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 地图 >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2024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推荐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共 128 篇)

  • 1、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精选

    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了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人们总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就能在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智慧。为了更好地剖析情节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篇1

    晚饭后陪孩子观看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原想让孩子看看不一样的上学之路,懂得珍惜自己今日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没想到,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的第一集,说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下的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的坎坷上学路。

    十来岁的孩子们,离开家去学校,要走好几天的路。大部分都是冰地毯,冰地毯就是河床全部结冰,冻得厚厚的,人可以在上面行走。名字听起来很美,走起来却充满艰辛。

    气温很低,即使白天太阳高照,温度也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到了晚上,就降到零下30摄氏度了。

    夜里睡觉也没有帐篷,只能找个避风的岩壁,生一个火堆,在旁边的地上垫一个垫子,用厚厚的保暖垫裹着睡觉。

    每天要走几十公里的路,遇到冰厚的地方,那将是一段坦途,孩子们还可以滑一下雪橇苦中作乐。

    越往出走,由于气温的回升,冰面变得越来越薄,危险也越来越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踏冰面,一旦掉进冰窟里,就会危及生命。

    有些地方实在过不去,只能攀岩而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期间,父亲们会提前探路,再回来接孩子,最后去搬运行李,来来回回要走三趟。

    当气温越来越高,有些河面的冰已经全部融化的时候,那就不得不涉水过河了。

    踩在冰冷的河水里,那真的是寒冷刺骨。当水面高过他们的橡胶鞋筒,漫进鞋里,只能把鞋里的水倒掉,把袜子脱下来,用手拧干水,穿上继续前行。

    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父亲们终于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办好入学手续,最多不过半小时的时间,父亲们又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因为气温的回升,担心冰面融化掉无法回家,即使有再多的不舍,也不得不赶紧跟孩子们道别。而孩子们下次回家已经是九个月后的事了。

    这一路走来,让我看到了他们的乐观精神,也看到了他们的坚韧,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之前;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与友爱,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读书。

    他们热爱这一条充满艰险的上学之路,因为他们热爱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我们狂躁,是因为我们深陷在自己的生活里。试着偶尔打开心门,看一看不一样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对于别人的经历,我们永远无

  • 2、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通用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作品后,不仅涨了知识,还怡情修身。只要是对图书原创内容的感受,我们都可以把它写成读后感。有请阅读“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相关内容,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篇1

    在世界各地,你认为每个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每天被家长接送上学吗?《跋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我在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多次落泪,光光第一集《与野兽同行》就使我多次泪流。

    这是一个发生在肯尼亚的故事。在肯尼亚,到处都是草原,一个村庄里,有一些孩子要去好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徒步行走几十公里,这是一个多么远的路程啊!

    大草原,上面不可能没有野兽,狮子、花豹、大象……当孩子们上学时,危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葬命。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做“莫斯卡”的孩子,他和同伴一起行了十几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一个上午的路,才到达了学校。

    在他们的父母眼中,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宝贝,他们本可以永远呆在村子里养牲畜,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读书的渴望,所以才不远万里去上学。

    他们的家人说:“我们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神灵,只求神灵保佑他。”

    在上学路上,他们渴了就喝干枯河里的小潭里的水,饿了就吃树上的野果,还可以喝牲畜的血,吃牲畜的肉……看见他们贫苦的生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看了这个,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上学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篇2

    晚饭后陪孩子观看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原想让孩子看看不一样的上学之路,懂得珍惜自己今日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没想到,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季的第一集,说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下的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的坎坷上学路。

    十来岁的孩子们,离开家去学校,要走好几天的路。大部分都是冰地毯,冰地毯就是河床全部结冰,冻得厚厚的,人可以在上面行走。名字听起来很美,走起来却充满艰辛。

    气温很低,即使白天太阳高照,温度也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到了晚上,就降到零下30摄氏度了。

    夜里睡觉也没有帐篷,只能找个避风的岩壁,生一个火堆,在旁边的地上垫一个垫子,用厚厚的保暖垫裹着睡觉。

    每天要走几十公里的路,遇到冰厚的地方,那将是一段坦途,孩子们还可以滑一下雪橇苦中作乐。

    越往出走,由于气温的回升,冰面变得越来越薄,危险也越来越大。一不小

  • 3、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集锦

    电影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功能和影响,脑海中会浮现许多有趣的个人想法。此时我们可以用观后感将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长久坚持写观后感,有助于收集写作素材。以下为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篇1】

