于用抽象的方式解释思想,除了因为知道语言语言这种表达方式的危险性之外,是否也是因为意识到了语言本就毫无意义。

8.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9.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10.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11.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

12.读者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作者笔端流露的迷惑,分清过于笼统地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同时,读者还要有评判能力,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为了做到这些,读者必须和文字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由文本自身不受情感影响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的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摘抄原因:电视媒体却无暇给人思考的余地,于是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中我们接收着信息,却无暇加以思考和发问,我们固步自封,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到手的却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信息。

13.下面是最高法官约瑟夫·斯托里对韦伯斯特语言特点的描述:“...他措辞简洁明确,涉猎广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旁征博引;他分析透彻,敢于解决难题;对于错综复杂的情况,他善于化繁为简,并用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解决;他擅长归纳,常常利用对手的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理智慎重,从不因为忘形而在辩论中处于被动之地,或是为了无用的观点而浪费口舌。”

摘抄原因:这种行为方式和语言特点值得学习。

14.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甚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儿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

15.所以,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无能为力的怪圈:你心里有很多想法,但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制造更多的新闻之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

16.我们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们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是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

17.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18.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19.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模式,那么在我们看来,是这些人不合时宜、行为乖张,而绝不是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

20.很多翻译可以成功的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但我们知道诗歌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也许能够大致了解一首译诗,但其中一定有什么东西已经丧失了,特别是赋予诗歌美感的那种东西。通过翻译,它已经成为另一首诗歌。

21.如果贪欲是资本主义机车的燃料,那么理性就应该是机车的司机。

22.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中不能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也就是说 ,任何信息、故事或观点都需要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因为对于电视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23.最后,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摘抄原因:这是对当今时代一个可怕的阐述,知道为什么尚且会寻找解决途径,而不知道为什么,终会使我们自娱自乐,固步自封,是我们无法向前的一个巨大路障。

书评:

通过近段时间的新闻采写课程学习和《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娱乐至死》两本书的阅读,我注意到使自己所述具有客观性的很重要一点就是注明语句出处,这不仅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备的一项常识。《娱乐至死》这本书在每章末尾加入了大量的标注,并且在书的末尾部分加入了近10%的参考文献和译名对照表,这是对客观性和事实的尊重的一种态度,非常值得学习。

本书在开篇引用赫胥黎的话提到“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对从口头讲述到书面文字的转变,从书面文字向电视时代转变的历史进行介绍,并引用了大量的电视节目和传统课堂等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对自己所担忧的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这种结构很令我欣赏。

全书严谨的措辞、精妙的比喻、时而复杂的语法结构对我来说是种挑战,直至结束我不敢说完全理解了“媒介即隐喻”的真实含义。作者有力的论证着实令人佩服。本书对当下媒体时代人们依赖电视的行为方式进行了分析定论,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我们对于浑然不知。电视改变了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使我们不再思考和发问,媒体在节目制作上迎合受众喜好,没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复杂或值得推敲的东西,我们自娱自乐,自以为接收到了很多的讯息,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却是毫无进步。铺天盖地的信息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我们也不必对其做出反应,或是做出反应之后除了产生更多的信息(新闻)之外再无其他。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对这种危机却丝毫不知,娱乐至死,难道还不值得恐慌吗?更可怕的是人们尚且不知道自己在娱乐中麻痹了自我,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在我们已然意识到在娱乐蔚然成风的时代里,如何抉择是读完本书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娱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倘若把政治、教育、宗教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它必像经过了翻译的诗歌一样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有些事物的意义就在于它本身存在的形式,譬如宗教和教育,我们在这种庄严肃穆或耐心学习中去体验去获得,倘若没有了这些外在的形式,而以简洁迅速不必加以思考的方式去获取,那它必是无意义了。我们不能否认电视和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我们应警惕那些试图以电视的方式改变我们认知,麻痹我们思想的行为,如广告式的人物形象和变相的商品推销...在当今的时代,面对娱乐仍能持有理智和思考,拒绝以单一的媒体接收信息,扩大认知来源的多元化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敢于质疑和发问,才是自身应学习和提升的。

《娱乐至死》读后感700字


限娱令发布1年多后才接触到这本书,限娱令发布的出发点或许和此书对于电视娱乐化的警惕有所不同,但限娱令体现出的官方对于媒体的引导的确让人重新对电视的职能开始进行审视,它究竟应该为受众带来什么,它如何负责通俗又兼顾高尚。

