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在我们在读一本中外经典名著时,会从中感受到与我们以往认知中不同的东西。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初读《娱乐至死》带着一些功利性的目的,那会儿处于考研阶段,作为半跨考生为了突显自己的阅读量,特意去阅读了不少和新闻传播相关的书籍。但是读完就觉得太值了,经典不愧为经典,让人引发思考的点太多。本书是是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其中之一,作者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媒体和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波兹曼以美国电视为文本,对电报发明之后电视媒体影响下的人们的思想、认识方式还有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并得出“娱乐至死”的结论。他在设定“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这样的前提后,在下面的章节中论证了两个问题:一,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二,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美国的80年代,那会儿美国的电视业兴盛发达,作者在担忧美国的娱乐业渗透到宗教、政治等领域时,位于同时期的我们还在观看央视的《动物世界》,听着赵忠祥老师那浑厚的配音“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群狮子正在进行繁殖······”而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这些配音却被拿来用作各种搞笑担当。当我们的电视还没成系统时,互联网却已经兴起了,如《世界是平的》里面的乐观预言般,我们瞬间就和资本主义社会同步了。所以,这几年咱们频繁有人提到“娱乐至死”针对的也是目前的互联网环境,而不是书里的电视媒介。但是,媒介的变革丝毫不影响此书观点的伟大性和共同性。

我想一位学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看到平凡表象下面深层次的东西,并对其进行理论化的概括。倘若他的这个理论能对将来是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作出一个预测分析那就更难能可贵了,很显然,尼尔波兹曼便是这可贵之人之一。在咱们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里输入尼尔波兹曼,首先跳出来的百度百科对他是这样概括的“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以及他对媒介文化的深刻洞察。”文字不多,但足以表明他在传播学领域的伟大成就。除了《娱乐至死》,他还有另一本被大众广泛阅读并翻译成多种文字的书籍《童年的消逝》。而在这本书中,尼尔波兹曼有这样一句话“电子媒体正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对成人的权威和儿童的好奇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而如果没有秘密,童年这样的东西当然也不存在了。”而让人不禁联想到最近《爸爸去哪儿4》中大众对于“蕾力Cp”的讨论,电视台把一个4岁小孩与大人组成情侣宣传,俨然为了博取话题度与眼球而忽略了自身的媒体责任以及传播的内容和释放的信号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童年的消逝也是娱乐至死时代里产生的悲剧。《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本书也成为他所著书的代表。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这样写到“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语言,而不是奥威尔的语言”。而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又再次提到这两种观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此书写于1985年,很显然度过1984年的波兹曼不再担心“老大哥”会出现监视我们,而是恐慌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就成了严肃话题的一部分。《美丽新世界》我没看过,根据尼尔波兹曼的描述却也能知晓个大概。但是《一九八四》却细细品读了一番,读完整个人有种深深的恐惧感。与波兹曼所在的环境不同,中国历史上曾确实有一段时间处于被“老大哥”监视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表达和生活的自由,人性被极度压抑,所有的娱乐都以统一安排的方式进行,娱乐不再是娱乐,仅仅只是政治宣传的符号。然而今天的我们,逃脱了外部环境的“老大哥”,却没有逃离内心的“老大哥”。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们看待外部的一切都觉得稀奇美好,我们开始听迈克尔·杰克逊,开始看美国电影,对所有的这一切都毫无抵抗力,目光被自动吸引。近年来互联网兴起所带来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更是让我们和外部世界之间零距离,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信息的利益相关性降低。利益相关性直接影响到大众的信息获取动机,而娱乐是最能与大众建立一定利益相关性的传播内容,因此,泛娱乐化是资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老大哥”并没有成心监视我们,而是我们主动去注视他,我们根本不需要什么真理部,也不需要什么看门人,一切都是我们心甘情愿。在“老大哥”时代,我们尚且可以看到民众对自由的迷惑和不安,而今天的民众在各种娱乐的包裹下大部分都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有一天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幼稚的婴儿语言,民众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也就在劫难逃。在美国,奥威尔的预言和他们无关,赫胥黎的语言却似乎正在实现。而在中国,奥威尔的预言是我们的过去,赫胥黎的预言似乎是我们的现在。

这几年我们开始大量讨论娱乐这个话题,“娱乐至死”这个词被无数次提到,这也使得尼尔波兹曼这个人名在中国小火了一把。本书的英文名叫“am using our selves todeath”,翻译把它翻译成“娱乐至死”可以说翻译的漂亮极了,但是我们不少人却把它理解为“娱乐致死”。似乎娱乐本身就是会让我们丧命的一种事物,事实上这完全是我们的一种误读。娱乐m.i1766.com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娱乐,包括尼尔波兹曼在书中不止一次的强调“为了避免我的分析被理解成是对电视上的‘垃圾’的司空见惯的抱怨,我必须解释一下,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垃圾’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人,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让大峡谷满的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因此,我对电视上‘垃圾’绝无异议。电视上最好的东西正是这些‘垃圾’,它们不会严重威胁到任何人或任何东西”。所以说,按照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今天该批评的不是湖南卫视这种专门做娱乐的电视台(当然他们在节目内容制作以及宣传上确实有很多值得人诟病的地方,不过不在此处的讨论范围内),而是应该批评像央视和凤凰卫视这种严肃电视台,为了博取眼球在制作严肃节目中让娱乐变成其中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娱乐节目却也是“严肃”的,节目内容一板一眼,主持人脸上每个细微的表情似乎都是经过设计的,如同每年的春晚主持人年年在换,但是表情台词却永流传。作者呼吁知识分子回到书本中去,而不是整日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想着一夜成名。就像如今在神州大地上大热的一个人物“局座”张召忠,好好的一个军事专家,整天参加各种电视发表各种言论,硬生生把自己往“网红”方向发展。讽刺的是,当自己的言论变成了段子手调侃的对象,自己还觉得挺好这是拉近了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紧跟时代步伐。对此,作者也明确的表明“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这就是我希望说清楚的”。现在占据中心的只是由电视变成了互联网。

