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 地图 >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2024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相关栏目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热门栏目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推荐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共 8887 篇)

  • 1、 教师读书笔记《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欢迎阅读本文!

    【教师读书笔记《给孩子当下的幸福》一】

    逛书店的时候偶然看到了《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这本书,因为有了孩子,所以,单单只是这个题目,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呢?又究竟怎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当下的幸福?

    我们设计了太多孩子的幸福未来:给他攒钱,给他买房,给他买车,让他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好拥有一份美好的人生。为此,我们拼命上班赚钱,就像班级上的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每周只能见孩子一次,哪里谈得上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其实有很多孩子,只盼着爸爸妈妈在身边,他们期盼着爸爸妈妈与自己玩,哪怕是最简单的藏猫猫,也会让他们乐此不疲,哪怕是随手捡起一根小树枝,也会是他们最好的玩具。与其让孩子将来接纳父母所给予的幸福,不如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让孩子真正接受成长的快乐,远比给予他将来的幸福要实在的多。

    就像马老师书中所言,让孩子自己撅着屁股在沙坑里自由自在的玩一上午,让孩子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痛快的玩个够……这就是给孩子当下的幸福,我们也本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事情。所以,当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专注的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的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这种幸福,人人能给予,简单又随机,那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也希望我所教的孩子在我所教的当下都能感受到幸福。看完书后,我最深的体验是:他们的老师是自然的、不着痕迹的、以孩子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他们很少说“不”,他们看似不动声色的动作、言语,却是包含了许多对孩子们的尊重、理解和爱。

    细细想来,也的确如此。想想我曾经教过的孩子们,下课玩个折纸,因为害怕他们把教室地面弄脏,我不许他们这样,不许他们那样;做游戏时,因为害怕他们太吵,又不许他们这样,不许他们那样;……好像有很多个时候都是在说着“不”。一个个“不”字,不知道磨灭掉他们当下多少小小的幸福。 以后,我也应该像马老师所言,多多运用言语的智慧。玩个折纸,说再多个“不”,他们也还是会把地面弄脏

  • 2、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2000字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形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马老师的答案:

    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我的理解: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

  • 3、 幼儿园教师《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时很多次有感动到极致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特别好的电影。电影是虚构的,但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的,这让我对原本感觉缺乏感觉的生活,又萌生了一丝希望。

    或许擦亮眼睛,仔细找,感动还是能找到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领。则像一股细细的沙,慢慢流进心里,一点一点填补了石头的缝隙,同时带来一份柔润,抹平石头的棱棱角角。

    作者马丽娟老师:中国第一批接受国际华德福?史坦纳幼儿教育协会培训的幼儿教师李跃儿芭学园资深教师,擅长教育管理,培养、提升教师团队以及对教育感悟的总结。在10年不间断地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观察笔记及随笔心得,最终形成本书。

    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读这本书:

    我们天天都在讲“要给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给了孩子幸福?怎么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当下的幸福?

    在书中马老师给出了答案:

    马老师的答案:

    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我的理解: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所以,当你看见孩子不顾刚穿上的新衣服,专注地趴在地上看蚂蚁时,请你不要阻止他;当孩子不顾弄脏双手玩泥巴时,请你不要指责他;当孩子天马行空地给你描绘他的理想时,请你不要嘲笑他…… 因为,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精彩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片段一:点燃心灵的蜡烛

    “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我的收获:孩子们一旦学会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学会了,不会忘记的一种学会。如果我们让一个小孩子很快地学会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记得也快。因为,那是他人将别人的发现硬塞进孩子的记忆中,并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实地经验它而记住它。所以,就如马老师所说的“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点燃他们内心那盏不灭的蜡烛,保护好它,让它燃烧得更明亮、更久远。”

    片段二:长着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

  • 4、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读后感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读后感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庭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赏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聚出闪光的教育智慧。细细的读了这本书,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谈谈一点感受:

    孩子需要体验失望:医疗专家强调说,七十年代的心理学坚持要满足孩子的愿望,避免让他们的美梦落空。于是城市中的富裕家庭往往培养出一批小霸王,这种孩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要。倘若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孩子马上就变成一副无赖样。他们相信拥有是他们的权利,觉得自己是公主王子,理应得到这一切而无需说个谢字。这种培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把要东西的权利交给孩子,这迟早会让父母后悔的。因为一个充满欲望、撒泼任性的孩子是不幸福的。童年的幸福不仅仅是有玩具、愉快和无忧虑的生活,同时也包括要懂得失望的感觉。