以波兹曼之见,比演艺圈、电影圈、电视圈中的无穷纷争与龌龊更糟糕的,是娱乐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我们必须要审视电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娱乐工具?获取信息的平台?了解时态的媒介还是仅仅是一件家具一个摆设而已。电视本身没得错相反还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但是一开始他的发展的方向就是错误,人们本身具备的娱乐性强加给他,并通过他完美的表现出来。事实上它并没有让我们失望。但是由它产生了许多龌龊和纷争。以及不正常的现象。波兹曼的观点是我们要跳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要有第三者的眼睛来观察电视。他根本不在乎娱乐节目的泛滥或媒体的娱乐化倾向。他写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知识分子同行的,他呼吁他们回到书籍中去,认真地写作和思考,而不要贪恋在电台、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一夜之间曝得大名。娱乐至死是他对媒体知识分子的警告。他认为,印刷机更适宜于理性思考,电台电视只会沦为大众娱乐,任何有志于知识工作的人都应该清醒,回到书面写作,那才是他们该呆的地方。波兹曼承认电视的合理存在,也坚持自己的使命,自己意识到的东西就要把他传播出去。

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起到了普及大众文化的作用。只是,我们不能被电视中的虚幻世界所主宰,而导致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我。

《娱乐至死》读后感_55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5500字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娱乐至死》

1、你是哪一派?

全民娱乐的时代,尼尔·波兹曼的声音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所以,这本经典不被众多人阅读是理所当然的了。

大学时,室友Z来自江苏,主修对外汉语,辅修新闻学。她喜欢看书看报,是《南方周末》和《锵锵三人行》的铁杆粉丝。另一位室友M来自吉林,是SJ组合的超级迷妹。尤其是帅气的韩庚,把她迷得神魂颠倒。

毕业多年,我的脑子里还能记起这样的画面:下课回到宿舍,Z同学津津有味地看窦文涛和嘉宾谈天说地、针砭时弊,M同学被SJ的真人秀节目逗得哈哈大笑。像我这样的“自由派人士”,学习累了,就暂时加入M同学的阵营,看满屏帅哥活蹦乱跳;太闲散了,就自动归队到Z同学阵营,听窦文涛“胡说八道”。

同处一间宿舍,Z同学和M同学能友好相处,但在娱乐方式上,交集甚少。我欣赏Z同学的自律与克制,总能对众人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保持距离,也羡慕M同学的活泼和开朗,哪怕是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时候,也要关注SJ的一举一动。压力再大,看一期节目就好了。实在不行,看完后再逛个贴吧,妥妥的治愈了。

即便如此,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成不了Z同学,也无法拥有M同学的生活状态,反倒是乐意做个“自由派”。

《娱乐至死》是Z同学喜欢的书。看这本书,我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回到了Z同学的队伍。

我还是当年的“自由派”。你是哪一派呢?

2、媒介之下,鸿沟之上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当时的背景是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它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种娱乐至死的物种。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电视的霸主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互联网。据 eMarketer 数据,中国成年人每年每天花费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达到 2 小时 39 分钟,较去年上涨 11%,而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长预计为 2 小时 32 分,较去年下滑 2%。这意味着,今年国内成年人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第一次超过使用电视的时间。

移动网络对公众生活的影响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今天的中国,十八线以外的小乡村里,农民拿着手机刷微信,甚至逛淘宝,不足为奇。

波兹曼说,某个文化中心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偏远地区,利用网络发家致富的典范不少,但对很多人来说,移动网络是他们的精神吗啡。

不管你有没有体验过,说到快手视频App,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款中国第一大短视频应用,日活量超过千万。当你打开这个软件,肯定会纳闷如此低俗、简陋、粗糙的app为什么是中国短视频App的榜首?因为其用户人群是海量的乡村人口。

打开快手,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残酷而荒诞的场景,甚至令人不适的画面,让你隐约看到了光鲜时代的暗面。据说,在快手上,最容易火的一招就是自虐。所以上面充斥着自虐的视频:自虐式喝酒、自虐式吃东西、炸裤裆、跳冰河。如果不加解释,你或者以为是电影拍摄。

大家只会把这个当作一个猎奇的花边新闻,却不会深究其背景。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在快手上自虐的群体。更残酷的不是自虐,而是快手中儿童的精神世界。

