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 > 地图 >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2024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相关栏目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热门栏目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推荐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

(共 2021 篇)

  • 1、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范文读书笔记(13篇)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读书笔记1

    小说简介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

    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

    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

    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

    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阅读此书之时正身处如火如荼的考试周。凛冽的寒风挤进室内,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书,身体和心灵都冷到极点。

    有价值的事物受到不可避免的环境扼杀是哈代典型的悲剧主题

    这一点在《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苔丝是生态女性的典型代表,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她都满怀诗意。但在她一生的命运中,冥冥之中有一种不可抗力,使黑暗与光明交替。

    在宿命的摆弄下,人的能动性黯然失色。环境是巨大的异己力量。没有终极的欢乐,痛苦后面是更大的痛苦。她遭遇的痛苦是世俗带给她的,无论是特兰岭的浪女,马洛特村民的流言蜚语,抑或是燧石场苛刻的农场主,都体现出符合维多利亚世俗条例的非人性。

    应默默忍受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与无涯之苦难愤然为敌?若死亡即是睡去,那人为何不坦然入死?

    终有一种支撑着苔丝向前去的力量

    非人力抗拒的悲剧的价值,正体现在人的感情、追求和逆境中的抗争精神中。

    书中有言,寻求快乐是一种自发的、普遍的、不可抵抗的趋势,它渗透于最高级到最低级的一切生命之中。这种快乐是不分场合的。

    在遭遇无数逆境之后,苔丝仍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她有时候体现出对世俗的反对和鄙夷,寻求如犬儒主义般出世的纯粹快乐与自由。

    以遭遇埃里克轻薄之后她的所作所为为例。在马洛特村民的风言风语下,苔丝并未屈服。回到家乡深居简出的日子里,苔丝唯一的活动是在天黑以后,跑到树林里,躲开那个叫做世界的冷酷集合体。

    哈代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体现了回归自然界寻找情感来源、精神动力的特征。苔丝的愉、悲、狂与不同的自然景色结合,每一种情绪都带着神秘性与震慑力。自然景色的变化,更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走向。

    这样一个与自然紧密相连的苔丝,是否真的做到了从更纯粹的自然中寻找生命动力,而 形骸处于尘世,灵魂出于尘世?

    这篇读后感的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大家不妨看看这本书,然后思考一下。

    《德伯家

  • 2、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优质范文)

    读完《德伯家的苔丝》,脑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了米切尔《飘》中思嘉的形象。同样有着超凡脱俗的姣好面容,同样是饱经苦难的女人,内心坚韧,心地善良。相比而言,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更富有一种诗化的美。思嘉和苔丝都是时代佳人,但苔丝美得更加纯粹,她仿佛是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她是一个失了身的女人。她的这种悲惨遭遇,就好像是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上滴上了一滴墨汁,这滴黑墨虽不会阻碍花朵的绽放,但却渗入到它的躯体里,成为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印记。纵观历代文豪笔下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种缺憾美。《红楼梦》中的“绛珠仙子”林黛玉患有肺病;《飘》中的思嘉纵然绝代风华,也已然是一个少妇的身份;《茶花女》中为爱献身的玛格丽特也是一个为世俗所不容的妓女。似乎事物都是过犹不及的,太完美就会变得不真实。所以,更多时候,缺憾造就一种真实的美感。苔丝失身,这是作为一个女人无可弥补的缺憾,但正是因为这种缺憾让她追求美与自由的努力更加打动人心。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www.dhb100.com

    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也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亚雷克在性格上很像《飘》中的瑞德,放荡,神秘,不可捉摸,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却不由自主地倾倒在女主人公的石榴裙下。而在安琪的身上可以看到艾希礼的影子,他们都是女主人公所倾心的对象,本身就带有理想化的光环,代表着理性与道德,但在一定程度上囿于世俗道德的漩涡,无法自拔,害人害己。他们是苔丝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两个人,一好一坏,一善一恶,正是因为有他们,苔丝才会成为这样的苔丝,他们两个缺少任何一个,苔丝的形象都不会如此立体而丰满。可以说,亚雷克在肉体上毁掉了一个不成熟的苔丝,而安琪则在精神上成就了一个完美的苔丝。

