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 > 地图 >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2024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相关栏目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热门栏目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推荐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

(共 2474 篇)

  • 1、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1000字

    r:

    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时间金钱;

    之所以你的时间能卖出去,就是因为总体上来看花钱买时间更划算啊(写在纸上,贴在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反复阅读);

    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换来的注意力持续就是有价值的。

    i:

    1.凡是可以用钱买的都是便宜的,绝大数人对这句话存在误解。我刚开始读这句话也存在误解,但是读完这篇文章后似乎说的也对,现在对这句话的感觉算是:或对或错。

    2.所拥有最宝贵的财富是注意力,即注意力时间金钱。从价值上看,时间金钱,用金钱省下来的时间,用这省下来的时间来赚取花费的金钱,我觉得这个是超值的。注意力和时间来相比谁更要?自己的注意力是产出唯一的资源,时间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因为本身时间不会产出。第一期的讲注意力的时候提到3个大坑:凑热闹、随大流、操别人的心。大部分人不仅入坑,还挺享受。从价值上看,注意力时间。

    3.把足够多的时间花在她身上,或者足够多的钱,才在二十多年里避免了争吵。核心本质还是花费掉大量的时间去沟通,沟通就是需要消耗时间精力,所以有时候说一遍对方听不懂,得需要说很多遍。通过举例子来说明注意力很重要,要用他的时间和金钱来换取持续的注意力。

    a1

    1.付费能够捡便宜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钱付费之所以会感觉钱很重要,其实就是因为没钱,因为生存需要用钱,所以必须出售时间去换取金钱,而且大多使人在起步的时候,时间都是廉价的,卖不了几个钱,所以认为钱很重要。多少人工作只是为了获得金钱报酬,将自己的时间出售给别人,用以换取金钱。所以,对一个刚起步的人,你对他说,时间比金钱重要,而注意力比时间重要,他会不解。很多人的时间和注意力只能被廉价出售,也就是单位时间的售价很低。或许当我们随便卖一点时间就可以换取很多金钱,这时候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时间很贵,我们的注意力很贵。所以,在现实中,我们想要真的实现注意力时间金钱这个价值排序,需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售价,最理想的就是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也就是不用再为了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当我们的钱足够到想付费就能付费的时候,这时候才有资格说付费就是捡便宜。 (这是在下方评论里看到的,我觉得说的有道理)

    2.以我目前看来,还没有察觉到 注意力时间金钱,在已有观念里注意力不是和他们来相提并论,注意力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专注,我自己平常很难静下心来看书,文章

  • 2、 为冷漠付费读后感
    为冷漠付费读后感 某日,闲翻看一本杂志,看到一篇《为冷漠付费》的短文,写的是美国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的一件小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经济最萧条的1935年冬,一位老太太为了喂养3个失去父母又几天没有吃东西的孙子,无奈之下偷了面包房的面包而被面包房老板告上法庭。法庭开庭问清原由后,为了秉公办事,执行法律,对老太太宣布两种判决供选择:一是罚金10美元,二是拘役10天。面对宣判老太太为难地说:“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3个孙子谁来照顾呢?”这时候,旁听席上站起一个人,他先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并随即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又转身说:“各位,我是现任市长拉瓜迪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罚金,这是为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顿时静静的法庭上,所有惊讶不已的旁听者都站起来,每个人都认真的拿出50美分放进市长的帽子里,法官也不例外。老太太看到这个场面,双手捂面,鸣咽出声。 读完这个故事,我有以下几点感慨: 一是为纽约市长能亲自到法庭出席对一个老太太偷钱这样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件审判而感慨。我不知道,现在都是哪些官员在关注贫民的小案件。作为一个地方官员,一年甚至几年之内是否进过一次法庭旁听案件的审判呢?我想,不要求每个官员都对贫民的案件关心,那也做不到,我只想在一个特定时期或特定案件,我们的官员(不是一个而是更多一些)能到法庭旁听,把它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一个机会。 二是为纽约市长主动为被告人老太太支招、付款,以将老太太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而感慨。在目前经济形势严峻,就业相当困难,看病还相当贵、学费还一再攀高,我们的官员能否都结交一个“穷朋友”,用少开一次会,少搞一次招待,少开一个月工资,将节省下的钱用来帮助“穷朋友”渡过生活上的难关。 三是为纽约市长以这个小小案件为契机发动旁听者为自己的冷漠付费来教育大家而感慨。古人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哀莫大于心死”。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当你过上不愁吃不愁喝,有房、有地、有车、子女有工作,无忧无虑的时候,你是否想到那些为吃喝、子女教育、住房、治病、就业犯愁的人呢?官员们拍拍胸膛问问自己是否尚有“邑有流民愧俸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 3、 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1000字: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