尼尔波兹曼详细论述了印刷术统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并以此表明娱乐的篡位过程。在印刷术统治下,美国人民大量的阅读书籍和报纸,《圣经》是每个家庭的必读书目,几乎每一种类型、每一种题材的书都已经为他们写就,阅读在美国蔚然成风,使殖民地美洲不同于英国没有出现文化贵族。铅字文化培养美国人民的理性思考能力,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作者论述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例举了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著名的七场辩论的例子。当时的人们能津津有味听完7个小时的演讲,并且演讲的语句多是句法复杂,措辞符合严格的法律行文,这说明那时的听众具备了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可以想象印刷术时代下的人们的注意力的超强的广度。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这不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这只是日常生活。那时的演讲内容对于今天的民众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人们如今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更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人的说话内容上,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印刷术时代,人们获取的信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切都随着电报的发明而随之改变,电报带来了信息流通的及时性。当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一位明星发生了丑闻,我们能立即获得该信息,并为此议论好几天,事实上此事和我们自身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接下来摄影技术的普遍运用更是冲击了人们的视觉体系。照片重塑了语法体系,与字词句的结构方式不同,照片无法给我们提供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把照片文字化。所以文字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概念,而照片提供的只是一个物体,它失去了内容被记录在真实世界里的语境,任何一段文字搭配另一张图片又可以构成新的语法解读。最终,电视这种将电报和照片结合起来的物体一出现就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娱乐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的冲破了严肃话题,大众对所播放的内容津津乐道,甘愿臣服于电视机前,然而,当娱乐在消解严肃话题的同时,它却不能构建一套新的价值体系。芸芸大众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对于如何生成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理论,娱乐无能为力。

尼尔波兹曼生活的时期电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主角,但是却早已对它做出了预言。可以说,今天的互联网社会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并没有促使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出现,网络的匿名性反而催生出大量的网络暴力、网络犯罪和网络谣言。为了博取眼球,为了出名,互联上的内容生产者们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三观和道德底线。就像最近的焦点人物“小马云”范小勤,因为撞脸马云成为双十一狂欢后的又一场“狂欢”的中心。最初人们只是当做一个撞脸梗来调侃,后来发现他家境贫困,身世悲惨后。一大群人披着慈善的外衣纷纷前去“捐赠”,有做直播为了自己涨粉的,有企业想购买头像做宣传的,有为了一句口号为自己产品宣传的,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唯独缺了一个真正关心范小勤教育和贫穷根源的人,好一出讽刺剧。中国,道德底线全面失守,所有的一切都败给了娱乐。

在书中,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这样一个句式“好......现在”,意思是说事物之间缺少了关联性,只要这个句式一出现马上我们就可以转换到下一个场景中去。“‘好······现在’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上一秒我们还在为中东的战乱局势操心,下一秒就立马被某个明星的表演给乐的大笑,我们丧失了对事物内部联系之间的进一步思考。智能手机的普及被认为很好的使人们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不是我们利用好了碎片化,而是我们的一切都被碎片化了。我们再难集中大块时间去做一件事,如果半小时不看一下手机,整个人内心就像猫抓了一样。我们的时间被打碎,生活节奏被打碎,就连思想也被打碎了。

虽然此书伟大,不过整本书透露出的“技术垄断论”腔调让人着实不喜欢,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此书的警告意味。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另一本就是《技术垄断》,所以他本人是技术垄断论的坚定拥护者,所以在他所著的其他书籍中也不可避免的透露出这种思想。关于技术的讨论一直都挺热闹,这两年智能传媒的发展,更让不少人坚信技术会统领我们是生活,人类无法掌控技术。然而在我看来,技术再怎么厉害,只要我们去拔掉那个电源,它的一切都将不能运作,最终的统治权始终在我们手里。

我们生活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娱乐,但是所有的东西却开始只剩下娱乐。我们经历过了“老大哥”时代,却又开始走向另一座思想监狱里。或许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避免泛娱乐化的措施还在于我们的象牙塔——大学。唯有大学让学生多阅读书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理性思维,才能避免文化的衰退。可是现如今中国的大学都在提倡市场化改革,大学充斥着浓浓的浮躁气息和功利心,文化氛围的建立何其之难。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一、缘起记事

这套《资治通鉴》是我于2010年购于北京。为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点校本二十册套装,1956年6月第一版,2009年4月北京第12次印刷。

这套书应该是2010年,我搬到新办公室时购入,当时作为大部头放在新办公室。记得当时书柜中间靠上一层是《资治通鉴》,中间靠下一层是《德川家康》。但购得时并没有开始阅读,只是作为充门面装样子闲置在书架上,一放就是八年时间。

在今年年初开始重新读史书后,依次已通读完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中国通史》和傅乐成《中国通史》等通史著述以及《史记》的第一册。按照本来的书单计划是看近十部左右的通史,再开始看断代史。也是兜兜转转转了一圈,发现自己真正要读的却正是书架上闲置了八年的这套《资治通鉴》。故当展卷读到韩非子“生于微而成于著”易曰“履霜坚冰至”时,忍不住感慨真真是这样!

