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輪回觀后感有感 > 地图 > 观輪回觀后感有感,2024观輪回觀后感有感
观輪回觀后感有感

(共 6223 篇)

  • 1、 《輪回》觀后感

    《輪回》觀后感

    以前曾經看過羅恩.弗里克導演拍攝的《天地玄黃》,今日意外的看到他時隔二十年的新作《輪回》,尤記得看《天地玄黃》時的心靈震動,導演用他特殊的手法表明了對天、地、人三者關系的看法。這一次的電影也是用意在此,想表達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還有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說他特殊是因為在一個多小時的影片中,只有畫片和短片,而無一句臺詞,聽到的只有與畫面相合的音樂,讓人發現:當語言不再參與其中時,也許每個人可以通過它看到更多屬于自己的所得。

    影片開始便是一段舞蹈,那是印度的三大神之一濕婆,主管世間的一切生殖與毀滅,具有創造與破壞的雙重能力。這一開始便點了題,因為輪回就是死與生的更迭不止。緊接畫面便是火山噴發,熔巖四濺的場景,那噴薄而出的紅色仿佛有吞沒世界的力量。再一個畫面便是一個孩子的特寫與一個老人的特寫以及一個木乃伊,喻意也不言自明了。

    正片是從千手觀音的合上雙目前開始的,然后畫面緊連茫茫沙海,盡頭是不知何時遺留下的石頭廢墟,但從那散落各處的龐大石頭雕塑來看,不難想像當時的這里曾是何等的繁華輝煌,但歲月如洪,仍是沖涮了這里的一爭,除了這些石頭,什么都帶走了!

    在影片中有生活水平仍停留在三四年前的原始部落,那里的婦女與兒童都是赤祼著上身,身上掛滿或是涂滿了裝飾,也有現代都市中衣冠楚楚,但不異與各種赤祼的展現,讓你不禁懷疑:現代都市比原始部落到底進化了些什么?是心靈還是僅僅只有物質而已?而物質的發展是否必然可以帶來人類文明與進步,心靈的提升是否可以依靠各種物質進步便可以展現,我們與物質到底是什么關系?當擁有一件物品時,你能斷定是你擁有了它,還是它在控制著你嗎?

    影片里也展示了貧與富,那低矮破亂的紅磚灰瓦,那污水橫流的街道,以及那房內陰暗雜亂的殘舊家具,一個孩子茫然的望著窗外,她在想些什么呢?與一切景象隔墻而建的是一幢每一層都有一個私人游泳池的高樓,這樣的設施怕是之前的那些人絕對住不起的,住在這樣大樓里的人,只是把一堆堆的垃圾用推土機推到了墻的這邊,而你放目看到的皆是各種在垃圾是翻找不停的大人與孩子。在墻的那一邊,一切都顯的那么路闊樓挺、樹高草綠、車流如洪,讓人感覺是那么的整潔與繁華,如果不側目而望,你甚至不相信會有墻另一頭的景象。

    影片還展示了現在生活里的食、色兩大涉及人類本性欲望所繁生出的各種姿態,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現象,也許會讓你在大塊朵頤之前和發泄欲望之時

  • 2、 观电影《80后》有感

    电影《80后》观后感

    电影《80后》演绎了一段精彩的80后的爱情故事。

    80后是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就不多说了,因为80后都知道。

    故事开篇,1992年女主角沈星辰11岁(应该是81年生,和我一样大),在打陀螺(80后儿时的玩具,我对此记忆犹新,自己上树砍树枝削制大大小小的陀螺很多个,还学着用不同的方法缠鞭子),还和男孩子争着玩儿;就在此时目睹了妈妈跟人跑了,爸爸当时被撞身亡的惨痛情景,于是她成了无家的人。(她是不幸的)

    在舅舅家,看着舅妈对表弟的关爱,沈星辰的内心的心酸痛苦与寄人篱下的那种触痛是无法被其他孩子所能理解的。在这里遇到了和他同岁的,和她开始一段80后的真挚的,清纯的,刻骨铭心的爱的男主角明远。随后她经历了舅舅的离婚,表弟陈默成了和他最亲的人。