    看了《工作就是职责》这本书受益匪浅,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精彩的观点展此刻面前,让我茅塞顿开,加深了对职责两字的理解。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取自己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段话,态度决定一切。职责是必须要应对,勇于担待,而不能逃避的。要做好本职工作,务必树立强烈的岗位职责意识。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有强烈的职责感,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职责意识,决定了干好工作的态度,有没有职责意识,有没有把自己的岗位重视起来,做事的结果绝对是不一样的。作为社区里一名普通的社工,只有树立正确的职责意识,实现自我管理,才能坚持原则,才能用心主动地工作,这样对所承担的工作和到达组织所设定的目标才更有好处,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才更有勇气。

    换位思考,互相帮忙。让我明白当困难来了的时候,不是各扫门前雪而是要更多的为别人着想,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这份工作之前,我曾在商场做过促销员,工作当中很多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天我已经完成我的销售额了,其他的该他去完成了,我才不要帮他呢,凭什么我要那么辛苦,凭什么我赚的钱分他一点啊。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当你责怨他人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他人思考过?才为本,德为先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用自己的潜力去做事,这是我们做事的必备条件,而在这之前就应让自己做一个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承担职责会使你比别人更强大,比别人更值得信赖。做好自己的事情,更主动的帮忙别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尽善尽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职责心的表现。

    有职责的人会怪谁?谁都不会怪,甚至包括自己在内。当别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能给予自己负职责的机会。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绕道而行会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聪明,能够躲避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失去了负职责的机会,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潜力。

    只要能够勇敢地担负起职责,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工作,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价值,就会成功,就会获得群众尊重和认可。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职责的人,职责能让我们战胜懦弱,职责能够使人们变得勇敢和坚强。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牢牢记住工作就是职责,职责重于泰山!为工作而负职责,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为工作而负职责,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工

  • 4、 时间就是生命读后感

    今天,我读的这个故事里,讲到时间就是生命。说的是有一个大学教授很有学问,有一天,一个学生请教他怎么考出一个好成绩来。他便笑着让这学生明天到他家里去。

    第二天,学生到了他家,从门口看到家里很乱,而教授则让他在门口等一分钟,当着学生的面打扫起来。仅仅用了一分钟时间,教授就将客厅打扫干净了。并倒了两杯咖啡,让学生进来喝咖啡,喝完咖啡就让学生回去。学生不解的问他的问题,教授说已经回答他了。学生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才明白:这一分钟看起来很少,但只要你利用好里这一分钟,你就会觉得这一分钟是必不可少的。

  • 5、 生活就是哲学读后感

    生活就是哲学读后感(一)

    《生活就是哲学》这篇文章出自《读者》2015年第18期,由作者傅佩荣撰写。文章以他人摔倒你是否会主动扶起为案例,阐述和分析人们的纠结心理,并表述了思想与行动的紧密联系。

    文中的事例让我回忆起了上周末在广州的一段场景,当时我正从北京路步行街穿过天河城百货去往酒店,广场一侧一小男孩正在追逐一小狗,几乎围着我转了个圈,忽然间他在我面前摔倒,顿时嚎啕大哭。我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扶他,握着他的手臂时,他发现不认识我,手臂有个回收的动作,更是哭地厉害了。旁边小男孩的父母欢笑着走过来,劝解他不哭。确认小男孩平安无事后我就离开了。离开的路上我一直在回顾那个扶的动作,因为经常看时事新闻,想想那些铺天盖地的讹诈新闻,顿时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毕竟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然后是感到庆幸,然后一笑置之。