十二三岁的少年鼓王,他已经辍学,跟着戏班子在广袤的乡村丧事大舞台迸发能量,自由张狂;海量公开秀恩爱的小孩子,他们秀恩爱、秀怀孕,其中的最小的孕妇十五岁……

主流世界都把视角聚焦在跑的飞快的一线城市,而把农村和来自农村的人忘在脑后。快手中的世界和北上广深完全是两个没有共鸣、没有交集的世界。

就像是同一张纸上的两个圆圈,虽然在同一个空间,但几乎没有交集,两个圆圈之间也难以流动和沟通。所有的资源、权力都在属于那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圆圈里,而在农村那个圆圈里,虽然人数众多,但资源和机会却少得可怜,两者之间横着看不见的结界。

一边是高铁飞驰,高楼林立的北上广深,一边是快手中混沌沉沦的中国农村。两个如黑白一样对称的板块,正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

显而易见的是,黑白板块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3、杀不死你的,让你自杀

天主教对人类罪恶进行了分类,最后归总为“七罪宗”: 贪食、好色、贪婪、愤怒、懒惰、妒忌和傲慢。“七罪宗”为人类所有罪恶的根源。

科技在来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方面,可谓“润物细无声”。

两个月前,一篇名为《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的文章,刺痛不少人的痛点:

“短短的几天假期里,我见识了手机游戏的巨大威力——除了睡觉,哪怕吃饭、上厕所、走路,村里的青少年手中也往往横着手机。聊起游戏,他们不由眉飞色舞;谈起别的,则表示兴趣缺缺,甚至压根不答话。”

这篇文章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春节返乡手记。关于青少年与游戏,他描述的情景,只是冰山一角。

何止农村,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沉迷、困扰、失控、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远,手机游戏,正在一步一步毁掉孩子的未来。

看看《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就知道,2017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了5.07亿人。早在2017年2月,《王者荣耀》的日活跃用户便达到8000万人, QuestMobile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单日使用次数一度达到8.2次,人均最高单次时长则为5.1个小时。《绝地求生》《荒野行动》等“吃鸡”游戏火爆之后,更是侵蚀着大量青少年的宝贵时光。

这些游戏对很多青少年而言,意味着生活的全部。

在网络扁平化发展的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一款游戏能够轻松占领许多网页和榜单的显要位置。

近些年,随着《穿越火线》《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的相继火爆,青少年的选择更多了。

同村的许多小学生都表示,哪怕每个游戏被限定只能玩2个小时,每天换5种游戏,一样能玩10个小时。更有聪明的说,随便拿父母的身份证号注册,玩多久都不会有影响。果真是“地球不爆炸,游戏不放假。宇宙不重启,玩家不休息。”

面对防不胜防的手机游戏,学校里有教师激愤地说:“横着拿手机的都不是好学生!”

一百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呼吁“救救孩子”,如今言犹在耳。

在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前,延伸出的辩论有很多。拥护者说,持刀杀人不能怪刀。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刀不会诱人杀人。

网络游戏不是单纯的“刀”,它的诱惑力才是。当不良游戏被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时,青少年会不知不觉沉迷其中。

在人性的弱点面前,网络科技只要巧妙的动动手指,让人骇然的事情就会发生: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自杀。

4、边界在哪里?

微信产品经理张小龙曾说,他不希望用户长时间被粘在微信上,而是应该“用完即走”,他觉得这样才是一款好的产品。

相比于众多为增强用户粘性而绞尽脑汁的产品经理,张小龙的格局一下子就摆在那儿了。

哲学上有一个词叫“异化”。这个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高度。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并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实际就是人的“异化”。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单纯的用“好”或“坏”来回答了。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有一个重要预测:未来的科技和组织,会越来越接近像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那样,呈现出“有机体化”的趋向。

在探索生命本质特性,或者说“生物本性”,有一个“边界最大化”定律。就像两个大的地理环境的交界处,可以看到更多的物种多样性,大多数创新来自于现有技术的边缘。

如果说“科技与人文”的边界催生了苹果这样独特的物种,那么,我们如何知晓文化、商业、科技等领域的边界?对此,KK回答了三条指标:

