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共 243 篇)
- 1、 《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读后感_900字
《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读后感900字
《妻妾成群》
一个个封建的陈家人,一个封闭的院子,四周高高的院墙,灰黑色的砖瓦是我对陈家大院最深的感受。陈佐千是很多小说中封建家长制中典型的家长代表:封建思想浓厚,独裁专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思想让他娶了一房又一房姨太太,三纲五常思想又使他把背叛过自己的姨太太狠心的扔入井中;他私下行为狂放好色,在众人面前却是冷静冷漠装出威严的陈老爷。这个毫无生气的老头子竟也让陈家大院变得毫无生机与活力,姨太太心机暗算你争我斗。
大太太毓如吃斋念佛,固然威严,心机不多。二太太卓云最坏,暗耍心机,一个笑面虎两面派,表面和四太太颂莲好却让其给她剪发诬陷四太太,又告发三太太梅珊使其被陈佐千扔入井中。三太太梅珊戏子出身,已看淡是非,自由洒脱,敢于骂陈佐千,追求当下享受,与医生私通,被坠入井中。四太太颂莲本一大学生,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被继母卖入陈家,受卓云排挤,丫鬟雁儿挤兑,被大少爷暗恋(起码是有些许动心,不敢逾越鸿沟),颂莲怕陈院深井传说,梅珊之事使她深受打击,终于疯了。
三太太死了,四太太疯了。为延续香火,五太太文竹又被娶进门,继续上演陈家大院妻妾心计,周而复始。我想,直至陈佐千死去,这些女人的命运都不能由自己掌握,生是陈家的人死是陈家的鬼,正如颂莲说的‘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人不是人了也就没有自由和理想可言,如同行尸走肉,一生葬送在这个凄寒的陈家院。
我喜欢梅珊看淡一切,只追求当下快活的洒脱,但拥有这种想法也是这种暗无天日的环境下逼出来的,她的死带着多少无奈和悲哀。颂莲最终还是疯了,一个自由有文化的大学生又怎么能承受这牢笼的禁锢呢,更何况是心理的禁锢?她没有走出大院,她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压抑,凄冷,悲美,紧张大概是我的感受,好在吃人的时代渐渐远去,人也变得像人。
《三盏灯》
小碗一家死了团聚了,扁金离开了。带着对小碗一家的悲伤,对战争的愤恨,对村人的失望离开了。扁金不傻,傻的是村人。
- 2、 灯笼读后感
阅读有助于开拓人的思维,增强想象力的同时也能跨越时空,让我们的思维得以远离平凡。相信每位读者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阅读心得写成读后感,而对于《基地》这本书籍,你有哪些感想呢?以下推荐一篇关于“灯笼读后感”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各位读者能够阅读并收藏!
灯笼读后感(篇1)灯笼这篇课文,以灯笼为线索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很多方面的情感。
文章开头写“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对灯笼的情感作了铺垫。
中间写了几件与灯笼有关的亲情故事。作者的祖父给他讲述进京赶考的掌故,那在院子里亮着的灯笼让作者记忆犹新。“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两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还亮着吗”“一辈子思慕着的”这里借着灯笼表达了亲情。或许也是下文所说的“远离乡井 在外孤单挣扎”让作者十分珍视那段时光。体现了作者对亲人对当时的一切都有很深的情感。还有母亲留着的消夜食品和那小纱灯,都体现了母子情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感慨时间的流逝,更珍视这份母爱。
后面写“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挂红灯”这些都是家乡的习俗。也是这些红灯让孤行客感受到温暖的吧。这段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
最后几段则表达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开始回忆了历史,那些灯火通明场景,象征着作者所向往的和平盛世。“我愿灯下的马前卒”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灯海,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但也充满希望!希望国家和平团结真正实现和平盛世的愿景!
灯笼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亲情,乡情,家国情!