从今年2018年3月7日开始展卷《资治通鉴》第一册,到六月底左右已经看完了第六册。这时候因为中途过于艰涩,决定跳过了第七册至第十一册的魏晋南北朝部分,继续从第十二册隋文帝开皇年间读起。到现在八月中旬已经看到了,第十四册唐高宗永徽年间。《资治通鉴》全文约三百万字,再加上脚注,于我而言也是篇幅浩瀚。阅读近半做一个中场笔记,也算是对自己近半年来阅读的一个记录。

以下读书笔记都是阅读时随性有感记录,零散杂乱的记在手机或朋友圈里,今日梳录整理以备后来查阅,记载的疏漏谬误之处定然不少,还望阅者海涵。

二、读史感想

经常有人会问我,时隔这么多年,为什么会突然开始看史书。一是步入不惑之年,自然而然的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反思;二是前段时间,系统的学习了文艺座谈会讲话和文代会讲话的原文,领导人在讲话中引经据典鞭辟入理,让我读后很受启发、很受震撼,深感不能不学习,不能不思考。

世界之有人类,准确的年代不可知,有说法认为已有700万年左右。而历史确切的纪年,只有两千余年。正像人活了一百岁,只记得一年不到的事情。而往往现在的人,这一年的事情也一无所知,却认定自己明天就能功成名就,很可笑对么?看到他人可笑之处,自然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好在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不可怕,对世界运转规则的无所知却更可怕。

吕思勉说:任何一事一物,要询问它的起源,我们现在不知所对的很多。其所能对答的,又十有八九靠不住。然则我们安能本于既往,以说明现在呢?这正是我们所以愚昧的原因,而史学之所求,亦即在此。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当下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

为什么共和国的两位领袖都会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因为历史是过去无数个世代里,对曾活着的人的记录。任何人的经历都不能重来哪怕一遍,但历史可以重读无数遍,直至从中发现最本质的道理,那种被活下来的人称为历史规律的东西!

陈王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江河也为之颤抖吧?霸王破釜沉舟,拥虞姬于怀而灭秦。日月也为之黯淡吧?历史焦距拉长,却只是一瞬如那熄灭灯火的一闪。在他们辉煌的一闪之时,一个角落一个身影迎风斩蛇,大丈夫当如是也!两朝、四百年、二十九帝。新时代的车轮一旦启动,当下的主宰怎知不是那过渡的一闪光?不拘一格如信长,势如雷霆如秀吉,不动如山如家康公。哪有什么能驾驭历史洪流的“天下人”?只有少数顺应洪流而活下来的人,这个道理看来真是中外皆同啊!当张良三番五次,拾履黄石公受《太公兵法》,当武田信玄得到《孙子兵法》而大喜,将风林火山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他们可也是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只有循环。他一定是看了通鉴才这么说的。

历史也许是一个世界的轴,是时间和空间的XY轴。时间是X,空间是Y。当XY都趋向无穷大的时候,你所经历的事物就很快的消失了。很可惜,我们人类能用文字看到的模糊记载,这个轴不过只有两千年而已。但依然,你能看到史书中的某个点,有可能它会闪亮一下,像灭了灯或燃尽的火。就这么一下,在社会学上是奇观,在天文学上是星体,在佛学上是尘埃。它那寂灭的闪亮,叫做空。

三、记录的那一闪

1.最近老看到“砥砺前行”,不知其所以然。字典写什么磨刀石什么鬼?图样图森破!《史记》说帝颛顼,“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集解:“砥,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索隐又说:“据《大戴礼》作‘砥砺’也。”磨不是目的,四远皆平才是目的。“少昊以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

2.看到史记说龙姓起源,有一只著名的龙姓氏起源为“纳言龙”。名为“龍”的贤人,在尧帝时就被举用了,但是并没有确定分管工作。到了舜帝,舜说担心歪理谣言扰乱民心“谗说殄伪,振惊朕众”,你就担任“纳言”的官职吧。这个“谗说殄伪”,《集解》郑玄解释是,“所谓色取仁而行违”,所谓的两面人。《正义》孔安国云,“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言而纳于上,受上言而宣于下,必信也。”纳言龙也是中华宣传工作的起源了。

3.刘邦入咸阳,同样也是欲抢些金银财宝女人罢了。但萧何为他占领了秦丞相府图书馆,从此天下关卡、户口多少、强弱之地的大数据就尽归沛公。然后有樊哙能劝,有张良能进,让他乖乖的听话。钱和女人,都要等等,而沛公能听劝而还军霸上。所以作为枭雄,私欲旺盛不可怕,但一是要善用人,二是要能听劝。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存活率。劝了以后呢?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刘邦约法三章。所以刘邦这个人也有他自己的特点,除了会用人、能听劝,还能给自己加戏。只要你把道理说通了,我不但能按你的剧本来,还会演得更好惟妙惟肖,为汉高祖鼓掌!