    生活就是哲学,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在思考权衡每一件值得关注的事物。客观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是主观能动性和劳动。人生价值的界定决定我们对事物的选择,我们权衡利弊,计算可行性,预测成功率。哲学"化隐为显"作用显得甚为关键。

    生活就是哲学,我们无时无刻在认识自我。人生是个矛盾的载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判断不是由天气决定的,也不是由心情决定的,而是由习惯、教化指引着的。文中提到"你有时乐于组人,有时又拒绝助人,难道是你心中同时存在两套相反的观念?如果是的话,你又如何认定自己是一个’人’呢?",人们善变,这不能完全说是由环境所影响的,而是你并未决定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你并未真正认识自己,所以困惑、彷徨、挣扎、挫折。

    生活就是哲学,而哲学让我们生活更富有意义。我热爱哲学,它让我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马克思的主次矛盾、内外因、质/量变等理论也促使人们更加清晰地面对社会问题,以适应和处理好身边的各种客观情况。

    万物都不能独立存在,相互间都是被关联着的,生活是由人们的社会交往编织而成的一个共同体,在交织的过程中,哲学是其变得有趣、生动。生活流淌着哲学的血液,哲学的血液燃烧了生活的激情。

    ———— 技术信息中心 荔枝核

    生活就是哲学读后感(二)

    昨日看傅佩荣的博文《生活就是哲学》,其中指出:思想还能引领我们树立风范,见贤思齐,使我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会去想一想:若换了是孔子,是耶稣,是苏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它圣贤,处在我的情况时,又将如何决定行止?

    以圣贤的追求的标准规范

  • 6、 宽恕就是爱读后感

    宽恕就是爱读后感范文一

    《宽恕就是爱》这本书,我4个月前就开始读了,但读到"收回投射"这一章就卡住,再也不能够读下去,因为心里无法接受这里的观点和解释,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何我的不快、我的焦虑不是应该由对方来负责,明明就是你引起的啊!如果不是你的出现,我又怎会有如此的痛苦?都是你的错,是你不对!是你该为我的不幸负责!曾经无数次地,卡在这里,于是,这本书就这样搁置了许久

    最近一段时间,生活里发生的种种,自己的也好,别人的也好,都对我有着不同程度的震撼,当我再次打开这一章,突然发现许多以前不能读进去的文字一下子清晰和亲切起来,不由想说:是的啊,这就是我的想法啊!这正是我的感觉啊!

    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你做了一些事情,一些让我不高兴的事情,所以我才生气,那么,我的生气理当由你来负责。---看起来非常通顺吧,这就是我们惯用的逻辑。正如:我的旧模式要你对我的感觉负责,我的旧模式要你为我解决问题或帮你解决问题,我的旧模式会责怪你不够爱我,而那正是要你为我所需要的爱负责任的另一种手腕。

    在每一个负面情绪里,我们习惯于假错于人,因为这样,我就可以不必为自己的现状负责,这样我就可以觉得轻松,因为,那是你的问题啊! 事实上,在这个埋怨他人的背后,正躲藏着我们受苦的小我,而那个根源是:我不接受我自己!!!我不能接受自己将自己置于这样一个不愉快的境地里!我不能接受自己对你失去了控制的感觉!我认为自己很糟糕很失败

    我之所以因你的行为而生气、伤心、焦虑乃是因为我将我的期待放在了你的身上,而那些期待是我认为我自己不能够完成的。

    其实,你只是我的一面镜子,透过你,我更清晰地看到我自己,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当我接纳这个内在小孩的时候,我会认为你是来帮我的;而当我不能接纳这个内在小孩的时候,我会认为你是来折磨我的。

    我,是一切的根源。没有人可以改变另一个人,除非对方自己愿意改变。

    我选择快乐,我就是快乐,我选择悲伤,我就是悲伤。情绪本身也没有好坏对错,只在于你怎样和它们相处,你抗拒的,就越是粘在你身上,因为你的抗拒给了它更大的力量;而你接纳的自会穿过你离去,了无痕迹。