灯笼读后感(篇2)本年寒假,我看了一本绘本,名叫《我有一盏小灯笼》。
这本书首要讲了一个小女子拎着小灯笼走山路去上学的故事。她天不亮就出发了,一路上充满了恐惧和风险。可是,她经过自己的英勇和机敏,最终在教师的协助下安全抵达了校园。
我觉得这个小女子很不幸。她的上学路永远在黑私自,而我的上学路永远在光明里。她每天上学、放学要走很远很远的山路,且充满了风险。而咱们却是天天坐车,既舒适又安全。可是,就是
- 3、 《纸灯笼》读后感600字
《青铜与葵花》是曹文轩的一篇力作,讲述了一对善良的兄妹青铜与葵花成长中的故事。今天我读了其中一篇故事——《纸灯笼》。
《纸灯笼》讲述了贫穷却非常善良的一家人相互扶助、艰难生活的故事。在看《纸灯笼》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流下泪水,却不是为他们的苦难而感到同情,而是为在这种苦难中所显现出来的那份善良、那份爱、那份孝而感动。故事中奶奶为了给青铜和葵花做新棉衣而去了很远的地方摘棉花,结果累倒在棉花地里,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给奶奶治病勤劳的爸爸妈妈每天更加辛苦地劳动。家里唯一上学的葵花故意考坏成绩,并瞒着家人偷偷坐船到江南去捡银杏。虽然她卖银杏只赚了很少的钱,但是却装满了她对奶奶满满的孝与爱。青铜打听到妹妹葵花去江南捡银杏了,每天晚上提着纸灯笼在在桥上等着妹妹回来。然而葵花回来了,奶奶却走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面对苦难青铜一家人的善良及青铜和葵花对奶奶的孝顺。也使我不由的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我们做人做事的行为。跟青铜、葵花相比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一个非常优越的生活环境,但我们却不及他们有爱,更不及他们孝顺。我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有多辛苦,回到家还得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我们。回想以前,饭菜不合口我会撅着嘴不吃饭、作业多了我会叫苦连天、有不如意的事情会冲着爸爸妈妈发脾气。现在想想我是多么自私。从今以后我要学习青铜和葵花身上的优秀品德,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孝顺。正如中国梦娃娃的广告词:“善作魂、孝当先”,我要从我做起!
- 4、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500字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把这些想法给记录下来。一篇作品读后感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盲人提灯笼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 篇1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盲人提灯笼》的文章,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道理,值得一看,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王明因为有急事要去一个住在郊区的同事家,为赶时间,便抄近路走进一条偏僻的小巷。他心里害怕的咚咚直响,后悔不该走这条路。走着走着,他发现前面有一处亮光,似乎是一个人提着一个灯笼,便走向前去,却发现他竟是一个盲人,很奇怪,就问那个盲人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忙人回答,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明,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而且,我的光亮为别人带路,人们也热情的为我带路,使我免受许多危险。读完后,我觉得盲人的做法很令人钦佩。对盲人来说,灯笼确实多此一举,白费蜡,可对别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写照吗?照亮别人,多么令人感动!一个盲人都能想到为别人带来光明,我们正常人呢?我们都应学习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帮助是人们经常需要的,乃至自然界万物也需要帮助,而帮助也是人们经常做的事情。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的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以帮助。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 篇2一次偶然,我无意之中翻开了一篇文章《盲人提灯笼》,我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盲人提灯笼》讲述了一位老和尚,他双目失明,但是每天都夜晚出门,并且手里总是提着一盏灯笼,路上的行人看见了觉得好奇,于是上前询问:老师傅,既然您看不见光明,为何手里提盏灯笼?只见老和尚笑着说:我是双眼失明了,可别人看得见啊!我提盏灯笼,不仅是为了给路人照路,并且别人看见我也不会给碰着。
读完后,我又不禁想起了一则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飞速向我方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的时候,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根本没有听到敌机的轰鸣声。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来拍拍落在
- 5、 关于灯笼读后感集锦
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自信,充满魅力。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优秀的书籍后,内心都一定会有所触动。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是阅读一本书之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记录。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关于灯笼读后感集锦”,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灯笼读后感(篇一)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吴伯箫的一篇散文《灯笼》,今天读来倍感亲切,读它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文中的语句一次次触发了我的情思,一些尘封的往事也次第涌上我的心头:
第一段,读到“玩火黑夜溺炕”时,我仿佛也听到了母亲“玩火尿床”的恐吓,看到了她板着的严肃的面孔,火确实是孩子的禁忌——水火无情嘛!但如文中所言“除夕玩滴滴金,放焰火是少有例外的事”,瞧,男孩放鞭炮,远远蹲着,左手捂着耳朵,右胳膊尽量伸直,将点燃的火棍尽力向二踢脚(鞭炮的一种)探去,一见点着,飞也似的跑开了;女孩子胆小只能玩滴滴金,点燃后拿在手里转圈圈,前后甩动着,举着滴滴金在空中写字玩……偶有溅到别人身上时,耳边便传来了一声大叫、随之是一阵嘻笑。多么美好的童年往事啊!