A、边界通常在现有的法律还难以界定的领域,称之为“律师看不懂”。

B、边界通常有自己的亚文化因此催生了很多的行话俚语,称之为“一般人听不懂”。

C、边界通常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称之为“年轻人扎堆”。

如果你发现了这些现象,你可能就找到了边界。

想到时下火热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今日头条为例,据说在头条,产品经理的地位是很低的,一切交给数据,数据说了算。在大数据技术下,AI集成了比产品经理强大得多的对各种各样用户的理解和服务能力。

如果用户是一个猥琐的人,热衷于在今日头条上刷低俗的内容,他一打开今日头条页面,看到的全是他想要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很难接受:难道我要提供这样一个界面吗?但是作为AI来讲就无所谓,科技比人更懂你。

KK在另外一本著作《科技想要什么》里面说,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当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边界在哪里会不会是一个“伪问题”?

5、娱乐之后,还剩什么?

写这篇文章前,碰巧刚读了梁宁谈产品的一篇文章。此刻,浮上脑际的别人问梁宁的问题:人与人的差别在哪里?

我很喜欢梁宁的回答:底层操作系统不一样。

何谓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用梁宁的话说,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就是底层操作系统,能力只是手机里面的一个App。

底层操作系统如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这其中,最绕不开的情绪是愉悦、痛苦和恐惧:成就最高的人中,他们有一个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痛苦。巨大的痛苦让他们无法停下来,不断前行;恐惧决定一个人的边界: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了。因为恐惧,你无法再继续前行。愉悦决定一个人的方向: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痛苦和恐惧很好理解,“愉悦”会给我们一种错觉:是娱乐带给我们的东西吗?不是。这里的“愉悦”有别于娱乐后的快感。理解“愉悦”,先要知道什么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梁宁举了个例子:

刷抖音只是“感官兴趣”。这种兴趣很原始。好奇,多变,不稳定。就好像你在抖音上刚被一个小哥哥/小姐姐撩得动了心,下一秒又被一个更美的迷住了眼。这样的我们和一只追逐毛球的猫没什么区别。我们不停地被主人手中变幻的玩具所吸引。外界的刺激决定了感官兴趣的长度和强度。这很动物!

当你开始琢磨怎么拍,怎么运镜,怎么设计分镜头,你就进入到“自觉兴趣”。“感官兴趣”是被情绪和本能驱动着,“自觉兴趣”则加入了思考和学习。你在网上搜“抖音运镜教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然后串联起来。第一遍太笨拙,所以你又拍了一次。

当你持续投入1万个小时,成为一个小网红时,“自觉兴趣”就变成了“志趣”。“志趣” 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了价值。所以“志趣”的第一个标志:你可以接广告赚钱了!

但是,每天更新压力很大?黑粉吐槽你段子没新意?你内心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忍受兴趣变成工作之后不愉快的部分。这是“志趣”的第二个标志。

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有个朋友酷爱旅行。旅行就是一种“感官兴趣”。看山看水看美女,不用工作。谁不喜欢?但他坚持把旅行中的见闻写成文章,有意识地运营微博,这就变成了“自觉兴趣”。最后他把文章攒成书,微博月收入超过10万,还在丽江开了客栈。旅行就变成了“志趣”。

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回到正题。淹没在娱乐的狂欢中,一切都成了快感。痛苦?恐惧?愉悦?不存在的。

如果说获得快感也是一种能力,且这种能力是一款App,那么,你的底层操作系统在哪里?

6、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娱乐至死》中,作者对让位于电视的印刷时代颇多留恋。印刷时代,媒介以文字为主。尼尔·波兹曼说,文字比口语更接近真理,那个时代的人们有着更高的理解力,大众喜欢辩论和演讲。

进入电视时代,一切都变了。波兹曼质问:用当今的标准来衡量,那时(印刷时代)的听众具有超常的注意广度。今天有哪一个美国听众能够容忍7个小时的演讲?或者5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图片的情况下?

