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顾准文集读后感 > 地图 > 顾准文集读后感,2024顾准文集读后感
顾准文集读后感相关栏目
顾准文集读后感热门栏目
顾准文集读后感推荐
顾准文集读后感

(共 5958 篇)

  • 1、 顾准文集读后感300字(3)篇

    《顾准文集》随笔

    t顾准,一个拆下自己肋骨当火把,照亮道路不断前进的人。有人说他是先知先觉,我说他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他的话难免被驳斥,以至于后来的几度被迫害,太刚的人,往往很脆。但他的厉害不止他个人,他的几儿女都是很厉害的人。有经济学家,航天的,科技研究员的,小子北京当年状元,更厉害了,混到美国内部去了,经历不详。

    ⅰ价格和价值

    先提一下市场经济,这是一种经济体系,小平说过,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搞。市场经济具有的特点是资源配置多元化,强调自由竞争,主要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运作,政府为企业服务,适当的宏观调控,16年克强总理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就是这个道理,不能泛滥,调控也是不可避免,主要以财政和货币手段调控。

    顾准为市场经济这事研究大半辈子,可以说,在这方面,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他的概念里,价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理论上一种物质价格的总和与价值的总和是等同的。

    但往往我们发现,两者是偏离的。有时物超所值,有时物低所值,而物有所值,恰恰是价格与价值的完美统一。这种情况不多见。

    因为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影响价值的因素也不少。

    我仅做抛砖引玉,物以稀为贵,这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其实它包含了不少价值规律在里边。物稀,我们都知道,越少越值钱,这个贵是价格的贵,但是因为少,他就值钱,他的价值就是这个钱吗?我看未必。那要看少的原因,如果是必然的少,那么价值会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是外力作用下的少,则价值具有波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泡沫,时间会告诉你它早晚会破。

    所以,我们联想一下有时社会上的流行语,什么有价的都不值钱。这句话对吗?从道家考虑,这句话是对的,无中生有嘛,无价的要比有价的更有价值,也是物以稀为贵的效果。

    价格是什么?价格是在市场的基础上存在的,有交换才会出现价格,那么货币就是价格的体现。没有市场,没有交换的话,何谈价格?

    所以要比较的话,只能价格和价格比较,价格是价值的表现,价值之间的比较要靠价格,而价格与价值无法直接比较。就像你拿宏观跟抽象的,没法比较。所以,想比较就要在同一规则频道下。变量和变量之间,永无交集。

    ⅱ科学与民主

    顾准的厉害之处就是相信科学,科学是什么尊重自然规律,虽然人类是地球的主宰,但也并不是为所欲为,仍需一步步改善这个地球,探索它。所以,包括我们现在发现的很多东西,或者已经在用的东西,要不要完全

  • 2、 《顾准文集》读书心得体会
    做学者研究点问题是自己的夙愿,但是事物的发展又往往是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虽然身处公务员岗位,但工作之余还是愿意读点书。 上个世纪90年代,耳闻有一本好书在悄悄流传,这本书叫《顾准文集》。由于当时改革开放尺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这本书还仅在香港出版发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没有见到此书,就没有具体感悟。直至十年前一个偶然机会,朋友说借我一本书看看,这本书就是《顾准文集》。 当第一次读到此书,犹如醍醐灌顶,惊叹不已。以前自己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民主等问题也思考,也研究过,但是肤浅的很,甚至是错误的。匆匆将此书看一遍,但是借来的书还是要还的。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顾准文集》在大陆(贵州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我得知喜讯马上买到五本,推荐给理论界几位好友分享。多年来自己收藏了一些书,也看过许多书,但这些书无法比拟《顾准文集》在我生活中的分量!当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有更多时间反复研读,越发深受其影响。在重要章节书眉自己随时写下自己学习体会,感悟。读了顾准的书,我有几点深刻之感叹:一是自己以前的学习是那样浅薄,那样的滞后,自己没有尽早接触顾准的书籍多么遗憾的事情;二是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顾准就有如此深邃的思想,远见卓识的研究,我们现行的政策走向不正是按照他在几十年前的思想在发展吗!三是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最早提出了娜拉出走以后怎样?问题。客观理性的提出了革命成功以后发展方向的问题,这是多么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啊!四是顾准所取得的重要思想成果,所达到的思想高度,是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环境之下的所取得的。这使人马上想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说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也。 作者研究涉猎之广,叫人惊叹!希腊城邦民主、基督教文化、僭主政治、科学与民主、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作者研究之深,令人钦佩!他所达到的深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著名学者王元化评价顾准:许多问题一经作者提出,你就再也无法摆脱掉。他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并检验由于习惯惰性一直扎根在你头脑深处的既定看法。在造神运
  • 3、 顾准《顾准日记》读后感1200字