第二段作者“如沸的繁星”使我想起在空旷的田野里,仰望漆黑的天幕上缀着繁星的情景,起初各个星座上的星星还看得清,时间一久,星星就都闪烁起来,转动起来,沸腾起来,有了“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景象了。文段中由灯笼想起的一切声响真的就在我的耳畔回响;麦收后到邻村看戏时的情景顿时闪现在我的眼前,简陋的戏台,嘈杂的人群,举着物品招徕顾客的小商小贩,嚼着零食,吹着琉璃乐器的小孩,女人们嗑着瓜子聊天,男人们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趴在戏台口的村中闲汉,和小主人躲在角落里看演员化妆的小狗……《打金枝》、《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这些熟悉的剧目跑入了我的脑海。多么真实的生活写照啊!
第三段挑灯笼迎祖父回家路上,听祖父讲故事的入迷的叙述,使我想起小时候节假日挎着篮子割草的情景,几个伙伴相跟着割草,你讲一个故事,我说一个笑话,讲述者绘声绘色,倾听者津津有味,尤其是听武打电影时,大家会忘了割草,席地而坐听讲述者唾沬飞溅的讲述,那哪里是去割草,分明是借割草的借口,聚在一起自发地开一场场故事会呢。“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就应该是我们的这段快乐的生活吧?
第五段中写到母亲,“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使我想起了父亲给我们特制的白色的小
- 6、 [参考]灯笼读后感(810字)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书籍的读后感。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一些决心和理想。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考]灯笼读后感(810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灯笼读后感(篇一)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吴伯箫的一篇散文《灯笼》,今天读来倍感亲切,读它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文中的语句一次次触发了我的情思,一些尘封的往事也次第涌上我的心头:
第一段,读到“玩火黑夜溺炕”时,我仿佛也听到了母亲“玩火尿床”的恐吓,看到了她板着的严肃的面孔,火确实是孩子的禁忌——水火无情嘛!但如文中所言“除夕玩滴滴金,放焰火是少有例外的事”,瞧,男孩放鞭炮,远远蹲着,左手捂着耳朵,右胳膊尽量伸直,将点燃的火棍尽力向二踢脚(鞭炮的一种)探去,一见点着,飞也似的跑开了;女孩子胆小只能玩滴滴金,点燃后拿在手里转圈圈,前后甩动着,举着滴滴金在空中写字玩……偶有溅到别人身上时,耳边便传来了一声大叫、随之是一阵嘻笑。多么美好的童年往事啊!
第二段作者“如沸的繁星”使我想起在空旷的田野里,仰望漆黑的天幕上缀着繁星的情景,起初各个星座上的星星还看得清,时间一久,星星就都闪烁起来,转动起来,沸腾起来,有了“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景象了。文段中由灯笼想起的一切声响真的就在我的耳畔回响;麦收后到邻村看戏时的情景顿时闪现在我的眼前,简陋的戏台,嘈杂的人群,举着物品招徕顾客的小商小贩,嚼着零食,吹着琉璃乐器的小孩,女人们嗑着瓜子聊天,男人们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趴在戏台口的村中闲汉,和小主人躲在角落里看演员化妆的小狗……《打金枝》、《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这些熟悉的剧目跑入了我的脑海。多么真实的生活写照啊!
第三段挑灯笼迎祖父回家路上,听祖父讲故事的入迷的叙述,使我想起小时候节假日挎着篮子割草的情景,几个伙伴相跟着割草,你讲一个故事,我说一个笑话,讲述者绘声绘色,倾听者津津有味,尤其是听武打电影时,大家会忘了割草,席地而坐听讲述者唾沬飞溅的讲述,那哪里是去割草,分明是借割草的借口,聚在一起自发地开一场场故事会呢。“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就应该是我们的这段快乐的生活吧?