    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某个时刻你必须面对的东西。一个从来没听过不字的孩子,是不可能承受失望的感觉的,这种情况将会使他变得脆弱、不成熟、有暴力倾向和染上坏毛病。

    父母亲的一个不字破灭了一些东西,但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东西:划出了界限,重要的是这些界限是有道理的,而不是专制主义的。

    父母如果不能够正确评价孩子的要求,判断他们要求的合理性,而只是一味满足他们的话,可以想像,孩子当然从此生活在盼望之中,哭着喊着,等待能够满足他的要求。然而迟早会有一天,父母会厌倦的。

    孩子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他们会试着去找到界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应该向他们灌输适应社会环境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 5、 《树下无言》读后感:当下即是幸福

    当下即是幸福

    ——《树下无言》读后感

    rue 平白书

    1从生活的细枝末节感念生活

    读完厚朴老师的《树下无言》,首先好奇的是老师的那双眼睛。那些平白无奇的植物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犹如各色人群跃然纸上。

    随着老师的观察和笔触,或调皮,或拘谨,或落落大方,或娇羞凝望。有时,我甚至觉得,与这些文字似曾相识,或是一些话写进了我的心里,回味久长。

    是啊,我们生活在城市之中,花草树木常伴左右,如同每夜星宿显现,我们却置若罔闻。

    因为忙碌,我们自动过滤了那些每天都会经过,看似平常,实则常伴左右的花草树木,而一直心气高涨的远眺成功的喜悦。

    有多久,我们没有静下心来,缓慢地走过熟悉的街角,寻找儿时的记忆,又有多久没有细心观察一草一木,一蚁一蝶。

    尴尬的是,曾经儿时的“玩伴”的绿色家园,早已被车水马龙的街道覆盖,钢筋水泥构筑的建筑物平添了一些冷峻。

    在青岛第二故乡这许多年,很多树木未曾知名,也不曾查阅,人仿佛生活在真空中。厚朴老师的文字恰到好处的,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中,重新回眸灯火阑珊处的“它们”——一如往常地伫立在我们的生命里。

    所以,不要辜负了那些日日见日日新的“老朋友”,做回自己,打开觉知,以孩童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会收获久逢甘霖的喜悦,这一草一木的生机盎然,也滋润着我们疲惫的心灵。

    2从植物的语汇中体会通灵的美好

    植物是有语汇的,懂的人也懂得那摇曳生姿的意味,不懂的人也只当做风吹草动的无聊之事。

    《一樱一棠》中,老师将樱花比作大气的职场女子,有自己特别的精彩,不在乎世人评说,不拘泥规则与教条。而海棠则更娴雅和含蓄,如同文静的邻家女孩,会梳理自己的青丝,写进散发淡淡芳香的薛涛签。

    再比如山谷里的茶涧木兰,一百六十年,年年悄绽新绿,岁岁暗吐芳华,似乎在默默的守候着什么。等候什么呢?我以为,等候懂得的人。即便花开有期,坠落成尘,为了懂得的人苦守也是值得的。

    这种偶遇如故的心情,似乎每个人都会有吧。记得一次登崂山上清宫,遇到一棵伟岸的银杏树,郁葱茂密的树冠直冲云霄,树下齐腰的位置,一圈树皮被抚摸得光滑锃亮。每个遇见它的人,都被它的样貌折服,这年年岁岁的经年洗礼,带给我们内心厚重之感。

    如果你正遭遇不幸,冥思苦想不得解,不如来这棵树下安坐,听一听百年老树的呢喃,摸一摸跨越时空,古人与我们共同扶过的一片苍生。原来我们是这么渺小,渺小到,不如老树的一根枝丫在这个世界上呆得长久。

    顿悟后,豁然

  • 6、 《幸福在当下》读书笔记

    拿到这本书,首先看到了一句话: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生命状态,遭遇不幸,感受变迁;或正经历困惑、求索和领悟,我们对生命都要负一个重要的责任让自己幸福。

    前段时间,在班上组织的一节艺术活动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个音乐活动《幸福的猪小弟》,歌曲的曲调由王心凌的《月光》改编,非常优美。主要的内容是猪小弟问爸爸:什么是幸福?爸爸说:你的笑容和健康就是幸福;猪小弟问妈妈:什么是幸福?妈妈说:有你有爸爸一家人就是幸福!活动结束了,我问小朋友们,什么是幸福?说法各不同:妈妈带我出去玩就是幸福,幸福就是要高兴是啊,对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大不一样,对于孩子们来说,开心就是最大的幸福。

    爱沉思、爱思考、爱幻想的自己(这与外表大不同),时常会想一些事情,喜欢回味过去,从小到大就是这样的,总觉得以前好;偶尔爱幻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那么,现在呢?