  • 4、 《顾准全传》读后感1000字

  • 5、 《顾准日记》读书笔记

    在***中孤身奋战、逆流勇进的遇罗克曾言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代的心中引起共鸣。

    当我在静默中读了《顾准日记》,我在思考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到底谁在思考?《顾准日记》便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真诚地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这个幸存的文本,充满了血和泪。台湾学者林毓生曾说他读完《顾准文集》后热泪盈眶,而我也同样是在泪水的浸淫中读完了《顾准日记》,心中满是压抑,反观如今的社会和自我,我们愧对顾准,愧对那一代在黑暗中独自摸索思考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让人灵魂不安的书,每一个字都可以刺穿世人的伪装,却也让他成为极右派、黑帮、走资派、三反分子,以致妻离子散、母子咫尺天涯,绝望中还要绝望的一跃,去点亮自己照出前路娜拉走后会怎样,这样的追问却被无情的打入冷宫。这样的心事也许就如帕斯捷尔纳克所说的痛苦使忧愁变成了心病。

    日记中展现了顾准在那个禁锢的、黑夜如磐的年代中怎样一灯如豆,独自掘进。但是前进是那么艰难,贫困、饥饿、疾病、逼迫、损毁唯靠良知给个人支持。顾准摸索着民族的出口,在釜底自我煎熬着,他爱着祖国和人民,但当他思考时便换来一阵阵绞痛,正如他记载我基本上学会了唾面自干、笑靥迎人那一套(1959年11月10日)、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败坏,不能不成为普遍现象(1960年1月15号),在那个斯大林主义盛行的年代,唯有顾准撕破天朝迷梦的面纱,在痛苦折磨中关心着中国底层平民、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以一人之力撑起了1957年以后大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断层。

    亲人离散的顾准,泪流满面的看完《莱茵梦》,几次因思念被逼自杀的妻子而从梦里痛苦而醒,临终前的顾准被迫签了认罪书,他哭了,他说这对他是奇耻大辱,但也许能改变孩子们的处境,病危之时,他不断喃喃:我想他们,想得好苦呵,想得好苦呵。而形势所迫,他与九十老母咫尺天涯而含恨离去。

    这些苦难以其强大的后坐力将顾准推向真理,在绝对话语绝对权威笼罩一切的年代,只有他敢于说不,他把思考直抵古希腊,又独立思索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我们也有自己这一代的怕和爱,可就如著名作家邵燕祥所说只因他的文字变成了铅字,一代知识分子才挽回了集体名誉。

    一本日记,一个罪恶年代的苦难实录;

    一本日记,一个悲情知识分子的血泪史;

    一本日记,一抹穿越迷茫的微光,冲开中国发展的前路。

    而如今我们还记得那个年代、那些知识分子么?遗忘是比蹂躏、比戕害、比死亡更深的痛,当我们需要顾准

  • 6、 《顾准日记》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1200字

    在***中孤身奋战、逆流勇进的遇罗克曾言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代的心中引起共鸣。

