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影响力有感 > 地图 > 读影响力有感,2024读影响力有感
读影响力有感相关栏目
读影响力有感热门栏目
读影响力有感推荐
读影响力有感

(共 1766 篇)

  • 1、 《影响力》(精选范文)

    《影响力》读后感知道有《影响力》这本书时,起初我以为它是一本讲有关于个人魅力或个人人格对他人的影响的书籍,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它本非我当初所想像的那样,通过慢慢阅读后,我发现《影响力》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一些出现于商业活动和社会交际中有趣的现象,并作举例和加以分析,发现事实上很多人都成了影响力的受害者,当然也有些人是影响力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早就了解了影响力的魅力,并且运用了一种或者多种影响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什么是影响力?就是抓住人的心理特点说服别人,使人顺从,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本书列举了六种影响力:1、互惠;2、承诺和一致;3、社会认同;4、喜好;5、权威;6、短缺;其实我觉得生活中或者工作中还有另外的一些影响力被使用到,比如:同情。书中用了大量的实验和案例来分析这六种影响力,其实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频繁地接触到影响力。因为老师的缘故,起初我是带着好奇来阅读者本书的,但后来我却发现自己却被这本书所深深迷住。看完这本书,我基本了解到影响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互惠:互惠原理指的是,一旦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就会想以同样的方式去回报对方,而不会无动于衷,更不能以怨报德。如果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对方,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负债感,或者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对方真是个好人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债感或结论会越来越深刻。那么,一旦某天,对方需要你回报的时候,即使远远超越了当初他给你的恩惠,你也同样乐意付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了。2、承诺和一致:陈安之的成功秘诀中有一条:在公众面前许下承诺。承诺是指导一个人行为的航标。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自己承诺,他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通常这种情况下,会跟自己找一个平衡点。3、社会认同:如果一个交警闯红灯,估计后面所有过马路的人都会跟着闯红灯,但是如果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气息的小青年闯红灯,会有几个人跟他一起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认同原理的影响力。被社会所认同的,就意味着是正确的。4、喜好:人往往会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5、权威:因为专业,所以权威。因为不专业,所以要相信权威。6、短缺:商场打折促销的时候,某种商品每人限购四套和每人限购两套,哪一种更让有购买欲?事实证明,一个人害怕失去某种东西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心理更加强烈。7、同情:看看街边的职业乞丐,是否正是利用了这种影响力呢

  • 2、 读《钝感力》有感(优质读后感)

    前一阵逛书店,发现了《钝感力》一书,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在我内心,钝感的同义词是迟钝、木讷,是一个贬义词。打开书的前言,才发现作者所认为的钝感力比我的要广义的多。作者认为钝感力是一种不斤斤计较、开朗的生活态度。

    作者认为人拥有钝感力是很重要的,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当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它会使人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生活,不会让人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郁寡欢。它可以使人享受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大都想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用自己的能耐精明地去获得财富、权力、爱情、健康等……像《士兵突击》许三多式的钝感力的人不多,他的钝感不是消极避世的“难得糊涂”,也不是“阿甘”式的傻,他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信念和追求,他这种活法一样有他的精彩。当下,多数人正缺乏许三多这样的“钝感力。”

    在现实生活中,钝感力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在家里、在学校,有时我们做错了事,家长、老师会批评我们。对此,我们不应该过于敏感,觉得他们是不是对我们有看法,从而,不敢与他们沟通,做事小心谨慎。我们应该平静地去面对这类事情,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要因为这种琐事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否则会对自己更加不利。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吸取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挫折,才能使自己进步。

    对一些不中听的话,我们听过之后就应把它抛在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会使我们心情愉悦、身体健康。所以,学会钝感,我们才能更加快乐地生活。

  • 3、 《影响力》(优质范文)