4.汉文帝时行德政四海宾服天下归心。一日文帝游霸陵时突发奇想,要乘车冲下陡坡,飙把越野,玩个漂移,被中郎将袁盎过来抓着马辔制止。皇帝说,啊,将军你还怕啊?将军说,臣听说有钱人家的小孩子都不坐在堂边,怕不小心摔着。况是皇帝呢?今天您乘六匹马的车冲下坡?要是马惊了呢?要是车翻了呢?您就算自己无所谓,为高祖皇帝考虑过吗?为太后考虑过吗?皇帝说,这个车我不飙了。大王也经常对人说,家大业大,何须涉险?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5.周纡是一个比较残暴的能吏,当时他升任洛阳令。上任就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厉声大骂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皆为太后母家外戚权贵)等贵戚人家,谁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是哪个?”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旨意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当时的权贵都怕他,连走路都要弓身小步。

通鉴上说,窦氏显贵得势时,只要有一丁点儿私怨的都统统被杀。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柴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

东汉的洛阳令,针对大将军大司马什么的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啊,那么针锋相对还能幸存!九年以后外戚果然就被团灭了啊。所以西汉的司隶校尉,东汉的洛阳令什么的一动,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了。这些观察到了,也算是君子察微了。

6.汉献帝兴平二年,孙策以怀义校尉起兵,年不满二十,兵不足两千,终取江东。晋武帝太康元年,吴后主以荆、杨、交、广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万户,二十三万兵而降,三国一统于晋。有人将兵两千能成霸业,有人御数十万劲旅却为羔羊。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是少数人,是少数关键的人。

7.今读通鉴述玄龄曰“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唯恐一物所失,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明达政事曰能、辅以文学曰才、夙夜尽心曰勤、唯恐一物所失曰谨、用法宽平曰公、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曰贤、不以求备取人曰宽、不以己长格物曰厚、最后说恐惧若无所容曰忠。叹为观止。

8.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太宗徙诸王,重新分封了十七个王。其中有十个皇弟和七个皇子。并将一些实力派的诸王,派往各地担任都督。诸王离京赴任的时,太宗流泪哽咽不止,“兄弟之情,哪有不愿意经常共处的。但是因为要以天下为重,不得不分封诸地,孩子还会再有,但是兄弟可不会再有了。”后学天台胡三省注中说,太宗流泪,哽咽不止,是不是想起了建成、元吉的事情啊。那是在十年以前,高祖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那一年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他的哥哥太子建成,他的部将尉迟敬德也杀死了他的弟弟李元吉。同日,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也分别被尽诛。这十二个人头落地的皇子皇孙当时也都是封了王的。

9.读通鉴至李世勣薨,李一代名将能谋善断战无不胜,破突厥破薛延陀破高丽。他临战选派将领,一定选相貌丰满的人,人问原因,他就说命薄的人怎能成就功名?世事自古如此。

历史的洪流之中,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会是哪一页?是即将翻过的那一页。通鉴说君子察微,是从细微的起因而觉察昭昭之果。人处世欲聪明,何也?聪以知远,明以察微。所以虑远察微,就是聪明的处世之道。希望幸存者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听人劝聪明的处世吧。

记录九个历史上一闪而现的小故事,作为读史笔记的开始。最后还是那道思考题:一滴水如何能够知道洪流的方向?

作者:龙和光不同尘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大国的兴衰》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从小到大写过很多有关于小说的读后感,这还是第一次尝试对一篇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演变的巨著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本书对于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它并非对简单的史书一般进行历史叙述,而是在进行历史分析。阅读历史分析类的书籍对于史料的掌握程度要求还是很高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我不得不时刻拿着手机查阅很多书中提到的,例如佩里的“黑船队”这样的例子。但我对这本书是敬慕的,甚至于在刚看完第一章后就迫不及待的向我父亲推荐了这本书,父亲还打趣我终于开始看涉及学术的书籍了,因此这篇文章中存在知识的浅薄是必然的,亦会有很多幼稚甚至荒谬的想法。这样的完成度,并不适合去上交一份作业,但完成这篇文章相较于完成已经写过很多次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有吸引力太多了。

毋庸置疑,作者保罗·肯尼迪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16—20世纪几个世界大国的兴衰中进行大战略的分析,涵盖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军事力量、领导人品格等诸多现实主义思想下的权势因素,并且他尤为注重地缘政治对兴衰造成的影响,这种大战略背景的叙述,读来使人感觉非常的通透,还能培养发散性思维。当然,这下说法过于客观与空洞,实际意义太小,但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在前工业社会篇,开篇便从欧洲地理的多样性出发,分析了欧洲社会统一的大型专制国家不会长久存在(区别于中国),其多元化富有竞争性的政治主体和市民社会结构长期来说是优于中央集权停滞的东亚和伊斯兰模式,因而对比闭关锁国的东亚,欧洲更易为了谋求发展而越来越重视经济贸易,这也是本书除了地缘以外的另一个鲜明的主题: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兴亡。经济基础确与国运的昌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单从这一方面来分析,未免还是过于狭隘了,不可否认作者在本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存在偏激的立场,这大概也能解释作者为什么崇尚以经济贸易发展贯穿大国的兴衰始末了。

我们都曾学过当今世界政治在多元化发展,不会再出现近代英美那样的超级大国,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兴起,为世界政治局势注入新鲜的血液,多国并立局势的出现,也是基于那些超级大国的衰落的,本书中,作者的观点是英美的衰落是由于有利的历史和技术环境改变而使这两国的一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大家相安无事的情况下分析,各国所占财富m.i1766.com比例以地理面积、人口和自然资源划分,那么英国应占3%—4%,美国应占16%—18%。书中未提中国应占多少,但按照这样的理论推论,中国占比不会比美国少,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再是美国,而是印度。印度虽然在这种换算标准下比不上美国,但从地缘角度分析,它毕竟与中国紧邻,同中国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样看来,就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情况了。