    宽恕是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惟有宽恕了自己,我们才能宽恕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宽恕。

    让我生命飞跃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我生命的现状,接受自己和你目前的现状,我的心灵就会从此开放

    《宽恕就是爱》读后感范文二

    自接过《宽恕就是爱》,我竟然舍不

  • 7、 《教育就是唤醒》读后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与唤醒。”教育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心灵当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们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过读完本书我深有体会,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一个“爱教”、“会教”的好老师。

    自古以来,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老师也一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功。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差异参差不齐,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通过对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暂时没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童心、责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学会观察,善于倾听,及时做好家访,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后要亲近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生要做到关怀、宽容、关注和赏识。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所说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导致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所以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应该给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引导的道路上要讲究科学,循序渐进,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股,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优势智能,并去开发他的潜能,给孩子提供成功的动力,这不仅仅只是老师的任务,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增强自信心理,激励孩子对自己的目标付出实际行动,并一步一步为之奋斗,最终走向成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

  • 8、 活着就是爱读后感

    活着就是爱读后感(一)

    看了这篇文章我很难过,也很惋惜,流下了难过的泪。

    这篇文章写的是诗人査海生自杀后母亲痛苦的经历。査海生在1989年3月26日凌晨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呼啸而过的火车碾过他的身体,25岁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的打击啊!而这一天母亲还在乡下煮了一锅红米粥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而他却选择了这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残酷的事情,让一个母亲如何去承受啊!海生15岁考进北京大学,毕业后留京成了一位诗人,当时母亲是何等的骄傲自豪。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一个母亲根本就不能失去孩子,但却失去了。海子把最疼痛的诗没写进他歌颂的土壤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怀念儿子对母亲来说就是剜肉剔骨的酷刑。做儿女的人们请谨记:好好地活着就是对母亲的最爱。再没有比一个健康的生命,让孕育生命的母亲更幸福的了。

    当你在早上醒来闻到早餐的香味时,当你父母辅导你学习时,当你父母为你收拾房间时,朋友,你有感恩过吗?当你被你父母错怪时,当你父母为了你的一些错误唠唠叨叨时,当你父母恨铁不成钢时,朋友,你有怨恨过吗?我希望你会说:我感恩过,却从未饮恨过。是的,天底下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子女好,他们的爱是以无私的爱,他们的爱是最深厚的爱!我们为人子女的,又怎能不懂得,不体会,不珍惜这份爱呢?

    有一件这样真实的案子:1989年,北京诗人查海生,在他25岁生日的时候,自杀在火车轨上。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和惋惜的悲剧啊!25岁,正是美好人生的开始,所谓好春正来,好花正开,如此的美好,怎么可以这么随便,轻易地放弃,自杀了呢?!我不知道海生为什么要自杀,可是纵有再难过的事情,也不应轻言放弃生命!他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想想,(.org)他的妈妈25年来含辛茹苦地把他扶养长大,在他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希望和寄托。查海生在生前曾向他妈妈包里放了300元钱,直到现在,他妈妈也没动过这300元钱。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并不图望着子女将来会怎样报答他们,只是希望他们的子女一生健康,平安快乐就足够了!而海生的这种行为,给他妈妈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啊!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这世上的最大的哀痛莫过于失去了他们心爱的孩子!

    年轻的朋友们,太阳光大,父母恩大!我们扪心自问,对于父母的这份恩情,我们用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啊,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来慰藉我们伟

  • 9、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里面的点点滴滴皆是他近十年来对教学课堂一些总结及感悟,把书分为“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生活感悟”六部份。书中经常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等,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可以看出华老师是个饱读诗书、博览群书、充满智慧的学者,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突显其人文文化的特质,对教育那份热情洋溢执着,更是我们老师学习的楷模。