    《影响力》读后感600字这是一本三年前的书,原本三年前就该读完它的。那时,我一个同事是读书狂人,他的书单大约比我看过的小说还要多,影响力似乎是他推荐的,也不一定,时间太早了,我已经记不清了,记得住的只有那群人。那会儿的我很虎,什么都不懂,工作中拼了命的表现,什么事都做,什么事都抢着做,好似一支空心的竹子,但凡有点风,就放肆、拼命、肆无忌惮的摇晃着。《影响力》就是那会儿买的。“畅销书”、“风头很盛”,是它的标签。买回来就翻了几页,深以为然,深刻反省自己的顺从性,觉得这简直是人性一大弱点,太危险了。后头又添置了几本书,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这本就被拉下了。直到前天才被重新翻了出来,总想着读完它吧,不至于辜负我当年下单时那么大的心劲儿。古典少侠在《跃迁》中给知识做了三种分类:一流知识是源头,薄薄几页纸便是一门思想,供世人研究;二流知识是大拿们对一流知识的解读,供大家理解;三流知识是迎合,把你想听的、听得懂的东西讲给你听。《影响力》似乎可以归到最后一类。《影响力》讲了一个现象:人的顺从性有几个不同的影响因素,互惠、承诺和一致、喜好、稀缺、权威和社会认同。完了,就这么多,没有来源,没有出处。这样的一本书居然被称为当今社会心理学被引述率之冠,areyoukiddingme?我不懂心理学,不过我想心理学研究的也许不只是现象。好像现在没有人看《影响力》这本书了,仿佛一下子销声匿迹了。而我只有默默的吐槽自己曾经错误的选择。现在的我还是很虎,很多时候依然放肆,但跟以前还是会有区别——至少我不会再买同类的书了。

  • 4、 影响力读书笔记(精选笔记)

    最近重读了《影响力》,这至少是第三遍或第四遍读它了,在读过诸多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书籍之后,这次重读对书中列举的各种例子和试验背后的心理因素了如指掌,深感又拉近了与当初西奥迪尼写这本书时境地的距离。好书就是这样的牛逼,你知道作者的境界在那里,但你却只能通过充实自己的阅历与见识,一遍一遍的重读,慢慢向作者写书时的境界靠近。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www.dhb100.com

    重读之后,我并没有写评论的欲望,因为其书中内容以及背后蕴含的心理因素我已经非常熟悉了。但今天上门来推销的一个小伙子的推销行为却激起我的兴趣来,于是学以致用,好好地分析了一把。

    今天周日在家,下午有个小伙子前门,说是“最近多人反映蟑螂等虫子多发,社区委员会决定上门服务帮助清理。”,小伙子穿着非常职业,带着工作证,虽然我没细看到牌子上面都写着什么。我当时一听是社区来的,就让他进来了。小伙子一进门就上下观察,一边赞您可真是爱整洁的人,屋子里面这么干净,一面又吹捧一看就是有修养的成功人士云云,最后询问厨房在哪里?我指给他看,小伙子径直走到灶台前,打开门柜,在门柜上撒上杀虫的药剂,并一边示范说,“这药剂要每隔20公分洒一点才有效果。”,撒完之后,就拿出一个册子,说“为了表示愿意配合这次社区杀虫,很多社区居民都签名了,请您在这里签名,同时也证明我确实来过”之类的话。册子上有不少楼层的人签名,当时我没有细想就签名了。最后他问“您在这里是长住呢还是短住?”,我说“不确定。”,他就拿出两盒药剂塞到我手里说“长住一般需要六盒药剂配合后续使用,短住的话需要两盒配合后续使用,既然你不太确定就先给你两盒吧。你准备一下后续药剂的费用就好了,50元一盒。”

    听到最后一句,我就完全明白了,好一个打着社区委员会幌子的骗子!在我的质疑和追问下,他没法自圆其说:他到底代表谁?这活动到底是谁组织的?自愿的还是商业的?。最后他的阴谋自然没有得逞,被我毫不客气的请出去了。但我对小伙子在整个过程中采取的行为与《影响力》中描述的策略惊人地一致很感兴趣,也对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及早发觉他的真实目的进行了反思。

    权威

    小伙子一身职业装,挂着工作证的牌子,口中声称是社区委员会派来的。无疑他在这点上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当时我没有怀疑。事后我想了想,倘若我不被他的装饰的“权威”所迷惑,必定会想到这样的活动社区里面的

  • 5、 2024最新读书心得:《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影响力》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看多几遍把它融会贯通你就可感受其中真义的神奇。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感慨,希望大家喜欢!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感慨1

    第一次读《影响力》,之前便听过市营专业的学长说过,虽然到现在电商的知识早已更新迭代,但是这也不失为经典读物。

    何为影响力?是使顺从的力量。"影响力”有多奇妙?善用你的影响力,使你更有魅力;运用你的影响力,使你拥有权力;寻找你的影响力,让你展现实力;控制你的影响力,让你随心所欲。如何拥有影响力?