    1997年,沈星辰16岁(我当时上初三,正经历着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和家庭的困难期)去电子游戏厅(那个年代我只是知道有这样的地方,但是从不进去,也不会玩儿,以致后来大学同学说我不会打魂斗罗。。。)寻找王胖子为弟弟陈默出气,此时明远多年后第一次又出现在她面前,并为她出气将王胖子踢下楼梯。在后来再次躲避王胖子追打后在桥上知道了明远的家况(父母因为走私,父替母坐牢20年,母亲改嫁富豪,父亲知道后狱中自杀)。

    2000年,沈星辰19岁,高中毕业(我也高中毕业,看着她们手中的高中毕业证,感觉好熟悉,和我的一模一样,只是我的已经找不到了);考上了大学。

    2001年7月,在莫斯科宣布北京申奥成功,大学生们欢呼雀跃。(当晚我在家里平房顶上乘凉,用收音机知道的这个消息)

    2003年4月,张国荣去世,画面上大学生在祈祷(我虽然当时也知道这事儿,但是对此不感冒)。同年,全国非典,男主角明远被隔离,手机没有带,沈星辰联系不上他,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杭州,在非常时期联系不少对方的那种焦躁与不安是两人纯洁真挚爱情的完美表现。沈星辰因为晚上在阳台上打电话联系明远而感冒发烧,在宿舍给同学解释不是非典,不能被隔离,在得知自己喝的鸡汤是某部长的孙子送的的时候,自己抠喉咙硬是给吐出来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他心中有个明远。而在明远被隔离时期,一个叫闻嘉姑娘的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跑到隔离医院看望明远;出院后,沈星辰找到明远时看到他和闻嘉在一起时,她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了,其实是明远在给闻嘉说我和星辰从小就认识了,你真的很好,你会找到更好的男生他和星辰是割舍不断

  • 3、 读《红楼梦》56回后感

    当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早早的响起,衔接在昨夜绽放了一晚的烟花之后;当碗里圆滚滚的汤圆溢出甜腻的馅儿后;当荷包里装满糖果之后;新年迈出了它的第一步,窈窕的身姿徐徐向我们走来。

    曹雪芹细腻的文字吧我们带到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正月十五好不热闹。荣宁两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围坐在戏台旁,几张席上皆摆上了酒,两大梁上挂上了玻璃芙蓉彩穗灯,廊檐内外挂着的或绣,或画,或绢诸灯,更是极致地渲染了新年的气氛。醇厚的美酒,聒耳的笙歌,锦绣的盈眸,在欢声笑语背后,却是被掩盖住的暗流涌动。两大家族,沦丧道德。谱写每个人的红楼空一梦。

    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记得小时候,一年中最期待的就是过年那几天,喜欢亲人们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喜欢摆满了佳肴的方桌,喜欢甜腻腻的果糖。新年的气氛那样浓,没有人比小孩子更开心。可是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对人情世故更了解,原先那单纯的心灵被压抑。新年,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流失了它的韵味,留下的不知所措的瓦良格和对童年的眷恋,眷恋那浓浓的年味。不知是心智成熟了,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如今,我再也提不起除夕夜跑到门外看烟花的兴趣,亲戚朋友串门聚餐,也只想自己默默坐在一旁,对方桌上如往的家常美味也失去了兴趣。

    春节,古往今来,已经过了几千次,却仍未被人们厌倦,只愿快些再体味到过年的意义,珍惜我的每一个安稳的年。

  • 4、 观《谷文昌》后感

    一名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传奇,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谷文昌,在我心里一次又一次的回荡,久久不能退却,深受感动。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这是谷文昌同志对东山县人民许下的豪言壮语。“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这是东山县人民对他的思念。

    一名普普通通的领导干部去世22年了,当地干部群众仍然是那样深情地怀念他,崇敬他。每逢春节、清明节,人们总是不忘祭奠他;老百姓自发捐资,为他建造一座雕像,干部群众中长久地传颂他的故事。这一切都证明着一个至诚的真理: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造福社会、造福百姓的好干部,永远景仰那些具有伟大情怀和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

    谷文昌同志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念念不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植树造林,根治风沙,改造自然,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创造出辉煌业绩;他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他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绝不以权谋私。谷文昌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动人事迹,鲜明地回答了一个共产党人“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历史课题,诠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人民心目中树立的一座共产党人的丰碑,巍峨屹立,万古长存。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共产党员应有的崇高风范。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计个人得失,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务必使自己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坚信只有不断要求自己,在迈向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上一定会留下一串坚实的脚樱

