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 > 地图 >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相关栏目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热门栏目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推荐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

(共 5638 篇)

  • 1、 读死也不倒下有感范文300字

    【第1篇】

    《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革命烈士吉鸿昌在一次会议中,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他誓死捍卫共产党的机密,英勇不屈,最后被判决死刑,在去往刑场的路上,他谈笑自若,视死如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坐在椅子上,面对刽子手的枪,仍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实践他“死也不倒下”的愿望。

    当我读到吉鸿昌义正词严的斥责国民党特务时所说的:“只有蒋介石跟你们祸国殃民,暗地里和日本勾结,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时,我觉得同为中国人,国民党不但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侵略自己的国家,而且还与日本人暗中勾结杀害共产党,真是丢尽了中国人的脸,同时也衬托出共产党誓死保卫国家的英勇形象。更让我感动的是,在读到“他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生为抗日生,死为抗日死。”是的,吉鸿昌出生在贫苦家庭里,经过生活的磨练,造就了他富有正义感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位抗日英雄。而在他生命快要结束的那一刻,他仍然在宣传抗日!

    读完整篇文章,我深深感慨,经过无数共产党员的斗争,用鲜血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年代,我们生活在这样幸福的环境,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学好本领,为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2篇】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讲的是抗日英雄吉鸿昌不幸被捕,他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也不肯透露一点儿党的机密,最后英勇就义的事情。

    读了这篇文章,吉鸿昌坚决抗日,坚守秘密,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敬佩,而何应钦、蒋介石跟日本勾结,祸国殃民,不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令我痛恨。

    “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吉鸿昌说的这句话让我也颇有感触,是呀!抗日是大家的事,是全中国人民的事,仅靠一个人、一个党派的力量是完不成的。团结起来力量大。可是蒋介石这帮人却和日本勾结,做危害抗日,祸国殃民的坏事,我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如果知道他们的行为都会对他们恨之入骨。 吉鸿昌的死令我惋惜,抗日是大家的事,他为了抗日而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让我敬佩!

    【第3篇】

    当我在《抗日英雄人物》这本书看到《死也不倒下!》这篇文章时,我最崇拜抗日英雄吉鸿昌的形象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吉鸿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持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十分恨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

  • 2、 当我遇到诱惑人的“鱼”时之读《钓鱼的启示》

    前言: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的读后感频道为广大学生朋友收集整理了当我遇到诱惑人的鱼时读《钓鱼的启示》,供大家学习!

    当我遇到诱惑人的鱼时读《钓鱼的启示》

    课上,我们学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

    它主要讲了作者在刚11岁那年,父亲带他去附近小岛上钓鱼。在离鲈鱼捕捞日的两个小时前他钓到了只大鲈鱼,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父亲让作者把鱼放回湖中。

    从中我受到启发,想起自己从前。当时我还是二年级,冬天的周末里,我出去堆雪人。匆忙和高兴夹杂着,因此我总是乱蹿,一不小心把另一家堆的雪人蹭掉一大块。我心想:赶快逃,要不就完了。我没有道歉,一见那个雪人,就匆匆离开。面对那个鱼我不应该那样,应该把它修好,然后写张条道歉。对待那条诱人的鱼我忐忑不安,我现在想:为什么我面对这条鱼就不能像父亲一样有德?

    可有件事我认为我做得好。放假了,爸爸妈妈都上班,我也写完了作业,无事可干很悠闲,一会玩弄这,一会玩弄那。突然我想到有电脑游戏可以玩,正高兴时又想起妈妈不让我玩电脑时,我答应过她。只好控制住,为了克制这种心理,我逼着自己浇花、逗乌龟,不一会儿就忘掉玩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用文中的话来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们应该正确判断。这样从小训练,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 3、 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感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的爱国志士的英勇壮烈事迹。一位位烈士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鲜活面孔在我眼前浮现,一批批烈士们押赴刑场慷慨就义的壮烈场景在我心中长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文的烈士刘胡兰更是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当时年仅十七岁的刘胡兰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党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反动派抓到了她,见她年纪小,反动派们心存幻想,以为通过她能钓出大鱼,便威逼利诱,使尽了招数。但刘胡兰不背叛党,不向敌人说出任何关于党的机密。敌人气急败坏,抬来了铡刀,刘胡兰仍然没有妥协,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最后深情地环视了一眼熟悉的父老乡亲们,从容地躺在铡刀下,慷慨就义。鲜血染红了生她养她的故土,党的忠诚义士,人民的好女儿刘胡兰光荣牺牲了