    互惠,善于互相付出和让步。在需要适当的付出和退让的时机,率先让步掌握主动权,启动有益的交换过程。也启示我们日常用善意回报善意,而非回报诡计。善良,而非回报诡计。

    承诺和一致。个人承诺能建立起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为最初的承诺找到新的理由。承诺一旦做出,便可以自己长出腿来支撑自己,也启示了我们警惕保持一致的后果。社会认同。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要多一点警惕;其次,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决定不应该建立在“其他人怎么做”的基础上,尤其是事情很重要,我们必须权衡优劣得失的时候。喜好、权威和稀缺。人们总对个人喜好或稀缺一本挺有意思的心理书籍,分析了很多社会现象和实验结果,揭露了对比原理、互惠原理、喜好原理、承诺和一致原理、权威原理和稀缺原理,讲述顺从业者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是如何使用这些影响力武器去使人产生一种"一点就播放按键"的反应,当然,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要常问自己为什么?心中一旦有疑问时要引起警觉,不要立刻做决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都应尽可能的简单,但不能太简单。”成功的人总是那些懂得利用规律的人,我们做事情从简单入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懂得遵循规律并且利用好规律就能取得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了这本书,我认为我们自己本身就应该学会散发影响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诚实勇敢正直的做事是很大的影响力,当大家觉得你有足够好的品质时,在这种心理下你会有最大的影响力。所谓大巧不工正是如此。我们内心应该追求和维护优秀的品质,在优秀品质的基础下去努力工作,一定会取得一番成就。

    影响力无处不在,聪明的人往往会有意识地使用影响力的武器,学习优良品质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能被别人利用人

  • 6、 读书心得模板:书籍《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感悟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人生活在社会,要么影响人,要么被人影响。你想做哪种人?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书籍《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https://www.dhb100.com/

    书籍《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感悟1

    该书主要是讲述了六个强大的影响力武器,即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它们从本质来说是人类思维捷径的另一面。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大量信息的时代,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为了适应生存,人类进化出了许多的固定行为模式,在潜意识层面下活动,不占用意识层面的资源,这样就可以简化生活环境,节省精力。而有的人就发现了这些人类固定的行为模式,并且学习如何去应用,这武器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动机。我们有必要主动去学习、去了解,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影响别人,然后达到目标。

    第一个是互惠原理

    其实就是鼓励人们要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某种价值,你需要先付出,商业社会的本质是交换。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肯定是基于礼尚往来,双方都能够从这段关系当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一定是这样的。因此懂得先付出,懂得交换,这样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譬如给予学校保安大叔一声问候,这些我们平常把他们的服务视作理所应当的人,这声问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惊喜,我们提供了额外的价值,他们也会给予我们关注,更多的照顾,有时候意外的回馈。

    所以,互惠原理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超过喜好原理,对即使是讨厌我们的人也有效,而且付出和收获可能看起来不对等,你的付出给你带来了远没有想到的收获。我们给予的东西,那种恩惠,可以不只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还可以是像微笑、礼让这些非物质层面的,我记忆深刻的是它还可以是主动的让步,拒绝—退让原理应运而生,可以显示我们的诚意,让对方因为我们的退让而有更多的满意感和履行承诺的责任感,运用恰到好处,就可以让我们既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又让对方很满意,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第二个是承诺与一致原理

    保持一致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因此试图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思维定势是很困难。我们平常没有发现,过去的行为对将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能第一次草率的决定,就那么延续下去了,由于认知惰性、行为惯性

  • 7、 读书心得:《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收获

    《影响力》这一书是由2024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收获,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m.dhb100.com

    《影响力》读书心得个人收获1

    《影响力》一书从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六个原则全面阐述了人的社会心理行径,从而为我们平常的一些“一按就播放”的无意识行为和买卖博弈,政商常用伎俩等行为作了很好的阐述。以下我分别从这六个原则来陈述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互惠原则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以说古今中外这种尽量以类似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的观念已深深的铭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甚至中国儒教倡导的以德报怨更是深化了这种意识!当然好的传统美德,仍需继续发扬光大。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有效武器可以被别人加以利用,用于商道政道。若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好办法!