当然,以上分析的前提是相安无事,那么倘若出现了战争冲突呢,毫无疑义的一点就是,战争对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的摧毁力是无与伦比的,避免发生战争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也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主流口号。常规武器的单价越来越昂贵一定程度上成为发动战争的经济阻力,但倘若核武器这样非常规武器的出现在世界战争的舞台上呢?作者在书中也表达了对当时两大阵营爆发核大战的忧虑,当然这样的忧虑随着苏联的解体消弭了不少,在现今世界上小国对大国使用核武器无异于自杀,但若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国家呢?比如印巴两个有核国之间局势的恶化,朝鲜用核武器向西方敲诈,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同时拥有核武器的可能,除此之外,最不稳定的因素是来自伊斯兰。伊斯兰教旨主义是不受任何国家限制的强大力量,从以往的历史事实中可以窥见,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法律、任何良知的约束,可以使用任何他们能够使用的手段来攻击西方,甚至包括核武器。俄罗斯庞大却又缺乏经费的核武器库以及可以贩毒、印假钞的无赖国家朝鲜,都为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埋下隐患。核武器是不能出现在战场上的,一旦出现,怕就要变成人类敲响的丧钟了。

当然,正如作者所言,很多偶然的因素令历史无法预测,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太多了。貌似国力强盛的今天,人均水平试图赶上美国,也得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基尼系数超过0.45,非法收入无法控制,似乎又要出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样的尴尬局面。但还是衷心的期望,有生之年中华民族可以实现从经济到文化的全面复兴。

作者:暨大人文法学管理学学生党支部龚佳琦

《菊与刀》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菊与刀》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

关于本书

1944年,人类历史学家本尼迪克特接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撰写了一份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因为在与日本的交战中,美国人惊讶地发现很多被西方人视为人类自然习性的战争规范对日本人来说完全不值一提。比如,日本组建的“神风突击队”从成立到日本投降,以1228人的生命代价成功击沉了34艘美国军舰。神风飞行员的自杀性攻击在美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所以,美国人迫切需要理解日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为美国处置战后日本提供决策和指导。

通过大量翻阅与日本相关的材料和对日本战俘的采访,本尼迪克特形成了一份关于日本文化的调研报告,并于1946年将调研报告整理成书。

该书从出版迄今已经销售逾3000万册,被翻译成30种语言,被誉为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连日本学者都认为作者“比日本人更了解日本”。

作者以以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和象征武士道精神的刀作为书名,既形象展现了日本皇室和武士道精神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又充分表达了对日本民族矛盾性格的敏锐洞见。

一、矛盾重重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是个非常矛盾的民族,他们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于受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日本人这种矛盾特质在生活中表现地淋漓尽致。例如,传统的日本人,不管是一贫如洗的农夫还是腰缠万贯的贵族,都喜欢每天泡个热水澡。然而,尽管他们衷爱热水浴,但却有很多人选择每天洗冷水浴。在他们看来,冬天将冰水倒在身上,忍受刺骨的寒冷是特别有德性的行为,是一种“自我修养”。

日本人对待吃东西也像对待热水浴一样。一方面,讲究食物本身的精美,对盛装食物的器皿也特别用心,甚至花样百出。女体盛就是其中的典型。另一方面,又热衷于通过断食磨炼意志,测试个人的坚强程度。

除此之外,在日本人的哲学中,肉体根本不是罪恶。追求肉体的快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日本的色情业才特别发达,AV女优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很多在我们看来是不道德和下流的行为,在日本人看来则是心安理得的事。

矛盾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更是深深扎根于他们的人生观,如同统一性深植于我们的人生观一样。他们特意培养肉体享受的兴趣,然后又制定道德戒律限制人们纵情享受,而这种道德戒律被认为是一种“自我修养”。

日本人崇尚“自我修养”,良好的修养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履行义务。用日本人的话来说,“修养”就是擦去“身上长出的锈”。它使人变成明晃晃的锐利的刀,而每一个日本人都十分想要成为这样的刀。可见,日本人对肉体享受的极度宽容,正是因为他们对“自我修养”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当面对重大义务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牺牲肉体享受。

二、牢不可破的等级制度

日本人讲求“各守本分”。特别是封建时期的日本,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安排他们的世界秩序。不管是在家庭和私人关系中,还是在政府、宗教、军队和工业中,他们都坚持“各在其位”。无论等级地位较高还是等级低位较低的人,凡逾越特权的都将受罚。

日本人认为,阶级差别本身不是有失体面的事。因此,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以尊奉等级制度的习惯来确保自尊心。

据统计,德川幕府统治的150年间,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最悲惨的农民对政府的横征暴敛发起过不少于1000次的反抗行动。但绝大部分情况是农民成群结队、井然有序地请愿和请求裁决,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暴力夺权场景。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

更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是,幕府在答应农民请求的同时会严惩农民领袖的决定,居然能够得到民众甚至是农民领袖本人的认同——日本的行刑现场不会发生“劫法场”的一幕,民众平静的为他们的“英雄”送行;“英雄”们则因为挑战了特权而甘愿承担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等级制度下的法律和秩序。日本人尊重英雄,更尊重各在其位的等级制。

反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皇权更迭屡见不鲜,皇帝今天可以姓李,明天也可以姓宋。但在日本从未因为农民起义或者将军篡权导致天皇异姓,日本天皇始终出自同一个家族。即使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德川将军从未采取任何行动试图废除天皇。

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正是日本人安全感的来源。

三、沉如枷锁的报恩文化

众所周知,7世纪以来日本从中国输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并由此奠定了其伦理体系的基础。

中国人讲究“忠孝仁义”,同时又将“仁”置于“忠孝”之上,而日本在接受“忠孝”的同时却将“仁”彻底排除在其伦理体系之外。日本人认为其人生来就是善良的,不需要类似“仁”这样的伦理戒律。中国人之所以将“仁”看的如此重要,正是由于中国人的劣根性使然。所以,是非善恶观对于日本人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忠”、“孝”,即“报恩”。