第五段中写到母亲,“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使我想起了父亲给我们特制的白色的小巧的挑水铁
- 7、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盲人提灯笼》的文章,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道理,值得一看,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王明因为有急事要去一个住在郊区的同事家,为赶时间,便抄近路走进一条偏僻的小巷。他心里害怕的咚咚直响,后悔不该走这条路。走着走着,他发现前面有一处亮光,似乎是一个人提着一个灯笼,便走向前去,却发现他竟是一个盲人,很奇怪,就问那个盲人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忙人回答,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明,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而且,我的光亮为别人带路,人们也热情的为我带路,使我免受许多危险。读完后,我觉得盲人的做法很令人钦佩。对盲人来说,灯笼确实多此一举,白费蜡,可对别人来说,却很有用。正是盲人的灯笼带来了光亮,才使人们在黑暗中不至于摔跤,同时,盲人自己也得到了帮助。这不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写照吗?照亮别人,多么令人感动!一个盲人都能想到为别人带来光明,我们正常人呢?我们都应学习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帮助是人们经常需要的,乃至自然界万物也需要帮助,而帮助也是人们经常做的事情。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的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以帮助。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二)
昨天,我又一次翻开了那本布满灰尘的颇具哲理的伊索寓言,开始认真地细细地品味起来。
这时,我看到了《盲人提灯笼》这个故事。故事讲了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手里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见了很好奇地问他:你明明看不见为什么却还拿着一个灯笼?为了防止别人误撞到我,既保护了我的安全,又照亮了别人,不是很好吗?盲人满心欢喜地回答道。我第一次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认为这个盲人有点傻,认为提着灯笼是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可是我这一次看,又有了新的见解:我认为这位盲人做得很正确。因为灯笼的光既照亮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一举两得。这对我很有启发,我想:如果在学习上当一当这盲人,帮助同学复习功课。既为同学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又巩固了我的知识。所以我决定,要当提着灯笼的盲人,照亮别人。
盲人提灯笼读后感(三)
一次偶然,我无意之中翻开了一篇文章《盲人提灯笼》,我仰望星空,陷入沉思。
《盲人提灯笼》讲述了一位老和尚,他双目失明,但是每天都夜晚出门,并且手里总是提着一盏灯笼,路上的行人看见了觉得好奇,于是上前询问:老师傅,既然您看不见光明,为何手里提盏灯笼?只见老和尚笑着说:我
- 8、 【实用】《灯笼》读后感(820字)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灯笼》读后感(82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灯笼》读后感【篇一】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吴伯箫的一篇散文《灯笼》,今天读来倍感亲切,读它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文中的语句一次次触发了我的情思,一些尘封的往事也次第涌上我的心头:
第一段,读到“玩火黑夜溺炕”时,我仿佛也听到了母亲“玩火尿床”的恐吓,看到了她板着的严肃的面孔,火确实是孩子的禁忌——水火无情嘛!但如文中所言“除夕玩滴滴金,放焰火是少有例外的事”,瞧,男孩放鞭炮,远远蹲着,左手捂着耳朵,右胳膊尽量伸直,将点燃的火棍尽力向二踢脚(鞭炮的一种)探去,一见点着,飞也似的跑开了;女孩子胆小只能玩滴滴金,点燃后拿在手里转圈圈,前后甩动着,举着滴滴金在空中写字玩……偶有溅到别人身上时,耳边便传来了一声大叫、随之是一阵嘻笑。多么美好的童年往事啊!
第二段作者“如沸的繁星”使我想起在空旷的田野里,仰望漆黑的天幕上缀着繁星的情景,起初各个星座上的星星还看得清,时间一久,星星就都闪烁起来,转动起来,沸腾起来,有了“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景象了。文段中由灯笼想起的一切声响真的就在我的耳畔回响;麦收后到邻村看戏时的情景顿时闪现在我的眼前,简陋的戏台,嘈杂的人群,举着物品招徕顾客的小商小贩,嚼着零食,吹着琉璃乐器的小孩,女人们嗑着瓜子聊天,男人们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趴在戏台口的村中闲汉,和小主人躲在角落里看演员化妆的小狗……《打金枝》、《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这些熟悉的剧目跑入了我的脑海。多么真实的生活写照啊!
第三段挑灯笼迎祖父回家路上,听祖父讲故事的入迷的叙述,使我想起小时候节假日挎着篮子割草的情景,几个伙伴相跟着割草,你讲一个故事,我说一个笑话,讲述者绘声绘色,倾听者津津有味,尤其是听武打电影时,大家会忘了割草,席地而坐听讲述者唾沬飞溅的讲述,那哪里是去割草,分明是借割草的借口,聚在一起自发地开一场场故事会呢。“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就应该是我们的这段快乐的生活吧?