  • 5、 观《禁毒片段》后感

    观《禁毒片段》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关于禁毒的片段,这部禁毒片段的内容,真让我为之惊讶。

    我国吸毒人数近三十八万人,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死亡的近三十万人。因吸毒破坏公共设施,违反治安,整整占了70%。这是个多可怕的数字啊!而其中一个例子,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性。

    有个家庭的丈夫,原本是一位品质很好的人,他有一个孩子,而且家庭也很富裕,家里什么家用电器都有。但吸毒以后,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不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去变卖,换成毒品,而且自己断送了宝贵的生命,给妻子和儿子带来悲痛。看,一个孩子就这样没了自己的父亲。而当时,他家里只有一部黑白电视机。

    看完了这部禁毒片,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吸毒,可以让人失去生命,失去金钱,令家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还破坏了社会治安。而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如果没有了这一班青少年,谁来建设祖国?我们的国家可能又回到了贫穷落后、被人欺负的日子。

    是谁夺走了他们的家园?是谁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又是谁带给他们痛苦?那就是毒品!我们一定要抵制毒品、防止毒品、禁止毒品来危害我们的身心!让毒品这只魔鬼从中国的土地消失!

  • 6、 观《暖春》后感
    观《暖春》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一场催人落泪的电影——《暖春》。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定。 这不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小花从外村跑到芍药村,村民们都不想把自家的肥水外流。年迈的宝柱爹看不下去,顶着儿子、儿媳的压力收留了苦命的小花。小花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爷俩儿相依为命、土屋里从此有了笑声、多门多年不生娃的儿媳香草十分妒忌,想把小花送人。一次又一次的骗走了单纯的小花,但始终没能如愿。小花每天除了做饭、做家务之外还偷偷的学写字。小花非但没有记恨叔叔、婶娘,还一次又一次用真诚的心去接近他们,她的宽容与善良的心撞击了香草与宝柱的良心,终于使他们落下了忏悔的眼泪……宝柱爹和小花被请回了正屋,他们看着桌子上的丰盛的饭菜,哽咽得难以下咽,小花含泪扑向了香草、叫了生平的第一声娘…… 我也由衷地钦佩“爷爷”,他为了两个和他非亲非故的孤儿,搭上了整整一辈子。这种胸怀,这种大度,是我们没有的,他却做到了,而且,他没有要求过这两个孤儿一点一滴,没有向他们索要回报,想起他的坎坷的一生,贫苦的一生,我的眼泪又淌了下来。 小花的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她心地善良,连三番五次伤害她的婶娘都能接受,有人会觉得她傻,可我不!我同情她,支持她,为她的善良、正、孝顺、乖巧、好学而快乐。可在那一瞬间,在婶娘踩烂她风车的一瞬间,我的心都快碎了。我从没尝过这么多苦,或许我没她的一半好,因为我做不到那样。 一部电影,让人哭碎了心,哭得都忘了抹眼泪,电影院里留下了大家同情的泪,辛酸的泪!

  • 7、 观《时光恋人》后感

    电影《时光恋人》观后感

    文/满囤儿

    根据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原著改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内地上映后,上世纪20年代的纽约富豪生活,让那些热捧《小时代》的小年轻儿们看傻了眼。全国小伙伴都惊呼,《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年代时尚完败了《小时代》的奢侈品堆砌。而刚刚上映的新片《时光恋人》,则有望为华语片在时尚感上扳回一城。这一次我们的杀手锏,便是上世纪40年代,重庆城里上演的一场年代时尚大show。

    制片方不惜花费重金在重庆郊区搭建一座老重庆城,让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了上世纪40年代老重庆的风貌。当年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老式钟楼,以及最神秘阴森的建筑渣滓洞的搭建都能代表华语片置景技术的一线水平。剧组耗资6万找工匠定制的刻满美杜莎头像的床头,在电影中也的确起到了营造气氛的作用,并隐喻了大反派薛鹏飞(方中信 饰)的狠毒。

    两位女主演,李小璐本就是俏美大人,伊能静这几年也竖起了知性女王的旗号。在《时光恋人》里,李小璐主打造型的变幻莫测,学生装、特工装、新娘装等造型均体现出了那个年代的潮流风向。伊能静则是那个时代的拜金女。这个民国的舞女,每个造型都是丝绸旗袍级别的高档货。而这些戏服据说都是服装组手工定制的。还真应了她在片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到死都要美美的。

    两位男角就负责型啦。立威廉曾被选作新加坡最佳身材奖。片中各种量身定做的造型大都利用了他的混血基因,让型男魅力动静皆无遮蔽。方中信在片中颠覆出演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总是在军装+皮靴的外边,披上一件超长款皮质感风衣,让这位特务头子显得犀利冷峻。军装,果然是型男利器!