日本人信奉“有恩必报”,并将对“恩”的报答分为各有其相异规则的不同范畴:对有的“恩”的报答是有期限、有条件的;而对有的“恩”,比如天皇之恩(即“忠”)、父母之恩(即“孝”)的报答则是一种无条件、无期限的,其所受的恩惠不管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全部报答。

我们先来说“忠”。

忠,在决定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中发挥了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作用。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日本军官带着一个联队出去行军。由于行军条件极其艰苦,20人中有5人因为口渴和疲劳死去。当检查他们的水壶时,发现m.i1766.com其中的水一滴也没有喝过。因为军官曾经代表天皇下令,不经过他的允许,不得喝水壶里的水,所以士兵致死也没有喝水壶里的水。誓死效忠天皇!日本士兵就是这样一根筋。

不仅军人,日本的普通民众也愿意以死来报答天皇的“恩”,证明他们对天皇的忠。

在日本,有的老师仅仅因为在学校起火时没有保护好天皇肖像而引咎自杀的事情;而有的老师则因为冲进着火的校舍抢救这些肖像而被烧死。

对于日本人而言,天皇是一个超脱于国内争端的象征,就像美国人对星条旗的忠诚超出一切政党政治一样,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说的话,甚至是以天皇名义说的话,都是必须执行的,即使是死,也不容质疑。天皇让日本人打仗,日本人就去打仗;天皇宣布投降,日本人就无条件地投降了。

1945年8月15日,几乎是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同时,日本民众就以极端的善意接受了战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后果。一位记者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人们以鞠躬和微笑、挥手和欢呼迎接美国人。外国记者们早晨手握着短枪着陆,到中午就收起了武器,到了傍晚他们就外出购买日用品了。这让美国人感到不可思议!

接下来说“孝”。

除了皇恩以外,日本人也受恩于父母。在美国,不忘父母之恩的表现充其量就是善待父母,而对日本人而言,偿还父母的恩情债就意味着无条件的服从父母。

日本有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乡村教师从村民那募集了一笔钱来解救一位被卖入妓院的女学生。教师的母亲却从儿子那里偷走了这笔钱。儿子即使知道钱是母亲偷走的,却仍然不得不自己承受村民的指责。他的妻子为了不让丈夫受屈,留下一封遗书,承认是自己丢失了这笔钱,然后带着孩子投河死了。

显然,整个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偷钱的母亲。而当事件公开出来以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指责这个母亲在这场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母亲对儿子有沉重的养育之恩,儿子怎么可能指责母亲!接受父母对自己婚姻,甚至人生的干涉是对父母之恩的报答,能够赢得自尊,能够显示自己的高尚,证明自己坚强到足以忍受个人挫折。这就是日本人对于孝的逻辑。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明显的怨恨也是日本孝道的显著特点之一。正如一位日本作家所说:日本人非常尊重家庭,正因为如此,不太尊重家族的个别成员或成员相互间的家族纽带。

不仅对天皇和父母,强烈的报恩意识也使得日本人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

明治时期政府甚至曾经颁布了这样一条著名的法律:发生吵架争论时,不可无端插手。当事故发生时,日本街头聚集的人群一般都袖手旁观,这并非围观的民众人情冷漠,而是他们不愿意让被接受者卷入恩的漩涡中。

四、与世不同的耻辱文化

与以罪恶感为基调的美国文化不同,日本文化是以耻辱感为基调的文化。

日本儿童六七岁以后就开始被教育要“知耻辱”,父母会以最严厉的方式迫使他们背负起知耻的责任。

在日本,女人分娩时不可以大声喊叫,男人也必须不畏惧痛苦和危险。日本武士就算承受剧烈的疼痛,也不能表现出一丝痛苦的神情。遇到危险和痛苦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在日本人看来是一种耻辱,如果一旦发生,则需要通过行动来洗刷耻辱,恢复名誉。

现代日本人所采取的最极端的洗刷污名、恢复名誉的方式就是自杀。美国人认为,自杀不过是对绝望境遇的一种自暴自弃的屈服,而日本人则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自杀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就能“维护或者挽救其名誉清白”。

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可能选择自杀,因不幸事件引咎辞职的官员也可能选择自杀,无望恋爱的恋人、考试不及格的少年和不愿做俘虏的士兵一样,同样会选择自杀。

除了自杀,报复也是日本人洗刷污名、恢复名誉理所当然的手段。

日本民族史诗《四十七浪人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有个大名叫三个家臣说出某把宝刀的制造者。三人各执己见,结果只有一个人说对了,而另外两个说错了。鉴定错了的两人感到这是一种侮辱,于是其中一人就杀死了说对了那个人,从而洗刷了他的污名。

自己错了却向正确的人实施报复,在我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但在日本的著名文学作品中却是老生常谈的主题。

当然,在今天的日本,实际进行报复的例子已经很少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对名誉耿耿于怀的态度比以前减弱了,而意味着对失败、嘲笑和诽谤的反应更多地趋向防御。