    当我在静默中读了《顾准日记》,我在思考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到底谁在思考?《顾准日记》便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真诚地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这个幸存的文本,充满了血和泪。台湾学者林毓生曾说他读完《顾准文集》后热泪盈眶,而我也同样是在泪水的浸淫中读完了《顾准日记》,心中满是压抑,反观如今的社会和自我,我们愧对顾准,愧对那一代在黑暗中独自摸索思考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让人灵魂不安的书,每一个字都可以刺穿世人的伪装,却也让他成为极右派、黑帮、走资派、三反分子,以致妻离子散、母子咫尺天涯,绝望中还要绝望的一跃,去点亮自己照出前路娜拉走后会怎样,这样的追问却被无情的打入冷宫。这样的心事也许就如帕斯捷尔纳克所说的痛苦使忧愁变成了心病。

    日记中展现了顾准在那个禁锢的、黑夜如磐的年代中怎样一灯如豆,独自掘进。但是前进是那么艰难,贫困、饥饿、疾病、逼迫、损毁唯靠良知给个人支持。顾准摸索着民族的出口,在釜底自我煎熬着,他爱着祖国和人民,但当他思考时便换来一阵阵绞痛,正如他记载我基本上学会了唾面自干、笑靥迎人那一套(1959年11月10日)、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败坏,不能不成为普遍现象(1960年1月15号),在那个斯大林主义盛行的年代,唯有顾准撕破天朝迷梦的面纱,在痛苦折磨中关心着中国底层平民、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以一人之力撑起了1957年以后大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断层。

    亲人离散的顾准,泪流满面的看完《莱茵梦》,几次因思念被逼自杀的妻子而从梦里痛苦而醒,临终前的顾准被迫签了认罪书,他哭了,他说这对他是奇耻大辱,但也许能改变孩子们的处境,病危之时,他不断喃喃:我想他们,想得好苦呵,想得好苦呵。而形势所迫,他与九十老母咫尺天涯而含恨离去。

    这些苦难以其强大的后坐力将顾准推向真理,在绝对话语绝对权威笼罩一切的年代,只有他敢于说不,他把思考直抵古希腊,又独立思索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我们也有自己这一代的怕和爱,可就如著名作家邵燕祥所说只因他的文字变成了铅字,一代知识分子才挽回了集体名誉。

    一本日记,一个罪恶年代的苦难实录;

    一本日记,一个悲情知识分子的血泪史;

    一本日记,一抹穿越迷茫的微光,冲开中国发展的前路。

    而如今我们还记得那个年代、那些知识分子么?遗忘是比蹂躏、比戕害、比死亡更深的痛,当我们需要顾准

  • 7、 《顾准日记》读书笔记_日记读书笔记1000字

    在***中孤身奋战、逆流勇进的遇罗克曾言所谓的不朽,就是在后代的心中引起共鸣。

    当我在静默中读了《顾准日记》,我在思考在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到底谁在思考?《顾准日记》便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真诚地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这个幸存的文本,充满了血和泪。台湾学者林毓生曾说他读完《顾准文集》后热泪盈眶,而我也同样是在泪水的浸淫中读完了《顾准日记》,心中满是压抑,反观如今的社会和自我,我们愧对顾准,愧对那一代在黑暗中独自摸索思考的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让人灵魂不安的书,每一个字都可以刺穿世人的伪装,却也让他成为极右派、黑帮、走资派、三反分子,以致妻离子散、母子咫尺天涯,绝望中还要绝望的一跃,去点亮自己照出前路娜拉走后会怎样,这样的追问却被无情的打入冷宫。这样的心事也许就如帕斯捷尔纳克所说的痛苦使忧愁变成了心病。

    日记中展现了顾准在那个禁锢的、黑夜如磐的年代中怎样一灯如豆,独自掘进。但是前进是那么艰难,贫困、饥饿、疾病、逼迫、损毁唯靠良知给个人支持。顾准摸索着民族的出口,在釜底自我煎熬着,他爱着祖国和人民,但当他思考时便换来一阵阵绞痛,正如他记载我基本上学会了唾面自干、笑靥迎人那一套(1959年11月10日)、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败坏,不能不成为普遍现象(1960年1月15号),在那个斯大林主义盛行的年代,唯有顾准撕破天朝迷梦的面纱,在痛苦折磨中关心着中国底层平民、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以一人之力撑起了1957年以后大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断层。