    从上半年成功压制好莱坞影片的国产片中可以看出,国产片要想成为抗坞主力,有一些卖点元素是特别有效的。比如《北西》里的具有现实性的爱情;《小时代》里富有时尚感的服装造型,以及颇具mv风格的画面;《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里对上世纪的怀旧;《厨戏痞》里的型男颠覆性演出等等,比之好莱坞简单粗暴的视觉轰炸,这些都更符合内地观众审美,也更容易引发本土争议和话题。以此看来,国产片若再出现以小博大的黑马,必然也是涵盖如上元素的佳片才行。

    《时光恋人》里90后女生倒追型男的故事,具有和《北西》一样的现实争议;四大主演全部量身定做的多款造型,引领着一种充满年代感的时尚;穿越回上世纪40年代的重庆,让我们怀了一回解放前的旧;沈东导演强烈的浪漫主义运镜,让全片比mv还要唯美浪漫;立威廉和方中信,

  • 8、 回旧地后有感

    由于要参加新任校长的就职,我又再度回到曾经任职四年的地方。虽然将近二十载的岁月匆匆已逝,但是每逢岁末年初路过该校之际,仍会被那绽放在高高围墙上头,绵绵绿意中的橙色花朵所吸引……

    一、缘起──四载因缘无量义

    这是一段极为特殊的花卉情缘,它从无到有,从绿意盎然到橙红惊艳,每年绽放着两次的花开奇迹,频频书写着四年的岁月映象,为提升屏师附小的竞争力,做了一段鲜活的历史见证。一生无量,生生灭灭;花开花谢,来来回回。世事更替,总见大地因缘;生机绵延,只缘顿悟自然。

    这段学校围篱旁的道路,由于并非交通要道,因此行经该处,有时我会刻意放慢车速临窗远眺,甚至下车徘徊花前品赏。在学生上课的时分,一方面悠闲聆听青青校园里传来的朗朗书声,一方面尽情观赏炮仗花篱中挥洒的缤纷花雨,藉以重温和品味那段业已悄然逝去的记忆时光。

    初掌屏东师范学院附设实验国民小学(简称屏师附小或附小),系在1996年的贺伯台风肆虐台湾之际。灾后巡视校园,看见多处积水未退,也意外地发现围墙上方竟然架设着铁丝网,无论当初之目的为何,总觉得似乎与教育理念有违。在错愕之余,考虑如果将之予以拆除,也得花费一番工夫,几经思考后,乃决定在既有的结构下予以绿化,藉以建构一道所谓的绿篱效果。

    绿篱方向确定,究竟要选用何种植栽,也是经过一番思量。只是当时并不知道,这一个理念挥洒的神来之笔,却不经意地泼墨出无尽的教育情怀、以及对于大自然生态的绵绵雅兴。在教育理念与自然生态相互结合之中,铺陈了一段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映象之旅,不仅挽救了附小招生不足的困境,也为后来的散文写作,奠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载因缘,不可思议,似乎人生际遇,早在冥冥之中,已经有所安排、有所定论了了。

    二、权变──在理论与实务之间回旋

    记得1996年的七月底,屏东师院何校长突然把我叫到校长室,亲自告诉我,要我在四天之后接掌屏师附小。何校长表示,我所钻研的“权变领导”都是学术的、理论的,他希望把我投入一所真实的学校情境之中,让我能够在学术专长和学校实务之间相互结合。四年磨练之后,必定可以出版一本《权变领导──附小经验》的书。

    何校长对我的期盼,我并没有实现,因为此一纸本的学术论著,至今依然尚未成形,更遑论是出版发行了。但是,这本无形的权变领导理论的专书,却早已在我踏进附小校长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蘸笔润书且从无间断,也深刻地导引着我以后的学术研究以及人生发展的旨趣。