    互惠原理适用于强加的恩惠,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的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甚至可以触发不对等交换,因为亏欠感让人挂怀而且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试图不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这很容易给人得寸进尺的机会!现在“服务至上”,这背后就是运用了“互惠原理”人类这一感性的情愫,以至于最后都不好意思拒绝商家推荐的东西和服务了。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有时候也要懂得拒绝对自己无关紧要的东西和服务,果断地说“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企图就置之不理。特别是面对互惠式让步时,别人一开始可能对你提出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请求,当你拒绝时他再提出一个小的请求,你会因为之前的拒绝而感到有所亏欠,转而从不顺从变成了顺从,须谨防这样的坑!不过大部分人对这些没有免疫力,有时加以利用可以成就自己的愿望!

    二、承诺和一致

    “言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行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反之则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是精神有毛病的。承诺和一致原理认为,一旦做出选择或采取某种立场,我们就会立刻碰到来自内心和外来压力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以行动证明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正如之前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一样,经常会看到女主

  • 8、 读书心得模板:《影响力》的读书心得个人收获

    《影响力》这一书是由2024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影响力》的读书心得个人收获,希望大家喜欢!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m.dhb100.com

    《影响力》的读书心得个人收获1

    《影响力》一书从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六个原则全面阐述了人的社会心理行径,从而为我们平常的一些“一按就播放”的无意识行为和买卖博弈,政商常用伎俩等行为作了很好的阐述。以下我分别从这六个原则来陈述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互惠原则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以说古今中外这种尽量以类似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的观念已深深的铭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甚至中国儒教倡导的以德报怨更是深化了这种意识!当然好的传统美德,仍需继续发扬光大。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有效武器可以被别人加以利用,用于商道政道。若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好办法!

    互惠原理适用于强加的恩惠,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的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甚至可以触发不对等交换,因为亏欠感让人挂怀而且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试图不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这很容易给人得寸进尺的机会!现在“服务至上”,这背后就是运用了“互惠原理”人类这一感性的情愫,以至于最后都不好意思拒绝商家推荐的东西和服务了。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有时候也要懂得拒绝对自己无关紧要的东西和服务,果断地说“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企图就置之不理。特别是面对互惠式让步时,别人一开始可能对你提出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请求,当你拒绝时他再提出一个小的请求,你会因为之前的拒绝而感到有所亏欠,转而从不顺从变成了顺从,须谨防这样的坑!不过大部分人对这些没有免疫力,有时加以利用可以成就自己的愿望!

    二、承诺和一致

    “言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言行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反之则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是精神有毛病的。承诺和一致原理认为,一旦做出选择或采取某种立场,我们就会立刻碰到来自内心和外来压力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以行动证明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正如之前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

  • 9、 影响力观后感800字(精选)

    工作之余,断断续续的读完了风靡全球二十载,《财富》杂志订立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的《影响力》一书。这本心理学类书籍。起初,我认为影响力就是自身影响别人的能力。通过细读后,本书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传达能包罗万象的心理学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书中每个观点都直指人性弱点,每一条原理、每一个生动形象的案例都值得推敲和深入思考。根据自己对本书粗浅的认知并结合公司青年读书计划,在闲暇之余写下一点的读后心得。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www.dhb100.com/

    互惠互利

    互惠原则,就是我们应当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去报答别人。对于处身于复杂社会生活来说,这本身是一种正常反应,让我们以德报德,学会感恩。可往往有人利用了这一点。当有求于你时,带着某种目的馈赠于你,在你接受之后又向你提出要求,而为了避免内心的谴责和道德的压力,你会被迫同意对方的要求,在生活中则表现为“无法拒绝”。