    书中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像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了昨天,以后我们也无法再回到昨天弥补什么了;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是特殊时刻,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书中的另外一席话也让自己记忆犹新,我们总是在茫然中寻找关于未来的幸福,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试问,谁可以担保,一旦脱离了现在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幸福;谁可以担保今天不笑的人,明天就一定笑得出来?享受我们现在所有的安乐、幸福,不要梦想着明天不可能的富贵生活;享受我们今天简洁舒适的衣服,不要望向明年不可期的锦华狐裘。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刻,比不切实际的计划和望向更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先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后来学到的孔老夫子的文章中似乎找出了答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倘使我们不珍惜、把握现在,相信在未来的某日定会后悔莫及。

    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幸福不在明天,也不在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在现在。过去是记忆,未来是想象,真正的、真实的快乐是现在。不必让未来会很幸福,让当下很幸福就足够。

  • 7、 给孩子的忠告读后感

    父爱如海,深沉宽厚;父爱如父,炽热燃烧;父爱如酒,令人回味无穷;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帮你清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在这本书中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题记

    这是切斯特菲尔德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同时以慈父、导师和朋友这三角色给儿子写的信。本书以书信的形式从知识积累、性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健康饮食四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指点,为孩子今后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爱自己孩子的人,虽然他的傲慢让他蔑视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但他却为了帮助拥有卑微血统的私生子,给他安排好了一切,给他最好的教育还常常给他写信。所以,我认为他仍是一位专注、坚持不懈、慷慨和明智的导师。虽然他年轻时也有许多负面的评价,但他的父爱绝对够伟大,如山、如海般伟大!

    虽然很少有父亲做到这样,但每一位父亲的父爱都是伟大的!

    父亲的爱,不像母爱如细水长流,往往爸爸在我们面前都是如岩浆、如山崩、如海啸,可又有多少人作文知道父亲的细致入微。说着,想起了我的父亲。

    多年以来,我一直觉得父亲脾气暴躁、不易亲近。直到近年来,感觉父亲憔悴了许多,但他从不抱怨一句。仍对我一如既往。那天,我看电视看到很晚,父亲又对我怒吼了一通。心里埋怨着回到床上。夜更深了,我隐隐看到父亲脚步很轻很轻地进入了我的房间,替我把被子盖好,又把窗帘拉上。待了一会儿,又出去了。谁说没有细腻的父爱?

    其实这本书给我许多的感触,不仅是这伟大的父爱,还有书中的箴言和切斯特菲尔徳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直在信中强调的优雅、优雅、再优雅的气质以及他也推崇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是一本对中学生的谈吐、举止和素质都非常有帮助的书,我觉得值得一看。

    是因为这次的暑期读书活动,我才读了这本充满父爱、箴言和真理的书。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感触以及对我在学习、性格、能力和健康上太多指点。高尔基说的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会让我成长。

    加油!

  • 8、 给孩子的诗读后感

    【篇一:《给孩子的诗》读后感】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一句,是北岛《回答》中一直被传诵的。在中国当代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诗人的北岛在当代文学界有较高的成就,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几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当然个中波折也颇是耐人寻味。但是,从个人角度,我不是很喜欢这一时期的大多数诗歌,带有特定的时代印记,比如顾城的《黑眼睛》、戴望舒的《雨巷》,北岛的《回答》,也算不上很喜欢。

    《给孩子的诗》是北岛选编的诗集,有他翻译的诗歌,也有他自己写的,更有国内外各时期著名诗人、作家的作品,选材广泛,风格迥异,对于大孩子是开拓视野很好的索引。比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法国作家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当一切入睡》是对宇宙、夜空壮丽之美的颂歌;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古川俊太郎,用诗歌抒写生命、生活和人性,他的《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在控诉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勾起了很多游子的思乡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作品,像海涅的《星星们高挂空中》,迪伦的《在风中飘》,可见,北岛着实是花费了大量功夫进行了一番精挑细选。但是,这不是一本适合给小孩子读的书,个人觉得至少初中以前不太合适。为孩子选诗,首先要剔除掉政治、时事这类过于有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的诗歌。这是童书出版妈妈三川岭的建议,感觉很中肯。《给孩子的诗》中收录的绝大多数诗歌,于小孩子而言有些成熟和深邃了,爱情、梦想、人性、生命这样的话题,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懂得,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能听起来很漂亮,但个中滋味其实并不容易体会。这是本书有欠考虑的地方,或者说是书名会给人的误解,小朋友的话,还是先读读《星星的诺言》、《母亲》这类的较好。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还说: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读一首好诗,是开启心灵窗户的钥匙,孩子的世界,特别是小孩子的世界,更纯粹和真实,不像成人受已有知识的禁锢,他们更容易从诗歌中感受韵律之美,自然之美。