    当然

  • 9、 观《冒险的代价》后感

    当我看完影片《冒险的代价》之后,沉浸在惋借和气愤的情感之中,这个蒙着面纱的资本主义社会真是个吃人的社会。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向往豪华生活的壮小伙子,可是他很穷。当他见到报上登着有奖冒险的广告以后,被一百万美元醉倒了。他决定挺而走险。在预赛中,他差一点儿葬身于飞机爆炸之中。决赛时,在五名暴徒追击下,他渐渐感到这是个骗局,几决念午掉追击者,把丑闻公布子众。他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逃脱死神的召唤,击毙了四名追捕者,而后回到电视台。

    可是电视合节目主持人发觉内幕将要被暴露,便让警察把他抓进了警车,直奔精神病院影片在一阵警笛声中结束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皆有之的。但是这年轻人不知道金钱的背后,埋藏着某种阴谋。那些唯利是图的魔鬼往往以金钱为诱饵,利用你干出罪恶的勾当,最后把你抛弃。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多少人受到这种欺骗,又有多少人被弄得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更有人被骗走后,走投无路,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党和政府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谁有了困难,大家就会伸出温暖的手来帮助你。外国的富翁老板为了iv.钱,把人当狗用。我们国家的许多万元户有了钱帮助困难户,让大家一起富裕起来,真是两种社会两重夭啊!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人崇洋思想很重。说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我想这些人如果看了《冒险的代价》这部影片,一定会有所觉悟的。我觉得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好青年

    【评语】这是一篇观后感。文章简述电影内容与抒发感想,这是一般观后感的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但相互呼应,而且叙述得十分概括有力、恰到好处。文章开头,简练地叙述了看完影片《冒险的代价》之后的总韵感想:这个蒙着面纱的资本主义社会真是个吃人的社会。

    这是小作者对电影主题一针见血的评价。文章结尾概括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好。在介绍电影过程中,也不是电影画面的重复再现,而是有重点的提纲掣领的复述。这个复述,与小作者要表达的中心,紧密相关。文章在谈感受时,举例还不够充分,这是一个不足之处。

  • 10、 观《忠诚与背叛》后感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略谈信仰

    电影简介

    一九二七年四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变节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人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面临严峻考验,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监督党员、纯洁组织已成当务之急。

    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和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杨匏安以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终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前身)。

    《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可感的故事、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党的纪监干部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电影《忠诚与背叛》的一些介绍,然后我想再次讲一下信仰问题。

    些许感悟

    1. 信仰的建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信点什么。古代相信神话,也可以称之为迷信,信仰是在坐稳了奴隶时代期盼这个“明君”长生不老,在做不得奴隶或者连努力都没得做的时代期盼有个“明君”使自己好好做奴隶。清末就是一个连奴隶都做不得的时代,这时大众的信仰就是依靠一个人来使自己吃饱穿暖,这已最大的梦想。党的出现,给人民重新搭建起了愿景,自己当家作主。所以那时的革命者是有动力的,是有精神追求的,“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是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也是对于信仰的阐释。失去生命是光荣的,不管别人有没有记得自己,只要记得自己的群体就行;失去生命是无所谓的,因为自己在为伟大的事业做贡献,在为这个国家、这个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民大众群体做奴隶,一切便显得无关紧要。忠诚是信仰力量的表现,是真正革命者最为珍贵和优越的精神品质。党带领人民取得的胜利,其实是信仰的胜利。

    2. 信仰的改变

    一起经历的党的成立、发展、抗日、内战、不断壮大,人民对党的信任也慢慢变大,大家都觉得跟着党走就是正确的道路,以为党使得人们有饭吃、有地种,难道还有什么比这个跟重要的吗?没有,至少是在当时。在毛真正掌权的时代,似乎又回到了家长制的时期,家天下就是国天下,他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他对历史越来越重要,是人民对于一个社会形态的信仰变为了对于个人的信仰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8

  • 2021-09-17

  • 2019-09-20

  • 2021-08-03

  • 2021-09-14

  • 2021-09-30

  • 2019-09-25

  • 2021-09-1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09

  • 2019-09-20

  • 2023-03-08

  • 2019-09-21

  • 2021-07-01

  • 2019-11-11

  • 2021-07-21

  • 2019-09-20

  • 2021-11-10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1-05-20

  • 2019-10-24

  • 2022-01-1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6-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观輪回觀后感有感
观輪回觀后感有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观輪回觀后感有感、观輪回觀后感有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观輪回觀后感有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