    读完了这催人泪下的文章,我不禁产生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年轻的刘胡兰的敬佩。相信每个人都会由衷地感叹:多么勇敢的女孩子!十七岁,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花一样的年龄。如果生活在现在,应该和我们小学生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上学,坐在宽敞明亮的作文教室里学习各种知识文化,享受着她的青少年美好时光。可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里,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天方夜谭啊!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先烈们才前仆后继、舍生取义。

    革命的先烈们数不胜数,杨靖宇也是其中的一位,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长年在松林雪海中同日寇周旋,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锐气。敌人恨之入骨,调集了大批兵力进山围剿,在衣食极度匮乏、敌人猛烈火力进攻下,杨靖宇的兵将全部伤亡,自己断水断粮,为了保存体力,他撕碎棉袄,把布条、棉花就着雪团吞下肚,敌人喊话让他投降,回答的敌人的只是一次次猛烈的枪声。敌人恼羞成怒,火力围攻,杨靖宇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穷凶极恶的敌人们想不通:这个让他们闻风丧胆的中国高级将领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他们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肚子,未消化的棉花、树皮让他们触目惊心。他们被彻底地震慑,不由地低首致敬。

    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换来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刻苦努力地学习,立志报国,踏着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足迹,愤发图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烈士们的鲜血不白流。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 4、 读《正面管教》有感:当我开始改变我自己

    当我开始改变我自己

    ——读《正面管教》有感

    郭珊瑚

    “2017,你最温暖的记忆是什么?”当主持人朱军把话筒递给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时,麦家回答最温暖的事就是和儿子的关系缓和了。还记得《朗读者》中麦家朗读写给儿子的信,拳拳爱子之心,坦诚用情交流使观众们无不为之动容。而我2017温暖的记忆之一就是从改变自己做起,应用正面管教理念处理班级事务,处理亲子关系,一幕幕具有“温暖”气质的瞬间,值得细细回味。

    当我和善坚定去说

    “你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你怎么又来迟到了?”“你的作业怎么还没写完?”……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企图用自己的谆谆教诲赢得孩子的专注积极,她每天起早贪黑,不肯浪费一分一秒,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说教孩子的机会,她就是接触正面管教之前的我,那种身心俱疲的低效能的勤奋耗时耗力,严重影响我的专业成长。《正面管教》强调的关注点应该是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帮助他做得更好,把焦点放在“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为问题付出代价(惩罚),其中“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和善”就是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尊重,这样可以“赢得”孩子,让孩子得到尊严,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而“坚定”则是让我们尊重自己,并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减少“赢了”孩子而带给孩子的伤害,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和善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周三下午,当我看到通报栏里女生的519宿舍上周的纪律卫生都退步甚大、床铺不整,多次被扣分时,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刻把她们叫出来狠批一顿,就在气呼呼的往教室路上,我想到了“积极的暂停”,对,我要专注解决问题,于是语气一变:“请519宿舍女生晚上八点下晚自习到宿舍开会”,已经经过几个小时的冷静沉淀,晚上到宿舍后,我启发式提问:“大家对上周咱们的宿舍表现满意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不满意?”她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有人晚上总喜欢接话睡得晚,有人说早上起得晚没时间整理床铺,有的说值日生太潦草,有的说总有人去卫生间后不冲净,我克制住想要说教的冲动,接着问:“那大家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感觉?”,她们纷纷说睡眠质量低,扣班级分数,拉班级后腿,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心情不好等等。“既然有这么多的坏处,那现在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哪些是自己能解决的?哪些需要老师帮忙?”我的问题表达了我的理解和接纳,解决方案由孩子们通过头脑风暴自己提出,自己执行,他们心甘情愿主动去做往往会事半功倍。结果

  • 5、 读《醉死当涂》有感

    读《醉死当涂》有感

    小胡

    虽然起了这样一个标题,但是我根本不打算规规矩矩写一篇读后感。虽然说了这样一句话,但我还是要接下来介绍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并作出简单评价,像大多数的初中生写读后感、高中生编议论文以及大学生抄形势与政策论文一样遵循守旧、死不悔改。

    《醉死当涂》算是一部文学作品,虽然从大众意义上来划分,它不过讲了两个男人搞对象的故事,后来的小姑娘都叫“耽美小说”,对我来说就是三流男男插*眼文学。(我的天,我还打算把这篇同步到微信公众号上,这么一看还是算了吧。)但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三流,甚至可以算作一流了。虽然这个故事的初始部分走了网络小说的老路——主角神谕一般地相逢并迅速捆绑在了一起,但是它的后续发展真的很让人动容。