    亲人离散的顾准,泪流满面的看完《莱茵梦》,几次因思念被逼自杀的妻子而从梦里痛苦而醒,临终前的顾准被迫签了认罪书,他哭了,他说这对他是奇耻大辱,但也许能改变孩子们的处境,病危之时,他不断喃喃:我想他们,想得好苦呵,想得好苦呵。而形势所迫,他与九十老母咫尺天涯而含恨离去。

    这些苦难以其强大的后坐力将顾准推向真理,在绝对话语绝对权威笼罩一切的年代,只有他敢于说不,他把思考直抵古希腊,又独立思索着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我们也有自己这一代的怕和爱,可就如著名作家邵燕祥所说只因他的文字变成了铅字,一代知识分子才挽回了集体名誉。

    一本日记,一个罪恶年代的苦难实录;

    一本日记,一个悲情知识分子的血泪史;

    一本日记,一抹穿越迷茫的微光,冲开中国发展的前路。

    而如今我们还记得那个年代、那些知识分子么?遗忘是比蹂躏、比戕害、比死亡更深的痛,当我们需要顾准

  • 8、 刘墉文集读后感

    刘墉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喜欢刘墉,是因为他的朴实无华,更因为他的文字给人读后的无限深思

    闲暇之余,又重读了刘墉。《萤窗小语》是他的早期作品。他善于以小见大,从生活的繁琐点滴中悟出人生的各种真谛,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

    《戒烟》是文集中不太起眼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刘墉有一位瘾君子学生,某一日,忽未见其抽烟,于是询问何故,学生答曰:戒了!并笑言戒烟并非大不了的事,他早戒过好多次了。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情节,就是借着戒烟这阳的小事,在三言两语之中,道理已经清清楚楚地摆了出来:把成功看得容易,将失败不当一回事,勇于发誓而怯于实践,这大概是人们的通病!

    一段很直白却很实在的文字,也许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然而却说不来其中的奥妙。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理所应当,有着太多太多的不以为然,其实这就是生活,生活给我们很多,索走得也很多。

    就是这样一本简简单单,直直白白的书,讲述的却是贴近生活,贴近你我,贴近大众的一本书。当然,书里还有很多很多经典之处,让我们读者回味的亮点也是无处不在,这本书没有唯一的主人公,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更没有美轮美奂的爱情故事,但是,我相信,里面一定会有吸引你的地方。

    刘墉文集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在读刘墉的散文集《纵横卷》,看他的作品时,我的思想会随着他的文字跳动,他并不把文字写的太过饱满,所以留给我了很大的遐想空间。读到其中一篇《你想一鸣惊人吗》时,我的心好像被狠狠的鞭策了一下,隐隐作痛。

    成功不垂青无备之人。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这句话是问句,但实际上应该这样理解,如果当机会来临,你却没有准备,你就不可能夺取成功,或者说是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算是机会来临了,你也不可能抓住它。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所以平时不断给自己添加新的血液,完善自己的装备,才能通过机会这座桥梁,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成功就不会垂青于他,他只能眼巴巴的瞪着机会,对天长啸了。于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一鸣惊人的人曾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那么我们呢?我们是不是也总在抱怨,抱怨社会竞争压力大,抱怨工作不好找,抱怨机会难觅可是,当机会真的光顾时,我们有没有完全的实力抓住它呢?所以,我

  • 9、 朱自清文集读后感

    朱自清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背影》这篇散文通过描写父亲送儿子远行的一幕,表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匆匆》讲述了时间流逝之快,并且时间不能倒流,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告诉我们: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务,只有今天才是黄金。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今天;而《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作者用月光衬托荷花,描写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

    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为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遍地的野花仿佛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风,不再像冬天那样寒冷,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万物。在温暖的春风中,孩子们高兴得放着风筝。在春天,春雨是寻常的,它滋润着世间的万物。

    在《春》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希望。我们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秋天才会有累累硕果。而我们小学六年级不正是我们人生的春天吗?我了我们秋天的收获,我们现在难道不应该付出汗水和努力吗?

    我热爱春天,歌颂春天,但我更珍惜春天!