    在哈代笔下,对所有苦难和罪恶的描写都如蜻蜓点水般温柔,点到为止,十分含蓄。所以,整部小说基调显得平和舒缓。就连对女主人公最后的死亡也一笔带过,不留痕迹。哈代在小说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而事实是,女主人公苔丝在一开始就已经失身。给一个失身的女人戴上纯洁的桂冠,既是作者对当时虚伪社会道德的挑战,也是对苔丝极大的认可与偏爱。在作者笔下,苔丝俨然成为了一个被诗化了的女子,她一生都在承受着伪和恶的打击,却始终都在向往着真善美。也正是因为后者,使得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克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她

  • 3、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800字(读后感)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m.dhb100.com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阿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阿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她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时时遭到伪和恶的打击。苔丝的悲剧始于为了全家人生计去远亲家打工,却因年幼无知而被阿历克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苔丝后来与青年克莱尔相爱,又因为新婚之夜坦诚有污点的过去而被丈夫遗弃,而与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违愿沦为阿历克的情妇;最后因为丈夫的回心转意使得绝望的苔丝愤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像游丝一样敏感,像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

    在我看来,苔丝无疑是一个纯洁,漂亮,质朴,正直,美丽的农村姑娘,但中产阶级社会却把这样一位农村姑娘逼上绝路,终于杀人的故事。尽管苔丝是个弱者,饱受欺凌,很少反抗,但阿历克却往往得寸进尺,一次又一次的触碰苔丝的底线,最终让苔丝选择反抗,杀死了一个人面兽心的阿历克。苔丝是一位纯洁的女人,尽管被阿历克诱奸,与克莱尔新婚之夜选择坦白,这份真诚让人感动。苔丝的心是纯洁的,是美好的,她也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女子的力量。(高渐离)

    《德伯家的黛丝》(tessofthed'urbervilles),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

  • 4、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

    读完《德伯家的苔丝》,脑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了米切尔《飘》中思嘉的形象。同样有着超凡脱俗的姣好面容,同样是饱经苦难的女人,内心坚韧,心地善良。相比而言,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更富有一种诗化的美。思嘉和苔丝都是时代佳人,但苔丝美得更加纯粹,她仿佛是大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她是一个失了身的女人。她的这种悲惨遭遇,就好像是在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上滴上了一滴墨汁,这滴黑墨虽不会阻碍花朵的绽放,但却渗入到它的躯体里,成为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印记。纵观历代文豪笔下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种缺憾美。《红楼梦》中的“绛珠仙子”林黛玉患有肺病;《飘》中的思嘉纵然绝代风华,也已然是一个少妇的身份;《茶花女》中为爱献身的玛格丽特也是一个为世俗所不容的妓女。似乎事物都是过犹不及的,太完美就会变得不真实。所以,更多时候,缺憾造就一种真实的美感。苔丝失身,这是作为一个女人无可弥补的缺憾,但正是因为这种缺憾让她追求美与自由的努力更加打动人心。

    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也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亚雷克在性格上很像《飘》中的瑞德,放荡,神秘,不可捉摸,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却不由自主地倾倒在女主人公的石榴裙下。而在安琪的身上可以看到艾希礼的影子,他们都是女主人公所倾心的对象,本身就带有理想化的光环,代表着理性与道德,但在一定程度上囿于世俗道德的漩涡,无法自拔,害人害己。他们是苔丝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两个人,一好一坏,一善一恶,正是因为有他们,苔丝才会成为这样的苔丝,他们两个缺少任何一个,苔丝的形象都不会如此立体而丰满。可以说,亚雷克在肉体上毁掉了一个不成熟的苔丝,而安琪则在精神上成就了一个完美的苔丝。

    在哈代笔下,对所有苦难和罪恶的描写都如蜻蜓点水般温柔,点到为止,十分含蓄。所以,整部小说基调显得平和舒缓。就连对女主人公最后的死亡也一笔带过,不留痕迹。哈代在小说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而事实是,女主人公苔丝在一开始就已经失身。给一个失身的女人戴上纯洁的桂冠,既是作者对当时虚伪社会道德的挑战,也是对苔丝极大的认可与偏爱。在作者笔下,苔丝俨然成为了一个被诗化了的女子,她一生都在承受着伪和恶的打击,却始终都在向往着真善美。也正是因为后者,使得她不能与人面兽心的亚雷克相处,也使她不能向心爱的人隐瞒自己的“污点”。她爱憎分明,感情热烈且真挚。对于痛恨之人,忍无可忍之时,她可以不计后果地把