    对于读书改变命运的最渴求、最直观的感受可以从这部纪录片当中寻得。建议作为家庭教育片,陪家里人都看看。

    我们生活在都市当中,很多人都享受了各种便利,却往往忽略了这种便利,是那么的珍贵。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取材于埃塞俄比亚、尼加拉瓜、墨西哥等不同国家,拍摄孩子们一条条凶险的上学路。

    埃塞俄比亚沙漠上住着阿法尔人。每个村子之间可能相隔十几公里,而这个村子有可能就只有两户人家。

    这里的孩子要上学,通通到一个学校。这一期两个孩子住在一个村庄,他们要步行15公里到学校去上课。

    早上沙漠上方太阳升起,11岁的哈米德喝点儿羊奶,吃几口自制面包,叫上同村的伙伴,就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沙子路很难走,脚经常会陷进去,有时候遇到沙尘暴,辨别不了方向,人会迷路,片子里讲曾经有学生再也没有能找到回家的路。

    不仅太阳炙烤,路上也没有水源,甚至他们没有钱,买一个水壶,只有在出发前多喝点水。

    放学的时候是下午1:30,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沙子的温度已经达到了70多度。

    在烈日的炙烤下,沙子的灼热中,他们只有一步一步的坚定地行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而相比之下,我们简直太幸运。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享受了很多便利。打开网络就可以有很多信息,去到哪都可以搭车,不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不需要冒着生命的代价求知。。

    看了这部片子让我想起来,曾经一个线下的活动,距离我所在的地方差不多也有15公里远,我都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看这个片子会让我觉得羞愧。

    所以,珍视我们所拥有的,别躺在上面睡大觉。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篇2】

    《翻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说很冷门的纪录片了,在豆瓣上只有两个评论,连个正式的海报封面也没能在网上找到。在b站上可以看,在b站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cctv9的国语旁白版本,只有四集(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和秘鲁)。一个是明珠台的粤语旁白版本,有十集(尼泊尔、肯尼亚、喜马拉雅山、秘鲁、西伯利亚、埃塞俄比亚、墨西哥、蒙古、尼加拉瓜和巴布亚新几內亚尼),但是清

  • 4、 关于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也许生活在幸福世界的我们还不能了解原来还有这些孩子们的上学之路是如此的艰难!现在很多叛逆少年都反感上学,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涞水,上学之路真的很难,看过了这部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心中百感交集!我们都要珍惜这种美好上学生活!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观看了一部叫《跋山涉水去上学》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一群同龄的小孩上学的艰()难路程。

    我们都上过学,但没有一条上学路是这样的。在纪录片里,肯尼亚的小孩每天上学必须穿越一大片草原,那里非常危险,经常会有大象、狮子、老虎之类的野生动物出没;尼泊尔的小孩每天必须坐着生锈的铁索穿过一条宽阔的河流,到了河对岸,还得坐顺风车才能到达学校;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那里天寒地冻,冬天温度最低达到零下70度,小孩必须穿着六层衣服,走最寒冷的上学路;秘鲁的小孩得自己划船一到两小时,穿过一望无际的湖泊,才能到达学校。

    他们是一群有梦想,愿意在艰苦的条件下读书的孩子。他们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飞行员,还有的想当建筑师。他们说:我真的很想读书,不怕吃这些苦。我觉得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每天在上学路上奔波,就已经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想想看我们自己是多么幸福,每天能坐车去上学,或者离学校很近,走几步就到了。如果我们还抱怨上学苦,上学累,那真是太不应该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读书。