    能看出来的是:作者是个北京大妞,或者说至少在北京混迹多年,写的东西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京味(令人庆幸的是作者没有过多地使用儿化音,这说明北京话这一方言已经被她自身消化)。《醉死当涂》通篇行文流畅、节奏恰当,且没有明显的逻辑漏洞(除了开头的垃圾套路以外),但也有掉书袋的嫌疑(为各位朋友们解释:掉书袋就是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喜欢过于频繁地引经据典、套用前人作品,且痕迹十分明显、写法十分做作),总体来说它从各方面角度写活了主人公及他的生活,长度也适中,不过八万字,在网络小说的领域里算是一本不错的中篇小说。可以想象,如果该作者生活在上个世纪80年代某文人家庭里,她会有机会成长为一名不错的作家,搞严肃文学的那种。

    我并不想推荐任何好友去读,因为读完这本小说并不会令你放松,反而会引发你的思考。就我个人而言,读耽美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初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使然,每当我感到压力倍增的时候都喜欢读一些不需要动脑的东西来解压。二、我喜欢腾出时间好好读“正儿八经”的东西,所以不会选择在熬夜时间看《红与黑》(没错,我《红与黑》现在还没看完,剩下最后10%,我真的服了,建议所有想读的朋友们先补一补法国历史,尤其是和宗教相关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了解)、《哈利波特》等。三、我喜欢看一些自以为“写得比我差劲”的东西来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四、网络小说的纯爱领域(即男女恋爱)过于俗套、垃圾、色情,我不屑看。但是没想到《醉死当涂》却打破了这些原因,钻进了我的脑子里,使我在凌晨四点抱着电脑义无反顾来到楼下,写下这些并没有什么意义的感想。

    如果读到这里,你对这本小说产生了同样义无反顾的兴趣,请你拉到

  • 6、 读《别在盛怒时做事》有感
    读《别在盛怒时做事》有感 唐静如 在盛怒时,我们往往会在没有找到原因之前就责怪他人,做出一些难以挽救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做作业。有一道题怎么也解不出来。天一点点儿黑了下来,我心里越来越急,逐渐愤怒起来。这时旁边传来了弟弟玩游戏的声音,我越听越烦躁,终于抑制不住冲过去从他手里把游戏机抢过来,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并大声地怒斥道:"能不能消停会儿,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弟弟"哇"的一声大哭着跑开了。我心里更烦了,所有的怒气感觉无处发泄,于是又狠狠地把游戏机踹了两脚,才不情不愿地回到了书桌上,重新和那道难题做起了"斗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那道难题被我所攻克了,心里立刻得意起来了,那就犒劳一下自己吧--玩会儿游戏机吧!游戏机呢?转了一圈,但我看到地上那一具--七零八落的游戏机"尸体"时,简直欲哭无泪了,心立马疼起来了--我心爱的游戏机呀!你可"死"得太惨了!--这难道就是人们所说的"冲动的惩罚"吗? 人生的风景不会永远风和日丽,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心情,不要愤怒,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那电闪雷鸣般的日子,勇往直前,一个新的艳阳天终会在前面等你!

  • 7、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感600字2024

    春天的江南多雨,天气时好时坏的,更别提晚上那变幻多测的脸色。 太阳高声喧嚣自己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夏天的气息。即便到了晚上,春夜的晚风仍是带着和煦。夜色降临,只剩下远处的云端还做着垂死挣扎。“砰——”谁家的喜宴燃尽烟花,一片一片盛放,一丝一丝消亡,艳丽整个夜空。 天上,夜幕,繁星,烟火,却独独少了明月。缥缈的云层间亦是没有它的身影,是寂静的夜。

    楼下的路灯还在亮,妈妈拿着手机拨号,是外婆的号码。“喂,妈,还没睡吗……”妈妈的声音有些嘶哑,是太累的原因。我没有打扰她们,我知道她们要打好一会。恍惚想起去年的暑假,记得很清楚,74岁的外婆她自己到机场来接我们,花白的头发,瘦弱的身躯,像个八九十的耄耋老人。迎面就刮着风,吹起地面的灰尘,外婆小声咳了咳,尽可能地忍住这坏天气,穿着短袖的我颤了颤身子。妈妈为此还抱怨了会儿,说,外婆这门大的年纪还不知道好好休息,这么多灰尘一定要小心生病。语气中带着责怪的意思,外婆却是一话而过,话语间带着孩童般的喜悦。妈妈在家排第六,是外婆的小女儿,最宠爱的也是最少见到的。外公说,外婆知道我们来了,就兴奋地像个小姑娘,高兴地不得了。的确,那一个月里她很迁就我这个外孙女。带着我去找蘑菇,牵着我去爬山,领着我去摘松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起手中的诗词,只可惜今晚连月亮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没有苏轼的酒兴作伴。手臂感到丝丝凉意,还是春夜,不是夏晚。