  • 5、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一)

    《德伯家的苔丝》被称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它出版于十九世纪末,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个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忧郁形象,托马斯哈代。

    《苔丝》写的就是社会如何把一个纯洁、质朴、正直、刻苦、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逼得央走投无路,终于杀人的故事。她以不同的艺术形象成就了一个悲剧,老长老长的故事也因为这个悲剧的成功成为了很多很多很老的人们心中的疼痛。

    爱是源于内心最深处,这是一个善良的女人。此书,此人,此事,需要大家去亲自感悟。以上仅为我的拙见。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200字(二)

    前一段日子,我读完了《苔丝》

    喜欢哈代的抒情诗,其中不乏情节生动,语句隽永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着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这是个美丽凄凉的爱情故事。当我合上书,苔丝对克莱尔忠贞的爱情故事确实令我感动,但令我温暖的是和苔丝一起挤牛奶的3个可爱少女伊丝、玛丽安与雷蒂。她们也同苔丝一样深深爱着那个英俊少年克莱尔,但也深知克莱尔只爱苔丝,于是就把爱恋深深地埋在心里,而把祝福送给他们。

    我喜欢她们三个的纯洁的友谊和坦率的言行。

  • 6、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笔记

    下午读完《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曾经是一个那么值得争议的人物,但我不想评论此书的价值所在,我只想很简单的阐述一些他笔下的那个女人苔丝。

    看到痴心女子和冤家路狭感觉很难过,很压抑,眼泪在眼眶打转,终于眼泪下来了,也读完了,虽然早已结局,但真的看到的时候还是感觉很难受、很难过。多少词汇在脑海中出现,而我,只能用一个短语来形容苔丝天真的美。她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心灵纯净自然的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一直想如果没有开头那个牧师的几句话,也许可怜的苔丝会是另一番生活,然而,十六岁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苔丝愚蠢的父亲忽然知道自己是一个大贵族的后裔,就在算计着怎么才能享受贵族的生活就逼着苔丝去认亲,结果天真的苔丝遇上了毁了他一生的那人亚雷。他是苔丝宿命中永远逃不开的仇。夺去了苔丝所有的梦想,以及追梦的能力,夺去苔丝的青春年少的纯真的渴望。然而,我们那个天真的女孩,依然是如此清纯,如此单纯到让人疼惜的女子。

    苔丝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就去几百里以外的奶牛场工作了,在那里,她遇上了她第二个不应该遇上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觉得,一个她真正爱的人,但我始终以为那个人辜负了她的爱,他的举动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伪善。如果没有克莱,苔丝的一身是悲剧化为平淡,然而克莱的出现却是在悲剧的背后涂上更浓墨重彩的黑暗。其实我相信克莱是爱苔丝的,不然也不会在梦游时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他还是被道德束缚着,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克莱正是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对克莱奔涌的爱潮,窒息的是苔丝自己。他用他的爱伤害着那个天真的女孩儿,给她幸福的希望,又全部抹杀。而她也用她所有的爱折磨自己。苔丝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决定接受克莱的爱情。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那所谓的爱人却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克莱最终选择了离开。

    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可是狠心的爱人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他并不是一个感情很专一的人,也许我们看见他对苔丝那种深深的眷恋,可是当苔丝的失真违背他表面所鄙视的宗教时,他毫无余地的选择了退缩,而且退缩得是那样的磊落不

  • 7、 读《无名的裘德》有感

    读《无名的裘德》有感

    闫慧慧

    摘要:围绕裘德超越环境与条件的恶劣在学业与事业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来阐发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针对阿拉贝娜与淑截然不同的观念,思考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处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竖立良好爱情观。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继《苔丝》之后的另一部代表作,也是作者小说创作的"封笔"之作。这是一部充满悲剧的故事,全文围绕着主人公裘德的一生进行详尽描写,包括裘德对理想与事业的不懈追求却屡遭碰壁,及裘德在感情、婚姻方面的坎坷曲折。作为裘德的同龄人,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又该怎样竖立一个良好的爱情观婚姻观呢?从这本书中,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启发。下面结合我的读书所获做以下浅析:

    (一)惜"学"如金,刻苦奋斗

    1.珍惜宝贵的求学环境与资源

    受老师菲洛特桑的影响,裘德对基督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也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在他所生活的环境下,得到一本语法书都是极其困难的,经过几番周折后,他勉强从恩师那得到几本年代久远的语法书,却发现里面的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每个词,都几乎需要花数年心血一个个苦苦地记住才行。

    然而,当这些问题被裘德渐渐克服时,新的问题出现了,他并没有可以学习的环境与时间。他寄居在未婚的姑婆篱下,为了让暴躁的姑婆对他更能容忍一些,他决定用马车每周3次将一条条面包运到马里格林附近的村民和单身小农那里。简陋的马车环境竟成了裘德通过"自学"接受不少教育的场所,他不顾驾车的危险竟这样在马车上学习了三年!

    反思我们现处的环境,拥有优越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与裘德相较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为心中的理想奋力出击,又有何理由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呢?然而,不尽如人意的是,经过高考的洗礼后,更多的同学选择了放松与懈怠,自甘堕落,沉溺于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偌大的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量,却鲜少有人踏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更引发着我们的深思。读了裘德充满着辛酸的奋斗史,我更加珍惜在校每一次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更坚信通过我这四年不断的努力与学习,我一定可以走到我的梦想面前,告诉它,我来了!

    2.掌握"新"技能,维持自身持续发展

    经过几年刻苦的学习与研究,裘德开始为去基督寺这个理想之地做准备。由于他没有任何体面固定的

  • 8、 读《德川家康》有感
    读《德川家康》有感 近来买了一套《德川家康》,由于之前对这本书的调查,一买到这本书,我就迫切地阅读了起来。 打开书本我马上看到了柏杨先生写的序:无比的谋略,无情的忍耐--《德川家康》序。初看时亦无特殊感想,只是觉得挺难得的,因为中国人在内心多少总有一种排斥日本事物的情绪,尤其是对于日本的历史!而柏杨先生看来,至少是对德川家康这个人物有一定的认识(我是完全不了解柏杨先生是谁)。但是在看到第七段时,已没了这种感觉,原来也跟那些出于商业目的,哗众取宠的网络小说的序一样。甚至有点好笑,一个连本国历史都不了解的人,还去学习外国历史(虽然日本的历史有很大一部分与中国历史有莫大的关系)--这是否有点崇洋媚外呢!颇为这本书感到可惜! 一次拿起书本时,看到了书皮上对柏杨先生是这么介绍的:着名史学家、作家!当时我很意外,史学家!?着名!?假的吧!?然后我,马上在网上找了关于柏杨老先生的资料,也大略的看了一下他的着作。我只能用惊讶来形容我当时的感情!柏杨老先生确实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史学家,绝无愧于"着名"二字,但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段有失客观的言论呢?任何一个历史爱好者也应该知道要用历史的、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物,要结合历史背景去阅读历史人物啊!柏杨老先生在序中是这样写的:德川家康几乎全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除了科举制度,他写中国汉字、作中国汉诗、吃中国汉药、崇拜朱熹、崇拜朱元璋。问题是,朱熹不是一个活泼开阔的思想家,朱元璋则是一个愚昧的暴君,德川王朝终于颁布"锁国令",中日两国遂开始共同命运,直到十九世纪,但结果却大大相异。十九世纪几声舰炮,日本解除枷锁后,短短时间,迅速成长,而中国在受到更多炮击后,迟迟未能建立一个现代化完整国家。遂有人认为:二次世界大站结束,德川家康的进精神使日本复兴,中国却胜得凄惨,应验了古谚:爬得高、跌得重。原因之一是中国缺少德川家康这种无论崛起或没落,都贯穿着一股令当代和后世人慑服的精神,也缺少把这类英雄人物介绍给国人的文学作品》朱熹,生活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和后世的程朱理学奠定者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这样杰出的贡献下,说朱熹不是一个活泼开阔的思想家是否太苛刻了呢!如果在这一评语前加一个限定词"政治"--朱熹在政治上不是一个活泼开阔的思想家,这到让人无可厚非!至于朱元璋,说他是一个暴君到是比较中肯的,但说他
  • 9、 读《韦德的心愿》有感