    承诺和一致原则

    承诺和一致原则,一旦做出某种决定,内心则会迫使言行与它保持一致。这个原则我把它称为“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们在某种情境下做了某种决定,当构成一套自我支持系统时,于是执着的自我相信,自欺欺人是最可怕的,看到这里,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工作生活,是否只是一套自我支持系统,而未来的工作生活又如何避免?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即所谓的“从众效应”,很多时候我们决定、选择的确不是依照理性思考所作出的,而是从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出发,可能不太合理,却满足了自身追求社会认同感的需求的选择。但若只会盲目跟风效仿,则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拿写一篇文章来说,一味的仿效抄写别人的成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那么写作水平将很难提高。

    除此之外,还有喜好、权威、稀缺原理,每一种原理都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懂得规律并利用好规律,并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这的前提就是要不断学习、取得进步。但很多时候,我们又容易自我满足,容易自我懈怠。

    我们有许多人都会为自己设一条水平线,一旦觉得自己达到这条水平线了,就会停止刻意的学习。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学会用“六大原理”更好的服务于工作,以提升工作效率。(王明林)

    第一次读《影响力》,之前便听

  • 10、 《影响力的本质》读后感

    《影响力的本质》读后感

    记得第一次听到《影响力的本质》的本书的名字是在大一外联部的一次例会里,那时候一位师兄跟我们推荐它,后来还把它放在群上了,所以我就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师兄说读完这本书,我们一定会学到好多东西,如今,我自己终于印证了师兄的话说得很对。

    这本书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书,它跟一般的光是说大道理的书不一样,因为书里面教我们的方法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到的一些技巧,所以这也是一本帮助人们解决人际关系中的日常生活问题的书。

    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是:如何让别人喜欢你?

    那现在就让我们来谈一下如何让别人喜欢你?书里面谈到,要想别人喜欢你,首先你要对别人产生兴趣。如果你时刻关心别人,对别人发生兴趣,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所交的朋友,要比只想让别人关心你,对你发生兴趣,在两年的时间里能交到的朋友更多。然而,我们都知道,有人终身的错误,就是只想别人关心他,对他发生兴趣。阿得勒曾经说过:一个不关心别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的生活必然遭受重大的阻碍和困难,同时会替别人带来极大的损害与困扰,所有人类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些人才发生的。所以,要别人对我们发生兴趣,我们就先要对别人发生兴趣。

    使别人喜欢你的第二规则是微笑。一个人的行动,比他所说的话,更有说服力。而人们脸上的微笑,就在表示:“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非常高兴见到你。”对于这条规则,我深有体会。因为舍友就常常在我耳边说,她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好看,我说我怎么就不觉得啊,然后她就会说:我很喜欢她的微笑,她笑起来很好看。所以每次听到舍友这样说,我都深深体会到笑容真的会让别人喜欢上你。

    使别人喜欢你的第三规则是:你要记住所接触的每一个人的姓名。对那些才见过一两次,不用太熟的人,假如你下次见面能清楚记得他名字的话,他对你的印象一定会很好,因为你让别人觉得你很重视他,很尊重他。

    使别人喜欢你的第四规则是:做一个善于静听的人,鼓励别人多谈谈他们自己。需要记住:跟你说话的人,对他自己来说,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你的问题要重要上百倍。他关注自己头上一个小疮,比关注一场大地震还要认真。

    使别人喜欢你的第五规则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用我自己的事作为一个例子吧。初中时有个男生很喜欢打电话给我跟我聊天,可是我觉得跟他没什么话题,因为他每次跟我谈论的事情就是一些我压根不感兴趣的事情,不是说学习就是说一些很深奥的东西,结果人家现在去

  • 2021-06-28

  • 2021-04-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3-04-05

  • 2019-11-06

  • 2019-11-12

  • 2019-11-11

  • 2023-02-07

  • 2019-10-29

  • 2019-10-09

  • 2023-03-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2-1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1-12

  • 2023-03-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5

  • 2021-08-25

  • 2022-12-2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8-18

  • 2019-09-20

读影响力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影响力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影响力有感、2024读影响力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