    朱自清文集读后感范文二

    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集,感悟到了朱自清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生命好比是一块时间的材料,每人得到的都大同小异。因此,生命的意义并不体现在生命的物象和长度,而更多体现在生命的气象创新,为世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观点在别人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不就是对此观点的最好表述吗?

    在感悟的同时,我也致力于去体会朱自清的表达手法。既然被公认为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可与古典散文相媲美的散文家,朱自清的文风、手法一定有异于常人之处。他的文风比较朴素,如《背影》,全文辞藻并不华丽,但仍然十分感人,这可能就是名家与常人的区别吧!而成段的疑问句就成了他标志性的写作手法,他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意味深长的意境。就像《匆匆》离得那样: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真是这些疑问激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吧!

    渐渐地,我又发现,朱自清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层的意义,有对生命的思考,也有对当时政府的讽刺,它使用了不少暗喻法,这也许是受古代先哲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文章看似清淡,却富有哲理,有一层耐人寻味的色彩。

    我看了一些关于朱自清的介绍,发现他真是人如其名,事事要求

  • 10、 曹文轩文集读后感

    曹文轩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朋友们,你们听说过曹文轩吗?他是我国着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从前年开始我就喜欢读他的作品。尤其是讲是一个叫桑桑的小男孩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故事。

    如《草房子》这本书,我就是百看不厌。草房子是一本桑桑接触教育记叙文。 桑桑是一个特别的人。又如在《秃鹤》这篇中,桑桑是一个很顽皮的男孩。在《纸月》这篇中,桑桑是一个勇敢的男孩。在《红门》这篇中,桑桑是一个会化敌为友,珍惜朋友,胆小而又知错能改的男孩。

    总之,桑桑是一个特别的人。他曾经把家里煮饭用的锅砸了,去买鸽子;他曾经在大热天穿着棉袄,棉裤和棉帽在同学们面前尽情表演;他曾经用家里的蚊帐去打鱼;他曾经用家里的碗柜为他的鸽子们做个家桑桑曾今做过和别人不同的,令人想不到的事情真是数不胜数。

    我想学桑桑那化敌为友的本领,因为在生活中谁和我有仇,我会立即迎上去对骂,跟他一个星期不说话,不允许他碰我所有的东西,我也不会碰他所有的东西。我想学桑桑那珍惜朋友的本领因为我在生活中仅仅为了同学借我橡皮没和我说,我就立刻和他翻脸不和他玩。我想学桑桑那认识自己的毛病并改正的好习惯。因为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毛病就是写字不认真,上课不听讲,所以我要向桑桑学习改掉自己的毛病。

    你们也喜欢读曹文轩的文章吗?把你喜欢的也写下来,和我一起发表吧。

    曹文轩文集读后感范文二

    《曹文轩纯美小说全集》是一本很厚的书,约4厘米的厚度。他总是静静地立在我家书柜的最里层,等着我去发现他,翻阅他,慢慢领悟其中的美妙

    我是在两年前在一次大扫除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的,上面已经落满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我翻开了他,深奥的文字和一连串的乡间小说让我顿时失去了兴趣,丢下了这本书,兴趣转移到了其他图文并茂,好看易懂的书籍上面。

    两年后,出于家中的书已被我全部看完,我打开书橱左翻翻右翻翻,再一次发现了这本书仿佛有着什么魔力一样,吸引着我伸手去翻开它,阅读他,看透他。我翻开了第一页,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和熟练的描写将我深深地吸引住,我便再也不肯放下。做完作业看几页,睡觉前看几页,如饥似渴,不出一个星期,硬是将这本书吞了下去,也了解了很多的乡间的景色和风俗。

    就算读完了这整本书,我还是不肯放下,翻到第一页开始慢慢推敲字中的含义,同样让我乐此不疲,经常充一袋奶茶,坐在阳台放着的躺椅上,晒着温暖的阳光,细细品味着奶茶的香浓和文字中的涵义,像一个老人一般。

    是的,这本书对我的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09-22

  • 2022-06-26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1-11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2

  • 2022-09-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09

顾准文集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顾准文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顾准文集读后感、2024顾准文集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