    读《韦德的心愿》有感 林文烽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篇让人深思的文章——《韦德的心愿》,不禁为韦德的精神所折服。 小主人公韦德,出生不久便没有了父母,但他却非常懂事。在班里他不仅人缘儿好,而且成绩好,还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一天,老师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后,问孩子们想得到什么礼物。韦德说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愿望:“我想要一双棉手套和棉鞋!”这与其他要房子、要电脑、要汽车的孩子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难怪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为什么呢?”老师饶有兴味地问。“因为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好了;奶奶的脚生冻疮,有了棉鞋就好啦!”韦德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同学们震惊了,老师动情了,教室里一片沉默…… 多么简单的话语!多么朴实、自然、真诚的心愿!这不能不使我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小朋友们。在家里凡事都以“我”为中心,被家里人宠着、捧着、惯着,己欲之心强,缺乏关爱他人之心。 为此,我呼吁小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学习韦德那种心系他人、关爱他人的精神,将一颗为他人着想的种子撒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10、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1000字2024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1000字2024 《德伯家的苔丝》这本书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所写的最后两部长篇小说之一。成书问世于一八九一年。《德伯家的苔丝》发表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早就被公认为哈代最优秀的代表作品,并被列入世界文学古典阆苑。 苔丝是英格兰西南部偏僻落后地区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她家是没落的贵族苗裔。她的父亲是贫苦的乡下小贩,生性怠惰,愚昧无知;母亲头脑简单,图慕虚荣,他们都是听凭时代风雨摧残的小人物,可怜虫。家中孩子众多,苔丝作为长女,在接受最初步的教育之后,就开始劳动。本来这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可由于苔丝本性善良以及淳朴不谙世事的性格,致使她的一生遭遇诸多不幸。 由于家中的老马死了,苔丝为了弥补家中老马死去的损失,带着父母那种联宗认亲的虚荣和嫁给阔人的心理,第一次离家谋生。正因如此,她才会遇见亚雷德伯,那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使她一生受苦的人。在亚雷德伯德种种诱惑和欺骗下,苔丝最终陷入泥潭,失去了贞洁。可即使这样,她仍不屈服,不愿意嫁给亚雷德伯,更不愿意接受那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她独自一个人生下小孩。可不幸的是她的小孩生下不久就夭折了。她私自给小孩洗礼,这正说明了苔丝敢于反抗宗教,敢于挑战神权。 可怜的苔丝在经过这一番苦难的经历之后,重新回到牛奶厂工作。本以为她的生活将会平静下来,人们会渐渐忘记她。可安玑克莱突然闯进她的生命中,打破了这种平静。但是也正因他的出现,可怜的苔丝得到了自己的真爱,还以为这种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可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洞房花烛之夜,苔丝和克莱彼此向对方说出了自己的过往,苔丝原谅了克莱,可克莱却无法原谅苔丝。也许是古代男性中心社会的贞操观念,所以克莱一时并不能接受苔丝失身的事实。因此他们相处了几天后就各奔东西。 克莱去了巴西,苔丝则到一个极其贫困的地方工作。克莱一到巴西就得了一场重病,变得瘦弱不堪。而苔丝呢?她也好不到那里去,她每天辛苦的工作着,即使再苦她也不会像她公公要钱,她又属于自己的尊严。可在这期间亚雷又来骚扰她,最后出于无奈只能答应和亚雷在一起,但她心里爱的始终是克莱。不久克莱回来了,他变得越发珍惜苔丝,因此他第一件事就去找苔丝。可此时的苔丝在亚雷身边,他无可奈何,只能绝望的离开。而苔丝看见自己的爱人回来就决心追随他丈夫,她不顾一切,在杀了亚雷之后,她迫不及待的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07-15

  • 2022-07-16

  • 2022-09-30

  • 2022-07-12

  • 2022-04-29

  • 2022-07-15

  • 2023-06-20

  • 2022-09-01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2024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范文,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