教师如果不知道一只青蛙属于什么种类,那么他宁愿撒谎,也不能承认他不知道。

这是一种避免受辱的自我防御。这种防御措施在日本比比皆是。

比赛中输了的学生会不顾一切的陷入失败的耻辱中不能自拔。所以,日本小学不会让学生留级重读,一起进校的孩子就一起读完小学。

不仅学校,日本的社会制度也趋向于将竞争的机会限制到最小范围。日本人在说媒、求职、离职和无数日常性事务中都习惯寻求中间人的帮助,中间人制度在日本非常盛行。这并不是因为中间人有多专业,仅仅是日本人为了避免发生使自己受辱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真正的耻感文化是依靠外部约束来行善的,真正的罪感文化则是靠内心的知罪行善的。正因为耻辱感是对他人评价的一种反应,日本人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嘲笑或者诽谤的高度敏感有时让我们无法理解。

日本画家牧野吉夫的自传里的故事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应对嘲笑的正宗日本式反应。

牧野吉夫幼年时亡母,父亲也破产了,一家人艰苦度日。但他没有放弃理想,18岁时他决定去美国闯闯。当他向他最信任的传教士说出了想去美国的心意时,这位传教士惊呼:什么!你也想去美国?传教士的嘲笑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耻辱感!以至于若干年后,他在自传《我的童年》中写到:杀人犯——杀害他人肉体的人;嘲笑者——杀害他人灵魂和心灵的人。灵魂与心灵比肉体珍贵得多,因此嘲笑是最可恶的罪行。

在他看来,就是杀人凶手,也是值得原谅的。但对于嘲笑者,则毫无原谅的余地!传教士对身无分文却想要去美国做画家的牧野吉夫的怀疑,玷污了他的名誉;而牧野以到达美国的行动洗刷了污名。

日本人重视耻辱感远胜于罪恶感,对于洗刷耻辱负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对于罪却并未如此。战败后,德国人向全世界承认了自己的战争罪行,并向被侵略国认错,但日本至今仍然拒绝承认自己的侵略罪行。这是因为,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承认;只要不承认就能够避免受辱,哪怕明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

五、令人遗憾的不足

由于本书最初是作为一份调研报告所写的,作者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上,并没有对这些模式进行历史性考察,所以未能深入分析日本为何会产生分裂、矛盾的道德体系,日本人为何会存在分裂的道德精神,以至于没能形成统一的人格。

不足固然遗憾,但丝毫不影响本书成为研究和了解日本文化的经典之作。作者:惟生修凡

《年青的时候》读书笔记心得感悟3000字


《年青的时候》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由于前几天看见的知乎上一篇关于张的作品的评价,毓跟我提议,每天读一篇张的小说,每一天一篇不是很现实,但重读正合我意。约定了第一篇,也就是《年青的时候》。本篇笔记带有一些剧透,因此建议先把这篇小说看完,再看。

开篇的构局,汝良习惯画一个侧脸,没有眼睛,只是一个轮廓。这是写故事的时候的线索架构,而这个线索也促成了后面他和沁西亚之间的特殊发展。引用老梗:缘,妙不可言。自己也乱写故事,所以对于这个设定觉得很有意思,也就特意拿出来说一下。后边儿,想分主题分析一下。

一、家庭-茫然

汝良对父亲是鄙夷的,觉得不体面。对于自己的家庭也是鄙夷的,同样觉得不体面。父亲喝酒,猥琐地从锡壶里倒点暖酒在打掉了柄的茶杯中,脸喝得红红的,油光贼亮。这极为让汝良不齿,甚是低俗粗鄙。没有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没有帅气的忧郁,全然不同于电影里的那种高尚的下流。

而对于其母亲,不识字,更不知生活,平日里的消遣无非叉麻将,听绍兴戏。对于汝良的想法乃至这个人,全然是不懂,连代沟都称不上。只懂做些东西,逼他吃下去,然后泫然送他出门。两个姐姐涂脂抹粉,长的不怎么美而不肯安分。底下一大群弟妹,脏,惫赖而不懂事,孩子气的孩子。

这样的家庭,通常是乱哄哄的。每天从清晨一睁眼就是吵吵闹闹,弟弟妹妹的哭声,母亲的喝骂与埋怨,直到深夜在喝骂与哭声吵闹声中睡去。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法安宁下来。每个人都苦,又好像都默然接受了生活本就是这个样子而就这样过下去。汝良不太一样,他对于生活有观察,便成了孤伶伶得旁观者。他想跳脱出去,却不得已身在其中。因为家是你甩不掉的,只能也苦苦得熬着。

再跳出来一层,这一家人,茫茫然得活着。像极了在流水中不由自身的鱼,他们也不知道自身。也就是顺着自己的心情和欲望,纠纠缠缠,不清不楚。迷迷糊糊也就是一辈子了。

这在那个时代,是寻常,也不寻常。即使是描写那个时代的小说里,也有活得明白的人。而即使在现如今,家家都有大学生,也一样多得是这样浑浑噩噩过着。被生活折磨着,再把这份折磨转嫁到他人身上去的家庭和人。局外人自然知道要不得,局内人,哪怕知道要不得,也没有办法。

二、父亲与年青

这是一个关于传统与潮流的问题。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似乎都要经历这种对于旧一辈的生活,以及他们生活中的一切的鄙夷的阶段。只是不久前知乎上有人回答的一段话,让我深以为然。他的父亲在一次与他闲聊时说:不是你父亲喜欢老旧的东西,我所喜欢的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也是流行。到了四五十岁,我喜欢的还是自己十七八岁时喜欢的东西罢了。时代变了,这些东西不流行了而已。父亲母亲,上一代人,也年轻过。只是时代在变,曾经的浪头总会被推拍在沙滩上。