    噩耗是在去年十月传来的,外婆在电话那一头哽咽地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外公查出病来,是老年痴呆。妈妈震了下,立马定了机票,同爸爸一起飞去了云南。我的心也跟着一起着急。据说,外婆哭了很久,妈妈也安慰了很久。寒假里,我跟着妈妈一起去看望了外婆。同样的白发,佝偻的身躯,满布皱纹的面颊,却呈现出同那个暑假不一样的年华。她就只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头转过来微微看了我们,带着稍稍喜悦地说:“你们来了,快过来坐下吧,陪我这老婆子聊聊天。”语气中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沧桑,手脚也不复往常的利索。那天晚上,她和妈妈聊了很久,自己的苦,自己的念,一句一句讲给妈妈听。将近天明,而那满天的繁星照亮了外婆的心。

    妈妈还在和外婆通话,默默读完手中的《水调歌头》,早就耳熟能详的“高处不胜寒”,被世人传诵。我却独爱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没有前者的大志,却是诗人的思念和祝愿。那天的晚上,花桥月圆,他独自一人举杯望向明月,苦想着这月圆

  • 8、 读《当我走在六二三路上》有感 (600字)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短文《当我走在六二三路上》,读过之后,我心中不禁涌起一层层波涛,想了很多很多。

    《当我走在六二三路上》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小作者走在六二三路上时,想到了当年帝国主义分子隔河枪杀我们示威群众的凶相,和1925年省港大罢工,心里的感受和想法。

    刽子手帝国主义。那些帝国主义列强在鸦片战争中仗着洋枪洋炮,强行霸占了沙面并划为租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占就是107年啊!他们还在铁栏杆上挂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帝国主义仗着他们人多势众,这样欺负咱们,真是无耻到了极点!因此,才爆发了1925年省港大罢工。

    我敬佩那些参加省港大罢工的先辈们!他们不顾生命安危,为了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为了支持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举行了长达16个月的大罢工,在他们罢工的第四天时,他们向六二三路前进,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血债要用血来还的口号,为我们扬眉吐气!

    如今,人们过的开开心心、欢欢乐乐、很幸福。天上的小鸟儿无忧无虑的飞翔,地上的小动物们都幸福的生活着,大自然那么美丽、安详再也不用担忧、恐惧炸弹和战争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胜利果实。

    我敬佩他们!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都是使中国扬眉吐气,为的都是人民群众啊!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扬六二三路的精神,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跟着共产党走。不让祖国落后,被其他国家欺负,要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五年级:2494219234

  • 9、 读《死神教父》有感500字

    【第1篇】

    今天的诵读课上,我读了《死神教父》一文。这是一个外国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给自己的孩子找教父。

    穷人竟然拒绝了仁慈的上帝,我感到很意外。穷人说,上帝给富人一切,却让穷人挨饿,所以不要上帝做自己孩子的教父。看来这个上帝的仁慈是假的,这个上帝是富人的上帝,不是穷人的上帝。穷人不想自己的孩子继续挨饿,当然就不要这个上帝了。

    穷人拒绝了魔鬼,我能理解。因为魔鬼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个坏人,虽然他说得好听,答应给穷人的孩子数不尽的金子,让他享受世界上一切欢乐,但是穷人知道魔鬼这是在欺骗人,迷惑人。穷人很冷静,没有上魔鬼的当,真好。

    穷人最后选择了死神做孩子的教父,我吓了一大跳。穷人说:你合适,不论富人还是穷人,你都接去,一律平等,请你当我孩子的教父。原来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难怪穷人选择了死神。