第五段中写到母亲,“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使我想起了父亲给我们特制的白色的小巧的挑水铁
- 9、 读《盲人提灯笼》有感300字2024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去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细细品读,从里面品到了一种不同的解释。
我心想:有一个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别人看了很惊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呢?”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这与原文的意思恰恰相反。可是,在“盲人提灯笼”的背后,能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这里的含义呢?许多人听了这个故事只会暗暗地笑着这个盲人太傻了,但有多少人能知道“盲人提灯笼”的故事?朋友们,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但是,福与祸是没能预料的,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照亮别人吧!让别人感受到灯光的温暖,让别人接受你火一样的热情。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最主要的是也照亮了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你不仅会享受到帮助人的快乐,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你渡过难关。
点燃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 10、 最新实用!灯笼读后感(880字)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人们在阅读了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那么,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实用!灯笼读后感(88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灯笼读后感(篇一)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编了吴伯箫的一篇散文《灯笼》,今天读来倍感亲切,读它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文中的语句一次次触发了我的情思,一些尘封的往事也次第涌上我的心头:
第一段,读到“玩火黑夜溺炕”时,我仿佛也听到了母亲“玩火尿床”的恐吓,看到了她板着的严肃的面孔,火确实是孩子的禁忌——水火无情嘛!但如文中所言“除夕玩滴滴金,放焰火是少有例外的事”,瞧,男孩放鞭炮,远远蹲着,左手捂着耳朵,右胳膊尽量伸直,将点燃的火棍尽力向二踢脚(鞭炮的一种)探去,一见点着,飞也似的跑开了;女孩子胆小只能玩滴滴金,点燃后拿在手里转圈圈,前后甩动着,举着滴滴金在空中写字玩……偶有溅到别人身上时,耳边便传来了一声大叫、随之是一阵嘻笑。多么美好的童年往事啊!
第二段作者“如沸的繁星”使我想起在空旷的田野里,仰望漆黑的天幕上缀着繁星的情景,起初各个星座上的星星还看得清,时间一久,星星就都闪烁起来,转动起来,沸腾起来,有了“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景象了。文段中由灯笼想起的一切声响真的就在我的耳畔回响;麦收后到邻村看戏时的情景顿时闪现在我的眼前,简陋的戏台,嘈杂的人群,举着物品招徕顾客的小商小贩,嚼着零食,吹着琉璃乐器的小孩,女人们嗑着瓜子聊天,男人们蹲在地上抽着旱烟,趴在戏台口的村中闲汉,和小主人躲在角落里看演员化妆的小狗……《打金枝》、《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这些熟悉的剧目跑入了我的脑海。多么真实的生活写照啊!
第三段挑灯笼迎祖父回家路上,听祖父讲故事的入迷的叙述,使我想起小时候节假日挎着篮子割草的情景,几个伙伴相跟着割草,你讲一个故事,我说一个笑话,讲述者绘声绘色,倾听者津津有味,尤其是听武打电影时,大家会忘了割草,席地而坐听讲述者唾沬飞溅的讲述,那哪里是去割草,分明是借割草的借口,聚在一起自发地开一场场故事会呢。“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就应该是我们的这段快乐的生活吧?
第五段中写到母亲,“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使我想起了父亲给我们特制的白色的小巧的挑水铁
-
2022-05-23
-
2019-09-21
-
2022-12-25
-
2021-09-11
-
2022-05-21
-
2022-09-02
-
2022-06-24
-
2019-10-24
-
2022-04-28
-
2022-11-10
-
2022-12-29
-
2022-07-26
-
2022-05-27
-
2022-06-24
-
2022-08-20
-
2019-10-24
-
2022-09-27
-
2022-07-2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8-24
-
2022-05-09
-
2022-08-11
-
2022-10-04
-
2022-06-29
-
2022-08-22
-
2022-09-24
-
2022-04-22
-
2022-08-26
-
2023-05-15
-
2019-10-17
-
2022-08-19
-
2021-09-24
-
2023-01-20
-
2022-05-22
-
2022-06-24
-
2019-09-20
-
2022-10-02
-
2022-04-20
-
2022-06-30