而年轻人觉得父辈老旧也是自然的事情,因为年轻人才代表乃至引领潮流。这根太阳东升西落,月明则星希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自然。就好像前些天爸妈与我闲谈,妈说道现在的年轻人谈个恋爱多冲动。爸毫不留情揭妈的短:你当年不也是一样,天黑了也要骑自行车往我家跑。而妈也毫不示弱反击:还不是因为你没有自行车。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而年轻,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有朝气,有活力,肯去拼搏,肯去冒险,对这个世界还抱有幻想也愿意为之而努力。待到老了,也可以端坐家中,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啊。

想想其实蛮好玩的。

三、恋爱

张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把爱情写尽了。虽然她的笔下女子,大多精明而油腻,但自己却还是稚嫩,毕竟纸上得来终是浅的,恋爱一事,必得躬行。从一次次甜蜜,痛苦,伤痕中吸取经验。胡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满怀信心一点点靠近,当奖章已经获取,便抛却掉了。

这篇小说里,汝良的恋爱,爱的是自己的梦。又不得不提那个侧脸的巧妙之处了。年少时,很多时候在未遇见那个人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很多幻想了。幻想着某个场景,某种氛围,某种气质。而之后现实里某个瞬间的心动,也往往是某个恰好的时间,某个恰好的人,某个恰好的场景与之前曾幻想过得重合。于是,心动的感觉也很自然而然的发生。这个角度来说,会喜欢上什么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注定了。

而还有一些人,甚至未必对具体的场景或者人有过幻想。而只是对爱情这个东西,听着小说和人的描述,而产生的向往。之后,在一些莫名的心跳加快的时候,或者心里产生一些异样情绪的时候,比如:刺激。再比如:感动。把这些情绪自己蒙骗自己为:喜欢,心动。然后,就像有了一个理由,顺理成章得去称之为爱情,来满足自己的向往和好奇。

也还有的是,因为孤单。为了逃避,对于爱不爱也都不在意了,只要有个人陪着就好。读倾城之恋的时候,对于炮火轰炸的夜晚,她看着身边的他,想着:我只有他,只有他!看到这里我就有怀疑,这是爱么?只是人世本就艰苦,很多时候,不要去m.i1766.com拆穿,就这样任由着她去吧。毕竟,能有个人在身边,就很不错了。况且最重要的是:他俩本身互相之间是喜欢的,只是一直都不确定。跟宝黛一样,非得闹腾,可劲儿闹腾,闹到后来终于相信了一样。

而我在这儿较真,有点不知好歹。却也并非如此,明心而已。

回到小说,在还是不太明白的时候,汝良还是本着憧憬和对于这种巧合的惊叹,好好打扮着去应约了。这里得说:赞!不管最终如何,在见女孩子的时候,好好着装打扮一番,不仅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感情的尊重。而后,他就渐渐明白了,眼前人非心上人,心里的梦是完美的,而眼前人是血肉之躯,有着各种小缺点。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很多青春小说电影里,都是一个主题。但为了故事的戏剧性,往往给出的是不正确的但确实是很常见的答案。梦的破灭之后,是分散。仿佛这就是年轻时的爱情。可我觉着,为什么,或者说凭什么?这样才是年轻时的爱情?非得悲剧?非得离散?为什么不能如心灵捕手中基廷教授的话那样呢?(我知道在那部剧里他不叫这个名字,但是我对他的死亡诗社印象太深,就记得这个了。跟中国的和珅一样。)他描述他的妻子:放屁,睡觉磨牙,等等很多小缺点,可是这些缺点让他更加爱她。

又扯远了,回来回来。汝良好在的地方是,他自知。他知道他爱的是一个梦,是自己对于爱情的憧憬。他努力学习德文:“我爱你,沁西亚,你愿意嫁给我吗?”并不是真的要对现实里的她去说的。他会这样做,甚至也并不是对她的喜欢到了这个程度,只是他喜欢这样做,这样才是他的爱情。

请不要误解,我内心里对汝良是赞赏的。好过胡,好过很多:玩玩而已,何必当真呢的老司机。

只是最终这个梦注定要碎的,因为沁西亚不是同他一样的人。沁西亚是把根扎在现实里的。她也有梦。只是她分得清梦与现实。有句话:有些人其实二十五岁就死了,只是到了七十岁才埋进土里。这句话,用在沁西亚身上,也合适。只是,这里就有看不懂的地方了。沁西亚喜欢汝良吗?不知道。应该有点好感,不然在看见满书的她的侧脸的时候,不会脸红心跳。不会主动请他中午和她借补课的名义约会。

但,自身的桎梏太过沉重,她终归是归于现实。嫁给了一个俄国人,有着好看的鼻子。

最终,张给她安排了一个病重的结局。我个人觉得,病重的其实是汝良的梦。终于,他左手画的那张侧脸,出现了。这真是一个残酷而美好的结局。残酷在于张毕竟让他的梦碎了。美好在于,这个梦本就是注定碎的。倘若张写得是多年后,再看见沁西亚,成了和汝良母亲一样的人,那大概更让人难过。张还是善良得很,心也软得。

而汝良从此再也不画小人,可以解读为不再幻想。而如果这样解读,就显得汝良很脆弱了。现实里有这样的,受过一次伤,就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样的人,终归是胆小的。不好。要按我的风格来,不画小人,是他只会画这个侧影啊。不再画了,是对这个已经落到实处的侧影不再幻想了。放下,是对两个分开了的人最好得尊重。

而对于爱情,还是要抱有幻想的。有人说,爱情像鬼,都是听过的人多,真正见到的人少。不过,对这两个,我都信。

写偏了,不过我写东西本就是信口胡诌。还有很多写的过程中想到的,但是懒啊,就说这么多吧。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娱乐至死》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感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