  • 5、 观《翻山涉水上学路》有感 600字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叫《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记录片,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四个国家孩子们在上学路上的艰辛,12岁的科坦卡、8岁的莫斯卡和4岁的莱里昂卡上学路上的艰辛,他们三人年龄相差较大,但他们都在同一所学校恩图卡小学上学。 12岁的科坦卡家距离学校有大约20公里的路程,因为家离学校距离较远,所以科坦卡平时借宿在学校,只需要每月回家拿一次寄宿费。她从家到学校要先经过灌木丛,然后再穿过广阔的大草原。 大草原有各种野兽出没,整个上学路凶险重重,路途上的凶险也是她和她妈妈最担心的。在上学途中,她遇到了大人们都比较惧怕的大象群,但她没有慌张,而是用逆风而行的方法成功的躲避大象群,路途中饿了就找野果充饥。 8岁的莫斯卡家离学校有近10公里的路程,虽然离家较远,但因为家里不富裕,他只能当走读生,中午在学校没有吃的。早上喝点牛奶后他就和同伴走在上学路上了,因为步行时间较长,他和同伴常感到饥饿难忍。 为了补充体力,他和同伴经常绕道穿过恩图卡山谷,因为那里有个屠宰场,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们就可以喝上动物血和吃上肉,但是穿越恩图卡山谷异常凶险,因为那里经常有花豹出没。上学对他来说,饥饿才是最难熬的。 岁的莱里昂卡家离学校很近,只有近1个小时的路程,早晨他喝点牛奶后就和2个同伴蹦蹦跳跳的去上学去了,在穿越大草原的路途中,他和他的同伴喜欢去追着角马和瞪羚跑,一路嬉戏到学校,完全忘了上学路上隐藏的危险。 这部记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朋友们的上学路太艰辛,有的小朋友为了上学甚至可能会付出生命为代价,但他们为了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就算上学路再艰辛,他们也选择了坚持。 相对他们来说,我的上学路就太安逸了,家到学校步行也就10分钟左右的路程,早上一般都是爸爸开车送我,其他的时候都有家人接送,就算这样只有爸爸妈妈让我写的作业稍微多一点我就会生气、发脾气。 看完这部记录片我想我一定要珍惜现在安逸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 6、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5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篇1】

    在世界各地,你认为每个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每天被家长接送上学吗?《跋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我在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多次落泪,光光第一集《与野兽同行》就使我多次泪流。

    这是一个发生在肯尼亚的故事。在肯尼亚,到处都是草原,一个村庄里,有一些孩子要去好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徒步行走几十公里,这是一个多么远的路程啊!

    大草原,上面不可能没有野兽,狮子、花豹、大象……当孩子们上学时,危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葬命。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做“莫斯卡”的孩子,他和同伴一起行了十几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一个上午的路,才到达了学校。

    在他们的父母眼中,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宝贝,他们本可以永远呆在村子里养牲畜,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读书的渴望,所以才不远万里去上学。

    他们的家人说:“我们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神灵,只求神灵保佑他。”

    在上学路上,他们渴了就喝干枯河里的小潭里的水,饿了就吃树上的野果,还可以喝牲畜的血,吃牲畜的肉……看见他们贫苦的生活,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看了这个,我十分不解: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上学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篇2】

    大家平时上学的路都是走的笔直的马路,可在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小孩子上学却是穿着拖鞋滑着钢丝上学的,那种上学方法十分危险,只要一不留神就会差点掉入江里。下面你们将和我一起通过影片《翻山涉水上学路》了解一下这些孩子们上学的不容易。

    在山村里有许多孩子,他们十分渴望去上学。但因为条件太差了,没有自行车、汽车什么的,他们只好在河江上拉一道铁丝,年幼的孩子们可以坐在笼子里,而比较大的孩子就要站在钢铁上,只要他们一不留神,那么他们将失去生命。

    如果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那么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纳斯基尔沙漠这里的孩子,他们就很难迈出第一步上学。生活在满分作文网那里的孩子,每天上下学都要忍受着高温。早上六点在距离城市150公里外的小村庄里,孩子们已经徒步去上学了。

  • 7、 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这样艰辛的上学之路或许很多人都不能想象得到,但是这就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地方落后、贫穷,但是并没有就因此而阻挡了孩子们求知的脚步。本纪录片记录上世界上最艰辛的上学之路,还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

    这里有最饥饿的上学之路、最危险的上学之路、最寒冷的上学之路、最辛苦的上学之路,不同的上学路都是艰辛之路,身体和辛苦和环境的恶劣却没有磨灭孩子们眼里的光亮。

    在最饥饿的上学之路中,孩子们要穿越茫茫的荒原,长达20度公里的路程,全靠走。在这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些凶猛的野生动物,一不小心就会丧失自己的生命,想想真的是人与天斗、与自然斗。在短衣少食的肯尼亚,吃饱肚子是孩子们面对的第二个难题,这些孩子在上学的路上有时会只能摘一些野果子吃,好一点的就回去屠宰场讨点动物血或者肉来吃。炎热的肯尼亚,孩子们在路上走往往都是要自己找水喝的,有时候一点点水都可能找不到。想想我们中的一些孩子上学,水都不太愿意喝,要喝饮料,真的是太强烈的对比了。虽然经济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孩子不能太溺爱!肯尼亚的这些孩子们意识到了上学的重要性,为了走出荒原,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只有好好读书。