    华老师对教学的感悟无时不有,无时不在。连磕破了脑袋还能联想到中括号的妙用,甚至让我拍手叫绝。在上“角的度量”时首创的运用了滑滑梯的课件教学,增加了可观性与趣味性,这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好题材,好的接入口!如果我是他的学生,我爱死了这样的数学老师,难怪有些学生不愿意下课,有些听课老师没有听到下课铃响起。

    华老师令我印像深刻的还有他的风趣语言,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因为磕破了头戴了帽,上课时问学生知道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戴着帽,当学生回答非常多可爱的答案后,华老师笑着说“不告诉你,是个谜”;当借班上课,把学生的橡皮擦“借走”后,问学生们老师为什么要借他们的橡皮擦,学生回答了好多天真的答案,华老师说:就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用。

    这么平淡的话语里说明了华老师为人非常随和,平淡的话语里更是他对掌控课堂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其上课的一种课堂魅力。在《序》中,时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李烈写道:他极少专注于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却常常对过程的“意料之外”心生欢喜。研究,琢磨,废寝忘食,直至豁然开朗。这样的周而复始,塑造了小华的独特。

    我应该要学习华应龙老师对教育的执着,“觉得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踏实、很惬意、很幸福的事”;更应该学习他对教育的释悟能力,他的“差错资源化”从“误到悟”确是给我一副醒药,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的新领域。

  • 10、 《宽恕就是爱》读后感

    自接过《宽恕就是爱》,我竟然舍不得片刻地放下。之后几个静谧的夜,伴着窗外的繁星,屋内的灯光,我享受了一次美丽的心灵旅行。

    出自保罗费里尼的这本畅销书,分两大部分,42章节。作者因通晓中国的老庄、易经等,作品多具禅味,又处处落实于身心的成长。他以宽恕和爱来治愈人们的恐惧和羞愧,教人以开放心态接纳自己和别人,进而欣然面对日常生活的挑战。夜深人静之时,这本“智慧小料理”式的书籍仿佛与我来了一次赤裸裸的真情告白。

    作者娓娓道来的充满哲理的语言,帮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他告诉大家宽恕别人之前,先宽恕自己;想要别人来爱你之前,先爱自己。人生如戏,你把自己生命中的责任收回,就再没有任何人或者事物能够伤害你。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段人生旅程,原本都是为了唤醒自我,而不是惩罚自我。

    “你一旦看清了自己的真相,便会明白,没有人能够剥夺你的爱,爱永远与你在一起。它虽然无形无相,但永远相随,须臾也未曾离开;它虽然是无限的,却随时与周遭的有限世界互动。”我们以为最大的宽恕就是原谅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实则不然。若你已经宽恕自己,才有机会宽恕别人。宽恕缘于自己的内心,宽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人际关系若非为们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就是制订了一个自我折磨的环境。如果能从他人眼中看清自己,表明有了成长的心愿。如果看到的全是对方的毛病,表示已经拒绝放下自我怀疑的机会。

    比如,婚姻中,无论所谓的强势与弱势,都有相同的人生课程,双方演出的角色不同罢了。道家说过,事物的两端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遥远。找出彼此的平等,就是承认看待事物角度的多样性。带着爱去倾听对方,相当于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子看世界。

    保罗分析道,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事实:表现得太强与太弱并非都是好事。太强的人容易吸引弱者而削弱自己,太弱的人则会吸引强者而狐假虎威。每人都想利用他人来平衡自己的欠缺,修持平等心才能化解这一切弊病。平等需要爱,宽恕的爱,包容的爱,无附加条件的爱。

    通过书中循序渐进的教诲,我明白了,把别人从你心灵对他的批判中解脱出来,恐怕也是一种爱。因为他人与你参与了生命之舞蹈,风中之歌唱。尝试重新了解,学习再次接纳,从有条件的爱迈向无条件的爱。

    犯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所有的错误必须以正确的方式修正,否则修正本身将沦为一种攻击。你要怎么爱自己,就怎么爱他人。不必为别人牺牲,也不索要别人对你的牺牲。尽力助人,同时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1-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1-03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12-16

  • 2019-10-29

  • 2019-10-17

  • 2023-01-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0

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2024付费就是捡便宜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