    或许,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吧,记得我家毛毛半岁的时候,他躺在小床上,我读泰戈尔的《孩童之道》,开始的时候,他睁着明亮的眼睛安静地听着,两三遍之后,他慢慢进入梦乡,嘴角还带着笑,那一刻现在想来都觉

  • 9、 给孩子的礼物读后感

    给孩子的礼物读后感范文一

    《给孩子们的礼物》这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的最新奉献。这本书通过一个老人和孩子的故事讲述了每个人所拥有的礼物的秘密即如何处理过去现在未来的问题。这对我们成年人同样意义深远。

    文中写道:我们的面前常常会摆放着三件礼物。包装杂乱无章的过去,五光十色、缤纷灿烂的未来,还有如白纸般单调的现在。我们要选择哪一份礼物呢?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礼物,其实正是当时当刻的这一瞬间。世界上最珍贵的一份礼物,其实正是现在。我们要关注眼前发生的一切。关注现在最重要的事。这条真理启发我们读者要摒弃过去的荣辱得失、痛苦忧伤,不必忧虑未知的迷茫虚幻、焦虑不安,学会活在当下,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

    但是遗憾总是存在的,错误总会发生的,我们常常对曾经犯的错后悔不已,陷在过去的失误中不能自拔。从书中我们明白:无论我们曾经遇到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它们都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无法从过去的教训中学到点什么,那么我们就会反过来被过去的种种所束缚,无法真正地告别昨天。在我们吸取经验,告别昨天的那一刻,我们在今天也就同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过去就像石头,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过去,那是因为过去就好像石头雕刻。而我们则可以像观赏石雕那样,在过去中学到有用的东西。现在就像还没有变硬的粘土。因此,可以被塑造成任何一种艺术品。如果曾经发生过的事再次发生,我们就可以用和以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并让我们现在过得更愉快更充实。对我们教师而言,就要经常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出现,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份礼物还包含着明天的重要性。如果过去是石头,现在是泥土,那么未来就是空气。没有人能任意塑造未来,或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为自己向往的未来制定很多计划,来减少现在的焦虑和不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

    我们的心中应该有三张图画。描绘美好未来的想象画,实现未来的过程设计图,以及如何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图。我们应该在想象画中描绘出壮阔美好的梦,在设计图中制定出现实的计划,而在路线图中标记下当前的这个瞬间应该做的事。

    你知道三脚架吧?支撑照相机或望远镜,有三根支架的那种装置。你将我在这之前讲过的所有话和三脚架联想起来就对了。我们在现在中生活,在过去中学习,并为了未来而计划。任何一个支架被抽离,三脚架都会倒下,因此缺一不可。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支撑

  • 10、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

    同学们,相信大家对于《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肯定不陌生吧!既然如此,那么大家对这篇文章的作者巴金,也应耳熟能详了。正是这样一位世纪老人,却在此文中表现得淡泊名利、为人豁达。而他在文中的一句名言: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却把我引入了沉思之中。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巴金曾多次提到奉献、开花结果等字眼。这些给我的感触都很深。是的,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若不做点儿什么,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光彩就像文中巴金说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多余的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与其一个人享受它们,倒不如把它们献给社会、献给人民。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才会结果;我们才能活得坦然,活得洒脱。反之,一些只为自己活着的人,纵然是存在着,也会被世人藐视,被世人抛弃;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巴金在这篇文章中,显得谦虚。他虽在文中说自己的生命并没有开花,可我们却都心知肚明,巴金的生命其实早已开花结果,单从他留给世人的文学作品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巴金在自己的一生中,活得坦坦荡荡、轰轰烈烈、光彩照人。可以说,巴金把自己人生的大部分精力、时间,都献给了社会、献给了人名。虽然巴金现在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高尚的奉献精神,却永久地留在了我心中,留在了人民心中,千古不朽!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1-04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6

  • 2019-11-1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10-16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1-08

  • 2019-09-22

  • 2019-09-26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16

  • 2023-05-18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0

  • 2022-12-14

  • 2023-06-07

  • 2019-11-06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2024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