    在最危险的上学之路中,孩子们上学要通过索道跨过一条湍()急的河流。索道已经锈迹斑驳了,而且在雨季的尼泊尔,和谁更是凶猛,会高达60多米,一旦落水就是死。大一点的孩子会推着吊车在索道上走,而小一点的孩子坐在车里面,等他们大一点了,也要肩负起推车的任务。为什么不修桥?政府的不作为是很大的一个因素,因为没有钱,官方表示除非索道断了,有人死了,才考虑修桥。想想真的是很危险,看着他们穿着拖鞋就在上面走,心里也是捏着汗。

    最寒冷的上学之路是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这里平均气温零下50摄氏度,最低可达零下70摄氏度。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依然活跃着人们的身影。孩子睫毛上的小冰珠,户外行走30分钟,这一切都是挑战,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求学的心。

    最辛苦的上学之路是这些小孩子要漂洋过海似得,自己划船2个多小时离开小岛去到外面上学。小小的身体在汪洋里面显得特别的单薄。上学之路的艰辛却挡不住孩子的求知之路。希望这些孩子们以后都有个好结局吧!

  • 8、 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   无意中看到一辑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讲了四种世界上最艰难的上学路,环境和经济是导致路途艰难的主要原因。反观我们所处的情境,原先上天待我们不薄。 东非肯尼亚的大草原上,平常活跃在大众眼中的是各类自由散漫的野生动物,而这次镜头却留给了生存在野生动物和草原夹缝中奋力求学的小孩子们。他们在草原上和动物们无异,都遵循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草原上住着马赛人,小男孩4岁,一晚值夜看着自家的牛不被花豹和狮子侵犯,次日一早喝了一点牛奶就要赶去上学,4岁的他要用1小时时间和两个小伙伴穿过野兽出没的草原,虽然内心惧怕,可是他从没放弃。大象是草原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群,看到大象,他会逆风而行,避免大象闻到人类气味而发起攻击。他说自我最喜欢长颈鹿,看着高大,但不会伤害他的家人。 12岁的小女孩,应对镜头,说出了自我的期盼,我去过一个500人的村镇,长大以后我想去那里生活。她寄宿学校,每月要穿越大草原一次,步行五六个小时回家拿寄宿费。上学的途中,树上藏着猴子,地上伏着蟒蛇,不时还有象群出没。 她妈妈每次目送她离开,眼中都是不舍的泪水,妈妈担心凶残的动物,更担心居心叵测的坏人。家里经济条件差,没有手机和网络,往往分开几天后四处打听才能得到女儿已经安全到学校的消息,这时候才能稍稍安心。父母的爱,与生俱来,从来都不分国界肤色,无关贫穷富有。 尼泊尔昆普村,年纪稍长的孩子每一天要自我踩在架空的钢索上,赤手推挂着的铁框,框里坐着低年级同村小孩,一步一步穿过水流湍急的河流,然后在马路边搭顺风车去学校。 河面上村民自我拉的钢索已经变得松垮,锈迹斑斑,却是孩子们通往未来唯一的独木桥。对于城市的孩子,乘铁框在空中穿行是一种趣味探险体验项目,并且有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在昆普村,悬挂的铁筐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每一天送孩子们上下学。 位于北极圈内的奥伊米亚康,世界上最冷的村庄,住着500户居民。凿开冰封的河面,从水里捞上的鱼,在零下五十度的地面,几秒钟就被冻得硬邦邦。祖祖辈辈习惯了住在宁静的村落,可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只要温度在零下55摄氏度以上,他们都会让孩子去学校。 而在南美洲秘鲁,有一群住在湖面芦苇荡中的乌鲁人,他们的孩子每一天都要自我划船一两个小时去上学,完全靠手动划桨的简易小船,辛苦不说,还很容易被吞没在雨天的
  • 9、 翻山涉水上学路纪录片读后感汇总

    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翻山涉水上学路纪录片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读了作品后,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我们从读后感中可以体会到作品的深意。

    翻山涉水上学路纪录片读后感 篇1

    我们都上过学,可有的人上学路上,家长接送,平平安安的;有的人却翻山涉水,面对无数困难。尼泊尔的孩子们正是如此,他们的上学路充满危险与艰辛。

    6点整,天刚破晓。尼泊尔昆普村的孩子们早早起了床,先帮家里干农活,到8点了,他们整理好校服,向山的那边什里阿达莎学校出发。

    这些学生里有十多岁的大哥哥、大姐姐,还有4岁的小弟弟、小妹妹,他们一起徒步翻越4千米海拔的高山,两次通过特尔苏里河上已经生锈的铁索,虽然随时可能掉下去,被河水淹没但他们不放弃上学,一直勇敢前行。