    要做到像死神那样平等对待每个人很难,不要说对待别人,就是家里人相处,也做不到平等。我的弟弟经常欺负我,可是妈妈却总以为是我欺负弟弟,每次都批评我,我就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能做到弟弟有什么,我也有什么,我就觉得很公平。虽然我愿意让着弟弟,但我希望,妈妈对我们是公平的。公平是美好的,我们都渴望得到公平对待。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是《死神教父》。死神让人觉得可怕,我一看到“死神”这两个字就想到死亡。读了文章,我才知道,死神是最公平的。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穷人的第十三个孩子就要出世了,他要找一个给他的孩子命名洗礼的教父。他拒绝了“给富人一切,却使穷人挨饿”的上帝和“欺骗人,迷惑人”的魔鬼,选择了“使人人平等的死神。”穷人说:“你合适,不论富人还是穷人,你都接去,一律平等,请你当我孩子的教父。”从这里,我感受到穷人对公平的渴望。这个孩子得到死神的庇护,长大后成为一名富有的医生。然而他忘记了死神的忠告,当死神要带走国王和公主时,他欺骗了死神,,最后他自己也落到了死神手里。死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公平,不因为对方是高高在上的国王、美丽动人的公主和跟自己关系密切的教子就区别对待。

    这个世界上,有穷人,有富人;有黑人,有白人;有孩子,有大人……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平等的人。除了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也渴望在其他地方享受平等待遇。然而想要绝对的公平并不容易,比如奶奶分配零食,班长管纪律记违纪人员名字,老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等,都难免给人带来些

  • 10、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感600字

    春天的江南多雨,天气时好时坏的,更别提晚上那变幻多测的脸色。 太阳高声喧嚣自己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夏天的气息。即便到了晚上,春夜的晚风仍是带着和煦。夜色降临,只剩下远处的云端还做着垂死挣扎。“砰——”谁家的喜宴燃尽烟花,一片一片盛放,一丝一丝消亡,艳丽整个夜空。 天上,夜幕,繁星,烟火,却独独少了明月。缥缈的云层间亦是没有它的身影,是寂静的夜。

    楼下的路灯还在亮,妈妈拿着手机拨号,是外婆的号码。“喂,妈,还没睡吗……”妈妈的声音有些嘶哑,是太累的原因。我没有打扰她们,我知道她们要打好一会。恍惚想起去年的暑假,记得很清楚,74岁的外婆她自己到机场来接我们,花白的头发,瘦弱的身躯,像个八九十的耄耋老人。迎面就刮着风,吹起地面的灰尘,外婆小声咳了咳,尽可能地忍住这坏天气,穿着短袖的我颤了颤身子。妈妈为此还抱怨了会儿,说,外婆这门大的年纪还不知道好好休息,这么多灰尘一定要小心生病。语气中带着责怪的意思,外婆却是一话而过,话语间带着孩童般的喜悦。妈妈在家排第六,是外婆的小女儿,最宠爱的也是最少见到的。外公说,外婆知道我们来了,就兴奋地像个小姑娘,高兴地不得了。的确,那一个月里她很迁就我这个外孙女。带着我去找蘑菇,牵着我去爬山,领着我去摘松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起手中的诗词,只可惜今晚连月亮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没有苏轼的酒兴作伴。手臂感到丝丝凉意,还是春夜,不是夏晚。

    噩耗是在去年十月传来的,外婆在电话那一头哽咽地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外公查出病来,是老年痴呆。妈妈震了下,立马定了机票,同爸爸一起飞去了云南。我的心也跟着一起着急。据说,外婆哭了很久,妈妈也安慰了很久。寒假里,我跟着妈妈一起去看望了外婆。同样的白发,佝偻的身躯,满布皱纹的面颊,却呈现出同那个暑假不一样的年华。她就只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头转过来微微看了我们,带着稍稍喜悦地说:“你们来了,快过来坐下吧,陪我这老婆子聊聊天。”语气中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沧桑,手脚也不复往常的利索。那天晚上,她和妈妈聊了很久,自己的苦,自己的念,一句一句讲给妈妈听。将近天明,而那满天的繁星照亮了外婆的心。

    妈妈还在和外婆通话,默默读完手中的《水调歌头》,早就耳熟能详的“高处不胜寒”,被世人传诵。我却独爱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没有前者的大志,却是诗人的思念和祝愿。那天的晚上,花桥月圆,他独自一人举杯望向明月,苦想着这月圆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10

  • 2023-01-14

  • 2022-12-13

  • 2022-01-10

  • 2019-09-20

  • 2023-01-13

  • 2022-10-16

  • 2019-11-04

  • 2022-12-0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1-04

  • 2021-09-30

  • 2019-09-20

  • 2022-07-08

  • 2021-03-29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
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大全,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2024,更多读当我死时有感20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