但是,又如何?电视时代势不可挡。

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再反观电视时代,一样能发现让人留恋的东西:比如多年前,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看电视,对电视节目各抒己见。这种沟通与交流形式,在网络时代,已经不多见了。

当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海量的信息瓦解。人与人之间,能聊到一块的越来越少。哪怕一家人,有限的沟通之后,各玩手机,互不打扰。

但是,又如何?网络时代势不可挡。

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逆流而上一说。站在河岸上的人,清醒也罢,糊涂也好,只能顺流而下。

放眼望去:唯见长江天际流。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真心建议读之前先看看我这篇读后感,应该可以帮你降低一点难度,抑或是提高你的放弃阈值。

英文名《Amusing Ourse lvesto Death》通用译名《娱乐至死》,我觉得翻译成《自娱致死》可能更确切,虽然有点危言耸听。这本书是媒介文化大师尼尔·波兹曼二十年的经典畅销作品(经典确是经典,但“畅销”不知真正的意义有几何?个人感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被购买后因无法坚持读完而被束之高阁)。此书初版于1985年,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三十几年前,电视蒸蒸日上风靡全美的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心甘情愿地、不求进取地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他严肃地警醒大家:长此以往,我们终将毁于娱乐。

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历史,今时今日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惊人相似地重复上演,横行的不是电视,而变成手机。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承载着动态影像的屏幕。

此时此刻,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每天不就是被各种屏幕占满吗?不管是相对整块的时间抑或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就是被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占满吗?电视剧是故事性的娱乐;电影是情感性的娱乐;除了老牌的综艺节目健在,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之类,各种娱乐节目,比如《跑男》、《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演员的诞生》、《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等,都雨后春笋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冒出来,其实都是访谈节目的变体,都需要披上更具娱乐性的外衣,甚至连读书都成为娱乐节目。视所能及之处,越来越让人“轻松”了,也就是说,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看过之后,你除了能记住一些情绪、一些散乱的笑点,啥也想不起来了。

是,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是读图时代啊,大家都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想用很大篇幅、很充足的事例,来说明媒介形态对文化的巨大影响,简言之: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而在电视(图像)统治之下,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屏幕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得智力低下。屏幕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相对于图像而言,书面文字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它可以被留存和再翻阅。而图像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看图像只需要能“辨认”,而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图像化的世界,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屏幕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内容都要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看到有动感的画面——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不需要观众思考,因为那样在画面上就得是空白的,根本不符合屏幕所需要的表演艺术的要求。所以,屏幕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从此,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人们彼此娱乐,人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行业,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行业,一个也即将成为屏幕侵袭重灾区的行业。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须有约束、重复、枯燥等等,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现在,屏幕每天向我们宣称的就是娱乐教学,让你的孩子在所有科目都能“在乐趣中学习”,甚至是“边玩边学”、“轻松成学霸”!以过来人的经验扪心自问,你信吗?

作者在结尾时的忧虑虽言重,但也该足够警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我热爱文字、我敬仰文字、我喜欢阅读,也愿意思考。也许很多人已经对文字失去耐心,甚至认为(文字)大势已去,(图像)大势所趋,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娱乐至死》读后感_8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本政论性著作,作者探讨了从印刷时代,电报时代到电视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对话语权的影响。当然作者是以美国为例,着重探讨了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对政治,对人的认知模式,对人的思考方式的所带来不利影响。对美国的分析是否是能适用其他国家或地区这个不是作者所关心的,或者说是作者没有这个目的。作者是想以这种探讨的方式论证电视时代的到来对人的不利影响,对人类有一种警醒,人不能太沉溺于电视。电视把所有的一切内容都娱乐化,不再有任何严肃深刻的事情,不再关注事情本身如何,也不在去思考,这种糟糕的情况带来了理性的弱化,在普遍的电视化中接受那些无意义的东西。而民众逐渐远离政治的中心,逐渐丧失政治话语权。作者对电视时代的批评,对印刷时代的褒扬的,实质上还在于政治话语权的问题。当然政治话语权的取得与教育分不开,作者也批评了电视时代对教育的不利影响,教育也被娱乐化。也许你会认为作者过于激进。但这也是西方式的写作方式,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式的思维语境是不受欢迎的,我们讲的是和谐,是中庸。而就此书而论确实值得一读。娱乐至死的是人丧失了思维的能力,陶醉于电视带给人的快感享受中。后文作者没有指明解决的方向,而是采取了赫胥黎式的方式。对此书让人不得不关注奥威尔的1984,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电视时代逐渐远离人的生活,人类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前的崭新时代——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一方面陶醉于其中,娱乐至死,但另一方也越来越被奥威尔老大哥式的控制之下。网络时代对人所造成的影响,或者对人认知模式,思维方式的影响远胜于其他时代。网络时代即使个体彰显自身的时代,也是社会,个体更加疯狂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对政治话语权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如果套用作者的话,网络时代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娱乐至死》读书笔记8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