    再看看我们吧!因为作业多就抱怨;因为刮风下雨就迟到;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宝贵的机会不像昆普村的孩子们,他们面对高耸入云的大山,湍急的河流,毫不退缩,一直勇敢无畏的前行,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

    勇敢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大路,虽然路上会有风、雨、雷、电但是跨过这些坎坷,我们将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昆普村的孩子们的上学路虽然艰辛,但是他们也有别样的快乐,为了梦想,勇敢前行着。我的眼中仿佛出现了他们在山坡上为了不迟到而奋力攀爬的情景、他们在河流上努力划绳索的背影、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身影这让我备受鼓舞,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为梦想奋力前行。

    翻山涉水上学路纪录片读后感 篇2

    在世界各地,你认为每个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每天被家长接送上学吗?《跋山涉水上学路》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我在观看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多次落泪,光光第一集《与野兽同行》就使我多次泪流。

    这是一个发生在肯尼亚的故事。在肯尼亚,到处都是草原,一个村庄里,有一些孩子要去好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徒步行走几十公里,这是一个多么远的路程啊!

    大草原,上面不可能没有野兽,狮子、花豹、大象……当孩子们上学时,危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葬命。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做“莫斯卡”的孩子,他和同伴一起行了十几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一个上午的路,才到达了学校。

    在他们的父母眼中,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宝贝,他们本可以永远呆在村子里养牲畜,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读书的渴望,所以才不远万里去上学。

    他们的家人说:“我们把自己的孩子

  • 10、 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观后感3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于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呢?影片主要讲述了边远山区的孩子们的艰苦生活环境和艰险的上学路,表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3篇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翻山涉水上学路》,纪录片讲了肯尼亚的马赛族儿童在求学路上的经历。马赛族儿童要步行十几公里去上学,路上经常有大象、非洲水牛、花豹等野兽出没,还要接受口渴和饥饿的折磨,也只能吃些野果充饥。他们的老师在纪录片里这样说过:如果这些孩子中有谁迟到了,我并不会怪他;如果这些孩子中有谁没有来上课,那他很可能再也不会来了。他们的父母最多只能送他们一公里,因为父母们还要照看家里的牛羊。纪录片里最小的儿童只有4岁,名叫莱里昂卡,他也要和同学们一起途步一小时去上学。8岁的莫斯卡每天凌晨4点起来照看牛羊,不到早上7点就要徒步10公里去上学。纪录片中最大的儿童也就只有12岁,她是学校的寄宿生,名叫科坦卡。她每次上学要徒步20公里。他们学校里的午餐仅是一碗大豆,这样的午餐也只有寄宿生能享受到。寄宿生们对自己的午餐非常满意,因为他们在家里很少()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他们上学时十分开心,因为他们渴望知识,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改变未来。

    比起他们的教育条件,我们的已经好到他们做美梦都想不到的程度了,而我却还不珍惜。我经常抱怨学校的午饭难吃,比起他们的午饭来,我们的午饭实在是太美味了。我上学放学时都是姨婆帮我背书包,而他们上学放学时都没有人送。我的回家作业在妈妈回家之前完成得很少,大部分回家作业是在妈妈督促下完成的,他们的父母想辅导他们都没法辅导,因为他们的父母根本就没上过学。今后我一定会改正缺点,多向他们学习的。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翻山涉水上学路》。讲的是马塞族的孩子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不懈上学的故事。

    马塞族的孩子凌晨四点就要起床,来到门外看有没有野兽来偷走牛羊。到了早上,最多只能喝几口牛奶就去学校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早上不用起那么早,而且我一起来就有丰盛的早餐。

    马塞族的孩子在上学路上要走二十公里,而且还有很多野兽出没。有时他们要过河,只能独自划船到对岸。有时肚子饿了,只能吃几个野果充饥。还有时口渴了,他们就捧着河水喝喝。我想:我们有的步行到学校只要走一百多米,有的还有汽车,不管多远,不一会就到了。我们也不

  • 2023-02-01

  • 2019-11-08

  • 2023-06-21

  • 2019-10-28

  • 2019-10-19

  • 2023-01-22

  • 2023-01-08

  • 2019-09-20

  • 2023-06-10

  • 2023-03-19

  • 2023-06-23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3-02-22

  • 2019-10-17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09-27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19

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2024翻山涉水上学路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